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帝图-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泽的。”

    费氏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说到最后,刘璋总算是听明白了,费氏的意思是,徐庶是不想把这次大规模戡乱平叛的事情,算到刘璋头上,尤其是后面大规模杀人的事情。因为涉及到太多世家了,这中间不但涉及到仇恨的问题,还涉及到大量的利益纠葛。

    刘璋有些理解了,徐庶这是想自己演坏人,让自己回头演好人。

    矫枉过正,事后还需要再次修正。

    再次修正,就是留给他扮演好人的。

    刘璋看看外面的夜色,立起身来,再次准备往外面走去。

    “小子,老娘费了这么多口舌,都跟你说不明白吗?”费氏生气了。

    “娘,你放心吧。我早就听明白了。不过,徐元直平时没少骂我,我骂回他一两次也应该的吧。放心吧,我不会把他怎么样的,我不信他我还能信谁,没有他劳累,哪有我这么多逍遥。我是准备去看看他,让他别太劳累了,好多干几年。

    再说了,既然是戡乱,这件事就还没有结束。”

第65节 言信10() 
刘璋找徐庶,还有很多事情要商议。

    刘璋对徐庶的不满和怨念,主要是因为徐庶对他封锁了部分消息,所以刘璋一时感到很恼火。睡了一觉,现在又经过费氏这么一开解,刘璋也基本想明白了。

    徐庶只不过做了,在他那个位置上,力所能及的最正确的事情而已。

    他要是不引蛇出洞,黄三赵韪杨松阎圃等人肯定很难被挖出来。至少黄三就很难挖出来。这些人如果不是因为冒险叛乱,根本就很难查出来。要是不挖出这些人,以后的为祸只会越来越大。像黄三竟然把手雷这样刘璋军中最为机密的兵器,最新的兵器,都泄露给了曹军,可想而知,蜀中的机密情报,泄露的有多严重。

    抓内贼很多时候也是最难的。

    昨天徐庶给刘璋出了一个难题,告诉他蜀中很可能还有比黄三隐藏的更深,位置更危险的,曹贼的暗子。

    刘璋看了徐庶列的名单,刘璋觉得徐庶脑子是不是坏掉了,被一次赵韪的叛乱给弄错乱了,那个名单里怎么可能有曹贼的暗子。更离谱的是,徐庶还告诉他,可以把那个名单缩小到十人以内。刘璋觉得自己可以分分钟把那个名单缩小到零人。

    不单是抓内贼的事情,徐庶昨天还说有一个要案准备让刘璋亲自审理呢。

    除了徐庶这边的事情,刘璋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跟徐庶商量,有些情况也要找徐庶了解。

    刘璋来到徐府的时候,徐庶还没有休息。

    “老夫人和嫂夫人都休息了?”

    “嗯,她们娘儿们都已经睡下了。”徐庶说着,亲手给刘璋沏了一杯热茶放到了刘璋面前,“主公这么晚来找我,不会是又要骂我吧,骂我可得小声点儿,别把老太太吵醒了。”

    徐庶调侃了一句。

    刘璋脸一红,急忙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掩盖了一下窘态,然后嘿嘿一笑:“元直你又取笑我。昨天早上,你也知道,我赶了一晚上路,身心俱疲,脑子不清醒,说的什么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你是当哥哥的,就别跟我计较了。我来就是跟你赔罪的,另外再跟你商量一下这次叛乱的善后事宜。”

    “季玉你言重了,咱们君臣之间哪有那么多客套。该直言的时候就要直言,这样才不会有误会。说句老实话,这次的事情,我也确实有很多值得被诟病的地方,你不怪我就好。”

    “行,咱们兄弟就不说那么多了。令明,进来!”刘璋朝门外喊了一声。

    刘璋话音一落,外面庞德就应声推门进了来。

    “令明,你既已拜我为主公,今后是否不再心念旧主,对我忠心不二惟命是从?”刘璋肃声问道。

    庞德一挺身,铿锵答道:“庞某顶天立地,既已拜了新主,就不会再顾念旧主,自然从此对主公忠心不二惟命是从!”

    “好!”刘璋赞了一句,然后又道:“令明,从今日起,从现在起,你就是徐庶徐元直的贴身侍卫了,以后你就负责他的安全,要做到形影不离。他有一点儿差池,我就拿你是问!”

    “诺!”庞德啪一下肃然应诺。紧跟着就见他一转身,就站到了徐庶身后,立即进入角色。

    “这不太合适吧?”徐庶有点儿愕然,“我这里有侍卫,我自己也不像你手无缚鸡之力,我也使得刀剑,安全上没问题的。”

    “那是以前,以后还真不好说。你杀了那么多世家的人,难保没有人想要复仇。令明,从今以后,你就是元直的侍卫统领了,就像黄忠是我的侍卫统领一样,你要负责安排元直还有徐府,这所有的安全事宜。我希望你能不负我所托。”

    “诺!主公只管放心,只要有庞德在,就必定保证徐大人的安全!”

    “错,我不管你在不在,都必须得保证他的安全,就算你死了,也得保证他的安全!”刘璋纠正道。

    “诺!属下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徐大人的安全!”庞德再次应命。

    “季玉,小题大做了,没必要弄得这么风声鹤唳吧。”

    “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点儿好。放心,这个庞德是个忠义之人,原来是西凉马家的家将,武艺是很好的,而且又被汉升调教了几个月,用来做侍卫是最合适不过了。现在我估计要杀你的人比我还多,咱们得先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再去找敌人的麻烦。”

    庞德本来是黄忠找来想要顶替自己,接自己的班准备给刘璋当贴身侍卫的,没想到刘璋把庞德安排给了徐庶。

    黄忠这个时候也不好插话反对,也只能无奈地接受既成事实了。

    徐庶很感动。

    刘璋这么做,等于是在告诉徐庶,他已经知道了徐庶抢在刘璋回来之前,大杀特杀的良苦用心了。这让徐庶很有些宽慰。

    “其实,我这次大开杀戒,一来自然是为了打击曹贼在我蜀中的暗流势力,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扶持新生力量,扶持支持我们新政的新生势力。”

    “扶持新生势力?”

    “原来的那些世家,基本上都是反对我们的,他们所以委曲求全,不过是一时的行为罢了,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比如这次,他们势必要跳出来的。所以,这次我就将计就计,在钱粮券风波的时候,反向操作,接纳了大量他们抛出的钱粮券。当然,光靠官府,是拿不出那么多现钱的,所以我这里又暗地里纠合了很多小的,新生的,还有外来的,工商业者,他们也都有出资接货。要不然,这次钱粮券风波不可能持续这么久,很可能他们一砸就到底儿了,直接这个钱粮券就给他们玩废了。”

    “原来还有这回事儿?”刘璋不知道围绕着钱粮券,还有这样的内幕。

    “事情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这里面,你夫人,阿奴她也出了不少力。那小丫头,别看平时傻傻的,关键时刻主意还是很正的,好好对人家,别负了人家。”

    刘璋没想到阿奴也掺和这里面了。

    这是一场金融战啊。

    “这和你说的,扶持新生势力有什么关系?”

第66节 言信11() 
“其实我刚才说了,我们想要争取世家的支持,很难。我们推行的新政,和他们的利益,很多地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他们把持垄断蜀中的经济很久了,我们的新政已经严重冲击了他们的利益;还有,废除徭役等,以及主公新推的各种法令等;最重要的,现在的蜀中经济,是围绕着专利技术而形成的商业经济链,在这个链条上,即便那些世家能拿到一些货,他们也没办法赚到大头,更没办法控制整个经济链,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既然这些人,非要当我们的敌人,那我们逮住机会,就得大力打击,大杀特杀。就像这次,我不但要低价吃了他们砸出来的大量钱粮券,我还要抄他们的家,杀他们的人。我让他们以后再想翻身都难。

    而那些新兴业者,新起来的中小工商业者,他们都是得益于我们新政,得益于我们兴商兴农的新政,得益于我们新的经济模式,这才发起来的,他们才是我们的支持者。我们重点就要扶持他们。这次钱粮券风波,我暗地里知会了很多中小业者,让他们也跟风赚了不少钱。

    还有,最关键的,这次十三家联行里,大部分世家都被抄了家,他们之前在联行的股份,等于是空出来了,我打算对外公开发卖,卖给那些支持我们新兴业者。这个事情,就等着你回来对外宣布了。”

    关于钱粮券风波,其实徐庶回来以后,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政令法令等调整,也没有针对钱粮券政策说任何话,徐庶就是直接抓人杀人。

    你们可以大肆抛砸钱粮券,你抛我就接,然后转回身,我把你家产一抄,人一杀,我让你再闹腾。

    这一招太狠了。

    这比任何的政令法令都要管用得多。

    徐庶没有针对钱粮券风波,做任何应对措施,然而眼下,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闹腾了许久的钱粮券风波,自动销声匿迹了。这次风波,自然有人赔得倾家荡产,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刘璋没想到,这次叛乱的背后,还有这么复杂的内幕。

    不但有内外势力的激烈交锋,还有新旧势力的殊死博弈,有看得见的杀戮,也有看不见的厮杀。

    看着一脸倦色,有些疲惫的徐庶,刘璋忽然有些内疚,自己把什么事情都推给了徐庶,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徐庶把发卖联行股份的事情,留给刘璋,这就是给刘璋做好人的机会,给刘璋施恩于众人的机会。

    还有像结束戡乱以及给一些冤假错案平反之类的,也是留给刘璋的。

    “元直,你这样事必躬亲太过操劳了,要学会抓大放小,什么事安排给下面人做就好了。你可以多弄几个主簿文掾,否则你要是累坏了,我可没地方哭去。”

    “没那么夸张,我的身体可比你强多了,别看你领兵打仗都好几回了,但是比起我来,身体和精力还是差远了。再说了,很多事情交给下面我也不放心。”

    徐庶也是没办法。

    不事事躬亲,他害怕辜负了刘璋的信任。

    “元直,你这样做眼下是没事,但是以后怎么办?我们经营的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业,我们要经营的是千秋伟业,不用急在一时。一时出了问题,一时犯了错误,没问题,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发现漏洞,及时补上就好。所以,我们得把握住大方向,我们要把重心和精力,放在对现行机制政令法令等方面的优化或者修正方面。如果什么事情都是你做了,我们这个机制的一些问题,我们的很多政令法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可能就被掩盖了。这样短期看,是好的,但长期看,则是有害的。”

    徐庶刚要解释两句,刘璋又继续道:“最关键的,以后一旦你放手了,你让后来者怎么接?就算下一个后来者可以接起来,他其后的后来者又该如何?我们怎么保证,这一个一个的后来者,他们不出问题?你知道我是想当个甩手掌柜的,我没这个心思,也没这个兴趣,去亲自手握大权,生杀予夺。不但我没这个兴趣,我也不希望我的后代有这个机会。我把权力下放了,下放给你了,那你这一级就得想办法怎么长治久安,怎么能够稳定。否则的话,你这一级还是跟皇帝或者单于没啥两样了。”

    刘璋这次说的,也是他一直以来想说的。

    徐庶也有所了解。

    刘璋之前曾说过:要草原上再没有单于,要让这世间再不见君王。那意思很明显,就是对以前那种君主制度不满意,肯定会另起炉灶,新建一套制度。现在蜀中的种种新政,就是在朝这方面努力。

    刘璋是想限制乃至剥夺皇权,权力归到真正的朝廷,这个朝廷或者内阁之类的,是丞相负责制。

    但是问题又来了,要是权力集于丞相一身,那还不是等于相当于皇帝一样。

    刘璋现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让徐庶多考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多考虑考虑大事情,别把自己累着了。

    这些事情还比较长远,刘璋现在也不可能完全甩手,徐庶也不可能完全集所有权力于一身。刘璋就是想用这个事情,把徐庶的注意力转移出来,从繁重的政务工作中转移出来。

    “你说的这个事情,确实是个事情。我这也是习惯了,以后再慢慢改吧。不过,你说的这个是大事情,光我们俩考虑,还是容易有问题,两人计短,人多就计长了,以后可以多找几个信得过的,多多参详再定不迟。

    说到这里了,再给你说个事情吧,就是关于张松的案子,我想让你亲自审理。”

    “张松?张松你不是都已经杀了吗?”刘璋吃惊问道。

    “没有,我哪能那么草率。我也就是吓唬吓唬他,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问题。”徐庶解释道:“张松是法曹,又是法学院的院长,我要治他的罪,自然要让百姓们说得过去才行,自然要有真凭实据才好。张松抵死不认罪,他身份特殊,而且他哥哥又是广汉太守,这个案子里面还是有不少疑问,所以我就把他留下了,等你回来亲自决断。”

第67节 言信12() 
徐庶还是很有分寸的。

    没有随随便便就杀了张松。

    这让刘璋有点儿意外,也再次感受到了徐庶的心思缜密。

    “这个案子有什么问题吗?”刘璋疑惑道。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张松现在还不认罪。一切证据都指向了他,可是他就是不认,他又解释不清。他法曹倒没什么,我其实是顾忌他法学院院长的身份,若是强行定了他的罪,对今后法学院的发展不利。毕竟,法治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所以我才比较慎重。”

    “看来以后我们得想办法把学府和官府分开了。教书做学问,和治国平天下,是两个领域,要是纠缠太深不好。”

    刘璋没有再去讨论张松的案子,而是想到了要把学府和官府分开的事情。

    学府里的人,兼职官府的官员,这确实有些不太好。

    “眼下还不太可能。我们俩还不一样,都还兼着学府的差事。这事不着急,总得天下一统,大事落定了再考虑这些吧。

    季玉,关于这次赵韪叛乱,如何善后,你是怎么考虑的?”

    这个事情,刘璋在回成都的路上,已经考虑了一路了,也是因为徐庶之前的一些大杀特杀,超出了刘璋的预计,才让他很是生气。不过眼下都说开了,一切都说明白了,也就没啥了。

    刘璋最担心的,一个是自己家人的安全,一个就是蜀中的经济。

    “关键还是一个字:信!要让百姓信任我们,信服我们,相信我们,要取信于民,而不是失信于民。我们能走到今天,我们的新政能走到今天,我们的钱粮券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赢得了百姓的信任。若是失去这一点,那我们的治政基础就不存在了。

    不管是金银也好,还是钱券也好,说到底,它都是一种信任货币,它本身其实没啥用处,就是用来交易的一个媒介而已。

    还有我们的新政,我也从来没想到要世家大族来支持。新政是针对所有人的,世家大族若不适应,那就将被淘汰。我们只需把这个淘汰的路给它铺好就行了。

    元直,你这次手段还是烈了一些,影响了一些经济活动。接下来我们需要把经济重新搞活,要消除大家的疑虑。

    不要以为抄几个家,砍几个脑袋,没什么。抄家杀人很容易。然而它的长远影响却是很难消除的。大家会以为,我自己以后要是有了钱,会不会也会被这样对待,被杀被抄,被官家当作肥猪肥羊肆意宰杀,养肥了就杀。如果有了这样的疑虑,就会对我们的政策失去长久的信心,这可不是几个世家能抵得上的。

    所以,首先得消除这方面的影响。

    我想,除了你说的,培育新生力量之外,还可以:

    一个,开动我们舆论宣传工具,将整个事件还原,把被杀被抄者的罪名落实;

    一个,对于叛乱中,被波及到的,个人或者居民住户、商户等,进行赔偿和补偿,尤其是那些在跟叛军作斗争中而伤残以及牺牲的,要厚恤;

    第三个,就是用新的焦点性事件,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开,把大家的关注点,从戡乱事件上引开。除了你说的那个发售股份的事情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再弄一两个足够分量的事情,来转移蜀中百姓的视线。

    比如,追杀赵韪!”

    刘璋说的长远影响,确实是徐庶没有认真考虑的地方。

    徐庶很欣慰,刘璋很多时候不着调,但更多的时候,却有一种大智若愚的内敛在胸,这也是他越来越看重刘璋的地方。

    刘璋重规则,重体制,重视长治久安,这个很好。

    这是眼下,眼下所有这些诸侯主公们都不具备的,也是他徐庶最欣赏的地方。

    “追杀赵韪?”徐庶随口问道。

    “没错,赵韪才是本次成都叛乱的罪魁祸首,如今成都一团糟,死了这么多人,而他却还逍遥法外,而且还抢了那么多金银,只有将赵韪绳之以法了,才能给本次叛乱画上一个句号。

    所以赵韪这个人,必须要杀!

    另外,我们穷索赵韪,还能引动荆蜀的紧张气氛,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

    “赵韪这个,之前黄权,还有庶,都多次派人跟刘表方面交涉过,可是他们百般推脱,找各种借口来推脱,而我们也更多的只能做做姿态,吓唬吓唬他们,但却拿他们没什么好办法。要真想用强的话,又力有不逮。州衙已经令汉中相机出兵占领上庸,令巴郡严颜往东渗透,但是想要大规模用兵,还是有很大困难。”

    其实现在蜀中拿荆州还真没多少好办法。

    大规模出兵,肯定不现实。

    现在的荆州,和历史上秦灭楚国的那个楚国,很不一样。这个时候的荆州,有大量水军,很不好弄。

    不管是从上庸渡汉水南下,还是翻越巴蜀的崇山峻岭,亦或者由白帝城顺江而下,都很不好办,都没什么把握。

    更何况,蜀中的兵力如今本来就不多。

    “看来只能采用非常规手段了。”刘璋深思片刻,道:“这样,明里用武力虚张声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