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攻城掠地的战斗,又有什么血性可言!
“我不学!”罗通有些赌气的说道。
让他进行任何幸苦的训练都可以,但是让他和这些混混学习怎么变得堕落,他不要,他向往的只有杀气冲销,声嘶力竭的血肉战场。
“我们也不学!”“不学!”“不学!”。。。。。。。
被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因为秦风的这么一句话,彻底被点燃了起来,平日里根本就不敢插话的士兵们,在这一刻将不满彻底爆发了出来。
冷然一笑,秦风嘴角勾起一丝不屑,“闭上你们的嘴,如果想离开这里,想成为全长安的笑话,我不介意你们现在就滚蛋。右武卫不是可怜虫的收容所,你们以为自己很厉害吗?在我看来,长安大街上,能够杀你们的大有人在,你会知道,身边的陌生人,会不会是杀你的敌人,愚蠢如你们,永远不知道战争根本就没有任何光明正大。”
最可怕的杀手是什么,就是那种游走在红尘之中的千面客,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会以什么样的造型出现,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杀人。
这些人可能是贩夫走卒,可能是青楼歌女,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他们杀不杀。
一场可以兵不血刃的战斗,如果非要用伤亡作为代价换取一种叫做悲壮的情怀,秦枫宁愿不去指挥那支队伍,他是会思考的人,而不是横冲直撞的猛兽。
用特种兵的方法,训练这群人,就是希望他们打破战斗的固有方法,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之多,可真正知道运用兵法诡道的又有多少。答案是很少,更多的将领只知道用人数去对抗人数,平白让留血多出了许多。
秦风一席不屑的话语,让老兵们都有了一些明悟。
的确,或许有时候换一个身份,换一个作战方式,会让战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不是擂鼓冲锋,才是唯一的战斗方式。
“学就闭嘴,不学就滚蛋。选择很简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不需要反抗上级的孬兵,否则在战场上,你们只会让更多兄弟,因为你们的愚蠢而无法走回故土。”秦风很不客气的扫了罗通一眼。
这小子无论是身手,还是灵性都不错,唯一可惜的是,性子还太冲。需要好好的打磨,否则很难成一国之大将。
年少的轻狂可以有,但轻狂演变的愚蠢,却要不得。
面寒如水。要让罗通现在退出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经从军,他就是要证明自己的。
除了玄甲卫,还能有什么队伍。比他们这一支队伍的作战能力强,退出就等于否认了这段时间的所有训练。
没有了军队的依托,就算能力再强。也只会是一个莽夫。
“我学!”罗通几乎咬着牙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自己可以退出,但他身后的上千兄弟,并不比别人要差,他不能因为自己而毁了其他兄弟。
“原地俯卧撑一个时辰,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再去和这些新教官学习,你们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是!”
罗通很好的为秦风完成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所有之前反对他的士兵,此刻还不是乖乖的做着俯卧撑。
说来他那一支小队,正是新军(虎贲军)里的少壮派,那一股子锐劲是秦风所喜欢,用好了,就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刀锋,用不好这一口刀反而会伤了自己。
在让这样精锐的小队走上战场前,秦风必须要完成对它的最后打磨。
“去吧,和我之前说的一样,将你们平日里生活的东西,完全转述给他们听就好。若是有人不听你们的话,直接和我汇报就好。”秦风侧过脸,对着身边的地痞流氓道。
有了秦风的强势,伪装表演的学习进度,加快了不少,而人人唾弃的地皮流氓,似乎也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存在价值,教导起士兵来,也变得越来越起劲了。
:。:
第557章:屠刀所向()
“为何要学游击术、特种作战战术?因为有些人必须死在我们的手里,让他们享受着荣华富贵而老死,实在对不住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百万勇士了。”
秦风将游击战术、特种战术的种种好处说完,待大家消化得差不多了,他脸色突然变得十分的冰寒,大声说道:“就拿乙支文德这个老贼来说,大家不会陌生吧?”
“乙支文德!”
“就算死一万次,我都忘不了这个老贼。”
“就是这卑鄙无耻的老贼,害死了我们数十万众勇士。”
乙支文德以不足万的兵马全歼三十万隋兵,故而成就了高句丽军神之威名。
乙支文德!
在高句丽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为神的人物。
也是因为他,高句丽免除了灭顶之灾。而从隋军方面来说,他则是导致隋军大败的罪魁祸首。
乙支文德这一号人物,是一个十足的老枭,此人胆大无赖,利用杨广“高句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的白痴圣令,孤身一人前往隋朝军营诈降,在隋朝军营转了一圈,打探到隋朝粮草不多的致命硬伤,毫发无损的回到了高句丽,然后布下重重算计一举将隋朝三十万大军歼灭,逃回鸭绿江的隋兵不满三千。
至于军神一说,秦风向来是嗤之以鼻的,真正的军神是千锤百炼的,一场漂亮的战役就拥有这个称谓,军神也太廉价了。
不过不能否认,那老家伙也确实是个棘手的人物。通过近期两场漂亮的翻身仗,他挽回了荣留王逢战必败恶劣战局,一举成为荣留王之下的第二号人物。
楚怀忠等人这些年有家不能回,过着东躲西逃、苟且偷生的日子,可以说完全是拜此人之所赐。
他们对乙支文德的恨已不足以用形容词来形容了。
“大将军,您打算对乙支老贼下手?”
楚怀忠兴奋的说道:“如果这样,请算末将一份。”
“还有我!”
“还有我!”
在场的,除了侯忠这个文人,几乎所有人都表了态。
“时机未到!”
秦风笑了笑道:“对于这种老贼我们只有一次机会,要是打草惊了蛇,下一次就难以奏效了。这得需要等到虎贲军到了再说,虎贲军是我的起家部队,多年相处,他们比较理解我的作战理念。至于楚将军的部队,虽说已有特种作战部队的底子,可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一种全新的战术、战法,需要时间去磨合。”
“楚将军,乙支文德这个老贼你们可有一定的信息。比如说,特长、喜好、优点、缺点、亲戚、朋友什么的。”
楚怀忠道:“回大将军,对于这个老贼末将还真比较了解。”
“还请楚将军说得详细一些,越详细越有利我们未来的行动。”秦风说完,便集中精力的聆听了起来。
乙支文德年近六旬,身材中等,头发斑白,满布岁月之痕的脸上,却是精神抖擞,腰杆挺得笔直,步履稳健。论精气神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其实以他的精神状态说年迈退隐,实在是言之过早。只是为了高句丽,不得不退隐而已。
乙支文德出身贫寒,却官居太大兄也就是副宰相,在高句丽可谓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了得。但除了高丽王,在他上面还有一个总知国事掌控全军的大对卢。当任大对卢的是高句丽世袭渊氏家族的族长渊子游。
渊子游文武双全,威望过人,在掌权期间辅佐高句丽王室,收拢人心,发展生产,积聚国力,高句丽能在东北称雄引起隋朝的注意与渊子游有着莫大的关系,论对高句丽的贡献渊子游远在乙支文德之上。
杨广初征高句丽,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渊子游这位执掌军国大权的大对卢。他亲自领兵与杨广对决辽东第一线,牵制住住了杨广六七十万大军,确保辽东最前线不失。论及作用,渊子游完全不输乙支文德。可乙支文德却一战封神,成为高句丽的救世主,威望远在渊子游之上,严重威胁高句丽第一世家渊氏的地位。引起了渊子游的不满。
乙支文德争不过渊子游不得不选择退让,提前归隐。
“乙支文德十分推崇姜太公,与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在归隐时他深居简出,据末将所知,他所谓的归隐只不过是一个名义罢了,这期间,他与高句丽的一些将领、权贵却从来没有断绝往来。”
侯忠冷哼一声,补充道:“乙支文德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他以为高句丽培养下一代人才不由,令他曾经的属下输送了一些资质出色的子弟给他培养,以师生的名义掌控着高句丽的部分军队。若非如此,就凭他那狗屁‘军神’之名怎能让人信服,他又怎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召集了如是之多的军队,并且让人心甘情愿的把军权交出来?从其推崇之人,与其作为来看,乙支文德是个善于把握时机的枭雄了。他痛恨一手遮天的渊氏,事实上,却非常羡慕渊氏,也向往着那种一手遮天、权倾朝野的权势。荣留王高建武走投无路的逃到国内城,对乙支文德立马启用,乙支文德通过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再次奠定了军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便是高建武亦远远不如。”
“种种变化说明高建武离汉之献帝为时不远矣!而乙支文德也正一步步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接下来,他应当是排除异己,为与渊氏的博弈而打牢根基了。”
秦风看着相互补充的楚怀忠、侯忠,心底暗赞:“都是人才”随即又是满心的感慨暗忖:“杨广拥有最稳健的根基,拥有最充实的国库,拥有最好的文臣武将,可偏偏二世而亡,不得不令人吹嘘。”
秦风说道:“荣留王高建武也非庸主,只不过他生不逢时,继位于高句丽交困之际,他在当政之初也曾励精图治,努力弥合与大唐王朝间的关系,亦收到了很大的成效。然而,因为大唐令其拆毁隋阵亡将士京观,给了荣留王一个错误的讯息,认为我大唐有为前朝雪耻复仇的意图,而骤然改变了对唐态度,尤其是修筑千里长城的梦想,未来定然会断送了其前期挽回和缓和与大唐王朝关系的成果,造成了高句丽与唐的相互猜忌和罅隙的深化。高句丽内有权臣掌控兵权,外有百济、倭奴的使坏,内部在存在着内奸,已经没有半点退路可循。同时,高建武在拆毁京观上的犹豫不绝,给得了‘软弱’之名,也给予了渊氏攻讦的借口。渊氏在军中、民间推波助澜,败坏了高建武的名声,以国君软弱无能为由,在百济、倭奴暗中协助下,以雷霆手段起兵谋反,故而,高建武才有了今日之祸。”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高建武吃了渊氏的大亏,对乙支文德定然有所防范。而乙支文德又是枭雄式的人物,两人迟早会爆发一场权力归属之争。乙支文德是高句丽人心目中的定海神针,他得以*****是得益于他曾经的辉煌战绩,为了让他的形象继续保持,继续得到军人、民众的支持,一旦在权力之争中胜出,哪怕局势再萎靡,乙支文德也不会与我大唐为善。反之,高建武则有这个可能。故而,为了大唐的利益,乙支文德这个人不得不除。”
秦风提到京观时,楚怀忠等人心里非常难受,有些默然的点了点头。
当年杨广三次征伐高句丽,用兵之众、耗资之巨,在中国千年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尤其是第一次出征,规模之大,可称冠绝华夏,根据史料记载动用兵力二十四军一百一十三万余,大军绵延四百公里。
要知道对外战果最辉煌的汉唐明,汉击匈奴,唐灭吐谷浑、东西突厥、高昌、高句丽,明征漠北出兵数至多不过二三十万余,比之杨广远远不及。可结果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让高句丽打的落流水,先锋三十万大军只逃回了二千余骑。
更因“无向辽东浪死歌”的出现,天下百姓对于征伐高句丽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可杨广一意孤行,依旧强行动用举国之力,强行征募百姓第二次第三次征伐高句丽,因此逃兵遍野,逃民更是不可计数。
而高句丽则无度的将隋朝军民捕杀,高句丽将这数以十万计的兵卒尸骨堆积起来,以炫耀他们以弱胜强,大胜隋朝的事实。
高句丽用来炫耀武力的京观,那是华夏子民一具具实实在在的尸骸,他们死在异域,还受如此遭遇,如何能够安息。数以十万的兵卒战死,
这数十万骸骨搭建的京观那是何等的可怖。也是汉人身上莫大的耻辱。也是楚怀忠等人心中长期以来的哽在咽喉的一根毒刺。
所以楚怀忠得到高句丽内乱的消息后,立马派遣仇蛮不远千里的赶往长安,劝说大唐出兵,想早一些收回辽东,早一些将长白山夺回来,早一些将京观摧毁,收敛尸骸,送他们回家。
“京观是高句丽缅怀先辈功绩之处。那里香火不绝,目的自然不是祭拜那些尸骸,而是瞻仰他们国中救世主的丰功伟绩。有以辽东一地抵挡百万隋军的尺寸难进的渊子游和大破三十万隋兵的乙支文德这些人物。高句丽每到盛典的时候都会去京观祭拜。”侯忠双目蕴泪,用颤抖着声音说着。
秦风肺都要气炸了,他愤愤不平道:“当年隋朝惨败,全因杨广那个蠢货瞎指挥造成的。屁大点的国家。还真当自己是块料了。既然我来了,非要高句丽付出相应的代价不可。”
对于杨广,秦风本没有多少恶感,但是对于他在征伐高句丽这一战的表现。“蠢货”二字确实当之无愧。就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令以卵击石的局面变成了鸡蛋打裂了石头。
第558章:高宝藏()
说完了北高句丽的势力,不得不提以渊氏为主的南高句丽了。
渊大祚为首的渊氏起事时,以雷霆手段的打败了高建武的皇室军队,并将高建功一路追杀到了国内城,同时,把支持高建武的大臣们诛杀殆尽,然后立高建武的侄子高宝藏为王,彻底改变了高句丽的局面。
高宝藏不过是一个傀儡,渊氏一族凭借渊子游当年打下来的政治基础,成功掌控了高句丽的大权。
渊大祚干略中庸,一切大小事情由渊盖苏文做主。
渊盖苏文年纪不高,却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性子格外激进。一面与大唐交好,可是为了得到民众与军队的支持,一面却又不断严厉回绝了李世民的要求,不但不同意拆除京观,而且还在高宝藏即位的那一天在京观大势庆祝,硬生生的扇了李世民一个耳光。渊氏的强硬,也确实得到了大力高句丽民众的支持,使得他们谋反之后的恶名得到了缓解,并一步步的取代了高氏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局势稳定之后,经验老道的渊盖苏文思前想后,与渊大祚商议之后,他在朝会上力排众议,停止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与高建武为首的北高句丽达到了暂时和解的协议。
渊盖苏文心知渊氏与大唐是撕破了脸面,已经没有和谈的余地,如果他把高建武歼灭,那么,统一的高句丽就会直面大唐王朝这个宠然大物的威胁了,到时候,一个残废的高句丽又如何是大唐的对手?所以,与其歼灭高建武,还不如让高建武成为渊氏与大唐的缓冲区,让高建武去吸引大唐的怒火呢,等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再收拾残局亦不为晚。与此同时,渊氏与百济亦达成了共进退、分新罗的联盟协定。
至于新罗国国王是一个叫金白净号称真平王的家伙,此人颇有能耐,对于中原文化推崇备至,以中原的官僚制度为基,完善各种新罗官制,是一个亲近中原的国家,对于中原的商人奉若上宾。
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并不算和睦,边境摩擦不断。尤其是对于太白山资源的争夺,更是常常走火。不过因为实力相当,双方刻意克制,也没有大规模的战斗。
而渊氏、百济这么一个**裸的灭国的联盟一成立,新罗上下顿时坐立不安、压力倍增,全国都笼罩在阴云密布之中。
新罗与高句丽交战时,一直处于下风,现在再加上一个与新罗实力相当的百济,孰胜孰负一眼可知。
就在新罗如临大敌、往边界调兵遣将时,在高句丽平壤城进行一场针对新罗的密会正在秘密开启。
高句丽、百济、倭奴三国使者聚在了一处。
倭奴与百济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跟高句丽并没有多余的往来,不过百济为了对付新罗曾与高句丽暗中合谋,签订了攻守联盟。
百济武王扶余璋论自身的能力,并不出众,很是一般,但他有个长处脸皮厚嘴巴能说,外交能力超一流。
因为秦风的关系,大唐对于科技掌控得极其严厉,这些年来,倭奴、百济的科技处于原地踏步的境界,这也使得这三国正在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倭奴、百济泪眼汪汪的相互怀抱取暖他们拿大唐无可奈何,却对于新罗这个亲唐的小国,怀着深深的痛恨,因为新罗的亲唐政策使得他们很容易得到一些倭奴、百济梦想已久而不得的东西,他们羡慕妒忌恨之下,一致决定先拿大唐的这条狗来出气,然后积蓄力量伺机寻找大唐的麻烦。
他们在相互盟约的时候,一致将目光看向了高句丽,意图将主事的渊氏拉下水,渊氏与大唐关系破裂,在百济与倭奴看来,缔结盟约是水到渠成之事
“见过高句丽新王”
高句丽新主高宝藏,荣留王侄子,荣留王狼狈逃窜之后,被立为高句丽王位!当然,所谓的新主,不过是渊氏的傀儡罢了
扶余璋作揖行礼,恭恭敬敬很是客气。
扶余璋身旁的大和国使者苏我仓麻吕却是一身傲气,只是象征似地表达了一下善意,并没有行礼。
高宝藏不悦之色一闪而过,可是他很快便让渊太祚给轰走了。
“陛下身体不适,不若先回宫休息。这种小事交与下臣处理即可。”
高宝藏其人,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高宝藏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只可惜,在艺术上他是高才,可是在政务方面却目不识丁,也正因为性情懒散、懦弱,才被渊氏推上了王位,成为渊氏谋取利益的工具。
可正所谓泥人都有三分土气,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