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海参崴和庙街虽然只有海上相通,但只要能够把乌苏里江流域完全探索出来,再占住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伯力地区,那么这一大片滨海的土地就成了我朝的新领土。有了这片领土作为根基,则我大明军队不但斩断了后金补充人口的来源之地,还在它后方建立了一个出击的基地。比之地方狭小缺乏纵深的东江镇,此处的重要性显然是远远过之了。”

    黄立极看了崇祯画的地图半天,也没弄清楚这黑龙江下游加上乌苏里江流域究竟有多大,他最终放弃了猜测,抬头直接向崇祯试探的询问道:“陛下说的这个区域,到底有多大?”

    朱由检歪着脖子想了想说道:“大约相当于大半个辽东的地方吧。”

    黄立极沉默了许久才出声道:“这么大的区域,陛下打算投入多少人手和资源才能控制住此处?由北京往辽西运粮,都已经让国家难以承担了。现在要绕过朝鲜半岛,给这些区域的驻军运输粮食,国家还能维持么?臣以为,我朝能够守住宁锦防线,和后金平分草原,已经是极好的结果了,陛下何不退让一二呢?”

    朱由检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先生大约是误会了,这一片滨海地区可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哪怕不是为了牵制后金,大明也不能放弃这里。

    在黑龙江下游支流和库页岛的一些河流中,我们发现了黄金。而黑龙江、鲸海和兴凯湖都是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及海参崴附近的滨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另外这些地区还有着丰富的皮毛和人参资源。

    光是凭借着皮毛和人参的贸易,我们就已经赚回在这一地区的资金投入了。至于粮食问题,朕其实也正想要和先生商议,不过咱们现在还是先吃饭…”

    心中有事的黄立极只是划拉了小半碗饭,就停下了筷子。而朱由检倒是很香甜的吃了两大碗米饭,才邀请黄立极去二楼会客厅说话。

    朱由检走入了会客厅后,就让吕琦将一张地图拿了出来,他指着摊开的地图说道:“先生可以看看,这就是海参崴…兴凯湖,绥芬河…乌苏里江之间的地图。

    从去年开始,地图测绘局就以商队的名义,在这一地区派出了11只小型探险队,对当地的部族人口、地理、植物、地质、河流进行了考察。考察使用的经费和商队的贸易利润刚好抵消,可以说是极有成效的探险组织。

    这一地区虽然同后金之间只隔了一道长白山,但是该区域内分布的人口却极为少数。根据探险队的调查,二、三十年前此地人口还是极为茂盛的。但自从建州女真崛起之后,就不停的抓捕宁古塔及长白山地区的部族,作为本族人口的补充。导致原本长白山地区成为了现在的野人山,除了极少数部族外,大多数人都逃到了乌苏里江流域。

    绥芬河中游出河谷的东宁平原和下游的双城子,虽然还有八、九百户人家居住,但已经向后金臣服,自我军开辟海参崴据点之后,这两地现在已经投降我大明。失去了这两处据点,后金想要翻越长白山进入平原地区,就失去了接应。他们现在想要出兵攻打双城子,就需要从西南方的珲春和西北面的宁古塔出兵,翻越数百里的无人区,这显然是两条极为艰难的进军路线。

    而对我军来说,如果守住了双城子,就等于获取了乌苏里江上游及兴凯湖南面平原的控制权。根据我们的植物学家报告,在双城子和海参崴之间的森林里发现了不少类似于我国南方才会出现的植物。

    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的气候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寒冷。今年海参崴镇守府在驻地附近种植了一些小麦和土豆,虽然产量较低,但是已经证明了这一地区是可以发展农业的了。双城子附近的平原土壤肥力不错,这一地区又有着大量的河流分布,只要能够把这一地区开发出来,我们就不必再往海参崴和庙街调拨粮食了。”

    黄立极看了看地图,很快便抬头看向崇祯说道:“陛下想在这一片区域发展农业?就算陛下说这一片平原是可以开发的,可朝廷目前似乎也难以负担啊。就连距离福建这么近的台湾岛,我们花了四年时间,也不过才迁移了15万人。可总花费却达到了750万元,朝廷投入的250万元,到现在都没收回十分之一,不过臣倒是听说某些台湾垦殖公司是赚了盘满钵满了。”

    朱由检对此也不由有些脸红,台湾现在的大宗产业有三样,基隆附近的采金业,西部平原疏林地带上的狩猎鹿群,和制糖产业。除了最后一项,前两项都被台湾垦殖公司所垄断,和制糖业的投入回报相比,采金和狩猎鹿群才是暴利。

    九份和大、小金瓜石矿区的发现,使得台湾黄金年产量达到了近两吨,也就是六万余两。其中台湾垦殖公司收取了一半作为税收,另外向矿工们出售高价的工具和水银及其他生活用品,低价收购金砂、金块,最终落在垦殖公司手中的就是4万5千余两黄金,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大明开国以来官方开采的数量。

    虽然落在矿工手中的黄金人均不到八、九两,但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20余两白银,是他们过去年收入的数倍。因此被黄金吸引前往台湾的大陆贫民已经越来越多。至于鹿皮、鹿茸、鹿肉干一年的收益,一年也有十几万两。

    这两者的收益相加,不仅养活了四海营这样庞大的私军,还给台湾垦殖公司的股东带去了丰厚的利益。但是对于朝廷的一些官员来说,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损公肥私么。

    朱由检不由转移话题说道:“先生也不能只看这一面,若是没有四海营坐镇台湾,那些土著和荷兰人又怎么会这么老实的,任由朝廷向台湾大举移民开垦荒地呢?这垦殖公司同朝廷在海外的拓殖事业,还是相辅相成的,让他们获取一些利益,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不是么?”

    黄立极不为所动的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臣实在是难以说服朝中那些心存不满的官员。如果陛下开发这片北方荒地,还是以台湾这种模式的话,恐怕恕臣难以支持了。”

    朱由检先是有些恼火,但看着黄立极平静的脸色,他又慢慢的消去了心头的火气,沉下心来思考了起来。

    很快他便想起,这台湾拓殖公司刚刚开张时,因为没有找到盈利点,使得购买了公司股票的勋贵和北地士绅们怨声载道,最终还是他亲自出面安抚了他们的不满。

    之后他以一袋金沙稳住了股价,然后将跌到票面价值一半的公司股票炒成了两倍,那些买了股票的勋贵和士绅方才不再抱怨。不过据说也有许多人趁着股价上涨就出售了公司的股票,倒是让许多敢于冒险的商户给接手了。

    台湾拓殖公司成立三年,分红倒是分了五次,今年的分红更是达到了票面价值的35,过去的累积分红已经回报了票面价值的66。而公司对于台湾三十年的拓殖权,才用了四年而已。保持现在的回报率,30年后大约就能收回7…9倍的投资本金。

    这样的高的投资回报率,已经使得公司股票价格飙升到了票面价值的4。3倍,这自然让那些此前出售股票的勋贵、士绅们懊恼不已。

    台湾垦殖公司股票暴跌暴涨的故事,不但成就了一大批冒险的商人,更重要的便是,让许多人知道了所谓的海外垦殖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如今连北京街头的乞丐都知道,所谓的垦殖公司,就是拉着军队在海外圈占上一块土地,然后找人来开采资源,自己坐在一边收取费用。

    这比在国内费尽心思的霸占邻居的田地,然后去辛苦的种田可轻松多了。勋贵士绅们虽然不会种田,但是设个卡子收取钱财的事还是做得来的。

    不过知道归知道,失去的机会可是回不来了。这海外适合垦殖的,目前也就是一个无主的台湾。至于其他地方都是有主之地,没有朝廷的支持,谁敢带着军队过去垦殖啊,土王要是向朝廷告上一状,他们可不就完蛋了么。

    依赖于北地士绅掌握朝政的黄立极,对于这班整天向自己游说,要求开放第二家海外垦殖公司的士绅们,也是感到无可奈何。再说了,岂止是这些在野的士绅眼红,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官员们,也嚷嚷着不能让内务府借助皇帝的声望与民争利。

    想到这里,朱由检终于想明白了对方的顾忌。要是这好处依旧被商人和内务府拿光了,黄立极自然是不肯替自己去挨官僚和士绅们的怒骂的。 

第356章 工业化() 
黄立极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他思索了一下四年来皇帝的作为,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是打算通过打击豪强,抑制兼并,来重新分配土地吗?”

    朱由检看了看黄立极的双眼,方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打击豪强,抑制兼并。这个每个王朝走向末路时,都会有人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但是至今为止,朕在史书上却从未见到有那个王朝真能借此挽回国运的。倒是打击豪强,而豪强越多;抑制兼并,而兼并日甚。先生可知是为什么吗?”

    黄立极的目光同崇祯对视了数秒,终于还是低头拱手说道:“恕臣愚昧,还请陛下明言。”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朕以为原因有二,其一:每个王朝的末世都是人口多而土地少,哪怕是打击了豪强也难以将土地分配到小民手中。

    比如我朝,若以黄河为界,则北方的人均土地倒是比南方稍稍好上一些。比如河北地区,户均耕地足有117亩,陕西、甘肃、宁夏的户均耕地也在百亩以上。但是山西、山东,现在的户均耕地便只有45亩。至于江南地区,户均耕地不会超过15亩。

    土地的数目有限,而人口增长无限,朝廷再怎么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也是无法分配足够的土地给人民安居乐业的。

    其二:也正如先生刚刚所说,我朝之根本在于士绅,士绅入则在朝为官,出则把持地方之权。是以才有,自古皇权不下乡,天高皇帝远。之俗语。今日之土地何在,在于士绅家。朕用他们打压宗室、勋贵尚可,若是用他们去打压天下士绅,除了朝中这一小部分人之外,其他人真的乐意去做吗?

    我朝现在外有后金之患,内有地方流民之忧,如果再同天下士绅争斗不休,这日子还能过的下去么?”

    黄立极怔怔的看着面前嘴边才刚刚长出一圈软须的皇帝,心里终于感觉自己已经老了。在他还在担心皇帝过于年轻气盛,从而拿出打击豪强,抑制兼并的理想主义政策时,对方却已经对历代的田亩制度进行了如此深入的研究,也清楚的知道这个政策不但不可行,还会令整个改革遭到天下士绅的全面反对,就这一点来看,皇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还需要他保护着登基的少年了。

    黄立极略略低了低头,向崇祯说道:“那么臣想请教陛下,究竟要如何才能让小民安居乐业呢?”

    朱由检想了想便向他问道:“先生可看了今年顺天府和北京市递交上来的财政数据?”

    黄立极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日子臣都在忙其他事务,还没有来得及看。可是其中有什么不妥么?”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四年前朕登基的时候,曾经让人调查过一次顺天府和京城的各项数据。朕记得当时的数据是:京城有人口约89万,手工业生产总值大约是90万两白银,平均下来刚好是一人一两。

    当年京城消费的商品价值大约是850万两,平均一下也差不多是每人10两。按照这两个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就知道京城生产之财富是无法养活京城人口的。

    顺天府的耕地约一千三百万亩,当年的农业产值大约为五、六百万两,京城的手工业产值大约是顺天府农业产值的六分之一。

    至于今年的数据是,京城人口105万人,工业产值1。5亿元,人均产值约150元。今年京城消费的商品价值是3300余万元,人均消费了近30元。而顺天府今年的农业产值是600万两出头,折合银元是840万元。

    也就是说现在京城的工业产值已经差不多是顺天府农业产值的一倍了。京城各工厂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不仅可以养活整个京城的人口,还能再养活另外4个京城的人口。

    两相比较之下,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在当今的时代,工厂能够比田地容纳更多的富余人口,当然建造一座工厂的投入比开垦一块荒地的投入要大的多,但是其回报也是极为丰厚的。

    以现在的大明社会状况,想要让人民安居乐业,只能大力兴办工厂,鼓励士绅投资工商业,这就是朕的想法。”

    旧有的观念让黄立极下意识的说道:“可是天下财物总是有个定数…”他旋即又住了口,似乎又想到了些什么。

    朱由检则迅速接过了他的话头说道:“不错,如果我们按照土地产出来衡量,一块土地的产出物质终究是有上限的,因此耕地面积不变,产出也很难有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财物都有定数,有多少土地就只能养活多少人。

    可是天下之外呢?自古以来大家说的天下就只有中国之地,然而到了今日,就算是一个市井之人也知道,中国虽大,但和世界相比也不过是极小的一片土地。以今日的航海技术,连万里之外的欧洲都能远渡重洋来于我国贸易,而同我国不过隔着小片海域的朝鲜、日本、琉球、台湾、东南亚诸岛及中南半岛等地,我们却依然维持着唐宋时期的交往频率。

    以创造的物质财富相比较,一名北方的农夫大约能养活8…9人,但是一名工人却能养活40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将东西两洋变成大明的内海,那么光是依靠工业品对农业品的交换,我们就能养活整个北方的失地流民和灾民。

    一旦这些流民和灾民能够转化为工厂的工人,那么他们就不是朝廷的包袱和地方上的治安隐患,而是为我大明创造财富并稳定社会的支柱。”

    黄立极听到这里也不由微微点头,最先遭遇北方流民威胁的,自然就是北方的士绅。所以相对来说,支持朝廷改革的士大夫们,也多出自北方各省,毕竟他们是王朝走向衰败时最先受害的群体。

    如果能够将北方的流民都安顿下来,黄立极倒也不用再发愁,当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减少投入时,那些以工代赈的工人们再次变成地方上的流民了。在挽回国运,让社会重新稳定下来的问题上,黄立极倒是同崇祯保持着同一意见的。

    不过他很快又向崇祯询问道:“臣是支持陛下扶持工商业的主张的,可这和陛下写《论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文,又有什么关联呢?臣以为,扶持工商业,并不需要去动摇夫子所建立的伦理纲常之序啊。”

    朱由检再次陷入了漫长的思考,之后他才斟词酌句的说道:“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块土地的产出是有其上限的,而投入也同样是有着上限的,超过投入的上限是不可能有所回报的。

    但工业的生产方式却并非如此,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和销售市场,不管你投入多少资本,都能够获得同样的回报。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传说中的富可敌国、富可敌城的豪富,今后将会大量的出现。甚至于今后有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皇室,朕也不感到奇怪。

    农业生产的时代,哪怕是并州连郡的大地主,他所能够动员起来的人力和资源,也是无法和朝廷手中握有的资源和人力相比的。

    但是在工业发展的时代,大工厂主能够动员起来的人力和资源,未必会弱于一个小国。一个后金都已经让我大明如此焦头烂额了,若是国内有那么十来个类似于后金的势力,朝廷又要拿什么去对付他们?”

    黄立极听的顿时一愣,不待他说些什么,朱由检又接着说道:“在新的生产方式兴起之后,过去那种鼓吹人身依附关系的学说自然是要被淘汰的,否则我们就是在给自己挖掘墓穴。

    工业生产虽然能够创造极大的财富,但是工厂主和工人并不是一伙的。虽然有些人还在试图用地主和佃户的关系,来套用工厂主和工人之间的关系,试图建立起工人对工厂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但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首先土地是不可消灭也不能凭空产生的生产资料,它只能供人去占有。佃户必须依附在土地之上才能生存,所以佃户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纽带。

    但是工人并不依附于某个特定的工厂才能生存,只要有足够的资本任何人都能建立一个工厂。工人可以在这个工厂打工,也可以去其他工厂工作。工人和工厂主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的必要性。

    朝廷要鼓励工人在各工厂之间的自由流动,如此才能削弱工厂主对于工人的控制权。也只有让工人们意识到,他们应当是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才会让工人们去反抗工厂主的压迫和剥削,朝廷才能控制住这个新兴的市民阶层。

    如何让工人们觉醒而反抗工厂主,朕以为首先就是要让工人们了解,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和如何从国家那里获得保护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朕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在崇祯略有些牵强的解释下,黄立极在表面上终于还是点头相信了皇帝的解释。

    但是在他离开西苑精舍的时候,脑子里还是有些昏昏沉沉,总感觉有些地方似乎不那么对头。不过很快他就将这种感觉抛之脑后了,起码皇帝没有起什么打击豪强,抑制兼并的心思,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足够了。至于今后有什么麻烦,还是留给后一任首辅去处理吧。 

第357章 北美西海岸一() 
崇祯五年正月初三,经过了二个多月和北太平洋狂风巨浪的对抗,五艘大明商船组建的船队终于驶入了一片较为宁静的海域。

    看着船队附近不断出现的鲸群和海豚,和不时下雨的天气,领航的好运号船长终于放下了心来,船队终于即将抵达北美大陆,这一趟航程总算是平安渡过了。

    正如这位船长所料,没过三天船队就看到了北美洲西海岸那连绵不绝的海岸山脉了。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这些海岸山脉的东面山坡上多为低矮的灌木林,但是在山腰以下部分的海岸上却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林。

    配上蓝天、白云和大海为背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