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世民的儿子还小,正处于学习的年纪,还不具备与李世民直接开撕的能耐与勇气。如此一算下来,这连续事件的主使人绝对是第三方势力,而且,李世民还貌似知道一些事情,如果他没有追查下去,那么最可疑的人就是被迫当起了太上皇的李渊。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在大唐有着牢不可破的地位与底蕴,在他退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影响力与支持他的势力依旧雄厚无比。

    而且李渊有能力也有理由去对付李世民,能力就不用说了,理由也同样简单,因为李世民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刹那间,父子情也随之湮灭,李渊剩下的或许只有恨了。

    如果李渊是幕后主谋,那么,置长孙皇后于死地就再正常不过的了。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于武德四年受封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是秦王,还有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等实实在在的头衔,当时头衔多得连他本人都念不完整,又是宰相又是三公又是三军统帅,应有尽有。

    李世民当时的威望势力直逼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难免被猜忌。平定洛阳后,李世民拒绝了奉命前来有非分之请的贵妃等人,后宫妃嫔对李世民怀恨在心,当李建成去收买的时候,可谓是一拍即合,眼见多次在外浴血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长孙皇后直接出面缓和矛盾。她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在尚书右仆射萧禹等人的鼎力支持下,高祖李渊最终没忍心对李世民下死手。长孙皇后的作为让李世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世民的势力不会展到不可控的境地。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建成还好好的当他的太子,李元吉当他的齐王,李世民在外率军作战。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渊大唐的至尊。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现在的天下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正因为有着太多的如果不,所以,李渊对长孙皇后怀恨在心,而下毒手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第162章:神棍() 
“秦将军!何事在此逗留?”玄武门地位特殊,秦风在此徘徊,自然引起守卫的注意,一个中年将军前来询问。中年将军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浓眉大眼,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想着心事,信步至此。我这就离开。”秦风不是喜欢给人添麻烦的性格,言罢,举步就走。

    “等等!”中年将军快步而来。

    秦风皱眉道:“将军有事吩咐?”

    中年将军走到近前,笑着道:“吩咐说不上,只是过来看看你。”仔细端详了他好一会后,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无论外貌、风度、气魄,均能教人心折。”

    秦风淡淡道:“将军认识我?不过抱歉,我不记得你。”

    “认识,太认识了,你满周岁的时候,我还抱过你,被你尿了一身都是。后来你长大了还和我学了一年的骑术,你说我认不认识你?”中年将军笑着说着。

    “您是?”秦风只听得老脸通红,听他的话说,这位应该也是老爹的好哥们了。

    “李君羡!”

    “李叔父!”原来他就是悲剧的李君羡,他年岁不大,可是老爹那时代的人,没奈何只得自居晚辈。

    李君羡却连连摆手道:“你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李大哥吧!这叔叔二字叫得心里不舒服得很。”看得出来,两人混得比较熟悉。

    “虽说与秦大哥兄弟相称,可我这武艺都是秦大哥教的,实则我们是一辈。”

    秦风恍然大悟,难怪这么亲近了,原来还有同门之谊,随口问道:“李大哥,你在这儿干嘛?”

    李君羡道:“承蒙陛下信任,任命我当守武门守将,我不在这儿还能去哪?我自我介绍一下,免得你真把我忘记了。”

    李君羡在世上或许没有什么盛名,但也是相当了得的人物,是员能征善战的将领。李君羡初为瓦岗寨李密下属,后率领其部属归附李渊,授其轻车都尉。李世民以其为左右,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于介休,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又随军破窦建德、刘黑闼,去年突厥南下之际,与尉迟敬德击破。改为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虽说秦风不认识李君羡,可其大名是知之甚详,甚至历史他是怎么被冤死的都知道。

    当时,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李世民对此深恶痛绝。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遂掩饰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李君羡官职(武卫将军)、封号(五连县公)、属县(武安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李世民对此甚为疑忌,遂革其禁军职。

    随后,李君羡外任华州刺史,华州当地民风崇尚修炼辟谷术,有个布衣名叫员道信,自称能够不进饮食,通晓佛法,李君羡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与他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御史借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李君羡因此事定罪处斩,全家被抄没。

    武则天一生阅男无数,但为了她的帝王大业实实在在献出生命的却没几个。其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男人竟然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君羡,有趣的是他和武则天素未谋面,却因为小名稀里糊涂做了替死鬼,丧生在唐太宗的刀下,替武则天挡了一刀,这家伙堪称唐朝第一冤大头。

    冤大头说道:“武举决赛我也看了,真是奇了怪了,你这一病武艺路数大变样,也变得更加厉害了!现在我可比不上你了。”

    秦风心头一动,道:“李大哥,你相不相信有神仙一说。”

    冤大头,不,应该是李君羡信誓旦旦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谁不信啊?”

    这冤大头比较迷信,秦风算是明白了,甚至怀疑那导致他直接死亡的员道信都是李世民安排的托。

    秦风故意归视一周,而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在我生病的时候,其他我的灵魂被神仙带到了仙境去学艺,仙境一天就是我们地上十年,我在天上学了几个十几个十年的仙家之术,你不如我是正常的。”

    “真有这是?”李君羡半信半疑。

    “要不然,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我怎么变得那么厉害?除了神仙很能有谁啊?”

    “唉!贤弟真是有福之人。”李君羡信了,秦风的武艺他清楚得很,之前拥有一身怪力,与秦琼一样都是大开大阖的路子,而他现在的武艺攻守兼备,个人的战力比之以前不知强了多少倍了。如果这还不能让李君羡信服,那么,秦风在书法、文学、诗歌上的成就就足以李君羡深信不疑了,武艺可以隐藏,但文才却绝对是藏不了的,以前秦风的文字写得像鸡抓狗爬,憋半天也写不出像样的诗,而现在,人家一醒过后竟然成了书法界的宗师,如果不是神仙改变了秦风,谁有这份本事?

    秦风见他信了,拼命的忍着笑道:“李大哥,神仙还让我给一个叫五娘子的人捎带一个口信,你人脉广,有没有认识这样一个人?”

    “你说五娘子?”李君羡神色变得十分古怪了起来,五娘子是他小名,由于太过娘气,他从来没有在外宣称。可以说,这小名除了在战乱中逝去的亲人与父老乡亲,便是他的妻子也无人知晓。

    “嗯!”秦风故作不知的说道:“神仙说‘五娘子’是开国功臣,是大唐大将且深受陛下重用,此人早年享尽荣华富贵,中年则遭人陷害、人头落地的大祸事。神仙还说五娘子聪明好学、手不离卷,若是度过这道生死难关,将是大唐的擎天白玉柱,然则天道难逆,想要度过难关,那是难上加难呐。”

    李君羡顿时面如土色,额头上冷汗一颗颗的滴落了下来,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未知的现象总会归咎于鬼神,使得人们十分相信神鬼之说,而李君羡比普通人更加迷信,故而,在相信秦风被神仙点化后,秦风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秦风见那副尊容,差点爆笑出声,过了一会儿,又说道:“一个英勇善战的大男人,却有一个十分女性化的小名,本身已经违背了人伦天道,在仙境这是一个天大的罪,与人间的欺君之罪一样是需要砍头的,你说是不是啊李大哥?咦?李大哥你怎么流汗了?”

    “神仙还说什么没有?还有救么?”

    秦风面色一正,肃然道:“第一、挑个黄道吉日,独自一人昭告天廷,改名字,之后,必须忘记五娘子这小名儿,要是有人问起,说自己是狗崽、狗娃什么的都行,叫这个名儿的人实在太多了,阎王想要收其魂魄,还得一一排查呢!很多人都因此逃过了一劫,民间传说丑民好养,其原因就是这个理儿。”

    李君羡听得连连点头,继续问道:“还有么?”

    “此人与‘武’字犯冲,当他连续与四个‘武’字挂钩的时候,离死已经不远了。籍贯有武、名字有武、官职有武、封号有武都属于犯忌,籍贯是固定的改不了,那么只能有其他方面下功夫了,名字、官职、封号都可以更变。生命只有一条,死了就没了,如果是我的话,为了保住性命,宁愿降职也不愿与那武字沾边。”

    李君羡连连称是,如果刚刚只是面如土色的话,那么现在是差点让秦风吓死了,因为他已经有了五个武字,按照秦风的说法,那是随时挂掉的征兆啊!

    小名五娘子、官职(左武候中郎将)、封号(五连县公)、籍贯(武安县),外加一个玄武门守将,这一算下来足有五个,这五个“wu”字,压得李君羡气都喘不过来。

    之前,李君羡不觉如何,可经秦风这般暗示过后,感觉一切都不同寻常起来,要说有一两个还说是巧合,可到了他身上,竟然什么都跟武字搭上边了,这是找死的节奏么还是上苍的指示?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快死啦。

    “完了,完了。”李君羡神神叨叨的念着。

    秦风故作不知的问:“李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李君羡惨然一笑,哭丧着脸道:“不瞒兄弟你说,我就是那个五娘子,连小名在内,已经有五个武了。”

    “什么?李大哥你,你,你就是”秦风以影帝一样的演技,震惊无比的看着李君羡。

    李君羡惨然道:“我就快死了,还请兄弟看在往日的情分,对你侄儿照顾一二。”

    “天机不可泄漏,泄漏会遭遇天罚,不过,既然应在李大哥你的身上,那我再算上一算。”秦风闭上双眼,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过了半晌,在李君羡如饥似渴的目光下,缓缓道:“年内,争取除掉几个武字,要不然神仙难救。除了这些,一切还得顺势而为,太过刻意反而不美,比如说,你明明是一员武将,如果从文,如果从商、如果农耕都不符合自然规律。”

    像李君羡这样的人才,绝对是第一代武将老去后的中流砥柱,要是把他吓得告“老”还乡,那大唐的损失可就大了。在第一代人才老去,后辈无法独当一面的时候,像李君羡这种从战争中走来的人,是十分关键的过度型人才。是以,秦风才有了后面这一番话。(。)

第163章:逼婚() 
人都是怕死的,因为命只有一条,没有人是天生不怕死的,也没有人会一直不怕死,这是真理:好不容易结束了人命不如狗的乱世,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事业蒸蒸日上且拥有一个完美李君羡当然不想死了。

    李君羡心乱如麻,走得很匆忙!

    秦风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言,但是他知道,经过这次谈话,世上再无“五娘子”这样的小名儿。

    过了一把神棍瘾,秦风心情大畅,

    回到国公府,等秦琼回家后,秦风第一时间把他拉到了书房,将长孙皇后中毒一事通通告诉给了他,并且说附上自己的分析。

    秦琼神色严肃,深知此事严重,认真的听秦风把话说完。

    秦风点了点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亲兄弟,如果说陛下没一点的愧疚与内疚,那绝对是假的。”

    李世民即位后,于去年十月二十六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安葬那一天,太宗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谏议大夫魏徵、王圭两人上表请求陪送灵车到安葬地,太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

    不管是真心也罢,虚伪也罢,但李世民该做的都做了。到现在,天下人也只能被动的相信李世民那一哭是属于真心的。

    “因为自己经历过人伦惨剧,陛下心内绝对是不希望惨剧再次上演,他已经背负了杀兄弑弟的恶名,即便是太上皇出手,陛下也只能淡而处之,化解于无形。故而,你不能说三道四。”

    秦风点点头,政治这东西碰不得,更玩不得。他真的希望自己的人生单纯一点,人生单纯才过得愉快一些。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已经陷入了这个漩涡。

    秦风道:“我想出去走走,避避风头!”

    “不,现在不能。”

    秦琼道:“你已经置于风口浪尖,在这时期离开的话,十分不妥。皇后所中之毒,全天下只有你能解,在查出幕后元凶之前,陛下是不会同意让你离京的,有你在京,也是一个保障。在你分析的基础上,我也稍微想了想,觉得太上皇动手的可能性不大,退位后,太上皇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避嫌,更是闭门不出,纵然是寿辰之际也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以前,朝堂共分三派,分别是帝党、息王党、秦王党;帝党的主要成员是裴寂,裴寂这个人是墙头上的草,曾经在息王与陛下之间左右摇摆,在大事已定的情况下,他断不会冒杀头之罪去拥护上太皇重新登基,其他人更没那种本事;息王党自息王湮灭,除了死忠份子,更是入朝为官,依魏征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做了可能引发天下大乱之事,所以,太上皇即使有心,可也无人相助,而他困于皇宫内,更是有心而无力。其实,当陛下那天拿出轩辕剑的时候,大势已经全部处于陛下之手,轩辕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不是太上皇,又会是谁呢?皇宫内的人可都是陛下登基后挑选的清白人家女子,而侍卫更是对陛下忠心耿耿的玄甲军。”

    “要是本人有野心,要是他人给她承诺过什么,那么,清白人家的女子就不清白了。宫里人数众多,其中一部分是某些人安排进去的耳目,其目的自然不用说了,无非是想获取一些于己有利的信息罢了。针对皇后的事件,或许是件十分单纯的独立的事情,与之前武举上的举动毫无关联,只是先后发生的时间比较近罢了。而且,除了太上皇,你漏算了一人。”

    秦风问道:“谁?”

    秦琼道:“杨妃!”

    “杨妃?”

    “没错!”秦琼思索了一会儿,道:“杨妃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女儿,大隋败亡前,谁敢保证隋炀帝不给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安排一条后路呢?大隋灭亡后,在人才缺乏之际,陛下将很多前朝官员安排到十分重要的职位以示信任与重用,然则事实上这些人没什么实权,相比当初,个人地位下降严重,这前后一对照,人心就不平衡了。不平衡就会想要得到更多,要怎么获取更多的权柄呢?第一,起兵谋反;第二,拥护杨妃为后,之后,让李恪名正言顺的当太子,如此一来他们就是从龙之臣,自然会获取无数的好处。第一条行不通,因为他们没那实力与能耐。你就等着瞧吧!等李恪长大了,这些人一定会上窜下跳起来,一面尽可能的污蔑太子殿下,一面为李恪造势。然而陛下对皇后的敬重举世皆知,只要太子殿下没有犯下天大的过错,只要皇后还活着,皇上都不会废储。正因如此,皇后就成了他们眼中钉肉中刺,是非除去不可的人物。”

    最后,秦琼更是郑重的说道:“前不久,杨妃让宫中内侍传话,让你母亲进宫叙旧,你母亲以抱恙为由称病未去,你母亲与杨妃是堂姐妹,当年是闺中好友,你以为让你母亲进宫的目的真是叙旧那么简单吗?”。秦琼冷然一笑,嘲弄道:“叙旧是假,以亲情拉拢是真。你近来锋芒毕露,成就也是一时无双,在军事上你的虎贲军更是打败了左武卫,在文坛也有着不凡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又深得陛下宠信,像你这样前途无量的人物,谁不想拉拢?所以我认为奔着你的来的目的真多一些,你要格外格外的小心,杨妃与李恪能不接触就不要接触,因为那点所谓的亲情足以将我们秦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惹不起,但,躲还是躲得起的。你怀疑太上皇没错,可经过上次的邀请,我认为杨妃的嫌疑更大一些。”

    第一次听到秦琼如此直白的夸奖自己,秦风不禁有些飘飘然,不禁笑着说道:“好吧,来头一个比一个大,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们还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吧。”

    秦琼笑道:“你明白就好!那是陛下的底线,碰触不得的。”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会儿,秦琼突然笑着道:“风儿,陛下对你这女婿十分满意!”

    “什么意思?”秦风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怎么说着说着又到自己头上来了。

    秦琼哈哈大笑道:“什么意思?自然是催你与公主成亲了。你都冠礼了这么久,要是换作别人,孩子恐怕都有了。”

    “可是我们还太小了啊!”秦风愁眉苦脸的说道。如果与长乐公主成亲,那郑丽琬怎么办?总不能一直拖着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