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帝主-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他的小手伸开,拇指和食指上留下了一片黑乎乎的像锅底灰一样的东西,那是火药被点燃释放后的残留。

    “疼不疼?”刘嫣然问道。

    “不疼,就是有点麻麻的!”二郎呵呵一笑,将手从刘嫣然手中抽出来,跟着小伙伴继续跑出去玩了。

    孩子们一跑,老宅门口冷冷清清的,虽然门上贴了大红门画和门对,仍旧遮掩不住这清冷的氛围。

    “还和以前一样!”刘嫣然嘟囔了一句。

    她所谓的还和以前一样,指的是亲戚朋友没人过来串门,没办法,实在是董老太太和大伯刘孝忠的人品那真是差的可以。

    “走吧!”刘远山一挥手,带着六人鱼贯而入进了去。

    旧物容易生旧情,但面对老宅院,刘嫣然和刘远山都没有多少感触。

    “呀,三郎你怎么来了?”

    二伯刘孝厚身上披着一条白色的脏兮兮的羊皮子夹袄,看着刘远山过来自然很吃惊。

    “谁?”屋里传出了老太太的声音,三秒钟之后,正房中走出了董氏。

    董氏见到刘远山,也有些吃惊,毕竟当时他们分家时绝户分,分后又去山上闹腾了两次,她印象中两家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了,怎么现在三郎却来了。

    稍微想了想,她笑了出来,心中暗道原来是还念着老宅的旧情啊,好,好,只要念着旧情就好,往后还是可以拿捏住。

    “二伯好,新年好!”

    “二老爷新年好!”后面小雨小晴、刘大刘二都朝刘孝厚问好。

    刘孝厚受宠若惊,抖了抖身子道:“好好好,你们都好!都是好孩子!”

    说话间,老宅中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从房间里出来了,看到刘远山自然是一阵子热切,刘远山脸色平静,只和二伯娘丁氏笑了笑问好,至于大伯刘孝忠和大伯娘郭氏,仅仅是冷脸回应。

    后面的四个小人懂事,给每个人都行了礼,口中大老爷、二老爷的叫个不停。

    董氏整理了一下衣服,将黑色的小袄狠命的往下拽了两下显得更加板正,然后便站在正屋的门口等待下人们的参见。

    哪知刘远山根本没有进屋的意思,让下人将手中的饺子和肉放在地上,说道:“过年了,我娘有点担心老宅,让我们代表她过来看望几位长辈。”

    “秀云咋没来?”丁氏关切的问道。

    刘嫣然微笑着回应道:“我娘啊,这几天天气太冷来着,一不小心给冻着了,现在有些怕冷身体也不舒服,下山太远,她就不来了。给二伯娘拜年了!”

    “嘿嘿嘿!”丁氏笑着拉住作势要下跪的刘嫣然,说道:“你现在都是千金大小姐了,怎么能让你下跪?快起来快起来,让二伯娘看看!”

    “呦,这才几个月不见,我们家嫣然都成仙女了,真漂亮,怪不得能把隔壁赵王庄的那小子迷的失了魂一样!”

    刘嫣然分家后无论身体还是心情都大好,她本来就长得漂亮,加上刘远山这个化妆打扮大师,稍微给她做个清晰自然的装扮,真的是化妆师黑科技中的黑科技。迷倒个把个人,不带夸半点口的。

    刘嫣然让丁氏说的脸腮一红,道:“二伯娘你又瞎说!”

    “真就是真,比真金还真,我哪里瞎说了?”丁氏上赶着巴结,旁边的郭氏竟然有种酸酸的感觉。

    投桃报李,刘远山将地上的猪肉和饺子指了指,对丁氏说道:“也没有什么东西,这些算是孝敬二伯娘您的了,我家里事情多,就先走了!”

    说完朝院中的人行了个礼回身便要走,刘嫣然跟着身后自然没有留下来的道理。

    丁氏道:“走啥走,这都吃晌午饭了,吃完再走呗!”

    “不了二娘,改天吧……”

    刘远山说完,麻溜带着五人走出了老宅的大门。

    看着一行人突然远去的身影,董氏的身子微微佝偻的矗立在门口,喉咙中仿佛被卡住了什么东西一样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就走了……

    我都准备好了,还没给我行礼呢……

下面是读者朋友们最喜爱的推书时间!() 
《天外重生者》,都市类,钢筋的好基友的神书,马上精品。

    《牛笔》,都市类,作者也是钢筋的好基友,牛逼的值得一读的书,马上就要精品。

    《权臣风流》,历史类,作者梁可凡,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书的作者可是个少妇哦!

    商界大佬程墨过劳死,穿越到吴朝成了一个落魄羽林卫,一门心思想混吃等死。

    可是,家徒四壁,权贵环伺,不拿出点真本事何以自保?身处权力漩涡,不运筹帷幄何以快意人生?外敌挑衅,不踏破祈连山,何以扬我国威?

    再活一回的程墨,还是精彩不断!

    《大明海风》,历史类,作者笨猪小天穿越大明,本以为是个官二代的命,结果却阴差阳错当了海盗。看他如何称霸海洋,为大明如何扬帆,称霸世界。

    《穿越隋唐闯天下》历史类,泡泡公主,当当驸马!教美女唱唱流行歌曲!建建学校,做个风流校长!都说不要江山爱美人。呸!没有江山哪来的美人。飞羽不要脸的说道:江山是我的,美人也是我的!

    《寒门首辅》,历史类,弘治五年,春和景明。谢小郎君穿越至余姚一寒门之家,立志入内阁,做首辅,从此踏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宦海征途。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历史类,穿到三国,无名无姓,取名吴铭。

    他虽无名,却一笑风云变色;

    他虽无名,却一指流血千里;

    他虽无名,却一吼世界颤抖。

    他是无名,枪神,吴铭!大帝,吴铭!

第102章 好地不好种() 
刘远山走后,一家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了董氏的身上,董氏越发的不自然,脸色陡然一黑,看着丁氏骂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都分出去了,我凭什么留他吃饭,那一家子来了六个人,一顿得吃多少粮食?”

    “他们家现在有钱了,也不缺咱这一点,你们这一个个的,就没有一点囊气性!”

    有囊气,指的是有骨气。

    丁氏被她骂的不敢吭声,心里却也没有多少在乎。

    刘孝厚比较老实,听了母亲的话也骂了自己老婆一句,说道:“你就会跟着瞎吵吵惹娘生气!”

    旁边郭氏酸不溜的说一句:“唉,我这长了一张笨嘴,咋就没有他二婶会说呢?”

    丁氏一看全家人拿自己一个发脾气,火爆脾气顿时上来,一跺脚说道:“好好好,你们都有囊气,就我一个人不是人了不是,行,你们不是有骨气么?这饺子这肉,咱都不要了,我给人家退回去,看那个敢说我没囊气?”

    说话间,她走到东西前弯腰便要将礼品提起来。

    这下董氏可慌了!

    别的还好,要拿东西可是拿了她的老命了,一跳蹦了老高,朝丁氏开火道:“你送回去?你凭什么给我送回去?秀云再怎么不孝顺也是我老婆子的亲闺女,她送到这老宅子的东西都是我的,那是孝敬我的,你敢动个给我看看?”

    丁氏还没说话,旁边站着的大郎觉得表现的机会到了,很是实实在在的帮了一波,指着那些饺子和肉说道:“奶,你说的不对,刚刚三郎说了,这些东西是送给我二婶的!”

    “我……”

    董氏被自己最亲爱的孙子这么实实在在的gank一波,正要掐腰骂人的她突然感觉到眼前一黑,身子便毫无征兆的跌倒了地上。

    “娘……”

    四人也顾不得埋怨,一个个赶紧上前查看!

    ……

    大年初一一过,一家人便没有什么事了!

    此刻刘远山尚未娶亲,刘嫣然也没有嫁出去,刘氏的娘家本身就在老宅,所以也没有什么亲戚,至于朋友,除了毛二叔和村里德高望重的那些老家伙,刘远山也没有拜会。

    所以初一一过,集训继续。

    和年前一样,上午集训下午干活,但这次刘远山却将干活的人分出三个外出办事,分别是一名、洪宗伟和边铿!

    三个人外出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购买生铁!

    为了机械梦想,为了工业基础,钢铁已经迫在眉睫,越是早制造出来机械和枪械,对自己的安全越是有利。

    三人外出以一生为主,带着三十两纹银和一辆马车便出发了。

    购买生铁对于刘远山来说还算容易,房县这地方没有大型铁矿,可散乱的小铁矿还是有的,明朝民间不禁铁器,这一带的铁矿已经进行了最初的开采,收购的话并不难,难得是要的数量比较多,运输不易,也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

    若是购买个几十甚至上百斤的生铁没人管你,可一旦购买上千上万斤,不用别人猜测居心自然暴露。刘远山的策略是小打小闹,分次购买,一次买个几百斤没人注意,可以分几次多多购买,这样一来能最大化的隐藏自己。

    其实后来等一名一行人到了小型铁矿矿山之后,刘远山才知道自己多虑了。这里生铁卖买不但没人管,而且生铁贩子从来都是明目张胆的贩铁。一次几百斤那都是小数目,几千斤装船的大有人在。

    过了初五,年味逐渐淡了,地上的积雪消失殆尽,田野中虽然还看不到绿意,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弥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时能闻到春蕾即将绽开的味道。

    初六上午,毛二叔继续教军拳,课上完以后,将刘远山单独拉到千宁寺一间禅房,告诉了他一件事。

    “三郎,年前你叮嘱我注意谁家有地卖的事,现在已经有头绪了!”毛二叔说话的时候,语气并没有多少欢喜。

    刘远山问道:“谁家的地,旱地还是水田,多少亩?”

    “水田!”毛二叔深吸一口气说道:“上好的水田,拢共一百亩,地卖的比较急价格也不是很高,若是一口吞掉的话,四两银子一亩,一百亩地只需要四百两!”

    “好!”刘远山眼中冒出精光!

    四百两银子他目前刚好差不多!

    “但这地有个难处,好买,不好种!”毛二叔忧心忡忡的说道:“你既然让我留意,我便给你说一声,可我不建议你买这地!”

    “为何?”

    “这是赵王庄赵员外看好的地!”毛二叔眯着眼睛看刘远山,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被人发现的玩味笑容。

    同时,他也将赵王庄的这块地的原原本本告诉了刘远山。

    整个赵王庄百分之七八十的地都已经被赵员外兼并霸占,赵家不但有两名秀才,还有一名在做官的举人,当然了,属于捐官的范畴,官也不大,是个县丞。

    可这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就已经是超级势力了。

    赵家村除了赵员外之外,还有个比较大的户头,是个姓吴的老秀才,老秀才一百亩水田夹在赵家的两块田地中间,赵家一直希望将吴家的地买回来,吴秀才死活不同意。赵家后来原意出同样的田地来换,吴老秀才还是不同意。

    于是,赵家两块大地愣是没能连成一块,这是赵员外的心病,也是老秀才的脾气。

    前两年,老秀才死,留下来一个独生子吴文,事情就变得有些不对劲了。

    先是,吴文家的地佃不出去了,简单点说,便是赵员外和村里村外的人都打了招呼,不让任何人去佃吴家的田。

    吴文是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一个人累死也耕种不了一百亩田,所以他家的田大部分时间都荒着,他妻子带着孩子耕种,可也种不了十来亩。

    家里开销又大,入不敷出。过了两年,吴文想把地卖出去一部分,可左邻右舍却没人敢买他家的地。

    只有赵员外家买,但条件是必须一百亩一块买,而且给出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市价。

    吴文肯定不同意,可地挂出去两个月,愣是没人来问!

    后来被逼无奈,只好同意将一百亩上好的水田以三两银子一亩的价格卖给赵家,谁知赵家突然变卦,现在只愿意出一两银子一亩购买!

    据说吴文当时就气的晕了过去,发誓就是让田荒着,也不卖给赵家。

    这便是这一百亩水田的难种之处!

第103章 谈判() 
听了毛二叔叙说前因后果,刘远山沉默了一阵子。

    “这不是欺负人么?”

    “可以这么说,但,又有什么办法,大明朝这种事多的说都说不过来!”毛二叔好似阅尽世事,并没有表现出对吴文多少的同情。

    刘远山摇摇头道:“不至于啊,赵员外在十里八乡的名声还是挺好的,何至于逼人到这个地步呢?”

    毛二叔道:“谁知道呢,好像这吴家和赵家还有私仇什么的,我也搞不很清楚,这些都是细枝末叶,三郎你怎么打算!”

    刘远山在房间中踱着步子走了两圈,眼睛微微一眯,伸手轻轻的拍了拍桌子,说道:“既然价格合理,就没有不收的道理,我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他老赵家也欺负不到咱的头上来。”

    “那你是……决定买了?”毛二叔重新抬起头打量了一眼刘远山,心中微微一动。

    “我要先和吴文谈谈!”

    来到大明朝的时间太短,现在除了有些积蓄之外基本上等于没有什么立足的根本,根基还是太小了,对于刘远山来说,最佳的选择无疑是避开各种锋芒种田发展,等到有一定武力的时候,一鸣惊人未尝不可。

    但那是太平盛世时候的做法,他面临的是七年之后的张献忠血洗襄阳,十余年之后的满清鞑子屠戮中华,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发展。

    再说了,今天因为赵员外畏畏缩缩,明日因为李员外让出利益,可房县的地盘终究只有这么大,要想坐地雄起,总得有个把个人流血,畏畏缩缩并非君子所为。

    即便得罪了赵员外又怎样?无法是多了个敌人而已,他又治不死我!

    所以,刘远山下定决心,只要没有变故,这地,他要定了。

    但置地是大事,他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留有隐患,产权一定要清晰,别到最后还要扯皮就划不来了。

    “你不怕赵家人?”毛二叔问道。

    “我若真的买了这地,赵家人能置我于死地么?”刘远山反问道。

    “这个自然不能!”毛二叔微笑,道:“他也不能干犯法的事!”

    和赵家作对,大不了被赵员外联合整个刘家村和赵王庄周围的乡绅挤兑他,搞个什么经济制裁,明火执仗的事他还是不敢做的。

    “那就是了!”刘远山微笑着看向毛二叔,说道:“我分家时说过一句话,不死终会出头,既然不会死,我惧怕他作甚?”

    “额……”毛二叔瞬间语塞,心中对于刘远山更是高看,眼神中有某种寄托流露而出,随即哈哈大笑,道:“好,好,小小年纪有这种胆量,我果然没看错你!放心吧,有你这些下人们在,便是他姓赵的明火执仗,我也会让他来得走不得。”

    “好!”刘远山放心一笑,毛二叔的本事,他可是见识过的。

    晚些时候,毛二叔便从隔壁村的赵王庄将吴文请了过来,去秃顶山山顶和刘远山进行了一轮谈判。

    经过了解,吴家的一百亩地不存在产权纠纷,地契都在吴文的手中,那也就是说,只要刘远山购买,理论上来说赵员外是管不到他头上来的,即便是县太爷也没有权利干涉。

    地的价格刘远山不担心,他不想占人便宜,所以便以四两银子一亩将一百亩地一口气全部吞了下来。

    “你的地没问题,我很高兴。按照道理来说,我们应该银货两讫,但买地和一般的事情不同,还需请几个德高望重之人从中做个见证,这样,你回去找两个人,我在俺们村找两个人,你看如何?”刘远山问道。

    吴文是个典型的书生,文绉绉的说话极其斯文,听了刘远山的要求后,他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来,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这个,这个,就算了吧。”

    “不能算了,最好还是有个见证,不然要等拿到红契之后我才付你银两!”刘远山不能不为自己考虑,万一这边将银子给了,对方又不认账,连个作证的人都没有,岂不是亏大了?

    “这个,实不相瞒,我,我实在找不到……”吴文觉得难以启齿。

    刘远山恍然大悟,道:“明白了,我明白了!这可有些麻烦!”

    “我相信你!”吴文决绝的说道:“就先拿到红契后,你再付我银两也成,不过你得从你们村找个中间人作证。”

    “这没问题!”刘远山保证道:“只要更改了户名,我自然给你银子!”

    大明朝的规矩,房屋和土地买卖双方必须先签订契约,拿着契约到县里备案,县里会发给新主人一个盖了红章的认证文件,俗称红契。

    红契到手,便是土地法定的主人了。

    第一步是签契约,一般情况下除了买方和卖方之外,还有见证人。

    既然吴文不打算找人,那只有刘远山找,原本以为找几个德高望重的家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真正到了办事的时候,他才发现赵员外的影响力是有多大。

    找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家伙,都说自己没时间。

    刘远山又跑到里正家,里正明摆了不帮自己作证,还摆着手劝刘远山:“三郎啊,老夫看你打心底里喜欢,你们一家子有今天的日子也不容易,何必要得罪赵员外。我看这地,你最好还是不要买了,否则,唉,有害无益啊!”

    “老夫这都是为你好!”临走里正又补充了一句。

    刘远山只能笑呵呵的接受,然后苦呵呵的回到家,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吴文的难处。

    他比吴文唯一好的就是,他有个中二师傅,这货虽然有时候也有点不靠谱,但不管怎么说是个有功名的人,用他做见证人他应该不会拒绝。

    事实证明,王勋确实不会拒绝,而且,他似乎不知道吴文与赵员外家的矛盾,直接便同意作他购买土地的见证人。

    除了王秀才之外,毛二叔也愿意出面作证。人虽然不多,可总算是找到了那么一两个。

    王秀才和毛二叔两个做中间人,吴文也比较放心,表示愿意签订契约,将一百亩地以四两银子一亩的单价四百两银子的总价出售给刘远山。

    两家约定好次日便量地签约!

第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