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了海上航道的联军舰队,起初并不希望卢象升率领的济州第一步兵团及从种子岛调拨过来的海防营第五联队加入日本诸侯联军的战争。

    北路舰队中的荷兰人更想利用这只明军部队去夺取石见银山和佐渡金银岛,不过卢象升否决了荷兰人的建议。他认为自己带着这只军队渡海而来,不是为了抢劫什么金银的,而是为了试验新式武器和新式战术在战争中的作用。

    西南诸侯联军和幕府诸侯联军之间的大战,正是不可多得的试验场所,他们怎么能够错过这场大战呢。荷兰人虽然恼火,但是看到连一向桀骜不驯的郑芝龙在这位明**官面前都是服服帖帖的,他们也只能屈从了卢象升的决定。

    郑芝龙对于卢象升的恭顺,自然不是因为畏惧他现在的官位,而是卢象升进士出身的背景。既然他已经归顺了朝廷,那么不得罪文官,就已经成了郑芝龙行事的准则了。

    荷兰人并不知道郑芝龙的这种心理,不过还是跟从了郑芝龙的决定,因为他们也想看看明人军队在战场上的真正表现。

    有着熟悉地理的长州藩军队的带领,又有控制了海上航道的联合联队的协助,联军很快就打通了前往广岛的道路,迫近了广岛城西面的八幡川。

    广岛所在的安艺国山川河流遍布,但是最适合人员居住的,一是广岛城所在的太田川三角洲,另一处则是距离广岛城不远的八幡川河谷平原。

    八幡川河谷平原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3…4公里,在靠近入海口的位置迅速扩大成了海岸平原及湿地。八幡川入海口的西南海上,就是被称为濑户内海景致第一的宫岛。

    八幡川发源于安艺国西面的赤松山,沿途又汇入了诸多支流,其中最大的一条支流是来自东面的石内川。

    浅野长晟毕竟是经历过关原之战和大阪冬、夏两阵的人,在见到了中国各诸侯派出的士兵之后,就知道这只临时拼凑又士气低落的联军是不太可能长久作战下去。

    而且以广岛藩的积蓄,也不可能长久支持这只越来越庞大的军队的供给。在幕府的命令下,和畏惧于九州…长州联军的入侵,中国地区的诸侯们倒是第一次竭尽全力的去完成幕府的命令了。

    这也导致当九州…长州联军出现在八幡川附近时,广岛城外的军营内已经聚集了超过八万的将士了。浅野长晟思考再三之后,决定趁这只军队还没有对战争产生厌倦之前,先把他们送上战场,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击退九州…长州联军。

    能够容纳十多万军队作战的战场,除了城外的太田川三角洲外,就只剩下八幡川中下游的河谷平原地区了。相比起被河道分割成无数小块的太田川三角洲,倒是八幡川地区更适合大军列阵作战。

    没有上过战场,年纪又轻的池田忠雄认同了浅野长晟的决定,这使得其他诸侯不得不放弃了依托广岛城防御的作战想法。

    从八幡川入海口向上4。5公里长的河谷平原,西面的平原地区较为宽阔,东面的平原较为狭窄一些,特别是中部和北部有着成片的丘陵地带,阻碍了广岛联军的纵深排阵。

    由于河谷北面被八幡川及其支流石内川分成了三片陆地,中间那片陆地还被丘陵占据了大半地区,因此双方不约而同的把主力都集中在了下游平原上。

    广岛联军这边的布阵是,左翼三万八千人,以广岛藩为主力;中路一万九千人,池田忠雄主持;右翼三万人,浅野忠长、上田重安坐镇指挥。

    而大明…九州…长州联军这边是,右翼一万四千人,以萨摩、熊本两藩为主力;中路九千人,以毛利家为主力;左翼六千五百人,则在明将卢象升的指挥下。

    坐拥地利的广岛联军在大明…九州…长州联军抵达前,就已经在八幡川东岸列好了阵地。看着对岸连绵不绝的营垒和旗帜,大明…九州…长州联军内部也是讨论了好久,才决定和广岛联军在此进行会战。

    一路走来都是以多击寡的九州联军,还是第一次遇到对面人数占优的作战,进入阵地的士兵们也不免有些惶惶不安。

    和这些患得患失的诸侯联军相比,卢象升指挥的左翼部队虽然人数较少,但是主力济州第一步兵团和海防营第五联队都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常备军,对于对面联军人数的优势只是紧张了一阵,便迅速恢复了正常情绪,按部就班的进入到了作战程序之中。

    配给卢象升的三千九州诸侯军,在看到了这些同僚们有条不絮的准备战斗后,也慢慢的放松了情绪,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作战上。

    九州联军是作战前一日的下午才进入阵地的,为了不让九州联军看破自己这方的虚实,浅野长晟干脆派人给联军送来了一封信件。信件里表示,他不会干涉联军在对岸排兵布阵,并希望两军在明日能够公平的一战云云。

    进入阵地前,卢象升同这些诸侯盟友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但是在会议上除了决定左、中、右三路的兵力部署外,对于整个会战的作战计划,联军将领们都是含糊其辞,不能加以确定,这让卢象升很是失望。

    在卢象升看来,这场战前的军事会议简直是一场闹剧,联军的将领们除了互相壮胆,并贬低对面军队的言辞外,没有拿出任何可行的作战计划来。如果这些人是他的部下,他觉得自己会把他们都送去紧闭室,好好清醒清醒。

    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回到自己的部队之后,先于部队进入左翼阵地进行侦查的步兵团参谋们,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的作战方案。

    济州第一步兵团的编制虽然只有1500余人,但却有着将近700余名士官,官兵比例接近1:1。作为一只试验部队,这只部队在大明新军中的官兵素质,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这些毕业于陆军军官学院的士官们,大都接受了9…14个月的军校教育,这场战争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军校毕业后的第一场大战。这令他们跃跃欲试,试图在战场上验证自己在军校内学到的东西。

    步兵团的参谋们给卢象升提出的作战方案就是,在人数占据劣势的状态下,积极发挥步兵团火力较强的优点。

    以步兵团配备的六门轻便火炮和从船上拆卸下来的8门火炮为核心,先对敌军右翼部队进行火力投射,在击溃敌军阵列之后发起步骑冲锋,驱赶敌军右翼部队去冲击自己的中军,给友邻部队创造机会。

    步兵团炮兵连所拥有的是4门三斤*炮和2门六斤*炮,两者的全重分别是187。5公斤和370公斤。5度射角下,射程分别是480米和820米。

    战舰上拆卸下来的8门加农炮,虽然都是六斤炮,但是在5度射角下,射程却高达1320米,只是重量超过了750公斤,难以移动。

    根据步兵团参谋们在实地的测量,在己方阵地上有一块向东面凸出的河滩地,这块地方视野开阔,又恰好正对着对面阵地的中间位置。

    由此地向东5、600米,就是被八幡川及支流石内川切割出来的陆地,过石内川又5、600米就是丘陵地带,丘陵上杂木丛生显然没有什么伏兵。

    广岛联军的营垒就设置在石内川和东面的丘陵之间,显然他们是想将八幡川及石内川之间的平野作为交战的场所。

    如果把8门加农炮放置在这块凸出的河滩地上,那么广岛联军右翼的阵地就几乎全在加农炮的射程之内了。

    而由此向北600余米,就是两河中间的丘陵地带了,这片丘陵大多高出平地百余米,由于已经靠近了战场边缘,因此广岛联军只是在上面驻扎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

    这些参谋们最终制定的计划就是,先依托八幡川做防御作战,引诱广岛联军右翼的主力跨越石内川。派出一支偏师从八幡川上游过河,夺取两河中间丘陵地带的控制权。

    炮兵连的轻便火炮移动至丘陵处,居高临下的从侧翼对敌军进行射击,布置在八幡川西岸的加农炮同时进行反击,在敌军被炮火打乱阵型之后,左翼部队顺势展开全面的进攻。

    处于秋末枯水期的八幡川和石内川,水面宽度都只有3、40米,大部分地方都露出了布满鹅卵石的河床,河水最深的地方也不过到大腿和腰部而已。

    卢象升观察了附近的地理之后,很快便同意了这个方案。第一步兵营的周遇吉和炮兵连的曹大功负责迂回任务,他们将趁着夜色移动到八幡川上游,从西北面进攻丘陵上的敌军。熟悉地理的一只毛利家部队,将和他们一起行动。

    剩下的五千余人则以预定好的加农炮阵地为中心,向两翼修筑营垒,以应付对面敌军的进攻。 

第329章 广岛之战二() 
浅野忠长、上田重安虽然率领着远远超过对岸敌军的军队,但他们的心情可比对岸的卢象升沉重多了。

    虽然幕府不得不将中国地区的防御工作交给了浅野长晟,但幕府并非是真的信任浅野长晟才这般做的。实在是幕府现在无暇顾及中国地区,希望浅野长晟能够在阿部正次和井伊直孝两军平息大阪叛军之前,能够阻挡住九州…长州联军东进而已。

    不过幕府也同样不希望给予浅野长晟过多的权力,因此不仅让池田忠雄分担了他的权力,也没有给予浅野长晟非常明确的指挥权力。

    中国地区各诸侯派出的军队,不管是两三百人,还是数千人,原则上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而有些诸侯虽然出兵不多,但却是亲藩出身,他们并不介于在浅野长晟面前为自己争夺权力。

    浅野长晟和池田忠雄都不愿意和这些小诸侯们多做纠缠,因此便将这些人都安排在了右翼。连两位领军的殿下都不愿过多得罪的诸侯们,浅野忠长和上田重安自然无法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命令。

    浅野忠长、上田重安指挥下的右翼部队有19家诸侯的部队,在经过了激烈的争吵之后,他们终于和诸侯们达成了妥协。人数最少的三家诸侯军共计1100人被安排在北面的丘陵上,剩下的近29000人被分成了五队,在明日开战后轮流出击。

    浅野忠长、上田重安能做的,也只有仅此了。剩下的战斗就只能指望这些诸侯们,能够正常发挥出部下的战斗力了。

    为了尽可能的迫使那些被强征来的农夫去厮杀,浅野忠长、上田重安要求这些诸侯把士兵之间的间距尽量缩小,直到肩膀挨着肩膀。这样可以使得士兵们难以逃离战场,也能让他们在后队的逼迫下不断前进。

    当第二日太阳高高升起,卢象升和部下们便看到,对面的营垒内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开始涌现了出来。在一名名佩刀武士的带领下,一队队手执长枪的士兵正在营垒前汇合成长约一公里,五…七列纵深的大方阵。

    卢象升观看了半天,才放下望远镜对着身边的部下们问道:“看过了对面的军容,你们都有什么感受?”

    第二步兵营的营长陈卫国有些瞧不起的说道:“人数虽多,但是纪律还真不怎么样,光是等他们列好队伍出击,也要半个小时之后了。如果对面只有这么一个方阵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击…”

    卢象升听取了几位部下的看法,大多同陈卫国的说法类似,这让他还是比较欣慰的,起码这些部下没有因为对方的数量而感到畏惧。

    不过也有人担忧的说道:“步兵团和海防二营的士兵情绪还算稳定,但是那些毛利家和九州诸侯的军队,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将他们编入我们的队列里,会不会在关键时刻破坏我们的阵型啊?”

    卢象升不假思索的说道:“按照昨晚拟定的二号方案列阵,把毛利和九州诸侯的军队分置在我军两翼,步兵团负责炮兵阵地左侧,第五联队负责炮兵阵地右侧,各负责450米阵地,分三行横队迎战。”

    一名年轻的参谋观察了对面的军队半天,终于鼓足勇气对着卢象升说道:“上校,对面的敌军队伍中没有投射部队的存在,他们的纪律和组织性看起来也不怎么样。

    下官以为,对面的士兵一旦失去了队形,就很难再接受到什么有效的命令了。也许我们可以派遣少量的精 锐射手跑到他们前面进行射击,以打乱他们的整队节奏,为周营长他们的迂回部队多赢得一些时间。”

    卢象升虽然不太乐意听从别人的指挥,但是在自己部下面前还是显得比较开明的。他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便令参谋陈守贵亲自去挑选一些胆大心细的射手,渡河去挫一挫对面敌军的士气。

    陈守贵一共挑出了78位熟练的老射手,并在对方第一方阵渡石内川时,带着他们渡过了八幡川,以五到八人为一个小组,分散在了近一公里的战线上,对敌人的第一方阵进行了射击。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老射手还不敢靠的太近,距离不到80米就开枪射击了。虽然这个距离上子弹已经失去了精度,但是对面的紧密队形帮助了他们,几乎每一枪都击中了一名敌军。

    虽然对近千人的阵列来说,损失六、七十名士兵,基本不会造成什么战力损失。但事实上,在没有受到严格训练的军队中,这些倒下的士兵,对于周边同伴士气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

    方阵上受到射击的点,附近的士兵立刻停了下来,而其他没有受到射击的阵列,依然在继续前进,这使得原本还有些形状的方阵顿时变成了锯齿状的图案。

    方阵内的武士不得不令整只队伍停了下来,开始在原地重新整队。向后退去的陈守贵等散兵,给枪支再次装填起了弹药,在对方企图再次前进时,又上前射击了一轮。

    这一次方阵内的武士终于看不下去了,有不少人纷纷跑出了方阵,试图将陈守贵等散兵驱逐掉。但方阵内的士兵并不知道这些武士的用意,他们只是遵循着习惯跟了上去。

    原本还有些严整的五、六千人的大方阵,迅速变成了乱糟糟的人海,向着八幡川西岸的明军阵地冲了过来。

    明军中间的战线因为只有三排横队,因此看起来相当的单薄,但是整条战线却超过了浅野忠长、上田重安摆出的阵线宽度。

    30余米宽水面的八幡川成为了明军的天然壕沟,站在河岸上的明军火枪手通过三行队列的转换,形成了连绵不绝的射击弹幕,将成堆成堆的广岛联军打死在了渡河的道路上。

    更为悲惨的是,因为后方士兵的不断跟进,使得前排士兵想要后退逃离这个河中地狱都做不到,只能动弹不得的成为了明军射击的靶子。

    在广岛联军右翼第一方阵终于从明军枪口下逃离后,八幡川东面的河滩上到处都是尸体,逃回石内川以东的士兵还不到出征前的一半人。

    这种惨重的伤亡,顿时将广岛联军右翼的其他部队给吓坏了。即便在浅野忠长、上田重安的不断威胁利诱下,原本应当出击的第二方阵部队,也是死活不肯渡过石内川。

    直到从己方左翼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浅野长晟指挥的左翼部队在对战中占据了上风,突破了下游的一段河道,这才让右翼诸侯联军再次动了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距离战争开始也将近有2个小时了,第二方阵6000人前进的小心翼翼。虽然陈守贵依然带着散兵上前骚乱,但是这次已经有所准备的广岛联军,只是派出了几只小部队上前驱赶,大方阵依旧缓缓向前。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间陆地北面的丘陵上突然爆发了战斗,周遇吉率领的偏师终于绕到了目的地。警惕性不高的广岛联军很快就被明军从丘陵上赶了下来。

    向着明军正面进攻的第二方阵顿时停在了原地,方阵内的武士们都担忧明军从侧面向自己进攻。

    上田重安立刻带着三千人渡河向着北部的丘陵进军,不过卢象升在看到这个状况之后,就下令揭开了炮兵阵地北面的一段篱笆,露出了三门火炮向着上田重安的部队进行了拦截。

    上田重安显然没有预料到明军还藏着这等杀手锏,他率领的这三千人很快就被火炮拦截成了两半,失去了人数上的优势后,上田重安所部很快就被周遇吉击退了。

    广岛联军的第二方阵在上田重安败退后,也顺势退了下去。浅野忠长终于发了狠,斩杀了几名擅自撤退的士兵后,终于迫使了第二、第四队人马全部上前进攻。

    他令上田重安带着第三队人马的另外半只进攻或阻挡住丘陵上的明军。自己则集结了第五队人马,决定趁着正面部队吸引住明军火力时,冲击对面的左翼和中路之间的结合点,从侧面进攻明军的阵地。

    不过就在浅野忠长率着广岛联军右翼部队全力以赴的时候,卢象升也不再顾及北面的火炮是否到位了,他下令揭开了炮兵阵地前所有的篱笆,令阵地内的八门火炮对石内川一线的部队进行了集火射击。

    广岛联军的右翼部队顿时被打蒙了,其过了石内川的部队紧紧的靠在了一起,都不知道要往什么地方逃亡。

    加农炮的平直弹道,在这些密集的队伍中,一炮下去就是十几二十人失去了生命或是肢体的一部分,看起来就像是露天的屠宰场一样。

    在发出了呼啸声音的炮弹面前,不管是武士还是足轻,都不会有什么勇敢和胆怯的表现,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思维的能力。

    最后击垮广岛联军的右翼部队的,大约是来自于北面丘陵上的火炮射击。射速更快的*炮,在这样的战场上,和死神收割生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在战后清点战损的时候,死在火炮下的士兵大概还不及死于广岛联军自相践踏而死的人数,更不及被明军用火枪射杀的人数。但是集群火炮开火时带给敌军的那种压迫力,是其他武器远远不能比拟的。

    广岛联军的右翼部队就像是一股泥石流,先是冲散了和毛利家相持不下的池田忠雄所部,然后又裹挟着这些中路部队冲向了浅野长晟指挥的左翼。

    已经将一小半部队运作过河,将熊本、萨摩两藩率领的九州联军打的节节败退的浅野长晟,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胜利唾手可得的状况下,被自己这边的败军冲散了后军。

    在醒悟过来的九州…长州联军的反击下,浅野长晟终于还是没能稳住局势,造成了本军的总崩。虽然在家臣的掩护下,他顺利的逃入了广岛城。

    但是看着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