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不行!我嘴巴上厉害而已,可做不来这些繁杂的事情,军队单纯,适合我这个性子。”秦风吓了一大跳,要是调到文官一系,他非得让繁复的政务弄得头破血流,一世英名付于东流水。
房玄龄觉得秦风在文事上更有展,嘘轻就能解决千古难题,若善加培养,将来是大唐的栋梁之材,他也听出秦风不太愿意往政务之道展,可是他爱才心切,又诱导秦风:“为什么一定要从军呢,现在天下已定,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学文更能辅佐陛下,治理天下,不是更能实现你心中的抱负吗?”
秦风还是坚决曳,“突厥未灭,西域未取,东北未复,房相怎敢说天下已定?我的抱负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匹夫不可夺志,还请陛下与房相不要多劝!”
房玄龄愣住了,良久,他慨然长叹!(。)
第207章:考试()
房玄龄不死心,望向李世民,早知秦风也早早劝过的李世民摇头苦笑。
“房相不必惋惜!”李世民、房玄龄眉来眼去,又如何瞒得了秦风,他笑着说道:“我之特点只是机灵一动,您让我说个前因后果、引经据典还真不行!大不了我以后有什么新点子就及时说出来罢了!”
杜如晦是三人中表现的最为冷静的一个,此刻也忍不住问道:“秦贤侄,吏治从古至今有三大顽疾,分别是:贪污**、平庸无能、无所作为考核可以裁除平庸无能之辈,贪污**也被你这办法断绝根源。针对无所作为之官员,贤侄可有见解?”
秦风看一眼杜如晦,见捋须笑而不言,好像无所谓,但他眼中却充满了热切,便说道:“无所作为之官员比平庸无能之辈有能耐,比贪官污吏清廉,但特点就是占据着某个职位不做事。他一能经受考核,二不怕钦差大臣的审查,故而稳如泰山。针对这种人,我认为交给百姓来评判最合适,只因清官贪官庸官都有口碑,当一百个百姓里有六十个以上说某个人无所作为,那就证明那个人真的无所作为,既然无所作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表示他应该给有所作为的人让位子。百姓纯朴不假但力量无穷无尽,如果朝廷给予全民监督的权力,那么,各种贪官庸官将无所遁形。除此之外,朝廷可以公布各级官员的正常俸禄,如果一些官员及子女的房产、田地的价值远远超出他为官多年之所得,这就值得深思了。”
房玄龄、杜如晦的神色在秦风表达意思后的那一瞬间,彻底震撼了。
“此计大妙!”房玄龄那慈眉善目的眼睛闪着锐利的光芒,望着秦风,感慨道:“了不得,了不得啊,叔宝有子如此,当真是让人羡慕。陛下,这般下来,一抓一个准。”
“不急!”杜如晦已经恢复了平静,沉吟片刻道:“真要如此,各级官员将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到时,谁还敢当官呢?”
“杜相所言极是,我的意思是朝廷要有这样的一个依据,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某个级别的所有官员,当怀疑某个官员的时候,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评判。”
“陛下,此事可行。”杜如晦善于决断,知道这是一个评判清官还是贪官的一个很好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将为理清吏治提供很便捷的依据。
大唐没有钱庄,没有银行,没有纸币,故而,评判一个人是否富有,房产、田地、店铺是很重要的依据。
秦风这个办法起到的作用是为查账之人提供便利,将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珍贵的时间。
十一月二十二!
一群莘莘学子,拎着文房四宝开启了大唐史上第一次考试,而这次考试也许是他们人生的转折
站在高处,看着国子监门口浩浩荡荡的人流,秦风仿佛回到了前世。高考、中考,甚至是小升初考试,他是没有经历过这类考试,但是曾经也如现在一样,充当某位重要领导人子弟的家长,也曾像这些学子一样,在人流中帮助那小孩子寻找考场。若不是李世民下了命令,他也能体会一回当学生的感觉。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骚乱什么的突发事件,也为了不吓走野心之徒,秦风早有五天前就让八千虎贲军将士以各种身份进入长安:要地、学子集中的地段、酒楼以及凭证明可以五折吃住的中华楼一带都留有精明之士卒,至于考场周围的民居等战略高地,都布有虎贲之士。
秦风与穿着普通服饰的李世民站在一处,忽然,他发现人群中有一个长得好像肉球的胖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陛下,你看见那个大胖子了么?”
“看见了,他有什么问题么?”秦风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问题,不由有些疑惑。
“这小子身上有夹带!”秦风沉声道“李穆,带人将他拿下,搜出夹带,在门口带枷三天!并记录此人详细的姓名、籍贯。”
李穆接令,带几名亲卫快步而去。
虎贲军主将各守一方安宁,至于这考场周围则由秦风亲自负责,他的助手则是强坚范、李穆,以及他的亲卫部队。
强坚范、李穆已拜入“青云宗”门下,他们现在与所有亲卫一样,已经开始学了最基本的内功心法吐纳法。
吐纳法是最基本的练功方法。通过呼出浊气吸进清气,来调整身体各部机能的内功锻炼方法,人人都可以练习。
秦风挑选的亲卫天资悟性相当不错,秦风将他们视为奇兵,所以悉心指点、教导。仅仅一天,他们各自都掌握了吐纳法的各中诀窍。
“你怎知他有夹带?”李世民眨了眨眼睛,对秦风的判断十分不解。
“他的头小了!”秦风冷笑道:“他刚才帽子掉了,露出的脑袋与身体不成比例,我怀疑他不是真胖,而是身上缠着布帛。”
“朕,我明白了!”听了秦风的解释,李世民不再说话,而此刻,李穆等几人已冲入了人群,将那个胖子抓了出来。当胖子将帽子拿下,李穆竟看见一张消瘦、清秀的脸,他不禁有些惊异。剥去胖子外衣,只见胖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丝帛,上面写满了字。
李穆机灵也很促狭,便让胖子裹着作弊用的布帛,带枷站在考场门口。
看见胖子的惨象,有几个学子悄悄离开了人群,虽然秦风与李世民也看见了,但他们既然放弃了作弊,均决定给他们一次机会。当然,李世民也没想到,这才是大唐第一次考试,居然就有人想到了作弊手段。可惜,这种超低级的作弊手段,在秦风看来实在太小儿科。后世的学生,哪一个不是高手?只是没有监考老师的手段高罢了!
“陛下,这些作弊之人,怀有极大的投机之心,他们平时不努力,却想着用这种方法与勤学苦读之士竞争,对于此等无才无德之徒,理当重罚!这可是我们大唐的第一次科举,若是因此而闹出一些笑话,脸可就丢大了,我建议对于作弊的人重重处罚,并形成规矩,让天下人知道陛下与朝廷的决心,也让他们知道朝廷用人,真实才学是唯一的标准。与此同时,将企图作弊之徒的姓名籍贯罗列详细,并在长安各处张贴,之后,让其所属郡县张贴告示,将其人不光彩之行径大白于乡亲父老面前,如此一来,天下人都知道作弊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此之以后,谁还敢投机取巧?”待李穆料理了作弊的胖子,秦风向李世民建议了起来。
“准奏!”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这些企图作弊之徒,首先是一个无才之辈,要是他们成了漏网之鱼,且获得朝廷的安排,也没有造福一方百姓之能耐其次,作弊是不道德的行为,是用卑鄙无耻的手段去剥夺有才之士的成果,这样的人要是为官,岂非祸害乡里?所以,李世民并不觉得秦风狠辣的手法有何不妥当之处。
“传朕口谕,让各处考场派人维持秩序,若发现有人浑水摸鱼,无须任何理由!依此法办之!”
“是!”李世民身旁的侍卫李元庆立刻派人去传令,他知道李世民很重视科举。不一会,各处入口便让负责维持秩序的虎贲军将士包围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人也被揪出了人群,直接拉往大门口带枷示众。
“衣衫、手绢等物也是作弊者善于利用起来的物件,臣认为可以加派一些考官,在考场中巡回行走,一旦发现,一律带走。”
因为是第一次科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现在,问题一一暴露出来了,唯一的办法只能在考场中派人严密监视,李世民从善如流,一一照办。
“想不到啊!区区一次科举就有这么多门道!”被李世民揪来长见识的李承乾很是感慨的说道。
“人有人道,鬼有鬼道,商有商道,生有生之道,凡是皆有道,针对天下各道,只有制定相应的规矩,就能理顺天下事。”
李承乾问道:“妹夫,依你之见,诸子百家之中,哪家更适合治国?”
“没有哪家适合,也没有哪家不适合,存在就是道理!”秦风模棱两可的说着蒙鬼的话。
李承乾白眼一翻,无奈的说道:“能不能说点人话啊!”
“以法治国,以德治心!”
“在依法治国之前,首先要有法可依、其次是有法必依,再次是执法必严。你没有既定的律法,如何给天下臣民一个做事的标准?律法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若无完善的律法体系存在心中,人们一不留神就做出违背国家意志的事情来。故而,我认为,建立一个完善的律法体系尤为重要。”
“以德治心又如何?”
“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激励百姓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天下积善成德、明德惟馨!”
李承乾听得很认真!
李世民深有感触,现在执行的律法是武德律,尽管是目前最为完善的律法,但是李世民却很不满意,因为,很多案件发生后,在武德律都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故而,现在的律法都是在发生一些典型案例后慢慢的补上的,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对“有法可依”这四字格外重视!
但是,他也知道,律法体系不是一天建立起来,这里,需要时间去积淀,不过,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当他意识到这方面有所欠缺之后,心里已经有所打算了。。
。。。
第208章:良师益友()
“你还会制定律法?”李世民期待的问道,只因秦风给他太多的惊喜。Δ网c
“我可以陈列纲目,可没本事具体到一枝一叶!”开什么国际玩笑,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国的法律法规有11o9部,更有数之不尽的具体条款来支撑,可是那浩如云烟的法律体系都还不建全x风可没有那份本事,顶多只能提出一些意见而已。
李世民道:“你眷拟一个纲目出来给朕看看!”
“喏!”
之后,不再提及律法之事,三人一边看着考生入场,秦风一边向李世民父子说了一些作弊常见的手法,尽管是很低级的手法,但也让父子二人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进入考场,三人才从高处离开,其实秦风本想建议李世民在门口设置一些人,以检查作弊事宜。
可最后,他并没有做。因为他知道李世民与大臣们出的题目并没有指向姓,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然,也有一个标准答案做参考,否则还不乱了套。
“陛下,出大事了!”就在三人有说有笑离开的时候,魏征匆匆赶来,将两份情报塞在李世民手中。
“传令下去,命房玄龄、杜如晦到立政殿候旨!”看完情报,李世民神情凝重,神色上有些惊讶,似乎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变故,“乾儿、风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是不是有的人皮痒,欠收拾?”秦风问了一句,真要有人出来闹事,自己也要的所准备才好。
“一个是关于突厥,一个是关于地方上,不过,你也不能大意。”李世民对李承乾与秦风是十分信任的,虽不说具体内容,但也差不多了。
“妹夫,你说到底生了何事?”李世民率领一众禁卫走后,李承乾询问。
“我怎么知道?”秦风白了李承乾一眼,没好气的反问。诸位皇子里头,与他接触比较多的就只有眼前这位了,通过不间断观察,他现李承乾并非史书上写的那样一无是处,先,李承乾至孝,是一众皇子、皇女中最突出的那一个。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每日到立政殿去探望长孙皇后,从无间断。
其次,李承乾善于学习,无论文武都灸尽力去学习,在虎贲军学习期间,他能够以普通人的身份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一可攀的态度,他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人,但那份拼劲纵然是老兵油子也佩服不已。
最后,长乐公主曾经说过,李承乾对兄弟姐妹非常好,很多时候弟弟们犯错了,他都默默的站出来揽下所有罪过,独自一人承殿世民雷霆之怒,之后,他会告诉犯错的那个人那件事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承乾嘘纪,很多时候却在诸多弟妹面前充当亦父亦师的角色,故而,在一群龙子龙女里面有着很大的威望,别人也愿意亲近于他。
秦风没有怀疑长乐公主的说法,因为根据秦风对历史资料的研究,诸子夺嗣是在长孙皇后的去世后才开始的。
这其中相争最激烈的,自然就是老大李承乾、老四李泰和老五李佑这老哥仨,可惜他们仨最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先是太子和李泰先后被贬,随后就是李佑这最胆大的哥们,他也最倒霉,杀了自己的长史权万纪,然后叛乱不成反被赐死,成了被李世民杀死的唯一的儿子。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皇子间的和谐共处该是真,一来长孙皇后拥有无穷大的魅岭机智,她能及时疏导孩子们的各种情绪,不至他们之间产生裂痕;二来,皇子们年纪还小,正蹿贪玩的年龄段,尽管有着一帮追随者,但他们还没有那种逆天的野心与胆量。
秦风与其他皇子没有接触过,更没有见酷似李世民,也深得李世民的喜欢的李恪,但,他觉得目前的李承乾还真不错。
李承乾英傀武,而且他身上仿佛有一种惊人的魅力,令人如沐春风。
同时,秦风也知道李承乾为何对自己亲近。
作为皇太子,他不可能对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不心动,对自己热情原因无他,只因自己深得帝宠,而且还是秦琼的儿子,以及最李世民夫妇宠爱的嫡长公主的驸马。若能够得到自己的支持,李承乾不说势力大增,至少也多了许多筹码。
不过在此事上秦风已经早有了决定,如今李世民还年轻,四十岁都不到,至少至少还能活个二十多年,若他能够不服食那些所谓长生金丹,活个三十年也未必不可能。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神仙都无法预料会生什么事情。
与其早早的追随太子,冒险的将筹码丢在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身上,还不如将筹码自接押在李世民的身上。只要得到李世民的器重,二三十年中,飞黄腾达,成为朝中一跺脚抖上三抖的人物。何惧其他?等时局明了了以后再疡站位,才是最正确的疡。
所以对于李承乾的示好,他向来以平常之心对待,若是其他皇子如此这般,他也会同样的心态去对之像普通人交待那样,你对我好我倍而待之,对我不好的,我亦加之冷淡。
李承乾突然道:“妹夫,我想制订律法!”
“好啊f订律法不但考验你的功底,而且还能让你熟悉各种犯罪技巧,对于你以后治国是很有好处的。”秦风看了他一眼,道:“制定、修定律法需要有耐心,需有人一颗耐得着寞与枯燥的心。”
李承乾坦然道:“我知道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也不缺少耐心,唯一的难度是我不知从何做起。”
“制定新律法是一件非厂难的事情,因为要制定的时候,要想到几年几十年适不适用,如果仅是针对当前的话,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你真有这方面的打算,我建议你先从修定开始,你可以在现成的基础上好结合实际去修改,这样,会减轻你的难度。当你熟悉了历朝历代律法之后,你自己制定新的律法就得心应手,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我建议你看一看刑部的各种卷宗,观看卷宗的时候做好记录,也要理清每一个案例产生的原因,只有如此,你才能制定、修定出断绝根源的律法。”
李承乾拱手一礼道:“还请妹夫助我一臂之力!”
秦风断然拒绝:“不,我不能帮你!”
李承乾愕然,他想过秦风会拒绝,可没想过这么干脆。
秦风解释道:“这是体现你诚意与能力的事情,除了东宫所属,其他人一律不要参与。只要是你独力操办的事情,不管成果如何,只要你踏踏实实去做,陛下就已经很高兴了,做人最大的忌讳是明里一套背后一套。你还年轻,年轻人有失败的权岭资格,就算你做错、做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做这件事目的与整个过程里你所展现出来的心态。一国之储君,可以无才,可以无德,但不能没有主见,不能没有原则!陛下明断万里,是千古一帝,他的能力,他的魅力无人能敌,他是千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人,他的一切一切谁也学不来。而你李承乾亦是独一无二的李承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事准则,你要做的是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真实的李承乾,而不是某个人的影子。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以后的路要你自己去走去探索,赵括的下炽不知道么?赵括式的人于国有用么?”
李承乾天真好学,极其聪颖,可是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那个天真的杏渐渐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他在李世民的面前,往往是谨慎加谨慎地不让自己出错。
这让李世民觉得自己很失败,是以对于这个大儿子,他的态度也开始刻意地严格起来,在其但有犯错便是狠狠地训斥,让其畏父如虎。
以前,李承乾不理解自己全心全意学习自己崇拜的父亲,全心全意的做事反而换来一阵训斥。也不明白自己被训斥后,重新做得更好,反而换来更大的训斥。
经秦风如此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