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笑了笑却不作声。其实这么多年了,陆仁不说,貂婵也明白越是重要的大事,在明面上就越不能表现出什么紧张的情绪,否则陆仁这个头面人物的情绪会很容易影响到麾下人员,因此貂婵反手也在陆仁的身上拧了一下,这才回舱去拍电报。

    电文被陆仁揉成了一团再随手扔进海里,接着陆仁也陷入了沉思。他虽然现在身在中亚,但华夏内陆的电报也时不时的会拍过来,向陆仁汇报一些华夏这边的情况,所以有些事陆仁还是很清楚的。而现在荀彧忽然要求进行即时通讯,陆仁或多或少的也能猜得到荀彧的用意。

    ————————————————————

    半夜十一点,陆仁来到了登陆艇的通讯舱。等到通讯接通,荀彧和蔡琰的全息影像出现,陆仁就向蔡琰摆了摆手,蔡琰就会意的退了出去,只留了荀彧在那边的通讯秘室之中,而陆仁这头的貂婵也知趣的退出了通讯舱。

    二人相视先是彼此都沉默了一下,然后还是由陆仁先开了口:“荀公你这般唤我是有何事?”

    荀彧又是好一阵的沉默,然后才以很低沉的声音道:“刘备和曹丕联名上表天子,表赞你的功绩,并且希望天子进你为王爵以嘉奖你的功绩。”

    陆仁乐了:“加我为王爵?我可连公都还不是。”

    这里得说清楚,陆仁的爵位还只是候,但由于其“域外藩邦”的性质,到是可以直接跳过公爵去当王爵。

    这头的荀彧又沉默了一下,问道:“义浩,你有为公之意吗?”

    陆仁的脸上收起了嘻笑,向荀彧一字一顿的道:“荀公你又何必如此?且不说我们以前的交情与认知,只说你从老曹那里出逃再来到我的身边帮我都已经十年有余了。这十年下来,我陆仁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清楚?”

    荀彧的嘴唇先是动了动,然后是“孰视”了陆仁很久,最后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义浩,你莫要怪我,而且咱们明人面前也不说暗话……人是会变的,而且一变之后会不会仍然还是我熟知的那个人,我的心里实在是没底。我已经与你知心十年是不假,可也曾经有人与我知心二十余年,但在最后却……”

    话到这里荀彧除了长长的叹息之外就再没说话,而陆仁也知道荀彧口中的“知心二十年”所指的人是谁。荀彧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心中的那根神经格外的敏感,而现在陆仁也碰上了和当初的老曹差不多的情况,荀彧会变得有些神经质也是很正常的事。

    而对荀彧那于神经质下长长的叹息,陆仁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道:“荀公,由你主笔代我上表天子吧。”

    荀彧闻言,目光闪动:“写什么?怎么写?”

    陆仁再笑:“你是希望我怎么写的就怎么写,不用去担心什么。总之荀公,我不知道在你的心里是怎么看我的,我也懒得去扮演什么雅亮高洁之士,那么在你的面前我不妨直接小人一回。曹丕和刘备这俩魂淡对我来这么一手,肯定有他们自己的打算,那我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如意?他们想坑我,我就坚决的不掉进他们的坑里……荀公,我这么跟你说,你能放心了吗?至少是眼下你能放心了吗?”

    荀彧又一次的对陆仁“孰视之”,最后是向陆仁点了点头,人也好像是松了口气:“既然义浩你都开了这样的口,那么老夫多少也能安心不少。不过义浩,你真的不在乎这么好的能王爵加身的机会?就算是你真的不想,你的诸多幕僚……”

    陆仁耸了耸肩:“很多的事我本来就不感兴趣,而且很多的事情我也有着我自己的底线。荀公,有些事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但我也不妨再在你的面前伪君子上一回……这么些年来,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把夷州、东南亚给并入了我们大汉的版图,可我一但进公称王,并且引发了一些变故的话,那么这些地方搞不好就会被中原之人给排除在大汉的版图之外,那么我这么些年来所做的一切不都付诸东流了吗?我承认我也有着不少的私心,但同样的,我陆仁也有着我心里的理想!”

    这些可绝不是陆仁在开玩笑。其实陆仁比谁都清楚自己的这些地盘在当时的许多人的眼中仍有着“域外藩邦”的性质,而一但自己称公称王,这些地盘就等于是成为了陆仁的“公国”或“王国”的地盘,换言之就是由原来意义上的受大汉的直辖变成了大汉的附属藩国,然后联同上陆仁那个“域外藩邦”的性质,可就真的会被当时的正统思想给排除在外了。再说白一点,就是陆仁好不容易才把这些地盘给归入大汉……不,应该说是归入了华夏传承的版图,可要是被刘备和曹丕的那些事情得了手,陆仁的这些地盘又会被当时的传统思想给分离出去。

    陆仁的确也有着不少的私心,但毕竟也有着自己的操守、底线以及想法。或许在这一点上正如同许多的华裔、华侨那样,在自身有了能力之后就会想着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而陆仁现在所持有的能力、实力,也足以让陆仁为华夏做一些更大的事情。然后曹丕和刘备现在所做的那些事情,正好就触碰到了陆仁心中的底线,或者说是在破坏着陆仁心中的理想,所以是陆仁绝对不能接受的。

    再说得不客气点,陆仁如果是想称王称霸的话早就可以称了,又何必一直以来都与大汉保持着那份君臣的关系?之所以一直都在努力的保持着,就是要把这些地盘都彻底的归入华夏。并且不仅仅是单纯的在地域上的归入,更是要做到在思想层面上的归入。而要达成这些,仍然还需要一些时间……

卷 三第三百二十回 归吾华夏(二)() 
此刻的通讯舱中悄无声息,陆仁是面带微笑的在望着荀彧,而荀彧却是在那里低头沉思着些什么。许久过去,荀彧抬起头向陆仁问道:“义浩,你难道就真的不想进公封王?”

    陆仁这时也轻轻的叹了口气:“荀公你又来了。说真的,要说我对这种事没点想法那肯定是骗人的,只不过我很清楚我不能那么做而已。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

    荀彧自嘲的一笑:“如此一来,反倒有些是老夫阻了你荣华之路的意味。”

    陆仁嗤之以鼻:“荣华富贵?荀公你觉得我陆仁缺这玩意儿吗?而人之一生,去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进而名留千古,这才更好一些吧?”

    荀彧看了看陆仁,却没有说话。

    其实陆仁此刻也有些头痛。在刚收到荀彧要求进行***通话的电报的时候,陆仁只是大概的猜到了荀彧是想和自己说些什么,所以陆仁对荀彧也算是稍有准备。可是陆仁也清楚,荀彧在经历过老曹的事情之后,那根神经真的是太敏感了,而且在这种事情上也会变得不肯轻易的去相信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所以想仅凭着几句话就让荀彧放心有点不太现实。可现在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陆仁又还能再说些什么?

    就因为这样,二人又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荀彧的心里在想着些什么陆仁不知道,不过陆仁想着想着却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那就是在原有的历史进程里老曹也曾经碰上过相近的事情,也就是孙权曾经给老曹送去过一份劝进表,意思是劝老曹登上帝位,而老曹的回应是把孙权的那封信公开给众人看,然后笑着说孙权这是想把他老曹给放在火炉子上面烤。

    后世的历史学者分析过,孙权来这一手的目的绝对是没安好心,而老曹正是因为看破了孙权的险恶用心才向众人明言说孙权这是想把他老曹给架上火炉子。而陆仁在想到这个事件的时候脑子里也是灵光一闪,之前一些有点想不通的事情也随之明析,心说这种招数还真是大家都会啊?孙权是想把老曹给架上火炉子烤,那么现在的曹丕和刘备会不会也是想把自己给架上火炉子?

    一念至此,陆仁马上就向荀彧说出了这个想法,也算是与荀彧之间打破了之前的彼此沉默,好歹找到个话题。而荀彧在听完了陆仁大致的分析之后便轻轻点头道:“义浩,不瞒你说,这些事情老夫已经想到了,可是……”

    陆仁道:“可是你怕我的心里有过份的野心,会认为你说出的来话是想阻断我的荣华之路是不是?”

    荀彧默然的点了点头。

    陆仁无奈的长叹:“荀公啊,你的这种想法和顾虑我能理解,可是我心里的想法你又能不能理解……呃,可能你还真理解不了。”

    这是实话,陆仁的想法是后世愤青型的想法,所以陆仁还真不指望着荀彧这个有着时代局限性的人能够了解得了。后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说领先世界半步的人是伟人,但是领先了一步的人则是个疯子。而伟人们的想法都不是当时的人们所能够理解得了的,疯子的想法那就更别提了。然后转回到陆仁的身上……陆仁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来到这个时代,在想法上超前了这个时代多少步,那么岂不是比疯子级的还要疯子级?超级疯子?超级疯子之3?亦或是超级疯子之神?红色的还是蓝色的?(不好意思,串了一下龙珠超。)

    这边的荀彧再次的望向了陆仁,目光中则是充满了狐疑与不安:“义浩,你告诉我,我到底能不能相信你?”

    陆仁这会儿也真的是没了脾气,想了想最后索性带上了点耍赖的口气:“荀公啊荀公,我真的是拿你没办法了。算了,你爱信不信吧。反正最后我这么跟你说吧,你信我的话或许还有点拼头,可是不信我的话,那就真的是半点的拼头都没有了。不过你可别对我来什么以死明志啊!你留在我身边对一些事情还能挡一挡,可你要是死了,那些歪瓜劣枣的事谁来挡着?”

    荀彧又一次的低头沉默了,而且这一回少说也得是沉默了十多分钟之后才抬起了头,向陆仁有些不知所谓的惨然一笑:“也许义浩你说得对,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我除了选择相信你之外又还能干什么?我已经六十二岁了,在这世上又还能再活几年?而很多的事情其实早就已经木已成舟了,我执意的这么坚持下去,也不过是在螳臂挡车而已。”

    陆仁一听这话差点抓狂,心说你这老子小其实是看得懂世道的嘛!可是想想荀彧一直以来的理想与坚持,却又实在是不好向荀彧说些什么。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像荀彧这样的人才是最为可怜的人群之一,在心底有着自己的理想、梦想,却明白自己与的理想、梦想已经无法实现,使得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与行尸走肉都没什么分别,那种心中的苦楚与煎熬……连带着陆仁还想起了蜀汉后期的诸葛亮,那时候的诸葛亮又会不会是这样的情况?

    这头的荀彧又低着头不知想了些什么,然后才向陆仁道:“义浩,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陆仁道:“你说吧。”

    荀彧仍然是沉默了一下之后才向陆仁开了口:“有些事,我知道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了,而一味的强求于你,其实反而是对你不公,可是……”

    陆仁连忙摆手:“说正题!这个时候还说这些客套话有什么意义?”

    荀彧苦笑了一下才道:“好吧……以后你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我既拿你没办法,也不能阻断了你的荣华大道。但我希望你能答应我,至少在老夫的有生之年,你不要……”

    陆仁打断了荀彧的话:“如果这就是你的条件的话,我答应你。至少在你荀老爷子的有生之年,我陆仁一不为公、二不为王,称皇称帝这种事更不会去做。”

    其实谁都知道这种起誓般的话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可言,可对于荀彧这么号已经处在濒临于绝望的边缘的人来说,能得到这样的一句话多多少少的总能让他们再升出点希望,至少能够让他们再有点盼头,而且可以让他们的余生还有个可以为之奋斗的方向。

    所以在这个时候,荀彧是忽然向陆仁跪倒并行以大礼,却把陆仁给闹得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伸手去扶,浑然忘记了站在对面的只是个全息投影而已。结果在失去平衡之下,人家荀彧只是跪倒行以大礼,陆仁却与地面来了个五体投地的亲密接触。

    不过这样也好,算是在一番很沉重的话题之后,以一个小小的无厘头般的结局结束了这番沉重的对话。陆仁有些狼狈的翻爬起身,见荀彧还跪在那里,索性也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冲着因为刚才自己这一摔而有些愕然的荀彧摆摆手笑道:“行了行了,多余的话就别说了。现在天色也很晚了,你回去休息,写好了表文、檄文之后给我看看,没问题的话就直接上呈天子和印刷公布出去。”

    荀彧点了点头,最后是向陆仁低声的道:

    “义浩,谢谢你……”

    ————————————————————

    就在刘备与曹丕还在打着嘴仗与笔仗的时候,陆仁的表文上呈到了献帝刘协的面前,而陆仁的檄文也在华夏大陆的各处张贴公布。

    上面的意思说白了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说我陆仁之前是立了点功,但绝没有可以达到封公封王的地步。然后就笔锋一转,用很巧妙的笔法对刘备和曹丕来了个明褒暗贬,甚至是用有些隐晦的笔法道出了刘备和曹丕自己想称王,却把陆仁给推出来当出头鸟的事情。

    最后收笔处,陆仁就是义正言辞的说自己身为大汉的臣子,将会严守君臣之礼,严守当年刘邦定下的白马盟约……反正就是说自己绝对不会登上王爵之位,同时让刘备和曹丕别再在那里叽/叽/歪/歪的拿他陆仁说事。

    而最严重的警告,就是陆仁明确的表示你刘备和曹丕要是再敢开那种口,我陆仁立马和你刘备或是曹丕绝交,中断所有的贸易往来。

    这条严重警告可真的是吓到了刘备和曹丕。政治、外交方面的事,刘备和曹丕说真的还不怎么担心,可是一但陆仁断绝了与他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刘备和曹丕可就有些受不了了。之前也多次提及过陆仁对刘备和曹丕的地盘有着相当大的经济影响,甚至还催生出了不少的相关经济链,一但中断贸易往来,且不说刘备和曹丕的钱包会缩多少的水、武器装备方面会变得落后多少,单单只是境内的士家豪族们的抗议就能让刘备和曹丕头痛欲裂。

    于是乎,刘备和曹丕就都马上住了嘴,至少是在有关于陆仁的话题上收住了嘴。这么说吧,封公封王这种事一般都是要“三让”的,像老曹在封公封王,以及曹丕接受禅让的时候,都有过看上去很虚伪、很假的“三让”,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必须要走的流程,不然的话太过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非议。

    而陆仁的表文、檄文,一般情况下会被人认为是“三让”中的“一让”,后面还要经过“二让”和“三让”才会接受,甚至当时还有些没搞清楚情况的人都准备再帮他们的主公动笔去劝谏陆仁来着,可是刘备和曹丕这样的明白人从表文、檄文中看出了陆仁隐含在文笔之中的杀气,赶紧的让麾下那帮子没搞清楚情况的人收手。

    所以所以,陆仁只是实实在在的“一让”就终结了这场闹局。而陆仁来了这么一下,刘备和曹丕虽然还在争功,但对于某些事情却不得不小心上了许多许多。王爵这个关键的台阶,他们还是想登上去的,但至少他们不敢再去招惹陆仁、扯上陆仁。

    不过如此一来,在献帝刘协那里嘛,却也对如何褒奖陆仁一事而犯了愁。

    献帝刘协虽然是傀儡,但却是个明白人,而且对陆仁还有着一份朋友的感情。说真的,如果不是出于一些政治层面上的考虑,献帝刘协绝不介意封有着“域外藩邦”性质的陆仁为王。可是陆仁来了这么一下,明确的表明了自己这里的态度,献帝刘协虽然心中颇感欣慰,甚至对陆仁还有着几分感激之意,但如何褒将陆仁就成了个大问题。毕竟陆仁立下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闹出过一些不小的动静,你总不能不进行褒奖吧?最重要的是陆仁这里的褒奖之事要是没有处理好,刘备和曹丕那里又该如何处理?

    好在荀彧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征得了陆仁的同意之后把赵雨给派去了许昌,在暗中告知献帝刘协该如何褒奖陆仁。

    或许是荀彧觉得有些对不起陆仁吧?所以在封公封王这个原则不能变的情况下,荀彧是建议献帝刘协对陆仁“升职但不进爵”,也就是陆仁的爵位不变,但是增加陆仁的食邑。顺便说一下,陆仁现在的爵位是莽甲候,食三千户,而增加食邑之后是“食万户”……虽然说这没什么实际的意义来着,但也总算是有个交待。

    再在官职方面,陆仁最早的官职是新加的“抚夷将军”,这个说白了还只是杂号将军;现在身上挂着的是“征南将军”,则是比较高阶的名号将军;而现在这个时候荀彧的本意是想建议献帝刘协加封陆仁为卫将军,也就是大将军之下的车骑、骠骑、卫这三公将军之一,陆仁却提出了异议,说不如新增一个“南海大将军”。

    这里可别看到“大将军”这个字眼就以为陆仁是在给自己谋福利,事实上按照东汉的官制,这种有“xx”前缀的大将军,其秩位其实比车骑、骠骑、卫还低了半头,再说得不客气点,三公将军是属于名号将军,“xx大将军”则属于很高阶的杂号将军,只不过比四征四镇要高级一些,而且不像某些杂号将军那样会用完就收回罢了。

    还有文职方面,陆仁现有的文职是“夷州牧、守辽州牧”,说白了就是夷州省长兼辽州的代理省长。这个不能变,也变不了,但是可以把“守辽州牧”变为“领辽州牧”,也就是从代理省长正式转正为正式的省长。这个且不多说,最主要的是把九卿之一的大司农一职扔给了陆仁。

    也就是说,只要献帝刘协一批准,陆仁完整的文职就将会是“汉,大司农,并领夷州牧、辽州牧”……

卷 三第三百二十一回 归吾华夏(三)() 
“大司农?荀公,你这是……”

    当时荀彧拟好了表文和檄文,并且通过全息影像交给陆仁过目的时候,陆仁实在是被闹了个哭笑不得,而荀彧的脸上则满是带着几分玩味的微笑。

    能不玩味吗?当初陆仁还在老曹麾下混日子的时候,曹营之中的一班子人大多都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