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肴记-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儿一愣,随即问道:“夫人,您的意思是……”

    “越多越好!”她想了想,“嗯,先泡个五百斤!”

    “五百斤!”桃儿一向稳重,可是听了这话,差点吓得从地上蹦起来,先不说这五百斤的八宝粥材料得需要多少银钱,只说小姐泡了这么多的米,要做什么用?

    “刚遭了一场雪灾,只怕有许多人家都吃不上腊八粥呢!你只管叫人去买,也不用买什么复杂的材料,最寻常的八宝米即可,连夜把米泡上,银钱就从我自己的账上走。明个在府门口支两口大锅,咱们啊,请这汴京城里的百姓们吃腊八粥!总归,也是我的一番心意。”

    这下,桃儿没话说了。

    “是,奴婢这便去!”眼看着这天都要黑了,这个时候去买米,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她还是快点吧!

    桃儿转身退下,自周佳瑶的账本上划了一笔钱,一面吩咐人给夫人做吃的,一面喊了果儿来。

    果儿是段大娘的闺女,段大娘的男人叫陈小东,是个老实人,只知道埋头干活。果儿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瞧着都有几分聪明劲儿,像段大娘,比他们的爹出息。

    桃儿让果儿把她哥哥叫来,在二门上,桃儿把这差事交到了陈耳朵手上,让他们父子俩赶紧出去买,越多越好。

    陈耳朵拿上钱,连忙走了。

    夫人要得急,他跟他老子应该分头行事才对。

    郡主府这边要买粮的事儿,自然瞒不过冯氏的眼睛。

    她在这云国公经营了多少年?

    哪里是周家那个黄毛丫头能够比的。

    自己按兵不动,并不代表没有对付她的办法。

    不过是被唤了两声夫人,进了两趟宫,她就当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夫人,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冯氏笑了笑,伸出她保养得宜的双手,兴致勃勃的看着指甲上刚刚涂好的蔻丹道:“理会旁人的事做什么呢!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便罢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百零八章 腊八

    “夫人,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

    冯氏笑了笑,伸出她保养得宜的双手,兴致勃勃的看着指甲上刚刚涂好的蔻丹道:“理会旁人的事做什么呢!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便罢了!”

    那丫鬟听冯氏这样说,顿时明白自个儿的主子是另有打算了,当下道:“奴婢省得了。”

    看来夫人是想暂时按兵不动了。

    果然,冯氏道:“她才多大年纪,世子又不在她身边,难免忙中出错,撑不起大局面来!”

    周佳瑶在宫里怼了姜夫人的事情,已经让人传了回来。

    年纪轻轻的,气性倒是不小,如此沉不住气,能成什么大事?

    且看着吧,姜夫人这笔账,日后自有人跟她清算。

    “夫人说得是!”大丫头恭维着冯氏,神色中不免带上了几分得意。奴仆的出路,都系在主子身上。她们家夫人固宠三十年,岂是一个黄毛丫头能对抗得了的?

    “多少年了,这府里的腊八粥都是我派送的!她现在想争这个,不觉得晚了点吗?”

    丫鬟只道:“夫人说得是,她怕是连咱们国公府的府门朝哪边开都不清楚呢!”

    这个国公府的府门朝哪边开,可不是真的指国公府的府门,丫鬟暗指的,是国公府的关系户!跟国公府有交情,有来往的人家。

    只有交情好的人家,才会在腊八节这天,互赠腊八粥。

    冯氏笑笑,突然又想到了大儿子,便问道:“二爷呢!”

    大丫鬟秋锦连忙道:“还没回来呢!”

    冯氏的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

    秋锦不敢说话了。

    二爷最近可没少惹夫人生气,她们这些当下人的,左右为难!替二爷瞒着吧,惹夫人生气,如实汇报吧?唉,夫人会更生气。

    “我是作了什么孽哟!”冯氏只觉得胸口疼,她这个长子,自幼也是极万千宠爱于一身长大的。她这个当娘的为了让他享受嫡子才有的待遇,使了多少手段?偏他自己是个不争气的,明明容貌,才学,都不输给那个世子,可偏偏就是比世子晚生了一天,妥妥的庶长子,成了非嫡非长的老二!从此以后,事事要矮那女人生的儿子一头!

    “夫人千万保重身体!”秋锦不知道怎么劝,要说起来,也是二爷太浑了,以他的身份,要娶什么样的千金闺秀没有啊!他若是要娶亲,整个汴京城的好人家的闺女,还不可着他挑?

    可偏偏二爷有那么个癖好,居然只喜欢成了婚的妇人,又或是死了男人的俏寡妇!

    夫人知道后,可不就是气得够呛吗?

    二爷去了兵部以后,时不时的晚归,甚至不归。

    想也知道定然是没做什么好事。

    冯氏揉了揉额头,问道:“老爷可回来了?”

    “没有!”

    云鹏被几位同僚拉去喝酒了。

    天色还早,只怕老爷今天没那么快回来呢!

    冯氏的脸色又暗了几分。

    说好听点,是出去喝酒,聊聊局势,放松一下,和同僚之间搞好关系。说难听点,还不是去喝花酒了!

    冯氏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也幸亏啊,这么多年来她都习惯了,不然的话,早被气死了。

    行了,老的老的不回来,小的小的不回来,她还等着干什么?

    也幸亏啊!

    家里还有两个懂事的。

    “三爷和大小姐呢!”

    “三爷还在读书,听说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得了夫了的表扬,老爷看过了,也直说好,三爷特别欢喜。”

    冯氏点了点头,这老二从小就喜欢读书,读书的时候,倒也不用人操心,像模像样的。他若是再上进些,将来考个进士回来,倒也争气了。

    家里能出一个读书的种子,也是不易的。

    不过,外甥多似舅,她的兄弟们读书都很厉害,想来霖儿将来也是不错的。

    “让他身边的人尽心的侍候,也劝着点。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得注意休息。”冯氏的语气缓和了很多,明显能够感受到她心情的转变。

    秋锦只道:“夫人放心吧!三爷身边的人,都是您亲自挑选出来的,个个细心妥贴,一准儿会劝着三爷的。”

    冯氏觉得秋锦这话是说到她心里去了,不住的点头,表示很满意的样子。

    “大小姐这会儿怕是也歇下了!”最近大小姐心事重重的样子,不过夫人好像没有发觉。

    云府的这位大小姐云如娇,生性带着几分多愁善感,不但心思细腻,而且想事情也总比旁人多想那么几步。

    夫人总怕她会把自己憋坏了。

    要不要跟夫人讲呢!

    秋锦想了想,还是算了吧!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如今府里多了一位世子夫人,便多了许多的变故。夫人只怕有得烦呢,这个年都未必能过消停,还是等过完年再说吧!

    哪知道,这一拖,便拖出一件大事来。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冯氏一想,时辰确实不早了,就歇了叫女儿过来问话的心思。

    “夫人早些休息吧!明个是腊八,府里事儿多着呢!”

    冯氏想想也是,就让丫头们服侍着歇下了。

    腊八节,又称腊八祭,是用来祭祀祖先,腊祭百神,除疫,祈求丰收的节日。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煮腊八粥,腌制腊八蒜,借以表达人们思念祖先,祈求平安的心愿。

    大宋朝喝腊八粥的风俗非常盛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腊八粥。

    粥煮好后,要先祭祖敬神,然后赠送亲朋好友。腊八粥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而且腊八这个节日,跟佛教也是有关联的,所以很多善男信女也喜欢到寺院中去讨一碗腊八粥喝,以求佛祖庇佑。

    腊八这一天,天还没有亮,国公府的大厨房便开始忙碌起来了。

    冯氏也早早的起身了。

    祭祖敬神这样的事情,她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不过腊八粥做好以后,她要委派手下人去送粥,这也是这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所有的粥要在正午之前送完,缺了谁的,少了谁的都不好。想要万无一失,靠的就是她在云府这三十多年的经营。

    这个差事,可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

第六百零九章 施粥

    腊月初八这一天,周佳瑶也早早的醒了过来。

    天色还是一片混沌时,她便醒了。

    本来时间还早,可是她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自云霆霄走后,她的睡眠就一直不怎么好。

    夜里多梦,而且睡眠也变得极浅起来,只要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她就会惊醒,再难入眠。

    说到底,还是一直担心云霆霄。

    本来可以再睡一会儿的,可是周佳瑶睡意全无,只觉得被窝里冷冰冰的,还不如早点起来。

    周佳瑶喊了丫头来,梳洗打扮一番,带着红衣,桃儿和潇儿两个大丫头回了国公府,回了锦晖院。

    下人们能躲的躲,能避的避。

    现在府里情况不明,看起来倒是相安无事,但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事儿还没个定论!

    所以下人们不敢向周佳瑶示好,亦是不敢得罪她。

    实在避不开的,还是得规规矩矩的行礼,喊她一声:“夫人。”

    现在整座园子里,也就只有她能当得起这个名号了。

    冯氏的那个“夫人”称号,毕竟只是私下里叫叫。到外面,冯氏也好,她身边的下人也罢,哪个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抗祖宗礼法。

    周佳瑶目不斜视,直接回了三乐堂。

    三乐堂里,与往日依旧,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哪怕他们已经搬到了郡主府去住,可是这里好像依旧如故。

    只是少了一丝温暖,多了一点冰冷。

    才搬离这里几天?

    新婚燕尔时的样子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似的。

    周佳瑶轻轻叹了一声,觉得胸口处微微痛了起来。

    也不知道世子现在人在何处,可按时吃饭了?天气那么冷,晚上可有驿站休息,还是只能睡在帐篷里?也不知道有没有遇到危险。

    周佳瑶胡思乱想了好一通,还默默的做了好多的假设。

    思念成疾,也只有让自己忙碌起来,方才能忘却相思了。

    周佳瑶跟手底下人交待,以后她白天便在锦晖院这边处理事务,等到晚上再回郡主府休息。实在没事的时候,还可以跟杜嬷嬷学学礼仪,学学这古代后宅女人的生活智慧!

    等灾情过去以后,她就要忙碌起来了。

    手底下那么多铺子,伙计们可都等着她吃饭呢!

    众人就没有不听的。

    天已经快亮了。

    周佳瑶问桃儿,“米可都泡好了?干柴准备的怎么样了?”

    桃儿只道:“夫人放心便是,一切准备妥当。”

    想起昨天晚上买米之事,桃儿不由得道:“夫人,我看那陈耳朵还挺机灵的,昨天买米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人家掌柜的攀的交情,到最后掌柜把米全卖给他不说,还便宜了三成利,简直就是没赚他的钱。而且到最后,他跟人家掌柜的都称兄道弟了!”

    周佳瑶笑了笑,问道:“可是你新眼瞧见了?”

    桃儿脸一下子红了起来,“那倒没有!不过奴婢觉得这些话倒也不像是假话。”她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那陈耳朵确实没花那么多的钱,银子都剩回来了。

    周佳瑶微微思忖了一番,只道:“成,那今天这施粥的事儿,就交由他办了!你让段大娘和陈耳朵在抱夏候着,我一会儿有事儿交待他们。”

    桃儿连忙颔首,退了下去。

    一直在屋里服侍的二等丫头果儿,眼睛亮晶晶的,她觉得,自己这一家子的出头之日就要来了。

    虽说爹爹老实巴交的,为人不够圆滑,精明,但是他老实本份,做事勤勤恳恳的。日后世子,夫人差遣他做事,他必然全力以赴,日子久了,主子们也就自然知道他的好了。

    自己老娘倒是个精明的,可是她再精明,还能精明过夫人和世子去?只要她处处替夫人想着,夫人还能亏待了他们?

    就是哥哥,自己和弟弟,也都是一样的。

    果儿的心事暂且不提。

    只说周佳瑶在偏厅里用了早饭,然后漱口,这才去了抱夏。

    大厨房做的八宝粥也就那样。

    段氏母子二人早已经等在那里了。

    “段大娘,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煮腊八粥的事情,周佳瑶交给段氏去做了。她也懒得支使国公府的下人,干脆让人在郡主府里煮粥,煮好了,再用车将粥运到国公府门口去。

    段氏连忙道:“夫人放心,一切准备妥当了!”这施粥的大事,可是积德之事,她不敢有半点马虎。

    大锅已经支起来了,粥也已经开始煮起来了,只等着火候到了,粥出锅。

    周佳瑶点了点头,又道:“你儿子道是个机灵的,这施粥的事儿,便让他在一旁帮衬着吧!”

    段大娘自是喜得厉害,虽说一开始她并不愿意全家老少跟着周佳瑶到这国公府来,但这种事情,哪里是她一个下人能作主的呢!既然别无它法的跟过来了,那自然是全心全意的替主子作事,争取早日出头。

    那陈耳朵果真十分机灵,也不用段大娘说,当下跪下来给周佳瑶磕了头。

    周佳瑶点了点头,挥手让陈耳朵退下,留了段大娘问话。

    “那日你回府可见到我祖母了?”先前周佳瑶让段氏回府,请宋氏为自己找两个厨娘。

    段氏回府之时,宋氏还一切都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皇后娘娘请女眷们募捐筹款之时,宋氏没有进宫,而且段氏回来以后,也只说宋氏一切都好,并没有交待什么特别的话。

    周佳瑶有些担心。

    段氏点了点头,“奴婢去给她老人家磕了头。”

    “我祖母当时气色如何?”

    段氏只道:“老夫人精神非常好,气色也是不错的,奴婢去的时候,正赶上太太和小少爷都在。奴婢亲眼见着,老夫人一直抱着小少爷,还是太太怕小少爷身子重,弄伤了老夫人,连忙让人抱走了。”

    周翼淳是个小胖球,才三个多月大,已经有快二十斤的分量了。

    宋氏那个年纪,抱着这么沉的小家伙,确实有些吃力。

    不过依着段氏所说,宋氏的身体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她为什么没有进宫呢!

    身体不适!

    看来祖母只是编造了一个不进宫的借口。

    周佳瑶挥挥手,只道:“你去吧!等天大亮了,便让人把粥抬到府门口去。”

    看来她得找个机会让段氏再回府一趟。

    段氏就默默的退了下去。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此时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

    虽然今天的太阳很大,但是天气依旧寒冷。

    一场雪灾让原本应该热闹的街道变得十分冷清。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正老喜气洋洋的准备过节,迎接新年。

    但是今年,到处都萧条的味道,人们脚步匆匆,似乎都在为生活奔波着,谁也没有心情过年了。

    周佳瑶猜得不错,汴京城里富人虽多,穷人却是更多的。

    那些受了灾,房子塌了,人没了,连温饱都不能保证的灾民们,还哪有过节的心思啊!

    虽然街上冷清的厉害,但是当两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被抬到街上的时候,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陈耳朵就上前吆喝了两句:“今儿是腊八,我们夫人命小的们在此发放腊八粥,各位乡亲父老都可以来领粥啊!”

    众人听完他这话,当时就炸开了!

    施粥的!

    这年月,什么最值钱啊?

    粮食呗!

    虽然朝廷已经发放了一批赈灾粮,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不光北边受灾,南边也受灾了,而且许多地方因为气温太低,又下雪,把冬小麦都冻死了!来年的收成成了问题,粮食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对于那些苦苦挣扎在温暖线上的普通百姓来说,战争和天灾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

    “真的白给不要钱?”有人仗着胆子上前询问。

    毕竟陈耳朵等人身份特征明显,他们统一着装,一看就是哪个府门里的下人。大户人家的下人,也不是他们这些老百姓能忍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敢上前来,虽然他们很好奇。

    陈耳朵笑着道:“大哥,是真的!我们世子夫人就是想尽一份薄力,想让大伙儿在这大冷的天里能喝上一碗腊八粥!不管你们多在年纪,只要想领就能领,按人头分。”

    还真有这样的好事。

    此话一出,大伙顿时激动起来。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有的时候,钱,真的能把人逼到死路上去!

    有多少人,不怕苦,不怕累,可就是挣不到钱,不能够养家糊口的?

    这汴京城里因为受灾的关系,物价飞涨,可是做工的机会却是一天比一天少。

    有时候,一碗粥,就能救一条人命啊!

    大伙奔走相告,很快施粥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陈耳朵在一旁维持秩序,让大家拿好手上的碗。

    “不要挤啊,一个个来。”

    “人人有份啊!”

    还有人忍不住痛哭流涕的给陈耳朵磕头。

    他家小妮子已经饿得不行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有了这粥,孩子就有救了。

    陈耳朵哪敢受他的礼,他连忙将人扶起来,道:“大哥,莫要谢我。我只是个当差的,这差事啊,是我们云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交待下来的,这米钱,柴钱,可都是世子妃自掏腰包,拿她的嫁妆买的,您要谢,就谢我们世子夫人!”

    众人听了,自然是一番感恩戴德。

    这位世子夫人真是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呀!

    来领粥的人越来越多,男男女女都有!

    偶尔还能看到老人和小孩子。

    最有意思的是,许多流浪的乞丐也想来喝粥,但是他们穿得脏,生怕被人赶走,只能远远的望着施粥的摊位,闻着香气,流口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