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劳。可现在,灭隋朝这样的好事落到了自己的属下身上,那可真够荣耀的事儿,呵呵,名留青史,当真是极大的诱惑啊!
其实对于一个穿越者而言,他所做的任何事情在这个时空来说,都是合理的,因为在他进入这个时空开始,在第一层涟漪产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还可能出现极大地惯性作用,但是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了。
比如史上抓住颉利的是唐将张宝相,如今却是张士贵。
“哈哈!这真是天意连老天他也都站在我这边了!”
秦风感慨万端,但是对于这个从上下掉下来的馅饼,是不吃是白不吃,秦风顿时也撇开了武道的事情,笑道:“走,我们去见一见那个大名鼎鼎的萧皇后!”
程咬金、马云萝、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不知萧皇后何来的大名鼎鼎,只好带着疑惑跟着身后。
秦风想着网文记载的事情,想着迷倒六位君王的萧后,连李世民都拜倒石榴裙下的传奇女子,脚步不由得走快了一些。
在军营外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一千将士押解着俘虏与大量的战利品策马狂奔而来,不一会,却见张士贵的副将领着十数人大步而来。
在他的身后是一名穿着宽大锦服的孩子,肚子高挺着,里面似乎还藏着什么东西,由一个白发苍苍、气质高贵典雅的老妪牵着。小男孩的神色有些拘谨害怕,他畏畏缩缩的虽然与老妪并肩走着,但总有往老妪身后躲的迹象。
在小孩的身侧是一个美少妇,她冰冷的一张脸,脸上带着些许岁月遗留下的痕迹,丹凤眼中有着一股傲气。
“难道她就是萧后?”
秦风在心底嘀咕,这个妇人虽有了一定的年纪,不过确实也有一股上位者的味道,而且五官也很精致,可以想象若在年轻个十岁,一定是一个极美的绝色妇人。
若千古传言属实,也许李世民那个色鬼口味偏重也不一定,李世民与史上的枭雄曹操十分相似,各方面都优秀,要是与曹操一样是人妻控与未可知,况且上了萧皇后这个身份独特的绝色美少妇,似乎也确实有着一些心理上满足。
秦风目光落在他们之后,在他们之后的一群人大多都是半百之龄,有的更是甲年华,走路都不利索了。
这些人一脸菜色,一脸风尘困顿、忐忑不安的模样,他们身穿前朝的官服,一看就知道大多都是隋朝的死忠分子,当年杨广闹得天下大乱,一发不可收拾,无力回天,率领百官躲到了扬州,不愿意回中原,主持大局。
宇文化及煽动随行禁军的思乡之情,造反诛杀杨广,率领百官意图北归,但先被李密击败,随后又输给了窦建德。义成公主向窦建德要人,窦建德也不敢得罪突厥,将宇文化及的人头与擒获的萧后以及隋朝百官一并送给了突厥。
突厥以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另立朝廷,随行百官也成了朝中大臣。他们虽是大臣,却权无权,势无势,自由还受到限制,不许返回中原,至今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他们这些年不管如何艰难,却至今依然追随着杨政道,虽是敌对的关系,可是这份忠诚也让秦风不得不道上一声佩服。
双方来到近处。
那个牵着孩子之手的白发老妪看了为首的秦风一眼,神色有些诧异,思量半晌,她轻轻的推了小粉妆玉琢的小男孩一把。
小男孩看了秦风等人一眼,用十分畏惧的眼神,紧张的回头左右四顾,眼圈都有些红了。
老妪露出一个严肃的表情,小男孩表情里挣扎犹豫了片刻,才在白发老妪鼓励的目光里上前了两步,跪倒在了秦风的面前。
小男孩身后的所有人,包括老妪都跟着一起跪伏在了地上,唯有那脸上混合着不屑、悲哀、绝望等复杂情绪的绝色美少妇巍然不动。
“这”秦风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这跪拜之礼还是第一次见过,纵然是李世民也没有设立这种污辱人的礼节。也因此,跪拜之礼意义非凡。这些人的跪拜让秦风有些不知所谓。
“杨政道,你在干什么,你是大隋的皇帝,怎么能够跪乱臣贼子?”她的声音尖锐,好像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此时,那个风韵犹存的妇人声尖叫了起来,“你是皇帝,是开皇大帝的后裔,哪怕是死也不能弯腰。”
秦风皱了皱眉头,更认为他就是杨广的老婆萧皇后了,只是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怎么到了这种绝境,还跟泼妇一样,还乱臣贼子的乱叫,难道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处境么?
哼,还大隋皇帝,都什么年代了。
小男孩却十分害怕这绝色少妇,他身子顿时一僵,惊惧的扭头看了看绝色少妇,又看了看白发老妪。
白发老妪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脸,鼓励的点了点头。
小孩鼓起勇气,他避开背后如电一样的目光,把手伸入了怀中,掏出一个黄色的小包裹,然后双头举过了头顶,以清脆的声音叩拜道:“隋亡国之君杨政道率文武百官,拜见大唐虎贲大将军、朔方都督,特持传国玉玺,向大唐乞降。”
“杨政道!”妇人厉声尖叫气得目露凶光,意图上来抢夺传国玉玺。
一旁的唐军眼明手快,上前一步以身阻挡。
妇人撞在唐军身上,自己受不住力道,后仰摔倒在了地上,脑袋磕地,直接晕阙了过去,不过,那唐军也让她撞倒在地。
秦风一直默不作声,他猜出那如同瓷白娃娃一样可爱的孩子就是杨广的孙子杨政道,对于他穿一件大人的锦服,他也了解:杨政道在名义上终究是皇帝,平时穿的是龙袍,他们作为阶下之囚,不可能在穿着龙袍,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自然只能穿大人的,怎么样也比冻着的好。
只是他想不到杨政道竟然来跪献玉玺
传国玉玺,中国的无价瑰宝,君王的象征:它的来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命人将传说中的宝玉和氏璧雕砌玉玺,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此后传国玉玺就成为了帝王军权的象征。就是这枚玉玺,可以说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无数明君庸主手持着它,下达一个个命令。
秦始皇雕刻传国玉玺而将轩辕圣剑秘而藏之,他的目的显而易见,以玉玺代替轩辕圣剑,让后人只知有秦,而不知有三皇五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发动焚书坑儒的目是让秦之前的史湮灭在史的长河之中。秦始皇,可不仅仅是秦之始皇,他要做千秋万代之始,替代三皇五帝而成为人类之始祖。
只是秦始皇心高命薄,秦二世而灭。
不但秦朝陨落,而且赢姓也差点让赵高、李斯杀了个精光。不过,传国玉玺确实成了皇权的象征,自此而后,成为了皇帝号令天下的权杖。只是秦始皇算尽了一切,他做得也很好,可不曾想到他的后人竟尔把轩辕圣剑找了出来,并献给当今皇帝李世民,有了圣剑在手,传国玉玺近千年的权威弱也因此而弱化到了极点,珠玉在前,李世民对传国玉玺的占有欲也不是那么强烈了。
在秦风的记忆中,真正的传国玉玺是毁于唐末,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虽然后面也有传言,宋朝哲宗时期,传国玉玺再现,但真伪却无法辨别。
目下毫无疑问的是,杨政道手中这枚传至杨隋的传国玉玺是确确实实的真品,由秦风的先祖秦始皇赢政传下来的无价瑰宝。(。。)
第435章:隋朝至此亡()
“这玩意事关重大,它代表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我该不该接、能不能接,要是我接了,会不会有人告我私自接受传国玉玺,怀有不轨之心呢?”龙有逆鳞,对于人皇而言,万里河山就是他的朔鳞,谁动心谁就得玩完,纵然是李世民也逃不出此例,史上他听了李淳风说的谶语,竟然意欲杀掉所有有嫌疑的人,后来李淳风虽以:“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这次密谈后,李世民虽没将“疑似者尽杀之”的想法付诸行动,但对传言与天象的迷信却有增无已,对武氏女王将取代唐朝天下这件事特别留意,成了一大心病,为日后李君羡谶言冤案埋下伏笔。
李君羡传中记载: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勐!”又以君羡封邑(封为武连郡公)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勾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李君羡无辜被杀,却也救活无数嫌疑之人,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通过这件轰轰烈烈的“李君羡事件”,也反应出李世民对于江山的重视,对于谋反的强烈。
秦风谨记此事儿,自然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境。这才有所顾虑的向程咬金这个老油条问策。
这种经对秦风来说是新娘子上轿头一次,可程咬金追随李世民灭了一个又一个诸侯,也见识了一次又一次的归降,他的经验多了去。
程咬金见秦风犹豫不前,不由莞尔一笑。并低声道:“想不到你小子也有害怕的时候。你只管放心,杨政道、萧后等人都是你秦大将军的俘虏,你现在代表的是大唐、大唐皇帝,与宣旨的钦差大臣、使节一样,所以说他们这是向大唐乞降而不是你秦大将军。你是当前权力最大的人,完全是有权利接受杨政道的献玺的,但要切记你是代表大唐接受前朝的投降,玉玺到手后要慎重供奉起来。待凯旋之后在第一时间转献给陛下。可别踹在怀里私玩不舍得交出去,也不能把它弄丢了。”
“当我傻吗?”秦风低声嘀咕,不过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传国玉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观摩一下看看是什么样子,他倒是做得出来,将这能够烫死人的传国玉玺踹在怀里把玩,那跟厕所里点灯有啥区别。
有程咬金的提点,秦风安心许多,他纵向下马,前行几步,沉声道:“大唐虎贲大将军秦风代表大唐接受你们的乞降。”
他双手慎重的将传国玉玺接过,这个时候程咬金已经命人找来了一个木制的托盘,呈现上来。
秦风见样学样,神色严肃的将传国玉玺放入托盘之中,让人送入中军大帐。
“大家请起!”见跪伏在地的一群人是老的老、小的小,也不忍看他们受罪,亲自将杨政道扶了起来,并且让所有人起身。
杨政道在突厥受惯了颉利可汗的恐吓,他胆子极小,但见秦风友好温和。长得也文质彬彬,一点儿也不凶恶,还扶他起来,心中的胆怯少了几分,乖巧的说了一声:“谢谢大哥哥。”
不等秦风说话,他一个箭步跑到了白发老妪身旁,拉着她的手,邀功似的大叫道:“祖母,我做到了呢,大哥哥一点也不凶。”
秦风听到这里登时傻眼了
祖母
他叫她祖母
他一直以为那个晕了的风韵绝美少妇是萧皇后,还奇怪为什么传言中贤良淑德的萧后就跟泼妇一样。这个杨政道身旁的老妪是他的奶妈或者什么隋宫中的老侍女,就没想过这位老妪竟然就是他挂念久已的萧皇后。直接将他雷的他里焦外嫩,神经中枢堵塞,生活不能自理。
这白发苍苍的老妪才是鼎鼎有名,传说中的一人侍六皇的萧皇后?
一个六十近七十的老妪,李渊、李世民这对父子也硬得起来?若真如此,李氏父子的品味也未免太另类了一些!
秦风懵了,脑袋有些发晕。
传言害人,野史误我!
愣了一会儿,秦风感慨万端。
原先他以为那个绝色少妇是萧皇后,有着小小的失望之余,还能理解一二。
李世民是个明君不假,但他是个色狼,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也许他就如曹操一样,有什么特殊的生活癖好,胃口比较重什么的,还是能够接受的。
可现在秦风却百分之千的确定那些什么所谓的“你不知道的史”乱七八糟的网文中关于李世民纳萧后这点是假的。
在他面前的萧后已经上了一定的年纪,岁月在的身上留下了磨灭不去的痕迹,脸上枯燥的肌肤有着深深的皱纹,满头灰白色的鬓发,已经找不到一根纯黑色的。不是他歧视老人家,而是实在不会相信风华正茂,集帅气、地位、权势于一身的李世民会禽兽看上一个老人家
宫中随便一个宫女万中挑一的绝色丽人,而且还都是完璧之少女。他不去找黄大闺女,偏偏要上一个老太太?
虽然李世民在这方面确实很禽兽,但秦风相信李世民不至于禽兽到这种地步。
事实其实就如他看到的一样,真正的萧皇后并非电视上演的网文里编的。真正的萧皇后因为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作为皇室女子,她有幸的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痕迹,也是给那些所谓正史的造假者有力的一击。
萧皇后依照北史中的记载,出生于西梁天保五年,也就是公元五六六年。嫁给杨广的时候她十六岁而杨广十三岁,年纪比杨广犹自要大上一些。史上李靖贞观四年破突厥,迎回萧皇后。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六三零年,这一年萧皇后六十四岁,而李世民三十二
现在因为秦风的出现,他推动了史的进程。
他将大唐征伐突厥的步伐足足前推了两年,眼前这位萧皇后正好是六十二岁的甲之龄。萧皇后早年跟随杨广的时候,自然算是想尽一切荣华富贵,但杨广死后,便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古代并非后世,有各种昂贵的保养品,各种抗衰老的激素,能够延缓人皮肤的衰老。在这个时代,就算保养的再好的人,也抵挡不过岁月的痕迹。更何况萧皇后近十年一直寄人篱下且远在环境恶劣的草原生活,况且她一直处于担惊受怕之中,故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了,如果不推测,秦风还以为她已过古稀之年。
此时,萧皇后正爱怜的摸了摸孙儿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当初杨广被杀的时候,她已经决定一起死了。虽然杨广无道,虽然杨广不听她劝,但是待她却是极好的。但就在自尽之前,意外得知因为她儿子齐王杨因为荒唐与宫女一夕贪欢,竟然留下了遗腹子。宇文化及杀光了杨广的身旁的所有后代,却遗漏了杨政道这个还没有出生的遗腹子。从那时起,杨政道就是她活下来的唯一理由。
“萧萧前辈”秦风张了张嘴,她不知道应该喊什么才好,最终觉得一个“前辈”比较合适。
萧皇后笑了笑,看出了秦风的尴尬,笑道:“华贵也罢,潦倒也罢,一切都如过往云烟,不复存在。身份地位什么的早已是昨日黄,老身早已不在意。大将军不必过于拘礼。老身今年六十有二,若大将军不嫌弃,叫我萧耆老吧”古人对于称谓很有讲究,什么舞勺之年,舞象之年,弱冠、豆蔻年华都有固定的年岁。甲也就是六十,古人对于六十岁以上的长者都统称为“耆老”。
秦风知道的不是那么清楚,但面对一个慈祥的老人家,他也没有很大的戒心,何况真有问题的话,粗中有细的程咬金不可能不出声表态,便跟着叫了一声:“萧耆老,这在出征之前,令弟萧萧曾找过我,让我有机会遇到耆老的话,好生照料,却不想真的有机会一尝承诺。耆老可放心在军中休息,待我大军凯旋,自会护送你们往长安相聚。”
萧皇后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时文还好吧,亏他还记得我这个姐姐!”
秦风颔首笑道:“萧耆老放心,令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深受我朝两代皇帝之信任,立国至今,一直担任大唐之国相,深得当今陛下的器重,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萧皇后欣慰的一笑,长叹道:“他自小就聪明,当初我就与他说时文一定能够成大器,当年若是他肯听时文的,轻徭役减赋税,也不至于如此算了,年纪大了话多,大将军别见怪!”说着她苍老的脸上浮现些许怀念。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秦风让人安置萧皇后一行人,吩咐士兵好生招待。
这时随行的侍婢抬着那位晕阙的妇人从秦风的面前走过,他这才想起了还有这么一个人物,于是问了问张士贵的副将,看看他知不知道这妇人是谁。
副将将他们接来,自然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副将神色不忿道:“回大将军,这便是当年派往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现在突厥的可敦,一个背祖忘宗的贱人。”
秦风这才知道原来她就是多次唆使突厥南下,霍乱大唐,危害百姓的罪魁祸首之一的义成公主,眼中也不由露出一丝厉色。
诚然义成公主的遭遇确实称得上可怜,但是可怜绝对不是她挑唆颉利,让劝说他出兵掳掠中原迫害百姓的理由。
“来人,将这个义成公主单独关押起来,限制她的自由,不得与任何人接触。食物不让她饿死就行,不用太多。她若不从反抗,允许你们将她的嘴巴堵住,手脚绑起来。”秦风没有处死她的权力,若他是三军总指挥,早就下令将她一刀砍了。
不过在他的记忆中,李靖也是这么做的。在擒住义成公主之后,李靖直接将她杀了。
也就留她几天而已,等三军统帅到来,再处置她也不迟,就让她多活几天吧!
秦风心中念道。
说起来义成公主也是一个忠贞的奇女子,她忠于自己的王朝,忠于自己的信仰,至死而不悔,从她的立场上说她并没有做错,只可惜他忠诚的王朝倒塌得太快了,就像秦朝一样,仅二世而灭。如果杨广稍微有出息一些,如果隋朝能够像汉朝、唐朝这样持久的强大延续下去,她绝对是可以媲美王昭君、文成公主的和亲公主,只是史没有如果,成王败寇自古皆然,败了就是败了,没有丝毫情面可言,而且义成公主为了杨家之利,而怂恿突厥一而再再而三的入寇中原,突厥凶残异常,让中原边境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一片荒凉,所以,从民族大义上说,义成公主又是百死难赎其罪。(。。)
第436章:挑衅()
黄昏时分,薛延陀依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