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翼算是朝鲜国内少有的,有政治远见和政治手腕的政治家。经历过无数政治风浪的他,一走上渡口就感觉到了不对。

    原本应当在渡口守卫的朝鲜士兵,现在全部都换成了明国的士兵。以往明国大臣宣慰朝鲜,也许会带许多商人和奴仆,但是绝不会带着这么多的士兵。

    而且朝鲜国对大明一向恭顺,就算是明国大臣孤身一人前来,朝鲜上下也不敢丝毫怠慢,因此天使到朝鲜根本没必要带上士兵。

    但是从渡口到正对着渡口的镇海楼的路上,这里的防御却全被明军所接管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状况。老迈的李元翼走在路上时,心里却如此想着。

    “领相大人,这情形似乎有些不对啊。这次天使到来,似乎并不是来宣慰的,倒像是来问罪的。”完城府院君崔鸣吉快走了几步,在李元翼耳边有些不安的说道。

    和81岁的李元翼比起来,40出头的崔鸣吉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去年后金入侵时,意识到弱小的朝鲜无法抵挡后金强大的兵力之后,他就公开主张求和。他向李倧劝说道:“…朝鲜国小力弱,而虏势张甚,不如巽辞以缓之”。

    朝鲜王李倧同样意识到了这点,有崔鸣吉出头主和,他也正好顺水推舟同意了议和的主张。

    但是崔鸣吉也因此而声名狼藉,不得不在朝中强大的斥和派的压力下,称病求去。

    李倧虽然表面上附和斥和派的主张,但是事实上他认同的却是崔鸣吉的求和意见,也因此他更为信任崔鸣吉。

    因此当收到明国派出大臣前来宣慰的消息后,他就趁着这个机会召回了崔鸣吉,让他去迎接天使,借此回归朝廷。

    当然还有一个李倧无法明说的原因就是,让他监视领相李元翼同天使之间的交流。

    以往天使宣慰朝鲜,一向是直入汉阳,并早早派出人员进行通报,以方便朝鲜属国准备贡物和贿赂天使的礼物。

    但是这位天使却悄悄从海路抵达了江华岛,然后在岛上停留了下来,并封锁了两天消息,才允许江华府留后向汉阳朝廷进行汇报。

    这种诡异的状况让朝鲜王李倧有些担忧,他担忧的正是同朝鲜同后金签订的兄弟盟约泄露出去,明国要对他进行问罪。

    虽然李倧在西人党的支持下推翻了伯父光海君的统治,但主要是因为光海君推行的改革和外交政策,得罪了国内的亲明势力和大部分的两班贵族,并不是支持他的西人党有多么强大。

    从李倧登基后,不得不把领相的位置交给李元翼,大部分的重要位置交给南人党成员就知道,李倧的地位并不是那么牢固的。

    李元翼带领的南人党不过是默许政变的出现,但是却收获了政变最大的果实,就能看出这位三朝老臣老辣的政治手腕了。

    李倧虽然一向对李元翼尊敬有加,但是却唯恐这位老臣同明朝勾结,抛弃自己另立新王。是以他才派出了崔鸣吉、金尚宪两位西人党领袖,跟随李元翼迎接天使。

    崔鸣吉是他的亲信,而金尚宪则是一个坚定的有些顽固的理学家,且金尚宪去年在北京担任谢恩陈奏使,深的明朝大臣的好评。李倧认为有他们两人在,有什么消息一定能及时传回来。

    “大明乃是朝鲜的父母之国,父母责罚孩子,那里用的上问罪这么严重。我朝鲜对待大明,只要秉持赤子之心,又何惧问罪?”李元翼有些气短的对崔鸣吉说道。

    李元翼很少走这么长的路,但是为了表示对于天使的恭敬,他坚持自己从渡口走到天使所在的镇海楼。

    在镇海楼的二楼,毛永喜好奇的把玩着手上的一具黄铜望远镜,在镜头内一群朝鲜人正从渡口向他们走来,每个人的容貌都在镜头里清晰可见。

    望远镜的传闻,他早就从南方的商人口中听说过,但是一具就价值24两的价格,也着实让人惊叹。

    王化贞此次前来皮岛,携带了10具望远镜,5具送给了毛文龙及东江诸将。原本以他的资格是没有机会得到一具望远镜的,但是他在解救光海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让王化贞大为满意,破格赠送了他一具。

    毛永喜收起了望远镜,返回了楼内。他对着正端坐在上首看书的王化贞行礼汇报道:“抚院大人,汉阳派来接你的朝鲜大臣已经快到达楼下了。”

    王化贞放下了手里书,对着毛永喜说道:“他们到楼下时,你请领议政李元翼单独上楼来,其他人让他们去江都等候着。告诉他们,下午本官会同他们在江都高丽宫内正式相见…”

    “这不可能。我等乃是代表朝鲜王迎接天使的使节,而天使是代表大明皇帝宣慰朝鲜的使节,国事未完之前,怎能先论私谊?而且下官也从未听说,天使同领相有旧,这完全不符合礼仪。”金尚宪听了毛永喜的转告之后,顿时义正言辞的指责道。

    李元翼只是眯着眼睛看着,拦在楼梯口脸上挂着满不在乎神情的毛永喜,并不做声。

    看着金尚宪话并没有引起楼上任何的反应,崔鸣吉转念一想,顿时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江都高丽宫乃是我朝鲜王的别宫,朝鲜王也大明之藩王也。

    天使擅自在高丽宫内接见我朝鲜大臣,难道不怕被人弹劾吗?我朝鲜虽小,但也知道什么是礼仪尊卑。天使身为上国使臣,焉能如此无礼?”

    听到崔鸣吉的指责,毛永喜顿时拉下了脸,他侧耳听着楼上的动静,准备听到指示后就把三名朝鲜大臣轰出去。

    楼下几人安静了一小会,一名仆役就匆匆从楼上下来,在毛永喜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就返回楼上去了。

    毛永喜顿时对着三位朝鲜大臣冷冷说道:“抚院大人有恙在身,暂时不便相见。既然领议政大人不愿私下相见,那么就一起去高丽宫候着吧。至于我家大人有没有违背礼仪,到时就清楚了。”

    一直冷眼旁观事态的李元翼,看到明人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顿时了然这位天使似乎有什么底牌在手上,因此才能对他们这么强硬。

    作为朝鲜的主政者,李元翼很清楚,国小民弱的朝鲜能在倭寇和后金的威胁下生存下来,主要还是在于明国的支持。

    一旦失去了明国的保护,不管是后金还是倭寇,都能让朝鲜亡国灭种。这对于一个自称小中华的国家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被胡虏灭亡的结局的。

    事实上,在大部分朝鲜士大夫心里,如果朝鲜一定要灭亡的话,还不如让明国灭亡了的好。起码朝鲜衣冠礼仪的道统不会灭亡,只不过明国从来没有这种想法而已。

    当王化贞这位代表明国皇帝的天使,摆出要同朝鲜决裂一样的强硬姿态后,李元翼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他不能允许明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在他手上破裂,这会给他留下一个洗不干净的污点。

    “既然天使有恙在身,老夫身为朝鲜迎接正使,自然是要先问疾的。所谓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老夫请求拜见上国天使。”

    “领相?”金尚宪、崔鸣吉不约而同的叫了出来。

    “你们先去江都,同留后沈悦谈谈,问问他江华府可有什么名医,也好为天使看看。”李元翼回头对着两位同僚轻描淡写的说道。

    对于李元翼的吩咐,崔鸣吉硬着头皮抗拒的说道:“领相,这不合规矩吧?殿下要是知道了…”

    “我也差不多该回家养老了,办完了这趟差事,老夫自会向殿下请辞。子歉不必忧虑。”李元翼声音虽轻,但是语气坚定。

    金尚宪和崔鸣吉顿时劝不下去了,李元翼在士大夫中威望卓著,当初就是光海君抓了他也不得不放他回家。

    既然他已经决定要单独会见明国天使,他们两人又怎么拦得住。让崔鸣吉稍稍安心的是,不管李元翼会见时答应天使什么条件,当他请辞之后,这些条件也就无需执行了。 

第13章 逼迫() 
在一名朝鲜仆役的搀扶下,李元翼颤颤巍巍的走上了二楼。他刚刚绕过楼梯口的屏风,就看到一名清瘦干练的中年人正站在上首座位东侧等待自己。

    看着这名中年人身上穿的大明官府,李元翼意识到,这位大明官员应该就是天使王化贞了。

    他挥手挣脱了仆役的搀扶,缓慢的走到王化贞的西面,然后按照礼制向王化贞行礼。

    看着李元翼一丝不苟的按照礼仪向自己行完了全礼,王化贞原本毫无表情的脸色才缓和了下来,他还礼之后便邀请李元翼坐下叙话。

    又是走路、又是行礼,这让李元翼的额头开始冒汗了。坐下后。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手帕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他借着这个动作舒缓着自己的呼吸,并趁机观察着王化贞的反应。

    李元翼脑子里紧张的回忆着,关于面前这位大明官员的相关资料。朝鲜大明原本就是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后金反明之后更是断绝了较为安全的陆上通道。

    这就让双方对对方的情报陷入了严重滞后的状况,这种情况随着海路通航的出现才稍有好转。

    对于王化贞,李元翼手中只有寥寥无几的资料,东林党领袖叶向高的弟子,广宁惨败丢失全辽的负责人,之后被皇帝下狱论死罪。

    这样一个人,以李元翼对明国政治的了解,他应该是绝无可能再被复起的,因为谁也负担不起丢失辽东的责任。

    这样一个人能够出现在自己面前,重返辽东前线。只能证明明国朝中的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清楚,这种变化对于朝鲜是好还是坏。

    李元翼小心的折叠好手帕放入了袖袋内,这才沉重的对着王化贞说道:“先皇帝去世的消息传来之后,敝国上下同悲,殿下随即派遣进香使奔赴北京,问吊于先皇帝。不知天使此来,所为何事耶?”

    李元翼提起了过世的熹宗,王化贞不得不起身缅怀了一番先皇帝的事迹。

    当他再坐下时,发觉这谈话的节奏要被李元翼控制住了。王化贞随即意识到,接下来李元翼肯定会大谈大明和朝鲜之间深厚的宗藩关系,然后引出现在的朝鲜国王对大明的恭顺态度,从而堵住大明对于朝鲜的非难。

    王化贞立刻出声打断了李元翼话语说道:“本使此来朝鲜,就为了三件事。大明和朝鲜相处了200多年的宗藩关系,今后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将取决于朝鲜对于这三件事的态度。

    本使出行之前,陛下曾经交代过本使几句话。现在我和领议政私下相见,倒是不妨对领仪政直说,不知领仪政可愿意一听?”

    被打断了话语的李元翼,心中不由有些不安的感觉,不过他还是站了起来,面色平静的说道:“下邦之臣,请聆听圣训。”

    面对这个矮小而守礼的朝鲜领议政,王化贞也不得不被迫起身,郑重的转述崇祯的话语。

    “…一、朝鲜同建奴缔结兄弟之盟,究竟意欲何为?是想脱离华夏而入夷狄吗?

    二、朝鲜王李珲在位而失德,以致于国内民怨沸腾,本当避位而待罪。但是朝鲜臣民不向大明天子申告,待我大明皇帝裁决,反而擅动刀兵逼宫,伦常何在?

    三、光海君李珲有子有弟,绫阳君李倧非长非幼,以侄继伯,究竟是何礼仪?”

    原本神情毫无变化的李元翼,顿时脸色大变。这些话如果被传扬出去,朝鲜国内顷刻就要大乱。

    两班贵族们虽然痛恨光海君,但是对于同胡人签订了兄弟之盟的李倧同样没有什么好感。

    宣祖皇帝的子嗣众多,除了光海君之外尚有6位大君在世,绫阳君李倧能够入主朝鲜王位,一方面是得力于手握兵权的西人党,另一方面是得到了不欲朝鲜继续动乱下去的南人党的支持。

    但是即便如此,登上王位的李倧还是遭到了许多非议,甚至于原本支持他的将领李适,公然拥立光海君之弟兴安君李瑅进行反叛。

    平息了李适叛乱之后的李倧和西人党,连续派出使者向明国哀求册封他为朝鲜国王,总算在去年得到了天启的册封,这才平息了朝鲜国内对于李倧继承王位的非议。

    但是现在刚登基的大明皇帝直接否定了这个合法性的话,李倧这个王位显然是坐不下去的,而剩下的六位大君也将会因此争个头破血流,刚刚被建奴抢掠了一遍的朝鲜,很快就会陷入更为残酷的内战中去。

    李元翼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天子是欲亡我朝鲜乎?”

    “领议政言重了。”王化贞面无表情的说道。

    李元翼眼睛盯着王化贞说道:“只要天使把这些话传出去,我朝鲜顷刻之间就是一片腥风血雨,难道不是天子欲亡我朝鲜吗?”

    王化贞低头吹着茶盏中的茶沫,漫不经心的说道:“所以我才邀请领议政私下相见,也好给你一个准备。”

    李元翼有些激动的说道:“朝鲜国小而民弱,后金起兵攻打我国之时,毛帅坐困穷岛,坐视不理,我朝鲜孤立无援,这才不得不同后金缔结盟约。

    但是即便如此,后金要求我国绝大明年号时,敝邦上下感念上国之恩,抵死不从,并没有接受此条。因此朝鲜虽然同后金缔结盟约,但不过是委曲求全,以待将来也。

    光海君杀弟囚母,恶行昭彰。且其在国内荼毒士人,乃至于民怨沸腾,以至于义民揭竿而起攻占王都。吾等为百姓计,才不得不顺应民意废其王位尔。

    绫阳君聪明孝顺,深得仁穆大妃所喜爱,是以仁穆大妃才指定绫阳君接任王位。仁穆大妃宣祖之继室也,这正是长者赐,不敢辞也。

    还请天使将敝邦实情告知于大明天子,为敝邦正名,不可让天子为谣言所惑啊。”

    王化贞把手中的茶盏搁置在了边上的桌子上,他面带微笑的对着李元翼说道:“领议政说的话,倒和本使听说的不一样呢。”

    李元翼顿时沉声说道:“究竟是何人在天使面前造谣,老夫愿意同他于天使面前对质。”

    王化贞对着李元翼身体微微前倾,口中稍稍压低了声音说道:“光海君。”

    “什么?”

    “我是说,光海君说的同领议政说的可是完全不同呢?”

    李元翼感觉自己的眼前一阵阵的发黑,王化贞脸上温和的笑容,在他眼中显得充满了恶意。

    他努力压制住心里惶恐的情绪,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的问道:“天使说的话,老夫有些不明白。”

    王化贞放松了身体向后靠去,然后轻松的说道:“本使听说岛上有古寺曰传灯,昨日便起了兴致想要趁夜冶游一番。

    不料一时之间走岔了道,无意间闯到了光海君的寓所,这才知道了一些,我们应该知道,但却不知道的事。

    领议政,我同样相信,我大明皇帝一定会对这些事感兴趣的。比如王世子的死亡原因,王妃柳氏的死亡原因,等等。”

    李元翼双手紧紧抓着扶手,生怕之间支持不住倒下去,他张了几次嘴都没有出声,最后才叹了口气说道:“天使既然愿意提前告诉老夫这些是,想必总有一个解决之道吧?”

    王化贞没有作答,只是拍了拍手,很快一名随从捧着一个托盘从内室走了出来。

    王化贞指着放在桌上的托盘说道:“这里有两份旨意,领议政可以先看看,然后再告诉我,你的想法。”

    李元翼看了看面带微笑的王化贞,又看了看托盘内放着的两卷黄绸包裹的圣旨。

    他只是犹豫了一下,便站了起来。先是恭敬的朝着圣旨行了一礼,才取过了右边一卷圣旨看了起来。

    这卷圣旨里赞颂了朝鲜200多年来对大明的恭顺态度,并称赞了朝鲜王李倧,没有在后金的武力威胁下与大明绝义,认可了朝鲜同后金订立的盟约是权宜之计,随后是大明对于朝鲜的一些赏赐,多为书籍。

    看完了这卷圣旨,李元翼并没有感觉有多轻松,脸上反到更为凝重了。他恭敬的把圣旨放回去,再次行礼后,拿起了另一卷圣旨。

    这卷圣旨刚打开一段,看了几行字的李元翼手就开始发抖了。他猛的合上了圣旨,握在手心悲愤的说道:“朝鲜事大明如父,大明天子怎么能如此苛待敝邦,难道就不怕令天下人心寒吗?”

    王化贞起身走到李元翼身边,从他手中小心取走了圣旨,放回托盘后,让一边侍候的随从放回内室去。

    他这才对着李元翼郑重的说道:“让光海君复位,不过是正本清源而已,怎么能算是苛待?”

    “如今敝邦名分已定,如果天子下诏让光海君复位,不是让敝邦再起刀兵吗?朝鲜百姓也是大明天子治下属民,天子如此行事,朝鲜百姓何辜?”

    王化贞避而不答的说道:“如果朝鲜王果然对大明忠心耿耿,会用刀兵对抗天子之诏书吗?”

    李元翼顿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从壬辰倭乱开始,朝鲜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战乱。

    如果再因为光海君的事发生内战,虽然他不清楚大明天子的诏书能不能实现,但是失去了大明天子册封朝鲜王室的正统名义,李氏朝鲜必定是要灭亡了。

    李元翼是太宗之后,他绝对不能容许李氏朝鲜在他手中灭亡。不管是光海君还是绫阳君,都是李氏内斗而已,不管谁上台,祖宗庐墓还是能够保全的。

    但是如果因为内战导致其他家族登上王位,李氏宗庙和族人必将荡然无存,譬如当初被李氏朝鲜取代的王氏高丽一般。 

第14章 大明的条件() 
李元翼想知道这位天使对于光海君复位究竟有多支持,不由出言试探道:“可是光海君不良于视,又怎么能复位问政呢?”

    王化贞不以为意的说道:“本使听说,光海君还有好几个弟弟,我以为总是能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的。”

    李元翼看着王化贞一字一句的说道:“大明天子难道就不怕,因此失去一个忠诚的藩国吗?陛下难道不知,若是无我朝鲜的支持,东江镇又怎么能在皮岛坚持下去?”

    王化贞叹了口气说道:“正是因为朝鲜如此重要,所以陛下才会担心,一个和建奴签订了兄弟之盟的朝鲜,究竟还留存有多少对大明的忠诚。”

    李元翼不由哑然,他不由低沉的说道:“难道天使的意思是,一定要帮助光海君复位不可吗?”

    王化贞看着李元翼清晰的说道:“那倒也不至于,否则陛下也不会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