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托说的是真话?

    明国皇帝既然敢于御驾亲征,身边又怎么会不带足军队呢?只要有足够的军队,再加上修筑的如此坚固的营垒,贸然发起进攻,岂不是大为折损我女真将士么?”

    代善挥了挥手说道:“你还没看出来么?这些年轻人现在可不管攻打这座营垒会折损多少人,他们现在是向老八表明立场呢。

    难道你忘记了么?我们这次之所以改变了出征目标,还多亏了这些年轻人对老八的支持呢。要是战事一切顺利,他们自然什么都不必担心。但战事到了现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他们就要担心回去后,会不会被我们算账了。

    既然他们此前已经支持了老八改变了出征的目标,那么现在就只能继续同老八站在一起。要是他们在老八和我们三贝勒之间当墙头草,你觉得咱们还能容得下他们么?”

    莽古尔泰终于沉默下去了,显然他觉得代善说的不错,在后金国当墙头草的风险比站错了队的风险更大,也许这些小贝勒刚开始同岳托一起劝说两人改变出征的目标,仅仅是不愿意千里迢迢的去攻打没什么油水的察哈尔部。

    但是他们的举动,无疑已经冒犯了四大贝勒共治的原则。要是这次出征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这次出征收获不大,那么他们就要寄希望于黄台吉能够保护他们,回去后不被三大贝勒算账了。

    而对代善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那就干脆让这些不死心的年轻人继续去碰明军的大营好了。虽然女真将士会因此损失一些,但是却能够彻底破除黄台吉和这些年轻人最后的幻想。

    从看到这个营地开始,代善就意识到想要攻下这个营地,恐怕不付出极大的代价是不可能成功的。既然如此,他倒反而不愿再继续反对下去了。只有让那些八旗将士流了血,他们才会记住是谁作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对于黄台吉来说,此刻退兵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跋涉千里入关,战利品大多分给了跟随出征的蒙古各部。而女真八旗获得的战利品,除了两红旗外,其他六旗大约也就勉强抵消了今次出征的花费罢了。

    这种结果,显然同黄台吉入关前的期望相差太远,也无法为他带来什么声望。重要的是,虽然此次绕道破关得了一些财物人丁,但先是攻遵化不克,后又有蒙古左营被明军歼灭大半的败仗。

    使得黄台吉想要利用这次绕道伐明,把蒙古各部绑上后金的战车的计划失败了一小半。通过这场伐明之战,并没有让蒙古各部看到明国已然腐朽不堪,他们跟随在后金大军身后摇旗呐喊,就能从伐明的战利品中分得一杯羹。

    这场战争反而让蒙古各部觉得,明**队也许野战不敌后金军队,但是只要有城池可以依托,后金军队便无计可施了。而且明军野战打不过后金军,但并不代表打不过他们蒙古各部组成的联军。

    总而言之,跟着后金一起讨伐明国,并不是什么风险小收益大的好事,而是一场风险极大的冒险。就现在的局面来看,明国也不是没有重新翻身的机会。他们如此深入的介入到后金同明国的战事中去,要是明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他们又将要如何自处呢?

    也正因为后金军中的蒙古附庸部族似乎有些失去了对于后金的信心,才使得黄台吉想要获得一场大胜,以打消这些蒙古附庸部族心中对后金军战力的疑虑。

    在代善的劝说下,莽古尔泰终于放弃了继续劝说黄台吉撤兵的念头。就在这天下午,他带着一队亲卫返回了遵化,在黄台吉抽调了遵化城下半数的新附汉军之后,遵化城外的女真人马加上蒙古及新附汉军,也不过就8千余人而已。

    这个数量要压制住遵化城内的明军出击,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了,而遵化城的守将赵率教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后金这边自然还是要有一员大将坐镇比较合适。加上遵化城下的女真人马主要还是以正蓝旗为主,也只有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最适合继续坐镇遵化大营。

    此前莽古尔泰丢下遵化大营跑到西面大军中,主要还是为了劝说黄台吉撤兵,既然劝说不动,又得到了代善的提醒,也就不等黄台吉催促,自动的返回了遵化去。

    黄台吉此次调动用以进攻明军石门峡东大营的军队,计女真兵马1万5千人,蒙古附庸人马七千人,新附汉军四千七百人,总数达到了2万6千余人。

    十一月二日下午,最后一只新附汉军抵达了西面的战线,所有的新附汉军被分成了三班人马,开始砍伐通往明军大营通道上的树木,并将合用的木头运到东面修建攻城器械及用于夜间取暖。

    同时,蒙古和女真人马开始对明军大营两侧和后方开始侦查袭扰,并安排了一支军队保护伐木的新附汉军。不过明军除了安排人手在大营同石门峡东出口之间的地段进行反击,将后金的哨探驱逐出去外,并没有对后金伐木的人手进行阻扰。

    十二月四日上午,通往明军大营的树林终于砍伐出了一个超过六百步的缺口,于是就在这日下午,后金军队做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第694章 填壕() 
后金军队在遵化城下受到的挫败并非没有意义,比如他们现在进攻这座明军大营时,就吸取了在遵化城外攻打两座棱堡的经验。

    虽然明军大营前的壕沟面对进攻者一方还是一道缓坡,后金军队可以直接冲进壕沟进行登墙作战,但是这一次后金军队并没有去占这个便宜,而是老老实实的驱赶着新附汉军开始进行填壕作业,似乎要把面前的壕沟先填平了再说。

    站在营墙后方观望战局的孙承宗并没有穿戴铠甲,他还是穿着一身大红贮丝罗纱制成的斗牛服。这种皇帝特赏的赐服,因为色彩艳丽,在战场上显得极为显眼。

    被后金军队用作试探进攻的新附汉军,大多认出了孙承宗身上的服色,知道这里有一位大官。如此一来,说皇帝就在大营之中的传闻,倒的确有可能是真的了。

    新附汉军毕竟不是投降后金许久的辽东汉人,他们对于大明皇帝还是存有几分敬畏之心的。进攻一座皇帝坐镇的营垒,已经让他们士气大减,对于这位看起来像是皇帝身边重臣的人物,他们就更不愿意去面对他了。

    因此进攻的新附汉军不仅没有向着孙承宗所在的方向集中,反而有意无意的避开了他这个方向。至于后金军,则主要还是在观察这座明军大营的防御设施和火力状况。

    女真左翼三旗在遵化东门外的棱堡下面碰了个头破血流的事,在女真人之间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虽说女真八旗一向喜欢吹嘘自己的弓马功夫,还津津乐道于努尔哈赤当年刚刚起家时,以四人下马步射击败叶赫部八百人的神话战绩。

    如果对面的明军没有还手之力,他们并不介意上前给明军展示一下,八旗步射的战技。但是,围攻明军棱堡的战事教育了这些女真人,弓箭手再厉害,也是敌不过明军的火炮的。

    因此,他们急切的希望,能够用新附汉军的性命,试探出这座明军大营的防御布置和火炮数量。

    然而这些鞑子们的想法,注定是难以实现了。就在后金军驱使新附汉军开始填壕的时候,站在营地外墙后面的孙承宗就对着茅元仪说道:“传令下去,在参谋本部下令之前,第一、禁止超过六斤以上的火炮和大发贡火炮发射。

    第二、所有的新式大炮现在都归大本营参谋本部指挥,没有大本营参谋本部的命令,一律不得发射。

    第三、告诉各位将领,让他们的部下在作战的时候尽量收敛一些,不要把敌人给吓跑了。”

    茅元仪有些不解的回道:“限制火炮的使用,下官还能理解,这是怕打草惊蛇。

    但是下令让作战部队放松一些,这究竟是何道理?难道我们不应当趁着他们填壕时大量杀伤填壕人员,迫使对面的女真鞑子自己亲自上场么?”

    孙承宗看着营墙外五道奔流不息的负土队伍,脸色平静的回道:“我倒是担心打的太狠了,让对面的建奴首领觉得,攻打这座大营付出的伤亡太大,干脆放弃了进攻的念头,转而寻找别的出路去了。

    万一让他们知道了陛下前往东路的消息,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度领兵东去。

    因此,宁可让他们觉得这座大营的防御并不是那么出色,他们全力进攻还是有机会攻下的。也好过让他们一开始就感受到危险,从而不肯投入真女真的兵力。

    他们在这里投入的兵力越多,打的越是激烈,陛下在东路就越是安全。

    我们在石门峡东面有新军将士近2万人,还有4千多辅兵,在石门峡西面还有山西兵和大名知府卢象升招募的义士,就算是打成消耗战,也不必担心无兵可用。

    而陛下东行携带的人马不多,东路明军又因为新败而人心不齐,若是让这些鞑子再掉头东去,陛下那边可就危险了。”

    茅元仪楞了一会,便拱手说道:“还是总长看的明白,下官几乎就犯了错误。还请总长且退到第二道防线内主持全局,此处便让下官来安排。”

    孙承宗对着他点了点头,便转身向着后方走去。而茅元仪则转身对着边上的副将下达了多道命令,将后金填壕方向的整道防线进行了调整。

    主要还是减少了正面防线上的兵力,加强了预备队的力量,并制定了轮换射击的制度。

    对于明军防线的调整,那些负土填壕的新附汉军最先感受到,此前明军连绵不绝的箭射铳击,一下子便稀落了下来。

    督促填壕的后金将领规定,负土填壕三次方可休息一轮,能够完成这个目标的新附汉军原本并不多,但是随着明军的攻击放缓,熬过三次负土填壕的人倒是多了起来。

    不过,这个结果并没有让新附汉军恢复些士气,反而让这只军队的士气更为低落了。因为明军虽然减少了攻击次数,但是却也有了充分的瞄准射击的时间。

    原本在明军覆盖射击下,新附汉军倒是有很多人只是受了一点轻伤,只有一部分运气不好的人才会当场毙命或是重伤等死。

    但是明军放缓攻击速度之后,轻伤的人固然是大大的缩小了,不过一旦被明军击中,便是当场毙命或是重伤的结果。

    此前冒着明军覆盖射击填壕时,这些新附汉军倒是有了豁出去的念头,反正死不死是靠运气,只要撑过了三次填壕就可以喘口气,因此这些汉军填壕的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

    但是现在,这些新附汉军发觉他们不必依靠运气,明军发射一轮之后,便会停顿片刻以瞄准新目标,在这个空隙上前抛土是最安全的。

    发现了这个诀窍之后,一些脑子较为灵活的新附汉军便下意识的放缓了脚步,等待明军施放一轮枪弹和弓箭后,方才拼命向前抛土。

    等到这些发现诀窍的汉军熬过了三次填壕之后,很快新附汉军里就传遍了这个诀窍。而随之而带来的后果就是,填壕的速度被极大的放缓了,因为大家都磨蹭着,期待别人上前去接受一轮明军的射击。

    新附汉军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给了明军更多射击他们的时间,新附汉军的伤亡比例大大的上升了。

    虽然有一些督促汉军填壕的后金将士对填壕进度下降感到不满,有不少胆子较大的,甚至跑到了壕沟边鞭打那些畏缩不前的汉军上前抛土。

    不过自从他们发现,一旦后金将士上前,明军的射击目标就会转向他们之后,这种自动上前督促的行动顿时就消失了。

    到了四日晚上,后金军正面的壕沟也不过才填满了一半而已,不过新附汉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半数。

    黄台吉原本打算趁着夜晚视线不好,让这些汉军继续进行填壕作业,以减少汉军的损伤。毕竟现在已经没地方可以抓捕明人用于充实汉军人手了,一旦汉军损失殆尽,就需要调动蒙古人或是女真人自己去做这些最危险的填壕工作了。

    不过在经过了白天残酷的填壕战之后,新附汉军的忍受能力显然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后金军驱使他们晚上继续填壕的结果,便是有不少人趁着夜色开始逃亡了。

    夜晚的视线不良,显然不仅仅属于明军一方的,后金军队同样如此。对于汉军的逃亡行动,后金军队同样难以控制。而明军在营墙上点起了一种极为明亮的灯火,并利用镀银铁皮的反光,将面前的壕沟照射的如同白昼一般。

    当黄台吉发觉夜晚填壕的效果不如预期,且有着大量汉军借机逃亡之后,便叫停了晚上填壕的行动。

    十二月五日,为了避免新附汉军继续拖延时间,黄台吉下令让岳托带着本旗牛录上前督战,并对填壕的新附汉军进行掩护,同营墙上的明军进行对射。

    十数辆楯车被数百女真甲士推向了壕沟,这些楯车可比之前女真人自己制作的简陋品不同,在俘虏的明人工匠的协助下,这些楯车上的盾牌都是按照明军制式的标准,在厚木板上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就算是明人的小型佛郎机炮也难以摧毁。

    这种明人用来对付游牧民族的武器,被努尔哈赤学去之后,便成了女真八旗用于野战攻城的利器。特别是在楯车配备重甲兵抵近明军阵列前进行步射,混乱明军军列后发起冲锋,更是成了女真八旗对付辽东明军最常见的野战战术。

    正因为这种战术的成功,努尔哈赤还曾经下令,遇敌若无楯车,切勿出战。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明军不是被女真人的骑射战法击败的,而是被一只学会了明军战法和利用明军制式武器的野蛮人击败的。

    这一次后金绕道入关,自然是不会带什么笨重的楯车随行。但是在遵化城下受挫之后,黄台吉便挑选出明人工匠,开始制作努尔哈赤改良过的楯车了。

    按照努尔哈赤的规定,每一百人应当配备四辆楯车,其中三十名士兵操作,另外七十人则作为作战的主力。

    岳托这次动用了十二辆楯车,也就等于动用了300名镶红旗的将士,为这些填壕的新附军将士提供掩护。 

第695章 敲山震虎() 
在30步到60步之间的距离上,女真八旗兵使用的步弓同明军对射显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这个距离上,明军的火绳枪威力虽大,但是精确度不足,而且射速缓慢;而明军使用的步弓又因为力道不足,虽然拥有准确度和射速,但是不能穿透女真人身上的重甲。

    因此当300名镶红旗的重甲步弓手推着楯车抵近壕沟,躲在楯车后方开始射击明军营墙上的守军时,便在短时间内压制着明军不敢露头,使的新附汉军可以从容的进行填壕工作。

    虽说茅元仪认同了孙承宗提出的示敌以弱之策,希望能够吸引后金主力来攻打明军修建好的这座大营。

    但这绝不是说,要放任这些女真鞑子肆虐营墙上的守军,让这些守军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因此茅元仪很快就下令,摆放在防线上的6斤炮以下的小炮,开始对敌军侧面进行交叉射击。

    使用了木头、铁皮和牛皮等复合材料构建的楯车,在正面的防御力的确是相当惊人的。明军使用的重型火绳枪也好,虎蹲炮也好,完全不能击穿楯车的正面防御。

    但是楯车的侧面并没有什么防御能力,以往女真人遇到的军阵和城墙都是一条平直的线段,侧面也遇不到什么袭击,因此这样一个小缺点,没人回去关注。

    不过今天,女真人百试百灵的楯车战术就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明军大营修建成了一个多边形,因此不管后金军队从哪个方向上进攻,不是面对一个难以进攻的尖角,就是面对一个类似于深v形状的防线。

    后金军队自然不会选择难以展开兵力的尖角进攻,因此便只能选择两只尖角之间的v形防线进行突破。

    但是这样的结果便是,十二辆楯车分成两队,贴住了v形的两条斜边,虽然能够将正面营墙上的明军攻击遮挡下来,但是他们的后背却等于是让给了另一道营墙上的明军。

    虽然从两白旗那里探听到了,他们在遵化城东面两座棱堡下受挫的经过,但是岳托和他手下的镶红旗将士觉得,只要压制住了自己正面营墙上的明军,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背后会遇到明军的袭击。

    不过当明军动用了安置在防线后方预留炮位上的火炮之后,特别是几门可以曲射的*炮,标定了射击诸元之后,后金军队甚至都看不到火炮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一个黑乎乎的铁球就从明军营地内飞了出来。

    此前还井然有序在楯车后面依次射击的镶红旗将士,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给打蒙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了过来,忙不迭的向着后方逃亡了。

    明军的火炮虽然标定了射击诸元,但并不代表每一发炮弹都能击中预定的位置。但是打偏了的炮弹,对于正在进行填壕的新附汉军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而当女真人失去了楯车的保护之后,明军便再次站上了营墙,对下方逃窜的女真人和新附汉军进行了追加射击。

    六斤炮、三斤炮和小型佛郎机炮射击时声势浩大,但因为是实心弹,所以并没有对下方的后金军造成很大的伤亡,只是打散了女真人的射击阵列而已。但是随后明军站上营墙的追加射击,倒是给了后金军队一个深刻的教训。

    由于镶红旗的将士逃亡的较早,因此出动的女真步弓手,重伤加上死亡的不过六十多人,轻伤的也就40余人。倒是新附汉军因为反应迟钝了些,损失高达200多人。

    虽然没有亲自上阵,但是站在前线督战的岳托,对于镶红旗的战斗表现,觉得也没什么可说道的。

    为了能够激励本旗将士努力作战,好为其他各旗作出一个表率,他自己就站在靠近明军营地不到150步距离的地方督战。而此次镶红旗的进攻,也是中规中矩,即没有畏敌不前,也没有玩忽大意。岳托觉得即便是再来一次,他对于这些部下的指挥也不会有多大改进的余地了。

    拦下了逃回的镶红旗将士和新附汉军后,岳托一边下令让他们进行修整,一边自去向黄台吉请罪去了。

    事实上岳托还没有回来汇报之前,站在他后面的黄台吉等女真亲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