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肴记-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周瑾则成了老字辈的,周幽更不用说了,自然是府中的老太爷!

    周翼虎把缰绳扔给门房的人,快步朝后院走了过去。

    林氏正在等消息,一见周翼虎回来,一颗心更是急得要扑出来。

    可是她已经是做婆婆的人了,上头又有婆婆看着,自然不能表现得太过心焦。

    周翼虎给长辈们行了礼,这才回道:“已经把外婆,舅母们安顿好了。他们这一路虽然多有疲累,但是大小俱是平安,也没有什么水土不服的情况。外婆年纪虽然大了,可是精神特别好,几个孩子也是好样的……”周翼虎把林家的情况说了一遍。

    林氏听了这话,心里不由得念了一声佛,人也平静下来。

    “明日早饭过后,我再将人接进府来。”

    宋氏点头,“是这个理!可惜就是离得太远,不然早该接亲家母过来!”

    林氏感激宋氏,婆婆从来没有小瞧她娘家,这就够了。

    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论是尚书府,还是铁马胡同周宅,都有失眠之人。

    第二天天不亮,李氏就起身了。

    邓氏听到动静,也起身了。

    “您怎么起这么早,也不多睡一会儿。”邓氏知道李氏,这一路走来,婆婆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李氏将衣裳上的最后一个扣子扣好,只道:“我哪里睡得着。”

    邓氏也是如此,她一个妇道人家,从来没出过远门。汴京对于她,那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有能来汴京看看的机会。

    “老大媳妇,你跟娘说说,娘这么做,你心里头是不是不太舒服?”

    邓氏连忙道:“瞧您说的,我是那么不识好歹的人啊?咱家越过越好,多亏了小米的那几个方子,而且后来小米也陆陆续续的给了咱们一些方子,要不是有她那些方子,咱家日子哪儿能像现在这么好啊?那都是她该得的。”

    李氏欣慰的点了点头,又道:“唉,小米改名子了,现在叫瑶瑶,你别叫错了。”

    “唉,娘放心,我知道。”

    娘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天便渐渐放亮了。

    门被推开了,有小丫头走进来,将准备好的热水,手巾放到洗漱架子上,微微福了福身道:“老夫人,大~奶奶,早饭已经准备好了,二位先洗漱,稍后奴婢摆饭。”

    “好。”邓氏有些不自在的应了一声。

    很快,林家的老老小小都起来了。

    大概是身在异乡的关系,大家睡得都不是很安稳。几个小的脸上还有倦色,特别是豆豆,不住的打嗜睡,根本没睡醒的样子。

    邓氏拿手巾给他擦了脸,轻声哄了他两句,小豆子喝了几口水,勉强打起精神来吃早饭。

    早饭很丰盛,是按着辽东的风味做的。

    众人简单的吃了几口,便等着周翼虎上门了。

    不多时,周翼虎和周翼兴双双进门。

    李氏喜不自禁,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脸上乐得几乎开出花来。

    小妞妞和铁蛋都大了,对两位表哥是有印象的。栓子和豆豆对二人却是没有什么印象了。

    众人又是一番寒暄,厅内好不热闹。

    周家兄弟略坐坐,便张罗着请众人去尚书府去。

    邓氏和刘氏并不想去,心里还是有些打憷,但是这个时候,却不容她们退缩。

    众人略微收拾一番,李氏回屋里抱了个匣子,便跟着周家兄弟二人去了尚书府。

    到了尚书府,李氏免不得要跟宋氏客气几句。

    宋氏却一本正经的拉着她的手道:“林氏既贤惠又能干,娶到她,是我们周家的福气。”

    李氏听了这话,自然乐开了花。

    几个孩子上前见过宋氏。

    林家的孩子,个个乖巧。宋氏见了欢喜得不得了,连忙让王嬷嬷给孩子们拿见面礼。

    大概到了宋氏,李氏这个岁数,都是喜欢孩子的吧!

    作为新媳妇,范英娘头一次见林家人。

    长辈们说话时,她就在一旁瞧着,轮到她上前认人时,范英娘略有些羞涩的叫了李氏一声:“姥姥。”

    她是跟着周翼虎叫的。

    周翼虎听了,嘴角微微上翘。

    李氏万般欢喜,觉得这孩子长得漂亮,识大体,还特别乖巧。她给了范英娘一只玉镯子作为见面礼,知道范英娘有了身孕后,更是喜得连话都说不好了,将原本给周佳瑶的一套头面拿了出来,给了范英娘。

    范英娘又见过大舅母,小舅母。

    两位长辈自然也是要给见面礼的。

    如今林家日子好过了,给孩子们的见面礼自然也是十分拿得出手的。李氏知道金银俗气,所以准备的东西一般都是玉器,文房四宝。

    紧接着,便是周家的孩子见过外婆,舅舅,舅妈。

    双生子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略有些婴儿肥的小脸上,是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只不过,一个有些一板一眼,一个则是有些过分机灵。两个小朋友说起话来,稚子面孔,大人模样,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六六小朋友还不足百天,躺在襁褓之中唿唿大睡,哪里人声嘈杂,他也没有半分异样,让人啧啧称奇。

    豆豆小朋友已经完全被六六小朋友吸引了,嗜睡虫都跑得无影无踪了。他不时的拿小手摸摸六六小朋友的脸蛋,一脸的欢喜。

    厅内气氛好得不得了。

    宋氏知道,自己在,会让林家人放不开手脚,于是干脆找了个诵经的借口,把林家众人交给林氏招待。

    对林家人来说,宋氏可不就是外人吗?

    等宋氏一走,林家人才算是真正放开了。男宾们留在正厅说话,女眷则是带着孩子去了偏厅。

    李氏细细的打量闺女,见她气色不错,身材丰腴,精神也很好,瞧着还跟前几年一样,穿戴却是比以前还要好了,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几个孩子,她最惦记林氏了。这孩子命苦,好不容易摆脱了许氏那个老虔婆,谁知又嫁进了尚书府。

    他们就是土里刨食的人家,嫁到尚书府来,那绝对是高嫁了。汴京离辽东府那么远,闺女真要是让人欺负了,他们想说理都找不到地方去。

    现在看女儿这样,她是真放心了。可见宋氏,是个不错的婆婆。

    李氏跟闺女说了两句话,又转过头跟范英娘说话,“虎子那孩子不爱吱声,你可多担待他一些。”

    范英娘羞得不行,好在男宾们都在正厅,想必也听不见这话。

    “姥姥,虎子,挺好的。”

    李氏点了点头,这闺女虽是个娇娃娃,可是却一点也不娇纵,是个好的。

    范英娘的妊娠反应非常大,孕吐十分厉害,陪了众人一会儿,就有些吃不消了。

    林氏心疼她,只道:“你快回去躺着,这里没有外人,谁也不会挑你的理。”

    范英娘摆手,哪儿躲长辈的道理。

    李氏也道:“你快去躺着,听话,养好身子才是正经的,来日方长。”

    范英娘这才让丫头扶着回去了。

    此里偏厅里,就只剩下林氏母女,林家女眷和几个孩子了。

    李氏突然正色起来,把那个出门前抱来的盒子拿了过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百八十五章 添妆

    李氏将出门前抱来的那个盒子拿了过来。

    她十分郑重的模样,勾起了周佳瑶的好奇心。

    里面装的啥,为啥姥姥像抱了个金蛋似的?

    李氏把盒子放到周佳瑶的面前,道:“打开它,这里头的东西是给你的。”

    “给我的?”周佳瑶笑,“姥姥莫不是把整个林家的家底都带来了……”

    她是开玩笑的,却不想到盒子里放着的东西,居然真的是林家的家底。

    周佳瑶拿起那几页带着大红官印的契纸来,哭笑不得的道:“姥姥,您还真把家底都带来了。”

    李氏清咳了两声,“严肃点。”

    她这个样子,把尚还煳涂着的林氏逗得笑了起来。

    “娘,这里头到底装了啥啊,瞧你们这一老一小的。”

    周佳瑶把几张契约和银票递到林氏面前道:“呶,当真是姥姥家的家底呢!”

    林氏瞄了一眼,吓了一跳,“娘,您这是干什么?”

    李氏十分郑重的道:“林家有今天,多亏了瑶瑶,家里的酱菜铺子能开起来,也都是瑶瑶的功劳。”

    周佳瑶连忙道:“怎会是我的功劳,我什么也没做”

    李氏摆了摆手,“你当姥姥不识数呢?这话姥姥要是应了,那跟老煳涂有什么区别?你大舅母和小舅母都在此处,你问问她们,我是怎么跟她们两个说的?”

    邓氏闻言,连忙道:“这事儿都是明摆着的,没有瑶瑶方子,哪儿后面的那些事儿?就算我们再勤劳,再不怕吃苦,也不可能做出好吃的酱菜,家里的生意那么好,都是瑶瑶的功劳。”

    刘氏一向不擅言谈,不过她这次也明确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确实多亏了瑶瑶。”刘氏虽然不喜欢多说话,但是她凡事心中有数,家里这些年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卖酱菜得来的。远的不说,单说自己相公在汴京城里的书院读书,花费不少,这钱不也一样都是卖酱菜挣来的?

    李氏把两只手一摊,“瞧瞧吧!瑶瑶啊,姥姥不是那昧着良心吃独食的人,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把属于你的功劳全都抹杀掉吧?”

    周佳瑶不说话了,她转头看了看林氏,姥姥这么说话,让人没法往下接啊!

    林氏这会儿也看出来了,自家老娘这是要给瑶瑶好处呢!

    李氏这个人脾气什么样,林氏最了解不过了。老娘年轻守寡,要强了一辈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平白占别人的便宜,要人的好处的。当年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眼瞅着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也没受四邻的接济,而是一个人上山挖野菜,做了野菜煳煳给三个孩子吃。

    林氏清楚的记得,那野菜煳煳的味道,因为掺了豆渣的关系,那野菜煳带着一股子豆腥味儿,咽下去的时候还很卡嗓子……

    林氏只道:“娘,那您的意思是?”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我们可不能委屈了瑶瑶,白占了她的便宜。”李氏只道:“当初这事是我们全家一起合计的,把这店铺,作坊的钱合成股份,分成十股,再把这十成股分成四份,瑶瑶自己占三股,我,老大,老二家各占两股。将来他们兄弟要是分家,我归到哪房,我那两成股份便归哪房。”

    偏厅里的人都听着,没有人说话。几个孩子也被嬷嬷,丫头们哄到一旁吃点心去了。

    李氏接着道:“这些酱菜,看着不起眼,其实利润大的很。整个辽东府的人家,谁家不吃酱菜?就是那些高门大户里的太太,小姐们,也不定期的差人到咱们家来买。这东西成本低,利润大,别看它不起眼,可是别人想学,他愣是腌不出这个味道来。”

    林家酱菜铺子成立之初,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找茬的,闹事的,不在少数。还有几家做酱菜的老字号,跟风研究林家的酱菜,可惜味道上始终差了一层,没有林家卖的好。

    邓氏不住的点头,很赞同自己婆婆的作法,他们全家上下都借了外甥女的光呢!

    “所以说啊,瑶瑶,你可不能推辞,这些都是你该得的!真要是哪一天姥姥不在了,你大舅,小舅,也都认这笔账。就是拴子,铁蛋,长大了,这事儿也黄不了。你瞧瞧,这文书啊,是特意到衙门弄的,上头写的清清楚楚,只要咱们家的作坊,铺子还在,你这分红啊,就跑不掉。日后如果咱家再开酱菜铺子,只要是用了你的方子,都是要给你算钱的。”这事儿也是大儿子张罗的,在成契之前,她也仔细的问过儿子,媳妇们的意思,孩子们都没有意见,这事儿也就顺理成章的办了下来。

    周佳瑶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姥姥人老心不老,头脑也不老,这想的也太长远了。

    “娘,这不合适吧?”林氏主要怕嫂子,弟妹有想法,现在有自己老娘压着,自然万事好说,将来万一老太太不在了,怎么办?这些东西不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了吗?

    林氏是个非常有家庭观念的人,在她看来,如果因为一点利益,而伤了一家子的感情,那是很犯不上的一件事。再加上闺女的嫁妆已经不少了,别的不说,家里那么老多铺子呢,可都给闺女陪嫁过去了,这些东西足够她吃喝不愁了。要是为了这点钱,弄得两家人生分了,那可就太亏了。

    “有什么不合适的!”李氏瞪了闺女一眼,才道:“这都是瑶瑶该得的!就这么定了。这里头的银票,都是这些年瑶瑶的分红,你拿好了,当自己的私房,以后喜欢什么就买,千万别委屈着自己。”

    李氏这话说得十分有底气,毕竟这几年铺子收益不错,周佳瑶的分红还是挺可观的。

    盛情难却,周佳瑶只得收下。

    李氏的脾气本来就强,加上岁数大了,带着几分老小孩儿的不讲理,故而在这件事情上,她十分坚持。

    周佳瑶主要也怕自己拒绝得太干脆,会给一种划清界线的感觉,到时候李氏会伤心。依着李氏的脾气,这东西她要是不收,只怕李氏连生意都不做了,没准回去就把铺子关了!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姥姥,谢谢大舅母,小舅母。”

    邓氏笑得很和蔼,她本就是个脾气特别好的人,以前因为不能生孩子的关系,整个人给人一种泡在苦水里的感觉,现在她有儿有女,生活顺心,整个人也明媚了不少,看着比之前好像还要年轻几岁似的。

    “谢啥呀,这可是你应得的!要说谢,也是我们谢你才对。”

    这谢来谢去的,什么时候是头?

    林氏连忙过来道:“都是一家人,谢来谢去的多麻烦?一家人不说两句话,娘舅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李氏满意的道:“正是这话。”她松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一个巨大的包袱一样,拍了拍盘在一起的双腿,道:“大事总算是办完了。”

    脸上写着“如释重负”四个大字。

    周佳瑶哭笑不得的道:“大事办完了,莫不是还有小事!”

    李氏下巴微翘,只道:“这小事儿嘛,说小也不小,跟旁的事情比起来,又是大事一件。姥姥呀,得给咱们瑶瑶添妆啊!”

    “那岂不是又要姥姥破费了,您这一趟下来啊,可太亏了。”添妆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长辈的添妆,更加不能推辞。

    李氏连忙献宝似的把她给周佳瑶准备的东西拿了出来。

    她给周佳瑶选了一件红珊瑚的手串,这手串无论从色泽上看,还是从做工上看,都是上品。

    “希望瑶瑶以后的日子都红红火火的。”李氏的眼神里,闪着慈爱的光芒,这几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她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红火的日子。

    邓氏也借着这个热闹劲儿,把自己给周佳瑶准备的东西拿了出来。邓氏为周佳瑶准备的,是一只赤金镶红宝石的八宝如意钗。

    刘氏准备的是一对阳绿色宽面翡翠镯。

    周佳瑶收下了长辈们的祝福,心里满满都是感动。

    女人们聚在一起,就是喜欢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说着说着,这话头就从周佳瑶的婚事上,转到了周府内。

    李氏侧面打听着分家之事。这事儿她略有耳闻,不过知道的却不详尽,此时见了闺女,却免不得提一提这个事儿,生怕林氏受了委屈。

    大户人家分家,怕是不比乡下人家那般,为了几亩地,几斗粮食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李氏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问了出来。

    到底因为什么分的家,林氏是不敢说的,要是让老娘知道了那些事儿,只怕会气出个好歹来。

    林氏想了想,就挑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了几句,只道:“大户人家分家是有惯例的,古往今来都是嫡长赡养父母,没有庶子留在府里的习惯,所以就把他们分了出去。银钱,田地,铺子都分得很公平,没有人不服气。”

    李氏松了一口气,不由得道:“那就好。”

    不多时,有丫鬟鱼贯而入,领头的丫鬟穿着青色薄袄,配枣红色比甲,模样周正,脸上却是一股子清正之气。

    此女二十多岁的年纪,还梳着姑娘发式,跟在她身后的丫鬟都以她为尊,可见她在府里是有一定地位的。

    来人正是寒枝。

    “太太,宴席准备妥当了,男宾们在前头吃酒,女眷这边把宴席摆正了风竹厅。老夫人让奴婢过来请亲家老太太,两位奶奶入席。”

    林氏点了点头,转头才对李氏道:“娘,大嫂,弟妹,咱们过去吧!别让我婆婆等久了。”

    众人便齐齐去了风竹厅。

    周府里因分了家,故而人口也变得简单起来。

    李氏等人此番前来,宋氏也没有请别人作陪的打算,生怕太过热情了,让亲家母不舒坦。

    松竹厅里摆了两桌。

    各位女眷一桌,孩子们一桌。

    孩子们都小,又是实打实的亲戚,便没有什么男女不同度的说法。

    宋氏让王嬷嬷派了几个心细的丫鬟婆子在那桌侍候着,除了六六,其他的孩子都坐到了椅子里,连只有三岁多点的豆豆也不例外!这孩子倒也争气,小小年纪却一点也不憷场,而且也不用别人喂,勺子使得非常灵活,想吃什么,还会跟一旁的丫鬟要。人家给他挟完菜,他还会奶声奶气的说谢谢。

    宋氏见了,免不得又要称赞一回。

    “亲家母,你家的孩子教养的真好,儿孙辈个顶个出挑啊!”

    这话就没有人不乐意听。

    李氏笑合不拢嘴,却一个劲儿的客气,“哪里哪里。”

    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

    小六六早已经进入了梦香。

    林家的孩子都有歇午觉的习惯,这会儿也已经十分困乏了。

    宋氏干脆让人将东跨院的厢房收拾一下,让孩子在那儿歇个午觉。

    她自己也推说身子乏了,把时间完全留给了林氏母女。

    等回了东跨院,众人安顿一番以后,李氏便不由得对林氏感慨,“你婆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