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启一愣,道:“你是怎么发觉的?”康孟祥摆了摆手,道:“方才收拾饭的时候,悄悄的探了下你的脉,身毒医术可与汉医大不相同!”刘启苦笑一声,虽然这是大忌,但他本意却是收徒……

    康孟祥转了话题,道:“你知道雒阳白马寺么?”刘启道:“知道!但没去过!在洛阳城南!想来如今也是荒凉的很了!”康孟祥叹了一声,道:“师叔的书稿我也想一观!但愿白马寺没受到波及!”

    刘启有些话没有轻易说出口,他不知道董卓临走时波没波及白马寺,只要出了乱子,那也没辙。不用说别的,当时火中取栗的贾诩贾文和,可是一点浮屠书籍都懒得要,家中的书库,硬是一本都没有……

    康孟祥又叹道:“不仅仅是如此,听说白马寺的佛像隐藏着师叔所悟到的手印。”刘启奇道:“这些隐秘还和我说,不怕偷传?”刘启看着不怀好意的康孟祥,猛然悟道:“你这厮,不是什么好人!”

    康孟祥哈哈大笑,道:“陀那钵底醒悟的也快!其实这些手印就是传遍天下也无妨!不是正统,终究走不上大道!”刘启深以为然,所谓的手印事实上正如《太平要术》阴卷一般,光有法门还没有理论。

    康孟祥幽叹一声,道:“仅有降妖伏魔的手段,而无佛祖的慈悲,知见障啊!”刘启看着康孟祥闭起了眼睛,仔细咀嚼了这句话,猛然发现有个词貌似很熟。知见障?貌似是历代少林寺走火入魔见佛祖最快途径……

    一想到全身瘫痪,圆寂了账,刘启有些不寒而栗,不自觉的出了声:“难道是邪教功法?”刘启感到一阵阴寒的目光盯着自己,赶忙解释道:“并非我有什么偏见!只是这知见障,听说貌似会全身瘫痪?”

    康孟祥一愣,随后了然刘启的想法,开口道:“是的!陀那钵底倒是了解我佛门功法!”刘启道:“这也太狠了吧!”康孟祥哈哈大笑,道:“这又有何狠的?不过是具臭皮囊!改世重修便是!当然,若是连这点佛修都到不了,这等弟子不要也罢!”

    刘启一愣,随后醒悟到道佛两家又一个不同点,道家讲长生,佛家论转世,虽然终点都是一样,但这个过程却是差得远。看起来,貌似是佛门功法沾了些便宜,但转世之后,一身灵光还剩多少,能否重开神智,修行多久都是个问题,毕竟在这个年代,人寿不长,意外性实在是太大了!

    刘启叹了一声,却见得康孟祥从僧徒那里取出一枚种子,放在手心,开口道:“启!在你眼中,佛门的术和道门的术有什么区别?”

    刘启摇了摇头,道:“道门是借天地造化为己用,至于佛门,我想不出?”康孟祥点点头,道:“难得碰上一位修行中人!我让你看看佛门的术法!”康孟祥闭上了眼睛,对刘启道:“我佛门有三佛,分为过去佛迦叶诸佛,现代佛释迦摩尼,未来佛弥勒佛。而正是此三佛构成了我佛门根基。”未完待续。

202() 
康孟祥掌心中出现一个“卍”字,金光大闪,有些刺眼。刘启初时不觉得有何特异,但渐渐地吃了一惊,只见得那枚种子竟然在掌心中萌发,随后伸出绿芽,然后开花。康孟祥道:“此为未来之力,接下来就是过去之力!”随后,那枚植株如同倒映一般,花朵变成花骨朵,随后绿枝渐渐缩小,最后浓缩成一个小点,即最先的一枚种子!

    康孟祥笑了笑,道:“陀那钵底可有所悟?”刘启有些迟疑,开口道:“道家是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佛门,可是格物,依着过去未来现代之力施展?”康孟祥点了点头:“善哉善哉,虽不中亦不远矣!这花,在我心中开了,固在眼中也开了!你可懂?”

    尼玛,这理论拖到现代被无数砖家叫兽拉出去枪毙一万遍有没有?在举世唯物主义思潮的情况下,你摆弄唯心主义做个嘲讽脸有没有?(好吧,在大汉朝依然是唯心主义的天下,唯物主义者可以蹲墙角画圈圈诅咒了)

    康孟祥笑道:“心在故我在,佛即是我,我即是佛!”虽然这话听起来很狂,但一想想,却又包含一些哲理,刘启这个佛教白痴如果说能凭着几个兴趣而上网搜的小故事而能装一装的话,那么再往下深谈,却有些堵了。毕竟这个年代,不是后世佛教道教开始融合的年代,理论上是很冲突的。刘启却没想到,他其实在康孟祥眼中已经很布尔比(牛叉)了,少年郎对外来的佛教知道这么多实在是很惊艳,甚至康孟祥心中又起了一丝黑暗的冲动……(难道说封神里的准提祖师附身了)

    刘启还是走了,在扯了半天之后,成功的求来了那枚护身符,那位三四十的僧人更期待他的下一次来访,因为到了他们这个阶层,能聊上天的人太少了。修行者的寂寞谁能懂……

    小娘子十分欣喜的接过了刘启带着的一个小包囊,说道:“启,符求来了?这是什么?”刘启叹了一声,道:“不过是本《易筋经》,不过你万万不可修炼!我去把符给义父!”貂蝉点了点头,不过还是下意识的打开了包裹,只不过里面的书却是用羊皮制成(参考《倚天》中乾坤大挪移中秘籍的形象),一道看不懂的文字(梵文)以及一道汉文,估摸是翻译吧,配着几幅图画……

    所谓的《易筋经》自然不是达摩东传时的版本,此时的《易筋经》算是简化版,就连名字也没有,套用康孟祥的话就是“不过是个易筋洗髓的法门罢了”,不过要命的是,这等呼吸术若想修习至最高境界,还是得找些佛经看看比较好,倒不是别的,而是武者不仅仅得身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就连大脑也得跟上步伐,所以说真正的高手,不可能仅仅是“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蠢货,当然所谓的“简单”和文人的蔑视,大多都是武者政治觉悟低,通俗地讲,就是被文人捅黑刀子而不自知,但真正的事实是,在信息如此不发达的情况下,又有谁能这么敏锐呢?

    话题扯得有些远,刘启在把符给了贾氏之后,太夫人兴致冲冲的替她收好,说是等到黄道吉日在配上。刘启把贾诩拉出了房间,看着这个有些不耐烦的中年人,道:“义父?雒阳的白马寺如何?”

    贾诩有些稀奇的看着他,笑道:“莫非你去跟着大和尚谈了一天,就想出家?不过说真的,白马寺的情况么,确实不好!经书还不知晓,不过听说大殿中有不少值钱的东西被相国搜刮一通……”刘启心中“咯噔”了一下,随后苦笑道:“我怎么可能会出家,道佛两家路子不同!此时改行,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贾诩愣道:“芝麻为何物?西瓜又为何物?”刘启想了想,还好这两样此时都有,苦笑道:“芝麻就是胡麻,西瓜就是寒瓜!”贾诩想了想,道:“这说法倒也新奇,不过启,你不要乱改名字!”胡麻,张骞通西域时所传回,寒瓜,汉武时海上丝绸之路时所有……

    贾诩眯着眼睛,笑道:“你既然见了大和尚,对佛家观感如何?”刘启道:“康孟祥是个健谈人,胸怀大度,甚至不避嫌疑,展示了佛门法术!其中过去现代之力,确实有不可思议之力!”

    贾诩哈哈大笑,指着刘启道:“大和尚想拉你入门,自然是不遗余力!不过你的想法也很不错,倒是让我省心了!”刘启“嗯”了一声,奇道:“义父也觉得启不入佛门是正确的?”

    贾诩点了点头,道:“先且不谈道义,你可知,在我鬼谷中人眼里,佛道之间的区别?”贾诩看着刘启摇摇头,开口道:“道家的精华就是一个‘借’字,借者截也,阴阳造化,可本质上还是截了一道天地元气。而佛家则是讲了一个‘我’字,所谓的‘我’即‘心我’,即道家中三元中的‘神’发挥到了巅峰,换句话说,就是荀子的‘人定胜天’,只不过这片领域的大小视人而定!”

    刘启喃喃道:“一个凭着外力,一个养着自身,听起来,岂不是……”贾诩没好气的道:“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道家难道就不养自身了么?你平时光说左道左道,左道干的什么事儿,难道你还不晓得?”

    刘启吐了吐舌头,他虽然看不起那些乱服金丹的左道(左慈躺着也中枪,丫的,为师和那些乱来的人不一样啊),但事实上道家在养身方面犹胜佛门,毕竟后者恨不能的舍了这具皮囊,早登极乐……

    刘启笑道:“话说义父,你们鬼谷……”贾诩敲了刘启一个“爆栗”,说道:“什么叫你们鬼谷?你和我学了这么长时间,难道就不是鬼谷中人了么?”刘启一脸汗颜,弱弱的道:“这也算?难道不入门也行?”贾诩道:“我鬼谷有教无类,只要传承不断即可!至于造福世间,或是遗臭万年,这与我辈中人无关……”

    刘启小心翼翼的盯了他一眼,难怪这厮历史上能得了“肃侯”的谥号,何谓肃,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说白了,心够狠够果断就是肃……(乱武什么的,好吧那是现代人给的……)

    事实上,在历史中最令人头疼的对手,就是如贾诩这一号人物,说白了这类人通常不大按照常理来,揣摩心理,会发现你最多知道他不会将自己至于险地,可事实上呢,宛城之战,贾诩所在之地已经险得不能再险了,悲剧的阿瞒还是中枪了……

    贾诩不理会刘启,进屋装相逗小孩了,事实上,贾诩的逗孩子之路也就剩这几个月了,等到孩子一会含糊的说话,估计整个人就变了……什么,你说等到下一个孩子出生?拜托,那时候贾穆就有些大了,贾诩为了慈父的尊严,定然不会如同这般……

    刘启回了屋,看着有些入神的貂蝉,一把搂住了小娘子的背,笑道:“这么入神呢?”貂蝉点了点头,道:“秀觉得这呼吸法门博大精深,而且有些经脉似乎有些怪异!”

    刘启哈哈大笑,将羊皮卷一卷收了起来,看着有些不依的小娘子,开口道:“这是身毒法门,自然与我大汉朝的不太一样!不过说真的,这经书,你还是不学为好!你要是想看,我也不反对!反正等哪一天,你得把这经书好好的临摹一遍,算是个传家宝传下去!”

    貂蝉歪着头道:“那你还不让我看?”刘启叹道:“身毒法门自然有其诡异之处!纵然对身体大有好处,不过康孟祥也谈过,若是想修炼至深,得学佛门法门!”貂蝉一听,兴趣立马没了,道:“如此无用的经书还留着干什么,只是个空想,一点用都没有!”刘启道:“咱俩学了道,可后人启可管不了,说不定就有学浮屠的,到时候,让他承了这一卷倒也不错!”

    小娘子想了想,红着小脸,点了点头,蚊子般的声音响起:“不如,秀在卷首加上一段话,非佛教徒不可修行此卷?”刘启点点头,看着这害羞的少女,不自觉有些痴了……

    一到了夏天,最令人感到厌烦的,一是热,二就是知了声,尤其是如今所在的大汉朝,无工业化无污染纯天然,交响乐**迭起,求爱的歌词仿佛不带换气的一般,男高音夏蝉表示,这算不了什么……

    果然,夏天什么的,吃着寒瓜最好了,刘启眯着眼,坐在皇宫小花园的石凳上,至于某位小皇帝则是苦着脸来来回回的和马超对练。说是对练,马超自然是放了不少水,旁边还有剑术先生王越指点,这厮倒也能耐下心神。顺便提一句,马腾终于解下了这厮的禁足令,顺便打发到刘启的部下——事实上就是入了禁宫当侍卫,直属上司徐晃……

    尽管马家大少爷脾气依然臭得很,不过令刘启满意的是,至少这厮学乖了些,不明着和人对着干,至于私底下的牢骚,他可是懒得理会。

    刘启笑呵呵的对着一位小萝莉道:“吃啊!”小萝莉奶声奶气的说道:“嗯!”看似刘启有着“怪叔叔”的潜质,不过这小萝莉名声可是大得很,逗一逗“无知少女”什么的还是最有爱了。少女姓马,单名甜,名字不错很甜,不过事实上瞅着这三岁萝莉的模样,结合者马家就这一名萝莉,刘启敢断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杜撰人物!

    说是杜撰,其实也没错,《反三国志》中首次登场的赵云之妻,马超之妹马云禄,什么你说名字对不上,好吧,在汉代你当看到有三个字的名字时,通常来说,后面俩的就是字了。小萝莉年方三岁,圆圆的脸看着就有想拉一拉的冲动,尤其是刘启一看到马甜就想起自家的小妹子刘梅,心中的爱惜更是不自觉的泵了出来。

    不得不说,小孩子是敏感的,自然能“明辨好坏”(初印象),刘启不知晓,因为他对马甜的照顾使得马超对他观感好了不少,要知道,在整个马家,马超能看重的家人并不多——一个马岱,再就是这个马甜。马岱是堂兄弟,至于马甜则是同父同母的亲妹子,准确的说就是有一半的羌人血统(汗一个,这算不算是种族歧视……)

    王越高喝道:“陛下,剑锋抬高一寸!”刘协的小脸更苦了,说实在的,这把剑对于少年小郎君来说确实是把重剑,尤其是二十五斤的重剑挥舞了近半个时辰的时候,这把剑仿佛通了灵,召唤了山神,刘协感到整个胳膊都快被镇压了,死死地使不上力气,最可恨的是,无良师傅还在打劫着从江南送来的贡品……

    刘启没有顾及到徒弟那幽怨的眼神,事实上,自打他一清早入宫检查之后,脸上就写满了三个字“不满意”,或许是小皇帝自制能力差,或许是几位大儒趁着武艺师傅不在,对小皇帝说:“陛下!你应该趁着这段时间加加担子……”但无论如何,熊戏的进度远远赶不上当初猿戏的进度,更不用说这世间已经过了半年……

    刘启拿起小刀,将冰镇大寒瓜又切了一小片,对着马甜道:“最后一片了!不能多吃!小心拉肚子!”萝莉先是犹豫了一会儿,看着那个红瓤的寒瓜,眼光仿佛化成了水,不过一想起刘启的警告,只好低下了头。

    刘启撇了撇嘴,如今的世道,难道三岁的孩子都这么早熟么,这不科学啊!正当刘启满脸疑惑的时候,“当”的一声,刘协的宝剑被马超一剑击飞,后者面无表情,说道:“陛下!就这么点力气么?”

    王越的嘴抽了抽,看着这天才少年,再看看饱受欺凌的少年陛下,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刘协的小脸上滴满了汗水,整个衣服仿佛被浸透了一般,顾不得那被击飞的宝剑,飞快的冲向了凉亭,一只小手就向石桌上的大寒瓜抓去……

    “啪”的一声,刘启化成了恶魔,对刘协道:“先运气宁神!看你的样子,这么急吃寒瓜,本来有些起色的肠胃估计又要坏了!”刘协看了看正在饕餮中的马甜,一回头看到王越正点点头赞同刘启的话,本来弯弯的眉毛仿佛被大山压塌了一般,快垂到眼底了……

    “嗒嗒嗒”一阵走路声传来,侍中蔡大家走了过来,看了看笑道:“正练着呢!”刘协点了点头,小脸更愁了,因为蔡邕一刀又切了一片寒瓜,不顾形象的一口就咬了上去,说道:“真不错!是加冰的吧!启,你可真有一手!”未完待续。

203() 
刘启耸耸肩,道:“其实将寒瓜放在井底泡一阵更有感觉,只不过时间来不及了,更不用说有那个吃货在……”蔡邕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因为刘启的目光正对着马超,至于他的桌前已经放了不少寒瓜皮……

    刘启道:“蔡侍中怎么会到这里来,讲经的时间还没到吧!”蔡邕叹了一声道:“今年关东大旱,相国因旱灾刚刚写完了奏章,要免掉司空种拂,估计马上就会送来吧!”刘启歪着头想了想,种拂,没什么印象,估计是酱油党一枚(你才是酱油党,种拂我可是种昱之子,凭着政绩才爬上这个位置的……)。

    刘启打着哈哈,说道:“蔡侍中,因为灾祸而被免官的又不是那一个,更何况这仕途犹如河水一般进进退提,指不定哪一天就又复起了!”蔡邕点了点头,道:“也是,种司空的名声政绩也在,倒是我有些瞎想了。”蔡邕自嘲的一笑道:“那十几年的浮沉,倒是失了一枚平常心,真是罪过啊……”

    因灾免官,这不是什么稀罕事,自打“天人感应说”一出世,造孽的董伪儒为后来无数冤案埋下了伏笔。按理说,这不关董仲舒的事,毕竟这学说的根源是儒家六经的《尚书》,不过不管是六经还是孔子,至少人家没推广到全国,只不过汉武帝头号打手董仲舒为了推广儒家,炮制了几手,结合了《公羊传》,这学说就这么诞生了。

    像什么种拂这些历史上名气小的也就算了,如北宋王安石第一次下台,根源就在于天人感应,“十日不雨,乞斩臣宣德门外”,等到了第十天,王安石刚下台立马一场大雨,不得不说,安石投错了胎……

    闲话扯得有些远,在长安小凉亭正大快朵颐吃着大寒瓜的时候,在东郡太守府上可是沉云一片。曹操看着自家手下的谋士,对着这毒辣的天空一点辙儿都没有。

    右席最上头那位自然就是荀家这一代的英杰荀彧荀文若,尽管他的才华在荀家算是小辈中的翘楚,但在外人眼中远远赶不上荀家另外两人——荀攸荀公达以及袁绍帐下的荀谌荀友若,无他,荀彧之妻虽贤,但她却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也就是说在他的出身上算是有一半宦党的影子。正是因为这个,袁绍瞧不起他,尽管荀谌废了无数口舌推荐,但荀彧和宦党出身的曹操一对,就变成了好基友,不得不说,出身有时候就决定了阵营……

    荀彧在曹操帐下除了军师,管得更多的是政事,也就是萧何的加强版,开口道:“今年忍忍也就过去了,不过到了明年春恐怕粮草就得断了!尤其是今年东郡收纳了不少白波……”东郡事实上也就是曹东郡,也就是曹操。曹操道:“难不成明年向本初借粮?可恶,早知道的话,前一阵那些大户的粮食就应该限制!”荀彧摇了摇头,那时候他还没入曹操帐下,至于程昱那些人算不上内政好手,以至于被李儒钻了空子……

    话刚说完,一名文士道:“袛有一策,虽可解远忧,但……”曹操急道:“快说!”枣袛看着曹操道:“昔武帝通西域,屯田渠犁,如今我兵多粮少,可行军屯!”不得不说,读书果然是有用的,枣袛这么一说,众人马上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