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益州治理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上过大项目,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而且很多项目也都有超出财政的情况。不过,因为很多项目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再加上,官府本身可以自己借钱给自己,只要看好项目本身,看好这个项目长期有收益,就无所谓。比如那个城市自来水项目,就是这样的。花费巨资,但是长期来讲是有收益的,总能收回投资。
但是,现在草原筑城这个,花费太巨大,前景不明朗。筑这么多大小城堡,指望拓跋部养牲畜回收投资,多少年也难收回来。
当然,投资是一个,另外就是建城的难度也是一个。
眼看又陷入了僵局。
拓跋诘汾被六百年吓到了。
刘璋被十二位数字弄的开始打退堂鼓了。
“老人家,主公,容庶说几句吧。”徐庶一看,眼看一场好好的依附就要泡汤了,只好出来救场。“主公,其实没那么复杂。苏户曹、尹工曹,你们两位关于这个草原筑城可还有其他方案?”
“回长史,没了。”
“那就是你们的问题了。你们作为户曹工曹,对于一个这么重要的项目,怎么可能没有备选方案?功曹何在?”
“属下在!”
“给他们两位记过一次,怠忽职守!”徐庶冷声道。
“诺!”
刘璋觉得徐庶怎么突然教训其下属起来了,感觉有些不太适应,现场气氛一下子就肃然起来了。
刘璋不知道,可是徐庶很清楚。苏则尹奉都是本地人,对外族来依附,本来就抱有很强烈的排斥,刘璋让他们弄个方案,做个预算,按正常的来说,提前应该要给刘璋汇报的,那样的话,刘璋也不会像刚才那样那么吃惊。而且,就如徐庶所说的,这样重大的项目,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方案,至少得有好几套方案。徐庶很清楚,他们这是想用庞大的预算数字,吓退刘璋,吓走拓跋部。这样的部属,徐庶必须得敲打一下了。也就是他们觉得刘璋好欺,性子好,想要拿一把。
“你们不要觉得冤,若是干不了的话,及早说一声,免得尸位素餐。成都学府和天水学府,有的是人等着来施展抱负呢。这么一点事情,你们折腾了这么久,就拿出了一个这样的方案,就想交差吗?明天开始,你们户曹和工曹,开始反省整顿。以后不单是草原,还有高原,还有西域,你们要是干不了,我这边就换人。”徐庶劈头盖脸的一顿猛批,弄得全场都噤若寒蝉。
刘璋似乎嗅出一点味道,但不知该怎么开口。他很少看到徐庶发这么大的火。
拓跋诘汾更是都懵了,完全不清楚状况。
把两个人爆批了一顿后,徐庶让人抬来一个黑板,放在前面,然后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边写边说:“主公,老族长,刚才户曹工曹他们说的,只是最终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按照主公的设想,我们最终至少会在草原上筑大城三座,城堡无数,以大带小,将整个草原变得真正可控起来。而这第一座大城,将会建在武威北面,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这个。
刚才他们说的那个一大五十六小,是在围绕大城为中心,按照八卦方位,每个方向,每隔十里,建一道城堡,按四二一布局,每个方向三道城堡线,总计是五十六个城堡。这是我们最终的理想化结构。
其实我们开始,没必要一下子弄这么奢华。
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我们的远期目标。
在近期来说,我们只需建起一些基本基础设施就可以了。
比如大城部分,我们现在只需要把街道规划出来,把官府、学校、几个工厂以及商铺等立起来就可以了,就连城墙之类的,现在都不用建,用绳子栅栏先简单围一下就可以了。
再比如大城外面的城堡,现在也不用一步到位。所谓定居,就是定下来不走了,你们的帐篷别再跑就可以了。围绕着大城,让你们的族人分散开定居下来,几十个几百个帐篷围在一起,就是城堡了。按照主公的设想,每个城堡,都要完成一项养殖任务,你们把养殖的事情弄好,就可以了。
武威北面这个城,我计划把它新立为一郡,郡内每年的财政收入,就可以用来进行城市建设,而你们拓跋部每年的所得,也可以用于改善你们的生活,改善你们的住所,最终,是不是要建成这种一个个的小城堡,全看你们的意愿了。
老族长,主公,你们看庶的这个方案可好。?”
“好!”刘璋先带头表示欢迎:“这个方案好,路要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这个方案好,钱也花不了多少,官府和拓跋部两方面都能出力,考虑得面面俱到,真的很好。而且,以后随着新城的各种产品出笼,生意火爆以后,这城里的地皮之类的,都会越来越值钱,这个城的财政会越来越有钱,搞点城市建设自然会绰绰有余。至于城外,拓跋部你们是想建城堡,还是建别墅,那也随你们的意思,不过这种城堡不错的,攻防兼备,比你们的帐篷可结实多了。
文师,次曾,你们得多跟元直多学习学习,治政理民不是那么简单的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差之毫厘往往就失之千里。你们刚才那个十二位数字的预算,确实把我吓到了,以后少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未完待续。)
第49节 剑南美酒论英雄()
(求订阅求支持)
政策最终要看落地情况,项目方案更要看能否落地。
之前苏则尹奉那个方案,可操作性太差,看着挺高大上的,其实完全是在蒙人,所以徐庶才比较恼火,才借题发挥,把两人一通猛批。
自古从来都是归化难。
难在两边都有问题。
来归的要适应,经常水土不服,还有各种歧视或者各种优待。歧视他不舒服,优待他也不自在。别以为你优待了别人,别人就会感激你,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别有所图。而且他还要进行文化和习惯上的适应。所以比较难。
接收方也很难,难在于要出钱补贴,还经常要出大钱,出了钱还得赔上笑脸,还不能装大爷,很多时候还被要求装孙子,当然很憋屈了,当然会不乐意了。热脸贴冷屁股,换来的往往是别人的打脸和大嘴巴子,因为别人还以为是熊瞎子呢。
所以,真要为两方面都好,那就是一视同仁。
你也别搞特殊,我也不拿你当外人,该怎么办怎么办,大家捞干的。
公平就可以了。
施舍给别人的幸福,那不是幸福,别人也不一定会感激你。
别人自己劳动赢得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中国自古就是太习惯于施舍了,所以赢得的真心爱戴并不多。
刘璋对徐庶的方案大加赞赏,同时又不忘安慰了一下苏则和尹奉,让两人多向徐庶学习,试图缓和一下气氛。于政务一道,刘璋本来就极少插手,向来是徐庶说一不二。
“这个连城墙都没有,这还叫城吗,土匪马贼来了怎么办?”
还没等老拓跋表态呢,小拓跋已经叫嚷起来了。
刘璋刚要说话,庞龙已经接上话了。
“这位拓跋兄弟,亏你还是草原上长大的,没听说我益凉治下,有一种说法叫御敌于城门之外吗?我可以告诉你,我益凉治下,现在很多大城,像成都、汉中等,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城墙已经形同虚设了。成都,原来四个城门,现在又加了四个城门,百姓们还是觉得城门太少,容易拥堵。汉中也差不多。你与其这个城墙修了扒,扒了修,不如先简单圈个地就可以了,等以后想好了再建,谁知道以后发展成什么样了。现在建好了,等过几天又觉得太小了,又要扒了重建,就像现在成都那样,城外的城区,比城内还大,弄个城墙在那里又碍事又不舍得扒,何苦呢。
再说了,只要你们加入益凉治下,还担心啥子土匪马贼,这些是你们该担心的吗?这是益凉军方的事情,是益凉官府的事情。要是连土匪马贼都搞不定,我们还敢接受你们的依附吗?”
“小庞说的很对,虽然话不太中听,但是道理都对。益凉,尤其是益州,现在很多城池,都出现了问题,原来固有的建城模式,把城建的太封闭,而且这个旧城改造也很费力气。城里地方太小,新来的都在城外建房子,尤其是成都最为严重,城外的社区,已经远比原来的城要大得多了。现在很多人建议,干脆把城墙给拆了算了。我就想着,这个城墙算是个古物,拆了不太合适,暂时先留着吧。实在不行,可以在城外重新规划一下,把一些官府机构都移到城外,这样就不会再拥堵了。
当然,你们拓跋部对此有疑问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开放式的城市你们没怎么见过。其实,跟你们草原人的王庭很接近。这么一说,你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吧。至于城墙,那个不重要,心里的城墙,比建在草地上的城墙,要更牢固。”
“说得好,大人说得太好了!”老拓跋看小拓跋还想说话,急忙把话头接过来,“大人说的实在是太好了,心里的城墙,比建在草地上的城墙,要牢固千百倍。我拓跋部就是一心归汉,所以才跋山涉水不顾千难万险。如今,诸事议定,不知这新城可有名字?”
“名字,还没怎么想,不如叫拓跋城如何?”
“不好,不好。”老拓跋急忙摆手道:“若是如此,太过出挑了。我拓跋部虽是华夏一脉,却居化外多年,如今来归,不如叫归化城如何?”
“归化城,归化郡,好,不错,甚好!此城就叫归化城,此郡就叫归化郡。以后东北这个叫狼居城,西北这个叫燕然城,有此草原三城,草原从此安定矣!”刘璋赞不绝口。老拓跋这马屁拍的十分的老道,刘璋觉得很舒服。刘璋一激动,把其他两城的名字也给定下了。
其他众人,也觉得很好。
封狼居胥,马踏燕然,全都不如两个字,归化。
这就是刘璋对草原的野望。
“还有完没完,你们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还在这里啰嗦个没完,有这样的待客之道吗?要把人饿死还是怎样?”
一声怒吼很突兀地响起。
众人一看,声音是从拓跋部的侍卫中发出来的。
益凉的众文武都脸上一热,确实,只顾争论了,刚才各种问题,争论的太激烈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礼曹在内,都把时间给忘记了,午时早就过了。因为刚才太过专注,也不觉得饿,这给人一提醒,这才发觉真的饿了。最关键的是,还有重要客人在,怠慢了重要的客人,这可太失礼了。
刘璋这边正要告罪,那边拓跋力微却是脸色急变,急忙站起来,冲着那群侍卫就骂了起来:“嚷什么嚷,还有没有一点规矩?这里有你们说话的份儿吗?!”
刘璋觉得挺尴尬的,急忙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怠慢了,怠慢了。不过,几位好汉不用担心,来到我州衙,肯定不会饿死大家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刘璋还不得被天下人笑话死。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早就让后厨预备下了,一定让大家开怀畅饮,大快朵颐。来人,准备开席!”
刘璋一声令下,早有侍卫仆妇,开始收拾桌案,准备上酒上菜了。
奇怪的是拓跋力微,站在拓跋部的侍卫前面,迟迟不肯就坐。(未完待续。)
第50节 剑南美酒论英雄2()
(求订阅求支持)
“拓跋兄弟,快坐阿,还有后边的侍卫兄弟们,也都坐下来,今天确实是招待不周,有所怠慢,有所怠慢。”
刘璋看拓跋力微还杵在那里,只好亲自出言相请。
拓跋力微无奈,只好回来坐下,脸色却很难看。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老拓跋悄声问道。
“没事。”拓跋力微不愿多说。
等到酒席摆好,拓跋力微却和后边一个族人换了位置,自己坐到了侍卫一排去了。老拓跋这次没带几个侍卫,就带了十个人,都是拓跋力微挑选的,刚刚有人出声,拓跋力微仔细瞧了一眼,魂儿好悬没给吓飞,竟然有三个生面孔,竟然在侍卫队伍里混进了三个生面孔,他竟然丝毫不知。若不是来人智商堪忧,自己饿得哇哇乱叫,拓跋力微还发现不了呢。这些人混到拓跋部的队伍里,肯定没安什么好心,说不定是想刺杀刘璋来着。拓跋力微越想越心惊。若是自己队伍里有人刺杀刘璋,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那就不是什么依附不依附的问题了,那可就是拓跋族灭族之祸。可是,这个时候,他也不能有任何举动,不能让刘璋看出异常来,若是闹将起来,让刘璋知道自己队伍里竟然混进了刺客,那就说不清了。他现在只能尽可能的看住这三个,不让他们有机会异动,只有对付过了这次宴会,回去再想办法抓住这几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拓跋力微虽然有些小反常,但还是没有引起大家过多关注,毕竟酒席就要开始了。饿了半天了,现在闻到酒香,闻到菜香,已经魂不守舍了,就等刘璋致祝酒词,然后开吃了。
“来来来,我也不多废话了,咱们大家都端起酒盏,欢迎拓跋部加入到益凉大家庭,饮胜!”说着刘璋一仰脖,很豪气的将一盏凉开水一饮而尽,然后把酒盏翻个个,遍示众人。
于是众人也都尽皆一饮而尽。
“好酒!好酒!”又是刚才那个声音突兀响起,“可惜有酒无乐不成席,没有歌舞,这酒菜也难香。”
这话一出,堂内的益凉众人,又是一窒。
拓跋诘汾终于发现异常了。
自己的侍卫队伍里竟然有人,一而再的出言放肆,这说明这侍卫队伍出了问题。可是眼下不是深究的时候,只能想办法把今天这场面先应付过去才好。
“说的什么混账话,有酒喝,有肉吃,还堵不住你们的嘴,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看回去怎么收拾你们。”拓跋诘汾扭头训斥道,接着又转头,向刘璋连连致歉:“大人海涵,都是些野人,散漫惯了,让大人见笑了,老汉回去,定当好好整顿一番。”
“没事没事,刚才那位拓跋部的兄弟,似乎很有些见识,他说得很有道理,自古就是有酒无乐不成席,不过呢,咱们这个益凉比较特殊,我得给各位说明一下。”刘璋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其实,倒不是说弄不来歌舞,不过咱们凉州官府现在比较穷,请不起歌舞。这就是咱益凉和大汉其他治下的最大的区别了,在我益凉治下,凡有付出,皆需报酬。不管是官是民,不管是何种营生,凡有付出,皆需报酬。这歌舞,咿咿呀呀,蹦蹦跳跳,却也是劳动付出,官府若是想请别人来歌舞助兴,那也得掏钱才行。可惜,现在益凉这个歌舞这个营生,她比较吃香,价格很贵的,咱们凉州州衙如今财政状况不佳,根本负担不起,只能请大家海涵了,多多海涵。这样,我再敬大家一盏,给大家赔罪。”说着,刘璋又举起酒盏,很豪迈的,豪气干云的又干了一盏凉白开。
刘璋又很无耻的把空酒盏亮给大家伙看,就在这时,就在刘璋正给大家显示他刘璋如何的海量的时候,外面突然冲进来一个侍卫。
“报,有天使求见!”
天使,就是朝廷的使者。
刘璋一皱眉,天使又来凑什么热闹,不会是又来催我去西域的吧。
“请!”
“诺!”侍卫应了一声,转身就出去了。
不一会,进来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员,后面跟着两个小黄门。只见他长得挺俊秀的,眉清目秀,神采飞扬。
这年轻人,进来以后就眉头紧皱,这都什么时辰了,这凉州州衙还在大肆吃喝,这刘璋也太昏庸了吧。这是终日饮宴,荒废政事阿,难怪这混蛋还会跑去为一个胡僧脱罪,结果被法兽差点顶死。这刘璋真是昏庸,这样的人,朝廷有啥好担心的。
这年轻官员,朝刘璋看了一眼,随即展开手里的诏书,就要宣读。
“别麻烦了,把诏书拿过来吧。”刘璋直接命人把诏书拿了过来,拿过来后也不看,直接往桌案上一放,接着道:“你就是个送信的,费那事干吗,有什么事,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刘璋听不得朝廷那叽里咕噜一大堆的东东,往往听半天也不知道在说些啥,往往有用的信息只有那么一两句,非得弄成一大篇,累不累。
来人显然没料到刘璋会如此,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天使一路舟车劳顿,定然是辛苦了,不若也坐下来,咱们边吃边说可好。”刘璋说完,也不管使者如何反应,直接让人安排桌案。
在拓跋诘汾的前面,靠近刘璋的地方又加了个小桌案,摆了些酒菜。没办法,天使的位份在那里摆着呢,在酒宴之上,得坐上位。
“如此,杨修叨扰了。”来人向刘璋深施一礼,告坐。
“杨修?”刘璋问了一句。
“不错,在下杨修,字德祖,见过州牧大人。杨修此来,是奉朝廷旨意,前来询问大人何时前往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府的。大人若是有暇,不若给在下个准话,在下也好回去复命。”
“杨修?尔父可是当朝太尉杨彪?”刘璋没理会西域的话题,反而问起天使的出身来历了。
“正是家父。”
“原来是杨太尉的麒麟儿,失敬失敬,来来来,璋敬你一盏。”说着,刘璋又很无耻的,不是,是很豪迈的端起了酒盏,冲着杨修举杯示意,然后又是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第51节 剑南美酒论英雄3()
(求订阅求支持)
古代的酒盏,容量比后世的小茶杯也少不了多少。
一盏剑南春,就得有二三两。
杨修看刘璋一饮而尽,也只得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咳,阿咳。”喝得有些猛了,这酒又烈,把杨修一下子呛得眼泪都出来了,惹得大堂内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剑南春杨修也不是没喝过,但以前没有喝得这么猛过,以前喝的也没有今天这个酒冲劲儿这么大。外面很多酒贩子,经常往酒里兑水,所以,很多市面上卖的都不怎么纯正。
“好酒!”杨修硬着头皮,叫道。嗓子火辣辣的,胃里像是烧起了一团火。可是也正是酒的烈性,刺激了年轻书生的狂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