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尤所以会自杀,可能就是不想让这件事牵连到他的部族。
让吴懿下定决心造刘璋的反,其实是很难的。刘焉在的时候,尚且不能,更别说现在是刘璋的时代了。吴懿跟刘璋是亲戚,其妹妹就是刘璋的三嫂,刘瑁的老婆。刘璋所以会把成都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吴懿,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而不是看重吴懿的什么才能。
吴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重的,不会轻易涉险,这也是刘璋选吴懿坐镇成都的原因。
所以,赵韪也只是用计将吴懿调开而已。
但是,如今吴懿却尴尬起来。虽然他不知道成都现在怎么样了,但用脚趾头想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别人既然是蓄谋已久,定然是难以善了,自己要是莽莽撞撞的赶回去,能不能扭转局面不说,很可能还会马上面临选边站。这是吴懿最不想看到的。
思前想后,吴懿最终决定继续向前。
既然自己是来调研剿匪事宜的,那么自己干脆就去剿匪好了,干脆将错就错,直接拔剑向南,到时候要是刘璋追究起来,自己也有话说。吴懿可不相信有人能搞定刘璋,即便一时得逞,一旦刘璋回军益州,也会瞬间土崩瓦解。吴懿自己是以前的东州兵将领,后来转任新军第三军军将,他可是很清楚,这新军和以前的大汉的旧军队的差别在哪里。新军所以叫新军,绝不仅仅是装备、战法、军纪等,而是因为,新军真的很新,是一个全新的武装力量。而最熟悉这个武装力量的,就是刘璋了。吴懿任新三军军将很久了,但让他率军去直面刘璋的话,他也完全没有这个胆量。刘璋在外面的种种战绩,很多人都将之神化,但吴懿完全不这么看,他认为那完全是刘璋对新军这种新的武装力量,运用乎一心的结果。
吴懿研究过刘璋直接指挥的几场战役,南中之战,汉中之战,高平之战,西城之战,等等,吴懿每次都把自己代入进去,结果都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达到刘璋最后达到结果。
吴懿也分析过现在刘璋手下的几大战将的战例。
比如李严渭水救驾,比如庞龙的奇袭长安,比如魏延的高平阻击战,比如张任法正的白石山强袭韩遂部,这些人的这些个战例,结果吴懿发现,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使用和指挥新军方面,有超出刘璋的部分。
目前,在使用新军指挥新军方面,最接近刘璋的,也就是庞龙而已。
吴懿觉得自己要是率领新军,去迎战刘璋,吴懿完全没有任何信心。新军是战力很强,但是,那也得看带兵指挥的是谁。吴懿也不觉得现在有人能比自己高明多少,能够去率领着新军直面刘璋。
再说了,新军自从有了政工系统以后,想要随便策动新军反对刘璋,已经很难了。要是不能获得军方的支持,想要在蜀中立足,想要对抗刘璋,那只能是自己找死。
吴懿是个知兵的人。
新军的优缺点同样都很突出。
用刘璋的话来说,新军就是非接触式的作战思想。你想跟我面对面的一刀一枪的砍杀,不是不可以,只要你付出足够的生命代价就可以了,等你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冲到了面前,开始举刀挺枪,对不起,我先撤了。你要是再追,那你还得付出代价。
吴懿想尽量撇清这次可能的叛乱跟自己的关系。
于是,吴懿就下令当地的驻军,以及自己带来的飞军,开始把矛头对准了交趾,对准了士燮。既然之前南中有公文,那自己就干脆弄假成真。自己就真的去打交趾了,成都发生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我也是真的不知道。
于是,交趾士燮,很不幸躺枪了。
吴懿翻山越岭,以剿匪的名义,挥军南下交趾,而此时的成都,已经开始四处冒烟了。
冒烟的地方,开始只是州衙一处,没多久,金库,还有几个粮库附近,都开始相继冒烟。
黄权领着州衙的官吏,从密道出来,已经到了城西的学府的兵学院。
出来以后,黄权立即让人去找本处驻军的军事主官。结果,回报说,领兵的主官,刚刚已经带人去了成都,留下了军令,要求其余人负责成都学府的安全,不得轻离。这边的驻军,一方面是训练新兵,一方面就是保卫学府的安全。至于成都的安全与否,并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重点。
黄权无奈,他也不能随便调动这里的军队,严格来说,他也没这个权力。而且,他也很清楚学府的重要性。
黄权只得急忙派人通知城南、城北、城东这三处的驻军,他以功曹的身份,暂摄州牧事务,要求各处驻军,紧急封锁成都各处城门,进城平息叛乱。另外,又紧急派人跟已经进城的军队联系,看事态是如何发展的。
“大人,长史大人他,他,他最后执意不走,说是对不住主公,非得要以死谢罪,坚持要放火烧了州衙,好向四周的驻军示警。”
“唉,”黄权听后叹了口气,其余众人也都十分低落。
少顷,黄权放又抬头坚毅道:“广元忠烈,我等既然忍辱偷生,就要对得起广元的一片忠烈之心。这样,我们立即分头去往成都四外的驻军处,联系军方,把整个成都封锁起来,勿使一个奸佞逃脱!”
“累去城南。”王累。
“圃去城北。”阎圃。
“松去城东。”张松。
“我,我,我去城里,城里有金库,粮库,那才是咱们的命根子,万万不能出一点儿差错!”杨松急道。(未完待续。)
第115节 难归鞘16()
杨松一句话提醒了众人。
金库、粮库,这两个处地方,如今才是成都最关键的地方,决计不能落入叛军手里。
“这样,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大家立即分头行动,我和慕艾进城去联络已经先一步进城的军队,相机而动。”黄权紧急吩咐道。
黄权是功曹,其本身的资历职权就在其他人之上,而且现在还有石韬的手令,所以现在众人也就奉他号令行事。
“还有,得立即通报主公,万一事有不偕,就看主公能不能及时赶回来了。”阎圃道。
“对对对,文苗说的很对,你们先走,我立即给主公修书一封,向他通报这里的情况。”说着,黄权急忙找了纸笔,开始给刘璋写信。
“还是直接先发给元直吧,主公远在西域,谁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到消息。”
“这样,我给汉中、凉州同时发函,另外,我再给南中去一封信,要求吴懿立即返回成都。”
“公衡,我看还是不宜把事情张扬出去,只需秘密给元直或者主公去信一封即可。若是张扬过甚,难保不引起整个蜀地的动荡,反而不美。我们这边,还是先要努力将事态控制住,若是实在控制不住了,那就只能调外地驻军前来平叛了。”张松表示了反对。现在事情还只是成都范围内,若是扩散到整个蜀地,那就很难控制了。
黄权转念一想,张松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好,我就私下给元直去信一封,我们这边,还是要努力把事态控制住。时局艰难,希望我等几人能齐心协力,共赴危局。”
“诺!”
“若是新军有异动,当如何应之?”阎圃又问。
“新军乃主公亲创,不会随叛军起舞的,放心吧。若连新军也有异动,那我等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黄权说的信心满满,其实他自己也没多少底气。
不过,若真是连新军都被策动了,那说明对方也太厉害了,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整个益州州衙竟然丝毫不知,那样的话,也确实没话可说了,输得不冤。
几个人简单商议了一下,立即就各自分头行动去了。
黄权这里,匆匆给徐庶手书一封,派人紧急送往凉州,然后就带着杨松,紧急去成都城中,找先前已经进城的新军。听说那部分部队,是以拉练的名义进的城,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两人带着侍卫,骑着马,刚走没多远,前面又有人来报,说是城中多处起火,金库、粮库等方向,都遭到了围攻,情势十分危急。
两人听了大急,尤其是杨松,更是如丧考妣,他是户曹,他可是太清楚了,金库粮库是刘璋集团整个治政的信用之基,若是金库粮库出事,那很可能整个统治大厦也就崩塌了。
“公衡,金库粮库万万不能有失,必须立即全力救援!”杨松声音都在颤抖,整个人都不好了。
“慕艾,别太紧张,金库粮库都有军方驻守,寻常不会那么容易被攻陷的。我们抓紧进城吧,手里有人才好救援。”
两个人,带着几个侍卫,策马急奔直入城中。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黄权一见到狐笃,就厉声质问道。
“回功曹大人,我们在此进行搜救,并实施路段戒严!”狐笃啪给黄权行了个军礼。
“现在城内四处冒火,你们不赶紧去各处剿灭叛军,你们在这里瞎耽误什么功夫?!”
“回大人,未曾奉命,我军不能擅自行动!”
“好,现在我就以州衙的名义给你下令,令你立即率领所部,尽一切可能,前往救援金库、粮库,务必保证金库、粮库的安全。我这里有长史大人的手令,如今长史大人不在,就由我暂摄州衙政务,号令成都周边所有驻军!”黄权说着,把石韬给的手令拿了出来,递给了狐笃。
狐笃拿过来仔细看了看,确系石韬的手令,上面还有印玺。看完后,狐笃又将手令还给了黄权,并立即再次行礼。
“末将谨遵大人号令!”然后,狐笃又凑到黄权面前,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大人,我等在此搜救是假,其实是在找人,据报,事发以后,主公的家眷走散,到现在都还没有音信,两位夫人,还有两位公子,还有大小姐,都杳无音信。我们是在全力找人,以防落入叛军手中。”
“什么?!主公的…”黄权这才想起,原来还有主公的家眷受到了波及。这个事情绝对不比金库粮库的事情小。一时之间,黄权也陷入了两难。
然而事情紧急,根本容不得他多想,容不得他仔细斟酌利弊得失,随即道:“狐校尉,搜救事小,剿灭叛军事大,也许人在叛军手里也说不定。先全力剿灭叛军为上。”
“我已令人封锁了北门和南门,东门也派了一队人马过去,想来叛军也难逃脱。不过,我这里的都是新兵,尚未真正成军,战力一般。还请大人立即协调其他三个方向的驻军协助,我这边立即派人增援金库粮库那边。”
“其他三个方向的驻军已经派人过去了,狐校尉还是抓紧派人去增援金库和粮库方向。”
狐笃闻言,正要下令,有军士抬着一个浑身鲜血的人,来见狐笃。
“报,发现一名重伤的侍卫,他说他叫黄三,要见大人!”
“黄三?!”黄权惊道。
几个人急忙冲到担架面前,黄权一看,果然是黄三。只见他浑身上下全是血,身上好几处伤口,显然是经过了连番恶战。
“黄统领,黄三,还能不能说话,主公的家眷何在?”黄权急忙问道。
“黄三,阿奴呢,阿奴有事没?”黄叙也扑上来问道。
“回…回功曹大人,都…都走散了,叛军来得太急,我刚刚安排完两位夫人撤离,转身去找大小姐和两位公子的时候,叛军已经杀进来了,我拼死掩护三位少主逃走,他们从东边的狗洞钻了出去,等我翻墙出去,人已经不见了,我…我…我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很快叛军也追了出来,我被打晕了,后面就不知道了。快…快去…救…少…少主…”因为伤太重,一下子说话太多太急,黄三又晕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116节 难归鞘17()
“报,城南驻军业已进城!”
“报,城北驻军已进城!”
“报,城中四处粮库附近皆有人纵火,正在组织人灭火!”
……
“报,西边粮库着火!”
“报,金库已被攻陷,叛军正在大肆抢掠金银!”
“报,城东驻军发生哗变,东门已失守!”
……
本来以为情势要被控制住了,然而紧接着,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传来。
黄权的头都要炸了。
最坏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新军也牵涉到叛乱中去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而成都的今夜却比往常格外的热闹和明亮,几处冲天的火光将整个城市的天空烧得通红。
黄权一到就命人在州衙的边上,临时搭了个帐篷作为临时的州衙,坐镇指挥。州衙的大火看来是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而黄权现在也根本没心思去纠集人手救火,只让人简单做了一下隔离,别串烧到旁边的建筑就好。
黄权眼下最紧急的事情,一个是平叛,一个是找到主公的家眷,尤其是三个小的。三个小的,刘璋的义子刘豹,还有双胞胎大小宝。刘豹四岁,大小宝两岁。刘豹就不说了,据说庞龙想用他来控制以后草原上的匈奴人;大宝是祝融部落未来的族长,也是刘璋的掌上明珠,是刘璋最为宠爱的;至于小宝,则被蜀中文武视为刘璋的接班人,未来蜀中真正的少主公,更是老太太费氏的心头肉。三个人丢了哪个都会闹翻天,更别说现在三个一起丢了。当然,两位夫人也很重要,不过,按照黄三的说法,先安排两位夫人撤离了,而且她们毕竟是大人,比不得三个小孩更让人担心。
黄权现在才发现,卫尉系统瘫痪是多么大的灾难。
现在成都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乎整个卫尉系统彻底瘫痪了,不但是瘫痪了,而且大部分卫尉都加入到了叛军中,成了叛军的生力军。卫尉们本身对这个城市很熟悉,他们起来造反的话,简直是熟门熟路,这也是目前整个叛乱还得不到控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叛军四处制造混乱,尤其对金库和粮库的攻击,直接挠到了整个益州的命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目下益州的军政两大首脑都不在,令出不行,令行不禁,各种指令指挥不通畅。四处的驻军,原则上只听他们将军的话,州衙这边的命令,往往要核对再三,才能执行。尤其现在石韬不在了,黄权是临危受命,名不太正,很多指令也就下的不是那么理直气壮,更多是请求商量的语气,这也影响了整个叛乱的快速平息。
最新的消息,城东的驻军哗变,并且趁势攻占了东门。
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局势开始急剧恶化。
黄权最担心的就是成都的驻军,新三军出问题。
卫尉怎么折腾还好说,破坏力一般,但是军队如果叛乱的话,那就不是一般了,那就是整个成都能不能保得住的问题了。
“哗变的士兵有多少人?”
“回大人,至少不下五六百人。”
“张松呢?他人呢?”
“张法曹眼下还不清楚,还没有具体消息。”
“功曹大人,事态紧急,末将请命带领余部,立即赶去东门阻击!”狐笃立即出来请令道。他很清楚,新军要是参与了叛乱,那事情就严重得多了,这个时候必须要立场坚定的站出来表现了。而且,新军的战力强悍,远非之前的那些卫尉可比,必须得立即挡住其势头。
“狐校尉,你这里全是新兵,可堪大用?”黄权看着狐笃身边剩下的不多的士卒,都是些新兵蛋子,这些人顶不顶得住阿,实在是难以让人放心。“你要去的话,就把他们全都带上,人多力量大。”黄权用手一指那些戒严的、搜救的。
“大人,那你的安全?”
“没事,我这里还有侍卫,放心好了,军情似火,你赶紧去吧!”
“诺!”狐笃应诺,随即转身下令:“吹集合号,整队出发,目标东门!”
很快,狐笃就带着人,火急火燎的朝东面去了,连带着黄叙也被他裹挟走了。
天色已经很晚了,可是成都的天空却不见稍暗分毫,各处的嘈杂声,喊叫声,甚至厮杀声,还是能老远的传过来,传到黄权的耳朵里,让他心神不宁。
石韬死了。
少主丢了。
两位夫人杳无音信。
粮库着火。
金库失陷。
卫尉新军相继叛乱。
……
黄权觉得身心俱疲,脑子里一团浆糊,理不出个头绪来,快一天没吃东西也都不觉得饥饿。
黄权正想着心事,正在试图抽丝剥茧,理清头绪的时候,一个侍卫端着吃食走了进来,把吃的放在了案上。
“大人,吃点儿东西吧。”
“好,放那儿吧。”黄权看了一眼,是包子,就随手抓了一个,然后又埋头到公文堆里去了。眼下唯一令他有点儿安慰的就是,只有城东一处驻军发生了哗变,其他三处都还安稳,这样一算的话,即便城东的驻军全部叛乱,在兵力上也不如剩下的三处,局面还是有挽回的余地。现在就是事起仓促,叛军是有备而来,所有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一下子显得惊慌失措。
正想着呢,忽然感觉脖子一凉,一把短刃赫然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之上。
“别动,别喊,我问什么你答什么,不许叫嚷!”
“你…你是…你是夫人,你还活着?!”黄权低声惊叫道。
来人在是假扮了侍卫,趁人不备溜进来的阿奴。
“让你失望了吗?说,你是不是叛军同谋?这次叛乱你有没有份参与?!”
“我,我怎么可能,夫人,你可冤杀我了!”黄权说着一激动,就想要站起来辩白。
“别动!”阿奴急忙用力往下一摁,再次强烈警告道:“你不是同谋,那石韬呢,其他人呢,为什么只有你在这里主事,为什么事情越来越严重?”
“夫人,你冤枉死臣下了。广元他已经罹难了,临终给了臣一道手令,所以我才在这里临时主事,至于其他人,都在各处奔走。夫人,老夫人和三位少主可还安全?”(未完待续。)
第117节 难归鞘18()
“石韬死了?!”阿奴显然也很震惊。“老夫人和我在一起,至于三个孩子,走散了,现在也不知道是生是死。”说到这里,阿奴明显又停顿了一下,转而又仿佛醒悟般:“呔,是我问你还是你问我,为什么石韬死了而你们都还活着?你还说你们跟叛乱没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