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晔稍稍皱眉:“将军,你把陆伯言派去倭岛我没意见,可是把孙郡主也派去倭岛,这是不是有些缺少考虑?”

    陆仁把手里的书放下,向刘晔微笑道:“子阳你是想说什么?”

    刘晔道:“将军是明白人,应该明白我所指的是什么,将军又何必问我?而我如此发问,到是想知道一下将军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不然我想以将军之精明,不会作出这样的决断。”

    陆仁笑了:“是啊,孙郡主的身份特殊,按常理来说,我都应该把她关到监狱里去才对。可真要是那样的话,事情不就没什么意思了吗?”

    刘晔用力的干咳了两声,算是告诫陆仁扯淡别扯得太远。

    陆仁又笑了笑,反问道:“子阳,我对倭岛的用意,你是清楚的吧?”

    刘晔这时到是点了点头:“不错,这个事在下清楚。一开始对此我虽然还有些不以为意,不过这几年来凌远从倭岛那边弄回来的东西不少,对我们的收益还是不错的,所以我对将军准备出兵邪马台一事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六回 多点之备() 
数日之后,孙权那可是带着万分的惊讶,看着已经站在他眼前的孙尚香,因为打死孙权也想不到陆仁会突然放孙尚香回江东。最新最快更新再等到孙尚香以公事公办的格调,当着一众文武群臣的面把陆仁写来的书信交给孙权之后,孙权的整个人可就懵了。

    且不提孙尚香办完正事之后去看望母亲,孙权的议事厅中此刻早已变成了菜市场。这尼玛谁他喵的想得到陆仁居然会来这一手?孙尚香是什么人?是孙权送去陆仁那里的人质哎!这么轻易的就放了回来,你丫的陆仁这到底是想干啥?

    所以所以,以至于都有人怀疑是不是老曹又想对孙权举兵,在暗中拉拢了陆仁准备来个南北呼应。而陆仁为了不在道义上失理,故意的、主动的把孙尚香给送回了江东,然后就等着你孙权把孙尚香扣下来,不再送往夷州,这样陆仁在道义上就站住了脚,那么接下来陆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和孙权翻脸。

    总而言之,陆仁来的这一手实在是让孙权方面的人一个个的都摸不着头脑,所议论的都是陆仁此举的用意,而对于陆仁在信中说和孙权一起去发笔小财的建议反到排到了次要的位置。

    但不管怎么说,孙权的手底上还是很有着一些聪明人的。而他们所作出的一些分析,到是和陆仁这里的设想差不了太多。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一致认为孙权绝不能借此机会把孙尚香给扣在江东,以免和陆仁再次翻脸,结果却惹来更大的麻烦。至于陆仁借兵的提议……三千没有,只能给两千一般般的。太精锐的孙权舍不得,太差劲的则是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所以在半个月之后,孙尚香就顺利的领着两千江东兵来到了夷州……

    ————————————————————

    夷州码头,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型船队刚刚出发,目的地自然是倭岛邪马台。

    船队已经渐渐远去,陆仁刚才一直在挥舞送别的手此刻也背到了身后。等到诸人散去,陆仁和刘晔在酒楼中坐定,三杯过后刘晔问道:“将军,一直以来你对北方的这些海域都十分的在意,这次更是派兵前往倭岛,所以我很想问一下,将军如此是不是还有些别的用意?

    陆仁晃了几下酒杯,微微点头道:“不错,我是有别的考虑。本来在我的计划里,济州是作为方便北方贸易的一个中转站来使用,至于三韩和倭岛……老实说,我本来都是想等风儿再大一些,可以自己领兵出征的时候交给他来征讨的,当是给他的一种历练。不过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既然碰上了咱们就得好好的把握住,不能坐失良机。”

    刘晔也点点头道:“不错,机不可失。而且将军行事之风与他人不同,就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必退。”

    陆仁跟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七回 航道闲聊() 
(昨天一号,瓶子做事的地方要月初盘点,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打条子休息了一下。见谅!)

    ————————————————————

    大海之上,陆逊和孙尚香的舰队正在向北航行。而在旗舰的船头甲板上,陆逊正反背着双手站立在那里,望着茫茫大海出神,口中亦不知在低吟着些什么。

    “伯言!”

    陆逊回转过身,见是孙尚香拎着两瓶啤酒正在走过来。等来到跟前时,孙尚香把一瓶酒递给了陆逊,自己举瓶算是致了个礼,接着就问道:“你在这里看什么?看风景吗?”

    陆逊摇了摇头:“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又哪里有什么风景可看?不过就像兄长曾经对我说过的那样,当一个人处身在这一望无尽的大海之中的时候,才会愈发的感觉到我们为人者自身的渺小。”

    孙尚香也抬眼扫望了一下那无边无际的海面,若有所思的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这样的感觉。”

    孙尚香可不是没有见过海的人,相反甚至可以说孙尚香自小就没少与海打交道,而且在和陆仁扯上了些关系之后,也有过好几次乘坐海船在大海上跑的经历。但严格的说起来,那都只是在近海地区的航道上,真正像现在这样置身于汪洋大海之间却还是头一次,所以在心中也难免会生出些异样的感触。

    不过老实说,这种在大海上漂着的日子其实挺无聊的。从夷州基隆出发,到倭岛邪马台的距离是一千两百多公里,以夷州舰船现有的航行能力,最起码也要六到七天。而且这还只是最理想的走直线的情况,事实上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总会有些乱七八糟的情况发生因而使舰队的航速受到影响,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一段航程在陆仁的手上一般都是定为十天。

    现在已经是第四天了,舰队的航程也才刚刚过半,但是以孙尚香好动的个性,在舱室之中自然是会有些坐不住,所以就跑到甲板这里来透一透气,看见陆逊在船头那里看风景,就跑过来和陆逊搭上几句话。

    受到陆逊文人气息的影响,孙尚香也稍稍的感叹了一下,但马上就笑着向陆逊问道:“看你刚才嘴里好像是在念叨着什么,是不是作出了什么诗辞?念给我听听如何?”

    陆逊的神情马上就变得非常的尴尬,连连摇头道:“郡主就莫要取笑于我了!我不过是一时由感而发,胡乱的吟了几句而已,实在是拿不出手来。哎、哎对了,郡主你也不是一向对这些诗文辞赋不感兴趣的吗?又何必让郡主你听着不适服?”

    孙尚香撇了撇嘴:“这不是在这海上漂着无聊吗?可惜我的那架留声机留给了我二哥,不然现在在海上漂着的时候,一边听着音律一边看着海,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无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八回 无聊扯淡() 
(昨天一号,瓶子做事的地方要月初盘点,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打条子休息了一下。见谅!)

    ————————————————————

    “让我来猜猜看啊……伯言,你该不会是迷恋着陆兰吧?”

    只这一句话,陆逊的脸当时就见了红。因为真论起来,陆逊的确是有些喜欢陆兰,或者说陆逊对陆兰很有那么几分暗恋与仰慕的意思。如果用现代的词汇来形容,可以说陆逊有点像那些死宅控,而陆兰自然就是陆逊这个死宅控心中的宅男女神了。

    只不过陆逊的脸皮没多厚,突然一下被孙尚香的一句话给戳中了心事,脸上就有些挂不住。有本事、会打仗是一回事,可这些感情方面的事却实在是说不清。项羽够英武霸道吧?可还不是在虞姬的问题上英雄气短?

    而这对孙尚香来说,却无疑是发现了相当好玩的事情……老实说这也是被这几天无聊的航程给闹的。最新最快更新再说了,你也得看看孙尚香平时是跟谁混在一起。吕玲绮、赵雨这些个小娘皮,哪个不是被陆仁“毒害”得相当之深?而这些女孩子家家的混到一起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题扯不出来?

    再者再者,好事八卦本来就是女生们的天性,这一点在孙尚香的身上也不例外,只不过正常情况下没那么过火而已。可这几天被无聊的航程一闹,孙尚香的这点劣根性就冒了出来。

    再看孙尚香上上下下的反复打晾了陆逊一番,口中啧啧有声的摇起了头:“可惜了,真的是可惜了!其实伯言你容貌英俊,才干也很不错,而且你比陆兰大两岁,年齿相当,要是放在别的地方真的是很合适的一对,但陆兰……”

    陆逊连忙摆手止住了孙尚香的话:“郡主你饶了我吧!其实、其实我虽然对兰姑娘有着几分仰慕之意,却也深知兰姑娘对兄长心仪已久,我又岂敢造次?”

    孙尚香嘿嘿坏笑:“你可以去向陆先生求亲啊!谁都知道陆兰虽然挂着陆姓,但实际上和你们吴郡陆氏并非血亲。”

    陆逊哭笑不得的摇起了头:“麻烦郡主就别再取笑在下了!唉,其实在下也知道郡主只不过是在与我开玩笑而已,那我也不妨说句玩笑话吧。向兰姑娘提亲?且不论兰姑娘根本就不可能会答应在下,只说万一兰姑娘要是答应了下来,在下肯定会被夷州上上下下的民众咒骂终日,最后搞不好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虽然知道这只不过是玩笑话,但孙尚香还是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毕竟陆兰作为夷州的大众偶像,在夷州上上下下的影响力可不是闹着玩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就是夷州虽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陆兰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可以和那些宗教信仰的领袖人物划上等号,所以说陆兰是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九回 事不可急() 
又是几天无聊的航程之后,陆逊和孙尚香的舰队距离济州岛还剩下半天左右的路程。最新最快更新再根据陆逊的推算,大概是在今天的午后抵达。

    可能有人会说陆逊和孙尚香不是要去邪马台的吗?怎么又跑去济州岛了?其实很简单,陆仁虽然答应对次卑提供援助,但邪马台卑弥呼一族的内乱还只是处在一个宫庭政斗的阶段,并没有上升到武装斗争的层面,换句话说目前还只是在玩文斗,彼此之间还没有玩上刀枪,所以陆仁认为现阶段暂时还用不着直接动刀动枪的去打。尽管都派了兵过去,但至少在现阶段来说,也是属于帮次卑进行武力威慑而已。当然了,战斗准备还是要作好的。

    正是因为要做好战斗准备,这些坐了好些天船的士卒们需要进行一下休整。特别是孙尚香从孙权那里要来的两千吴军,他们在内陆的江河上坐个船什么的虽然是家常便饭,但海上的航行对他们来说基本上也都是头一次,必须得给他们一个休息与调整状态的时间。

    除此之外,陆仁毕竟准备好了要对倭岛动武,而既然是准备要动武,相关的各方面就需要相应的调整。现在除去陆逊与孙尚香的舰队与兵力之外,能对倭岛动手的还有凌远的舰队和驻留在济州岛的张绣父子,这三支力量得在正式抵达邪马台之前开个会,商量一下相关的事情。

    说起来济州岛可是个好地方,在后世那可是知名的旅游胜地。而在现时点吧,济州岛的开发虽然落后到近乎于原始,但也正是因为其原始之故,环境上没有受到什么破坏与污染,风景自然是要比后世还好上许多。陆仁在建安十二年率领初期的几只炮舰去支援赵雨的时候曾经到过一次济州岛,那也是乐不思蜀的玩了好几天才回去的。

    再到现在的建安十五年,整个济州岛早就已经被陆仁给收入了囊中,成为了陆仁对三韩和倭岛方面的前哨基地,并且还特意的调派了张绣父子来济州岛坐镇。

    陆逊和孙尚香抵达济州岛的时候,张绣和凌远早就等在了那里,那些什么客套酒宴之类的就不用罗嗦了。然后三方统计了一下,陆军方面有六千多,其中陆逊的夷州兵两千,孙尚香的吴兵两千,另外的两千是张绣的济州守军;海军方面三方各有人员和舰船,不过主要是以凌远的三千海军,张绣麾下的海军只有千余人,一般只是负责济州岛周边的海域警戒。至于陆逊和孙尚香带来的海军……那都是运输队,海战舰队也只够警式与护航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三方加起来的总兵力居然也有过万之数。但是嘛,张绣的济州守军是不能动的,也就是说这次的活只能是陆逊、孙尚香、凌远他们去干而已,张绣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出动去帮一帮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十回 胆大包天() 
“我让粲儿去义浩那里拜师求学,这才多久?他这个时候回来干什么?”

    荀彧砚墨的手顿时停下,心中疑惑的皱起眉稍稍想了一会儿,荀彧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愠意,向侍从吩咐道:“去让他进来吧。

    过不多时,荀粲带着两个随行侍者来到书房。吩咐这两个侍者在门边等候之后,荀粲上前向荀彧见礼道:“不肖孩儿拜见父亲!”

    荀彧看了荀粲很久,也不让跪在地上的荀粲起身,就这样沉声问道:“粲儿,我命你去夷州向陆义浩求学,如今才不过一年有余,你却因何早早还家?”

    荀粲恭敬的回应道:“新年将至,师傅命我归家与父亲共度佳节,待元宵节过后再行前往夷州继续求学。”

    荀彧轻轻的拍了下桌几愠道:“混帐!夷州至此往来至少需三月之数,汝即从师求学,当知时光如金,怎能徒然把时光浪费在这虚华之事上!纵有新春庆贺之意,着一家丁致信即可,何需亲来!?”

    荀粲小心的低声道:“孩儿知错……只是师尊有命,孩儿也不可不从啊。

    荀彧叹了口气,语气也松缓了下来:“罢了,我不怪你。想想你那师傅的为人便是如此甚恋亲情,当年若不是……你起来吧。想你一路疲困,先回房去收拾一下,稍迟一些再去拜祭一下你的亡母。”

    荀粲领命缓缓起身,见桌几上砚中的墨只砚了一半,凑到近前道:“孩儿久未在父亲身边稍尽孝道,今日求学暂归就容孩儿为父亲砚一砚墨吧。”

    此刻荀彧很想把荀粲给轰出房去,省得荀粲在这里打乱他的思路。不过再转念一想,自己的这封信一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到自己这个最疼爱却也最为不喜欢的小儿子也是个未知数……疼爱指的是亲情,不喜欢却是因为荀粲是专修儒术的荀氏中的一个异数。

    不管怎么样,荀彧还是舒缓开眉头,将桌几上的帛信翻折盖住,静静的望着荀粲在那里小心的砚墨。不知不觉间,荀彧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个父辈对子女关怀的眼光。

    荀粲在那里小心砚墨,房中这会儿也安静得可以。砚了一会儿,荀粲留站在房门那里的两个侍者中的一个轻轻迈出几步,看样子是想上前代替荀粲来砚墨。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荀彧却颇为不满的瞪了那侍者一眼,刚想开口把这侍者喝退,却见这侍者向荀彧微微一笑,荀彧依稀间觉得这侍者颇为眼熟,因此就稍稍的楞了一下。

    荀彧这一楞神的功夫,那侍者已经走到近前低声开了口道:“荀公,粲公子,砚墨这种事还是让我这个下人来做吧。”

    荀彧猛然反应过来,惊呀中差点叫出声,急忙伸手捂住嘴这才没有发出什么声响。等这惊呀过去,荀彧才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卷三 第十一回 知不可为() 
“……而我留在许都,或许还能劝阻住曹公行此不忠不义之事。我不能和你去夷州!”

    面对荀彧的固执,陆仁默然的摇了摇头:“荀公你又何必自欺欺人?你追随曹公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曹公的为人心性如何,权威日重之后的变化又有多少,难道你会心里没数?曹公他这一次意欲称公,本就是势在必行之事。之所以会拖延至今,当中的目的为何,荀公你心中应该远比我清楚才对。”

    荀彧长叹道:“我身为大汉臣子,纵然一死也不愿看见此事。”

    陆仁道:“死有何用?除了能搏回一汉室忠臣死节之士的虚名之外,根本就于事无补。而且有你荀公带头,其他与荀公志愿相同者也会纷纷站出来拼死劝阻曹公,这样不就是给了曹公一份再详尽不过的异己名册吗?等到曹公一切准备妥当,再一一除去的时候,内庭之中就真的再也没有能够令他心中担忧而阻挡住他的的人了。荀公你一向见识卓远,为何会在此事上犯这种天大的糊涂?”

    荀彧长叹道:“可是我不站出来阻拦的话又能如何?我若不拦则汉室声威尽丧,人心也会相继渐失。且有此一例,日后称公、称王者必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出。若如此,汉室就真的会回天无术了!”

    陆仁道:“荀公,所以我才会请你和我同回夷州。曹公称公一事尚无定论,是因为他想钓出心中仍然还有些惧怕的汉室忠臣。而荀公你这个领头人一走,这些人看似会群龙无首,实际上却可以再度隐伏下来,不为曹公所知,仍旧会成为曹公心中的忧虑,因而使他不敢轻动。”

    荀彧道:“义浩,你说得很简单,但我一走就没有了能劝拦曹公的人,他称公那便会是铁定的事。况且就算我不拦,也一样会有其他的人出来带头阻拦,结果还不是一样?”

    陆仁道:“荀公你现在在这里有什么实力去拦?朝权兵权,他全都尽握在手,真要是一发狠来除掉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