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还没黑时,王宫之中的周扁便听见外面传来了歌舞之声,一直却到夜深方休。也不知王室为之花了多少钱,不过现在为了面子,周扁自知便是自己提出要简单一点,不说太后,只怕便是太师也不答应,所以也只得由之而去了。

    听闻那夜宴散了时,已是戍时末了,换算成现代时间也就是近九点的样子,周扁忙完了手头的事,却忍不住的将目光投向了大殿门口,果然没一会便有护卫进来汇报,夜宴进行顺利,虽然在周扁看来几位使者必然内心各怀鬼胎,但从表面上他们看起来仍旧还是彬彬有礼,使得整个晚宴在平和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果然如此,料来那魏公子昂便是恨不得吃了秦国储君,也不会公然对其发难,作为大人物,涵养还是有的。听罢这无营养但又不得不听的汇报后,周扁挥挥手便令这侍从退下,再望望时间离睡觉还早,便按着习惯在大殿之上练起了剑来。

    不料正舞的上劲时,却被匆匆进入的少师给打断了,不知是何要紧事,周扁只得停下了手中的舞剑,令其道来。

    “大王,那秦国公子突然找到老夫,说若是大王已经睡了便罢了,若是还没入睡,便想拜见拜见大王。老夫耐不得其纠缠,便答应替其先来看一看,大王是见还是不见呢?”

    后世的秦孝公,传说中的人物,如何不见呢?一听少师所言,周扁立即提起了兴趣,“正好本王还没睡下,这还有点时间,就让他来吧。”

    大王都点头了,少师自然答应,“老夫这就将之请来,不过老夫也会对其嘱咐声,不要说太晚,免得打扰了大王休息。”

    少师走后,周扁便立即扔下了手中的剑,在大殿正中正襟坐下,这可是大人物啊,穿越东周战国时期见到的第一个真正大人物啊,虽然其现在声名未显,然而当其名闻天下时,山东六国便开始为之胆寒了,虽然商鞅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但始终离不开孝公的支持,于是周扁也极为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啊?坐了片刻后,周扁忽然觉得自己这样是不是太那个正式了,好像很严肃的样子。于是周扁想了想,又四周看了看,最终决定在自己惯常看书和奏折的案几后坐下,随手拿起一卷书看了起来。不料却是左氏春秋,这是老早太师便教过的书,周扁至今还时常看看,这可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史书啊,周扁也希望从中获取些经验。

    正将书摆好,刚看了一段话,便听得殿外脚步声响起,侍从来报,“大王,秦国渠梁公子到了。”

    “传。”周扁头也不抬,目光仍旧放在书上。

    “诺。”侍从躬身退出。

    片刻之后,脚步声又在大殿上响起,接着便听见膝盖跪在木地板上的声音,十几岁的青年声响了起来,“外臣嬴渠梁拜见我王,愿我王万岁!”

    周扁这才抬眼望去,只见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男子跪在自己面前,其面色黝黑,轮廓分明,身着黑色长袍,年龄虽不大,但却透着精干。

    “呵呵,是秦公子啊,快快请起。这么晚了,找本王有何事?”周扁故作老成的说道。

    “嬴渠梁不远千里而来,便是为了拜见我王,如今我王就在近前,如不立即拜见,只怕夜不敢寐。本来来时心中还甚是忐忐,生怕惊扰了大王休息,还好大王尚在夜读,好叫外臣敬仰啊。只是不知大王是国事未处理完毕,还是读的何书?”嬴渠梁起身恭敬回到。

    “我王室如今哪还有什么国事处理,不过混日子罢了。本王也是睡不着,读的却是春秋。”说着周扁又低头看看,“哦,是晋楚城濮之战一段。”

    “大王,莫不是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嬴渠梁拱手问道。

    “正是此文,公子也读过么?”听得嬴渠梁正好眼前这一段的第一句给背了出来,周扁顿时大吃一惊,没想这秦孝公少年时还真是好学生啊,通背古文。

    只见嬴渠梁却是依旧平静的答道,“回大王,公父要求的,我自然读过,也还记得一些。其实晋楚城濮之战前,周室有难,我秦穆公也是要率兵出征的,可是渡过大河却碰见了晋文公,我秦穆公大度,说你晋文公初得国,若无大功不利于晋国稳定,于是便将此天大之功让于了晋文公。再后来楚国北犯时,我秦国仍未出兵,这才有晋文公大败楚军,得王室厚赏。自此以后,匡扶王室者,多是晋国了。”

    一听此话,周扁便知其要说什么了,但周扁却并未接话,而是笑笑,仍由其接着说下去。

    见大王笑着鼓励,嬴渠梁也来了精神,“大王,我老秦人本就是天子之马夫,幽王时犬戎之乱,更是我老秦人飞骑倾出,这才力挽狂澜,使我周室不至于蒙羞于犬戎。至今,我老秦人一直为匡扶王室为己任,怎奈自家实力不足,先是三代之乱,如今却又让魏国欺辱,不得不拱手相让河西之地,不过我老秦人却是心中不服。若是能得王室相助,我老秦人自不甘落后,也自当以一腔热血回报王室,继续效忠于王室,替王室匡正大义于天下。”

    原来这厮也不全算是路过洛阳,竟还是想要示好于王室啊,周扁的心中终于又有点自得了,早先失落的感觉顿时一扫而空,不过周扁的脸色却是一如往常,似是自嘲的说道,“我王室如今城邑不过三座,地不过百里,口不过数万,而秦国地广千里,带甲之士便数倍于我王畿之民,却要我王室如何相助你秦国?”

    “大王此言差矣,王室虽屈居河洛一隅,然天下大义仍在。且大王年少聪慧,不日定是中兴周室之雄主,若能念着昔日老秦人救驾之功,提携一二便可。如今我公父欲兴我老秦,以商贾通天下,也知王室之产业亦闻名列国,若王室不嫌,与我秦国舟车来往如何?”

    说来说去原来贪的是王室所产,而王室所产莫过于烧酒精盐等物,而精盐上市不久,想来必是烧酒了,本来贩卖的只有相邻韩魏二国,却没想远在西陲的秦国公室也为之所吸引,看来这高度酒对人的吸引远远超乎了自己的预计。但是,这秦国储君的提议,自己到底要不要考虑呢?

    大王不开口,嬴渠梁涵养功夫也不差,一时大殿之中二人均是陷入了沉思,不料片刻之后,却被行礼而入的少师给打破了沉静。

    只见少师急匆匆跑入,先冲大王行了个礼,又冲嬴渠梁笑笑后,这才悄声说道,“大王,那魏公子昂听闻秦国使者连夜拜见我王,正在四方宫中大闹,说也要来拜见我王,倒是让齐大夫在一旁看笑话,大王,你看这是该如何呢?”

    少师这话说的声音倒是不小,一旁的嬴渠梁自然也听见了,不过这嬴渠梁倒是个知礼之人,听罢便起身拱手道,“大王,时辰已经不早了,若大王还有事,或者大王要歇息,那嬴渠梁便不打扰了。大王,外臣告退。”

    也罢,看来这嬴渠梁倒也识趣,于是周扁一挥手,见其退下后,才转身与少师说道,“那魏昂是想闹事,还请少师大人费点功夫劝慰一番,可别让齐国小瞧了我王室。时辰不早,本王就先歇息了。”

    “是。”少师答应一声转身退出。

    翌日大朝会却又是赶早不赶晚,周扁打着哈欠登上了大殿的高台,放眼往下望去,只见文武大臣分列左右,煞是威武,果然是大朝气象。

    参见过大王之后,只听太师上前道,“大王,有齐魏秦三国诸侯遣使拜见我王,现就在殿外等候我王召见,还请我王示下。”

    “传。”如今周扁也是习惯了自己的身份,有时候就这么简单一个字,却也能体现出帝王威严。只听细细的回声在大殿中回荡,太师领命后躬身退出,走到大殿之门出大喊一声,“有情三国使者进殿拜见大王!”

    早就听闻了此事,不过朝中大多数大臣还没见过这三位使者,于是随着太师的一声喊,众人纷纷从自己的坐垫上坐直了身子转向了后方,将目光投向了大殿门口,只见众目注视中,三位翩翩长袍的士子甩着华丽的长袖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三位使者中最左边是名年长者,只见其到了殿门口后却止住步子,伸手冲中间的一名年轻公子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而那年轻公子也是惶恐的止住步子,伸手作揖,尔后转向另一边冲最右边那名更年轻的公子做出请的姿势。虽然隔着老远,周扁仍然一眼认出最右边那名便是昨夜拜访过的嬴渠梁了,而那嬴渠梁被另两名使者相让,却是吃了一惊,忙连连作揖,不敢先入。只见那三人在大殿门口又推让一番后,却是同时迈入大殿,同时昂首挺胸,长袖随着步子摆动,三人一较高下之心显而易见。

    三人均是走到大殿正中停下,一起躬身行礼,口呼万岁。本来见了大王,莫不都是要行跪拜之礼的,但礼崩乐坏之后,王室自己都不敢强求了。

    虽然接见使臣是第一次,但周扁却已不会慌张,稳稳的双手一抬,“三位爱卿平身!”

    三位使者平身之后,却是最左边的年长者先开了口,“外臣齐国大夫田平,代齐公拜见我王!”

    那么中间的年轻公子自然便是魏昂,只见其相貌英俊,目不斜视,端正的拱起手来,“外臣魏国公子昂,代魏侯拜见我王!”其态度之诚恳,举止之端正,不禁让周扁怀疑其昨晚在四方宫内闹事的是否就是此人了,怎么看如传闻所言,有古君子之风,应该不会闹事的啊。脑袋里想着这,以至于周扁连嬴渠梁的自我介绍都没有听进去,待三位使者自报家门之后好一会,周扁才反应过来,“三位公爷真是有心了,本王甚悦。”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来意相同() 
互相又说过一段没有营养的恭维话之后,周扁便招手吩咐侍者上座,这会上朝可不比后世明清大臣们都站着,却是分别跪坐在大殿两侧,这来使各自是代表一方诸侯,地位极高,所以他们的座位也被安排在了前列,与太师等人相近。

    又是一番推让,三位使者才依次坐下,依旧是齐国大夫坐了首位,魏昂坐了次席,嬴渠梁坐在最下首。而坐定之后,片刻沉默之后,谁也没有料到三位使者居然同时开了口,一起喊了声大王,但一出声之后,三人便又同时停住了,互相望着笑笑,最终还是让给了齐使先说话。

    望着这三人互相礼让,还真是一片和谐,不过周扁心里却想起了虚伪二字,这些人代表国家而来,哪怕是脸上带着最真诚的笑,心里却也只是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政治,或许便正是如此。

    听见齐使开口,倒是一下将周扁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要知方才的一番做作那只是前戏,而现在显然是要说道正题了,除了昨夜嬴渠梁所说,周扁对这三国使者的来意也是十分的好奇,于是用心听了起来。

    只听齐使拱手说道,“大王,数月以前,王室王孙满大夫前来拜见过我家齐侯,当时我家公爷便想来叩见我王,恭贺我王登基,不料国事繁忙,我家公爷走不开,这才令臣替其前来,特进献丝绸一车,还望我王笑纳!”

    “齐侯确是有心了,替本王谢过你家公爷。”周扁不紧不慢的答道,记得听王孙满说过齐侯曾说要回敬些礼物以恭贺自己上位,不想齐侯说的还是真的,由此看来,齐侯倒也是个信人。虽然齐侯他有欺骗王兄的嫌疑,但从能遣使前来这一件事上来看,其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那齐使又接着说道,“大王,我家公爷初继位时,齐国内忧外患不已,诸侯皆以我齐国软弱,竞相来欺,然而我齐侯锐意改革,整肃吏治,选良将以镇守边关,如今我齐国富强已不逊于往时,可称为继昔日桓公小白之业也。当此时,还望我王念在齐侯替王室守山东一方,功高劳重,能封我齐侯为诸侯伯长,替王室重整天下。”

    齐使此话一出,满堂尽皆哗然,公然求伯长,倒还是第一次,因为伯长乃是实力的象征,就算王室封你了,也得诸侯各国认可啊,所以如这般讨要的,确实少见。

    大殿之上一时议论纷纷,有支持的,也有出声指责的。听得齐使这番话,周扁也不禁皱起了眉头,方才对齐侯产生的好感一下子全没了,以往封伯长也好封方伯也好,其实这名字无所谓,都是诸侯之长,但却没有诸侯公然要挟天子封的,而都是诸侯对王室有一定的贡献,这才由王室主动册封。所以魏国私下里说也好,齐国公开相求也好,几乎都会引起王室的反感。

    果然大殿之上还是指责声多,半响才渐渐安静下来,只听太师轻咳一声便要开口,不想就在此时,却是魏使抢先开口了。“大王休要听他所言,方今天下,我魏国才是首屈一指的强国,西败秦南败楚,兵锋所指,莫有不从。而齐国士兵怯弱,不堪一战,又如何替王室重整天下。还请大王封我魏侯为诸侯伯长,也好为王室肃清四方,还天下一片宁静。”

    说着魏昂也拱起手来,但虽然一直在与齐使作对,却始终没有看齐使一样,而是不失礼数的望向高台之上的大王。不过魏昂这话也还是引起了轰动,但却远远比不上方才齐使说话后的那般,仅仅片刻之后便又安静了下来。此时仍旧没轮到太师,齐使又抢起了话来。

    “大王,我齐侯继位以后,便重赏了一心为民,为人正直,不肯巴结齐侯近臣的即墨大夫,而严惩了贿赂手段买通人情,不善治政的阿大夫,自此,齐国上下群臣心惧,务尽其情,无不敢用心做事,我齐国已然大治,必将于不久之后崛起于东方。”只听齐侯着急说道。

    齐国确实是会崛起,不过那是在围魏救赵之后了,不知你田大夫现在拿这来说有什么意义,周扁斜眼看了那齐使一眼,却依旧没有做声。

    魏昂却仍不肯放过,“大王,不管日后齐国如何,现如今乃是我魏国称强。还请我王先考虑我魏侯为伯长。”

    魏昂话音刚落,不料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秦使嬴渠梁公子却突然发话了,“大王,年初我秦侯听闻韩国夺得王室数邑之地,又暗图巩邑之地,便立即发兵向东,想要替王室夺回封邑,不料刚出函谷不久,便被魏兵所阻,以至于我秦侯无法亲至成周拜见我王,深以为憾。如今我秦国虽弱于齐魏二国,但我秦侯却是发愤图强,秦国国力日渐高涨,并且我秦国历来与王室交好,又能主动发兵为王室效劳,大有齐桓晋文之遗风,仅此一点,便比齐魏二国强了不少,若我王封伯,还请多多考虑我秦侯。”

    嬴渠梁话音刚落,大殿中便又哗然一片,其引起的喧哗甚至超过了魏昂,直逼齐使。谁也没想到,缩在雍州一隅,都快被魏军灭国的秦国,竟也说这般大话。但嬴渠梁说的确实也有些道理,能为王室出兵,倒是个极大的诱惑,于是大殿之中许多大臣都在议论纷纷,说起封秦侯为伯长的可能性来了。

    身在大殿之中,齐使与魏使二人哪会听不到王室群臣议论,于是齐使魏使二人均皱起了眉头,就算自己得不到封伯,但也不能让秦国得到啊。尤其是魏昂,要知魏国与秦国乃是死敌,魏昂怎会看到秦侯封伯呢,于是魏昂的眉头比田大夫的还皱的深,若不是顾及大殿中太吵,魏昂只怕立即就要出声反对了。

    由今天这局面看来,齐魏秦三国都求封伯,貌似是个三选一的选择题,那么有没有第四个选项呢?自然是有的,见场面还没冷静下来,周扁却是悄悄冲太师摇了摇头,太师先是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了周扁的意思,于是太师点了点头。

    好容易等到场面稍微安静了点,不待齐使或者魏使开口,太师却是一下站了起来,于是全场的目光一下投到了太师身上。只见太师转身面向群臣,双手一抬,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太师出面,自然都买其面子,均是坐正了身子,需知这时朝会不仅群臣可以坐着,便是随意说说话,只要不是不理君上,都是被允许的,但此时位高权重的太师发话了,大家便都恭听了起来。

    只听太师轻咳两声后说道,“诸位,封伯之事,事关重大,我王室也不可能轻易相许,还望各位不要私下议论,以免造成误会。三位贵使,我王虽年幼,但却并不昏庸,不会轻易应许三位所请之事。封伯一事,我王室会细细考虑,便是封伯与否,也在未知之数,还请三位贵使今日再休提封伯,日后我王室若有定论,自会昭告天下,以正视听!”

    如今王室也颇有威严,太师言毕之后,便听大殿之上王室群臣不约而同的应了声“诺!”而三位使者也都是士大夫等知礼之人,如今王室老臣都已经发话了,自然不会有异议,三人均是答了声是,不过比起王室群臣来,这声势却是差了许多。

    紧接着还是齐使先开了口,“大王,其实我家公爷也知,贸然相请封伯确实是唐突了点,所以王室的决议,我齐国是坚决拥护的。但我家公爷还说了,还请大王看在我齐国面貌一新,民心大定的份上,赐以胙肉,以奖其治国之功。”

    听见此话,周扁心中也不由升起了一股鄙弃之意,知道唐突了点为何还要说,还有刚才这句话为何不早说,非要等太师代王室表态之后才说,真是虚伪至极。不过齐使这要求倒是不好拒绝,依周朝礼制,诸侯遣使拜大王时,是可以替自家诸侯主请求王室赐以胙肉的,而且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王室也应该赏赐胙肉的,只是礼崩乐坏之后,诸侯少有遣使拜见大王的,所以胙肉一般也很少能赐到诸侯手中,就算王室巴结诸侯主动送去胙肉,也少有领情的,所以如今天齐使再请胙肉确是少见。

    想通这些后,再望望太师也微微点了点头,于是周扁开口答应了。齐使开了这个头,魏秦二国自然不甘落后,也提了出来,一个也是赐,两个也是赐,就是多了块肉而已,王室还是出的起的,于是周扁答应了。

    “三位卿家,正好已近年底,不日便是我王室大祭,如若不然,便等到大祭之后,我王室除了胙肉,另有美酒相赐,如何?”

    三位使者自然连连答应。朝会之上,也没了其他事,于是太师领头行礼过后,周扁便在群臣目光相送中先行退去,之后,群臣也纷纷退去。太师再伸手一请,将那三位使者带入四方宫中,好生款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