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肴记-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挑的。”袁姑娘笑了一下,“红花也喝得,花茶也喝得,绿茶也喝得。”

    有下人走了进来,将茶盏放置在小几上,随后又奉上几样茶点。

    周小米只道:“袁姑娘不用客气,尝尝这茶味道如何?”

    “是金骏眉!”袁姑娘轻轻一嗅,便知茶香,“好香的茶。”

    “冬天喝最好的!”周小米喝了一口茶,将茶盏放到小几上,才又道:“我刚到汴京,对周围的情况都不太了解,也没有时间去府上拜访,真是失礼了。”

    袁姑娘脸上笑意不减,回道:“是我冒昧了。我们府里,就我这么一位姑娘,表亲离着也远,所以我自幼就觉得寂寞,总觉得身边少了玩伴,乏味的很。周姑娘,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咱们可要好好亲近亲近。”

    这话,就有意思了。

    周小米没有接她的话茬,只是笑笑,突然道:“我看姑娘一身的书卷气,想必读了不少书吧,平时都有什么消遣?”

    袁姑娘愣了一下,才道:“哪里有什么书卷气,也不过是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她笑了一下,又道:“不知妹妹是哪年生的?我应该比妹妹大,咱们不如以姐姐妹妹相称,也亲热些。”

    她这是拐弯抹角的要跟周小米套近乎呢!

    周小米不想大家面子上太难看,就从善如流的应了。

    “妹妹,我看你家的宅子倒是不小,可就是冷清了些,不知道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可都来汴京了?”袁姑娘知道他们是从外地来的,却不知道周家的底细,故而特意想要跟周小米打听一番。

    铁马胡同这边的宅子,多是两进的小宅院。像周家这样大三进,还带着跨院的宅子,是极少的。

    周,袁两家虽然比邻而居,但是离得并不近,两家大门相隔数十步之远,而且袁家宅子的格局,也要比周家小上很多。

    周小米脸上的笑就隐了下去,初次见面,就这么拐弯抹角的打听别人家里的事,这哪里是心急啊,分明就是不尊重人!

    “袁姐姐尝尝我家的点心,看看味道如何!我家的厨子可是花大价钱请来的,袁姐姐见多识广,试试味道。”

    袁依晓有些沉不住气了。

    周家刚搬来的时候,她也没有怎么留心,还是听人说旁边那大宅子卖了,才知道搬来了新的邻居。可是有一次她带丫头出门,无意中撞见了周翼兴骑马回府,她当时就被周翼兴给吸引住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好感从她的心里涌现出来,她觉得她的心跳得十分快,好像连呼吸都不顺畅了似的。

    古人说: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她觉得,自己就是这样。好像那天见了周翼兴以后,自己的世界就都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似的!她茶饭不思,心心念念的,都是他!

    她差手下人去打听周翼兴的底细,可是打听来的消息却寥寥无几。她甚至直接跟父兄说,此生非此人不嫁!爹娘被她缠的没办法,这才三番五次的上门示好,表示有结亲之意!

    谁知,那个周翼兴竟然像是个木头一样,居然对她避如蛇蝎,视她如洪水猛兽一般!

    袁依晓有些不服气!她要模样有模样,要家世有家世,他凭什么不拿正眼瞧自己?而且他居然还让门房的人拦着她,连府门都不让自己进了。

    袁依晓这辈子,过得是父兄宠爱的日子,还没尝过得不到是什么滋味。所以周翼兴越是远着她,她越是勇往直前,决不轻言放弃。

    她打听到周翼兴有个妹子来了汴京,顿时有了主意,想着和周小米搞好关系,成为手帕交。如果她们成了好朋友,那么自己嫁到周家来的机会是不是就大了些?

    所以,袁依晓才会多次上门,想要结识周小米。

    现在看来,这周家的姑娘,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她对自己并不热情。

    “哦!对了,我来的时候,带了几个自己新手绣的荷包,拿来给妹妹做个见面礼,还忘妹妹不要嫌弃。”袁依晓让丫头把自己绣的荷包拿了过来。

    周小米点头,示意桃儿把东西接过来,还拿起一只看了看,赞道:“姐姐好手艺,这针角如此细密,平整,可见姐姐的手艺真的不错。我是不成的,女红拿不出手,姐姐走的时候,我让人给姐姐拿一些点心,也算是我的回礼了。”

    点心,点心!

    她像是个贪吃的?

    袁晓依咬了咬牙,暗暗给她的婢女使了个眼色。

    那婢女点头,悄悄退了出去。

    周小米假装没看到,桃儿跟了出去。

    “好姐姐,我想去方便一下,不知可否帮忙带路?”

    桃儿只道:“妹妹,小姐身边不能离人,我差个丫头带你过去吧!”

    那丫头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

    桃儿指了个丫头,让她领着袁家的丫头往官房去了。

    两个丫头年纪差不多,一路客气了几句,就到了地方。

    “谢谢妹妹了,我一会儿自己回去,你回去吧,别耽误了你当值。”

    小丫头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那丫头四下看了看,发现周围没有人后,胆子便大了起来,一路往少人的地方走,直接穿过二门,往前面去了。

    一直暗中盯着她的红衣冷笑一声,还真让小姐猜着了。

    不一会儿,那丫头鬼鬼祟祟的跑到了周翼兴的院子。

    事先得到信儿的下人们,都躲开了,只有一个书僮模样的人,好像躲在一个背风的地方睡着了。

    那丫头胆子极大,竟然直接准确无误的推开了周翼兴的书房门,闪身进入屋中。

    红衣跟了上去,猫在窗外,将窗纸戳了一个小洞,往里头看。

    那丫头将一物塞进了周翼兴的抽屉里。

    红衣咬牙,连忙飞身上了屋顶。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小丫头轻手轻脚的合上门,按原路返回。

    红衣在房上看得真切,这丫头一副在自己家逛园子的样子,竟是对周府十分熟悉的样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七章 团聚

    红衣暗骂一声,翻身下了屋顶,推门进了周翼兴的书房。她快速的拉开周翼兴的抽屉,从里面找到一只绿底绣着鸳鸯戏水的缎子荷包,荷包里装着东西,她匆匆一看,脸色更黑了。

    里头居然装着一小撮用红丝线系住的头发。

    红衣飞快的把手里的东西塞好,揣到怀里出了书房。

    此时袁家的丫头,已经回了周小米的花厅,主仆二人正跟周小米有说有笑呢!

    红衣进了花厅,微不可见的朝周小米点了点头。

    周小米心中有数,垂了眼睑。

    袁依晓也不是完全没有眼色的人,她在这边巴啦巴啦的说了半天的话,对方也不怎么热情,她早就有些坐不住了。更何况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办成了,她再留在这儿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便很有眼色的起身告辞了。

    周小米笑着道:“袁姐姐别急,我让丫头给袁姐姐备份回礼,总不好白拿姐姐的荷包啊!”

    她给红衣使了个眼色。

    红衣轻轻的点了点头,退了下去,不一会儿,转身捧着个盒子进来了。

    周小米之前就曾说过,要给袁依晓带走一些府里的点心尝一尝,所以袁依晓也没多想,让丫头接了盒子,便告辞了。

    周小米就差人去送,还道:“常有管事的来府里回话,要是冲撞到姑娘就不好了。”

    袁依晓总觉得她是话里有话,可是一时半刻的也猜不透她的意思,就没接话,带着人离开了周府。

    等人走了,红衣就把自己的发现跟周小米说了。

    周小米轻叹一声,幸亏自己长了个心眼,要是没有红衣,只怕这件事情就要闹大了。

    “吩咐下去,袁家的人以后被列入拒绝往来名单,不管谁上门,都不见。”

    红衣连忙应下,下去安排去了。

    那边袁依晓回了自己的闺房,换了衣裳,拆了一身的首饰,才想起来看看周家姑娘到底送了她什么回礼。

    丫鬟打开盒子的时候,脸都白了,活像见了鬼似的,连话都说不齐整了。

    “小,小姐……”

    袁依晓接过盒子一看,盒子里哪有什么点心啊,只有一个绣着鸳鸯戏水的荷包……

    又过了两日,周翼虎从营里回来了,也没去见周小米,直接跟周翼兴打马出去了。

    “知道去哪儿了吗?”

    红衣摇头,“神神秘秘的,奴婢不好打听。”

    周小米索性随他们去了,大哥做事是极有分寸的,用不着她操心。二哥嘛,嗯,成长得也很快。

    她现在担心的是爹娘和两个弟弟,雪天路滑,也不知道他们走到哪儿了。家里头要扔给舅舅,姥姥照看,这没啥说的,周平跟着回去,也是为了照顾那边店铺的生意。那么大的一个摊子铺开了,如果不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管理,是不行的。

    就在周小米担心周瑾夫妻的时候,周府里的程氏也是在心惊肉跳的过日子。

    府里盛传公公的嫡长子并没有死,只是流落在外多年,眼瞅着就要找回来了。她听了,连觉都睡不着了。他们二房是庶出,本就不吃香,二爷又是个浑的,根本指望不上!她没儿子,在府里的地位也就那么回事吧!要真是老爷的嫡长子回来了,那偌大的周府,岂不都成了别人的?

    程氏接连探望了马氏几回,都想给她那儿问个准话。马氏一口咬定这是宋氏故意放出来的风声,让她别大惊小怪。程氏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同时,对马氏也深深忌惮起来。

    马氏为什么那么肯定,此事是无中生有?她怎么就那么有信心呢?当年那个孩子没得如此蹊跷,怕是跟自个婆婆脱不得干系啊!

    程氏不敢再深想,从那以后却是再也没有去探望过马氏。

    江氏呢!对此事也是惴惴的,不过她有个贴心的女儿,自个儿男人的官位虽然是个闲散职位,但好歹他是进士出身,也是有俸禄的,所以江氏的不安要比程氏小很多。

    最主要是她们都觉得,老爷的嫡长子还在人世的这个说法,有些不现实。即便是周幽那边已经放出了话儿,但是仍旧没有人相信。

    十二月初,护送周瑾一家子的队伍终于进了京。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蒋家护送队伍一进城就回去向周婉琼复命去了,而周翼虎派去的人,则是顺利的把一家子老小接到了铁马胡同。

    周小米早就等着呢!一听说他们进了汴京城,就跑到府门口等着去了。丫头们理解主子的心情,也不好劝,只能帮她备上手炉,系好披风,陪着一起等。

    周翼兴还笑话她呢,说难得看到她性子急了一回。他自己呢,还不是一样陪在周小米身边,就想第一时间看到亲人?

    终于,胡同口响起了马儿的铃铛声,响起了车辕压在雪地上的吱吱声。周小米翘首期盼,终于看到了马车队伍缓缓的出现了。

    周小米的心情有些激动,从小到大,她还是第一次跟父母亲分开这么久,几个月没见,也不知道爹娘是否一切都好,两个弟弟长高了没有。

    周翼兴比自家妹子镇定多了,到底他是男儿,出来闯荡的时间也不短了,跟周小米比起来,少了一些小女儿的思绪。

    从胡同口到周府门前短短的一段路,却给了周小米十分漫长的错觉,好不容易马车稳稳的停在了府门前,她便什么都不管,急匆匆的走上前去。

    周家的队伍,一共是六辆马车,其中三辆带有车厢的,三辆装货的。

    周瑾和周安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

    周小米惊喜的道:“爹!”

    周瑾看到女儿后,眼睛也亮了。才几个月没见,闺女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大小姐,二少爷!”周安是周府的管家,这次也举家跟着搬了过来。

    “爹。周管家,一路辛苦了!”

    这时,林氏、李嫂、娟子、顾嬷嬷、周翼峥、周翼嵘,也分别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娘!”周小米第一时间抱住了林氏,母女俩都有些激动,红了眼眶。林氏更是急着把女儿浑身上下都看了一个遍,没见她瘦了,憔悴了,才放下一颗心。

    闺女离家几个月,她就担心了几个月,对于儿子,林氏的担忧总是要少一些。

    “二哥,大姐。”

    “二哥,大姐。”

    老五老六跑到周翼兴和周小米面前,两个孩子脸上都带着非常愉悦的表情,好像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似的。到底是年纪小,觉得旅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反而忽略了离开家乡的愁苦和颠簸的辛苦。

    周小米摸了摸他们的头,感觉两个小家伙又长高了不少。

    李嫂,娟子,顾嬷嬷,也都上前来拜见两位小主子。

    “爹,娘,咱们进去说话吧!”

    “对对,外面冷,咱们进去说话。”

    一大家子人就相拥进了府。

    周安则是安排人手,将后面三辆车上的货小心的搬运下来,送到府中。

    “娘,您看这宅子的格局,是不是跟咱们镇上的宅子一模一样?”

    林氏点了点头,“是挺像的。”

    “当初我买这个宅子的时候,就是一眼看中了他的格局,想着娘要是住过来,肯定也会喜欢。”一家人说说笑笑的进了正房中堂,各自落座。

    大伙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实在是困乏的厉害,周小米就差人将稍间收拾出来,让林氏进去换洗一番,再跟众人说话。

    周翼兴也带着周氏父子去洗漱一回,让他们换了衣裳,又命人摆了一桌子接风宴,众人这才算是安顿停当。

    “爹娘,一路辛苦,儿子敬你们一杯。”周翼兴给林氏,周瑾倒了酒,道:“这是果子酒,不上头,娘,您少喝一点,驱驱寒。”

    儿子敬的酒,当爹娘的哪儿不喝的道理?

    林氏和周瑾相互看了一眼,笑着把酒喝了。

    “娘,我也敬您一杯,您不知道,我都想您了,还有爹。”周小米举杯道:“女儿先干为敬!”

    林氏只道:“你看看,才离了我跟前几天,都会说先干为敬这样的话了。”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心里还是高兴,夫妻二人喝了酒,看着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心里还是十分感慨的。

    不管人在哪里,只有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

    “老二,你大哥,三弟都没时间回来吗?”

    周翼兴只道:“大哥军务忙,这不是要举行武举了吗,大哥的上司也帮大哥报了名,所以他在营里的时间就长了一点。三弟那边,更了不得了,眼看着恩科在即,一时半刻怕是也回不来。”

    林氏点了点头,“还是要以大事为重!”马上就要过年了,等孩子们办完正事,正好他们全家过得团圆年。

    “吃菜啊!”周小米帮两个小的挟菜,“你们尝尝这汴京的菜,可合你们的胃口?”

    “大姐,菜挺好吃的,夫子说过,‘食不言,寝不语’你话太多了。”老五一本正的道。

    “你这个小家伙,还知道挑大姐的毛病了,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你们两个了吗?”周小米觉得老五就是太老成了,一点孩子的活泼也没有。老六呢,跟他正好相反,太活泼了,趁自己跟老五说话的时候,还不停对她眨眼睛呢。

    大伙都笑了,气氛瞬间活跃起来。连老五似乎也忘了食不言的规矩,不停的跟大伙说一些路上的见闻,总算有了几分孩子的模样。

    “要说这汴京城啊,还是比咱们那边暖和。你看看这雪,下得大,存不住多少,咱们辽东府的雪啊,一下就是一冬天,地都冻上了。”林氏的话,让在座的众人都忍不住点头。

    “这汴京城,可比辽东府热闹,气派多了。”周瑾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说完了这句话,就沉默了下来。

    周瑾是第一次来汴京,但是近乡情怯这话用在他身上还是十分准确的。特别是周瑾,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可是他却一点都不记得了,这种复杂的心情,只怕很多人一生都无法体会到。

    他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又是回来认祖归宗的,这种复杂的心境,估计跟后世那些回来寻根的华侨同胞们的心情是差不多少的。

    周小米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却也理解周瑾。

    “爹,娘,咱们不说这些了,先吃饭,然后你们休息一下,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说。”

    “对对对。”周翼兴也道:“明天得空,爹娘跟我到咱家铺子里看看吧!顺便好好逛逛。”

    孩子们的一番心意,周瑾懂。

    “对,有啥话,明天再说,先吃饭。”周瑾笑了笑,挟了口菜,然后不住的点头,“嗯,不错,吃菜。”

    林氏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许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那些担忧和恐惧,就要暴发出来,将她吞噬了。

    周小米看得分明,暗想着,看来晚上,她应该跟娘一起睡,好好安抚她一下才是。

    晚饭过后,两个小家伙的兴~~奋劲一过,便忍不住哈欠连天了。周小米连忙让婆子,丫鬟们带两个人下去休息。

    所幸房间早就布置好了。因为这个宅子的格局跟周家以前宅子的格局很是相像,所以周小米干脆就按照以前家里的样子来布置,而且给大家分配的房间也都是跟以前一样的。

    周瑾夫妇还是住在正房,周小米自己住东跨院。双生子住东厢房,周翼兴他们的房间还是像以前一样,都安排在了外院。

    周小米跟林氏道:“我想着先这样住着,等老五,老六再大点的时候,再让他们搬到外院去,左右房子有的是,实在不行,搬到跨院去住也是可以的。”

    林氏点了点头,对女儿的安排还是十分满意的。

    “娘,您要不晚上跟我睡?”周小米歪着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好久没见着娘,我都想您了。”

    林氏就摸了摸她的头,“你都多大了,还跟娘撒娇。闺女啊,娘知道你是为了娘好,你放心吧,娘应付得来。”她早就下定决心了,既然躲不过,就应该把自己立起来,为母则强,她虽然出身差点,可是婆婆都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周小米笑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加更吗?

    周小米笑了。

    她在林氏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份从没有过的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