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不到的。但是钱谦益也还是有着这样一个好处的,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他能够听从于皇帝的指令,踏踏实实的做一个传话筒,不会自己乱搞一通。

    当然在许多官员眼中,掌握了内阁执政大权的钱谦益对着皇帝唯唯诺诺,实在是太没有风骨了。然而他们却没有思考过,推翻了皇帝的主张却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时,内阁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朱由检看着钱谦益摇了摇头,决定再推他一把,于是他便继续开口说道:“依朕看,江南士绅手中还是有余粮的,现在国家面临如此危局,也应当让这些江南士绅出把子力气了。

    而且这也不是朕一个人的看法,河南归德知府王琦向朕上书,他就说了两件事:一是请将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推广到河南全省;二是希望朝廷能够颁发法令,要求江南豪商大户助粮赈灾。王知府说:若是朝廷不能实行此断然之政,河南百姓危矣。

    他还对朕说:朕的百姓要死了,世事已到这种境地,为什么还要拘泥旧法规做事呢。只要是好的政策,只要是能够让百姓活下去的政策,就算是得罪了天下士绅,又有什么关系。

    朕觉得他说的对,这世上存在着没有君王的百姓,但绝不会存在没有百姓的君王。钱先生,不知你以为如何呢?”

    钱谦益此时已经是汗流浃背了,虽然他是和皇帝对坐而谈,但是他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已经快要将他压弯了。江南士绅固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面前的皇帝同样也不好惹,他心中纠结百转,终于意识到自己当下想要面对的危机是如何应付皇帝,而不是那些远在江南的士绅们。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钱谦益感觉自己的喉咙终于能够活动起来了,他战战兢兢的回道:“可是陛下,那些士绅同样也是陛下的子民,夺取他们的财产去救助其他人,恐怕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另外,士绅大户一向控制着乡里,朝廷要求他们助粮,他们一是未必会老实缴纳粮食出来;二则是臣担心有人会假借朝廷的命令把助粮摊派到平民身上。到时反而会引起江南等地区的动乱,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钱先生的考量也不算是错,朝廷制定一个好的政策,如果不能正确的执行下去,最终也会适得其反。历史上诸多改革的失败,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教训了。

    想要向江南士绅征集余粮,没有一个可靠的征粮组织可不行。想要把这许多粮食安全的运到灾区并切实的发放下去,也需要许多能够读写计算的人员。

    我们不能指望当地的小吏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完美的执行朝廷的一切指令,毕竟他们在当地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不可能公正无缺的行事。

    不过从去年开始,第二批中学生也已经毕业了,其他省份的中学教育现在还没怎么统计,不过河北116个县,最少的一个县也有34名中学毕业生,最多一个县则有200多名中学毕业生,去年河北总共毕业了4783名中学生,今年也不会少于此数。

    这些中学生和江南士绅、河南士绅都没有联系,就第一、二批中学生的使用情况来看,他们还是极为出色的事务性人员。现在距离第三批中学生毕业的时间也没多少日子了,我看完全可以挑选一批愿意为朝廷出力的中学生,对他们进行短时间的培训之后,将他们安排到赈灾事务当中去。

    然后朝廷再选拔一批官员,带着这些中学生去各省征购余粮。南方各省并不都是产粮区,所以我们也没必要每个省都进行征购,以过去三年的粮食产量为基准,选择有大量余粮的省份进行余粮征集。浙江今年受灾,可以剔除。

    另外,为了保护征粮队的安全,朕会抽调部队陪同保护。内阁现在要做的是,第一组建赈灾委员会,并成立四个部门:征集物资处、交通运输处、物资发放处、监察处。

    第二和各征粮省份的官员进行沟通、协调,并向当地百姓进行宣传,在当前的情况之下,任何囤粮居奇的地主、商人、官员或是其他人都是人民之敌,朝廷不仅将会没收他们囤积的全部粮食,还会对这些人员进行严格之处罚。

    第三和六部进行沟通,对于河南地区的一些基础项目投资可以提前落实,以达到以工代赈的效果。

    第四对于河南各主要交通要道进行管控,绝不允许进行无序的人员迁移,河南各府、县官员如果放任治下百姓四处流动的,应当立即革职查办。

    第五了解河南、山东各地灾区的受灾程度和南方各省的承受能力,并组织好船队,考虑将受灾程度最深的灾区百姓迁往南方就食”

    钱谦益返回府内时还是感到浑浑噩噩的,瞿式耜刚好前来拜访老师,钱谦益不由将皇帝的意思透露给了他,希望瞿式耜能为自己出点主意。

    然而瞿式耜听了也只是大惊失措,对着他说道:“老师差矣,陛下这旨意如何能接?老师这是想要做魏忠贤么?”师徒两人默默无言,对坐良久,方才告退而去。

    钱谦益用扶着额头,坐在书房内发呆。此时柳如是却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对着他热情的说道:“请老爷洗漱。”

    钱谦益此刻倒是灵光的很,看着面前的柳如是不由脱口说道:“你刚刚又在隔壁偷听我和稼轩的谈话了?这可不好,我们谈的都是国家大事,有些事你不当知道。”

    柳如是将脸盆放下,打湿了毛巾送到了钱谦益面前,这才使着性子说道:“谁乐意听你们的国家大事,妾身不过是在隔壁小坐,突然被你们扰了清净。”

    钱谦益接过毛巾擦了擦脸,热乎乎的毛巾倒是让他清醒了几分,将毛巾递给柳如是时,他倒是忍不住叹气道:“我看,今后也未必能扰你清净了。刚刚你也听到了,眼下我这首辅也当不长了,说不得过几天就要回乡下去了。”

    对于如此患得患失的钱谦益,柳如是却看不过去了,她将毛巾丢进水盆内,正色向着钱谦益说道:“老爷这话才是差矣,瞿稼轩自比辛稼轩,不过以妾身看,他还真及不上人家一根小指头。

    老爷现在是大明首辅,天子之下第一人。做事岂能瞻前顾后做小女子状?今上何许人也,自登基以来步步为营,挽狂澜于即倒,扶危厦于身侧。击建奴于蓟州,抚蒙古于关外,征日本、讨南洋,老爷可见陛下败过吗?”

    钱谦益愕然,好久方才回道:“陛下登基以来,可谓算无遗策。安内讨外,并无挫败。可是,现在陛下要动的是江南缙绅,200余年的承平之地,这些世家豪族早就在地方上扎下了根去,岂是轻易动的了的。这河南大旱,终究是让陛下冲动了。”

    柳如是却呵呵冷笑了起来,“老爷还真是至诚君子,陛下岂是因为河南大旱而冲动之人,难不成陛下预料到有今日,方才一登基就建立中小学校的吗?”

    钱谦益沉默良久,装作没有听到柳如是揣测崇祯的话语,向着这位情人问道:“那么照你看来,我应该站在陛下这一边?陛下有赢的机会?”

    柳如是这下倒是谨慎了许多,沉思良久才说道:“江南士绅想要反抗朝廷政策,总归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反对救助北方灾民,妾身以为这并不是一个喊的出口的口号。江南士绅在南方势力虽大,但手中可没有军队。

    且南兵唯有浙兵和福建兵尚堪一战,但是这两地军马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江南士绅不乱也就是损失些钱财,若是乱起来,妾身实不知他们要如何抵挡朝廷大军的两面夹击?”

第620章 压力() 
做事情最难的是什么?朱由检以为是跨出第一步,越是过程漫长的大事件,这第一步越难跨出。请百度搜索事实有些看似毫无成功可能的事情,当你有勇气跨出第一步时,起码已经将某种可能抓在了手。

    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央红军丢下江西根据地转移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知晓他们是开创了长征迹的伟大红军,而不是第二个石达开。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不管崇祯做什么都不会缺乏支持者和反对者,而他所需要的做的便是将支持者弄的多多的,把反对者削弱成少数而已。

    经过十一年的改革,朝廷已经在河北地区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从某种意义来说,昔日的北直隶已经成为了崇祯的基本盘。这并不是如过去那样,皇帝只是从当地的地主士绅那里获得的支持,当地百姓的忠诚是通过本地士绅地主转移到他名下的。

    这是通过退役军人协会、农会、公社组织、县议会、学校,直接把朝廷的统治施加到农户头的严密控制。河北士绅对于自家土地耕作的百姓控制权力,已经被削弱到有史以来的最低。公权力已经进乡入村,重新构筑了大明朝的权力基础。

    正是凭借着对于河北地区的彻底掌握,朱由检才有这个底气跨出对于南方士绅阶层的挑战。而崇祯十二年的河南大旱,也迫使他放弃了缓缓对付南方士绅的策略,决定采用一种激进且暴力的手段,敲开江南士绅对于地方政权的把持包揽。

    不过崇祯也很清楚,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内阁的这些阁臣们是不会这么轻易的跨出这一步的。因此在他向钱谦益交底之后,便立刻招来了崔呈秀、冯铨、孙之獬等人,开始营造时势,以逼迫枢大臣们表明自己对于救济灾荒的态度。

    于是大明时报开始成编累牍的出现了北方各地灾情的汇报,同时开始呼吁大明下各阶层同心协力的对抗这百年一遇的北方大旱。崇祯亲自撰刊登于时报,认为抗击旱情不仅仅是灾区百姓的事,同样也是全大明百姓的事。

    他还认为,这是一场人和自然搏斗的战争,朝廷绝不能袖手旁观,看着灾区百姓自生自灭。朝廷必须以对抗外敌入侵的心态,领导和凝聚全国的力量去打赢这场战争。在真实的战场出卖祖国的叛徒要处以极刑,那么在抗击旱情的战场囤粮居破坏抗灾的人,同样也是人民的敌人,不应当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崔呈秀、冯铨随即响应了皇帝的号召,领导着北方的士绅组建了赈灾捐助物资慈善会,主动捐出钱财前往南方和海外购买粮食,以赈济灾民。而北方的不少大地主和粮商们也公开表态,在这样的灾荒之年绝不囤粮居,也不发国难财。

    从京城发端的舆论声势,很快席卷了北方诸省,赢得了受灾各省士绅百姓的支持。接着是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的发声,这让还在摇摆不定的内阁阁臣们陷入到了一个困境之。

    江南士绅们的势力虽大,但也不及此时关注内阁动向的北方士民对他们的舆论风评。大明朝的官员首重的是名誉,只要名誉不被败坏,哪怕暂时失去了官职,总还有复起的希望。但是一旦坏了名声,这官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下去了。

    当下京城和北方的风潮已经刮起,拯救灾情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任何敢于在这点发出质疑的官员,无疑等于是政治自杀。而崔呈秀、冯铨领导组建的慈善会,更是赢得了北方士民的极力称赞,这甚至将两人身的阉党污点都洗去了不少。

    崔呈秀、冯铨可不是孤家寡人,他们下面有着各自领导的部门和众多北方士绅的支持。这两人的声誉高涨,顿时引起了内阁诸臣的警惕。在当前的局面下,如果内阁倒台而什么人能够受益的话,显然是这两位有重新组阁能力的阉党骨干了。

    此时的内阁六部,势力最大的自然是改革派官员,其次才是从东林党人脱离出来的新东林党。改革派官员虽然大多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有些人根本是所谓的阉党,但是阉党本身是一个为了反抗东林独大局面而依附于魏忠贤周边的政治联盟,真正拥戴魏忠贤的阉党骨干其实并不多。

    所有当崇祯登基之后,便轻易的拉拢了黄立极等阁臣,将魏忠贤、崔呈秀赶出了京城。而黄立极组阁之后,也迅速的和魏忠贤、崔呈秀撇清了关系,这才有了改革派官员的出现。这些改革派官员虽然出身于阉党,但是对于这个已经过气了的政治联盟并无好感。

    在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的状况下,改革派官员已经稳稳占据了官场的升渠道,他们自然不会再把崔呈秀、冯铨请回到自己头来。而出于对这些阉党骨干的了解,这些官员东林党人更加警惕他们的复起,担心他们得势后清算自己这些背叛者。

    至于新东林党人,虽然他们东林党人的政治态度要温和一些,愿意同改邪归正的改革派官员们共同主政,但是不代表他们愿意接受迫害东林领袖的阉党骨干们重新进入执政圈子。

    因此在京城乃至整个北方舆论的大势压迫下,许多官员们开始改变了态度,认为在特殊状况下,朝廷使用某些特殊手段度过难关,并不应该被视为对于地方士绅财产的一种侵害。

    特别是归德知府王琦的书被公开之后,一些年青的士人态度也有所转变,认为当前朝廷执政大臣应当先考虑活人,而不是反复盘算着自己颁发的政策会不会得罪地方士绅。

    本有所心动的的钱谦益,终于在和皇帝密谈后的第十一天跨出了第一步,将皇帝提出的主张交付了内阁进行小范围的讨论。

    经过了三天四晚的闭门会议,内阁终于还是通过了皇帝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唯有对于余粮征集的方案,众人认为方案过于激进,还是先搁置一段时间,除非海外运粮难以填补灾区的缺口,到时再做考虑。

    听过了内阁的汇报之后,朱由检并没有断然否决内阁的决定,他思量了一番之后,决定稍稍退后半步,“既然各位先生认为余粮征集的方案要搁置,那么也是说,大家都认为这显然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荒诞之策了。”

    钱谦益和同僚们交换了眼神之后,方才代表着内阁向着皇帝点头说道:“是的,陛下。我们都一致认为,余粮征集是一剂猛药,现在河南等地的灾情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没必要现在用这剂猛药。”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方才继续说道:“既然是方案搁置,并不是彻底废除,那么我们总还可以做一做准备工作。

    余粮征集是一个过程,培训这些学生们也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实施余粮征集,但是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些培训,想来各位先生们总不会反对吧?”

    钱谦益下意识的向同僚望去,不过这一次却没人给他使眼色了,他思考了片刻之后,便含含糊糊的回道:“培训学生的事,臣以为没什么问题,有备无患也是好的。”

    朱由检这便合了内阁递交来的会议记录,对着众人说道:“那么先照着内阁的决议实施,蒋卿把会议记录总结一下,交给大明时报刊发出去,先安一安灾区百姓和全国民众的心。

    关于本次赈灾委员会的事,朕来牵这个头,郭、蒋两位先生做我的副手,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通报于朕”

    在大明集全力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西班牙王国也正面对着一个极大的难关。

    这个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欧洲三流小国,一度被各外来民族所统治,其对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摩尔人。四百多年被异教徒统治的经历,使得西班牙人成为了最狂热的天主教保守主义者。

    即便这个国家征服了美洲,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帝国,成为欧洲一等强国,也依然没能让西班牙人放弃过于保守的天主教教义。

    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人无视了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放弃了巩固自己在全球的海利益,用其在美洲掠夺而来的大批财富,为欧洲宗教战争点燃了熊熊烈火。

    但是,美洲的金银也许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西班牙人的战争潜力却并非如此,当时间推进到1639年时,这个老大帝国终于展现出了力所不能及的一面。

    在北方尼德兰地区,西班牙军队正处于荷兰人和法国人的包围之。在德意志地区,原本已经击败了瑞典,并迫使萨克森与勃兰登堡和哈布斯堡皇室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基本已经赢得了战争的局面下,却因为法国人的参战,使得哈布斯堡皇室获得的胜利果实化为乌有。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更打败了西班牙海军,这让西属尼德兰一度处于了孤立无援的状况,而法军也正不停的向着利牛斯山脉接近着,似乎想要突入到西班牙领土作战。

    北方的各个战场已经几乎榨干了西班牙王国最后的人力和物力,而在这个时候,西班牙王国的后方还着火了。西班牙人所任命的葡萄牙总督曼图亚女公爵玛加雷特,是一个傲慢而又缺乏政治智慧的西班牙贵族,她之所以能够担任葡萄牙总督,仅仅是因为其身流着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

    曼图亚女公爵鲁莽的行使着自己的权力,用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取代了不可靠的葡萄牙贵族,组成了葡萄牙的行政机构。她试图把葡萄牙变成西班牙的一个省,却又不打算给葡萄牙人留下任何权力,她的施政政策终于将原本缺乏勇气反抗的葡萄牙各阶层,凝聚成为了一个反西班牙大联盟。

    如果不是贵族们的领袖布拉干萨公爵过于胆怯,不敢承担自己对于葡萄牙王国应尽的责任,葡萄牙人的怒火早被引燃了。而西班牙国内的卡塔洛尼亚地区,他们对于王国的怨恨也不亚于葡萄牙人。

    马德里的贵族们都很清楚,这两个地方迟早是要起兵反叛的,只不过他们还不清楚,究竟谁会先举起反叛的旗帜而已。菲利普四世最为信任的首相奥利瓦雷斯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依然认为事情依然在自己的掌控之。

    直到去年秘鲁运银船被劫的消息传来,才让这位王国的首席大臣惊慌失措,感到一切失去了控制。

    

第621章 西班牙() 
虽然西班牙在经历了复国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之后,从一个欧洲三流小国成长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但是这个王国的行政架构和军队组成,依然残存着大量的中世纪的习俗和制度。

    比如西班牙的陆军一直以来都是这个帝国的骄傲和威慑欧洲邻国的强大武力,但是西班牙的军队组成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