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唬得樊馀龇睚欲裂,虎目含泪,一声“大王”立即便吼了出来。

    吼声直震云霄,惊得周围所有人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吼声中,魏侯掀开了车架的帘子,望了过来。

    吼声中,魏司马王错跳下战车,奔了过来。

    吼声中,巴宁指挥部下将手中的矛指向了箭矢飞来的山林。

    吼声中,山林里传来不知多少人突然爆发的喊杀声。

    然而这一切,都未能盖住那一声吼,这吼声撕心裂肺,这吼声催人心悲。

    吼声响毕,却没想到,这吼声的主人还来不及跳上天子车架去查看个清楚,又是嗖嗖数声响起,樊馀转头望去,却见十来只短矛冲上了天空,竟向着这天子车架冲了过来。

    这是手投矛,速度虽不及箭矢,但力道远远过之,敌人竟还未放弃,樊馀心中顿时大怒,往前冲了两步,跳上马车,左右脚先后蹬在了车架之上,转身便飞跃了起来,半空中抽出了腰间别剑,向着俯冲下来的短矛,劈砍而去。

    铛铛几声之后,最前面的几只短矛被樊馀砍飞了,短矛自身的重量以及巨大的冲击力,让樊馀的铁剑与短矛之间砸出了不小的火花,劈飞的短矛不知又飞到了哪里,不过樊馀却是管不着了,因为樊馀借势飞上天空去拦截短矛的势头已去,樊馀已经落了下来,但空中还有几只短矛好似巨大的鸟类一般,从樊馀头顶飞过,冲向了天子座驾。

    望着短矛从头顶飞过,樊馀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想要再跳起,但人力又如何快的过空中的飞矛?樊馀只得眼睁睁望着短矛飞向马车。

    不过幸好这时苏锐也已跳上了马车,一脚踩在车身上,一脚勾在车轮上,上身前倾,挥舞着也不知他从哪里抢过来的一支长矛,狠狠的将剩下的所有短矛给砸了下来。

    也幸亏这第二拨的是手投矛,虽然是针对有护甲的情况,力道十足,但速度却有限,硬生生的让这两人给全部挡了下来,并没有一支短矛挨着了天子座驾一丝。

    再望望并没有箭矢或短矛再飞来,并且其余王室亲卫也都摆好了阵型,搭成了人墙团团将天子车架围住,樊馀和苏锐二人这才向马车凑去,而此时最外围喊杀声已经响起,冲来的刺客已经与巴宁的魏兵短兵相接站在了一起。

    推开死命将受惊的战马拉住的车夫,樊馀一把冲上了马车前架,猛的掀起车门上厚厚的车帘,伸头就要向车内望去,不料还未看清,脑袋却狠狠的与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撞在了一起,直撞得樊馀眼冒金花。

    一撞之下,樊馀不自己的收回脑袋,偏头望去,却见那一边的苏锐也正捂着脑袋,原来心急之下,这两位将军竟撞在了一起。

    恶狠狠瞪了苏锐一眼之后,樊馀又伸头向车内望去,这回樊馀力度使小了一点,不料刚看清车内有血迹,却被人一把扯了下来,樊馀转头一看,就要发怒,一看却是王孙满大夫使劲往车上爬,一把没扶住,却将自己给拉了一下。

    樊馀只得止住怒气,再向车内凑去,这次却很干脆的被人给推开。

    “让开!”一道吼声之后,一名大夫推开挤在车架前的数人,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

    一望原来是宁越大夫,这下樊馀更没脾气了,只得从宁越的身边挤进去一个脑袋,向车内望去。

    这一望,樊馀悬了许久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来虽然天色已暗,但仍能清晰的看见车厢之内虽然有好几只箭矢破开了车壁,露出了箭头,但只有一支箭矢见了血,却是插在了小侍女巧奴的左臂之上。此时那少年天子正怀抱着瑟瑟发抖的巧奴,手忙脚乱的又想要去止血,又想要去拔箭,又好似在安慰巧奴。

    而另一边的小侍女田倩却是双手捂着嘴巴,浑身打摆子一般抖个不停。原来这三人都半躺在车厢之内,却是因那少年天子嫌天冷,正左拥右抱温柔乡中,若不是有那箭矢血迹,那可是怎样的**满车啊。

    嗯,樊馀又仔细打量了几圈,确定大王身上是一点伤都没有,这才叹了口气,微微缩回脑袋望边上望了望,却发现宁越的另一侧也挤进来一个脑袋,是苏锐,苏锐的脑袋上面还有一个脑袋伸了进来,是王孙满,忽然,樊馀猛的发现自己脑袋上面传来粗重的呼吸声和热气,樊馀抬头一看,却由于角度的原因好几眼樊馀这才认出,原来是魏军司马王错。

    “大王无恙否?”

    “大王受惊了!”

    几道呼声同时响了起来,将那仍有些未从惊吓中完全清醒过来的周扁给拉了回来。

    好一顿请安和赔罪,待周扁被扶出了车厢,下了马车之后,外面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显然在强悍的魏武卒面前,几十个刺客根本就不够看的,他们连外围的魏兵防守圈都未能突破,内侧的王室亲卫更是没有一人动手。

    此时天色已黑,四下里已经打起了火把。刚下马车,周扁便看见一名瘸着右腿的长胡子老头提着个木箱快步走来,这时司马错便凑了上来,原来这便是魏侯的御医了,专门派来给大王的侍女救治,周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管如何,魏侯的这态度是摆出来了。

    不过这魏侯也真是怕死了,都老成这样了还瘸着腿,自己冒雪往魏国赶路,还得把他带着,也真是苦了这医师了,不过听王错说,这医师的待遇也挺高,有专配马车。

    望着这医师钻进了自己的马车,周扁这才点点头,在王错巴宁以及宁越等人的陪同下,往着刚才的战场走了去。

    前面是一圈火把包围,穿过层层兵士,走近后,周扁这才看清地上摆放的整整齐齐的,是一具具黑衣尸体。

    “禀大王,这些都是死士,除了逃掉几名外,其余的三十八人全部都在这儿了。他们用的短弩是出自韩国,短矛和长矛不知出处,这些人身上也都被搜过了,并未发现任何标记。”

    早已在此的一名魏军将校拱手说道。

    “竟让这些贼子惊扰了大王,实乃我等之过。”巴宁也跟着冲周扁行了个礼。

    摆摆手后,周扁心中却没来由的突然想起了一年多前在洛水旁的那场刺杀,刺杀对象是当时的周公,而刺杀用具却也是韩弩。不过仔细想一想,这应该是巧合,因为这两次刺杀看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关联性。

    可是这次刺杀为什么将自己选为了对象呢?要知道自己的车架上可是有着周字王旗的,其实天还未黑,应该看得清楚的。

    想了想周扁就要弯下腰去,欲亲手查看一下这些尸体。

    不想就在此时,身后马车上却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女声惨叫,吓得周扁立即直起身来向后望去,却再也没有声音了。

    “大王,这应当是医师为巧奴拔出箭头时,巧奴一时疼痛忍不住叫来的。”

    “本王还是回去看看吧。”

    “也好,这边危险,不过吾王在魏军之中险些遇刺,魏侯得给个说法。”宁越这话却是对魏司马王错说的。

    “应该有的。”王错拱手行了个礼。

    王室一干人便立即转身往回走去。

    钻进马车一看,巧奴果然已经昏了过去,右臂衣衫被撕破,那医师还在处理伤口。幸好这马车四周夹有铁板,不然这箭矢定会穿透车壁,那巧奴可就不是只被刺伤右臂了。

    “大王,此次刺杀,应当是针对魏侯而来,不过却不是想要魏侯之命,而是不想要魏侯称霸。”一行人站在马车之前,寒冷夜色中,宁越开口说道。

    “何以为之?”周扁问道。

    “大王若是遇难于魏军之中,日后何人为魏侯加封诸侯伯长?而魏侯打着襄助王室的旗号,却弄丢了大王,日后魏侯想必也不好再提称霸的事。此乃臣下妄猜。”宁越答道。

    “有理。”说罢后,周扁却是陷入了沉思,宁越猜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又是谁干的?

    一时无解,不过马车里的动作倒是挺快,没多久,那医师便钻了出来,简单说了下无事之后便行礼离去,周扁立即就跳进了马车,接着灯光又查看了一遍之后,这才和田倩一起将巧奴轻轻放平在了车厢之中。

    而这时魏军的说法也到了,是司马王错亲来。

第五十一章 魏都安邑() 
“大王,天色已黑,还是先赶往轵关去吧。外臣在此保证,此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来惊扰大王,这伙刺客暂未查明身份,不过外臣已让人收到车上去了,要悬在轵关之外让人相认,定要查出逃漏之人和主使者。”

    王错站在马车之外躬身答道。

    “就如司马大人所言吧。”不放心也钻入了马车之内的宁越替周扁还礼答道。

    队伍很快就又开动了起来,速度和之前保持一致,显然魏军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有那么一丝的惊慌。

    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最外侧的火把离着队伍中央足有十个人的距离,看来为了保证安全,魏军将士兵洒的这么远,也是蛮拼的。因为这会尚还在轵道末端,道路并不宽敞,那些最外侧举着火把的士兵,可能就要在山上,或者在林子里。而在这漆黑的夜里,哪怕手中举着火把,也不可避免的会跌倒或踢伤,可以想到,魏军必将为此付出减员的代价。

    而王室自己的亲卫队也加强了警戒,周扁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马车四周挤满了自己的亲卫,盾牌都举在了手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亲卫,当有所准备时,绝对能第一时间挡住来袭的任何敌人。当然代价是长时间保持警惕,容易让人疲劳,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幻觉而造成不当的举动。

    不过那轵关城并不远,周扁也不想路上再出什么意外了,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听说过有连环刺杀,但小心总没大错。而且周扁知道,不光宁越守在马车里面,就连樊馀也持剑坐在了马车前面车夫的旁边。

    整个队伍小心翼翼的向前行去,然而并没有走多远,便忽听前面传来一声大喝,“什么人?不准靠近!”

    吓得王室亲卫们一阵紧张,樊馀也拔剑站了起来。

    但只听前面来人低语了数句之后,队伍又开始了正常前进,片刻后消息便传了来,原来是轵关校尉以及先到的前军将军见这么晚魏侯车架还没到,便出关寻来了。

    一路无话,没花多长时间,大队伍便到达了轵关城,入关之后再分配好房间,夜已经深了,巧奴也恰在这时醒来,挣扎着想要伺候洗睡,却被周扁给劝住了。

    次日却是难得的睡了个大懒觉,因为魏军要在轵关之中休整,这一路醒来,轵关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邑,并且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军事要地,魏国在这里不禁屯有粮草器械,还有大量的空房间可供将士休息,所以在疲劳的赶路之后,选择在这里休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轵关向西,便是韩国国境了。魏侯此次回朝的路线是要穿过韩境的,虽然已经遣使去协商了,虽然魏侯刚刚打败过韩国,但魏侯必须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可能的变化,所以前面一千多魏军已在此等候,魏侯还要等待后面尾随的两千魏军,五千大军休整好后,将以最佳的状态,去全速通过韩境。

    按照这个时期的传统,一般情况下一国君主如果要跨过一个国家的领土,要想去不相邻的另外一个国家,一般都会走国与国之间的边境线,但显然也有些情况例外,比如大军经过为了节省路程,比如着急赶时间,魏侯目前这种情况显然属于后者。

    但国君借道回国,毕竟不是小事,肯定要得到另一国的允许,而先行一步的魏国爨襄将军,自然已经早早就知会了韩国河北之地的贵族,而韩国刚刚败于魏国,显然在这个时候是不会不同意的。

    不过魏侯还是小心翼翼的多等了两天,第二天后面的军队到达,凑齐了五千士兵,第三天全军休整,这两天周扁则是无所事事,在轵关城中逛了逛。

    这轵关并不大,但却是个军事要地,这轵关建在轵道的最西端,城高而坚,城墙都是用土石建成,并非全是夯土,城墙和城楼都很完备,城内还有大量的兵营和粮仓器械仓,哪怕魏侯的人马在这里哪怕休整一整个冬天,都不会有压力。

    同时周扁还注意到了,那些个刺客的尸体被挂在了东西两个城门处,不过周扁却是以为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刺客都准备的如此充分了,怎么会在轵关城中留下痕迹呢?刺客必然是从别处而来。若是能将搜寻范围弄大些,比如整个轵道周围所有的村庄和猎户,说不定还能找到这些刺客是从何而来,再顺着往前摸,或许能找到些踪迹。

    但周扁认为,魏侯是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并且周扁还相信,哪怕魏侯这样做了,也不会找到什么结果,因为这个时代可不是大一统的国家,魏侯顺着查,这刺客必然是从别国而来,在这个国与国之间没有海关,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你不能去指责魏国轻易放入了刺客,也更不能去跨国稽凶,必然要借助别国的力量,不然便又是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所以周扁没有去主动追问魏侯追查的怎么样了。

    不过在入轵关城的第三日,在临时营地之中,周扁却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洛阳来使,王平。

    这次仅来了一架马车,一名车夫和两名走卒护送着王平一路前来,满脸憔悴的王平一望见王室一干人,便是一句话,“幸不辱命啊!”

    原来王平这次从洛阳送信,先是到达大梁,打听得大王随魏军去了濮阳,刚走没多远便碰见了大雪,不得已又返回大梁,待雪停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绕开战场,等到了濮阳时,却听说大王又随魏侯往安邑去了,在弄不清魏军的路线情况下,王平毅然决定走轵道横穿韩国,反正这是周室的车辆,从哪国走都可以的。

    于是在轵关,王平幸运的与大王汇合了。

    难怪这次来信等了这么久,原来如此曲折。

    慰劳王平一番之后,周扁便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洛阳来信。

    十月底的时候,韩国如约移交了四邑,不过却如同宁越所料般,韩国将这四邑里的所有粮食,包括地里刚收的还有农户家里储存的,统统收缴了,也就是说韩国给了周室上万张饥饿的嘴巴。

    不过韩国没有做绝的是,并没有将这四邑里的所有青壮男子都掳走,只是撤离了自己的所有机构人员。

    同时韩国的第一笔赔款也到了,不过还是没有粮食,只有钱币和绸布,太师和白相按照周扁意思,将绸布赏给了城中的贵族和有功将领,再将钱币分成了三份,一份发给了普通士兵的兵饷和赏钱,一份发给了贵族和有功将领,还有一份则留在王室之中,毕竟王室所有产业想要重新启动,还是需要一笔资金的。

    然后幸运的是,河洛地区今年迎来了一个大丰收,粮食收上来,不仅能满足洛阳的需求,还给借贷了下去,以帮助那四邑之民渡过这个冬天。

    最后,洛阳的炼铁和酿酒最先开始了恢复,毕竟这两个行业最赚钱,并且冶铁产业还预先收了定金的,所以要赶着生产,反正冬天没有农活,有大量的劳力可以使用,成周城中以前被毁掉的厂房,在申不法的带领下,已经在重新营建了,规模更胜以往。

    这些便是洛阳的近况了,一切都在往良性发展。

    此外随同王平一起到达的,还有一大包衣物,打开一看,却都是太后寄来的皮衣,顿时一股温暖的母爱,洋溢在了异国他乡这小小的土屋之中。

    到达轵关的第四日,魏国大军又开始了行动,五千人护卫着魏侯和周天子,向西行去。

    往西没多远,便是韩国领土了。

    一入韩国,便见前方数百人已经在等待,原来韩国竟派了专人接待和引路,而那当头一人却是个周扁也认识的熟人,公子武。

    有了韩人的专门陪伴,接下来的路程就轻松简单了许多,一路都是平原和小丘陵,一路都有城邑可供休息,只用了短短的四天功夫,就从韩国国土这个葫芦状的中间最短处,穿过了韩国。待韩武将魏侯送出了最后一站武遂城,便行礼告辞而去了。

    这一路上,公子武都只是陪着魏侯,对于王室这一干人却连一个招呼都没有打,甚至还在远方,用仇视的眼光望向这一行人,不过周扁能感觉的到,韩武更多应该是在仇视苏锐,于是,这一路上,少不了对这重返故国之土的苏锐,又是好一顿劝慰。

    同时,周扁也从魏人的口中得知,这韩公子武正是因为在今年攻打洛阳时的糟糕表现,而被驱离了韩国中枢,又被放到大河以北的河北之地,在这片贫瘠之地上担任地方官了。

    告别公子武的一路陪伴之后,魏侯的军队便一路向西,很快便穿过了两国的国境线,又踏上了魏国境内,而那边境线上,早已有列队整齐的数千人在等待了,那迎出来的大臣之中,为首的是位长须白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约莫五十岁数上下。经旁人介绍得知,这人便是魏国大臣中的第一人,公孙痤了。

    远远望去,只见公孙痤站在车下将魏侯恭恭敬敬的请下车,相陪走入一旁早已搭好的行军帐中,过了一顿饭的时间才又走了出来,猜来应该是就魏侯不在国都的一些事宜做交代,或者两人还会对魏侯的这一系列战争做评价和总结。

    尔后,两人从行军帐中出来后,公孙痤就上了魏侯的车架,几千大军汇集在一起,立即便开拔了。总之,公孙痤对魏侯是相当的恭敬,但对队伍中的王室一干人,根本就是视而不见,除了在钻进行军帐前远远的向这边瞥了一眼之外,对于这所谓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表示。

    在这片孕育了晋国和魏国的肥沃土地上,数千人的队伍踏着冰雪,飞快的向西赶去,行了两天路,终于在公孙痤接到魏侯的第三天,一座巨大的城市,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直到此时,公孙痤一直都没有主动与王室之人有过任何接触。而就在周扁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人主动与公孙痤接触时,安邑,这座突然出现在视平线上的巨大城市,却已经将他的注意力,给完全吸引了过去。

    这座城市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巨大,站在远方的小山丘上向下望去,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全是房屋,城外有高高的城墙围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