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不是内置式样的望远镜,加上镜片的透光性并不是那么好,因此测量距离大约最远也就60米,精度在厘米级别。

    汤若望饶有兴趣的看着,崇祯指挥着小太监竖着木标尺跑来跑去。最后按耐不住好奇心,请求皇帝给他看上几眼。

    朱由检一边解释着,这台原始水准仪的用法,一边感慨的说道:“要是能够把望远镜观测远近的调节方式,从手拉改成边上用齿轮转动控制的方式,那么…”

    李祖白顿时小心的说道:“陛下的要求,臣或许可以勉励一试。”

    朱由检顿时说道:“奥,要是你能继续改进这台仪器的话,那么朕就给你记上一功。不过现在这仪器造一台需要花上多少时间?”

    李祖白恭敬的回答道:“臣和汤若望神父还有西山琉璃厂的大工,经过了研究,已经解决了玻璃镜片的产量问题。但是这个磨制的工作还是只有臣和汤若望神父能做,大约一周可以完成一具的样子。”

    朱由检手上把玩着另一具单筒望远镜,看着镜头说道:“让琉璃厂的工匠继续研究,更清澈的玻璃,还有解决镜片内小气泡的问题。嗯,也许可以试试加入铅粉,按照不同比例试验下。”朱由检不确定的建议道,后世天天喊含铅玻璃有害健康,想必加铅总是有些作用的。

    汤若望试验了几次之后,就明了的说道:“真是一个神奇的构思,通过固定望远镜,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观测远处的标尺,就能测出两地的高差。

    这比起用肉眼估量地势高差来可精确多了,对于修建道路、挖掘运河可是一件神奇的工具。陛下的智慧果然和大海一样辽阔啊。”

    朱由检有些受用的,享受着汤若望的恭维。他有些飘飘然的想着“看起来,这外国人拍起马屁来,也一样娴熟的很吗。”

    几人正试验着新仪器的时候,一名小太监匆匆赶来告诉王承恩,许心素希望能求见陛下。

    王承恩立刻走到崇祯面前小声说了几句,朱由检顿时对着汤若望、李祖白说道:“朕现在有事要办,你们先把这台仪器带回去吧,西山琉璃厂那边,让他们继续努力,朕要纯净的玻璃,越纯净越好。”

    李祖白应和着,不过他有些不解的问道:“可是陛下,这台仪器你不留下吗?”

    朱由检随口答道:“不了,作为第一台仪器,可以让你们用作参照,制作出更精确的。另外除了仪器制作之外,使用仪器的人也需要进行培训。你们可以先教会军官学校的那些学生,反正今后这也是军队必备的仪器。”

    看着两人带着仪器离去之后,朱由检才转身对着王承恩问道:“他现在那呢?”

    王承恩躬身说道:“许心素的身份不适宜进入禁宫,所以臣让人带他去内东厂等候陛下了。”

    “行,你带路吧。”

    ……

    在内东厂的一间厢房内,许心素正打量着房间内的摆设。这间房内非常普通,甚至还不如寻常大户人家的装饰,只有一张桌子和几张散乱放置的椅子。

    如果不是亲自走进这里,大约他一定不会相信,让天下人闻风丧胆的东厂,就是这副模样。

    朱由检走进房间的时候,许心素正蹲在地上敲着地砖,似乎在寻找什么宝藏一样。

    “许把总有什么发现吗?”静静的站在门口看了半天之后,朱由检终于忍不住发问道。

    “厄,什么都没有。”许心素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跳了起来。

    命人送来两杯茶之后,朱由检便吩咐王承恩在门口守着,不要让人打搅到自己谈话。

    低着头喝茶作为掩饰的许心素脸色有些发红,朱由检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的问道:“许把总,去看过了吗?那些是什么人?”

    许心素调整了下心情,开口说道:“黄巡抚送来的那些人的确是荷兰人,领头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彼得。纳茨。”

    “他们不是已经派出比尔作为代表了吗?怎么又派人过来了?”朱由检有些好奇的问道。

    和彼得。纳茨有过几次贸易关系的许心素,立刻说道:“这比尔可不是他派出来的代表,他有事离开台湾去日本,留下了比尔暂时代理台湾长官的职务。结果这比尔就自作主张的跟着卢公公等人北上了,现在他希望能够取代比尔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因为比尔根本没有这个资格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才问道:“他去日本,是去办什么事,你打听过吗?”

    许心素摇了摇头,不过他很快说道:“虽然臣没问过他,不过臣倒是知道一些,他和日商滨田弥兵卫因为收税的事闹得不愉快,前年还没收了一批日本商人的生丝。

    据说年初滨田弥兵卫带了一些台湾土人返回了日本,扬言要把荷兰人赶出日本。估计他去日本就是为了平息此事吧。”

    “你觉得,他和幕府谈妥了吗?”朱由检突然对彼得。纳茨感兴趣起来了。

    许心素思索了下,“应该没有,他脸上的神情看上去可不是把事情办好的样子。” 

第227章 东方大陆的金砂河() 
看着朱由检陷入思索的样子,许心素忍不住为自己的贸易伙伴求情道:“陛下,彼得。纳茨托微臣向陛下进言,只要能让他替换比尔,那么对于东印度公司同大明之间的贸易问题,他一定会尽量满足陛下的要求的。而且他本人也很愿意为陛下寻找,海外独有的珍奇植物。”

    朱由检从思考中清醒了过来,他把目光的焦点转向了许心素说道:“你对荷兰东印度公司怎么看?”

    许心素思索了一会便说道:“只要大明的军队能够击败他们,他们就是最讲信用的商人。至少要比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讲信用的多。”

    朱由检对着许心素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跨出面前的这片大海,去探索大洋彼岸的财富。那么不管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西班牙人还是其他什么番人,都必须要在大明制定的规则下行事。你觉得这位彼得。纳茨会帮助我们吗?”

    “陛下,这当然毫无可能。”许心素下意识的就否定了崇祯的说法。

    “既然,他不可能帮助我们,为什么还要让他替换比尔呢?这对大明没有什么好处。”朱由检随意的说道,许心素顿时沉默了下去,等待着崇祯的决定。

    “听说李旦在世的时候,你经常往返于日本,你对现在的日本幕府有多少了解?”朱由检突然又转移了话题说道。

    崇祯的思维跳跃的太快,让许心素有些回不过神了,不过他还是很快说道:“因为前年李旦首领去世,原本臣参与的海上贸易商帮也就此分裂了。

    日本平户基业落在李旦之子李国助手中,台湾基业落在十八芝手中,八闽的基业由臣和几位友人操持。

    大家分开行商之后,臣等八闽海商同郑之龙等人有些积怨,故日本和八闽之间的商道已经被十八芝截断了1年多了。

    微臣对日本幕府的了解,也只限于2年前的旧闻。臣听说,在在天启三年,统治日本的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把将军之位让给了20岁的儿子德川家光,自称‘大御所’。

    不过这位二代将军依然居住在江户城,掌控着日本的大政,德川家光所做的决定,都必须得到他的认可,才能实施下去。”

    谈到日本幕府,朱由检感觉有些兴趣了,虽然对日本历史不敢兴趣,但是曾经玩过《信长之野望ol》的他,对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事还是有所了解的。

    “已经是三代将军了吗?那么丰臣秀吉的后人现在怎么样了?”朱由检追问道。

    许心素原本有些吃惊,崇祯居然知道丰臣秀吉的名字,但是很快他就想到,当初日本出征朝鲜的不就是丰臣秀吉吗,也许皇帝是从关于朝鲜战争的记录里知道这个名字的吧。

    “…大阪沦陷之后,初代将军德川家康下令将丰臣家男丁不分老幼全部处死。奥,据传闻丰臣秀吉有一个孙女还活着,被德川家收养了。”

    朱由检眼睛闪烁着,右手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许久之后方才问了一句:“德川秀忠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算许心素再迟钝,现在也明了,崇祯似乎对于日本产生了兴趣。看来上次海商会议上猜测日本有金山、银山的说法,让皇帝心动了。

    对于日本幕府,许心素并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当初颜思齐等人就是觉得幕府统治过于黑暗,日本百姓民怨沸腾,就联络了一帮闽南海商,想要在平户起事自立为王的。只不过后来商议不够保密,被幕府收到了风声罢了。

    许心素只是考虑了下,就回道:“这德川秀忠吗?有传闻说,他是一个礼仪端正的泥人。也有人说,他是伪君子、是阴险小人。不过以微臣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但是对于平衡日本各藩之间的势力,加强幕府的权威方面,他还是干的不错的。”

    朱由检再次说道:“如果朕派你去充当大明的使节,你觉得他会支持同大明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吗?”

    许心素立刻说道:“臣以为,幕府一定会很乐意的,从10多年前开始,日本商人就想要恢复同大明之间的朝贡贸易,而不在经过葡萄牙、荷兰、西班牙人等中间人的手。”

    朱由检摇着头说道:“不,不是什么朝贡贸易,而是正常的商业贸易往来,大明和日本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

    许心素顿时有些心虚的说道:“陛下,这个朝堂上的大人们会同意吗?”

    “为什么要让朝堂上的官员们知道,他们有许多国家大事要忙,这种小事就不必麻烦他们了。

    如果日本想要取得和大明平等的地位,朕有两个条件:1、所有运往日本的大明货物,必须要由大明船只运输;

    2日本不得对大明出口的货物作出限制,而大明也承诺不对日本出口的货物进行限制。此外双方互不对对方国家的商人征收进口税。”朱由检思考着说道。

    许心素觉得这两个条件并不算为难,日本进行海外贸易的所谓朱印船,全部是购买的中国帆船,采用大明船只进行远洋贸易,对这些从事海外贸易的日本大名和商人来说,反倒是节约了一笔养护船只和水手的费用。

    他思考再三,也不觉得有什么为难的,德川幕府对日本的统治虽然开始稳定下来了,但是各地的大名并不是那么对德川幕府忠心耿耿的。

    现在如果能够得到亚洲宗主国大明的认可,承认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事实的话,那么对于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法理,无疑是增加了正当性。

    许心素想了很久之后,才小心的问道:“陛下,这个条件对于日本幕府,是不是太优厚了?”

    朱由检摊开手说道:“你觉得大明现在有能够威胁日本的舰队吗?”

    许心素顿时想到了郑芝龙的十八芝,但是他马上把他抛之脑后了,让郑芝龙出面,无疑是在壮大十八芝的力量,这对于他来说是想都不用想的。

    许心素虽然有些气短,但还是摇着头说道:“陛下,其实日本对明日之间贸易的需求,远远超出我大明对于两国贸易的需要,实在不必如此优待倭人。”

    朱由检笑了笑,突然伸出手指,沾着茶盏里的茶,在桌面上画了起来。

    许心素眯着眼看去,之间在崇祯白嫩的手指下,一副东亚地图出现在了他面前。他记得很清楚,这是上次在五军都督府,崇祯给他画过的地图。他不明白,再画给他看是什么意思。

    然而崇祯很快就从日本向东画出了一连串岛屿,然后又画出了一块大陆的轮廓。

    朱由检这时才停下说道:“朕从西人携带来的书籍中看到了一些记录,从日本岛往上去有一个大岛叫北海道,北海道上面这块像鱼一样的岛屿叫库页岛。

    而从北海道往东北方向,沿着一连串小岛上去,会看到一块大陆一样的半岛。然后再沿着东面的一连串小岛往东而去,到了尽头就会有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在这些岛屿和冰雪大陆上出产很优质的皮毛。

    再继续沿着冰雪大陆的边缘南下,就能进入温暖湿润而又富饶的沃土,据说在这片沃土之上有一条河流,河流中淤积的不是泥沙,而是金砂。”

    崇祯之前对日本以东的地理描述,许心素只当做海外奇谈来听,但是崇祯介绍时的肯定语气,让许心素觉得崇祯说的似乎是真实的地理一般。

    虽然他从事海外贸易这么多年,但是这个时代海商对于自家的海图从来秘不示人。就算是许心素也是上京之后,才看到耶稣会进献给大明皇帝的世界地图。

    因此崇祯的说法开始让许心素开始深信不疑,这桌面上画的是一张真实的地图。东面大陆上一条流淌着金砂的河流,更是让他心潮澎湃了起来。

    但是许心素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说道:“陛下,既然已经有人发现了这条河流,难道他们会不去开采吗?”

    “那个发现金砂的人,渡海来大明时遭遇了风暴,他的笔记本和船上的其他物品漂流到了岸上。金尼阁神父乘坐的船经过时,岛上的土人把这些东西卖给了他。

    金尼阁神父并没有细看,朕也是无意中才翻到了这本笔记本的。”朱由检面不改色的编着谎话。

    许心素看了桌面上的地图半天,才恍然大悟一般说道:“所以陛下想要以日本岛作为标记,去探索到达东面大陆的航路。如果能够找到那条金砂河,那么优待日本的条件也就不算什么了。”

    许心素随即试探的询问道:“所以陛下让我担任驻扎日本的使节,就是为了主持探索东方大陆航线的事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不过你要是去了日本,谁来负责登莱和天津的港口建设事务,还有对朝鲜的事务呢?”

    许心素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臣以为探索东方大陆的事务更为重要,登莱、天津的港口建设,臣愿意举荐张伦,他对于港口和造船事务都非常精通,是我漳州海商中的第一人。至于朝鲜的事务,臣在日本刚好可以就近主持。” 

第228章 东方的基督山伯爵?() 
许心素提出了建议之后,就发觉朱由检看着自己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不由有点不安的问道:“陛下可是觉得这个张伦有那里不妥吗?”

    “张伦到是没有什么不妥,朕和他聊过几句话,是一个诚实的人。朕不过是想起了那个荷兰人彼得。纳茨,你说朕要是不允许他替换比尔,离开京城之后,他会怎么对付比尔?”朱由检为比尔担忧着。

    许心素想了想说道:“也许我们可以先通知比尔一声,让他做好准备。微臣想,要是有了防备,比尔也不会出什么意外了。”

    “不,不,朕倒是不担心比尔出什么意外,朕只是希望这个意外能够按照朕的剧本上演。”

    “剧本?陛下写了什么剧本吗?”皇帝说的话,再次让许心素感到了莫名其妙,他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由检的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个奇异的微笑,似乎是在对着面前的许心素说,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金尼阁神父带来的书里,朕看到了一本有趣的小说。是关于一个复仇的故事。”

    “复仇?”

    “是啊,说的是在欧洲有一个渔民被权势者陷害,在自己的结婚典礼上被当做罪犯抓了起来,最后获得了一个宝藏,然后对仇人报仇的故事。”

    许心素顿时哦、哦两声就没有下文了,他可不觉得这种俗套的小说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朱由检突然心情大好的说道:“如果我们把比尔打造成一个大明版本的基督山伯爵,这个故事一定会很有意思。”

    许心素终于有些牙疼了,他不由劝谏道:“陛下,我大明无军功不得封爵,而且比尔不过是个番人,焉能获得我大明的爵位?”

    朱由检哈哈笑了几声,才说道:“朕不是说要封他做基督山伯爵,而是要让他成为朕看过的那本小说里的人物。”

    许心素终于有些糊涂了,他不由说道:“陛下是要把比尔关进大牢?”

    “不是朕要关他进大牢,是日本幕府要关他。”朱由检微笑着说道。

    “日本幕府为什么?”许心素还是没想明白。

    “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同日本幕府的修复关系,所以彼得。纳茨决定把比尔送去日本,作为破坏荷日关系的罪魁祸首,而荷兰东印度公司认可了彼得。纳茨的做法。”朱由检快速的说道。

    许心素尽量去拼凑,崇祯话语里的线索,思考了片刻之后,他就放弃努力说道:“陛下是否过于乐观了,首先滨田弥兵卫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彼得。纳茨用这招李代桃僵的计谋,他一定会同幕府说出实情阻止这种事发生的。

    其次荷兰东印度应该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和大明签订了贸易协议的比尔,被彼得。纳茨送到日本当做替罪羊的吧?”

    “光凭彼得。纳茨当然做不到,不是还有你吗?”朱由检指着许心素说道。

    “臣?臣能…”许心素突然住嘴了。是啊,有他的协助自然就不一样了,作为大明派出和日本幕府谈判贸易的使节,只要他出面周旋,幕府一定会接受大明使者做出的日荷之间的调停,有没有一个替罪羊都一样。

    这不是他自大的想法,而是统一了日本之后,被日本人视为天下人的丰臣秀吉,统全日本之兵,尚不能抵御大明一只边军的进攻。

    这场朝鲜战争显然留给了日本人深刻的影响,才使得德川幕府对于明国的商人一直保持着礼遇。

    而德川家康虽然借丰臣秀吉病逝的机会,夺取了孙女婿的天下,但是其夺取天下靠的武力,而不是义理,因此德川幕府统治的合法性一直不高。

    比如九州、四国岛上的西南各藩就一直对幕府不怎么心服,也因此颜思齐等人才想要在长崎等地造幕府的反。

    如果现在德川幕府能够恢复和大明之间的正常关系,显然可以提升幕府在日本各藩心中的地位,仅仅为了这个,想必幕府将军也不会接受大明使节的请求的。

    但是许心素马上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可是陛下,荷兰东印度公司那边…”

    “那自然是彼得。纳茨自己的事,比如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