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改革最大的一个目的还是企业的改革,在刘琅的前世,改革的过程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兴衰,有的企业彻底破产,有的企业破产重组再次换发了生机,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私人企业出现,他们后来居上,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

    如今国家实行的政策事实上跟前世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时间提前了两年,同时也因为刘琅的提醒,很多人认识到了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也做出了筹备,这是前世所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世界经济大会刚刚开完,群众日报上就连续数天刊登专版介绍此次大会的巨大成果,一来宣扬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二是进一步解放全国人民的思想,让大家放手大干;三是告诉大家,我们国家虽然贫困,但是我们也拥有自己的优势,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潜力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重视,所以我们无需过分崇洋媚外,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挺起腰板………!

    这些消息立刻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尤其是那些私营经济者最为热烈,这些报道无疑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很多拥有眼光的人都认识到国家的变化,这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无疑就是巨大的商机。

    私营企业无需担心,他们天生就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适应力,就如一颗顽强的小草,给他们一点点养分就会飞快的成长起来,但是他们也有弱势,就是没有大量的资金,只能一点点通过积累逐渐壮大,所以很多私营业者都是以最简单的手工作坊做起,经过数年的发展,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才有可能进入到那些重要工业商品的领域。

第三百六十四章 到沪市考察() 
大会刚刚结束,刘琅就拉着万贺,还有国家电子部的部长杜宏达等人到了沪市,他们要考察沪市的电子行业,为万贺在华投资做准备。

    “杜部长,你们提出要成立一个电子元件产业园区的意见非常不错呀!在美国,所有高科技的企业都云集在硅谷,这些企业每天都在进行着创新研究,相互之间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系统,可以最大的节约资源,你们的电子元件产业园区我看就具有硅谷的某些性质了,只要发展得当,未来未必会比美国的硅谷差!”

    万贺对于中国要成立电子元件产业园区这件事很感兴趣,说明国家对电子产业非常重视,而且对国家提出产业园区的概念也觉得很新奇,这种模式在美国也不多见。

    “万贺先生,产业园区的概念可是刘琅专门为你们万安公司提出来的,一旦这个园区成立,所有的工作都会围绕你们万安公司来做,为你们万安公司服务!”

    杜宏达对万贺说道。

    “什么?为我们万安集团服务?”

    万贺吓了一跳,自己只是准备建立一个小小的实验室,结果对方要建一个产业园区配合自己,好像这事情有点大呀。

    “万大哥,你们万安集团所制造的电脑畅销美国,设计的芯片也是世界同行业中科技最高的代表,这是你们的成就。

    我们中国的电子产业拥有很好的基础,只是近些年因为种种原因发展滞后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依托,自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一次你们公司来华投资,也是我们电子产业的一个机遇,你现在设计的新芯片未来必定会畅销全世界,我们当然要搭上你这棵大树了!”

    刘琅笑着说道。

    “刘琅,你就这么确认我现在所设计的芯片未来可以畅销世界吗?”

    万贺也是位电脑天才,对电脑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是万安公司由他父亲掌管,在公司里父亲的话就是天,无人敢反驳,另外公司的成绩也说明他父亲的能力,即便万贺有种种想法,也不敢提出来,害怕父亲的拒绝。

    刘琅给他“指引”出一条路,这条路有些方面跟万贺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再加上万安也对刘琅的提议产生了一些兴趣,所以也默认万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万贺带领十几位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工程师组建了一个实验室,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研制了一个新的电脑程序,可以对图形进行简单的编辑,但这个程序真的能成为如刘琅所说,未来电脑发展的趋势吗?连万贺自己都没有信心,他做现在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喜欢,喜欢那种研究出未知事物所带来的喜悦感。

    “万大哥,不光是我相信你,就是杜部长和我们国家也相信你,如果我们不相信你,那么会成立一个电子产业园区吗?你可是要知道,成立这个产业园区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光是工厂搬迁花费的就得近千万,这些钱对于万安公司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来说,那是不小的压力呀!”

    刘琅“语重心长”的说道。

    一旁的杜宏达也是频频点头配合刘琅,不过心里却不住的嘀咕:国家是相信刘琅才搞这个产业园区的,跟万安公司可没多大关系。

    没错,就是杜宏达这位电子产业的专家也对芯片产业不熟悉,更不用说什么未来会是电脑的天下了这种“预言”了,只是国家对刘琅非常信任,这才决定成立全国第一个产业园区,围绕着万安公司来工作。

    可以说这么做是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的,一旦刘琅的“预言”是错误的,那国家的损失都大了,原本还算是半死不活的那些企业恐怕全要完蛋,当然,赵弘扬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是现在国家很多电子企业都处在年年亏损的状态,谁都看得出来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企业就会破产,与其看着他们死掉,不如按照刘琅的主意拼一下,就当死马当活马医了。

    刘琅此番话让万贺大为感激,原本他对这个“祖国”没什么太大的感情,之所以来中国投资,一是要远离自己的父亲,毕竟在父亲跟前,他很多事情都放不开手脚,不敢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二来是看在刘琅的面子上,他成立这个实验室完全是刘琅的功劳,没有刘琅不断坚持,父亲都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做。

    当然,现在万贺也没有完全下决心在华建立实验室,一切还要看对方在电子产业方面的基础,要是连根毛都没有,自己到这干什么?总不能自己成立企业来为自己的芯片服务吧!

    这次到沪市考察有十几个人,华夏大学有刘琅和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长周明,这位周明院长当年也在美国留过学,学的就是半导体专业,建国后为国家的电子产业贡献很多。

    电子部除了部长杜宏达外还有三名工作人员,这几个人就是官员了,对于电子产业不是太了解,万贺也带了两名工程师,一位叫沈河一位叫呈贤,都是三十左右岁的华人,他们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如今在美国也是中产家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华人对于教育子女都非常严格,很多二代移民都考进了知名的大学,沈河和呈贤二人一位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一位是麻省大学的毕业生,都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就加入了万安公司,两人对万贺的芯片也很感兴趣,主动加入到他也实验室。

    一行十多个人刚到沪市就到了市政府,市长白为任亲自接见这一队考察团。

    “杜部长你亲自带队,看来国家这一次对建立产业园区的事情很重视呀!”

    白为任是沪市的市长,杜宏达是部长,以级别来算杜宏达还是白为任的领导,不过杜宏达知道这个白为任是个“狠角色”,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有时都敢对抗主管上级,他这个高官的部长在对方眼里,恐怕还不会放在眼里。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了解情况() 
“白市长,电子产业是新兴的产业,是有很高科技含量的行业,放眼整个国家,也只有你们沪市才有这个基础,如果国家决定在这里建立电子产业园区,你这个市长可得鼎力相助呀!”

    杜宏达对着白为任说道。

    “杜部长您放心,沪市自古就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当年被誉为远东的金融中心,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理应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年国家在深市建立特区之时我就建议将我们沪市列入特区名单,可是没有成功,这几年沪市经济发展有些滞后,原因就是这里的老旧企业太多,完全不适合市场的发展,现在国家想起要在这里成立产业园区我是举双手赞成呀!”

    白为任说话还是直来直去,杜宏达只能陪笑不敢多说什么。

    “哈哈,又见到你这个小家伙了,前些天我去首都开会就向见见你这位传说中的神童,可是会议太多就耽搁了,这次来到沪市,我正好有很多事情和你要谈!”

    白为任看到刘琅急忙走了过来,拉住对方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见到刘琅白为任非常高兴,他做为国家的中高层干部,知道很多关于刘琅的事情,放开私营企业雇工人数的意见是他那本小岛经济学最先提到的,国企私有化也是他最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也是他提出来的,另外现在这个电子产业园区的概念还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

    这些文章影响了很多人的观念,说是对中国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也不为过,虽有有些内容还颇具争议,但是在白为任这位改革激进派的代表眼里,和他的很多政治理念都不谋而合。

    所以在白为任看来,刘琅现在不是一个神童,而是一个理论非常高深的经济改革家,即便他只有六岁,但是年龄和身材都只是“表象”而已,能通过刘琅的理论让沪市真正发展起来才是硬道理。

    “白市长您好!”

    刘琅礼节性的回应道。

    “好,刘琅呀!我早就希望你能来沪市了,因为这里才具有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什么深市蛇市,不过是小渔村而已,连他们现在发展的都很好,如果沪市当初也成为特区,现在早就发达起来了,所以你这次来得好好给我想个办法,给我们沪市出几个好主意!”

    白为任对沪市当年没有被选为特区一直耿耿于怀,当然,他在五年前也不过是个区长而已,还给高层提建议?提了也没有人理睬,深市这几年的进步他看的清清楚楚,五年前还是个小村子,现在呢,已经是遍地高楼大厦,港岛人外国人随处可见了,这样的变化让白为任羡慕不已。

    白为任很着急,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想让国家把沪市化为特区,多次去找那些老人们,可是这个意见没有得到什么回应,国家有国家的考量,深市和蛇市被选为特区那是因为他们穷,只要穷就可以随便做“试验”,发展好了自然好,发展不好也没关系,你沪市能和那些穷地方比吗?难道你想把那些国有企业全都卖个外国?

    当然,白为任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极端,他只是想找上面给他相关的政策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大干一番而已。

    现在刘琅来了,刘琅的话如今在国家高层内部可谓是“金科玉律”,随便写几本书都成了国家官员的必学科目,如果他为沪市说上几句话,或许高层就会听了。

    “呵呵,白市长过奖了,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而且沪市的底子很好,也不用我这个小孩子出谋划策,只要您白市长按照自己的所想大胆发展下去,很快沪市的经济就会起来的!”

    “你这个小家伙不说实话,跟我在这里打官腔,这不好,小孩子就要大胆讲话,我告诉你,别看我长得凶,但我可是个热心肠,只有说实话,我绝对不会不高兴的!”

    白为任对刘琅的回答很不“满意”。

    “为仁,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三位华人朋友,这位是万贺先生,他是万安老先生的儿子,这一次准备在国内投资生产芯片!”

    杜宏达介绍道。

    “万安老先生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你是他的儿子,还想在祖国投资,好,太好了,国家就需要像你一样的年轻才俊,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呀!”

    白为任用力地拍了拍万贺的肩膀。

    “这两位是沈河和呈贤,都是我们万安公司的电脑工程师!”

    万贺指着两人介绍道。

    “好,都是咱们华夏的大好儿女呀!”

    几个人坐在会议室中,刘琅这几个人来沪市就是要考察一下电子企业的情况,白为任早就让沪市的主管领导和几家电子企业的厂长在这里等候。

    “这位是我们沪市主管电子产业的王革局长,王局长,你介绍一下情况吧!”

    王革拿着厚厚的一摞纸开始念了起来,什么关于沪市电子产业的历史发展了;什么曾经取得多少辉煌成就了;什么未来打算了等等。

    十多分钟时间才说了稿件内容一半不到。

    刘琅就坐在白为任旁边,特意为他准备的加高椅子,看到这位王局长还要兴致勃勃地念下去,刘琅随手在一张纸条上写了一句话:不要浪费时间,美国人不喜欢听这些没用的讲话!

    刘琅把纸条推到白为任眼前。

    “好了王局长,情况先介绍到这里吧,这几位都是美国的专家,电子产业什么情况人家不了解吗?万贺先生,您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尽管提问,虽然我们希望你们到沪市投资,但毕竟投资是双方的意愿,总不能我们强拉硬拽,你们也要了解我们的情况嘛!”

    白为任看着万贺微小着说道。

    “白市长,各位领导你们好,我们万安公司是一家制造电脑的企业,有自己的电脑芯片,这些芯片就是我们万安公司的根本,通过芯片这一项,我们每年就可以卖出两亿多美元的电脑!”

    “什么?两亿多美元?”

    所有官员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两亿多美元那就是十亿多人民币,好家伙,去年沪市的生产总值也就两百多亿而已,人家一个公司快抵得上一个区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子不错问题不少() 
让万贺上来就提钱,这是刘琅教给他的“招术”,你提电脑芯片没有几个人懂,但是提钱,那对方立刻就会来兴趣了,不是大家贪财,而是现在国家急需资金搞建设,没有资金的支持,什么东西也弄不出来呀!

    “这样吧,这位是我们实验室的工程师沈河先生,让他对众位领导提几个问题吧!”

    万贺今年也只有三十一二岁,还是一位理科男,对于如此“隆重”的接待有些紧张,普通话都说得不利索了。

    “好,各位先生,那我就代表我们万总提几个关于半导体电子产业的问题!”

    沈河的父母都是北方人,所以他普通话说的就比万贺好一些。

    “咱们有生产感光元器件的企业吗?”

    沈河直接开口问道。

    “感光元器件?”

    王革他可不懂什么元器件,急忙看向身旁坐着的那些厂长们。

    “感光元器件?这位先生,您说得是感光半导体吧?”

    一位年纪六十多带着一副花镜的老者问道。

    “嗯,也对,就是感光半导体,老人家,你们企业生产这种半导体?”

    “没错,我是沪市半导体厂的厂长,不过你说的感光半导体那可是个新鲜玩意儿,三年前我们厂子从美国进口了一套生产线,这个东西呀!太复杂了,是由一个二极管、控制信号路径和电量传输路径组成,原来我们国家都是直线形状的,美国进口的呢,全都是蜂窝状的八边二极管,原有的控制信号路径被取消了,只需要一个方向的电量传输路径即可,技术非常先进呀!”

    老厂长不住的夸奖。

    “哦!不错嘛!”

    万贺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对方能说出来就证明是有真材实料的,看来当初刘琅所说没有错,中国的确在电子产业方面有些东西。

    “老先生,那这种感光……半导体你们一年的产量是多少件?”

    沈河接着问道。

    “哎呀!五年前我们自己国家的直线型每年还能生产一万多件,最近几年效益不好,只有两千多件,从美国进口的那套设备虽然先进,可是用不着呀!买回来就在那里放着,都快生锈了……!”

    老厂长随口回答。

    “咳咳……!”

    一旁坐着的王革听了眼睛盯着对方不住的咳嗽,那意思是你这个老家伙瞎说什么实话?一个劲的泼冷水小心我回去收拾你!

    “王革,你干什么?让老厂长实话实说,这些问题不提出来怎么行?”

    白为任瞪了王革一眼道。

    “好吧,我接着问!”

    沈河不停地问各种问题,

    什么专用电机是什么性能了;什么射频功放的功率了;什么滤波器的性能了,还有分频器,开关器件,天线,电缆尺寸等等。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了万贺几个人一大跳,这些元件竟然都有生产,要知道他们万安公司芯片元件也是来自数个地方,美国、湾湾和岛国都有厂家为他们供货,主要是湾湾,毕竟对方也是华人,相对来说会更让万安信任一些,但是湾湾也没有能力生产所有的元器件,结果内地这么一个沪市几乎就囊括了所有芯片所用的元器件,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上次在首都刘琅曾举过很多例子,万贺他们还觉得有些夸大的言辞,但是现在看来,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

    不过万贺等人没有多少高兴的情绪,虽然这些企业可以生产出元件来,但是标准跟万安公司所需的标准那就差太多了,初步估计至少差了一代,这一代产品就意味着有着两三年的差距。

    就好像你明明要制造一辆小汽车,结果几家工厂最后给你攒出了一个拖拉机来,也是四个轱辘连同发动机,可那不是你要的东西呀!

    另外不光是产品质量差了一代,这几家企业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全部是以各自为战的状态,电子元器件最终都是要组成集成电路版的,电路板中元器件都要用同一种标准,只要有一件小小的电容出现问题,那整块电路板就全部作废,所以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产品在标准化方面还做的不好,

    沈河问完了就看向万贺:老板,要不要做,你自己决定吧!

    万贺皱着眉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说不行吧!人家什么都有!说行吧!什么还都用不了,这是个什么情况?

    “万大哥,我替你总结一下吧!”

    刘琅在一旁把话接了过去。

    “各位老师傅,我是刘琅,是华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