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这时,一个侍卫匆匆的对着苏定方耳语了几句。苏定方脸色一变,他跳上了高台,对秦风说了几句话。

    秦风微微一愣神,唤来李穆,让他与率领三百亲卫与苏定方一道离开。

    这时,五万将士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个个凝神望着他们的统帅。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秦风清了一下嗓音,迎着莫可名状的各种眼神,大笑着说道:“圣上听闻我庆州大胜,听闻我大唐进行比武大会,特意派太子殿下前来慰劳大家。大唐万岁,大唐威武!”

    “大唐万岁!大唐威武。”李承乾到来的消息,彻底点爆了大家心中的激情。

    秦风做了一个止声的动作,顿时,接受新式训练的边军将士一下子闭上了嘴巴,但是,一个个都激情难抑,激动得涨红了脸。

    过了片刻,辕门外来了一大批骑士。为首一骑穿着黄金铠甲和褚黄的披风,骑着一匹枣红大马,气度不凡。

    秦风细下一看,呵,乖乖,居然是李承乾!

    穿着一身戎装的李承乾,有点意思!

    李承乾的表情是十足的严肃,却也掩饰不住眼神中的兴奋。到了辕门边,他主动勒住了马从马上跳了下来,身手倒也还利索干脆。他身后的苏定方、李穆等秦风亲卫,以及从长安来的禁卫,也乖乖的下了马,将马匹交给了前来接应的小卒。

    军营辕门以内,除斥候信探之外,任何人不得策马狂奔,这就是军队里铁一般的规矩。李承乾为了这一次的到访,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连虎贲军的军律军纪都熟读于胸了。

    秦风看着李承乾一本正经的样子,再联想到他平日里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想笑,但好歹还是忍住了。他带着一批将军。快步迎了上去,以军礼见视:“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环眼看了众将一眼,满意的一点头‘嗯’了一声道:“众将请!”

    “太子殿下请!”

    众人簇拥着李承乾,上了点将台。

    李承乾感觉自己的心,砰砰直跳。

    直接面对五万骁勇地猛士,还真是生平第一回。看着整齐的军阵行列和闪闪发光的战甲刀枪,李承乾心里一股豪情油然而升。不由得暗自想道:原来这就是军队的感觉和气象果然是个让男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啊!

    李承乾在点将台前站定,一手叉腰,一手握着剑柄,眼神凛凛的看了方圆数里的军阵一眼。

    这就是大唐的军队,果然很威武,很大气,气势磅礴,锋芒毕露。

    “将士们!”

    李承乾将手一挥,大声地吼道:“早就听说你们在虎贲将军的率领下,将突厥搅得血流成河,对于你们的英勇事迹,我李承乾除了佩服,还是佩服。今天我很高兴,终于能亲眼见到你们这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了。”

    五万将士顿时大呼起来:“大唐威武!!”巨大的声浪,简直就能将背后的庆州给刮翻了,经久不息!

    李承乾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都要被震碎了这股气势,太汹涌了!许久以后‘万岁’的呼声才停歇了下来。

    秦风等人要见李世民、李承乾不难,但是寻常将领兵卒要见皇帝、太子一面何其困难,在封建时代皇帝与储君的地位至高无上,能够见皇帝一面是莫大的荣耀,一个个呼喊的格外卖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82章:虎贲大将军()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秦风看到李承乾的身子居然有些情不自禁的在发抖。他心里暗笑道:对于李承乾而言这是新娘子上轿,头一次面对这么多的猛士,面对这样恢弘地场面和喷薄欲出的杀气,一般的人都难免会这样。也许并不是害怕,更多的是激动。情不自禁的就热血沸腾了。

    现在的边军并不缺乏狂热地信念和昂扬地斗志,现在太子亲临,更是让他们士气大振了。

    李承乾握着剑柄的手,已经有些微微发汗,整个人仿佛都要迷失了一般,只感觉胸间一股豪情四下冲撞,几乎就要冲破胸腔。

    “你们是大唐最忠诚的勇士,最可贵的勇士!我真心地谢谢你们为我大唐,为我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

    “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时代并没有跪礼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习惯,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在唐初还是沿用隋朝流传下来三称万岁的叫法。这三称万岁也是沿用于传说汉武帝山呼万岁的因由。这个时代“万岁”是一种庆贺语,并非规定是对皇帝的称呼,就算李世民遇到救命恩人称万岁表示感激欣喜也是可以的。

    是以所有兵卒将士一并三呼万岁的拜见。

    等声音平息下来后,李承乾心潮澎湃的观望了好一阵子,突然高声道:“秦风,上前听封!”

    秦风微微一怔,此时亦不能多想,上前一步道:“末将听封!”

    李承乾微微一笑,这时候一员侍卫上前几步,弯下腰,双手高拓一个檀木盒子,李承乾打开盒子,取出了其中的圣旨!当着全军的面,大声念道:

    “虎贲将军、庆州都督秦风智勇绝伦,以一万精兵深入大漠,摧凶克敌,卫我家园、扬我大唐国威于域外,堪称当世之霍骠骑也,将军领军斩杀阿史那沾罕一族十万余众,功高至伟,身百战之锋,盖万夫之敌,特授于为虎贲军大将军之位,增食邑一百”

    秦风呆了,懵了!

    真的是懵逼了!

    这听到虎贲军大将军的时候,脑袋仿佛让人敲了一记闷棍一样,后面说的什么都没听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虎贲军大将军”。

    秦风能想到这次的赏赐可能不小,一是因为战功,二是因为抢了一大堆价值斐然的物质。虽然这算不上什么战功,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短缺之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个绝佳的好印象,赏赐奖赏再怎么样也会多一点。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受封为虎贲军大将军,那可是有着大将军头衔又握着实实在在兵权的职位,李唐军事上的核心。

    仅以功绩来说,以秦风此次李唐所立下的功绩,担任大将军不说绰绰有余,但还是足够的。问题是大将军这种职位仅有战功是不够的,还要有资历有家世有地位需要种种外在因素。

    秦风虽有家世依仗,可资历尚浅,年纪更是硬伤。

    十七岁的大将军,在李唐莫说是秦风,就算是前朝也没有这个先例。

    秦风固然觉得这一次他会获得不错的奖励,却没有想过能够直接晋升为虎贲军大将军,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了,忍不住瞄了一旁的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对他挤了挤眼色,一脸如沐春风的笑容,显然对于李世民这个任命早已知道了。

    秦风一阵意外过后,也渐渐恢复平静,他走到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从头到尾都没有依仗过秦琼。霍去病能在弱冠之年,担任骠骑大将军,他秦风又凭什么不能当个虎贲军大将军?

    心念于此,秦风高声道:“些陛下赏赐。”

    自苏定方、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房遗爱、马周、刘仁轨、杜荷以下,全军听到秦风竟然成为了虎贲三军主帅,一个个欢呼雀跃,连连恭喜。

    主将们,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喜不自胜,他们已经习惯了秦风的作战风格,也习惯了秦风这个领导人,对于他,大家十分敬重,如果突然来一个与秦风命令相背,或许与秦风唱反调的上司,那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秦风直接升任为虎贲军大将军,此之以后,唯有军事水准超绝的李世民掌管、调动他们,故而,一个个比自己升了大官还要高兴,当然,各位主将也是均有封赏。

    对于李渊、李世民父子来说,突厥是一大耻辱,心中洗刷不了的痛。

    当初李渊起兵太原,这还没在太原立足,突厥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背心芒刺。不得已委曲求全,与突厥结交,抱突厥大腿,以换取进攻关中的机会。突厥始毕可汗死后,李渊父子还被逼无奈的给他披麻戴孝。给异族人戴孝,对于李氏父子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只是突厥太过强大,不得不忍辱负重。

    待李氏入主关中之后,面对的是纷乱的局面,要一统天下,更不可能与实力远胜李唐的突厥交恶,只能再次委曲求全。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心下,完成了一统大业。但是隋末大动乱的结果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李渊面对的是村镇田地荒芜,百里无鸡鸣的惨况。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勉强度日,哪有能力于突厥一战。

    在这种困苦的情况下,强行求战的下场已有杨广的前车之鉴,所以李渊再一次选择向突厥低头。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有雄心抱负的皇帝,只有李渊自己清楚,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窝心。但他更加清楚自己要忍,大汉雄风是汉武帝打出来的,可是要没有文景二帝连年和亲休养生息,汉武帝用什么打出大汉雄风。

    李渊相信自己的忍气吞声,会给后代换来吐气扬眉的机会。所以忍不下气,也要忍。

    是故大唐在李渊统治的时代里,对外一直采用着求和政策,能不打就不打。固然任命李建成负责对突厥的防卫,却缺乏真正动武的决心信念。突厥一入侵,想得到就是求和,给予钱物换来休养的时机。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死,使得由李建成一手布置的边防出现了致命的漏洞,颉利可汗趁机出动二十万大军,毫无压力的兵临距离长安只有四十余里的泾阳,顿时京师震动,而此时,由于玄武门之变而人心惶惶的长安城内,兵力不过数万人,面临这种绝境,初登大唐宝座的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不得不甘冒生命之危险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并斩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尽管颉利可汗退兵而去,但是,也将大唐的国库全部搬空,导致之后的大唐国力大减,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设也因为缺钱而不得不放下。

    渭水之盟固然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在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心中,一直视为平生之大辱,综合之前的仇恨,使得李世民视颉利可汗为一辈子中最大的仇人。

    李世民不是受气包,他能够忍气吞声、低声下气的历史,他也不甘在历史上留下污名。试问让一个皇帝在文景二帝与汉武之间选择,谁会去选择前者?

    他想要打突厥,但是困难重重,一是因为朝中大臣见惯了突厥的威势,一些人已经吓破了胆,对于即使是分裂了的突厥也是心有余悸,二是他们认为目前的大唐还没有具备与突厥作战的国力和军队。

    而正在大家争执的时候,结果秦风轻描淡写的斩杀了颉利心腹阿史那沾罕,灭了突厥近十万人马。突厥折损了如此大之,颉利竟然屁都没有放一个。

    这一战的结果直接提升了大唐文武上下,国内百姓的士气,也让大唐文武意识到李唐没有想象中的弱小,而突厥更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他们还是能打的!顿时,对突厥失去畏惧之心的大唐文武同仇敌忾,对于李世民近期的一系列针对突厥的政策,几乎是没有丝毫异议的全盘通过了。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秦风的大胜,源自于涛涛不绝的拥入长安城的战利品,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有了今天的封赏,一举将秦风提拔到了大唐军事集团的核心层次,与秦琼并列为大唐的大将军。

    可以说,李世民封赏的并不是这一场大胜,他封赏的是秦风这场畅快淋漓的大胜背后给大唐带来的深远影响力。这一战打出了大唐军队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上下的血性,打出了沉寂以久的铁血、尚武之风。

    国家需要英雄,军队需要英雄,天下也需要一个大英雄,也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顺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将秦风树立成了英雄,树立成了榜样,树立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并在全国加以宣传。(。)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83章:镀金的来了()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神,秦琼是第一代战神。但是岁月不饶人啊!李靖今年已经迈入五十七高龄,他还能为大唐打多少年的仗?秦琼也不小了,目前已经到了巅峰,此后,他的体力、精力也将慢慢衰老。李世民高瞻远瞩,上次经秦风一提醒,他也意识到了个问题,十分重视这个极度严重的问题,为了避免大唐武将出现青黄不接窘境,他未雨绸缪,开始挖掘新生代的潜能,并培养下一代领军人物,综合各家子弟,秦风无疑是青年一辈里最为出色的人才,故而,不断的给秦风创造机会,上一次卡他粮草供给,无非就是为了压榨秦风的潜力,他知道秦风不会让他失望,可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秦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庆州、绥州、延州打造成了边境的乐园,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给朝廷上交了税收,同时,通过前面这一战,为大唐提供了天文数字般的牲畜。欣慰之余,李世民不再犹豫,开始了自己的造星计划。当然,为了避免秦风心生压力,他是断然不会说出来的,即便失败了又何妨?反正秦风还年轻,有的是历练的机会。

    秦风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弯弯道道,很隆重的接待了大唐储君,将麾下得力干将都聚在一块,为李承乾洗尘接风,李承乾也没有摆太子的架子,与大家其乐融融。

    之后,带着李承乾与长乐相见,兄妹在异域相见,少不得一翻嘘寒问暖,李承乾也送来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书信,特别是李世民的书信,措辞十分严厉,仿佛生怕秦风亏待了长乐一样。

    秦风无语至极,长乐虽偶有思念长安里的亲人,但在秦风的领地里快活得不得了,特别是有了内功之后,武艺是突飞猛进,这些天也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的疯,长乐、郑丽琬似乎闲得慌,竟然跟马云萝学起了战场之术,马云萝亲人已在一场战祸中全部被突厥人屠尽一空,若非父母兄长用命维护,为她杀开一条血路,这小洋妞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她现在孤家寡人一个,现在有了两位嫂嫂相陪,倒也十分开心,见她要们学武也没有秘而不宣,便老老实实、真心实意的传授了她们马家枪法。只不过马家枪法太过暴烈,不太适合温柔贤惠的长乐公主与郑丽琬,无奈之下,秦风只得凭借记忆,录出了攻守兼备的杨家枪法,任由她们三人去折腾。

    “长乐,父皇让我亲自问你,你在庆州过得还好吧?”李承乾很是不好意思的问着,他知道这话十分伤人家秦风的心,可皇命、父命在身,不得不尔。

    秦风听了这话,只差没气背过去,这话说得,好像自己在亏待了长乐一样。

    他明白李世民这个女儿控想女儿了,但想归想,也不应该这么扫人面子吧。

    他板着脸道:“非常好,日子过的棒极了,就是念叨岳父大人,说过些时候回长安了就去探望他们。”

    一般来说,秦风是不应该说“非常好”这种话的,回应几句客套话就了事了。但是面对李世民这种问题,面对这个不敢违背李世民的传声筒,不得不慎重回答。

    李世民的女儿控已经病入骨髓了,有一次秦风随意的回了一句“还行”,登时让这位大唐帝国的皇帝教训的狗血淋头,说什么朕的女儿嫁到你杜家,可不是让她去受苦的,还行,这是什么话,敷衍了事,到底有没有尽心?

    一句一句的,没完没了,只将将他当作儿子来训了。

    虽说这女婿半子,老子训儿子,理所当然,但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训,那是何其之冤。

    李世民即是岳父泰山又是大唐帝国的皇帝,让他训了还不能回一句话,等于是让鬼打到一样,想反驳都没有力量,只能委屈的承受。从那以后,秦风学乖了,只要李世民一问长乐的情况,那就是一套胡天胡帝的乱吹,用尽溢美之词。

    李世民这家伙对儿子们严厉,但对于几个女儿却是异常宠爱,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秦风还听郑丽琬说过一个趣事,就在秦风北上庆州就任不久,李世民就让人去驸马府请长乐来立政殿居住了,但长乐却以要代替秦风以敬孝道为由,再三拒绝。

    最后李世民火了,这嫁出去的女儿还真是泼出去的水,孝敬公公婆婆却是应该,但亲生爹娘难道就能够不孝敬了?这女婿还半子呢,这女儿就这么不顾家了?

    于是,亲自杀上门去,表示朕想闺女了,你不来看朕,朕只好来看你了!

    长乐也觉得不好意思,搬到了一直保留原样的长乐宫居住了一段时间。

    “我也知道妹妹过得不错。”李承乾总算还有点良心,说了一句让秦风安心的话。

    “大舅哥,你怎么来了?”李承乾前来庆州,肯定不仅仅是颁布封赏这么简单。犒军这等小事情,竟然派出了一国之储君来,李世民这打的什么主意,秦风想不清楚、明白。

    “是我自己要来的。”较之以前,李承乾多了些许自信,李承乾英俊威武,气势不凡,有了自信的他身上仿佛有一种惊人的魅力,令人如沐春风,秦风觉得这家伙变化很大。

    “妹夫不是说过吗?作为一国之储君,不应该锁在深宫大院里,而应该熟悉军务、民情,唯有熟悉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才不会犯‘没有饭吃,怎么不吃肉’这等错误。妹夫在短短时间里将一个不毛之经营成商旅如云的繁华城市,可见,妹夫有着人所不及的妙招,所以我就到这儿来了。”李承乾解释着说道,“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希望跟随妹夫在军中历练一翻,下一次如果再去打猎,我也跟着一块去。”

    “不行!”秦风吓了一大跳,来庆州学习政务还好说,这上战场可不是好事,首先,李承乾没有具备虎贲军的体魄,其次,他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残酷,怕他接受不了,最后,是怕他吃不了苦头,虎贲军向来是长途奔袭,出其不意的给敌人致命一击,这家伙细皮嫩肉的,秦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