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晓颂看了一眼雍哲几人,那几人完全陶醉在秦梦雅的歌声当中,好像那个黄堂自从秦梦雅进来后,双目就没有离开过她,雍哲也是一边听一遍用手指在桌上打着节奏,邱金龙边听边晃着脑袋,那个魏化纯则紧闭双目,仰着头,好像在享受着什么,而那玉海楼的四个女子,也都一脸庄重,坐直了身子倾听着秦梦雅的琴歌。
一曲结束之后,众人皆起身鼓掌,秦梦雅也站起身来微微向各位施了一礼。邱金龙说道:“听了此曲,真应该喝上三大杯啊。”说完,便端起酒杯连喝了三杯,喝完后还连声称好。
雍哲也端起一杯酒道:“秦小姐的歌声优雅、曲调动听,在金国皇宫之中恐怕也找不出如此动听的乐声啊,我敬小姐一杯。”说完也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秦梦雅也斟了杯酒陪着雍哲喝了,秦梦雅喝完后对周晓颂说道:“我来之前,兰姨对我说有一位西山营副统领周大人也在此席当中,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大人您了。”
周晓颂听到秦梦雅问话,连忙起身答道:“秦小姐猜的没错,正是在下。”
秦梦雅说道:“请问大人,对我刚才所弹、所唱有何评论呢。”
周晓颂听了秦梦雅所问,顿时傻了眼,自己虽然不能说是音乐白痴吧,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对音乐有见识的人,让自己唱几首流行歌曲估计还能唱的像模像样,但是让自己评论,恐怕是不行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秦梦雅都不问,偏偏就问周晓颂呢,还不是因为周晓颂刚才在秦梦雅弹琴唱歌的时候,不仅没有好好听,还东张西望的,秦梦雅虽然每日只开九席,但是一年下来也见过不少人,还真没见过周晓颂这样对自己的琴歌不屑一顾的人呢。其实,这也不能怪周晓颂,本来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难免会对对方唱的歌有些不适应。
周晓颂脑子飞快的转着,怎么评价呢,恐怕用专业术语来说自己是不行的,于是周晓颂端起了一杯酒说道:“秦小姐的歌声真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说完,也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秦梦雅开始就是生气,自己被人捧久了,忽然发现一个不重视自己的人,谁不生气啊,于是就问了周晓颂这么一句,问完之后,秦梦雅也后悔了,此人既在西山营,恐怕也是一个粗人,自己这么问人家,人家怎么回答呢,自己一个欢场的人,也没必要无故得罪人吧,秦梦雅正在暗嘲自己现在怎么变的如此小气了,这时忽听周晓颂说出“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话,也是一呆,刚才还在气此人对自己不重视,但是现在此人说的话恐怕是自己听到的最高赞誉了。
秦梦雅将这两句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脸上展露出会心的笑容说道:“没想到大人对小女子有如此赞誉,小女子要敬大人三杯。”说完便倒了三杯酒,喝干了,周晓颂也赶紧倒了三杯,陪着秦梦雅喝了。
雍哲等着两人喝完后,也举起一杯酒对周晓颂说道:“没想到周大人不仅智计过人,而且还出口成章,在这里我还要多谢大人昨晚帮我解出了那三道难题。”周晓颂连忙举起一杯酒道:“侥幸,侥幸。”
秦梦雅听到雍哲的话也有些兴趣的问道:“请问十一皇子,昨晚周大人帮您解了哪三道难题啊。”
雍哲哈哈一笑,将昨晚的事给秦梦雅说了,秦梦雅听后,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抬起头说道:“这三道题果然难度很大,周大人能在瞬间就解了出来,真是让人敬佩不已啊,我再弹奏一曲请各位品评一下。”
这次,周晓颂可不敢随便东张西望了,眼神盯着一个方向,脸上露出沉醉神色将这一曲听完,秦梦雅将此曲弹完后,向着周晓颂软语道:“周大人,能否请您散席之后私下小酌片刻,小女子很想听一下昨晚宴会的细节呢。”
第二十四章 间谍飞鹰
“秦小姐客气了,昨晚只是侥幸而已,十一皇子乃是人中龙凤,在金、溪两国都享有盛名,小姐难道不知十一皇子初到长陵的时候,满城百姓都前去迎接吗,还有多位女子冲破士兵阻隔,就是为了能近距离看一眼十一皇子呢,而且今晚我只是作陪,如果秦小姐要邀人小酌,理应请十一皇子才对啊。”周晓颂道。
秦梦雅微皱着眉头道:“周大人这样的人,我可真是生平仅见,其余的客人我不留他们,他们还赖着不走,今日我欲留大人畅谈一番,大人反而不答应。”周晓颂可不傻,放着十一皇子她不邀请,反而邀请自己,如果自己留了下来,那不是没事找事吗,而且今晚又不是自己请客,自己一分钱没花,反而又吃又留的,自己脸皮可没那么厚吧,而且周晓颂也发现了一丝不妥之处。
雍哲此时打趣道:“周大人何必客气呢,既然秦小姐留你在此小酌,你怎能如此辜负美人恩情呢。”
未待周晓颂说话,秦梦雅冷哼一声道:“既然周大人不愿,梦雅也不便勉强,时辰不早了,贵客们也早些休息吧,梦雅告退了。”秦梦雅可不是一般妓女可比,自然有自己的傲气,如果一般妓女被拒绝了,那肯定要缠着你也要让你留宿的,而周晓颂拒绝了秦梦雅,自然让秦梦雅觉得面上无光,如果生拉硬拽的将其留下,反而让其觉得自己另有所图一般,正巧时间也差不多了,那就送客吧,这也是以退为进的一种方式。
秦梦雅说完后,看着对方也无所表示,于是便拿起琵琶走进了屏风后面的那个房间。秦梦雅刚走,晨晨吐着可爱的小舌头依偎在周晓颂身边说道:“周大人可真是不解风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拒绝秦姐姐呢,大人既然不愿小酌,那就去我房中休息一下吧,我帮大人按摩一下,保管让大人从头到脚都舒服。”
周晓颂将依偎在自己身上的晨晨扶正,说道:“多谢晨晨姑娘好意,不过今天我回府还有要事要办,不便在此久留,各位我先告退了,来日我必回请各位。”说完便走出了房门。
周晓颂刚走,雍哲微眯着双眼,指着晨晨四女说道:“你们四人也都出去吧。”四人虽然不愿,但是看着雍哲阴冷的双眼,心中忽然有些害怕,相互看了一眼,便携手一同走出了房门。四人刚刚出去,雍哲又道:“黄堂,你在门口守着,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黄堂遵命一声,便退出了门外,此时邱金龙走进了屏风后的房间说道:“师妹出来吧。”
此时只见秦梦雅又重新从屏风后的房间走了进来,然后在雍哲面前行了一礼道:“秦雪参见十一皇子。”
雍哲连忙起身相迎道:“秦小姐快快请起,国师将你如此神仙一般的人物放在溪国五年,真是难为你了,这五年来你不断将溪国情报潜送我国,雍哲应该对你说声谢谢的。”
秦梦雅怎么会为金国偷取情报呢,原来,玉海楼的红倌秦梦雅竟然是金国派到溪国的谍报首领飞鹰。五年前,金国国师空智上人为了今后攻打溪国做准备,派了自己的关门女弟子秦雪化名秦梦雅来到溪国,起初让秦雪装作被人贩子拐卖到溪国,然后让人贩子将其卖至玉海楼中,玉海楼的老鸨兰姨见其虽然年纪幼小,但已经是个美人坯子了,于是便将其买了下来,秦雪一到玉海楼便显示出了对琴歌的天赋,玉海楼当时还真是缺一个歌艺女子,于是兰姨便派人重点培养秦雪,两年之后,秦雪第一次登台便获得众人的追捧,于是秦雪便向兰姨建议,每日只开九席,每席固定时间,这样男人才会更加对其趋之若鹜啊,只有吃不到嘴里的才珍贵嘛,兰姨一听觉得可行,便尝试了一下,没想到那九席场场爆满,从最初的20两一席涨到了现在50两一席,50两可够平常人家一家人吃一年的了,当时的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才只有300多两,你想想50两在当时是什么概念,而且50两只能听一个半小时的曲子。就这样秦雪将名声在京城中打响了起来,于是各种权贵纷纷来此,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就连溪国二皇子也对秦雪异常迷恋,那些权贵为了能在席后获得单独与秦雪相处的机会,总会在席间泄露出一些秘密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秦雪就会在宴后留此人小酌,在不经意间再套问对方一些秘密,这样慢慢的就给了秦雪一个收集情报的渠道。
秦梦雅听到雍哲的话又躬身道:“秦雪不敢,师傅对秦雪有养育教导之恩,就算秦雪粉身碎骨也难报答,何言难为二字。”
雍哲说道:“秦小姐如此说,反而显得雍哲刚才过于矫情了,本王来溪国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见一见溪国都城长陵的谍报首领飞鹰秦小姐,今日一见果然巾帼不让须眉啊。”
秦梦雅谦虚的说道:“十一皇子过奖了。”
雍哲道:“秦小姐坐下说吧,邱门主也来坐吧。”雍哲看两人坐下后便继续说道:“秦小姐看这个周晓颂怎么样啊。”
秦梦雅思索了一会说道:“当年我在师尊身边,曾见过师尊解过那个九宫之题,当时师尊说当今之世如有人还能解此难题的,必是超凡之人,而这个姓周的能在片刻就解出此题,恐怕当真有些本领,而且此人出口成章,又不贪恋美色,有大局观,我纵观溪国朝中之臣,恐怕没有一人能及此人啊。”
邱金龙也道:“此子应不是池中之物,溪国如果能善加用之,恐怕也是我金国一大劲敌。”
雍哲叹了口气道:“他能解我三道难题,我就知此人不简单,今日约他来此,就是为了能叫秦小姐能将其留下,了解一下对方,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没想到此人却出口拒绝,魏总管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啊。”
金国大内总管魏化纯用尖细的声音道:“此人却有才能,不过难为我国收服,不如早除。”这个魏化纯整晚都没怎么说过话,一说话就是要杀人。
雍哲右手食指轻轻击打着桌面,轻声说道:“此人武功不弱,这次随我来的人,恐怕只有魏总管和邱门主亲自出手才有机会一击将其杀死,我再考虑一下,今日就到此吧,秦小姐早日休息,我们告辞了。”
在雍哲一伙人与秦梦雅谈完走出玉海楼的时候,周晓颂也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周晓颂为什么这么急着走呢,原来在秦梦雅弹奏第二首曲子的时候,周晓颂不敢东张西望了,于是周晓颂便盯着自己侧前方的一面铜镜,而这面铜镜正好反射出了雍哲的面容,周晓颂就在秦梦雅第二首曲子将要弹完的时候,从铜镜中看到雍哲微一眯眼,然后轻抬起了下巴冲着周晓颂点了一下,起初周晓颂并没有在意,但是秦梦雅在弹完曲子后就要约自己单独小酌,这可不像一般的青楼女子所为啊,就算她再有性格,也能看出今晚要留的也只能是雍哲,不能留周晓颂啊,难道她是真的欣赏周晓颂的才华才留他的,周晓颂可没有这么自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雍哲刚才抬起下巴冲着周晓颂轻点了一下,是让秦梦雅留下周晓颂,而秦梦雅还真是按着雍哲的意思把自己留下了,秦梦雅怎么会如此呢,况且秦梦雅每日所开的席位别人抢破头有时都无法占一席位,今日怎会都包给雍哲,就算他是皇子,那也是外国的皇子啊。忽然有一个可怕的念头从周晓颂的脑中冒了出来,不论是21世纪还是古代,青楼都是龙蛇混杂的地方,也是消息来源最广的地方,难道这个秦梦雅和金国有什么关系?
有着现代人的思维,确实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对周晓颂帮助不小,周晓颂的分析距离正确答案也是相当接近了,不过周晓颂没有真凭实据,如果贸然说秦梦雅是金国奸细,恐怕整个溪国会有一半的官员站出来为秦梦雅辩解,自己反而落得一个诬陷之罪。而且雍哲身边的三个人也给了周晓颂很大的压迫感,那个黄堂还好,虽然一开始此人看向周晓颂的眼神有些不善,但是在秦梦雅出来后,此人就完全被秦梦雅吸引住了,反而是邱金龙和魏化纯两个人一个笑嘻嘻的、一个冷峻的很,自从周晓颂进到了缘梦阁后,就感觉这两个人将自己完全包围了起来,这只是一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实际表达出来。开始周晓颂只是以为是自己解了他们主子的难题,他们有些不善的举动,但是在周晓颂发现秦梦雅和金国有关系的时候,一下子有一种威胁感涌向自己的脑中,感觉今晚雍哲宴请自己恐怕不止喝喝酒那么简单,既然秦梦雅要走了,那自己也就赶紧溜吧。
周晓颂不知道的是,今晚的宴会之后,更加将自己推向了危险的境地,魏化纯和邱金龙两人已经有杀自己之心,只等雍哲的命令了。
第二十五章 立储风波(求推荐收藏)
周晓颂在玉海楼喝酒的同时,马远志也联系好了最后一批官员,准备明日早朝上让皇上立储。
溪国对每日的早朝有着明确的规定,在每日卯寅之交(既早晨5点,以下按当代计时方式表述)进宫,5点半的时候正式开始早朝,八点钟的时候正式结束,早朝结束后,各位官员就会回到自己办公地进行办公。每日参加早朝的人员也有规定,包括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不包括从三品),还有皇上点名要求参加的一些官员,除此之外还有各个王爷、公、侯等。但这些“爵爷”并没有被要求非去早朝不可,但是也有早朝的资格,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事情在早朝上说的时候,可以随时参加早朝,如果无事也可以不来,平时不来也不用请假,对于一些年老的高级官员,皇帝也可以“开恩”特许不早朝,但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六部的尚书侍郎,还有京中各中央级的重要衙门的总管(也就是“一把手”)每天是必须要参加早朝的,这些都是当初溪恒帝创立的,几十年来各位溪国皇帝全都按此遵从了下来。
既然说到这,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溪国的官员结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位是超一品的官员,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再往下分为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每部又分尚书、侍郎、佐郎等,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马远志本人是没有任何实际职务的,但他被皇帝封为国舅、靖国公,是可以每日上朝的,而且溪国六部几乎每部都有马系一脉的人,吏部尚书马全是马远志的一个表弟,御史大夫文龄的妹妹嫁给了马远志,还有刑部左侍郎贾敬的儿子贾方娶了马全的三女儿马紫蓝,马远志的儿子还娶了皇城军统领罗格的女儿等等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很多官员也主动归属到了马远志一边,毕竟有着马皇后和二皇子这一层关系,这些人当然要为自己今后某个好前途,可以说马皇后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后,渗入到朝廷的势力非同小可啊,虽然太后当初就对这些事了如指掌,但是这些人一直没有动摇溪国根本,而且都是溪皇赵舍亲封的,太后萧容也不愿意和儿子闹的意见不合,也就没有管这些事。
今日一早,马系一脉的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鸿泰殿内,平日里这群官员们到了鸿泰殿不是打着哈欠靠着柱子眯一会,就是三、五个聚在一起讨论着京城的新鲜事,或是昨晚去哪玩了,哪的姑娘多温柔了等等,但是今日这些人到了此处只是互相拱拱手,然后便默不作声,规规矩矩的站在自己平时站的位置上,那些外系的官员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敢随便大声说话了,傻子都能看出来今日的情况有些不对头,整个鸿泰殿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的到,大约快到早朝开始的时候,丞相柳钟、太尉齐尤也相继的进入鸿泰殿,两人到了鸿泰殿后,相互对视一眼,便站在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凭着这两人在溪国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昨天马远志的一些举动自然已经传到了这两人耳中,今日自然也是有备而来的。
这时,只听一个尖细的声音喊道:“皇帝驾到,百官跪拜。”话声刚落,只见一个穿着明黄龙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鸿泰殿内,此人正是溪国皇帝赵舍,所有参加早朝的百官们也都面向溪皇行三跪九叩大礼,赵舍在众人的行礼中,坐在了众人正前方的龙椅之上。
在众人行礼过后,赵舍带着一丝疲倦的声音道:“各位卿家都辛苦了,今日有何要事奏请呢。”
众人沉默了大概十秒钟,御史大夫文龄手捧奏折站了出来道:“启奏皇上,微臣有事要奏。”在赵舍点头示意后,文龄继续说道:“皇上登基已经三十年了,共生三子,但太子一位一直空悬,天下臣民多有妄议,臣今日恳请皇上早日立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也好让储君能早日为陛下分忧。”
赵舍刚才还有些昏沉的脑袋在听到文龄的奏请后,也一下的清醒了,赵舍心里明白,这么多年了,也确实需要赶紧立一个储君了,立储是一件大事,虽然太后已经不再干预政务了,但是当年太后的英姿还一直深入在赵舍的心里,所以立储这件事,赵舍还是打心眼里想让自己的母亲认同自己的,而且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子里,小儿子就不用说了,年纪才三岁,肯定是不行的,二儿子赵洋性格有些懦弱,但这个儿子待人很善良,从不大声对下人说话,大儿子赵祯平日里沉默寡言,性格怪癖,没什么事情就总喜欢待在自己寝宫中,自己平时都很难见上一面,自己都快忘了有这个儿子了,赵舍心里觉得二皇子应该还是不错的,因为赵舍本身就是个和平主义者,而二子赵洋性格和自己很相似,也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但是赵舍多次和太后提起立储一事,太后总是以皇上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储来回绝自己,在向太后提了几次没有得到认同的回答后,赵舍也便将此事忘记脑后了,毕竟自己的身体还没有到那种非立储不可的地步。
但是,今日让文龄一提,赵舍立储的心思又有些复活了,赵舍沉吟了一下道:“文卿家所奏确是有理,但不知卿家心中可有人选。”赵舍的这句话问了也是白问,赵舍的三个儿子,朝廷百官有目共睹,赵舍这么一问也是为了让朝臣们说出赵洋来。
既然皇帝问了,文龄便假装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臣认为二皇子赵洋,心性好,不务矜夸,对待下属赏罚分明,可当重任。”
赵舍听了文龄所言,心中也是博为赞同,于是又问道:“各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啊。”赵舍这么一问,自然是想让百官们一同附议,然后自己就顺其自然的立了赵洋做太子,这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