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对于新政一直持批评态度的士绅们,在看到了朝廷比过去高效的赈灾手段和筹集物资的能力之后,一部分士绅开始转换了态度,认为新政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起码朝廷的办事能力还是有所提升的。

    至于原本就支持的新政的士绅商人,更是把黄立极及这一届内阁成员吹到了天上,认为黄立极应当称得上自张江陵之后的大明中兴名臣。士林舆论的转向,让黄立极这些天来心情大为顺畅,哪怕是见到了曲阜衍圣公孔胤植被毒杀的奏折,他也没再觉的天要塌下来了。

    接到了黄立极的奏报后,朱由检亲自赶到了文华殿和内阁讨论,关于衍圣公孔胤植被毒杀一案的处置。朱由检看完了奏折之后,便丢在了会议桌上,眉头紧皱的对着大臣们说道:“曲阜县令说,八月二十七日衍圣公操办祭典之时,在当晚的宴席上被人下了毒,于当晚三更不到就去世了。各位先生说说看,这案子应当怎么处理啊?”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施鳯来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听到皇帝的问话他不由便说道:“可是据说夫子诞辰上,除了山东地方的官员之外,便都是孔府的族人。若想要对衍圣公下毒,除非是孔府的族人,否则其他人如何能够接近衍圣公?”

    郭允厚也脸色难看的说道:“衍圣公被当众下毒,下手的还是自己的族人,这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要是传扬了出去,天下人将如何看待衍圣公一族,又要如何看待朝廷呢?”

    张瑞图看了看左右同僚的神情,不由开口说道:“臣以为,这案子不能公开审讯,以免伤了夫子的颜面,坏了礼乐之乡的风俗。不如宣称衍圣公乃是吃了不洁之食而暴毙,朝廷再派出一名御史去吊唁衍圣公,顺便暗中查办此案…”

    看着除了前往南方赈灾的钱谦益不在外,其他阁臣都支持把衍圣公的案子掩盖掉,以维护朝廷和孔府的声誉时,朱由检便有些不乐意了。

    “诸位先生这么说有些不合适吧?好歹衍圣公也是朝廷超品的公爵,享受的优待连一般的王爵都比不上,就连这曲阜县令也一向是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出任,比之他处的七品县令更要高上一品。

    身份地位如此贵重的衍圣公,现在不明不白的被人毒杀了,何以各位先生不着急抓拿真凶,反而要遮遮掩掩的说是暴病而亡呢?”

    其他阁臣顿时把目光看向了黄立极,似乎在等待着他出面同皇帝解释为什么。本不想多说的黄立极,在同僚们目光的注视下,也不得不开口向皇帝解释道:“陛下,衍圣公被下毒一事自然是非同小可,朝廷必须要追究到底。

    但是,衍圣公府乃是天下文脉之宗,如果这件事泄露出去,必然会引起天下士人的关注,到时办案的人员不仅不能把精力完全放在查案上,也许还要受到士林的指责干扰,要是迟迟查不出凶手,恐怕这些压力最终还是要转到朝廷的头上来…”

    在黄立极的劝说下,崇祯勉强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不公开衍圣公死亡的真实原因,进行非公开形式的调查。

    内阁并提议刑部右侍郎张慎言、左佥都御史高宏图两人前往调查衍圣公死亡的真实原因,朱由检只是考虑了片刻,便同意了内阁的人选,不过他增加了一个调查人选,就是田尔耕也要加入此次的调查。

    结束了这场紧急会议之后,黄立极和郭允厚并没有立刻离去,他们将皇帝挽留了下来,向他汇报了关于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虽然遍布全国各县的统计局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是在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统计体系。加上组织越来越为严密的海关部门,大明最为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到是收集的较为全面了。

    从这些数据上面看,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在趋向于好的方面,即便是这两年来北方不时发生的灾害,也没有对这些地区的经济造成什么坏的影响。

    让崇祯较为欣喜的是,罐头业、制罐业、机器制造业、海洋捕捞业、造船业、煤油、铁路及煤铁工业等新兴行业,这四年来几乎解决了150万人口的就业。这还不包括纺织业、丝绸制造业、制茶业和瓷器制造等传统行业的用工增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转化为

    郭允厚对崇祯最后总结道:“现在的罐头产业是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不管是水果、蔬菜罐头,还是海鲜禽肉罐头,对于远洋航行来说都是供不应求的热销品。而且北方地区,包括辽东、朝鲜、日本乃至更北面的海参崴、黑龙江下游等地,都非常喜欢一切有关于水果的罐头。

    而到了今年为止,每一个工人生产罐头的效率,从一年2吨半提升到了一年5吨上下。根据我们的预估,今年罐头的总产量约为10万吨左右,但罐头食物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制约罐头生产的因素,主要还在于马口铁、铁罐、玻璃罐产能的不足,及糖和香辛料、燃料的供应不足…”

    朱由检看着郭允厚问道:“那么户部对此有什么建议?”

    郭允厚看着皇帝的双眼说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甘蔗田和来自东南亚的香辛料,扩大对于煤炭生产的投入。台湾应当纳入到朝廷的正式管辖之下,婆罗洲、纳土纳等地也应当设厅,朝廷有派员巡查海外各巡阅府、镇守府施政状况的权力…” 

第293章 海外移民事务() 
对于内阁想要从总理衙门手里夺取海外属地管理的权力,朱由检倒是并不怎么反对,但是黄立极和郭允厚只想要有利可图的南方温暖岛屿,却不想要北方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寒冷之地,却是让他极为反感的。

    朱由检思考了一下便回道:“朕可以同意把糖、烟草、酒精、油脂纳入到朝廷管理的*权利当中去,朕也同意朝廷每年可以派出调查员前往各海外属地,调查当地的社会状况和经济水平。但是现在把台湾等地纳入朝廷直辖地区,恐怕还为时尚早。”

    黄立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便对着崇祯问道:“陛下是觉得,把这些地区纳入朝廷管理,可还是有什么条件不具备么?”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现在这些海外属地的土著还太多,这些地区同大明之间又有大海相隔。如果依靠朝廷直接管理,要是这些地方上的土著闹将起来,朝廷是发兵好还是不发兵好?平乱过程中要是杀戮过重,国内的清流要不要弹劾领军大将?当地的土人被杀的狠了,记住了仇恨非要赶我们走怎么办?到时候就如越南一般,被人硬生生的赶了回来,朝廷岂不是脸面大损?”

    黄立极默然不语,郭允厚却有些舍不得这些地方的财富,于是继续跟皇帝求情道:“陛下说的这些也未必会实现,更何况要真如陛下所言,这些土人闹将了起来,没有朝廷官员在那里镇守,岂不是更难治理了吗?咱们能占一日,便占上一日,总好过让那些海盗们占岛为王吧。”

    朱由检摇了摇头,不再和两人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短时间内,朕不打算就这个问题和内阁讨论海外属地的问题。朕觉得,户部还是先把柬埔寨的粮食开发工作处理好,再来和朕讨论海外属地的管理问题吧…”

    从文化殿离开不久,在前往武英殿的道路上,王承恩抽空向崇祯汇报了几件小事,其中便有一件是关于海参崴、库页岛、庙街、扶桑岛、千岛群岛等地的移民事务。从去年开始兴起的海外移民风潮中,前往温暖的南方诸岛移民多出于自愿,但前往北方寒冷地区的移民,多为强制的流放人员。

    在经过了一个寒冷冬季的生存之后,这些北方地区移民的生存数据也送了回来。不过显然这个数据并不好,果然王承恩吞吞吐吐的向崇祯报告道:“…去年向以上这些地区迁移的人口是1900余人,但没能熬过冬天的有872人,死亡比例超过了四成多。

    现在各处的镇守府建议,在当地没有开发完成之前,迁移人员最好还是以青壮年为主,老弱和妇女儿童最好还是留在济州岛为好。另外他们需要更多的医生、药物和结实的玻璃,还有大量的煤油和煤油炉子…”

    朱由检有些好奇的问道:“他们要结实的玻璃做什么?”

    王承恩很快回道:“木窗在冬天不够密封,房间内无法保暖。不开窗子又无法观察到外界的动静,房间里的光线也较差。去年送去海参崴和庙街的几块玻璃,双层固定后效果很是不错,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把其他的房子也改造一下。不过有些玻璃不够结实,在冬天时会冻裂,所以他们希望多运一些结实的玻璃过去。”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移民事务既然是内务府负责,这些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不过关于这些地区移民死亡率的数据,要全部进行封存,禁止对外泄露。你在督促各地官府将重刑犯流放到海外,而不是判处其他刑罚。

    另外,凡是自愿前往以上这些地区的官员和将士,其任职时间以双倍计算,满一任期即调升一级。至于你刚刚说的物资需求,按照他们所需的数量照发,经费从内务府的账上走…”

    听了崇祯的决定,王承恩也是松了口气,海外移民事务倒是有一大半是内务府在管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因为某些地区在商人眼中毫无利益,朝廷又没有经费,但是在崇祯眼中看来却是极为重要的地方,因此便只能是内务府顶上去了。

    海参崴、库页岛、庙街、扶桑岛、千岛群岛这些北方地区,虽然气候恶劣,难以耕种。但是这些地区不是有着丰富的皮毛、木材、山货,便是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甚至还能找到一些金矿,因此内务府从一开始的无所谓,也变得重视了起来。

    但是被发往这些地区的移民,除了某些平民罪犯之外,倒也有不少犯了错误的地方豪族。前者死了也就死了,但是后者这么大规模的死亡,哪怕是王承恩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毕竟想要把这些地方开发出来,没个七、八年时间的移民是不可能的。按照这个比例的话,这得要死多少人啊。

    王承恩在心里考量着的时候,朱由检已经把心思放到了其他地方,“徐先生的卸任仪式已经定下了么?”

    王承恩忙不迭的点头回道:“已经定下了,就在半个月之后,地点就放在文华殿后的圣济殿内,陛下要求的勋章样式也已经定下。

    授予文官的勋章分为五等,第一、二等称之为华表勋章,一等华表勋章正中镶嵌华表图案,并有一仁字,周边环绕八字:君子不器,为政有德;二等华表勋章则把仁换成为义字。

    第三、四、五等勋章则称之为宝鼎勋章,中间字为礼、智、信,周边环绕的字则改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便说道:“今后,二、三等宝鼎勋章授予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必须是任职满二十年,没有贪污及枉法事宜,也没有受到吏部警告处分过的退职官员。或者五品以下有特殊表现的官员,可以特别授予。

    一等宝鼎勋章授予三品以上官员,二等华表勋章只授予以六部主官及内阁成员退职,且表现卓越者。一等华表勋章只授予以首辅身份退职的官员,或是对于大明有着出色贡献的官员。

    勋章的发放,由内阁及礼部每三年推出一次名单,交内务府进行审核。一、二等华表勋章的授予必须由朕亲自决定。徐先生这些年来勇于任事,又创建主持了皇家科学院和燕京大学,理当授予一等华表勋章。

    既然授勋仪式和卸任仪式放在一起,圣济殿好像小了些,还是放在中极殿内吧,让京城五品以上官员前来观礼…”

    在武英殿内,陆军总参谋部和海军参谋本部的参谋们在崇祯抵达之后,便开始让郑香讲述有关日本方面的最新消息,还有关于夺取大阪城的详细过程。其实在郑香回京之后,就已经向陆军总参谋部和海军参谋本部交了一份手写的详细报告,今日他不过是照着自己的报告照章宣读而已。

    在座的陆、海军参谋们,虽然已经看过了这份报告,但还是忍不住为李晨芳带着这么点人马轻易的攻下大阪城而感到啧啧称奇。

    朱由检侧着耳朵听了一会参谋们的讨论,便敲了敲桌子对着在座的参谋们说道:“作为一名大明人,我们应当为李少校以区区三百人征服了一座十万人口的城市而感到骄傲,这足以证明经过训练的大明军人,可以完成我们曾经无法想象的战场奇迹。

    但是作为一名大明军人,特别是作为大明陆、海军头脑的参谋们,我并不觉得李少校的行为是正确的。按照我们在战前的规划、计算和布局,日本幕府之失败已是必然,大阪城之战完全是一个不必要的冒险。

    不过胜利者不应当受到谴责,所以我承认李少校夺下大阪城的功绩,但是你们这些作为陆、海军头脑的参谋们,却不必过于推崇这样的冒险。我倒是要建议你们,应当好好的检讨一下,大阪城的守军,究竟犯了多少错误,才会被这样一只小部队偷袭成功。他们的错误,应当成为我们的经验教训,这才是大阪城之战对于大明军人的最大意义。”

    一干陆、海军参谋们顿时收敛了笑容,开始认真的讨论起了关于大阪城战争中守军犯的错误。听完了郑香汇报的朱由检正准备离去时,张燮出来送别皇帝时不由询问道:“陛下,大阪城的意外夺取,丰臣千代这边还要不要推出了?”

    朱由检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道:“让郑香带着她前往济州岛,和卢象升率领的四营人马汇合,暂时先不打出丰臣的旗号,看看幕府究竟能不能干掉造反的忠长再说。总要等到他们打的精疲力竭了,我们说的话才会有人听的进去啊…”

    朱由检离开武英殿的时候,不由望了望南面的天空,思索着南方赈灾顺利的话,是不是可以让钱谦益先回京城了,接下来可就是要对衍圣公府发起道德上的批判了,他这位文坛领袖的表态可左右着不少江南士大夫的态度。

    被崇祯记挂的钱谦益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他此刻正在岳州城的岳阳楼上,接受着本地的乡绅父老的宴请。和地震中心常德隔了一个洞庭湖的岳州,虽然也有震动的感觉,但也就是倒了几间土房,地上裂开了几道口子,倒是没有什么人员的伤亡。

    原本坐镇武昌府的他,实在是被武昌的士绅和楚王一脉的宗室给烦怕了,这才跑来了距离常德240里的岳州城。武昌的士绅和宗室自然不是仰慕他的文采才天天缠着他,他们是看上了他携带而来的赈灾款项了。

    如果不是钱谦益这位阁臣挂帅赈灾,而是其他什么品阶较低的官员,估计这些士绅宗室早就要拿出一些手段来威胁了。但即便是如此,这些远离震区的士绅宗室,也狮子大开口的想要截留个四、五十万元修复被损坏的武昌民居。

    钱谦益还指望着依靠这次赈灾的攻击坐上首辅之位,自然不会和这些士绅宗室同流合污,他拨了数千元的小钱开了个粥铺之后,便忙不迭的赶到了岳州来。

    大地震受损的区域已经统计了出来,大约有33个州县,过去2个月了,还不时有余震出现。不过朝廷这次赈灾及时,又派出了大批的官员督促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地方上的百姓倒是情绪稳定。

    湖南地区本就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兴产粮区,又多山林河流,用于修建房屋的建筑材料并不缺乏。当地百姓唯一缺乏的就是对于地震知识的了解,和有人组织领导他们进行生产自救而已。

    像钱谦益这样的阁臣出现在灾区,哪怕他只是处在边缘,也给了这些地震地区的百姓很多信心。一是感觉朝廷没有抛弃他们;二则是有钱谦益这样的文曲星镇压奸邪,想来地震应当不会再猛烈起来了吧。

    坐镇在岳州的钱谦益,随着各处灾区发来的人心稳定的情报之后,倒也是放松了下来。当然他也有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常德荣王府宫殿被震塌了几处,荣王父子催着钱谦益去实地观看,并拨款修整王府。

    钱谦益哪敢去凑这个热闹,一来常德是震中,他不确定还会不会继续地震;二来虽然各处陆续拨来了近300万元的款子,但是拿来修王府的话,估计其他地方也就不用赈灾了。

    好在荣王也不能跑过洞庭湖来抓他,于是钱谦益使出了一推二问三不知的推托战术,借口正在向朝廷申请荣王府的修建经费,将对方给糊弄住了。

    不过看着外面洞庭湖上淅淅沥沥的小雨,钱谦益也泛起了一丝想要返回北京的念头。远离京城,不仅让他感觉耳目闭塞,不能了解最新的朝局之外,更让他担忧失去崇祯对他的关切。 

第294章 济州第一步兵团() 
济州岛南端的西归浦港,这个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的港口,在东海巡阅府三年来的大力建设下,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口上万的繁荣城镇。

    在这个新城镇里,本地的原住民大概有千余人,东海巡阅府的官兵和家属大约超过了3千人,从山东等地移民过来的渔民约2千人,还有3、4千人则是被强制迁移而来的流放家族,河南、山东的士族,辽东的豪强大户,还有一些犯了罪的流放犯人。

    济州岛是一个火山喷发造成的岛屿,所以越是往岛中间深入,地势便越高。岛上大部分地区都是天然的草场,因此曾经是元朝用来放牧马匹的海上马场。

    元亡之后,此地虽然归入了朝鲜,但是朝鲜糟糕的造船技术,使得济州岛的发展比之元朝时也好不了多少,只是在岛的北面设立了两个县,其他地方基本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当济州岛被大明取回之后,将此地视为监控朝鲜、日本的基地,并作为前往海参崴、库页岛、庙街、千岛群岛等北方领土的中转港,还有东海渔业的加工港后,济州岛的北、南、东三地就迁入了大量的移民,并加强了对于整个岛屿的控制力度。

    因此,现在的大明商人或是渔船抵达济州岛的任何一处,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和回到国内没有什么两样。不过距离热闹的西归浦港西北三里外,在一片森林附近空地上修建的军营内,上千的士兵正在军官的命令下操练着,还有一些士兵则被分成了无数个小组,在附近森林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