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姜实在是不放心,又把向陆仁投去了求助的目光。陆仁却除了摇头还能干啥?

    这时反到是甄宓比较冷静,硬生生的把甄姜拉出了房去,之后是怎么和甄姜说的也不得而知,只知道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甄宓一个人回到了陆仁的面前,向陆仁大礼拜倒,说了许多的客套话之后却又把婉儿给拉到了一边,看那样子是有心想和婉儿多亲近亲近,有些什么样的打算那也真叫天晓得。

    对此陆仁只想说甄宓其实真的很聪明,在这种事上让婉儿去慢慢的磨软陆诚的确可能要更好一些。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别再来烦他就行了。话又说回来,洛神宓要是经常呆在婉儿的身边,自己也能跟着多欣赏一下甄大美女,其实也是件不错的事。但也仅仅是欣赏而已,歪心思虽然会冒出来一点,陆仁却不会去做的。很多时候yy一下也就行了,别吃饱了没事给自己惹麻烦上身……

    (无耻求票、求收藏、求推荐啊!!)

    。。。

第二百零七回 在家偷闲() 
一场莫名其妙的牵扯上了陆仁的事庭纠纷算是暂时的压了下去,接下来甄姜和糜贞的这对美女组合是如何操作那三万斤的铁,陆仁实在是懒得去过问。反正有荀彧和刘晔盯着,陆仁又何必去费那个劲?陆仁自己手头上的事就已经不少了,也实在是分不出什么时间精力去理会。

    不过甄姜仍然在努力的接近陆诚,还时不时的会向陆诚提及中山那边哪家哪户的女子和陆诚比较般配,看那样子似乎是想让陆诚尽快的成婚生子。陆诚被闹得不胜其烦,最后就干脆躲去了抚幼义舍里。对此甄姜有意的想让陆仁出个面,陆仁却只是笑而摇头,很隐晦的告诉甄姜做人可别太过份,而且太急了只会有反效果。看到陆仁是这样的态度甄姜也没有办法,只得暂且作罢。

    相对于甄姜的急燥,甄宓到明显的是要沉稳得多。虽说时不时的就会来向陆仁问候一下,但从来就不会在陆仁的面前提起陆诚的事,却也使得陆仁对甄宓格外的欣赏。不止是欣赏甄宓的美丽动人,更欣赏甄宓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可以这样的懂事、识大体。

    话又说回来,甄宓从小就品德良好的事在史料中也是加以了肯定的。此外在陆仁看来,甄宓的性格其实相当的文静,含蓄而矜持,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如水,绝不像自己的那个时代的某部游戏作品中那样整个就一女王范,不但衣着性感暴露,性格更是无比的张扬……不过老实说,那个游戏系列里女性角色的设定其实大多都相当的扯淡,甄宓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咳咳,瓶子说的是三国无双系列,特别是355里的甄女王手执长鞭,女王范十足的说。)

    当然了,陆仁尽管在脑子里会对甄宓yy不断,但却不敢对甄宓有点什么不当的举动,甚至还多多少少的有些在避开甄宓。这几年的时间混下来,什么女人能碰、什么女人不能碰,陆仁的心里是很清楚的。

    可是像甄宓这样的女孩子也未免实在是太撩人了点,尽管现在才十四、五岁,尽管只是彼此之间在问候一下时的看上几眼,可都会令陆仁没来由的升腾起一份冰火/五/重天的感觉,让陆仁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无奈之下,陆仁只好选择了“眼不见为净”,尽可能的避开一下甄宓。

    甄氏一族现在算是和许昌朝庭有了一定的关系,曹操这里更是要从甄氏一族那里获得相当数量的铜铁物资,套用一句现代社会的话,就是曹操和甄氏之间有了那种近似于战略物资贸易合作伙伴的关系,你陆仁要是现在不知好歹的对甄家的女孩子动手动脚……嘿嘿,死字怎么写?别到时候腥没偷着,反而还便宜了老曹的说。

    而回过头来婉儿却跟着倒了点小霉,因为陆仁被撩得太凶了,满身的邪火最后只能是烧在了婉儿的身上,害得婉儿在那几天的清晨险些连榻都下不了……

    他话不说,只说那三万斤的镔铁在逐步的流通到该去的地方,甄氏返回中山的商队货物也在一步一步的到位,基本上只等着春暖雪融就返回中山。这些事本来就和陆仁没什么关系,陆仁也就没去管过,而且见一切顺利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完全交给甄姜与糜贞去打理,自己则依旧在忙着自己的相关政务。

    其实现在已是冬季,秋收早已结束,各地的粮草亦都已经入库多时,换言之现在已经是农闲时节,按理说陆仁不必像之前那么忙的。但陆仁却不敢有所怠慢,而是在这时考量起了各地的水利工程。

    陆仁很清楚,在去年秋冬之季,他抵达许昌时所进行的水利工程,其实很多都是属于应急性质的工程而已,真正有长远作用的水利工程可不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赶一赶工就可以了的。现在今年的耕种结束,去年弄出来的水利工程就有很多需要进行相关的完善,至少也是要进行修补。

    别的不说,陆仁可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曾经发生过水利官吏一时偷懒,结果却险些毁掉了数百亩良田的事,因此陆仁现在对这方面的事格外的上心,发出去的令文也相当的严。

    不过此时许昌的屯田在经历了一年的运作之后,已经有了大体的雏型,因此现在陆仁到也不必像去年那样在秋收之后都还得去各屯巡视,只要各屯把相关的图样送到陆仁这里来,由陆仁检视批阅之后再发还回去也就可以了。所以现在的陆仁比较起往年真的是轻松了许多,甚至没什么要紧事的话,连令署府衙都不用去。

    反正相关的民政治安有丞、尉顶着,陆仁只是主理好屯田方面的事而已,这是当初和曹操都说好了的事,荀彧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话又说回来,谁都知道陆仁的书房是一座农耕水利的资料库,陆仁要处理屯田农耕水利方面的事就随时都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在署衙里忙着忙着的就得跑回府坻搬资料,的确是有些不太方便。

    其实这也是陆仁在有意而为,毕竟在署衙的办公室里干坐着真的是很没意思。而且陆仁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在尽可能的减少与官僚人士们的接触,说得简单点就是在学习贾诩的“阖门自守,退无私交”。还有个三年左右就能带着婉儿穿回去了,不惹出是非,平平安安的磨完这三年多点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这天的天气不怎么样,在下着些绵绵阴雨,陆仁就让人去署衙那里打了个招呼,推说自己“偶染风寒小疾”就没去署衙。署衙里的人其实都知道陆仁的那点底,到也没人会说陆仁什么,真要有什么事直接找到陆仁府上去也就是了。至于陆仁自己则是躲在了书房里就着火炉,舒舒服服的检阅着手上的那些政务资料。

    他在这里正忙着,书房的门被推开,却是婉儿领着甄宓来到了书房之中。茶点什么的放下又各自施礼问候了之后,甄宓向陆仁开口问道:“令君见谅,宓此来有点私事想问一问令君。”

    陆仁心说你该不会是也想来问一问陆诚那头的事吧?不过别人这会儿都坐到了自己的面前,总得让别人把话说出来,就示意甄宓但说无妨。

    甄宓迟疑道:“宓与大姐带来的铁大多已经售尽,其他的许多杂货也都已经贩售一空,我甄氏商旅因此所得财物颇多。依当初与令君之议,我甄氏要在许都购置房宅田产。只是自古以来这土地便购之不易,令君又不愿背法而私下用权,那这田宅土地真的能购置下来吗?”

    陆仁心说你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啊?当下就摇了摇头向甄宓笑道:“这个事你放心就是了。其实中原各地在数经大乱之后,已然是地广人稀。单是在这许都的周边,依朝庭政令收归国有的无主之田就多得吓人。其中虽然已有不少在由招募来的屯民耕种,但无人耕作的田亩仍然是相当多的。所以一直以来,曹……朝庭也希望能有他处的富户宗族迁居到许都这里来购置下这些田亩,一则可以地不荒芜,二则也可以充实户籍,进而多收税赋以充国库。”

    甄宓“哦”了一声,表示放心的点了点头。

    陆仁接着道:“这个事我是不便插手进去的,不过你们只要依律而行,不去玩什么花招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甄宓又点了点头,随即环视起了陆仁的书房。片刻之后,甄宓带着几分犹豫的向陆仁问及可以可以借几卷书回去看。

    陆仁笑了:“甄小姐,我这里全是些有关于水利农耕方面的记载,经史典籍基本上是没有的。如果你是想借阅那些书卷……”接着摇头。

    史书上说甄宓从小就“不好戏弄”,“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可见甄宓是个喜欢读书和摆弄文墨的女子。自从暂住到陆仁的府坻中起,见到陆仁的书房中有那么多的书卷,一直都心痒得很。现在好不容易向陆仁开了这样的口却被陆仁拒绝,甄宓当然会有些失望。

    其实陆仁也并不算是在拒绝甄宓,只不过他这里的确都是些自己抄写出来的有关水利农耕方面的东西,专业性质太强了点,给甄宓这种文艺女青年看未免有点文科生去读理科书的味道。不过这时一旁的婉儿却想起了什么,扭头向陆仁道:“主上这里其实有些经史书卷,不妨就借给甄小姐读阅吧。”

    陆仁怔住:“有吗?”

    婉儿点点头,起身离座后就在陆仁的书架那里寻找了起来。过不多时婉儿找出了数卷已经盖上了些灰尘的简椟,拭去了尘迹之后就交到了陆仁的手里。陆仁展开一看就愣住了,他展开的这一卷居然是班固的的《汉书》,再一看字迹陆仁就明白了过来,这些不是农耕水利的简椟,是蔡琰当初在自己这里的时候默写出来的。那个时候蔡琰在自己这里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无所事事的状态,闲得无聊的时候把自己记得的一些东西默写出来,也算是在没事找事做吧。

    没来由的笑了笑,陆仁就让婉儿把这一类的简椟都找出来借给甄宓看,甄宓只看了两眼就对简椟上那娟秀工整的字大为惊讶,接着自然就从陆仁和婉儿的口中了解到了蔡琰曾经在陆仁这里住过一段时间的事。而在言谈之中,不难看出甄宓对蔡琰的才华很有着几分向往之意。

    。。。

第二百零八回 两族购地() 
“久闻蔡昭姬虽为女子,但学识琴艺俱得其父蔡中郎之真传,为世人所赞喻,只可惜宓虽暂寄于令君府中,却与蔡昭姬无缘相见。”

    陆仁心说你还想见蔡琰?曹昂没死之前,陆仁有事没事的常会去曹操府上坐坐,可这样都没什么机会和蔡琰见见面的,你甄宓还是别想了吧。

    再看甄宓又扫了手中的竹椟一眼,迟疑道:“宓知《汉书》共有一百篇,八十余万字。令君这里的这点简椟显然不全……”

    陆仁哑然应道:“那时候昭姬在我这里只是无事时随意的写点,再说八十万字的典籍,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记得住?罢了罢了,你如果是想看书的话,我去帮你借来就是了。反正甄小姐你平时也不便出门,就这么呆在宅院里是挺无聊的,那抄阅一下书籍也不错。”

    甄宓顿时就来了精神,喜道:“令君真能如此?”

    陆仁点点头。别的东西可能是不太好借,但如果是想借书的话还真是想借多少就有多少。也不用找别人,荀彧那里就有得是。此外陆仁还知道一件事,就是荀彧的一个堂兄弟不久前接受了献帝刘协的委托,负责将班固的《汉书》修订重写,也就是说荀彧那里肯定有全套的《汉书》。

    班固的《汉书》是记传体,在事件记录上其实有着太多的重复。而献帝刘协让荀彧的堂兄弟修订重写的就是后来的《汉记》,用的则是编年体,同时将《汉书》的八十万字缩减到了十八万字左右。当然现在这件事才刚刚开了个头,陆仁也是在进皇宫陪献帝刘协打球的时候无意中才知道的,甚至还陪着献帝刘协听过几次《汉书》的课,所以陆仁想借这些书绝对能借得到。

    而陆仁说会帮甄宓借书来看来抄,也是不想甄宓没啥事做就去许昌城里乱逛。这样的女孩子走出门去……哼哼,没准转一圈下来,甄宓的身后就会冒出来一群的尾行者,那回过头来还不是给陆仁这里添麻烦?

    不提甄宓道谢之后欣喜的离去,只说在甄宓离去之后,陆仁长舒了口气,目光也就飘向了仍坐在身旁的婉儿。

    婉儿此刻正望着甄宓离去的方向出神,口中亦在呐呐自语道:“甄家小姐真的好美,就算是蔡姐姐都不见得能比得上她,兰丫头比她都差了许多……”

    陆仁哑然,心说婉儿跟着自己也这么久了,却还是头一次会冒出来这种德性。笑了笑之后,陆仁把桌案上的东西一扔,双手按住了婉儿的肩头,脑门子也抵到了婉儿的额头上:“她是很漂亮,不过却不及我家婉儿与我亲近。”

    婉儿涩涩的一笑,任由陆仁在她的身上瞎胡闹。不过陆仁也没做什么过份的事,仅仅是身子随意的一歪,把后脑勺枕在了婉儿的双膝之间:“唉,累啊!公事累,呆在家里和她们打交道也累得慌。偶尔的回想一下,还是我们当初在鄄城试屯的时候最自在。记得那时秋收一过,我们呆在家里就没啥事了,想干点什么好玩的事都行,可惜那样的舒服日子都没能过上几天。”

    婉儿回应道:“是啊,那时秋收过后没多久,主上就被调任濮阳。记得婉儿那时都舍不得离开屯中的小院。那时的宅院虽然不大,但温馨恬静。现在主上的府坻较之当初不知大了多少倍,可是却远不及……”

    说到这里婉儿停住了嘴,因为这种话要是说出来,未免有些要消磨掉陆仁的上进之心的意思。可陆仁却没在意什么,毕竟这家伙本来就有些不求上进。当下二人就都没有再说话,陆仁就这么枕在婉儿的大腿上,享受一下此刻的安宁与恬静。

    ————————————————————

    一转眼又是数日过去。

    这天的天气不错,陆仁本来是不想出门的,甚至连被窝都不想离开,但最后还是被糜贞近乎于生拉硬拽的从被窝里拉了出来。不为别的,糜贞和甄姜看中了一大块的地头,而且荀彧那里也表示只要按规矩的交钱上户就没什么问题,所以糜贞就想拉陆仁过去帮忙看看周边环境和这块地头的发展潜力。毕竟陆仁的开发能力在现在的许昌一带可是公认的,要是陆仁看过之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之后又在糜、甄两家进行开发的时候给点主意、照顾一下,那糜、甄两家绝对会获益良多。

    陆仁也实在是架不住糜贞的软磨硬泡,最后不得不出门登车,跟着糜贞和甄姜去她们看中的地头去看看。等真一到了地头陆仁就乐了,因为她们选中的地方是许昌城南几十里处一个已经荒废了的小村庄,而这个已经荒废了的小村庄陆仁早先就曾经考查过,觉得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地区。

    本来陆仁早先是想在这里弄起一处营屯的,后来因为屯民不够,这个离许昌城稍远一些的地头就排在了后面,还没有安排人过来,想不到现在却已经列入了曹操集团“收归国有”后准备卖出的土地序列里面。

    看了一圈之后,陆仁就向糜贞和甄姜表示这片地区挺不错的,而且陆仁还在芯片中找到了当初所做的初步规划,当下就向二女大致的诉说了一下。二女见陆仁如此自然就再无疑虑,准备次日就去许昌府衙交钱买地和上报户籍。

    而说着说着,糜贞就用手肘顶了一下陆仁道:“先生,要不我们各自分出些田产给你吧。说实话这次我们能赚来这么多,先生给我们出的主意功不可没。依我们商家的作派,得利之后要均摊分成,那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分些给你。”

    “干嘛?想行贿啊?”陆仁连连摇头:“我不要,再说我也用不着。等你们这两族族人都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不用在我那里吃我那点可怜的俸禄就行了。再等到来年的秋收过后,你们把你们陈酿的酒、收上来的土产送些给我尝尝也就行了。”

    甄姜迟疑道:“可是令君……”

    陆仁把脸一沉:“到此为止,再说我可翻脸了。”

    二女对望了一眼,不敢再说什么。说实话陆仁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可能有人会说陆仁当初不是因为过几年就能穿回去,这些东西又带不走的,所以一直都没有在这个时代置办产业的心吗?怎么现在却又变成了想要却不敢要?

    其实这和曹昂的死有关。本来按陆仁的打算是先保住曹昂的命,然后把小陆兰送嫁给曹昂。再接下来陆诚和陆信有这么一层裙带关系在里面,想弄个一官半职的不会有多大的问题。要是曹昂在接曹操的位之后和曹丕一样称帝,那小陆兰没准还能弄个皇后当当。如果小陆兰成了皇后,那按照当时的惯例,皇后的兄弟是要被封候、领食邑的。

    但是曹昂死去之后,陆仁的这个打算就落了空,也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在他走后诚信兰这仨小屁孩的出路问题。如果诚、信这俩货要是谋不到官职,那总得给他们留点安身立命的东西。最主要的是陆诚今年才十四,陆信只有十二,兰丫头才十一,而陆仁三年后离开,这仨货也才不过十七、十五、十四岁。按古人二十而冠的习惯,陆诚和陆信都还没有到可以出仕的年纪。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糜贞和甄姜主动送上来的东西,陆仁却又是不能收的。这玩意儿要是出点什么差错,天晓得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所以还是回过头来另想别的办法才比较好。

    不过再一转念,陆仁却也有了个主意,随即向甄姜道:“要不这样吧,你留点田宅给阿诚,再怎么说他也是你们甄氏子弟。再说他心里的那口气可不是那么容易消的,万一哪天我有点什么事,他不能再跟在我的身边,有个几亩地给他谋生立命总好过他无处可去。回过头来也可以说这点地是我留给他的,他就不会拒绝了。”

    甄姜一听就赶紧点头称是,糜贞则在一旁探了个头出来道:“既然是这样,那我留点地给阿信吧。阿信这小子人也挺不错的,等将来再大了几岁,我在我们糜氏中挑个女子送嫁给他,他也好歹可以成家立业。”

    陆仁耸了耸肩,表示这种事随她们的便,反正别挂到自己的头上就行。再说糜贞和甄姜这么做多多少少的也算是了却了陆仁的一桩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