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集,可惜收集到的都十分的零乱不堪。”

    说着荀彧看了眼陆仁,稍显犹豫的道:“义浩,你难得到来次许都,要不要我安排着你与天子见上一次面?你要知道,天子当初可是将你视为布衣之交,而且多年下来,天子也只有你这么一个朋友。自你从许都出逃之后,天子可是经常会在我的面前提起你。”

    荀彧这么一提起来,陆仁也想起了当初那个自己经常会陪着一起打打篮球、泡泡浴池的少年天子。而且真论起来,献帝刘协也帮过陆仁好几次的忙,细一回想的话,献帝刘协的确是将陆仁当成了朋友而并非君臣。特别是借用冰窖的事,陆仁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对献帝刘协也着实是心存着几分感激。

    但是今时今日的陆仁早已成长了许多,不会脑子一热就做傻事,所以陆仁只是闪了一下这个念头之后就摇了摇头道:“还是不要了。我相信荀彧你肯定有办法让我进宫去面见天子,但那可不比得我现在这样来见你。只是见你的话,很多事可以轻易的带过去,可是面见天子的话,实在是太容易走漏风声了。一但有所走漏,我是不会有什么事,可是荀公你在曹公的面前就不太好交待了点。”

    还一句话陆仁没说,就是真要去见了献帝刘协,回头让曹操知道了的话,连献帝刘协都会有大麻烦。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官渡之战那会儿,曹操对献帝刘协的监视与防范……算了,这种事不提也罢。真要是说出来,荀彧的面子上可能也会不太好看,有些事心知肚明也就行了。

    荀彧摇了摇头,再看了看陆仁递上来的《逍遥剑仙录》,轻叹道:“你说的也对。不过好在你送来了这套《逍遥剑仙录》,也可以算是你送给天子的一份礼物吧。”

    陆仁摆了摆手道:“这点旁支末节的荀公你看着办就行了。行了,事情办完,我闪人!再不闪人,我诂计荀公一时按捺不住,真的会叫人把我捉拿归案。”

    说着陆仁就站起身,随意行了个礼就向大门走去。荀彧冲着陆仁的背影道:“我到真想强留你,不过为了重振大汉声威,不得不放任你就此离去。义浩,到了夷州要好自为之,切不可有辱我大汉声威!日后曹公平定天下,赐爵封候的时候少不了你那一份。”

    “封爵……”(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回 重游故居() 
“封爵……”

    这个词让陆仁想起了历史上荀彧劝阻曹操不要称公未果,最后饮恨自尽的事,犹豫着停下脚步。细想了很久陆仁转回身来道:“荀公,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荀彧道:“只管说吧。”

    陆仁道:“荀公至今也算是阅人无数,可说是从未走眼,不过很可能荀公你在将来会看走眼一个人,而这个人又会是你一直都最信任的人,介时荀公你可能会失望透顶吧?荀公,如果真要有那么一天,你不妨来找我……”

    荀彧闻言后闭上双眼沉思了一会儿才道:“你说的会是谁?”

    陆仁走到厅门前望望星空,那样子看似神秘,其实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陆仁知道,荀彧在将来很可能会步自己的后尘,对曹操极度失望。不同的是陆仁失望在曹操的牺牲,荀彧会是失望在曹操的转变。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陆仁低下头有如自言自语一般轻声道:“天机不可泄露,到了那个时候荀公你自会明白的。我希望你若真的碰上那么一天,心中失望到极点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死,而是想办法来找我。或许在那时合你我二人之力,事情会有些挽回的余地。”

    荀彧皱起眉看了陆仁很久,摇头道:“你瞒着人的事还真不少。我与你相识十余年,却还是到今天才知道你懂星相之术。”

    “行,这回不是我骗人,是你自己猜的。”

    陆仁向荀彧随意一笑:“也可能是我学艺不精,看错了什么吧?再说天下间的事就是如此,凡事皆有可能嘛!总之我就是这么句话,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当某天荀公你觉得心灰意冷、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定要来找我。”

    荀彧道:“我应该不会有你说得那么惨的一天吧?罢了,我应下就是。说不定在哪天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找你或许有用。”

    陆仁心道:“是啊。或许有用……可是一个人的野心若是膨胀起来,谁又能真正拦挡得住?”

    荀彧又问道:“义浩,你所说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不能告诉我吗?”

    陆仁摇摇头,还是让荀彧自己猜去吧。而且以荀彧现在的情况。多半告诉他是曹操,荀彧也不会相信,或者说荀彧在这一时期其实知道曹操的野心,但总是自认为能够劝阻住曹操。而自己这里说得太多,闹不好还会以为他这是在施离间计。再者曹操现在连北方都没完全统一。后方需要一个全心全力支持的荀彧。

    夜已渐深,陆仁又看了星空许久才道:“荀公,小心洛阳与宛城一带,这两处的兵力绝对不可以轻易调动。刘备人在新野,一但见许都兵力空虚,难保不会力劝刘表发兵攻袭。不过刘表的身体不怎么样,随时都可能会病死,而荆州的大权多为蔡氏所把持,蔡氏对曹公却是有归投之心的……这也算是我给你带来的一点荆州内情吧。”

    荀彧再次点门,见陆仁已经准备离去便起身道:“义浩。匆匆一见又要匆匆而别。你我相交多年,且容我送你出许昌城门。”

    陆仁道:“不必了荀公,我要出城不是难事。你也不必送我,别忘了我扮作的是一介卑微挑夫,而堂堂尚书令亲送一挑夫出大门,不是惹人生疑吗?我还是从后门悄悄的溜出去吧。”

    荀彧道:“也罢!对了,如果你没这么快离开许都,不妨去城南陆氏镇婉儿的坟上看看……碑文可是主公亲自写下的。主公说当日他有负于你,所做这些……”

    陆仁摇头道:“不必说了,陆仁心中有数。”

    当然有数。那只是一座衣冠空坟,婉儿的尸身早就被陆仁给传回基地保存起来了。

    而陆仁最后又顿了顿,问道:“临别时我再问最后一句,我原先的住处焚毁后可有重修。若重修是何人在居住?”

    荀彧道:“至今未曾重修,仍是一片残垣断壁……那是曹公的意思,说是准备留到你回许都重新任职的时候再行重建。其实房舍重建不难,或数月或一年就可复原,难的是你原本留下的那千卷书简。别说旁人不知其中所记为何,就算你这个写下来的人。不花上个数年的时光都难以尽复吧?”

    陆仁道:“去则去矣,天意难违……荀公,告辞了!”

    荀彧唤道:“义浩稍等!若夷州太守一职主公不愿授之与你,而是依旧例委派他人去上任,你又当如何?”

    陆仁道:“荀公你看着办吧,旁人眼中的蛮夷穷困之地,诂计也没谁愿意去。若是那样就让他去南皮登船再到夷州寻我,我自会好好招待他,绝不会让这个名义上的夷州太守渴着饿着,让他过得逍遥自在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荀彧摇头道:“你啊……保重。”

    ————————————————————

    陆仁从后门溜出荀府,转回大街暗处寻到等得焦燥不堪的护卫。护卫见陆仁平安出来自然是松下一口气,正要护着陆仁回去,陆仁却突然道:“先不急。偷偷的来一趟许昌……我们去我原先住的地方看看。反正半夜三更的,一片废墟也没什么人会注意。再说月光挺亮的,咱们去连灯火都可以免掉。”

    俩护卫对望一眼,暗中点头。主侍三人七弯八拐,来到了陆仁原先的府坻。

    正如荀彧所说的那样,这里五年来竟然一直没有重新修建,现在到处是焦木、黑墙、蛛网。陆仁与护卫在这片废墟中一处处穿行,每到一处陆仁心中都会涌起当年的回忆。

    “这里是大厅……那时每次外出回来婉儿都会在这里迎我,后来加上了陆诚他们,家里也渐渐的热闹起来……”

    “这是城是那俩小子的房间,呵呵!那两小子在这里可没少闹过笑话……”

    “书房啊……”

    陆仁站在房门前,眼前浮现出以前蔡琰在这里静静的校对书简的画面。当初他的心血可全都在这里,后来蔡琰也花了不少的心血,只是……

    往前走了两步,陆仁踩到了几片残简,弯腰捡起来对着月光看了一下,字迹虽有些模糊,但也依稀辨认得出是蔡琰写的诗辞。又在房中各处认真的捡起几片逐片看过去,陆仁心中却划过几分异样的感觉,心道:“怪了,怎么全是蔡琰的诗辞竹简,一片与我当初写下来的文献有关的都看不到。

    “那时蔡琰写下的诗辞简并不多,房里的书简绝大部分都是知识文献。如果说全烧了的话总该有几片残片与这些诗辞简同留下来才对……对了,是张春华。当时我放了把火就急匆匆的离开了,却没顾上张春华。那个时候我虽然轰走了她,但她躲在了哪里亦或是去叫了人来,趁着救火的时候把一些文献资料给抢出去也不是难事。再说她帮蔡琰打理文献,对有用的文献放在什么位置比我都清楚。算了,这个再去想它也没有意义。”

    转着转着陆仁转到了当初安排着貂婵住过的房间,忽然某个护卫快步上前护住陆仁并且低声道:“主公小心,房里有人!”

    陆仁楞了一下,随即摇头道:“不怕,这种已经烧得七凌八落的地方会有谁住?依我看多半是在这里安身的乞丐流民吧。我们悄悄的过去看看,不要吓着人。”

    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行至房门前,陆仁正想悄悄的推开房门看一看里面,里面一个女声却传了出来:“义浩,是你吗?”

    “是貂婵?”

    紧张兮兮了好久的护卫放下心来,陆仁却笑道:“阿秀果然是你。”

    几乎都快掉落下来的房门被轻轻拉开,貂婵一身惹火的紧身劲装,手中是没有出鞘的长剑,笑盈盈的站在房门前道:“好像你刚才就已经猜到是我。”

    陆仁抬眼环视四周,感怀道:“这里早已经落败得不成样子,除了你我这些曾是这里主人的有心人,谁会来?”

    貂婵伸指戳了陆仁腰间一下道:“那我刚才听见你说‘多半是这里的乞丐流民’,是不是故意的在骂我?”

    陆仁摇头道:“那一下没反应过来嘛!我是走到门口才想起来的。当初你不是就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吗?阿秀,你怎么会想起到这里来?”

    貂婵道:“和你一样。你是来旧地重游,我是来感怀过去。一到这里我都在想,当时我本一意求死,是你把我救了下来,后来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陆仁道:“有时我都在想,如果当时你真的一剑把我杀了,我是不是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累。”

    貂婵道:“怎么?你觉得很累?”

    陆仁默默的点点头。他这个累不是一般的累,他只是个很平凡的人,如今却强压了太多的担子在他的身上。既有旁人压给他的,也有他自己压给自己的。很多时候陆仁都在想,自己这么做下去到底有什么意义,又合不合适。

    貂婵看见陆仁无比愁怅的表情,轻轻靠到陆仁的身边柔声道:“义浩,如果你真的累,就不要再做下去了……”

    陆仁摇摇头,伸手揽住貂婵的细腰道:“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早就不能再回头。这条路本来就是我自己选的,说什么也得继续走下去。而且现在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已经牵扯了太多的人进来,我要是放弃的话会害了很多人……你放心吧,我只是偶尔感概伤怀一下,该做的事我还是照样会做下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回 收工闪人() 
但凡是人,对于自己曾经留下过回忆的地方就总会有着感怀之心。r?a?  ?nw?en??。??而陆仁自从“紧急着陆”在东汉初平四年(ad193),到现在已经是建安十一年(ad206),前后总共十三年的时间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就算没有一半,也有个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许昌的这所宅坻中渡过的。而且这里有过陆仁的美好、悲伤等等的回忆,所以陆仁即便是身在险境,也忍不住要冒着危险到这个故地来看一看。

    挽着貂婵的手又在各处环视了一下,貂婵也忍不住靠到了陆仁的怀里,低声微笑道:“那时候就是在这里……当时我应该说是和你达成了一个约定,你帮我救出玲绮,我则让你享受我的美色。虽然是交易,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却让我找回了几分一个花季少女的感觉。我甚至都还记得那次我是这样引诱你的。”

    说着貂婵摆出了当初那个弯下了些腰,借此来刻意的显露/出胸前深沟的姿势……不过当时的貂婵着装相当之奔放,现在却是一身严严实实的紧身衣,那种味道自然是相差甚远。只是话又说回来,一身紧身衣却摆出这样的姿势,又是在这黑夜之中,却也有着另样的味道。虽然没怎么露,可是一样的致命而诱人。

    至少陆仁一见貂婵这姿势那就是一哆嗦,赶紧的把貂婵的姿势摆回正常状态,微愠道:“别闹!别忘了我们这可是身在许都险地,再说这里还有别人。”

    说着陆仁就回眼望向那俩护卫,但是这一望过去陆仁却被闹了个哭笑不得,因为这俩护卫齐刷刷的在抬头望天,意思是刚才的事他们俩什么都没有看到。

    貂婵当然知道自己这几号人现在呆的可不是地方,刚才也不过就是一时的感怀旧日。向陆仁开了个小玩笑而已。现在正了正神,貂婵便带着几许的忧虑问道:“义浩你已经去见过荀令君了吧?那么你说荀令君会不会……”

    陆仁摇了摇头。陆仁敢这么大胆的跑来许昌找荀彧,就是因为陆仁拿准了荀彧身上的一些软肋,知道荀彧在多方面的因素之下不会对自己不利。真要换了其他人的话,陆仁才不会跑到许昌来做这次的事,那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分别?

    不过虽然是如此。陆仁也不敢太过托大,这要是万了个一的荀彧脑子突然抽了一下风,自己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说实话,陆仁这次本来是想自己一个人用反重力翔板飞过来一趟也就行了的,可是想到了一些问题之后,陆仁还是选择了带上貂婵和陆兰,用正常的方式来到了许昌。

    “天将四更,我们早点回去吧。今夜月色本就甚明,加上夏秋之季天亮得早。再晚一点天亮街上可能就会有人,我怕到时会被熟悉之人给认出来……走吧,该看的都看过,该怀念的也都怀念过了,该舍得的我也得舍得。”

    貂婵点点头道:“是啊,我们走吧。”

    四人悄悄的寻路溜出废墟,走在路上陆仁向貂婵问道:“你是一个人出来的吧?小兰一个人留在客栈里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貂婵道:“兰丫头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清楚,平时虽然总是调皮捣蛋。可是在正经事上却从来不会马虎。其实本来她是想和我一起来的,可我怕你回来没看见人会乱了手脚。就留了她在那里等你们……荀彧那里的事情办好了?”

    陆仁道:“嗯,都办好了。天一放亮我们就出城,不过最好是换个城门。来的时候我们是进的南门,出城走西门,直接上官道回荆州。”

    貂婵道:“你不打算去萌镇看看?”

    陆仁道:“我哪里敢啊!真要说起来萌镇那里熟悉我的人可能是最多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人认出来。我可不想节外生枝。”

    貂婵再次点头:“这样也好,早点离开就少一分危险。只是今晚上是睡不成觉了,你受得了吗?白天你还得扮车夫赶车。”

    陆仁道:“没问题,离城远了再找个清静地方休息一下也一样。”

    四人趁着夜色回到客栈,陆兰正在房中等着他们。看得出来陆兰的神色中显得担心。现在都无事安然归来终于放下心来。

    夏来之季天亮得早,五更刚过一行人就收拾好了车马离开客栈。这时许昌四方城门刚刚打开,陆仁又搬出入城时的那一套,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许昌城。临去的那一刻,陆仁回首仰望许昌城门,心中感慨道:“这一去,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回来……我‘着陆’在徐州的时候是二十三岁,建安元年来到许昌的时候是二十六岁,到建安六年逃离的时候都三十二岁了。二十六岁至三十二岁,可以算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有活力和干劲的那几年吧,我全都留在了这里。现在回想起来,到底那几年是一事无成还是光辉灿烂我也不知道……”

    ————————————————————

    一路无话,陆仁一行人西出许昌,在路上用力的赶一赶,用不了几天就穿过宛城,来到了刘备镇守的新野重镇。要说也是事有凑巧,陆仁本身就不是很想和刘备见面打交道,可这时刘备被刘表叫去襄阳议事,到也因此没有碰上面。然后陆仁找个地方住下,再找个机会就和他放在刘备这里的徐庶碰上了头。

    见面之后,徐庶就把这段时间的刘备这里的时局发展告诉给了陆仁。要说别的大事到也没有,因为现在是暴风雨将要到来之前的平静期,各方面都在过自家的小日子。

    相比之下,刘备在这一时期比较活跃,主要是帮刘表剿了几次匪患,然后通过收编的方式扩大了一些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赢得了荆州地区士子阶层的好感,但是在人才的招揽上却没什么成果……这到不是刘备不想招揽,而是招揽不到。毕竟荆州的老大是刘表,而在刘备的实力成形之前,冒冒然的投奔刘备指不定得惹出什么祸来,要不怎么说明哲方能保身?

    不过徐庶一向陆仁提起这个,陆仁一时间忍不住问道:“元直,那时候我不是让你向刘豫州举荐孔明的吗?此间事了之后,终有一要将你带回夷州的,可刘豫州身边不能没有智谋之士为辅啊!”

    徐庶对此表示无奈的摊了摊手:“兄长,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啊!兄长应该是从吾师水镜那里听来的卧龙凤雏之名吧?此二人才冠天下,可是其心境之高傲却也是无人能及,另有一条就是我总是找不到他们的人!”

    “怎么?”

    徐庶解释道:“凤雏庞士元数年前移居去了江东,亦与吴中诸贤交厚,在庶看来可能是有意出仕于吴。不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我现在暂投在刘豫州的帐下,也不可能去往江东寻他;至于孔明虽然居于隆中,可是于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