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歪头问小十四,“狗儿子,鸡腿儿香不香?”
    小十四听得似懂非懂,反正也不知是因为长牙,牙床刺挠;还是因为听见鸡腿儿了,总之这小嘴儿里就开始清澈透明儿地往外淌哈喇子。毫不客气地沾了他皇阿玛一手去!
第2244章 258、吟诗(5更)() 
♂!
    虽说是自己亲儿子的,可是那终究是哈喇子,婉兮忍着笑,赶紧掏帕子给皇帝擦。
    三人正在笑呢,小七和福康安这两道旋风就又卷进来了。
    小七仰头盯着她阿玛抱着她弟弟这么满面笑容地,便脆生生地问,“阿玛乐啥泥?”
    婉兮无奈,给皇帝解释,“不知又是哪儿学来的,这半个月,天天就什么泥、什么泥的,板都板不住。”
    小女孩儿在语言方面的发育要快,小七这会子正是觉着什么话都好玩儿的时候儿,便也不分什么,逮着什么好玩儿就都跟着学。反正这宫里的官女子和太监们,除了京畿、直隶附近的,也北边儿关外、南边都有的,她都什么都浑学一气。
    福康安倒是了不得,抬眼看见小十四那一下巴颏的哈喇子,登时发挥出她额娘是纳兰容若后人的家学渊源来了,抬手一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皇帝也好悬没笑喷了,伸手从地下拎起那黑筒白底的靴子,作势要朝福康安撇过去。
    “呸,你个臭小子,你给我闭嘴!”
    。
    婉兮已是笑倒在炕上,一手还得小心扶着肚子,也不敢笑得太大了。
    福康安一看皇上恼了,便赶紧一溜烟儿跑到婉兮身边儿,钻婉兮肋下去藏起来了。
    皇帝无奈,将靴子扔了,暂且不搭理福康安罢了。
    皇帝这才回答小七,“是乐你小弟,还没长牙呢,就跟个小狗儿似的,会啃鸡腿儿了。以后啊,就管你小弟叫小狗儿!”
    小七听了,也是乐得直拍手。
    “小狗儿?小汪汪——”
    小七本是在模拟着小狗的叫声,可是叫着叫着她就不叫了。一脸的笑,也不知怎的缓缓黯然了下来。
    婉兮瞧见不对劲儿,先收了笑,拉住小七的手,“……小七想到另外一个旺旺去了,是不是?”
    小七使劲儿地笑笑,“旺旺说,也带他的小汪汪回来,给我看。”
    婉兮不解其意,抬眸望向皇帝。
    皇帝凝着自己的闺女,也是讲笑都收了起来,只柔声解说,“蒙古跟咱们满洲一样,都是极为尊敬狗的。蒙古的男孩子,更是从下生开始,便要给他们选一只小狗来,陪他们一起长大,从小保护他们,还能成为他们的伙伴。”
    “拉旺那孩子送入内地的时候儿,已是两岁了,他家里早就有了一只小狗儿;他跟小七你说的,就是那只狗吧?他会从漠北草原上,将那狗带进宫来给你看。”
    小七这才展颜而笑,“旺旺的汪汪?”
    小七这会子还并未忘了拉旺去,婉兮和皇帝相视而笑,都放下心来。
    而在婉兮肋下,那方才还躲着的福康安,却抬眸凝望着小七面上的笑,一时之间面上竟不知道是什么表情——仿佛难过,却又不甘心难过,便狠劲提振着自己的精神。可是那眼底,终是滑过一串伤感去。
    只是他藏在婉兮肋下呢,婉兮看不见,皇帝也没看见,便连小七也没有看见啊……
    小七仰头望皇帝,“阿玛,阿玛!旺旺、汪汪,已经有了两个。那小弟,便不能叫小狗儿了!”
第2245章 259、永璐(6更)() 
♂!
    皇帝都不由得半边长眉高高挑起。
    “哟,听听,这女生外向劲儿的!”
    婉兮也跟着乐。
    皇帝故作严肃,噘嘴盯着小七,“谁说有了旺旺和他的汪汪之后,你小弟就不能叫小狗儿啦?他们一个是臣子,一个是小畜生,怎么跟你小弟比?”
    小七难得地执拗起来,垂下头去,只死死扭着袖口,“……反正,我小弟自可叫旁的名字去。旺旺和他的汪汪,是先取的名儿~”
    婉兮瞧自己闺女这还认真起来了,便忙悄然伸手,扯了扯皇帝的衣袖。
    ——别吓着孩子啦~
    皇帝便也笑,“嗯哼,既然这小名儿也不能叫,那小七这是提醒阿玛,该正式给你小弟取个名儿了呗?”
    满人给男孩子取名字有讲究,一般在一周岁以内不正式取名,都只给取个小名儿,这样好养活;甚至许多官宦人家,要将男孩子的小名儿一直叫到上学去呢,等到上学了才正式取个“学名”。(例如贾宝玉,这就是小名,不是大名;因为这孩子金贵,为了好养活,才连丫头都敢直喊“宝玉”。)
    婉兮便笑,“爷又急什么呢?他还要四个月才满周岁儿。”
    皇帝伸手将小十四交给玉蕤去,又冲刘柱儿递眼色。刘柱儿便也明白事儿,上前将七公主和福康安都给哄走了。
    殿内安静下来,只有两人独处着,皇帝才一把将婉兮抱过来,凑着嘴儿亲了半晌,呢哝道,“……可是爷,心下已经想好了一个好名儿了呢,怎么办?
    “爷太喜欢这个名儿了,心痒难耐,这会子便想拿出来跟你显摆了。”
    。
    婉兮便也笑了。
    她的爷是精通文墨之人,她明白那种灵感倏然而至,福至心灵的感觉。那种“正好就是你”的感觉,在心底是怎么都藏不住的。便如小虫儿,总得有“虫声新透绿窗纱”而来。
    婉兮伏在皇帝怀里,“那爷说吧。”
    皇帝没直接用嘴说,而是伸手到那炕桌上,将毛笔蘸饱了墨,在之上悬腕挥洒出一个“璐”字来。
    婉兮拈起来看,只见那字气韵流动、笔走翔龙,说不尽的洒脱轻灵。
    ——那神韵,倒是向宫门口那石头影壁上云石自然纹理形成的龙纹了去。
    婉兮不由得眯眼,“璐?——永璐?”
    皇帝为皇子一辈取名,皆用“玉字边”。不仅皇子,连近支宗室这一辈用的也是这个“钦定偏旁”。
    这个“璐”字,首先自然是美玉之意了。
    可是这个字,又与从前的皇子们的名字,有何不同呢?
    。
    皇帝眯眼凝视婉兮,缓缓含笑。
    “《楚辞·九章·涉江》中有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婉兮不由得挑眉,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男子,高冠博带、腰配长剑、袂悬宝玉。
    若论玉佩之美,古往今来,谁家比得过人家楚国去?楚国玉佩皆为成套披挂,美不胜收。
    婉兮不由得含笑,眨眨眼,“当真是个潇洒无匹、风雅绝世的男子。”
    皇帝满意捏捏婉兮的手,“正是如此……况这一首名为‘涉江’。”
第2246章 260、此名至贵(7更毕)() 
♂!
    婉兮一怔,也不由得展眉而笑。
    “涉江者,渡江南至江南也……”
    皇帝含笑点头,“咱们大清的皇子,除了这个小十四,还谁有在额娘的肚子里,就走过江南的了?这个名儿不给他,还能给谁去?”
    婉兮心下自是欢喜不胜,却还故意歪头调皮。
    “奴才还以为,是皇上这会子谒陵的路上想到的这个名儿,故此加了玉字边儿,才凑成一个‘璐’字去呢~”
    皇帝笑着啐了一声儿,“不过即便是因为这个,也是爷的一片深意——今年谒陵,是平定两度平定准噶尔,西北终究大捷之年。这一年的谒陵,便是向祖宗们禀告此事。这样的年头、这样的路上,爷忽然想到给小十四的名儿,又岂不是祖宗们的授意去?”
    婉兮含笑伏进皇帝怀里,“奴才替自己和小十四,谢恩啦。”
    皇帝却将她给扶起来,“那寓意还有一多半儿没说呢,你这就谢恩了?——怎么,这就满足了?”
    婉兮也有点傻,唇角却是忍俊不禁,“还有旁的寓意?”
    “哼~”皇帝撅了撅嘴,“给咱们的长子取名,爷岂能这样简单便定了下来?若只是如此,爷哪儿好意思还急着到你眼前来显摆啊?”
    婉兮忙坐直,伸双手去托了托皇帝的腮。
    “爷说,奴才不闹,好好儿听着。”
    皇帝这才笑了,“古往今来取名,最好的都是男《楚辞》,女《诗经》。”
    皇帝瞟了婉兮一眼,“便如你这‘婉兮’二字,就是《诗经》里来的,便是最好的。“
    婉兮含笑垂首,“爷这是转过来夸奴才的名儿啦?好的,回头等奴才额娘进宫来陪奴才临盆,奴才必定将这话交代给额娘,叫她回家之后一定转告阿玛,叫阿玛也美一美。”
    皇帝瞪了她一眼,“爷是说,自己儿子这个名字是从《楚辞》里来的,才是‘男《楚辞》’,是最好的。谁说你了?”
    婉兮才不管呢,反正挤对完皇上了,她偷着乐就是了。
    皇帝却缓缓收敛了笑谑,一双眼极黑极黑地,定定盯住婉兮。
    “《九章》里,后头紧接着便是这句:‘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婉兮便一捂嘴,“重华?‘重华宫’的那个重华?”
    重华宫为皇帝潜龙邸,寓意自然格外不同。而“重华”本身,又是舜帝的名字。
    当年鄂尔泰和张廷玉为皇帝潜邸取名“重华宫”,便是奉承皇帝有舜帝之德。
    ——皇帝将小十四的名字,与舜帝、潜龙邸联系到一块儿……这便叫婉兮都不敢深想了去。
    皇帝点头,“没错,就是那个‘重华’。”
    皇帝伸手轻轻握住婉兮,“璐,又音同‘禄’。所谓‘天禄’——《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皇帝黑瞳闪亮,亮起一团火。
    “这是尧禅位给舜时所说的话。天禄从此便指帝王之位——傻九儿,‘璐’义何在,你这会子可听懂了?”
    (大家都知道永璐这个名字,却很少想到这个名字有多至尊至贵吧——而且皇帝后来也真的如此时所言,禅位给了九儿的儿子啊……前后正可印证。)
第2247章 261、害怕(1更)() 
♂!
    皇帝说出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来,婉兮不知道旁的后宫女子听见了,会做如何反响。
    总之,她是哭了。
    ——吓哭的。
    她哭了小半个时辰,还是停不下来。那眼泪就是自己从眼睛里往外涌,汩汩不绝。
    这泪自然有一半是欢喜的。
    终究都是后宫女人,说到自己儿子的前程,谁也没办法免俗。
    可是这泪还是有一半是担心所致。
    虽说从怀了这个孩子开始,皇上对这孩子的待遇就太过与众不同——便是她怀着这个孩子,皇上也非要带着她母子一同南巡而去。回程路上,更是要所有后宫都陪她在山东休养,就连皇太后都得留下——这便是当年孝贤皇后死在山东,都没能享受到的待遇。
    她那会子,对皇上的心意,心下不是没有察觉。
    可是感觉是感觉,她不与旁人说破,也不准自己多想。
    终究,这是满人的天下;终究,皇后的嫡子已经进学;终究当年皇上早就说过想立嫡子继承大统……
    她不敢想自己的儿子若继承大统,这朝堂和天下,又将会沸沸扬扬成了什么模样去!
    。
    看她哭成这样儿,皇帝又是笑,又是心疼,只得将她抱过来小心哄慰。
    “哭什么呢,嗯?孩子还小,时间还长,便是有什么,万事也都还有爷呢。”
    皇帝轻抚婉兮的肚子,“再说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哭了这么半天,孩子也都得跟着上火不是?”
    婉兮伏在皇帝怀里,忍不住扬起粉拳,轻轻砸皇帝的肩头,“……爷怎么能安这么个念头呢?奴才本想叫小十四当个荒唐王爷就罢了。故此他想吃什么,奴才都容得他,叫他吃得欢喜就是了。”
    “可是爷给了他这么个名儿,我如何还敢叫他逮着什么吃什么了去?再说——这名儿若是明晃晃地露出来,这叫前朝后宫怕不都猜到皇上的用意了去?”
    皇帝无奈摇头,忍不住啐了一声儿,“呃,怪不得小十四没长牙都啃鸡腿了,还是你私底下纵容了!”
    婉兮还是落泪,“……虽说皇上已经言明,皇上是整个中国的皇上,是满人的皇上,也是汉人的皇上,可是终究祖宗家法都悬在头顶,不可撼动。”
    “便如当年孝庄文皇后严令:‘汉女入宫者斩’。虽说奴才是旗下人,不是民籍汉人,可是血统上仍旧是汉人的血;”
    “况且,皇上忘了,奴才家是如何从汉军掉到辛者库的么?奴才祖上跟从三大藩王之一的耿藩仲明——身为三大藩王,耿王爷却还是因为部下私自容留‘逃人’,触犯了‘逃人法’,故此堂堂藩王都自缢身亡。奴才家祖上,也因为相同的罪名,被治罪,没入辛者库的呀。”
    那时因为大清刚刚入关,俘获汉人充为旗下家奴。可是汉人反抗,故此逃人不断。
    又因为三大藩王都为汉人,所以逃亡的汉人多投奔三大藩王麾下。
    清初的《逃人法》之严厉,折射初清初满汉之间对立来。到乾隆朝,虽已过百年,康熙爷、皇帝都设法尽力弥合满汉隔阂,但是终究旧日的痛,依旧还在。
    满人对汉人的心理优势,也依然还横亘在前朝后宫。
第2248章 262、担得起(2更)() 
♂!
    婉兮说的这些,可不是儿戏。
    倘若当真是她的儿子登上皇位,宗室王爷、满朝的满人贵胄们,一定会沸反盈天——除非,皇上再没旁的儿子了,一个都没了。
    皇帝听了,却是淡淡一笑。
    “爷既然想到了给永璐取这个名儿,那这个名儿能带来的前情后果,爷心下自然都是想周全了。”
    皇帝伸手轻抚婉兮发顶,“总归,你放心都是。万事还都有爷呢。”
    皇帝拥着婉兮,目光放远,“……便是将来有爷百年那一天,爷也不会单单只扔下一个空空的皇位给咱们的孩子去,叫他独自承受前朝后宫的非议和压力去。爷会陪着他,亲眼看着他羽翼渐丰,亲眼看着他便是离开了爷也能有本事镇抚住所有人,爷才撒手。”
    “总归,咱们的孩子得到的什么,都是爷自己愿意给的。谁不服,谁不满意,都尽管来找爷说!”
    皇帝垂首,轻轻亲了亲婉兮额头。
    “爷知道你担心。可是,你这会子已经不是小丫头了,你三十已过,爷也快五十了。到了这个年岁,凡事便不能不往将来多看几步了。便是担心和害怕,到了这个年岁,也不能再怕了。”
    皇帝说着也是轻叹了一声。
    “皇祖父寿终六十八岁,皇考更是在五十八岁上便已升天而去——爷马上就五十了。九儿,爷不知道自己将来天寿能有多少年,可是到了这个年岁,便不能不为将来,提前做些考量了。”
    。
    婉兮的泪,一点点地停了。
    皇上的话,刻在她心尖儿上,有点疼。
    大清入关以来,历代先帝的寿数都不算高,顺治爷就不说了,康熙爷也才活到六十多岁,雍正爷更是还没到六十岁——若以祖父和父亲的寿数来推算皇上的天命,自然也就在这两个数字仿佛的模样。
    那么皇上这会子快五十了,是当真要为将来预备了。
    婉兮霍地坐起来,举袖狠劲将面上的泪痕都擦掉。
    “奴才不哭了,奴才也不怕了!爷说得对,便是再担心害怕,可是都到了这个年岁,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奴才再哭,那就丢人了。”
    “奴才得坚定下来,奴才得帮皇上,为咱们的孩子撑起头顶那一片天来。”
    既然四爷决心已下,那四爷要交给她儿子的,便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重担——这副重担,要挑起整个大清江山啊!
    故此她能请辞荣耀,却不能推诿责任。
    她的爷,既然倾向她的儿子,而此时儿子年纪还小,那她作为母亲,就得先替儿子将这副担子一点点儿抬起来。
    皇帝这才笑了,“做好准备了?那好,爷明儿就将永璐这名儿交给宗人府去,在《玉牒》里注册。”
    。
    给皇子取名,这么大的事儿,终究是要事先知会给皇后的。
    次日到翊坤宫里请安,婉兮虽说早得了那拉氏的话儿,不必每日都到;可是她心下知道今儿必定要议论此事,她放不下心,这便还是来了。
    “永璐?”那拉氏望着众人笑,“璐,自然又是美玉。还做旁的什么解呢,我汉学不好,到要听你们都来帮我解解。”
第2249章 263、小鹿儿(3更)() 
♂!
    众人的目光便都朝纯贵妃、婉嫔、语琴等汉女出身的主位身上泼去。
    纯贵妃位分仅次于那拉氏,她不说话,旁人自是也不便说话。
    纯贵妃抬眸望了望众人,便是淡淡一笑,“皇上给皇子取名,都是玉字边,便个个儿都是‘君子如玉’的意思了。”
    “我啊,还真是对咱们皇上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进宫之前,是怎么都不知道,这世上原来有这么多代表美玉的字儿去。如今宫里的皇阿哥这就十几个了,除了皇阿哥之外,外头还有多少近支宗室家里这一辈的孩子,也都用这样的字儿去啊。”
    “不说远的,便如和亲王家里的几位阿哥:永瑛、永璧、永瑸……这便跟皇阿哥们一样儿,个个儿都用这样玉字边儿的字儿呢!可是这么多的孩子里啊,竟然没有一个用重了的!”
    “这还得不算上,日后咱们宫里、宗室家里还要陆续诞生的这一辈其他的孩子去呢!”
    纯贵妃说了这么些,最后叹了口气,“皇上这才学,我便是出身江南汉大臣家,却也难望项背啊。便如这个璐字,看着倒是简单,可是搜肠刮肚地回想起来,这个字儿却是生僻,便是古书之中,见到的机会也少,这一时之间倒除了是美玉之外,想不到旁的用意去了。”
    纯贵妃抬眸朝那拉氏笑笑,“我也只好望文生义,从这字形上看,玉形而路声,那必定是与路途相关的吧?”
    纯贵妃说着望向婉兮,便又是笑,“皇上怕不就是想说,咱们十四阿哥在令妃肚子里就下过江南了……?”
    。
    众人便都是一笑,婉兮抬眸迎住纯贵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