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能放下心了。

    在这数万人的战场之中,那清脆的鸣金声也清彻可闻,迅速的传入了数里地内所有人的耳中,不光是王室的士兵民夫们心中乐开了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便是那苦苦攻城的韩兵,也偷偷的都松了口气。

    很快就有军士从殿外跑了进来,“大王,韩军鸣金退兵了,南北两门处的韩军已有开始后退的迹象。”

    听着那军士喜气洋洋的语气,周扁也笑了出来,回头对少师子长等人喊道,“不如我们也出去看看,送送韩军!”

    少师等人慌忙答是。

    殿中众人正往外走,不料外面又跑入一名军士,略有些慌张,“大王不好了,又有一对韩兵直冲定鼎门杀来了。”

    周扁顿时停住了步子,与少师对视一眼,均是满脸疑色。

    “来者多少人?”少师出言问道。

    “大约几千人,不足一万。”

    “这点人怕什么,走,我们出去看看再说。”

    少师刚想说话,却见大王将手一挥,当先迈步走了出去。少师忙跟上。

    一走出殿外,便觉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抬头望望,太阳当中照,直射得让人睁不开眼来。走到女墙边抬眼一望,果见远处韩军大营中数千人马飞驰而来,那方向正是定鼎门。

    身后出来的少师已经在安排人布置防守了,喊着让民夫起来准备拉投石器,同时子长也紧急调动起一直躲着乘凉的一千御林军将士。想了想,周扁并没有阻止,虽然那几千韩兵并未带任何攻城器械,但尽可能的给其以伤害,还是很有必要的。

    两侧的韩军已在有组织的后退了,已攀上城墙的韩兵要么慢慢退向云梯,要么拼命的冲向城墙深处,想要用余下的生命再多拉一个垫背的,而还在云梯上的韩兵则立即跳下,城下的韩兵搬起云梯就往后跑,手中还有盾牌的则在长官的吆喝之下,顶起盾牌,为周围的同袍再抵挡一会,弓箭手射完手中的箭只,也转身退去,一切都井然有序,便是城上的王孙健等人看了,也连连点头。

    而王室自然也在用最大的力量来欢送韩军,弓箭手们用疲惫的双臂再一次拉圆弓弦,所有的民夫都喊着号子扑向拉动投石器的长绳,要将心中所有的愤怒,丝毫不留的发泄在飞石之上。

    箭矢将韩兵送出几十步外便停下了,而投石器依旧在怒吼,虽然现在投掷的不是石块,但有棱有角的砖头,好像威力却是更大,一片砖头落地,便能扫空一片土地。

    然而中路那几千韩兵却毫不停顿的冲了过来,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眨眼间已经冲出了一里之地。城上不明所以的子长以及御林军将士们,顿时紧张起来,占据在了女墙旁,手中的弓箭已经准备好,大王在此,每一个士兵都在心中发誓,绝不能让韩兵乘乱摸上城墙,一个都不行。

    “大王,这队韩兵已经进入投石器的射程之内了,要否攻击?”少师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周扁却是回头一笑,“打,当然要打了,尽最大努力,给本王狠狠的打,叫他们嚣张,都要退兵了,还敢来吓唬人。”

    少师跟着一笑,拱拱手立即转身前去安排了。

    片刻后,一声声怒吼在身后两旁响起,那是投石器又一次发威了。一片青黑色的砖头飞上了高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狠狠的向地面砸去,顿时将那还在冲锋的几千韩军,砸翻了几片。

    别小瞧板砖,板砖也能砸死人啊。那数千韩军顿时止住了步伐,也开始后退了起来。

    这才冲到哪儿啊,离着城门还有几百步呢。周扁不由撇撇嘴,难道这是要掩护两侧的韩军撤退吗?难道王室要想在中路发威,就必须抽调两侧的兵力吗?显然不是,那两侧上东门和平门处,投石器还在愉快的欢送这韩军,丝毫不觉得疲惫。

    突然有眼尖的军士叫道,“大王,又是苏锐那厮。”

    周扁定睛望去,却只能看见那架战车后面的绿色大旗,却根本看不清战车上的将军模样,果然还是有人的视力天生就好。望见那战车似乎不甘的缓缓掉头,周扁本想下令让投石器瞄准那战车,但却还是没有说出口,投石器能攻击到一里地远便已不错了,何必又要强求准头呢?而要想射的又远又准,看来还是有必要研究一下硬弩,历史记载,最厉害的**弩,其威力不下于投石器,其准头更是远远超过了投石器,可谓是冷兵器时代导弹一样的存在。

    目送着三路韩军开始争先恐后的撤去,留下一地的尸体,洛阳城头上顿时又是一片欢呼声,紧接着洛阳城中也不时有欢呼声传来,一片接着一片,洛阳人尽情的抒发着心中的喜悦。洛阳,终于又守住了一天。

    “赶紧统计我军伤亡。并立即安排民夫上城救济伤员。”欢呼声中,周扁却是一脸严色。战争到了今天这一步,可不知损失了多少士兵。

    少师慌忙应声而去。

    终于那三路韩军越行越远,回到了后方大军之中,汇集到了一处。韩师大军留下了一小队人,尔后大部队掉头向后,缓缓退去,很快便消失在了城上众人的视线之中。

    那留下的五千人中,则是一架战车向着定鼎门驶了过来,明显又是商量收尸的事,虽然今日攻打的三个城门,但显然正中间的定鼎门才是洛阳朝东的正门,在此才找的到能做主的人。

    周扁不由眯起了双眼,若是上次那位公子,倒是可以问一下到底姓甚名谁。

    没想等了会,却是一名年轻将军,或者只是名千夫长,摇晃着一面小旗直奔到城门之下,说的果然还是收尸之事,周扁也自然令其半个时辰后再来收尸。

    安排好后,看看天正热,周扁便又回到城楼大殿之中等待少师的结果,不想刚进大殿,殿外却跑入了一名女子,一看却是巧奴。

    巧奴身上只披着一套薄纱衣,脸上还挂着点点汗珠,在这炎热的天中,却是另外一道风景。巧奴手中提着个食盒,进入殿中后便冲着大王的方向跪了下来。

    “大王,巧奴封太后之令,前来为大王送午膳。”

    而周扁却是奇怪了,“现在正打仗,你一个小女子如何上来的?”要知这城墙之上,可是不准无关人等上来,更何况一个女子。

    或许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身着甲衣,杀气腾腾的男儿,巧奴略微有些紧张和害怕,小心的看看四周,想要离着那些个大兵远一些,却找不到合适的位子,只得将身子缩为一团,轻声答道,“大王,是太后给了一个令牌与我,婢子拿给守城的将军看,这才放婢子上来。”

    望见巧奴那我见犹怜的模样,周扁不由笑了,“来了就来了吧,不是说送吃的来么,还不快给本王递上来。”

    巧奴忙小步上前,直走到近前,才又跪了下来,先是从身上取出一块绸巾,伸过来轻轻替周扁将脸上的汗擦除,一阵少女的香风顿时扑鼻而来,而那细心模样更是令周扁颇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手下在此,让一个女子帮自己擦汗,多笑人!

    周扁狠狠的冲四周瞪去,一圈人皆低下头去,周扁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而那巧奴却是丝毫不顾,她心中似乎只有自己与大王两人,细心的将周扁脸上都擦了个遍,方才满意的将绸巾收了起来,又取出食盒,先打出了一碗汤来。

    依旧是清淡的鸡汤,看来是太后准备的,汤香扑鼻,顿时又将殿中其余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了。想了想,自己身为大王,又是儿童,先吃点东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于是周扁望了一圈,却是盯住了一个护卫队长,正是刚刚将巧奴带上来的周通。

    “周通,你看什么看?”

    那周通乃是周战的弟弟,因为年纪不大,所以一直还跟在大王身边充作护卫,听见大王的声音,忙低声拱手,“大王可是怪小人将巧姐带上城楼了么?小人也知军中严禁女人入营,可是巧姐乃是大王身边的人,并且小人看反正韩军都已经走了,大王又累了一上午,方才允许其上来的。若有过错,请大王责罚!”

    难道是自己语气太严厉了,才导致其答非所问么?周扁端起鸡汤喝了一口,双眼却是依旧盯着周通,不过自己却并不会真个责怪他。

    周通乃是自己身边最先一批亲近的人,自然是认得巧奴的。不过此时巧奴也疑惑了,“不是我出示了太后的令牌,你才放我上城的么?”

    周通顿时一愣,“太后的令牌?我怎么没看到?哦,原来方才你手中那物是太后的令牌啊。”

    听了此话,巧奴眼中闪出一道奇异的光,却没有再答话,而是低下头继续收拾食盒里的吃食。而周扁却是笑了,如今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占据了绝对地位,不说普通士兵,就是身边这些亲卫,估计都没有人买太后的帐,不过周扁只是笑笑,却也并没有说什么。

    心中还挂念着军中伤亡人数,周扁三口并作两口,很快就将一碗白米饭和几碟炒菜吃了个精光,正巧放下碗筷,便见少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冲少师摆摆手后,周扁对巧奴一点头,后者便立即会意,迅速收拾好食盒,向着大王和少师二人均行过礼后,方才退身而出,而周通则跟着将之送了出去。

    少师这才说话,“嗯,大王身边是得个侍女伺候。大王,军中伤亡已经统计出来了,北边死两千一百余人,重伤五百二十余人,轻伤无数,南边死两千八百余人,重伤三百六十余人,轻伤无数,中间死五人,另民夫死三百二十人,重伤五十人。目前伤者都已抬下城去,城上城下的死者都正在抬下城,城外也已经清理完毕,民夫已在安排饮水和午饭。”

    说实话,这个伤亡数字还可以接受,看来今日韩军压的人数虽多了,但射出的弓箭却相对少了,或许是被投石器压制的更狠了,又或许是因为躲在棚车盾牌之后而懈怠了,所以也导致了今日王室的伤亡人数与韩军来攻的第一天不成比例。

    只是不知韩军伤亡人数又是如何,想来一会韩军清理完尸体,王室这边便有报告了吧。

    “还有,大王,目前我军兵械不足,方才老夫令民夫下城时,将城墙外一百步内所有的兵器都捡了上来,倒是捡了几千把弓以及一万多把长剑,还有甲胄盾牌等物无数,都是从死去的韩兵身上捡的。只是时间不足,不然还可以捡到更多。”

    想想自己也就吃了个饭,而不一会来收尸的韩军就要来了,能做到这个地步就不错了,于是周扁点了点头,“做得不错,能用的马上发下去,好的先给城上守军,其次再发给新兵,不堪使用的,可交给申不法回炉再造。这倒是本王疏忽了,忘记提醒,日后韩军撤退后都这么干。”

    “诺!”得到大王的夸奖,少师却不敢松懈,慌忙答是。

    “走吧,我们去南面看看。”周扁说着站起身,率先走出殿去,少师等人忙跟了上来。

    烈日似乎要将城墙都晒化了,靠到女墙边往下一看,却见定鼎门外正有几十名韩兵正在收拾着满地的尸体,韩兵望见城楼上有人走过,抬头望望却是没有丝毫反应,难道这就是麻木?或者不以为怪?

    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手中的活,或许见多了尸体,也不知何时自己也会成为这地上的一员,城下收尸的韩兵个个都在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根本不管城上是否有人观望。还是这个时代依旧讲礼,双方收尸时对方不会偷袭,所以韩兵们根本不在意城上的人?不过王室却还是要防的,所以城上的兵卒都没有撤下。

    摇摇头,周扁继续向南走去,那里刚刚发生了最惨烈的战争,身为大王,我要去看看我的将士们。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因何而胜() 
往前走一点,却是两路进攻的韩军中间地带,城外地上一个尸体也没有。

    而半里地后,越往南走,城下的尸体也渐渐多了起来,这里是发生过战争的场地。相应的城墙上的地面也开始被鲜血打湿。伤兵和尸体都已被抬下城去,满脸疲惫的幸存者,则依着女墙,用微微发抖的手捧着一漂水轮流喝着。弓箭和长矛丢了一地,烈日晒得壮士们满身是汗,皮肤发红,偶尔还有未曾干透的血迹,但幸存者们都目光散漫,的确,这个时候,活着,比什么都好。

    望见大王走来,幸存者们纷纷爬起行礼,但却被周扁摆摆手制止了,周扁四下望着,却是脚步不停的往前走去,耳边不断响起士卒们的轻声呼喊,“大王!”

    为了防止韩军去而复返,也为了防备城下正在收尸的几千韩兵,所以城上的将士们都还没有撤去。越往前走,士兵也越多,竟是纷纷站起,毫不吝啬的将敬仰的目光投向了大王,兴奋之情不言而表,渐渐的,竟围住了前来探望的大王。

    忽然前面刚围拢的士兵堆中被扒开,一名满身血迹的汉子奔了过来,却是刘云,接着庞兴,周战,子远等一干将领也来了,聚在了周扁的身边,均是用欣喜的声音情不自禁的说着,“大王,我们今天又胜了,又将韩军打退了!”

    听着将士们发自内心的欣喜,感受到将士们衷心的爱戴情绪,周扁顿时颇感欣慰,人生如此,穿越一场也绝对值了。抬头望去,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或者还带着泪水,或者还沾着血水,汗珠不住的滴下,但张张脸上,均是轻轻的笑容。虽然自己也受了伤,虽然死了不少同袍,但洛阳城又守住了一天,值了。

    于是,想了想后,周扁摆摆手止住大伙,高声问道,“诸位将士,你们可知我王室今日因何而能得胜?”

    此时,这片城墙上已经围满了人,离着大王近的就地坐了下来,稍远处的甚至还站在了石块等器械之上,众人听见大王发问,又见这大王虽年幼位高,但还是很亲近人的,这些年轻士兵也还不是很迂腐的注重君臣之别,所以纷纷答起话来了。

    “回大王,是因为大王指挥得当,调兵有方。”

    “报告大王,是因为投石器太厉害了,压得城下韩兵抬不起头来。”

    “大王,小人以为是靠了城墙高大结实,所幸前些时修补了城墙,我们居高临下,才抵得住韩兵冲击。”

    还有人嚷着,“是因为铁矛锋利,刺杀韩兵一刺一个准,韩兵的盾牌根本抵挡不住。”

    众将士纷纷发话,尽情表达心中的意见和想法,气氛极为活跃,一扫战场上的冷酷和沉闷。见将士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周扁满意的点了点头,只知执行长官命令的,只能是小兵,而能自己思考战场得失的,方才是良将之选,看来这一批年轻士兵都还不错,挺活络的。

    忽然一个大嗓门响起,一下子盖住了所有声音,“你们都说错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有的,我们能打退韩军,主要原因还是韩军轻敌了,若是韩军不轻视我们,不小瞧我们的守城器械和守城的决心,只怕我们很难取胜。”

    众将士均是迷糊了,抬头向发出声音的刘云将军望去,显然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无法理解周扁在巩邑大胜后发表的一番言论,而听到这,周扁也是笑了,这一次自己可没准备再抄闲饭。

    见引起了众人甚至大王的注意,刘云顿时得意洋洋,卖弄似的冲众人扬起下巴,然后冲着大王笑道,“大王,你说某家说的对是不对?”

    望见刘云那得意的样子,周扁顿时好一顿无语,上次自己还说过,以后韩军就不会如此了,但这个原因现在提出来,好像也不是那么离谱,韩军确实是有点轻敌了。

    但周扁要说的却不是这,于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高声道,“尔等说的都有理,我们今天能退敌,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尔等说的都是其一,而韩军明天还要来,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总结我们的优劣,发扬优势,改进劣势,方才能最终打败韩军,赢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本王以为,有一个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本王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尔等都说漏了。”

    城上众将士顿时都好奇的停下自己的猜测,刘云等更是一脸崇拜的望着大王,心里想着,大王不愧就是大王,想的都比别人多的多了。

    见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眼光,周扁不由腹诽了几句,领导就是领导,随便说几句都有这么多人关注,刚才将士们抢着说话,虽然听清了,但谁也不知道那句话是谁说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周扁抬头望向了四周。

    “诸位,韩军来犯之前,尔等都不是我王室士兵,或者在郊外种田,或者在城中商铺干活,或者主家效劳,但是,我王室一声召唤,尔等皆舍下手中之活,前来为我王室效命,共同抵抗韩军,不拒生死,这才是我王室的最大依仗,是洛阳能坚守不倒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看了看四周,见尽是一片瞪大了眼睛或张大了嘴巴,显然这番从未有人说过的言论,狠狠的敲动了年轻将士们的心。于是顿了顿后,周扁又接着说道。

    “不光是尔等,从昔日修补城墙开始,到今日搬运石块,拉动投石器,皆是数万民夫,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一样也有死伤,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见了我王室召唤,便自发前来效力,如果没有他们,这洛阳一样很难守住。另外城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用各种方式支持着我王室,虽然他们连城墙的边都没有摸到,但一样为坚守洛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有女子自发的组成了护理队,照顾伤员,有妇女主动要求为上城作战的军士们做饭,等等。正是所有这些人,聚集在了一起,方才保住我洛阳岿然不动,任他韩军如何攻打,始终也入不了洛阳城一步。”

    说完这些话,周扁自己也觉得有些累了,口中也略有些干燥,于是停下了歇了歇,却见四周还是一片肃然,城墙上虽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但却没有一人出声。有的年轻面孔,甚至已有眼泪流出,四下看看,一时也分不出哪是兵士,哪是民夫,都是一样表情。

    “诸位,此次为保我洛阳,王室已前后召集了五万士兵,四万民夫,而我洛阳王畿之地一共也只有三十六万人口,洛阳城内有三十余万,这是什么情况,就是说每三个洛阳人中,就有一个人直接投入到了这场伟大的守卫战中,显然,剩下的两个人,则一个是妇女,另一个是老人小孩,可以说,整个洛阳城中,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