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元灭明-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要交给我的?”

汤和听的方国珍的话。心里对这心里的内容也产生了一丝好奇。但是他没问。而是回答方国珍的话道:“不错。吴王殿下命末将一定要亲手将此信交到唐王殿下手中。”

“吴王没说别的什么?”

“不错。吴王殿下说唐王见信便知。”

听了汤和这话。方国珍沉吟了一下。暗想:反正现在自己也要打张士诚。这朱元璋邀请自己夹攻张士诚那也没什么问题。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于是当即道:“汤兄弟。请你回报吴王。就说他说的事我答应了。由于时间紧迫。我也就不留你了。你现在就回报南京。时间定在半个月后。”

汤和也是利索人。听德方国珍的答复。当即道:“是。唐王殿下。但是此事是否需要唐王殿下给吴王手书一封?”

方国珍听的汤和这话也觉的有理。当即拿过笔墨写下了和朱元璋相约出兵进攻张士诚诸事。而后便直接打发汤和回去了。

见的汤和快步去了。方国珍走到门外。却是对亲兵荀良道:“荀良。你去告诉刘震三位将军。让他们点齐兵马即可出发。但到杭州后。不可主动与敌接战。只需止住敌军攻势即可。半月之后。我当亲至军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和刘伯温的赌局

方国珍带了义子方关并方明德等人以及五万兵马来到杭州附近猛虎军和张士诚的周军对峙的地方的时候。刘震等人刚刚打退了敌军的第八次进攻。

这方关是当初方国珍让方明德收养的三千孤儿里最得方国珍喜爱的。现在虽然还不到十六岁。但是这几年来。受到方国珍的亲自教导。在各方面都已然算是一员俊杰了。现在。方国珍让他统领了那三千孤儿里的一千二百超过十五岁的孩子。组成了他的“孩儿营”。这不。这次方国珍便把他带了来。打的也是锻炼他们的主意。

方国珍带着众将一进大营。刘震、蒋英、李福三人便来到了帐前听令。原本当初方国珍因为跟朱元璋约好半月之后夹击张士诚所以让他们到了杭州之后只是挡住敌人的进攻他们还有些郁闷。毕竟这样他们可就失去了一个立大功的好机会啊。可是没想到他们到了杭州之后。却发现事情全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周军主帅是张士诚的亲弟弟张士德以及他的儿子张宗齐。这二人倒也不是草包。而且他们麾下却是有实打实的二十万兵马。虽然周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都不及猛虎军。但没奈何敌军数量远远比刘震三人带来的八万猛虎军多。而且由于前番杭州守将陈友定战死后。他麾下猛虎军被敌军猛攻之后彻底溃散。杭州城也落入了敌军手中。所以刘震等人到了杭州之后。要想打败敌军就必须进攻城池高大的杭州城。原本他们就人少。这会子还要攻城。如何是敌人对手?所以他们只在当初初初到达杭州时三人耐不住性子强攻了杭州一次。虽然依仗手榴弹之利强行炸开了城门。但最终还是没能抢进城去。三人出师无功。又碍于方国珍不得擅自进兵的军令。只得退开杭州三十里扎营。可是三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没有进攻了。可敌军反而不干了。连续几日来猛攻他们的大营。若不是猛虎军士兵骁勇善战。又有手榴弹之助。说不得现在已然被敌军杀得大溃败了。可饶是如此。现在他们手里的兵马也仅剩下了五万余人。短短半个月之间。他们就损失了两万多猛虎军。

现今方国珍占据了东临大海。南到南海。西接云南。北到茂州、潼川府、顺庆路、绍庆路、辰州路、宝庆路、衡州路、袁州路、临江路、抚州路、上饶、徽州、昱岭关、杭州一带的广大地区。其中。方国珍在四川以北和蒙元朝廷接壤地区、湖南江西以北和徐寿辉接壤地区以及徽州昱岭关一带和朱元璋接壤的地区都驻有重兵。再加上其余地区地分散驻军。直接导致方国珍现在手里头的机动兵力不超过二十万。只有十五万左右的模样。而这次。方国珍让刘震三人先带八万兵力。而他自己又亲率五万兵力前来。就已经算是倾巢而出了。哪知道却出师不利。刘震等人刚和敌人交战就损失了两万多人。

在军帐中听得刘震三人将现在的军情报告了一番。方国珍地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说实话。他心里对于面前这三个没用的家伙很是恼火。打仗损失人马这没什么。很正常。就算猛虎军的战斗力像后世的特种兵那般强悍。也不可能在这样大规模的交战中保证全身而退。然而让他郁闷的却是这三个家伙付出了这么多猛虎军的代价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这让他如何不恼?要知道他一贯地指导方针可都是:我死不要紧。但我死之前非得给你咬下一块肉来不可!

虽然心里恼怒。但方国珍却并没有责骂这三个家伙。毕竟这三人是刚刚归顺自己的。不比陈仲达常遇春那样跟他久了的宿将。一个不慎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地叛变。所以方国珍还是好言抚慰了他们一番。让他们下去整顿军队去了。而自己却是问坐在一旁地刘伯温道:“刘先生。看起来现在这杭州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了。您有什么建议?”

刘伯温在方国珍的刻意抬高之下。在猛虎军的地位都高出了陈仲达等人半截。就如现在。除了方国珍。现在军帐中的所有战将都是站着的。而偏偏刘伯温却和方国珍一样坐着。当然。像陈仲达等人。在方国珍面前也没有必要拘束倒是。

刘伯温听了方国珍的话。却是没有回答。而是道:“主公此次出兵是决定直接击溃面前的这支敌军呢。还是想要直接灭掉张士诚呢?”

方国珍和众人听得刘伯温这话。顿时都是一惊。方国珍连忙道:“刘先生。击溃这支敌军该如何?而灭掉张士诚又该如何?”

刘伯温清了清嗓子。面上微带些笑容。道:“主公若是只想要击溃面前的这支敌军的话。那主公明日就可点兵升帐直接进攻杭州。但是主公若是想要灭掉张士诚地话。不妨按兵不动。”

“什么?按兵不动?”众人都有些惊讶。

“按兵不动就能灭掉张士诚。刘军师您不是开玩笑吧?”说话的是花云。这几年他和猛虎军众人已然混得相当熟悉了。所以这会子说话也很随便。

花云这话显然是众人都想问的问题。所以众人都是盯着刘伯温。想要听他解说解说。

刘伯温瞧见众人期盼的眼光。也不好卖关子。便问方国珍道:“主公为何此次要亲征啊?先前主公不是只打算让刘将军三人前来的么?”

刘伯温这般一说。方国珍当即就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而是问道:“刘先生。你确信朱元璋能攻下镇江?便是朱元璋真能攻下镇江。那他也最多和张士诚拼个半斤八两啊。更何况看现在地情形。张士诚可要远远比朱元璋强大啊。”

“三哥。你和刘军师说什么啊。就不能说清楚些么?”王大虎好半天没听明白刘伯温和方国珍两人在打什么哑谜。当即抱怨道。

方国珍瞧见众人都是一副不甚明了地模样。这才想起。当初自己和汤和商谈完了之后。便立即让汤和回了应天府。而自己这些日子忙于调兵也忘了把和朱元璋约好夹攻张士诚的事告诉大家了。不由脸色有些尴尬。连忙把这事给大家解释了一番。众人听得方国珍地解说。这才有些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了。但陈仲达还是开口问道:“刘军师。您的意思是我们按兵不动。等到朱元璋攻下镇江之后。张士诚就会把张士德的这二十万大军调回常州。那样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夺回杭州?”

“不错。但是夺回杭州并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们按兵不动是为了直接灭了张士诚。”刘伯温听了陈仲达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却又补充道。

“我们按兵不动就能灭了张士诚?有这样好事?”不用想。大家都知道说话的一定是王大虎那个没脑子的家伙。所以众人都理智的选择了无视王大虎的这话。然而刘伯温也不知是好为人师呢。还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让众人都理解得透彻一些。接着王大虎的话道:“我们并不是一直按兵不动。只不过是暂时性地按兵不动。而且。我们按兵不动并不代表着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也可以给敌军找些麻烦啊。让他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也是不错的。”

方国珍听得刘伯温这话。瞧见他脸上的笑容。不知怎地。心里就打了个突。瞧见刘伯温地笑也觉得万分邪恶。忍不住心里暗想:天啊。这都是什么人啊?他却没有想过。众人天天都跟他自己这个邪恶的家伙呆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受些他的影响呢?

“可是据暗影调查来的结果看朱元璋现在手头上只有区区不过十五万兵马。而张士诚除了派了二十万兵马到杭州来以外。他在高邮还有两万兵马。泰州五万。在镇江五万。在常州更是有十万兵马。还有湖州、隆平府等地的兵马。总兵力加起来估计会有三十万。朱元璋能讨得了好吗?”方国珍虽然知道朱元璋麾下的徐达等人都是名将。但是能在乱世混出一个样子来的人又有哪个是简单的?徐达等人在历史上声明赫赫。更多的却是因为朱元璋最后夺取了天下。所以张士诚麾下才会显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方国珍却是知道。张士诚能成为一方豪杰。手下怎么可能没有些厉害地角色?就连流传千古的巨著《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现在都在张士诚手下担任幕僚。而现在在杭州的这张士德。在历史也是有名人物。是张士诚、张士义、张士信、张士德四兄弟中最有才干的。所以方国珍对于刘伯温的这个提议并不怎么看好。

“主公不妨和我打个赌。若是主公按伯温所言。按兵不动三月。而张士德等人还不退兵地话。那就算伯温输了。如何?”刘伯温笑吟吟地对方国珍道。

方国珍瞧见这刘伯温的这般笑模样。心里着实有些忐忑。但此请此景。他是决然不能退缩地。因此咬了咬牙。道:“好。既然刘先生要赌。那我就和先生赌了。但是不知道赌注是什么?”

“若是伯温输了。那伯温便将东南名士杨维桢杨先生请来襄助主公。”

“好。那要是我输了。那我就免去刘先生家乡青田县三年的赋税。”方国珍听得刘伯温说杨维桢。心下顿时一喜。这杨维桢号称东南名士。名气相当大。方国珍也曾派人去请过。但是没有请动。所以很是遗憾。这会子刘伯温这才提出了这个赌注。想必是担心方国珍不愿意打这个赌。

“好。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方国珍接着道。只是他瞧着刘伯温满脸的笑意。不知怎的。就觉得似乎自己隐隐陷入了一个圈套。心里忍不住就对这个赌的结果没有了信心

第一百四十四章 情势逆转

既然和刘伯温打了赌,那方国珍便命令手下的十万大军都暂时停了下来,并没有进攻,而是拒营而守。在这期间,杭州城里的敌军自然少不了有出来进攻猛虎军的,方国珍自然不会给这些人什么好果子吃,他让人在猛虎军大营外挖了一条深深的壕沟,这壕沟距离猛虎军大营很近,基本上每个士兵站在猛虎军营垒之内,都可以把手榴弹投到壕沟之内,这样,每当敌军想要进攻的时候,都必须要跨越这道壕沟才能攻击到猛虎军,而方国珍自然不能让猛虎军坐以待毙了,方国珍除了命令人在营垒之内以弓箭拒敌外,还让人可劲的往壕沟里扔手榴弹,反正这三年来方国珍是集全部力量大量的生产手榴弹,除去这三年征战时消耗的,现在猛虎军还囤积了有数十万颗手榴弹,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方国珍也不觉得浪费。而那些正在壕沟里,想要攀爬过来的敌军无一例外的都死在了方国珍的手榴弹攻势之下,如是三番这样以后,敌军也对此相当无奈,但他们也不能放弃杭州城,更不能越过堵在他们南下道路上的十万猛虎军去往南攻略,所以一时之间,这战事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敌军不来进攻,并不代表方国珍不去捣乱。方国珍把十万猛虎军划分为十组,每天一组轮换着到了夜晚的时候,就带上锣鼓到杭州城下制造出绝大的噪音,让杭州城内的守军是苦不堪言,毕竟。可以想象一下,一万人一齐敲锣打鼓地声势是多么的浩大,响彻云天这个形容词根本不足以形容这场面的热闹。而敌军一旦出城想要和这些猛虎军交战,这些敲锣打鼓的家伙当即就撒腿就跑,敌军也没办法追上。如是这样三番五次之后,敌军也学得乖觉了,也把守军分成了几拨,每天晚上除了守夜的那拨人外。其他的人是不管城外的响动是多么大,任是不管不顾,这才让城内的守军坚持了下来。

然而方国珍怎么可能让这些敌军就这么就消停过去了呢?他见这疲兵之计对敌军没什么效果了,便开始在每晚制造噪音地同时,派一小部分人佯攻。这下敌军不能不认真对待了,毕竟,张士德等人不知道猛虎军到底是真的进攻呢,还是做出一幅进攻的姿态。而且就算猛虎军是真的佯攻,可是若是他们不加理会的话,那方国珍的佯攻可以随时变成真的进攻,“兵者,诡道也”,这般虚虚实实之间谁能把握得准?好在张士德的周军到底人数众多,虽然在方国珍地轮番袭扰之下,勉强抵挡住了。但是毫无疑问的,他的二十万周军已经远远没有了当初的战斗力了,不少士兵因为睡不好觉已经变得毫无战斗力了。所以到最后,张士德的周军虽然在人数让仍然远远胜出,但是无论是方国珍还是张士德都知道,这场仗胜利的天平已然朝着猛虎军这边倾斜了。

除了百般的折腾杭州城内的敌军,方国珍这段时间就是和朱元璋不断地书信往来了,一时之间,两方的关系亲密得简直让人羡慕,甚至方国珍还主动让刘伯温给朱元璋出了出几个主意。帮助朱元璋进攻张士诚。

朱元璋这段时间派遣了徐达带着邓愈周德兴等人带十万大军从应天府顺流之下,直取镇江,镇江守将是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此人是张家兄弟里最没用的,却偏偏是最得张士诚信任的,他在镇江有五万守军,奈何这人骄奢淫逸。有后房姬妾近百人。每每让人教以天魔妙相之舞,整日荒淫无度。先前在苏州因为不耐烦张士诚给他安排些政事,所以他便要求下放到下面的城池为一方封疆。这样,张士诚便把他安排到了镇江重镇,还给了他五万大军。可是没想到这张士信一到镇江,既不理会兵备,也不打理民事,每日只是在家里享受无度,他家中园池里的采莲舟都是采用沉檀木作成。上行下效,张士信在镇江这么一弄,那他手下之人怎么可能不群起效尤,于是一个个都大起宅第,广占良田,修园池,蓄声妓。文恬武嬉,上下猜忌,整个镇江被弄得一塌糊涂,谁也不肯为国效力。到了徐达兵临镇江城下的时候,这群人甚至都直接找张士信要官要爵,满足了自己的**才肯出兵去抵挡徐达大军。原本镇江守军就不足,再加上他们这些将领都是这种态度,周军的战斗力和军纪也远远比不上徐达地吴军,这样下来,他们如何能打得过徐达?镇江五万大军虽有坚城可依,然而却在短短十余日之间就被徐达一鼓而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而张士信等人却是见机得早,趁着徐达等人安抚百姓的时候,偷偷的溜回了隆平府(现今苏州,张士诚的治所),而张士诚又不肯对自己的亲弟弟予以处罚,所以张士信虽然丢了镇江,损失了五万大军,可是照样在隆平府作威作福。

徐达和周德兴下了镇江,当下就挥军进攻江阴州和常州路,张士诚这会子着了慌,当下就命令他在江北高邮、泰州、通州的近十万大军挥军南下,势要夺回镇江,毕竟他现在的地盘横跨长江南北,而镇江偏偏是沟通南北地要塞,所以他对此毫无选择。

徐达和周德兴原本分两路进攻江阴州和常州路,可是却听得消息说张士诚从江北调来了近十万大军进攻镇江,他们只能放弃现有地目标,回军镇江,保卫胜利果实,当下就和张士诚的周军在镇江城下展开了激战,一时之间倒也无力进攻从镇江到隆平府地要塞。这也给了张士诚从容调动兵力围堵徐达大军的机会,而偏偏这个时候,张士诚调动了被方国珍困在杭州城内地张士德二十万大军。

杭州城内。张士德和张宗齐正相对而坐,只是张士德手里正拿着一封信在看,一边的张宗齐正满脸紧张地看着他。

张士德看完信,显得有些颓然,张宗齐瞧见他这般模样,心下就知道恐怕事情不那么妙,开口问道:“三叔,我爹来信说了什么?”原来。方才张士德手里的信却是现在正在苏州的张士诚派人送来的。

“二哥让我们退兵。”张士德苦笑了一把。

“什么?退兵?”张宗齐听得张士德这话心下就是一惊,原本他这次跟着张士德出征就是为了来镀金的,为了保证他以后能够顺利的继承张士诚的位置,所以这次来,张士诚才把他最有能力的弟弟张士德派了来,还派了二十万大军,就是要力保张宗齐能够得到开疆拓土地功劳,这样一来他在这张士诚手下的那些悍将中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可是没想到。这次来,除了拿下了杭州城外,竟然没能往南再前进一步,这着实让一心想要建立不世功业张宗齐郁闷。而现在,他们居然又收到张士诚的信说要他们退兵,张宗齐当下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忍不住在心里暗想:难道有人在父亲面前说了我的坏话?是老二?这张士诚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张宗齐。另一个却是才十五岁的张宗周。虽然平日里张宗周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一到这样的关键时刻,张宗齐却忍不住对自己那个貌似善良的弟弟生出一些怀疑。

“三叔。父亲为什么要我们退兵啊?要是我们退兵了。那这杭州城怎么办?唐军可就在城下虎视眈眈啊!”张宗齐知道像这次这样好地立功机会以后怕是很难再有了。所以极力想要怂恿张士德留下来。

张士德拿眼睛瞥了一眼张宗齐。他对于张宗齐地这点小心思自然是清楚无比地。但他对于这个侄儿还是比较喜欢地。至少他平日里也不给自己捣什么乱。所以他轻声道:“朱元璋派了十万大军进攻镇江。所以二哥要我们撤回去。”

“什么。十万大军?”张宗齐听得这个消息。显然也有些震撼。但他还是不死心地问道:“可是三叔。四叔在镇江不是有五万大军吗?再加上镇江城池高大。只要坚持守住一个月。父亲就可以把高邮泰州江阴州一带地守军调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