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这样的世界级的企业早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去年一年仅合资的桑特纳轿车就卖出了五万多台。
除了这款车外还有其他车也买的不错,这么大的销量让其他公司眼馋不已。
大众公司的成功让其他公司也看到了商机,奔驰、宝马等企业也都进入了中国,虽然还没有研究合资建厂的事情,但是已经开始设立销售公司了,如今国内已经有一些人富裕起来,他们的眼光更高,十六七万人民币的桑特纳已经有些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了,奔驰、宝马这种价钱至少在五十万以上的豪车才能入他们法眼。
去年在中国就卖出了两百多辆近百万人民币的奔驰车,看似不多,但这个数字将会飞速增加,西德政府都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会有数万个百万富翁和数千个千万富翁诞生,单是这些有钱人的消费就是天文数字,这么大的市场谁不眼馋。
大公司都想如大众公司那样在中国获得成功,那些小公司也一样,这方面例子就是安德鲁斯公司,他们原来就是一家三流企业,勉强糊口罢了,和中国合作后,这几年卖出了近千台机床,赚了数千万美金,一下子就翻身了。
因为那些机床都是低端产品,在欧洲市场都快被淘汰了,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安德鲁斯公司是靠着“卖破烂”发家,不符合德国人追求高品质的气质,但人家毕竟赚了大钱,董事长小安德鲁立刻高薪聘请工程师研发出新产品,这些产品在欧洲都拥有很广阔的市场。
结果就是短短四年的时间,安德鲁斯公司就摆脱了破产的边缘,虽然还不是一流企业,但是已经有了一流企业的影子,可能再过十年八年安德鲁斯公司就能达到西门子、洛伊尔那样的高度。
安德鲁斯公司的成功又激励了一帮小企业,在德国这个工业科技非常强大的国家,竞争自然也非常激烈,像大众、奔驰这种超强大公司就不必说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光是专利就拥有数百个,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不过,在工业产品细化到极致的市场里,即便如大众这种公司也不可能包揽所有零部件,和他们合作的企业多达百家,有的企业为他们制造曲轴,有的企业为他们制造变速箱,甚至某一个不大的零部件都是由一家企业专门提供。
这些企业产品相对单一,技术含量也不是太高,只靠着一些独有的工艺获得订单,那压力就很大了,面临着其他企业淘汰的危险。
在这方面德国工业就和岛国工业有着巨大的不同,岛国的工业是风田模式,也就是依托一家超强的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条,那些为风田公司服务的制造厂根本就不接其他厂家的订单,他们只为风田服务,风田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就下订单,这些企业无论如何也能给制造出来,这更像是一种按需分配。
风田模式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形成了岛国独有的匠人企业,很多企业职工都很少,甚至算上厂长都没有十个人,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身上,前些年中国有一些企业到岛国考察,发现他们的产品非常好,想要购买一些,但全部都被对方婉言拒绝,因为这些企业根本没有销售部门,要想购买产品只能找专营销售的株式会社,这就避免了他们为了销售而分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发产品上,甚至都近乎痴狂。
这些企业对产品太过精深,甚至都到了极致,正是他们这样的企业支撑起了岛国的那些大公司。
不过这弊端也有不少,如果大公司要是倒霉了,那么这些小公司很可能就会立即完蛋。
德国的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有着独立的经营权利,采用的是竞标的方式,技术落后必然会被其他企业代替,所以他们一方面研发产品一方面还得去寻求市场,国内没有市场就到国外寻找市场,而中国就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大陆。
安德鲁斯公司是第一个踏上这片大陆的企业,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从一家半死不活的企业一跃成为制造业的新星,在德国跟它类似的还有数百家企业,他们也都瞄准了中国,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淘金。
工业部部长亲自前来,还带着国内的企业家,这无疑是一次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自然会有很多德国的企业家前来,如果能够获得订单,那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安德鲁斯公司。
江波涛已经知道这次宴会的安排,那些德国的企业家都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几年国家对工业的投入非常大,每年光是在引进技术和购买设备方面就有十几亿美金的投入,而做为工业部的部长,他是那些重大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很多项目都是由他决定,这次到德国来除了考察参观外,他也是有任务的,比如他到大众公司就是和对方商谈大众公司和一汽公司合作的事情。
八四年大众公司和沪市合作组建了上汽大众公司,主力车型就是桑特纳,如今一汽公司也要和大众公司合作,如果成功就是一汽大众公司,这将是国家汽车发展史上又一件大事。
当然,按照国家的规划,组建合资公司只是第一步,未来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车品牌,不论是一汽还是上汽,他们都在悄悄的自行研发,但汽车技术很复杂,不是短时间能够掌握的,是整个国家机械行业的整体提升,各种零部件的配套和机床的提升,这些问题就不单是上汽和一汽两家公司的事情了,是整个国家所有机械企业共同承担的,要全面提升行业的水平,现阶段最快的方式还是和发达国家合作,学习人家的技术然后消化,进而快速提升。 富品中文
第九百六十八章 解体前兆()
“有那些企业的名单吗?”
刘琅在一旁开口。
“有,这是名单!”
陆朝阳马上从皮包里拿出一页纸递给了刘琅。
刘琅接过来扫了一眼就全部记在心里,没有太有名的公司,起码没有他前世德国的那些著名公司,什么西门子、克虏伯、世博等等,当然,刘琅前世对机械的了解不深,很多企业都是不显于世,这些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在这份名单中有一家企业引起了刘琅的注意。
“c刀具制造厂。”
北方工业集团现在主打的产品就是刀具,预计今年可以制造出国内最好的机床刀具,这家c公司或许可以带给刘琅一些新的思路也说不定。
刘琅自认为自己的水平应在世界一流,与自己的导师克莱尔教授相比也差不多少,当然,这是指理论水平,如果说分析能力,十个克莱尔也比不过他,但是分析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这一年来他一直在阜城,但对世界机械的发展也都在一直关注,通过勇力集团购买了许多专业刊物,负责这方面的是那位“詹姆斯”,他连那些禁售物品都能买到,这些专业刊物自然不在话下。
这两年世界的机械产业发展也非常快,尤其是数控机床,从一开始的两轴到三轴,现在已经有了四轴联动,这对刀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刘琅也想看看最新一代的刀具是什么样子。
名单刘琅先看完,江波涛才拿了过来,带上花镜仔细的看了看,大部分企业名称他也没听过。
现在是上班时间,虽然这里的道路并不拥挤,但也车流密集,两辆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突然在路过一个路口,迎面涌来了大量的行人,这些行人衣着褴褛、面色苍白,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好像是一群乞丐一样,一旁的警察似乎早已经习惯,不仅不阻拦,还时不时的维持秩序,让他们赶紧向城市中心跑,路上行驶的车辆此刻也都自觉的停了下来。
“朝阳,他们是什么人?”
江波涛觉得很好奇,西德是资本主义国家,非常富裕,去年人均年收入超过了八千美金,不说是人人有钱,但这样的乞丐应该不会有吧,怎么一下子出来这也多衣不遮体的人?甚至其中还有不少小孩和妇女,什么情况?
“江部长,这些人不是西德人,而是东德人,如今东德那边乱了套,很多人偷偷跑过来避难,西德这边也不拦着,他们这帮人应该是到法兰克福来找亲人的,如果是在柏林,大街上到处可以见到东德的人,很多人还带着伤。”
陆朝阳解释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
江波涛明白了,当初二战结束,苏联人和美国人瓜分了一个统一的德国,西德归美国控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东德归苏联控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前些年东德的发展非常快,最高时人均年产值都达到将近六千美金,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优秀的成员。
但是这几年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这个社会主义老大哥自乱阵脚,尤其是戈尔乔夫上台后国家内部是一塌糊涂,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内部混乱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威信,一些附庸国家的态度都开始暧昧起来,东德西德原本就是一个国家,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直接在柏林砌了一道柏林墙将一个国家一分为二。
地理上划成了两个国家,但是老百姓怎么划分?就像中国当年,国民军战败后数百万军队人撤到了湾湾,就此与亲人失去联系,一道浅浅的海峡把数百万的家庭分隔,一分就是四十年,四十年里不知有多少人彼此想念。
中国大陆和湾湾有一道海峡相隔,普通人无法逾越,但那道柏林墙只有三米高,站在两边甚至可以直接对话,这种人为的隔绝靠的是严酷的镇压,要不然这道墙早就被推翻了。
刘琅向外看了看,他当然知道德国要发生什么了,今年是九零年,苏联即将解体,到那时柏林墙就会被推倒,两德重新统一,现在是一月份,苏联就处在解体的边缘,这一时段他们已经是最后的疯狂了,物价飞涨社会动荡,官员和富豪们为了捞取好处已经无所顾忌了,这样的时代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他们积攒一辈子的财富很可能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
连自己快完蛋了,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管辖的地方当然更无力去打理了,不仅仅是经济方面,控制上也失去了原来的力度,比如东德地区,刘琅前世看过一些关于这段时期的电影,苏联的特工对人们的监视那真是严酷到了极致,你在家里说两句坏话可能就会发现,然后就被扔进了监狱,严重一些的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
现在呢?恐怕那些苏联特务的工资都没了,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这种严酷的统治早就让东德人民怨声载道,现在正好趁着他们内部乱套赶紧逃命,这就形成了大量的难民,当然,这不是难民,因为哲理原本就是他们的家园。
“陆大使,现在苏联已经乱了吧!”
刘琅突然在一旁问道。
“嗯,差不多吧,我们平时也搜集一些情报,现在的苏联的确发生了很大的问题,主要就是十年的阿富汗战争,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有就是经济政策的失误,不过咱们国家还是相信他们能恢复过来的,这需要时间!”
苏联毕竟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前些年两国的关系不好,戈尔乔夫上台后两国的关系恢复了很多,去年对方还到中国访问,邓老亲自会见了他。
现在苏联混乱也引起了中国高层的重视,但没有人会相信他们会解体,毕竟这个国家太强大了,和美国抗衡这么多年也不落下风,如此强大的国家发生一些问题没关系,挺一挺就好了。
刘琅前世看过很多关于苏联解体的书籍,当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时,全世界都傻了眼,就是一直在背后撺掇的美国人都不敢相信他们会成功,更不必说是中国了。
这根本原因当然是他们内部的事情,矛盾积累到最大,一旦爆发就无法阻挡,但是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那就是这个戈巴乔夫被美国人给“策反”了,他下令放弃了对国家的控制,这个决定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别说是本就矛盾重重的国家,就是秩序井然的国家,当最高领导放弃对国家的控制权,那这个国家必然会陷入到混乱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军队和警察不知所措,这两个部门一旦无法行使权利,那就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没有法律了,所有人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国家不乱才怪呢。 富品中文
第九百六十九章 准备到苏联“淘宝”()
这个戈巴乔夫很有意思,和美国总统里根的关系非常好,还非常推崇西方的制度,当上最高领导后直接放开了本国的金融体系,让西方人随意进入,结果就是国家的财富在短短几年内被西方人掏个精光。
戈巴乔夫还以为自己是国家的英雄,实际上他就是被美国人跟耍了,代价就是整个国家的衰落。
当然,这些内情都是在苏联解体才逐渐被解密的,在这一时间段没有人知道这些秘密,所以也就没有人相信苏联会走到解体的那一步。
但是刘琅知道呀!现在是一月份,再有大半年时间他们就完蛋了。
“哎,我看这次苏联是挺不过去了,国家那边也要早做打算呀!”
刘琅摇了摇头说道。
“挺不过去了?什么意思?”
江波涛和陆朝阳两人都是一愣。
江波涛做为国家高级干部,对国际大事还是有所了解的,戈尔乔夫上台后把前任抨击的一文不值,现在苏联内部非常不好,经济、政治都出现了大问题,但他也从没有想过苏联会走到解体的那一步。
“苏联距离解体也不远了,我看挺不过去今年!”
刘琅直接说道。
车里一片安静,江波涛和陆朝阳相互看了看,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两人只会一笑而过,但是刘琅不同,以往的种种事实表明,他的分析能力太强了,对任何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每件事都被他说中,尤其是江波涛,对待这种事情刘琅不会只是随便说说,一定有他的根据。
“刘琅,你的根据是什么?”
江波涛问道。
“根据?那个戈巴乔夫已经决定放弃自己的权利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对外宣布整个国家会私有化。
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会形成连锁反应,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会重新统一,还有原来那些自治省也会宣告独立,然后苏联这个成立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土崩瓦解,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苏联这个国家了!”
“…………!”
江波涛和陆朝阳觉得这太疯狂了,就算刘琅以前如何的神奇,这一次恐怕也只是臆想吧,不可能,苏联绝对不可能解体。
刘琅摆了摆手。
“这件事咱们先不谈………对了,江部长,我们国家在最近一两个月有没有到苏联考察的计划,我想过些时间去看看!”
对刘琅来说苏联完蛋不完蛋跟他没一毛钱关系,但要不趁着他们乱套的时候抢点东西回来实在是有些可惜,钱什么他不稀罕,但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要是能得到一些就十分完美了。
“这个吗?倒是没有,咱们国家的工业体系模仿的是欧美,苏联的工业体系虽然也很强大,但是国家觉得还是有些过时,不符合未来的发展!”
江波涛摇了摇头。
“嗯,也是,他们的工业都是傻大憨粗,世界工作发展的规律是精细化,可惜呀!”
刘琅不在吱声了,江波涛和陆朝阳二人也安静下来,两人都在思索着刘琅刚才的话,甚至江波涛再考虑是不是要把刘琅对苏联的预测告诉上面,毕竟这太震撼了。
其实刘琅曾经对那位“詹姆斯”,也就是勇力集团最神秘的副总杜怀义说过这件事,这个杜怀义神通广大,在海外有着非常广的关系网,自己购买的那些违禁机床都是他通过渠道运到国内的,刘琅当时让他到苏联淘金,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不过自从刘琅回国后就再也没见过这个杜怀义,从邵明涛那里也询问过对方,但邵明涛也不太清楚,这个杜怀义不受他直接管辖,只是有任务时告诉他一声就行了,两人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办法。
刘琅想要到苏联“淘宝”看来得需要这个杜怀义帮助,等回首都后就联系对方,看看能不能两人联手到苏联“打劫”。
当然,这件事不容易,现在苏联内部一片混乱,谁知道有没有危险?到时候还要带一些特工过去。
虽然风险大,但这件事刘琅觉得有必要冒一次险,因为一旦成功回报也会很大。
两台车来到了国家驻法兰克福领事馆,领事馆是一栋二层小楼,面积不大,但是屋子不少,刘琅、孙虎和江波涛以及其他工业部的工作人员住在这里,其他人住在旁边的一座宾馆。
领事馆附近就有华人开设的宾馆,不得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这些人都不少都和熊教授一样是在三几年过来留学的,熊教授后来选择了回国效力,但是更多的人留在了欧洲,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在这里扎根,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只是有些习性和当地人依旧格格不入。
在德国的华人还好些,德国人本就勤奋,对工作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只是他们和华人相比不懂变通,丁是丁卯是卯,规矩就是规矩,凡是违反规矩的事情一概不做,华人也很勤奋,但是严谨方面就差多了。
在德国的华人生活的还是不错,毕竟都是勤奋的民族,双方的价值观还比较相近,这一点要比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强,比如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他们的民族就懒惰很多了,国民对工作非常懒散,办事效率也是非常低下,华人在这些国家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挤,人家都下班了,你还辛苦工作,这不是抢我们生意吗?
因为工作勤奋而受到排挤,这样的国家没什么前途,即便他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希腊这个文明古国,二十多年后,很多老百姓宁可天天拿国家给的福利也不工作,结果差点导致国家破产,事后也不自我反省,反而去威胁欧盟掏钱,一个数千年文明的古国竟然变成了一个“无赖”国家,让全世界都看了笑话。
大家都住进了宾馆,然后吃了一顿中式早餐,吃完后都纷纷摇头,觉得味道很是不好,根本不是国内的那种味道。
这就没办法了,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