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爷,这里除了监考外就没别人了?”
刘琅问道。
“放心吧,这里只有你和两个监考,他们都不会管你的,你就安心的答卷吧。”
“不行,要是我考了六百分没有更多人看到,万一他们认为我抄的怎么办?这么的吧,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在外面,你让他们进来一个和监考一起监督我。”
几个人就是一愣,刘琅的想法实在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既然要给我拍纪录片,我考试的过程他们也要记录下来,快去,把他们都叫进来!”
刘琅再次说道。
“这个小刘琅,还挺有脾气的………!”
王抗日心里嘀咕,不过还是转过头对着身边的那个人说道:“你去门口问问那几位记者,如果他们愿意,就邀请他们进来………刘琅,要是人家不同意我也没辙!”
“放心,他们会同意的!”
两名老师立刻跑了出去,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带着那几名记者到了教室。
“王主任,你的提议很好,不过我们这么做是否会打扰刘琅的考试呢?”
“没事,没事,阿姨你们只要不出声就行了!”
刘琅赶紧说道。
“好,那我们就把你考试的场景记录下来,以后这可能成为珍贵的档案,来,赶紧把摄像机支上。”
这个时代的高考管理毕竟还很宽松,在考场上立起一台摄像机还真不算个什么事。
随着考试的铃声响起,八三年高考正是拉开了帷幕,第一场是语文考试。
监考老师把一张卷子拿了进来,然后放在了刘琅的桌子上。
“刘琅同学,语文考试时间是两小时,我每半个小时会告诉你一次时间,好了,你现在可以答卷了。”
两名监考老师交代完一些提升后就一前一后座了下来,整个考场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门口处还有一台摄像机对准刘琅进行拍摄,剩下的人则坐在了门口。
他点了点头,拿起笔来刷刷刷地写了起来,语文题目基本上都是填空,其中古文占一部分,另外就是鲁迅的文章理解,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对他还是很推崇的,在二十年后,很多人都觉得他文章中满是病句,不过谁让人家是文豪,同样的句子你说是病句,他说就是经典。
这些题目对于刘琅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把除了作文的题目写完。
“作文题目是……!”
作文题目看图写文章,卷子上是几幅图画,第一个图画是一个人挖了一个坑,但是这个坑很浅,距离挖到水还有一段距离就不再往下挖了,第二幅画也是如此,坑挖到一半没有挖到水就放弃了,这个人一连挖了四个坑,每次距离地下的水都仅剩下一点点,可每次都半途而废,最后这个人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太好理解了,就是做人要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这样的文章刘琅想写多少就能写多少。
不过刘琅不准备按图写文章。
他现在“冒充”的是一个三岁多一点的孩子,智力超长还能用天赋来解释,可如果对很多社会现象也认识颇深,那就会让人“怀疑”了,当初他对肖南山提起过价格双轨制的弊端就非常懊悔,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孩子能想到的问题,纵然他的智力远超常人,可这种社会的洞察力绝对不是简单用智商能解释的,只是他当心肖南山陷入到那些权贵的漩涡之中才出口提醒,实在是迫不得已。
现在这个作文意思很好理解,稍微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能马上明白,不过如果他这个三岁小孩子能够准确理解就非常不容易了。
“嗯,我还是低调一些吧!”
刘琅想了片刻终于决定,自己还不要按照原本的意思来写。
“要时刻警惕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
刘琅将这个题目写在了第一行。
第八十五章 全国高考状元()
这个时代思想还没解放,自己小时候就常常听父母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情,都是阶级斗争之类的事情,他起这个题目也算符合从小耳读目染的经历,总之一句话,他多多少少要表现出一个三岁孩子应该有的“幼稚”来。
“这个坏人四处挖坑,想要破坏国家的建设,我们一定要警惕,警察叔叔们要睁大眼睛,不能让他们得逞………!”
刘琅洋洋洒洒写了四百多字,反正这篇作文应该是得不了多少分了,不过没关系,即便没有这篇作文的分数,他语文卷子也会得到七十多分的高分,绝对比平均水平要高的多。
“距离考试结束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随着老师的提示,刘琅也站起身来。
“我答完了。”
“这么快?”
两名老师急忙走了上来接过卷子,刘琅抬腿就走离开了教室。
“儿子,你答完卷子了?”
父母王抗日和那名女主持人走了过来。
“答完了,我们回家吧!”
“好,咱们回家休息,下午再来!”
王抗日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带着一家人离开了考场。
两名监考老师拿着刘琅的卷子看了看,一眼就看到了后面的作文。
“阶级敌人?哈哈,真是好笑。”
两个止不住大声笑了出来,那位女主持人就在旁边,看到刘琅写的作文也是不由得笑出声来。
“还是个孩子呀!字写的不错,可是理解能力还是欠缺,看来这次他要悬了!”
中午吃完饭,炎热的夏天让人感到困乏,刘琅又睡了一会儿觉,醒来后接着坐车去考试,下午考的是数学,对刘琅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一个小时就答完了,满分百分的试卷他应该是能够满分。
接下来的两天,刘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高考,他考试的景象都被摄像机录了进去,在其他人的眼里,他答卷的速度非常快,即便上稍一思考就开始书写,尤其是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科目,连草纸都不用,这是因为刘琅这一世所拥有的超强心算能力。
当考试完成,刘琅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即使是这一世他那超人一等的智商水平,经过三天高强度的考试,也觉得身心俱疲。
“如果我以后还有重生的机会,千万别让我参加高考了………!”
刘琅将最后一张生物试卷交给了监考老师,面带欢喜的走出了考场。
“终于考完了!”
刘琅的父母跟着他三天也是受了不少苦,站在门口汗水如雨,现在最后一科结束,他们也放下心来。
“观众朋友们,神童刘琅经过三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高考,我们把他的考试经过全程记录下来,可以看到他的答题速度非常快,经常是每一科只用一半的时间就已经答完,那么最终的成绩到底如何呢?他的卷子将被封存后进行全省的统一判卷,半个月后我们就会见分晓,希望他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那位女主持人实时的进行了一次报道,结束对这次对刘琅的跟踪记录。
高考结束,刘琅又开始要填报志愿,他的志愿只有一个,华夏大学机械工程系专业。
他填报这个志愿没有任何人反对,他的父母则是一窍不通,他们只知道华夏大学是国家最好的大学,刘琅只要能考上刘家的祖坟就冒青烟了。
而王抗日则不认为刘琅能考上华夏大学,毕竟他考试的过程太简单了,不像其他那些学生一个个紧缩双眉,又是思索又是验算,这哪里是考试的样子,但他也不担心,国家教委的鲁主任都说了,即便他考不上明年一样会上大学。
肖南光也打来了电话,听到刘琅报了华夏大学也是不住的夸奖,但话里话外也觉得他考不上,就当一次演习了。
刘琅则毫不担心,能得多少分自己清清楚楚,接下来的时间就等着见证奇迹的一刻吧。
二十多天后,全国高考判卷工作结束,首先是首都公布了高考成绩,理科第一名五百八分,文科第一名则考了五百六十九分,这分数已经非常高了。
接下来南方的很多省份也公布了高考成绩,分数最高的是湘南省,理科状元的分数超过了六百,达到了六百零二分,相当高了。
而辽北省公布高考成绩比其他几个省份要晚一些,这个时代不像二十多年后的网络时代,教委公布成绩的同时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中查到,这个时代只能把分数线公布在报纸上,再经过层层传递到达各个市,所以即便辽北省公布高考成绩,阜城市也要第二天才能知道。
不过肖南光可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的,当他拿到本省的成绩单后,吓得差点坐在了地上。
“刘琅: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满分,政治九十六,生物四十八、英语九十八,语文七十三,总分六百一九分,全省理科第一名,状元………!”
这一句话是准备在第二天登载在辽北日报头条上的消息,刘琅是一个神童全国都知道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了这么高的分数,六百一十九分的高分,别说是辽北省了,就是全国也是第一高分吧。
“疯了,疯了,这个刘琅恐怕让全国都要疯狂了。”
没错,第二天辽北日报在刊登出高考成绩的时候还专门把刘琅写在了更加醒目的位置,“三岁刘琅参加高考,三科满分成绩全国最高,神童刘琅名副其实!”
辽北省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鲁明志也得到了消息,结果也是目瞪口呆。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满分六百五,他考了六百一十九分,拉分最大的还是语文,剩下的科目一共只丢了八分,这个刘琅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听说他报考了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系,这个成绩他想考哪个大学都没问题,但是到现在,恐怕他未来的规划已经不由他自己说的算了。”
鲁明志想的没错,群众日报之前就刊登了刘琅的事情,全国都知道了这个三岁的神童,不过这种事情也并非首次,当年宁柏也曾因为被一位副总理接见而登上了群众日报,但是这次不同了,高考是国家最重要的考试,也是最公平的考试,所有人都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什么神童什么天才,没有经过高考直接上大学,终究会引起一些考生的不服。
可是刘琅不一样,以三岁“婴儿”的年纪堂堂正正参加高考,还考出个全国最高分,这种事情足以被记载在史册当中,他绝对会成为国家第一号的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刘琅未来的命运很可能已经不由他自己决定了。
当王抗日狂跑着来到刘琅家里告知对方的分数时,全家人都沸腾了,高考分数全国第一,也不就是状元吗。
“我老刘家也出了一个状元了,哈哈………!”
爷爷高兴的大笑。
“儿子,你可真给我们争光了……!”
父母抱着刘琅不住在他脸上亲着。
不过刘琅非常淡定,分数早在他意料之内,只是全国第一有些出乎意料。
第八十六章 专门为刘琅召开的会议()
“语文作文我基本上不会得多少分,生物和英语是我故意答错的,至于那政治,不知道是哪一题错了,我错了这么多分还能考全国第一,看来这个时代的高考成绩不是太高呀!”
刘琅当年高考时学霸满天飞,七百五十分的总分有的人都能考到七百二三十分,简直都是非人类,而且那个时代高考难度要比现在高考的难度大很多,他当年高考,在最后一年里天天学到半夜,最后也不过考了五百三十多分,仅比一本分数线高出几分而已。
要是把现在的他再扔回去自己高考的时间段,即便他现在的智力很高,但在仅仅复习一个月的情况下能考六百一二十分就不错了。
“好吧,我考了全国第一名,虽然怕是会“麻烦”不断,但我报考的专业应该是没问题了。”
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就能读喜欢的专业,这才是他执意要参加高考的目的,反正他这一世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快,群众日报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三岁神童刘琅,全国高考状元,中国人再一次震惊了全世界!
文章中记载了那位到阜城参访刘琅的全部经过,其中还包括之前刘琅所说的话。
“在考试之前神童刘琅就说自己能够达到六百分以上的高分,事实证明他这是自信的宣言………我们国家虽然现在贫穷落后,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像刘琅这样的神童和天才将会越来越多,只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行,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而光明的!”
群众日报这篇文章再次点燃了全国人民的热情,神童、天才、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词汇一时间漫天都是,而刘琅的名字就如天王巨星一样传遍了大江南北。
每年高考结束,学生填报志愿完成后,全国就开始录取相应的学生,在八三年,全国计划招生十六万名大学生,别看录取人数比起二十多年后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少很多,但是因为技术方面的落后,所有录取工作都要人工进行,所以工作量依旧很大,但在这些工作之前,国家教委牵头要进行一次总结工作,对在高考过程中已经申报录取中发生的问题解决。
一般说来每年此项工作都是由鲁明志来主持的,但是今年,一位主管教育的副总理亲自来参加了这个会议,他的目的就一个,就是要讨论刘琅的录取工作。
“鲁主任,今年你们的工作很成功呀!发现了一个神童刘琅,他现在可成了名人,连最高层都知道了!”
这位副总理叫丁伟长,年纪也快七十岁了,一头银发,精神还是很好的。
“丁副总理,这个刘琅的确是个人才,三岁参加高考就考了个全国第一的成绩,我鲁明志活了快七十岁了,还没有见过这样聪明的孩子,不知道你们见过没见过?”
鲁明志看着四周坐着的数十人开了句玩笑。
“别说看过,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众人都哈哈大笑道。
“是呀!五年前我和那个宁柏见过面,十三岁的孩子上大学,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还能理解,但是这个刘琅我就不理解了,我的一个小孙子今年四岁,平时也就学个一加一二加二这样的数学题,我就纳闷,一个三岁孩子怎么就会那么难的数学题?老鲁,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儿?”
丁伟长有些不放心。
“丁副总理这一点你放心,国家电视台在高考前去过阜城,专门对刘琅进行过采访,不光进行了采访,刘琅考试的时候摄像机还全程拍摄,当时成绩出来时我也不相信,但摄像机里不会说谎,我看了他考试的经过,没有任何问题。”
鲁明志回答道。
“神奇呀!神奇,从开始高考到现在,每年都有神童出现,之前两三年里不是有十几个学生十一二岁不到就被科技大学录取了嘛,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人民的潜力非常巨大,当年十年浩劫浪费了太多时间,要不是浪费了这十年时光,怕是很多人才都被挖掘出来,现在都能为国家做贡献了,你们说是不是?”
丁伟长问道。
“没错,没错呀!这个刘琅三岁能考大学,很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出现两岁就能考大学的超级神童,你们说是不是?”
旁边的一个人附和着说道。
“老吴说得没错,我们国家其实不比外国差,你看看那些气功大师就知道了,他们做的事情比外国人厉害多了,我看这个刘琅就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
另外一个人接口道。
“这个刘琅就是智力开发的比常人要早得多,记忆力、理解能力远超常人,但是在其他方面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要是不高兴一样会满地打滚大喊大叫,这跟特异功能有什么关系?”
鲁明志听到“特异功能”这四个字当时就不高兴了,立刻反驳道。
“老鲁,你不懂特异功能,他们也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呀!我就看过一位大师隔着三米远的距离用隔空取物的能力从一个紧锁的箱子里拿出个信奉来,这你能理解吗?我看刘琅就是特异功能!”
对方不服气地说道。
“你………!”
鲁明志气的一挺身就要站起来。
“老鲁,不要激动,老侯,今天是高考总结工作,你扯到气功上干什么?这件事不要在谈了!”
丁伟长瞪了那人一眼。
“好了,我这次参加这次会议就是想和你们这帮教育专家研究一下刘琅的培养工作,这也是上面给我的任务,老鲁,你说刘琅报考了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他一个三岁小孩懂这个?”
丁伟长看着鲁明志问道。
“耳读目染呗,刘琅的父亲在一家轴承厂工作,他一岁开始每天就被父亲带着到厂子里,时间长了自然对机械感兴趣。”
鲁明志回答。
“看看吧,还是小孩子,不懂得什么最重要,机械能有什么搞头?当然,我不是说机械不好,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很多了,像刘琅这样的神童那是要重点培养的,你们说说,他需要学什么专业?”
众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显然上面对刘琅填报的专业有些不满意,要为他再选一个合适的专业,这样的待遇也只有神童们才有呀!
第八十七章 专家们的意见()
“丁副总理说得对,咱们国家就不缺工厂,当初一五时期,全国有多少工厂上马?数都数不过,虽然浪费了十年时间,可在这方面我们也不缺人才,让刘琅去学这个,浪费了,浪费了!”
一个人说道。
“是呀!现在虽然我们和美国关系有些缓和了,但国际形势还是非常复杂,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我觉得刘琅智商很高,应该让他从事军工行业,像钱老他们那样,研制出高尖端的武器才是人尽其才。”
另外一人说道。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但如何进行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这个有的说那个,总之是拿不定主意,主要就是我们缺乏自己的经济学家,不知道该用西方那一套还是自己搞出一套来,我看刘琅这个小孩子应该去学经济,如果真的能让他创造出咱们国家自己的经济理论,那就功德无量了!”
另外一人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