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对首饰的痴狂超越想象,有了这些首饰,就把韩非晾在一边,没人搭理了。韩非狠狠咳嗽几声,说道:“你们别光顾着评论首饰,我明天要去拜见知府,该送什么礼物,你出个主意呀!”

    薛宝钗闻言说道:“韩公子,余知府青年才俊,前途无量,世俗之物,他是不会收的,这礼物确实费心思!”

    “嗯,大小姐是持重之言……对了,早就听说大小姐擅长书画,不若你帮我画一幅画吧!”

    (本章完)

第114章 总督公子() 
“奴家?”薛宝钗大吃一惊,急道:“韩公子,奴家的粗浅之作怎能拿得出手?不行,不行!”

    韩非笑道:“大小姐就不要谦虚了,谁人不知你的画作不让名家,在金陵画坛颇有名气?再说,若是去买一幅名家之作,余知府不收,空费了力不说,还浪费钱!”

    薛宝钗狡黠一笑道:“要奴家作画也行,你得题一首诗!”

    “行,咱俩携手合作,完成这幅画!”

    这话听在薛宝钗耳里,似乎另有意味,她眼里闪现一丝异彩,脸腮也升起一层薄晕。

    “韩公子,奴家该画什么?”

    画什么,韩非也没有定见。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据说余知府幼年家中贫寒,几近无力支撑他读书,但他靠顽强的毅力,坚持四处求学,常被乡里人骂成一块石头……就画山中顽石……对了,你石灰窑见过吗?就画顽石烧成了石灰!”

    “啊——大哥,余知府被人说是石头,你却要姐姐画石头烧成灰,这……你不是要得罪余知府吗?”薛宝琴担忧地说道。

    “琴儿,放心吧,我自有主张,等会你们就知道了!”韩非又对薛宝钗说道:“大小姐,就这么画,能画成顽石被烈火焚烧的场景最好,留一小块空白给我题诗即可!”

    薛宝钗虽然心存顾虑,但依然遵照韩非的吩咐,让吟心准备好笔墨纸砚,随后凝神作画。

    “好画!果然名不虚传呀!”韩非一直站在薛宝钗身侧,看到她运笔老道,画意盎然,由衷赞叹。

    薛宝钗拿起一支笔,递到韩非面前,嫣然一笑道:“奴家的粗浅之作已经完成了,韩公子题诗吧!”

    其实,薛宝钗之所以要韩非题诗,另有原因。她有金陵第一才女之称,诗词之道,自然非同一般。她听说韩非有韩青山的雅号,但这些日子从未见他写过诗词,也未听说他有什么旧作,今天正好借故看看韩非的诗才。

    韩非心中已有腹稿,坦然接过笔,蘸墨运笔,以董其昌的行书风格,一挥而就。

    “好字!好诗!”在座的几个女人都是才华绝世的人物,立即被吸引住了。

    王若兰喃喃说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诗与这幅画真是绝配!”

    薛宝钗听到“绝配”二字,浑身一阵轻颤,不由自主抬头望向身侧的韩非,继而又红着脸腮低下头。

    “好了,总算搞定,吟心,拿出去,让管家派人去装裱起来!”韩非随手卷起画作,递给吟心道。

    薛宝钗望着吟心的背影,眼里似是有些不舍,转头对韩非说道:“韩公子……你这首诗送给奴家好不好?”

    “一首小诗……”

    韩非见薛宝钗已经在书案上铺了一张纸,然后亲手磨墨,明白不写也不行了,只得再次提笔,又把《石灰吟》重写了一遍。

    “大……”

    韩非刚开口要说话,薛宝钗已经把诗稿捧在手心,一脸的欣喜,如获至宝。

    府试也同县试一样,放榜后,取中的学子要去府衙拜见知府,号称拜座师。当然,县试府试还只是科举的起步考试,取中的学子连生员都算不上,拜座师更多的只是形式,除非你一飞冲天了,才会有人想到这层关系。

    因此,尽管学子们都是满怀期望而来,但要想与知府余世英说上几句话的,完全看他心情,大多数都是点点头,就打发出来了,礼物更是一件没收。

    韩非来得有些迟,他扫了一眼从府衙出来的学子,便向衙役说道:“这位官爷,小可韩非……”

    “您就是韩公子?大老爷刚才还问起过您,快进去吧!”

    旁边学子见进去的就是今次案首韩非,不免聚在一起议论开了。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韩神医?想不到这么年轻!”

    “是呀,韩神医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了,想不到学问还这么好!这次府试案首的时文已经传出来了,小弟有幸拜读,自问绝写不出那么好的文章,韩案首实至名归呀!”

    “韩神医已经取得县试府试案首,若院试再得案首,那就是小三元啦!”

    “小三元……韩神医的学问确实令人敬佩,但院试人才济济,难说得很!”

    …………

    韩非在衙役引导下,进入知府余世英的值房,老实躬身施礼道:“学生韩非拜见恩师!”

    “你来啦?好好好,本官一直在金陵等着你,你没有让本官失望!”

    书案坐着的正是与韩非有一面之缘的余世英,他饶有兴趣地盯着韩非看了一会,又道:“坐吧,与本官聊聊!”

    “多谢!学生搬入新居,恩师还派人送去一块匾,一直都未登门拜谢,此次学生特别准备了一幅画,以表感谢之意!”

    余世英摇头道:“一块匾算不得什么,你的心意,本官领了,画还是带回去吧!”

    “恩师,此画并非名家之作,学生也不敢以俗物玷污恩师清誉!”韩非展开画卷,道:“此画是学生好友昨晚所画,学生亲自题写了一首小诗,请恩师评点!”

    “哦?”

    余世英接过画卷,在书案上铺开。他的眼睛落在画面上,愣了一愣,继而阅读题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余世英轻声吟诵,反复念着最后一句,眼前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艰辛,一直坚持的理想。这首诗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把他灵魂深处的东西,全部写出来了,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过了好久,余世英擦拭眼角的泪痕,苦笑道:“本官失态了!这首诗这幅画太好了……”

    “不瞒恩师,学生听闻过恩师的经历和情操,和好友感慨不已,才有了这幅画这首诗,这或许算是学生对恩师的一点感悟!”

    “本官很喜欢这幅画这首诗,收下了!”余世英望着韩非,语重心长地说道:“本官从你的时文看得出,你的才学非常好,但也不可大意了,越往后竞争越激烈。你已经是县试府试案首,论理,明年四月院试主考不会为难你的,你的眼光要长远一点,明年八月的乡试,后年的会试殿试,才是努力的目标!”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

    韩非从知府值房出来,心情相当不错,这次算是与知府余世英有了交情,以后在金陵地面就多了一个靠山。

    “啊……抱歉……”

    韩非只顾着胡思乱想,出府衙时差点与一位中年绿袍官员相撞,待中年官员进去后,他连忙问旁边的衙役,“那位大人是谁?”

    “启禀韩公子,那是江宁县知县贾雨村!”

    贾雨村?韩非当然听说过,现在金陵地面上都在暗传,薛家大公子薛蟠去年纵奴打死人的案子,就被他糊里糊涂的了结了。

    韩非在府衙不远,会合了一班随从,正要上马车回府,忽然听到一声大喝:“姓韩的,你给本公子下来!”

    (本章完)

第115章 食物中毒事件() 
马路中间一位锦衣少年,带领着一班豪奴,拦住韩非的马车。

    韩非站在车厢前,盯着那人五人六,有些面熟的少年,打量了半响,才想起是那日在奴仆市场对自己耍横,被灵儿完虐的少年。

    韩非冷着面孔,喝道:“你是何人,为何拦住韩某去路?”

    “姓韩的,不要明知故问!本公子知道你有些名气,别人怕你,本公子可不怕你!”

    锦衣少年身旁一位豪奴,适时走上前一步,嚣张地说道:“听着,我家公子的父亲是江苏行省总督!”

    原来是江苏总督曾功的儿子,难怪一副目中无人,倨傲自得的模样。不过,那曾公子说话的嗓音,圆润悦耳,要是去唱曲子,定是一把好手。

    “原来是曾公子呀,韩某见过!”

    韩非跳下马车,微拱手致意,踏前一步,又道:“不知曾公子拦住韩某意欲何为?”

    “你……那天,你当众羞辱本公子的事,难道就这么算了?”

    “哦,原来曾公子是找场子来了,行呀,曾公子是要文斗还是武斗?”

    韩非的反应完全出乎曾公子的意外,他原本以为韩非得知了他的身份,会像所有人一样立马服软恭维。更可恨的,韩非竟然说什么“文斗、武斗”。文斗?他对自家那点墨水心中有数,如何是府试案首的对手?武斗?当他看到韩非车驾前,跃跃欲试的灵儿,赶紧一缩脖子。

    “姓韩的,本公子是文明人,不跟你一般见识,但你羞辱本公子的事,也不能这么算了,你……”曾公子盯着灵儿深深看了一眼,喝道:“姓韩的,你把那个小丫头转让给本公子,咱们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哈哈……”韩非像是听到了一个超级笑话,忍不住一声长笑。

    曾公子涨红了脸,喝道:“姓韩的,你鬼嚎什么?别以为你得了一个御赐的‘神医’封号,本公子就怕了你!”

    韩非扫了一眼不知天高地厚的曾公子,冷笑道:“你确定想要灵儿?行呀,你有本事,就把灵儿带走吧!”

    曾公子看见灵儿紧绷着一张小脸,两手握成了拳头,一副随时要爆发的架势,顿时后退一步。

    “姓韩的,你最好约束小丫头乖乖听话,不然,哼……在金陵城里,得罪了本公子,有你好果子吃!”

    韩非原本只当曾公子年少无知,当一个笑话看,此时听到他竟然语出威胁,心头顿起一股无名之火。

    “姓曾的,别以为你爹是江苏总督,你在金陵城里,就可以横行霸道,欺压良善!”韩非盯着曾公子羞恼的面孔,斥道:“韩某人念你年少无知,不跟你计较,但这金陵城里不是你这纨绔子弟可以横行的,你若不知检点,迟早要为你爹惹来祸端!”

    韩非说完,不再理会曾公子,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曾公子望着韩非一行的去路,眼神不停变幻,脸上的颜色也一会儿红一会儿白。

    “公子,小的这就找人……”

    啪——

    曾公子反手甩了说话豪奴一巴掌,喝道:“本公子的事,谁要你多嘴?”

    曾公子盯着韩非离去的方向,恨声道:“神气什么,还不是仗持着薛家和王家?本公子……哼,走着瞧!”

    韩非坐在马车里,见对面的灵儿,依然绷着一张小脸,不由笑道:“怎么,小丫头生气了?我又不是真的要把你送给他!”

    灵儿摇头道:“奴婢是少爷的人,少爷怎么处置,奴婢都无怨无悔,奴婢是气那个该死的家伙,竟敢冒犯少爷!”

    “这有啥气的?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子弟,不过仗持着他爹的权势,这种人太多了,不理他就行了!”

    灵儿默然片刻,说道:“少爷,他爹毕竟是江苏总督……都是奴婢给公子惹下的祸端!”

    “灵儿,你无须自责,这和你没有关系,是他先找上咱们的!”韩非自信的一笑道:“一个总督的儿子又如何?爷也不是怕事的主,他若再敢胡闹,哼,会有他的苦头吃!”

    韩非嘴上那么说,心里对那个总督公子,也有三分顾忌。他爹毕竟是一省总督,江苏地面上的土皇帝,自己无权无势的,又在他的治下,他若真要横下一条心,为儿子出头,确实比较麻烦。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曾功能做到总督,自然是个精明人,想来也不会任性胡为。

    “大哥,今天去见知府怎么样呀?”韩非刚一回来,薛宝琴就迎上来问道。

    “还能怎样,无非是叮嘱几句,继续努力,争取考出功名啥的!”韩非向旁边看了一眼,说道:“琴儿,今天你一个人回来了,你姐还在出版社?”

    “嗯,兰姐写了一篇稿子,我来拿过去刊发!大哥,回头再说了,姐正等着这篇稿子呢!”

    “好……你等一下!”韩非喊住要走的薛宝琴,说道:“下一期的民申报发一篇简评,就说时下有些权贵子弟,依仗父辈的权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已经引起民怨,就以那天奴仆市场上发生的事为例说明!”

    “大哥,发生什么事了?”薛宝琴是聪明人,当即感到异常,忙问道。

    韩非把回来路上遇见总督公子的事说了一遍,道:“咱们不点名批评,也算是先礼后兵,敲山震虎,希望总督会约束自家儿子!”

    薛宝琴皱着眉头,说道:“大哥,要不要让我哥通过关系,向总督说明一下?”

    “不必了,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这一说,还显得咱们理亏了!”

    府试结束了,按照大华科举制度,院试是三年考两次,下一次的院试定于明年四月,距今还有一年的时间。韩非抛开考试的事,全身心投入到商场博弈,积极收纳商会会员,巩固和扩充商会的势力范围。

    在总督府的后院,曾公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把一张报纸揉搓成一团,恨恨说道:“姓韩的,你以为不点名了,本公子就不知道在说谁?哼,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才学再高,本公子……也不稀罕……本公子一定要……走着瞧!”

    (本章完)

第116章 危中有机() 
金陵薛家加入了商会,在应天府引起了连锁反应,很多与薛家有合作关系或者看出商会前途的商家,纷纷申请加入了商会,短短一个月时间,商会会员扩大了数百家,涉及到了各行各业。

    韩非适时改组了商会内部架构,命名为江南商会,除了选定各地分会长,长老堂也以行业为基础,选出各行业代表性商家作为长老,以章程和契约形成严密的排他性组织,内部按照约定的制度分配利益,对外则用一个声音说话。会长是商会核心,具有崇高的权威,长老堂是议事机构,同时对会长具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商会凝聚的合力,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各地商家要么与商会妥协,要么也学习商会,抱团与商会抗衡。在江南商会的示范下,各地也很快出现了性质各异的商会组织,这就使江南商界由个体竞争模式,逐渐形成了集团竞争模式。

    在江南商会总部长老堂会议上,薛蝌拿起一叠纸,笑道:“会长,分会长们递上来的报告,都说各地商家相继组织了商会,有些商会的实力相当可观,看来以后咱们江南商会的竞争大了!”

    韩非淡淡一笑道:“这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各地商家都不是傻子,他们一旦明白了商会的巨大优势,要么加入咱们,要么就会自行组织商会。其实,这都在我的预料当中,我当初组建商会,就没想过要以势压人,以势压人也决不是商会生存之道!”

    这时,新晋长老,一身男装的何家代表何翠琴,问道:“会主,咱们商会的生存之道事什么?”

    “信誉!”韩非郑重说道:“商会必须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以及诚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才是长盛不衰的经营之道!这个道理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明白,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是以家族的力量各自独立经营,家族的力量有限,很不利于商业扩张,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没有外援,往往就无法维持商业信誉!”

    韩非停顿一下,又道:“商业竞争并非都是你死我活,合作共赢才是做大做强的法宝,韩某组建商会的初衷,就是希望凝聚大家的力量,取长补短,在商会内部优势互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对外才能形成最大的竞争优势!韩某相信,诸位同心协力,江南商会的影响力,一定会遍布大华,走向海外!”

    “哈哈……”

    韩非描绘的美好前景,立即引起了诸位长老的共鸣,大家都是畅快的大笑。

    趁着大家高兴,韩非朝薛蝌使了一个眼色,薛蝌立即出去让下人搬进两个坛子和一些碗。

    “诸位,薛家新酒坊已经组建成功,酒坊的两成利润归商会支配,诸位先来尝尝这酒如何?”

    韩非话音一落,薛蝌立即吩咐下人分别给每位长老斟酒,顿时一股异香在长老堂散开。

    “好香!只闻这香味,就知此酒绝非凡品!”

    在座的都是商界大佬,平时没少应酬,对好酒自然熟悉。这酒香与他们熟悉的酒香大为不同,一位长老的感叹,立即引起大家的共鸣。

    “好酒!好酒呀!就算是琼浆玉液,也不过如此呀!”长老们品尝之后,纷纷击案叫好。

    一位老年长老,疑惑地问道:“会长,老朽自问天下名酒也喝过不少,各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这酒……似乎蕴含了五种不同的味道,这是如何酿制的?”

    “不错,这就是此酒的独特之处!”韩非笑道:“诸位认为此酒前景如何?”

    “此酒一出,必然大卖,甚至有可能拿到贡酒的御牌!”众位长老齐声肯定答道。

    一位长老起身对韩非拱手道:“会长,老朽代表饮食业要求优先供应此酒!”

    “那是当然,新酒坊所有酒都会优先供应商会会员,并且价格优惠!”韩非指着另外一个坛子,又道:“这里还有一种酒,非常烈,就不一一分给大家,能够承受烈酒的人,自行上前试饮吧!”

    韩非虽然再三告诫是烈酒,但还是有几名长老对自己酒量有信心,上前要求品尝。

    “咳咳……好……好酒!”一名急性子长老喝了一大口,顿时被呛得满脸通红,咳嗽不止。

    “慢一点,慢一点,此酒太烈,宜小口慢饮……”韩非急忙亲自扶着那名长老一旁休息,同时再次告诫其他人。

    获得在座长老的一致赞誉,韩非通过勾兑和蒸馏之法,试制出来的新酒,无疑是成功的,这也让薛蝌的信心大涨。

    薛蝌当即说道:“会长,小弟打算把此酒送去京城,请京中友好打点一下,尽快拿到贡酒的御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