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失去自家部众的人心。

    内喀尔喀部其他各部组成的牛录,是他需要加以笼络,以抗衡旗内兀鲁特部的助力,他也不能拿他们的性命去冒险。

    至于其他蒙古各部联军,这些首领出击前连前锋都不肯干,让他们带着自家的部众去冲明军的军阵,显然他是想多了。

    唯一适合的,还是兀鲁特部的几个牛录,但是这些牛录早就绕过这里,跑去攻打明军的后卫了。想要把他们叫回来啃明军的骨头,估计难度相当大。最麻烦的是,自己手上这么多人都破不开明军的方阵,结果还要依靠兀鲁特部的几个牛录打开局面,这要是传了出去,岂不是给兀鲁特部扬名么。

    后金以武功立国,谁能打仗,谁手里有一只能打仗的兵马,谁就能在后金国内说的上话。明安父子没有参与这场伐明之战,就说明了大汗希望能够减少明安父子的话语权,而出征的兀鲁特蒙古旗和其他附庸于后金的蒙古各部,现在也被大汗分为左右两营,让他和武讷格各领一军,就是要让他们以分兀鲁特部在蒙古旗内的势力。

    结果,他带领左营遇敌畏缩不前,却要把兀鲁特部调回来冲阵,这要传了出去,大汗未必会饶了他啊。

    恩格德尔一时之间居然想不出什么破局的办法出来,这要是在草原上,遇到明军已经列阵,他们此刻大约也就带着缴获离去了,毕竟打到这种程度,明军必然是无力进军了。而作为蒙古人,保存自家部众的性命,也比歼灭敌军要重要的多。

    在草原上,每个部族的人口,都关系到这个部族能不能够生存下去。不管是保护草场还是放牧牲畜,没有足够的人口都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他们作为入侵者,就不得不转换思路了。如果不消灭这只明军,待到他们后方的援军上来,左营需要面对的敌人只会越来越多。而已经同他们交战过的这只明军,也算是了解了左营的虚实,下次再交战的时候,恐怕就不会如今日这般轻松了。

    考虑到这一点,恩格德尔不得不说服了自己,今日必然是要击破这只明军的。只有彻底的击败这只明军,才能让明国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再分兵东进夺取石门寨,才能避免左营陷入到和明军各部援军车轮战的泥潭中去。

    恩格德尔对着自己的亲兵下令,从后方的蒙古各部联军还有前方的绰尔济台吉处调回部队,下令面前的蒙古军队分为三部,从车阵东、北、南三个方向不停的骚扰明军防线,试探出明军防线的薄弱点,然后做一次突击准备。 

第626章 石门之战五() 
周子善带着第五骑兵师第五营出现在战场西北面时,赫然发觉后金军队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整个队伍却成了首尾不能顾的一条长蛇。

    他把望远镜重新放入腰间的皮包后,便对着身边的亲兵下令道:“陈林你回去向红总兵进行汇报,说我部已经抵达战场,蓟州卫崔总兵所部尚存。敌军正同崔总兵所部混战,成首尾不顾之势。

    我第三营认为此刻战机实在难得,故决定先行突袭,以避免敌军发现我等之后脱离混战,重新布阵。我营将不惜代价咬住敌军主力,望总兵大人能够尽快率领我师主力抵达战场,以全其功。”

    传令的亲兵刚刚调转马头离去,三连的连长就有些迟疑的向周子善劝说道:“周大人,这些蒙古人虽然还在同崔总兵他们纠缠,但是他们人数还是多余我军数倍,是不是等后面的第三营上来,一起攻击比较妥当…”

    周子善不以为意的打断了他说道:“我们是磐石营,既然看到了胜利的机会,就不能错过。否则何以对得起先王队长付出的牺牲?

    第二连担任我的左翼,第三连担任我的右翼,第一连和警卫排跟随我攻击。我们绕过战场中部,直接攻击对方的后卫,击溃后卫之后,再攻击敌中军…”

    说完了作战部署之后,周子善这才对着身边的众人问道:“诸君可愿与我死战,共建奇功?须知,陛下今日就在身后,我们现在冒的风险虽大,但是收获也必将是惊人的。”

    周子善这话一出,就连刚刚还出言劝说他谨慎一些的三连连长也沉默下去了。众人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参次不齐的回道:“愿附大人之骥尾。”

    周子善部所在地方远离战场数千步,没有望远镜根本看不清人影。而蒙古人此时胜利在望,连警戒战场的哨兵也加入战场准备获取战利品了,因此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在战场的西北方出现了一支明军骑兵。

    周子善率领第五营从外围绕到了这只蒙古军队后卫以北,随即把部队分成了三部,向着蒙古部族联军组成的后卫缓缓行去。

    周子善带领的这个骑兵营有249人,每个骑兵连75人,每个骑兵连之间的间隔距离大约为350步。因此从远处看来,基本上只有三个移动的黑点。

    离敌军1500步的时候,周子善的肉眼已经能够分辨出人和马了。进入1000步的距离,则已经能够看到这些蒙古骑兵正围着一个用车子围起来的方阵转悠。

    进入500步之后,蒙古骑兵的个人动作也依稀能够分辨出来了,而此时围着明军车阵攻击的蒙古骑兵,也终于有人发现了身后出现了三队骑兵。

    这些蒙古人还在努力分辨,这些缓缓走来的骑兵究竟是什么人的时候,周子善终于下达了全营进入慢步阶段。

    前100步,马匹加速到慢步;次200步再加速到小跑;再次200步则是慢跑;最后100步则是疾驰。整个过程不会超过3分钟。

    当然除了第一排骑兵外,后面的骑兵在最后阶段始终都会保持在慢跑的速度。一是为了避免冲撞自家的骑兵,二来也是为了整肃队形。骑兵一旦开始奔跑,就很难保持严整的队形,只能通过控制速度来调解队形。

    对于明军骑兵来说,整齐的队列冲锋远比几个冲阵之士带头冲锋重要的多。而这种骑兵队列冲锋给当面敌军的压迫感,也远远超过队伍凌乱的骑兵冲锋。

    这些担任后卫的蒙古部族联军,虽然被后金指派了指挥序列,但是这些蒙古骑士的指挥权,还是掌握在各个部族派出的军事首领手上。

    部族联军之间的内部关系,就算是黄台吉这种少数民族中难得一见的政治高手也是深感头痛的。因此这次入关,对于已经按照八旗军制建立的兀鲁特蒙古旗,黄台吉还能用来承担一些次要任务。

    但是对于尚没有按照八旗军制编练的部族联军,也是不敢放手单独使用的,或是配给蒙古左右营,或是用来遮蔽战场,或是用来镇守投降的长城各关口等辅助性质的任务。

    在黄台吉等女真亲贵看来,这些投降后金的蒙古部族联军,不仅在忠诚上有些不确定,就是战斗力也是极不合格的。跟在女真大军身后打打顺风仗,倒是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在战场上遇到了逆境,这些蒙古人逃跑的速度不会比明军更慢。

    比如现在这个局面下,敖汉、奈曼诸部联军围攻明军这个方阵的足有7、800骑,其中足有半数尚没有上阵,只在一旁替自家进攻明军方阵的骑兵掠阵。只要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带领一队人马上前阻挡下明军骑兵的冲锋,则这些蒙古骑兵还可以组织起来,向明军骑兵进行一波反冲锋,从而保住大多数人。

    但是诸部联军的各个部族首领,谁也没有牺牲自己保全别人的高尚品德,几乎在发现了明军骑兵的同时,就已经有人招呼着自己的部众向东、西两侧逃去了。东面是石门寨,西面是恩格德尔率领的中军,这些部族首领只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自己的活路。

    周子善就在第二排骑兵中间,在这之前他已经做好了要同这些蒙古骑兵恶战一番的心理准备。作为从丰镇大战中活下来的骑兵,他很明白蒙古骑兵在马背上作战的技艺,还是比他们这些明军要强上一些的。

    不过现在这些蒙古骑兵已经失去了速度和阵形,就算他们有十成本事,也最多能发挥出三、四成而已,因此他毫不意外这场战斗的胜利必将属于自己。

    然而等到周子善冲到战场时,他连挥刀的机会都没有,这只蒙古部族联军已经崩溃了。各部首领呼喊部众离去,非但没有让他们全身而退,反而让原本还有些秩序的部族联军完全混乱了。

    除了外围的几队人马脱离了这个战圈,围绕方阵攻击的蒙古骑兵们挤作一团,自己就把自己的出路给堵上了。明军骑兵分三路冲到之后,这些蒙古骑兵几乎就没人转身迎战,而是直接打马向南跑去了。

    已经把马速提起来的明军骑兵,对于这些还没有跑出速度来的蒙古骑兵,很快就砍出了一个通道来。

    而一直龟缩在方阵内被这些蒙古骑兵肆意攻击的明军,也在王世强的带领下冲出了方阵,配合明军骑兵分割包围起这些蒙古骑兵来了。陷入混乱的这只蒙古骑兵,完全成了明军火器的靶子,一时之间纷纷落下马来。

    看着自家队伍被明军骑兵截断,现在又被这些明军肆意杀戮,还活着的部族首领立刻选择了投降,以保住自己剩下的部众不被这些明军所屠杀。

    7、8百蒙古部族联军,大约只逃出了2、3百人,投降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击败了这只蒙古军队的后卫,周子善都没有低头去点数地上躺了多少蒙古骑兵,就对着迎上来的王世强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们来,趁着这些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再去冲一冲鞑子的中军。”

    他也不待王世强回话,便招呼着自己的部下向西而去了。王世强才刚刚拱起手,还没有来得及感谢这只前来救援的骑兵,便看到面前的骑兵军官已经转身带人离去了,丝毫没有留恋这一地的军功。

    王世强心中还是极为感激这只骑兵部队的,要是周子善他们再晚来一步,车阵内的官兵大约就要彻底崩溃了,而他也就要殉国了。

    王世强还在想着要怎么分配这些首级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时,他突然就楞在了那里。到了这个时候,他还算什么首级功啊,皇帝现在就在身后,而这只后金军队的溃败就在眼前,现在他应当跟上去抢一个反击的功劳,这可比坚守了一个小时的功绩大多了。

    “来人,来人,你们都别他妈割脑袋了。都集结和起来,跟随本官去救援中军…”王世强跑过去踢翻了好几个正蹲在地上割蒙古鞑子头颅的亲兵,召集了一只50人的队伍,把看守俘虏的事务交给副手之后,便兴冲冲的向官道西面的中军赶了过去。

    周子善带领队伍转头向西而去时,把队伍重新划分了一下,他带着一连在官道北侧行进,而二连、三连往官道南侧进攻。

    虽然周子善击溃蒙古左营后卫时并没有花上多少时间,但是溃逃的蒙古骑兵已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恩格德尔。

    对于后卫的遇袭崩溃,恩格德尔简直是暴跳如雷,他费了许多口舌,终于让绰尔济放弃了对明军后卫的攻击,带着数个牛录同他汇合一起攻击明军中军的方阵。付出了4个牛录的牺牲后,他终于打开了明军在车阵外面的防御阵线,只有一百余明军退进了眼前这个方阵内。

    接着又打残了3个牛录,终于在车阵北面打开了一个缺口,现在正准备一鼓作气把明军的中军给攻下来,却传来了这等噩耗。这无疑是告诉他,之前攻打这个方阵损失的2、3百骑,算是完全丢在水里了。

    同绰尔济合兵之后,他现在还有近千骑兵,虽然恩格德尔和绰尔济等兀鲁特蒙古旗的将领都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们也知道现在不是和明军残兵纠缠下去的时候了。既然战场上有一队明军骑兵出现,而监视马伸桥的哨探又没有传回消息来,可见明军必然有一只数目不少的骑兵正赶过来,说不得眼下这只军队就是明军的诱饵。

    恩格德尔一边拨出了三百人向东迎敌,一边开始收拢战场上的自家军队,想要退往南面集合,然后返回石门寨去。 

第627章 石门之战六() 
周子善带着骑兵沿着官道向西突进的时候,本是想要打后金中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他参照那些后金后卫部队去评估其他蒙古骑兵的反应速度,显然出现了一些偏差。

    比起虚有图表的后金后卫部族联军,恩格德尔身边的兀鲁特旗蒙古牛录,显然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虽然平时各部之间还有些勾心斗角,但是在战时听命指挥上,已经基本脱离了部族首领的私有制。

    是以,后金中军的反应速度要比周子善预估的速度快的多。而脱离战场往攻敌军中军的明军骑兵,也失去了好整以暇整理队列的机会。

    当周子善率领的明军骑兵迎头撞上恩格德尔派出的蒙古骑兵时,双方的骑兵都成了不成列的状态。这也使得这场不期而至的骑兵遭遇战,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混战状态。

    周子善低头躲过了从左侧横扫过来的铁鞭,右手挥刀挡住了右边另一位蒙古骑兵的攻击,躲过了一次被打落下马的危机。他身边的亲兵这时才摆脱了其他蒙古骑兵的纠缠,冲上来护住了他。

    看着亲兵把周边的蒙古骑兵隔绝在外,周子善才有余暇观察战场的形势,原本成纵队前进的队伍,现在已经变成以他为中心,向两侧蔓延的混战战场了。

    他向左右望去,正看着无数骑兵正捉对厮杀,不时的便有骑兵哀嚎着如落叶般从马上跌落下。

    像这种失去组织的乱战,显然不利于明军骑兵,如果不是依仗着身上比对面敌军更好的甲胄,和才击败一只后金骑兵所鼓舞起来的高昂士气,明军骑兵显然未必支持得住这种居于下风的乱战。

    周子善叹了口气,知道想要继续突袭敌军的计划已经失败,现在他需要稍稍退后,重新集结自己的部队,以支撑到后续部队来援了。

    周子善刚刚把手举起,还没下令时,便从北面传来了明军骑兵进攻的号角声。他顿时迅速改变了命令喊道:“我军援军已到,各部一起奋力向前,不要让这些蒙古鞑子逃跑…”

    明军又一只援军抵达的号角声,恩格德尔所在的中军也同样听到了,从北面呼啸而来的明军骑兵,除了分出一只部队去攻击同周子善纠缠的蒙古骑兵部队之外,主要兵力还是用在了恩格德尔所在的位置。

    恩格德尔等人观察之后发现,这只明军骑兵人数同样不多,但却已经列好了队列才冲锋的。他只能硬着头皮把手上刚刚集中起来的2、3百骑都填了进去,指望这些骑兵能够给他赢得一些时间,让他把剩下的骑兵都集结起来。

    围攻明军方阵的蒙古骑兵,想要有序的撤离并不是简单的事,如果不集结这些骑兵按部就班的撤离,那么蒙古左营的撤退行动就会变成一场逃亡式的大溃败。

    而一旦变成了大溃败,不仅仅石门寨守不住,就是蒙古左营之后还能收拢多少溃败的兵马,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这里不是草原,一旦蒙古人落了单,再想要安全返回关外去,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恩格德尔一边怒喝着命令,加快撤离战场在官道南面集结的速度,一边又命令绰尔济等蒙古部族首领跟随在自己身边,防止他们私自逃亡,败坏了左营最后一点士气,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虽然恩格德尔连连发布命令,但是这些蒙古骑兵从战场撤离的速度并未加快多少,反而显得有些混乱了起来。

    这一方面是,龟缩在方阵内的明军显然也听到了来援明军的号角声,正展开了一波反击,让想要脱离战场的蒙古骑兵不得不回头应战。

    而在另一方面,虽然兀鲁特蒙古旗仿照女真八旗建立了牛录制度,但是蒙古旗中的各级主官毕竟没有接受过军事养成训练,而他们也不是建州女真,在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中培养出了一支富有作战经验的中下级军官。

    因此指挥部队冲锋陷阵,还能依靠自身的武勇和带头作用控制着手下的士兵。但是遇到这种敌前撤退的精细指挥活计,就有些抓瞎了。让谁先撤,让谁殿后,显然不是仓促之间就能决定下来的。

    有些颇富义气的军官选择自己殿后,让手下的士兵先撤,但是撤下去的士兵也就等于失去了指挥,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比较顾惜自己性命的军官,则安排同明军距离最近的部下殿后,自己先率着其他人跑路了。被丢下殿后的蒙古骑兵,顿时便三心二意了起来,看到机会便丢下同伴掉头逃亡去了,浑然不顾身后发生了什么。

    在这种兵荒马乱之中,恩格德尔最终只收拢到4、5百骑,还有2、3百骑依旧在同明军纠缠着,一时难以退下来。

    而明军骑兵在东面和北面的战斗都开始占据了上风,恩格德尔顿时变得心慌意乱了起来。他此时还没有从刚刚大破明军的胜利中反应过来,还指望着集结起部队之后先击破东面的明军骑兵,然后弄一个双方平手的局面出来。

    但是就眼下的局面看来,这场战斗虽然以左营大胜开始,但却将要以左营大败而告结束了。就他现在收拢起来的4、5百骑兵,不要说守住石门寨了,估计接下去的战争同左营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恩格德尔虽然知道,在明军援军陆续到达之前,现在应当赶紧撤退,以保存现有的4、5百骑。虽然左营损失巨大,但是兀鲁特蒙古旗的兵力还没有损失殆尽。

    但是他还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只要再等上一些时间,就能让战场上剩下的蒙古骑兵更多的撤下来,也好在事后减轻一些他的罪责。

    看着恩格德尔还在犹豫不决的样子,绰尔济终于忍不住同其他蒙古各部首领对他劝说道:“额驸,这一仗我们已经败了,现在还不知道明军有多少军队来援。

    要是我们再在这里拖延下去,等到明军援军的大队人马来援,我们这点人马估计都保不住。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石门寨,我们要是能够守住石门寨,保住大军西下的门户,大汗说不定还会宽宥我等战败之责。要是石门寨也保不住,我们就真的要完蛋了。”

    恩格德尔嘴角抽了抽,抖抖索索的说道:“对,对,要守住石门寨,保住大军西下的通道。

    传我的命令,全军撤往石门寨…”

    一声尖厉的号角声从恩格德尔等人的背后响起,打断了恩格德尔正在发布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