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就得想办法去弥补你做错的事情,重新建立起你的威望。

    而在眼下,又能有什么事能你比曹丕全力的去攻击外敌更挣脸面与威望?好,就算你曹丕可以铁了心的不要脸,长安那边的军民将士还要他们的那张脸!!

    当然,陆仁也知道这个事,还少不了自己得在暗中进行一些引导……

    ————————————————————

    (七月份结束了,瓶子也快累趴下了。赶完这一章,瓶子还得去和狐朋狗友们宵夜吃个小龙虾什么的。明天八一,瓶子要例行盘点,多半会来不及更新,这里先打个招呼哈!)

卷 三第两百九十三回 施以报复(三)() 
建安二十七年二月……虽然说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没有建安二十七年。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进入建安二十七年之后,整个华夏大陆的各处都被陆仁发出的一则檄文给震惊了。

    说是檄文,但如果是用现代的辞汇来说,不如说是“战地新闻报导”才更合适一点。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把当时夷州子弟救援百姓,曹丕方面却见死不救的事给报导了一下。

    陆仁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没学过新闻报导的专业,却也是“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有些东西玩起来至少在汉末三国时期也可谓是得心应手,更何况陆仁的身边还有着像蔡琰、郑玄这样的超级笔杆子?

    顺便再说一句,原本应该在建安五年以七十三岁高龄去逝的郑玄郑老爷子,这会儿在陆仁这里都已经九十五岁了,并且在陆仁或明或暗的“养生之法”下,九十五岁高龄的郑老爷子身体还挺不错。而在陆仁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郑老爷子对陆仁、对夷州子弟有着一份别样的感情,甚至可以说很多的夷州子弟都算得上是郑玄的弟子,现在听闻说这些优秀的子弟这样死去,郑老爷子的悲愤之情立刻暴发,一份檄文也因此写得那是……好吧,这个不用多说。

    这里可千万不能小看了像郑玄郑老爷子这种文人对华夏地区的影响力。或者可以这么说,那就是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士子们都需要这个时代相应的文化标杆人物,而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又有哪个文人士子在这方面的影响力能和郑玄郑老爷子相抗衡?

    而在这里要说句难听点的话,陆仁会一直以来都很注意保护、保养郑老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官渡之战时期想借助郑老爷子的名头来提升自身威望的袁绍也差不了太多。只不过相比起那个时期的袁绍,陆仁要更擅长于捅“软刀子”。

    好了,这些不扯得太多,反正以郑老爷子为首的几篇檄文一发出去,整个华夏地区对曹丕几乎就是一片的骂声。这种事情吧,且不说刘备、孙权这样的货色很乐意对曹丕来一个落井下石,就算是在曹魏的内部,想逮住机会就踩曹丕几脚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于是乎,曹丕的个人声望在这时几乎就是掉到了冰点,曹丕本人这时也慌了神,开始拼命的想办法对他的声望开始补救。可是说真的,你曹丕现时点的宣传手段能和陆仁所拥有的宣传机器去比拼?就算是能拼上一拼,曹魏境内的那些世家豪族、文人士子,似乎也不怎么愿意买你曹丕的帐来着……老曹当初的一些措施对世家豪族的针对性太强,现在暴发出来就都反馈到了曹丕的身上,而原有历史上的曹丕为了得到世家豪族们的政治支持,也是不得不采用了九品中正制。

    说真的,陆仁就是因为了解这些原因,所以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下。用陆仁的话说就是该狠狠的揍你一顿的时候就要往死里揍,不然你这家伙还真以为老子是个好欺负的老好人。至于对外作战的大局,还有之后该如何收场,陆仁也有着自己的打算。而现在的曹丕还在试图进行狡辩与抹黑,陆仁也不介意对曹丕再来上一记狠招……

    ————————————————————

    此时的夷州学院,已经快要闹翻天了。

    也不为别的,陆仁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夷州之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驱逐正在夷州学院中就读的曹魏人员。

    这里要再次说明一下,陆仁本身对于什么一统天下之类的事没多大的兴趣,反到更多的是想把“黑科技”提前散播到华夏大陆的各处,进而造就一个远远超越其他文明的强盛文明。也正因为如此,陆仁在夷州学院的创立、运营,以及设法对曹刘孙三家的“留学生”的吸引上一直都不遗余力。

    后来在在十余年前以蒸汽机与铁道进行了“开路”之后,曹刘孙三方都架不住“黑科技”的诱惑,开始各自派出学员前往夷州学院进修。而在曹刘孙三家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留学生”嘛……好吧,是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首先黄月英就是三家的“留学生”中最早的一期,而且对比起其他的人员,人黄月英可有着不少理工方面的底子。

    又有点扯远了,打住。这里要说的是曹刘孙三方之中能成为“留学生”并且来到夷州进修的人员,基本上可都有着自身的家底和背景。不过这也难怪,别说在那个时代了,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面,能跑去国外留学的学子,除了极少数的人员之外,绝大多数的人员要是没点家底的话又哪里能架得住留学时相关的费用?而在那个时代,就更加是如此了。

    好了,简单点说就是当时曹刘孙三方能来到夷州学院进修的子弟,基本上就都是曹刘孙三方之中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人员。这里也千万别以为当时的世家豪族们就都是一些墨守着儒家思想的迂腐之人,真要是对宗族发展有利的东东,这些世家豪族绝对是最为敏感的一批人,也绝对会是第一时间就去进行学习的一批人。

    陆会当初对“留学生”的吸引可就是从利益方面下的手,曹刘孙三方的世家豪族也因此而尝到了不少的甜头,所以对于从陆仁那里多学些有用的东西回来很是上心。所以时至今日,夷州学院中曹刘孙三方的“留学生”可真不在少数。

    那么现在陆仁对曹魏方面的“留学生”下了手,有什么意义?这意义就在于陆仁对曹魏方面的“留学生”下了手之后,经由这些“留学生”之口,很快就能把曹魏方面世家豪族的仇恨给转移到曹丕的身上。

    这么说吧,曹丕的见死不救、忘恩负义,到头来却给曹魏方面的世家豪族造成了损失,那么曹魏方面的世家豪族会去记恨谁?记恨陆仁?可能会有点,但人家陆仁占着理啊!所以大头的锅还是得你曹丕给背起来。

    这还不算,曹魏方面的“留学生”此时最难以接受的,却还是他们的脸上无光。你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曹魏方面的“留学生”走在夷州学院或是他处的时候,陆刘孙三方的学员却马上避开曹魏学员,同时还要递过去一种鄙视的目光,背后甚至还有“吾不屑于与忘恩负义之国之人为伍”的议论,这尼玛对人会造成多么大的心理压力?而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曹魏人员更多的就会是想着这么一句话:

    “我怎么就有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主君!?”

    这样的思想观念一但扩散开,你曹丕还有什么威望可言?

    ————————————————————

    如果说陆仁对曹魏方面的“留学生”的驱逐只是破坏了曹魏方面世家豪族们的“后期潜力”或“后劲”,暂时来说还看不到什么影响的话,陆仁接下来的招数可就真的是让曹魏方面的世家豪族有些招架不住了。

    “贸易禁运!中止合作!!撤回人员!!!收回投资!!!!”

    陆仁玩经济战略玩了多少年了?对曹魏经济方面的影响绝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这么说,那就是陆仁在对曹魏的经济问题上跺一跺脚,那么曹魏境内的那些世家豪族就得抖上几抖。

    其实当年陆仁就对老曹玩过一次经济战,差点没把老曹给整得吐血,而老曹在事后有发出过陆仁对于曹魏经济体系掌控的担忧,也曾经试图要尽可能的摆脱陆仁对曹魏经济体系的影响。

    但老曹不清楚的是陆仁作为一个穿越者,尽管没有学过经济学,但很多东西基本上是可以拿过来就用的,就比如对于小农经济的优缺点,陆仁就专门并且仔细的进行过研究,然后用一大堆或实质或虚拟的东西硬生生的砸进了曹魏的地盘之中。而老曹的地盘有着科技树上的劣势,同时还受到了世家豪族们强大的制约力,所以老曹的很多措施几乎就是无法施行。再说句不客气点的话,有些措施老曹硬要是施行的话,那么曹魏方面就等着落后与挨打吧。

    老曹正因为清楚这些,所以是带着一份深深的遗憾而离开了人间。或者还可以说老曹当时不肯接受陆仁的续命之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陆仁打了一张人情牌,那意思是想让陆仁看在旧日的一些情面之上对曹魏手下留情。

    说老实话,陆仁对老曹有恨,但也有一份尊敬,更有着一份旧日的情面,所以陆仁原本是不想对曹魏方面下太重的手的,但这也就给曹丕造成了一种“陆仁比较好应付”的错觉。

    但是这回,陆仁真的是发了狠了。老虎要是不发威,你还真当我病猫啊?几百夷州年青一代的精英子弟,你他吗的说不救就不救?有些事老子是能理解,但你他吗的是不是把事情也做得太绝了一点?老子之前给你的帮助,还真他吗的是喂了白眼狼不成?

    于是乎,陆仁是下定决心的出了狠招。而如此一来,曹魏境内的世家豪族们可就彻底的慌了神了,毕竟前些年陆仁进行过的那次经济制裁的事,对于这些世家豪族来说那可是记忆犹新。

    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曹丕的头那是一天痛过一天。要知道这是一个士族阶层的势力愈发的强大的时代,曹丕就算是贵为曹魏的主君,在面对境内世家豪族们一封又一封的问责信的时候,也一样的会感到格外的扎手,但偏偏又奈何这些世家豪族们不得。

    更要命的,就是曹魏境内的一些人借此机会开始向曹丕下手,甚至有人发出了要曹丕交出魏公之职的呼声。别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历史上像这种借机发难、谋取大权的事可从来就不少,曹丕也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而他当初能登上魏公的宝座,不服气的人可不在少数……

    ————————————————————

    夷州,陆仁的办公室。

    “义浩,这是魏国那边最近发回来的一些消息,你看看吧。”

    荀彧把一叠文件递给了陆仁,陆仁看的第一份就是有关于夷州子弟撤离情况。在出了那件事情之后,陆仁留给徐尚和钟离皓的命令是大张旗鼓、大大方方的从曹魏的境内走。而因为有了之前事情的铺垫,陆仁确信你曹丕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对这些夷州子弟下手。

    要是你曹丕还敢下什么黑手……除非你曹丕是彻彻底底的不要脸,不想当这个魏公!别以为陆仁是在开玩笑,在那个时代,曹丕要是真的把脸丢光了的话,那他也就别想在魏公这个位置上呆着了。

    看看夷州子弟们已经走到了许昌,准备从许彭铁路线前往徐州连云港登船返夷,一路上的情况很安全,而且在路上有不少的曹魏世家豪族过来说个好话,意图拉上点人情、搞点映像分,陆仁就默默的点了点头,因为这是陆仁想要看到的结果。

    这边荀彧就座,顺手端起了茶杯向陆仁皱起了眉:“义浩,你看这次的事情到差不多的时候还是收一收手吧?曹子桓固然是可恶之极,但外敌仍在虎视,真要是把魏国乃至中原的政局给搞得乱七八糟,岂不是给了外敌以喘息之机?”

    陆仁沉默了一下,沉声道:“荀公,你觉得我像是那种不顾大局的人吗?”

    荀彧摇了摇头,但马上就开了口:“我相信义浩你的为人,但我同样很清楚义浩你这个人很多时候偏重于感情。这不能说是坏事,而且这回我们夷州的精英子弟如此枉死了数百,这的确是让人为之气愤。只是义浩啊……”

    陆仁摆了摆手:“荀公,我心里有数。事实上,我在决定对曹丕下手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应该如何收场。”

    荀彧扬了扬眉头:“怎么说?”

    陆仁长长的叹了口气:“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就劳烦荀公你执笔写一份表文吧。”

    荀彧的眉头又是一扬,因为他已经明白了陆仁话里的意思。而对于荀彧来说,这可能是最合乎他心意的一个方式了……

    ————————————————————

    (昨天例行盘点,瓶子没时间更新,大家见谅哈!)

卷 三第两百九十四回 让德于君() 
时间进入了建安二十七年的四月。【。aiyoushenm】

    凉州那边,该打的仗还在打。曹丕的确是很混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伙有战略眼光,知道不把长安西边的敌人给摆平的话他会不得安宁。

    再说了,曹丕最近这两三个月虽然被陆仁一连串的招数给整得头重脚轻,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要紧握兵权和重立威望……用陆仁的话说,就是曹丕得在这个时候用对外作战的战功来掩盖掉他的一些劣迹,所以曹丕这个时候打起仗来到是半点都不含糊。

    而另一头的刘备这时对天水方向的进攻也打得有声有色。作为一代枭雄,哪里会不明白现在不管是在军事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上都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就算是从个人的私怨上来说,刘备还得找天水方面的西域联军报仇来着。

    陆仁方面则是已经把长安方面的人员都撤了回来,甚至在撤回人员之前,还把许多诸如电台、储备的一些物资之类的东西给砸烂了,反正是不想便宜了你曹丕,而曹丕对此也无可奈何。没来由的,曹丕都在暗想着当时怎么就没把赶到长安的聂倩给杀了……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其实当时聂倩赶回长安的事很多人都知道,曹丕根本就瞒不住,回过头来夷州子弟找上门去向曹丕要人,那会更不好解释。

    好了,这些不再多扯。只说到了三四月间,曹魏方面与大汉的朝庭之中有很多人都收到了荀彧的来信……这里说一句,老曹虽然建立了魏公国,而且大汉的实权就是被老曹掌握在手中,但老曹在政治层面上总归会有着一些忌讳,所以曹魏公国的地盘主要是在河北,献帝刘协也还有着一些自己名义上的直辖地区。

    如果是按照原有的历史,献帝刘协这些名义上的地盘会在禅让之后被曹魏接收,但现在的情况是老曹止步于公爵,曹魏没有能取代大汉,所以献帝刘协的这些地盘到是保留了下来。而且在老曹去逝之后,由于曹丕在接手曹魏时碰上了一些问题的缘故,对献帝刘协多少有点顾之不上,所以这一来二去的,献帝刘协到还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这些地盘的实权,只不过相对来说这点实权也没多大的意义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汉的朝庭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保存了下来,而献帝刘协在现在这个时候总归还有着一些天子的余威。当然了,这里面也少不了陆仁与荀彧一直以来在暗中的一些操作,所以说不管是陆仁还是荀彧,与献帝刘协、与汉庭官员之间一直都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而荀彧当初可是老曹的大管家,在老曹那里的人缘无需多说,所以荀彧哪怕是于建安十七年被陆仁给拐去了夷州,与曹魏境内的诸多人员仍然一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往来,而这也是陆仁所需要的。

    这次陆仁与曹丕之间的矛盾闹得很大,曹魏境内的政治、经济格局更是将会受到陆仁有如狂风暴雨一般的打击,而献帝刘协实际上等同于是与曹魏给捆绑在了一起,所以献帝刘协这里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汉庭与曹魏境内许许多多的人员又哪里还能坐得住?所以早在陆仁发出那份檄文的时候,汉庭人员与曹魏人员但凡是与陆仁或荀彧有点往来的,都在急不可奈的给陆仁和荀彧写信、说情。

    好了,现在可以把话扯回来了。陆仁之前跟荀彧说再过一个月,就让荀彧主笔写一份表文,以荀彧的聪明当时就明白了陆仁话里的意思: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大,曹丕这个可恶的家伙也必须要狠狠的教训一下。但是考虑到陆仁与曹丕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也就注定了不管是陆仁还是曹丕都不可能主动的作出让步,那么这样下去只会造成一个难堪的僵局。

    而想要破解这样的一个僵局,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让更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当一当和事佬。再以陆仁和曹丕的身份地位,能够充当和事佬的人除了献帝刘协之外还能有谁?

    当然了,刘备和孙权也是可以以同等的身份站出来再说一说话的。不过可能是个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刘备和孙权这俩货还巴不得陆仁和曹丕真的肝起来。让这俩货站出来当和事佬?信不信他们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所以所以,陆仁当时的意思是让荀彧在合适的时候给献帝刘协上一份表文,请献帝刘协出来平一平事。但荀彧作为汉末三国时期最顶尖的智者之一,基于对陆仁的欣赏与信任,却也不肯让陆仁在这个时候落了下风……嗯,主他代表陆仁来主动向献帝刘协上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就是陆仁先服了软吗?

    所以荀彧在这个问题上多绕了几个弯,并没有按照陆仁的意思直接给献帝刘协上表,而是利用自己的文笔与人脉网络,给汉庭与曹魏的很多人写去了信件。信件上明面上的意思是在不断的指责曹丕如何如何的差劲,可实际上却是在引导着这些人去找献帝刘协,由献帝刘协给曹丕在政治层面上施加压力。

    换句话说,献帝刘协是肯定会被这些人给请出来当和事佬的,但在和事的同时,会挨骂的只能是曹丕,然后陆仁是“委委屈屈”的接受了献帝刘协的和事请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陆仁这里的需求。而在荀彧看来,陆仁让他这么做,也是在进一步的强化天子声威,这可是荀彧最乐意看到的事情,也是荀彧对陆仁最为满意的原因之一。

    好了,荀彧的那些“提示信”送到之后,汉庭的官员与曹魏的人员只要不是傻的,马上就明白了自己接下来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