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图尔格、豪格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队伍跟着多尔衮向北面冲锋时,多尔衮的亲信带着他的口信来到了两人身边,向着两人质问道:“墨尔根戴青问,你们究竟还在等待什么,留下一小队人马看住这里,所有人都去进攻,只要抓到了林丹汗,战争就结束了…”

    正如多尔衮所判断的一样,这只军队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林丹汗自己。贵英恰的勇猛虽然能够激励周边的蒙古人奋勇作战,但是当河谷内正在集结的蒙古人看到,他们奉为神灵一般的林丹汗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样,竖起自己的旗帜和女真人死战等待他们的援救,而是如同一只兔子一般,在女真人的队伍冲上台地前就向西面草原逃亡之后,所有人就顿时四散而去了。

    林丹汗最终还是逃脱了女真人的追击,但是他率领进入漠北的大军,却在这一仗里全军覆没了。塔什海、寨桑祁他特车尔贝等蒙古亲贵向女真人投降,贵英恰见事不可为,便带着数百亲信部下逃向了东面的绰克图汗的冬营地。

    女真人俘获了七、八千蒙古人,还有八、九万牲畜。只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多尔衮也不敢盲目的深入大草原继续追击林丹汗。他只能以主力驻扎在河谷内,并派出一些精干的小队伍去追击林丹汗的踪迹,并派人去寻找邀请外喀尔喀右翼诸部台吉,一是帮助抓捕林丹汗,二是前来同他会盟。

    在三月下旬,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终于得知了后金军队突袭库伦,察哈尔军大败,林丹汗下落不明的消息。他们又是欢喜又是担忧,三汗赶紧各自带着数千骑兵向着库伦赶了过去,一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左翼绰克图的威胁,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保住林丹汗的性命。

    不管他们心里有多怨恨林丹汗,但是只有林丹汗还活着,蒙古才能维持形式上的统一,而不至于四分五裂开启内部混战的局面。 

第361章 张存仁叛逃事件() 
同样是三月,和白雪皑皑的漠北草原相比,锦州城内外已经是看不到积雪了。不过地上显露出来的杂草和灌木依然是枯黄枯黄的,好像还是没有什么生机,但若是扒开这些杂草,也许就能看到那一点点的绿意。

    和冬季相比,这样的天气虽然并不寒冷,但野外也没有多少人出来活动。不管是耕作还是往来此地的商队,都要4、5月才会开始热闹起来。

    不过今日倒是有些出奇,一队2、30人的骑兵不好好窝在城内喝酒耍子,却从锦州北门出了城,顺着官道向东面的大凌河堡奔去了。守门的军校对这队衣着华丽的骑兵毕恭毕敬的,甚至都没让他们下马盘查,这态度好似自己顶头上司过来了一般。

    街头的好事者忍不住伸头望去,想看看队伍里都是些什么遮拦人物,结果当他们看到骑兵身上的服饰之后,顿时便脸色惨白的缩回了头,双手一搂衣服便低着头快步跑路了。

    让这些街头行人不敢侧目的,正是这些骑兵身上穿着的锦衣卫服饰。从前士大夫们提起缇骑就骤然变色,总是又恨又无奈的说道:三山街,缇骑狠,骤飞来,似鹰隼。

    不过在苏州五人墓碑事件之后,士大夫们煽动民众对抗缇骑,并连连上书指控这些穿戴着鹅帽锦衣的锦衣卫,不仅没有负起为皇帝扫除奸邪的应尽职责,反而处处同良善的士绅百姓为难,成为了某些朝中奸邪打击异己的工具。

    在士绅阶层的共同反扑之下,缇骑由此不敢再轻易离开京城。待到崇祯登基之后,鉴于锦衣卫的名声太坏,便宣布暂停锦衣卫的大部分执法权,只保留抓捕叛国者和意图颠覆王朝者两项权力,又对内部进行了整顿和缩编,将许多锦衣卫调到了巡警局和军中,这才渐渐平息了士大夫们对于锦衣卫的抵制。

    不过将数万人的锦衣卫缩减到四、五千人,并建设学校来培养锦衣卫骨干之后,锦衣卫的办事能力倒是直线上升,在没有以前那种人浮于事的官僚作风了。而堵上了从街头招募锦衣卫校尉的漏洞之后,锦衣卫人员的素质也开始逐渐上升,不再有从前那种拿着锦衣卫的执照去敲诈街头商贩的不入流混混,来败坏锦衣卫的名声了。

    在崇祯的指导下,锦衣卫在海外贸易和酒楼、青楼的投资中,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活动经费,自然也就用不上亲自去当黑社会了。河南民乱和扬州盐引案中,锦衣卫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却都让文官主持的廉政公署领取了头功,这让文官们稍稍对锦衣卫放心了些。

    当然,在锦衣卫大举改革之后,锦衣卫内部也分成了三股势力。一个是以骆养性、吴孟明为首的锦衣卫世袭官员,他们对于改革是持抵触情绪的,毕竟改革不仅减少了锦衣卫的权力,还断了他们继续把持锦衣卫的权力。

    另一个是田尔耕、许显纯等阉党余孽,他们当初被魏忠贤提拔,就是为了打压锦衣卫内部的世袭官员山头,好令锦衣卫成为魏忠贤个人的力量。虽然现在换了皇帝,但是打压这些世袭官员已经停不了手了,否则一旦被骆养性等人反扑,他们的下场也好不了。

    最后一派则是学院派,锦衣卫和巡警局共同创办的警察学校,其招收培养的学员大多来自郁郁不得志的底层文人。这些人科举无望,但又不屑经商务农,报考军校们又被刷了下来,最终倒是被警察学校所录取了。

    学院派既反对锦衣卫内的世袭官员,嫌他们挡了学院派的上进之路;又瞧不起田尔耕、许显纯这些阉党余孽,嫌弃他们败坏了锦衣卫的名声。在学院派看来,应当将这些人都赶出锦衣卫,或是将之边缘化,由自己来护卫皇帝和大明,才是锦衣卫的未来。

    只不过学院派出身的锦衣卫现在都只是总旗、百户的低阶官职,还不能拥有这么大的能量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不过当他们抓住机会的时候,却比三心二意的骆养性、田尔耕等人要坚决的多。

    锦州的肃反工作虽然出色,但却并没有打破辽西将门的小团体。总参谋部虽然住了手,但崇祯却并不满意,辽西将门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中央权威,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既然现在后金暂时不会进攻锦州,而祖大寿等辽西将领又被拆的七零八落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进一步打压、瓦解辽西军事集团的山头主义。

    于是出身警察大学的副千户赵一玮等人,在皇帝的授意下替换了锦州、宁远、山海关三地的锦衣卫负责人。这三地锦衣卫衙门对外的名称是政治保卫处,主要是负责当地军民的肃奸工作。

    赵一玮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走访了锦州驻军的各个单位,然后再次提起红衣大炮的失踪案件,并从军队下层士官开始单独问话,并要求他们揭发军队内部的敌人。愿意和锦衣卫合作的,他就视为积极分子,什么也不愿意说的就是顽固分子。

    所谓的山头主义,无非就是一个小团体联合一个小团体,最后拼凑成一个大团体。谁能维护这个团体的利益,谁就是团体成员效忠的对象。所以当辽西将门的头领祖大寿被调去京城之后,辽西将门这个团体其实并没有消失,他们还是继续存在的。

    当赵一玮要求他们开始互相揭发之后,辽西将门这个大团体终于开始崩塌了。当一个被迫背叛了自己的小团体之后,他很快就会变得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团体尽快倒塌,以防止自己被团体报复。

    在连续的拆分部队和肃反之后,辽西将门对于手下士兵的控制力已经是极为低微了。因此赵一玮很容易就找到了第一个背叛者,崇祯四年的冬季对于辽西诸军来说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

    辽西走廊包括山海关,有百姓100余万,地方驻守部 你现在所看的《挽明》 第361章 张存仁叛逃事件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挽明

第362章 秀忠对于大明的初印象() 
朱由检站在西苑精舍的阳台上观赏着太液池边上那几株最先吐绿的柳树时,王承恩和吕琦拿着一叠文件走进了他的办公间内。

    听到动静的崇祯深呼吸了一口清晨有些凉意的新鲜空气,这才转身走回了房间,“今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吗?”

    正将文件往办公桌上摆放的王承恩立刻停下了动作回道:“陛下,锦州来了几封奏折,您最好先过一过目。”

    朱由检坐下后便拿起了王承恩特意挑拣出来的几封奏折看了起来,站在一边的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皇帝的脸色,不知道锦州传来的消息会不会让崇祯迁怒到锦衣卫身上去。

    不过朱由检直到看完了这些奏折也没有什么神情波动,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道:“张存仁倒是有些可惜,看来辽西诸军的整顿也差不多到极限了,吕琦你让李宏元和骆养性过来一趟,朕有些事要交代他们。”

    崇祯放下了手上的奏折之后,随即便抬头向王承恩问道:“德川秀忠什么时候到北京?”

    王承恩思索了片刻便说道:“大概中午就能抵达了京城了,臣已经安排好了,就让德川秀忠和丰臣千代依旧住在上次丰臣千代居住过的地方,不过谈判地点真的要放在天津春帆楼吗?那里是不是离京城远了些?”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不远,不远,起码那些欧洲人不会将京城也弄的乌烟瘴气的。叶雨轩和张国纪到了京城之后,就带他们来见朕吧。”

    王承恩点头应承了一声,朱由检在一边的奏折堆里挑拣一番,拿出了靖江王朱履祜的奏折翻看了一遍,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靖江王总算是想明白了,把东南亚的地图拿过来。”

    王承恩迅速走到墙角,从花瓶内拿出了一卷地图摊开在了皇帝面前,朱由检观看了半天之后,便在湄公河三角洲西面海上的大岛点了点说道:“此岛就更名为靖江岛,在岛北面和东面相邻的陆地上划出30公里,作为靖江王府的封地,这一块区域加上附近的小岛,就是靖江王府的新封地。

    给靖江王府三年时间迁移,三年以后收回靖江王府的旧封地,令唐王世子监管迁藩事务,朱亨嘉的罪行暂时不再追究,但其世子之位废除。凡是不愿前往新藩的宗室子弟一概从宗谱上除名,从此自食其力,国家不再负担其生活费用。

    另外,将靖江王的奏折公布出去,并以朕的名义称赞几句,比如公忠体国,为国分忧之类的话语。唐王世子办好这件差事,就令其继承唐王之位。让他顺便在柬埔寨挑选一块地方,唐藩也是迁出南阳的…”

    朱由检将桌上的奏折处理了七七八八之后,李宏元和骆养性终于到了精舍,朱由检简单的同他们讲述了锦州发生的军队将领叛逃事件之后,便交代道。

    “赵一玮他们在锦州处理内部奸细,虽然行动上有些过火了,但成绩还是主要的。不把那些不可靠的动摇分子清理出军队,我们怎么能够保证这其中没有第二个孙得功?

    不过既然辽西地方和军队都有这么大的反应,可见有些人的确是被冤枉了。所以朕找你们过来,第一件事是,骆养性你带队前往关外,将赵一玮替换回来,李宏元和你一起对过去半年内辽西军民的奸细案进行复核。没有实证的,就平反释放了吧。

    第二件事,对于那些有确凿证据的,除影响恶劣的要绳之于法,至于情节轻微的,准备流放至库页岛、扶桑岛、千岛群岛等地。开春之后就立刻实施移民计划。”

    骆养性连连点头称是,不过李宏元却有些犹豫的向皇帝询问道:“陛下,臣想要了解一下,这些地方最多可以迁移多少人,这些被迁移人员的土地和家宅应当怎么处理?”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随手拿过了一侧的地图后说道:“扶桑岛西南方有一大块平原,现在日本已经被联军击败暂时无法阻止我国对于扶桑岛的开发。

    只是此地气候恶劣,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估计没有多人愿意前往。赵一玮他们抓捕和打上标签的也许大多不是什么奸细,但肯定是对后金的动摇分子。

    在我朝和后金严重对立的眼下,朕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留在辽西走廊之内。所以,大部分的动摇分子都应当被迁移出去。至于他们名下的土地和宅邸,宅邸可以用市场价收购,内务府会出这笔经费,土地么在安置点以31置换…”

    繁华的天津码头和雄伟的北京城并未让德川秀忠感到意外,虽说自从文禄庆长之战后中日两国断绝了官方的往来,但是民间的往来一直未曾停止过,而前人也有不少对于明国景物的描绘之文。

    中原大陆的丰饶和安定,从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岛国小民所羡慕和憧憬的地方。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出动大军登陆朝鲜,也正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不过明国也并不是没有让秀忠感到震惊的东西,就是那些码头上装卸重物的机械,海河两岸树林一般密集的风车,往来天津和北京的铁路等等。

    这种属于工业城市所特有的活力,让秀忠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他甚至在等待皇帝召见的时候,偷偷带着松平信纲去海河边上走了一圈,看了看那些风车是如何把下游的河水重新提到高处的。

    在这次逛街中,两人还看到了许多眼花缭乱的商品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机器,比如燃烧煤炭就能将水从低处送往高处的封闭大铁锅;又或者是一些人在演示,将一桶小麦倒入一个两人多高的钢铁机器里,然后自动倒出小麦粉来,中间都不需要人手加以干涉。

    秀忠在这座奇怪的机器面前足足站立了半天,他实在想不通这个麦子是怎么变成麦粉的,速? 你现在所看的《挽明》 第362章 秀忠对于大明的初印象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挽明

第364章 天津条约() 
西苑精舍的这场接见,应该来说还是充满着友好和温馨的气氛,毕竟精舍并不是宫殿,里面也无需保持各自繁琐的仪式。对于一个病痛已经很严重的病人来说,这无疑让他节约了不少体力。<;/p>;

    事实上在进京之前,朱由检已经派出医生对德川秀忠做了一个身体检查,知道这位德川氏的二代家主不仅患有极为严重的脚气病症,心脏也似乎出现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在气氛更为轻松一些的精舍接见秀忠和千代,就是希望这位能够保持足够的体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p>;

    秀忠显然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并不希望将这场谈判延续到自己身后去,因为他担忧年轻的家光不能承担起对大明退让的负担。秀忠和父亲家康一起参与过德川氏夺取天下的过程,因此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屈服,也承担的起这种屈服的责任。<;/p>;

    但是三代将军家光不同,他从出生开始就是天生的将军,人们屈服于他是因为他的血统和身份,不是因为他的功绩。一旦他被认为是一个容易屈服的窝囊废,那么他就无法坐稳将军的位置。所以秀忠担忧,在这种情绪的刺激下,家光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德川家被大明所敌对。<;/p>;

    有了丰臣千代在手上,大明哪怕不能征服整个日本,但是推倒江户幕府天下人的地位,却是有着八成的把握。在日本,还没有哪一位前天下人的家族,能够安然退下去重新成为一方诸侯的。<;/p>;

    所以,只要有一线可能,秀忠都希望能够同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达成妥协,在他活着的时候解决掉德川氏面临的最大危机。因此在一番寒暄之后,秀忠便对着皇帝跪拜下说道:“小邦得罪上国,固然是罪在不赦。<;/p>;

    但昔日朝鲜之役时并非是我德川氏当国,而广兴号一事纯属幕府下吏自作主张,幕府并无针对上国商民之举措。身为德川氏之家主,仆前来大明就是为了接受上国之惩罚,但还请陛下以仁厚之心宽宥我国无知之小民,则仆虽死也无憾了。闪舞小说网”<;/p>;

    丰臣千代很是安静的坐在一旁,想要看崇祯会如何对待外祖父的这番说辞。将罪责揽到自己一人头上,以此来推卸掉联军提出的其他条款,在华夏文明的宗藩关系中,实属常态。<;/p>;

    但崇祯今日显然没有按照秀忠所了解的常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争,他甚至都不屑于秀忠表露出来的,德川幕府向大明臣服的姿态。<;/p>;

    崇祯上前扶起了跪下请罪的秀忠说道:“大御所不必如此,朕今日请你过来就是见一见面,并无问罪于德川氏的意思。<;/p>;

    这场战争并非是朕同德川氏之间的战争,乃是东协和日本之间的战争。所以大御所没必要在朕面前请罪,因为朕也不能替东协作出最后之决定。<;/p>;

    所以,谈判结束战争的事情,还是交给东协的代表和幕府的代表去商议,至于我们之间还是谈一谈日本和德川氏的未来好了。”<;/p>;

    秀忠前来大明之前,已经思考过了无数次同大明皇帝见面的场景和对话,但依然还是没有预料到现在这样的对话内容。他只能压下了心中的其他念头,向着崇祯态度谦虚的询问道:“陛下所说的日本和德川氏的未来,不知是何意思,能否予仆以明示?”<;/p>;

    朱由检笑了笑,并没有立即回答秀忠,他轻轻拍了拍手,吕琦就和一名太监将会客厅一侧的木架子搬到了皇帝身边,崇祯掀开了木架上的覆盖的棉布之后,便向着秀忠问道:“不知大御所可曾见过这样的地图?”<;/p>;

    秀忠凝神看去,原来木架上固定着一副彩色丝绸制作的世界地图,这种以西方技法制作的世界地图,德川幕府手中当然有不少,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都曾经向幕府进献过。不过眼前这张世界地图虽然采用了西方技法制作,却并未把大西洋放在了世界中心,而是把东亚和太平洋放在了世界中心。如此一来,倒是很容易令他找到了日本的位置,看起来很是舒服。<;/p>;

    这副地图采用的是墨卡托投影制作方式,陆地和海洋比例虽然有些失调,但是比起此前东西方制作的地图来说,已经是相当精确了。而在这副地图上,朱由检并没有让人故意放大大明土地的比例,因此整副世界地图看起来还是很有真实感的。<;/p>;

    朱由检指着这副地图上的东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