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也很简单,现阶段能够与美国航空制造业进行竞争的,放眼世界也只有一个空客而已。
波音独占鳌头,空客紧随其后。在商业飞机制造领域,飞机的生产订单往往要排序到几年以后,航空公司和船运公司的运作模式有所类似,飞机这种资产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拿货越快价格越高,拿货越慢价格越低,这就要考虑几年时间里航空业的行情。如果行情紧俏,航空公司才会舍得花大价钱在飞机制造商那里插队购买。
这样一来,麦道作为世界第三的生产能力,谁能并购麦道谁就能大大缩短自己的正常排序拿货周期,进而对航空公司吸引力大大增强。这还没计算拿下麦道之后,航空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绝对优势,垄断导致的成本下降,机型销量上升摊薄研发成本……
一旦波音收购麦道,其获得的优势绝不仅仅是麦道本身,而是波音彻底走上航空制造业神坛的最后一步。从此以后,空客虽然还是第二,但却要面临几乎丧失问鼎天下的可能。
这对于欧洲航空制造业、航空公司,以及支持发展航空产业的各国政府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
空客在欧洲的影响力绝对不小,七十年代空中客车公司成立,其股权是欧洲宇航防务集团100%持有的。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涉及的业务,更包括军用飞机、直升机,制导武器和电子作战系统,航天发射、轨道卫星等一系列的航空航天系统产品。
这么一个欧洲的庞然大物,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内最宝贵的资产,就是空中客车公司。以至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集团总部干脆抢了空客的名头,自称起“空客集团”来,将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旧名弃若蔽履。而其原本辖下的空客公司,就这么莫名其妙、一脸懵逼的继续顶着空客公司的名头,和集团总部重名了。
有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做靠山,空客公司在欧洲是拥有着普遍影响力的。自打波音露出要收购麦道的企图,空客上下就已经警觉了起来,保持着对事态进展的密切关注。
但是让空客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差异的是,自己这边还没用力,忽然欧洲舆论就开始普遍对波音收购麦道关注了起来。
说起来波音也是有点冤,在对外宣传上波音不可能否认自己对麦道的收购企图。虽然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其对麦道的收购计划只是为了破坏格鲁曼对麦道的收入,进而将中方的百亿美元订单揽入怀中。
要说波音有没有收购麦道的心?那当然是有的!波音也知道收购麦道对它意味着什么,怎么可能会没有这个想法。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没有胡总开挂的波音,可没有一次拿出上百亿美元的能力,收购麦道力不从心。
1991年的麦道此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波音想迎娶麦道,是凑不出这笔彩礼钱的。只有在麦道竞标ATF战机失败,未来集团业务无以为继的时候,波音才能乘虚而入。
另一个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1996年ATF战机项目已经确定波音中标。这时候波音收购麦道,是有五角大楼极力推动的。当时的国防部长威廉佩里认为一个垄断的波音对军力提升更加重要,于是支持了波音并购麦道。
为此美国官方出面,对欧洲各国担心波音垄断的声音进行压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换,以摆平欧洲的反对声音。在这些利益交换条件里,甚至还包括了允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收购一部分麦道军用技术的要求。
在这一系列的特殊背景之下,麦道这才终于被波音揽入怀中。
而在1991年呢?麦道如今还是ATF计划的竞标方之一,而波音的大恩主威廉佩里还没有登上国防部长的宝座,波音手里的小钱钱更是捉襟见肘。
面对格鲁曼的横刀夺爱,波音此时也只能是定下了一个最低的期望。拿下麦道30%的股份,联合其内部对格鲁曼不满意的股东,让格鲁曼的收购失败。
但是这些话,波音是不能对外面直接说的。
怎么说?对那些指望波音收购麦道之后,等着股票价值上涨的股东说我们就没有这个计划?
对麦道同意股份置换的股东说,我们其实是晃点你们的?
对格鲁曼说波音怕了你们,不敢正面竞争,只要把你们的生意搅黄了就算胜利?
对中国人说,我不是要收购麦道,只是为了要坑你们的钱?
波音想死吗?
既然作出了收购麦道的样子,波音就不可能自曝其短。哪怕是撑门面,也要表现的好像志在必得一样。
面对欧洲方面突然甚嚣尘上的“波音威胁论”,波音方面有苦难言。总不能说“我们其实是假打的,就没真想收购麦道”,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在波音的沉默应对和持续推进收购之后,很快欧洲舆论的风向也吹到了政界。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一直以来都在谋求政府方面的政策应对,然而波音毕竟刚刚开始着手收购麦道,双方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动向。在这种时候就有政府出面,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不过官字两个口,上也有理、下也有理,全看怎么说罢了。一个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力量还不足以指使欧洲的官僚们,但当欧洲金融集团的势力也加入其中,情况又自是不同。
报纸上、电视里,广播、杂志,甚至是这段时间里的很多欧洲大学的讲座,都频繁的开始谈论起波音如果收购麦道,将会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影响。波音如果在航空制造市场获得垄断地位,欧洲航空制造业萎缩,究竟会有多少人面临失业?又有多少技术领域受到影响?
这是普通人关心的方面。
而财经界也频频发问,波音收购麦道对关贸协定的内容是否构成违约?如果开了这个先例,那么欧洲的其他产业是否会受到影响?波音收购麦道,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垄断法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的舆论尽操与传媒集团之手,而传媒集团背后的幕后黑手,则属于金融界。
传媒集团对资本的依赖,远大于制造业。因此当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出面说项的时候,他们不过是不紧不慢的发了几篇新闻,制造来了一点杂音而已。
然而当被资本狠狠的抽了一鞭子之后,传媒集团们顿时快马加鞭,制造起了一片舆论大潮。
舆论关注还只是第一步,而紧接着从各方传递过来的现实压力,推着欧洲官僚们迅速的驶往了对波音制裁的快车道上。
德国方面,MBB对其国内政坛影响不容忽视。英法荷兰等国,各家最强大的保险公司背后,肯定是错综复杂的政坛关系网络,何况保险业的稳定更直接关系到各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丝毫不容有失。至于其他的欧洲国家,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和瑞士再保险公司,以其广泛的国际业务影响力,也足以形成一个普遍的联盟。
这样一来,在空客方面一脸懵逼的状态下,欧洲政坛迅速的作出了对波音收购麦道的剧烈反应。欧洲十五国外长在苏黎世展开紧急磋商,讨论波音并购麦道欧洲应该作何反应。
鉴于波音收购麦道在航空制造业形成的垄断地位,空客将面临不平等竞争的可能。因此,欧洲各国宣布将对波音执行为期一年的制裁。
在这一年时间内,波音在欧洲各国签署的独占供应协议,将面临100%的进口税额增加。
这也就是说,波音在欧洲的一些航空公司签署的,一定时间内只购买波音飞机的这种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将会面临进口税率翻倍的惩罚。
这类协议本身就有垄断嫌疑,虽然肯签署这种协议的航空公司很少,但是可以相见这些都是波音的“铁粉”。这些铁粉的利益损失,对波音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将会造成沉重的打击。
这份制裁决议的出台,如果是往常时日,对波音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一年期的制裁,还只是针对专属协议,波音是完全能吃下来的。不论是补贴还是降价,或者干脆延期交付,绕过制裁的方法有很多。
但问题是,现在并不是普通时期,波音本身也并非风平浪静。
在股票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波音股票抛盘的时候,忽然爆出波音受到欧洲制裁。哪怕这份制裁决议的涉及面很小,但这无疑是表达了欧洲的一种态度。
波音此时还只是收购了麦道10%的股份,欧洲就已经开始进行制裁。那如果波音收购麦道的比例继续扩大,谁能保证欧洲不会干脆将波音关在欧洲航空市场的大门外?
股票市场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投资者的信心。一旦普通投资者对企业股票的信心丧失,基本面的数据再好也无法阻止股价的下跌。
波音股价在收购麦道的同时,狠狠的挨了一个闷棍。
第七百一十六章 从心的波音()
波音坐落在西雅图的总部最近这两天里,气压低的简直能让人窒息。
对于很多波音的高管来说,这种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作为业界龙头,从来都只有波音来摩擦别人,什么时候居然沦落到被别人摩擦了?
如果对手是空客或者洛克希德,波音倒也能够接受,至少挫折感不会这么强。
但在得知了自己真正的对手之后,波音上下的心情是非常怪异的。
格鲁曼收购麦道,开始竟然是因为中国人世界首富胡文海的提议。
格鲁曼收购麦道的上百亿美元,是胡文海从石油期货市场上捎带手赚来的。
早在半年前,波音的股票就被人秘密建仓,以在关键时刻放出打压股价——这笔生意实际上是赚了钱的,半年前波音的股价还没有这么高,是介入收购麦道之后,明显被人炒上去的。
麦道同意被格鲁曼收购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方面的百亿美元世纪订单。提供这份订单的,实际上是中国的中铁建投银行,背后的大股东之一还是新科集团的胡文海。
欧洲的联合保险团队组建是胡文海一手筹划,四百亿美元的索赔金额,就是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们今天能被胡文海用来对付波音,可以想见,只要是欧洲这几家金融财团的触角范围内,今后都将为胡文海所尽情利用。
从普通人的角度事后复盘,这样再看来,这一系列行动背后的意味实在是太恐怖了。
多智近乎妖。
胡文海想要做到这一切准备,首先要准确预见海湾战争的爆发,预见美国肯定会干涉油价,预见麦道的经营困境,预见中国会大量采购航空客机,预见美国方面会使出盘外招,预见美国在伊拉克会陷入泥潭,预见美国会转而寻求联合国的决议支持……
人啊,就怕自己吓自己。
实际上胡总哪有这么夸张?他在投资石油的时候,差点被美帝给坑的前功尽弃。后来伊拉克的战局发展,更是完全脱离了他对历史的认知。
事情搞到这么大,胡文海自己其实也是有些懵逼的。
只不过之前一些准备确实也起到了作用,波音干涉麦道被格鲁曼收购这是应有之意。而提前收购波音股票,则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能用上当然最好,用不上也不会亏钱,何乐不为?
说到底还是一个问题,波音觉得自己很牛逼,因为它的对手是格鲁曼、是麦道、是空客,是新科集团,是胡文海。
他们错了。
波音真正的敌人,是中国,是欧洲的国家力量。胡文海自己能协调中国在联合国的投票吗?能开发出足以影响伊拉克战局的武器装备吗?能在石油市场绝地逢生吗?能命令欧洲十五国外长,联合作出对波音的制裁吗?
波音对抗的,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渴望掌握航空制造能力的强大愿望。
胡总又不是一拳碎星的绝世高手,他就是全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是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联合国五大liumang之一。
没有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强大国家做背景,他什么也不是。
波音不仅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自己的对抗对象,更是最终把这一切的功绩都归结到了胡文海的身上。
再结合一下胡总之前的战绩,波音这段时间里,可想而知诸位高层们会是什么心情。
没有面对过胡总的那种感受,很多人对胡总的传说总是不屑一顾,认为太过夸大,以至于脱离实际,更像是路边的地摊文学杂志里荒诞不经的小道消息。
但是当波音认真起来,将自己的对手资料完整的搜集起来之后,确实是被吓到了。
随便买个彩票,能中奖一百多万美元。
随便写个化学式,能创造一年十亿美元专利费的蓝色小药丸。
没有实验室,单凭自己脑袋想,设计出了锂离子电池。
没当过一天兵的人,能指导未来战争的发展模式。
和摩托罗拉谈晶圆厂的项目,顺手组成了个十八路反IBM联盟,把IBM从计算机霸主位置上掀了下去——注意,他能够成功的关键,还是早两年就收购了的思科公司。
随便做空一下美国股指,然后就发生了留名史书的世纪股灾。
Igct、总段造船,后面还有cdma90。更不用提,胡文海在苏联秀的一波神操作。
这tm的是人干事儿?至此,胡文海的妖孽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被蒙头打了一闷棍的波音,本来只是想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对手,以从容应对。
然而在弗兰克安德森施龙兹总裁对情报部门提交报告反复询问之后,在菲尔康迪特副总裁将其斥为“八卦小报都不敢这么编故事”的言论被屡屡打脸之后,波音高层管理者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这个世界确实有tm开挂的人,显然他们的对手就是现成的例子。
越了解就越心慌,等到情报部门再三确认了核实之后的消息,一个问题被紧急摆上了波音的会议桌上。
要不要继续与格鲁曼争夺麦道?
“我必须要声明一点,我本人是绝对的无神论者。我信仰上帝,但我更相信科学。”
施龙兹一脸严肃,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论胡文海的履历多么不可思议,我坚信一定有着科学的解释。这些事情绝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做到的,其背后肯定有着中国政府、以及其他什么组织势力的协助。”
“我倒宁愿是胡文海本人有什么神奇的能力,那只要解决他一个人就好了。”
菲尔康迪特坐在位置上,默默的念叨着:“如果把这些事迹都合理化,背后代表的力量会更加吓人才对啊!”
真要有科学的解释,美国总统当中国间谍也未必能做到这种程度吧?
施龙兹没有理会菲尔康迪特的碎碎念,而是继续主持会议,正色道:“这几天波音的股价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我想各位董事和管理者都很有压力。波音对麦道股票的收购,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麦道的小股东对出手股票变得非常谨慎,往往要溢价300%以上才能成交。”
“至于说股票置换,波音的股票对麦道的股东来说,吸引力也已经大为降低。这实际上就已经宣布,我们波音对麦道的收购失败了。今天的会议,我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波音对麦道的收购,是否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菲尔康迪特不等施龙兹说完,便抢过了话头,干脆的说道:“施龙兹总裁说的没错,我们的真正对手是新科集团和胡文海。这个人我们了解的越多,就越感觉到他的可怕,或者说隐藏在他身后的那些阴影的可怕。但也正因如此,我必须提醒各位——”
他瞪着熬了几个通宵没闭上过的血红色的眼睛,语气阴森的说道:“一旦格鲁曼收购麦道,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根本就是麦道要被新科集团所收购。想想看,把胡文海这种人放进航空制造领域,我们的日子还能好过吗?”
“与其以后要天天和这个恐怖的家伙打交道,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一下,争取把他挡在外面。”
一位高管皱眉,摇头道:“可我们已经没有筹码了,再继续收购麦道,欧洲方面的反应会更加激烈。如果失去欧洲市场,收购麦道也无法弥补波音受到的损失。”
“是啊,波音这段时间的股价下跌,已经对投资者造成了很糟糕的影响。”另一位执行董事点头,附和道:“我们应该对股东的利益负责,继续对抗下去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太夸张了胡文海所代表的力量,航空制造业是技术性极强的领域。我们都知道波音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上万个供应商,高尖端工业的持续投入,上百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以及高素质的工人团队这才是波音的立足根本。”
“对、对,胡文海在其他领域或许很厉害,但航空制造业可不是光凭运气能搞好事情的。”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让中国人进来也没什么,到时候他们就会知道,航空制造业和纺织与玩具生产是完全不同的!”
说到底,在金融领域,波音这些人是真被胡文海给打怕了。
不过在工业制造领域里,这些人却又有着强大的自信。玩金融波音或许差了一些,但“没有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航空制造业的龙头老大波音对此深信不疑。
既然不能阻止新科进入,那么就干脆放开市场,在我们的优势项目上狠狠的教他们做人好了!
麦道本来就是波音的手下败将,中国人拿到麦道难道就能挑战波音了?
菲尔康迪特面色铁青,看着其他的同僚们表面豪情万丈、但内心里如同受惊的兔子般瑟瑟发抖的样子,绝望的在座位上长叹一口气。
他知道,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格鲁曼对麦道的收购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魔都技术普查()
“何部长,事情可能有些麻烦啊!”
上飞新任的总经理苟观双手捧着电话,忧心忡忡的说道:“龚国政那帮人现在根本不来上班,甚至之前还交了辞职信过来。眼看着技术普查的队伍就要进驻上飞了,到时候成果拿不出来、通不过评审,咱们这些动作可就白做了啊!”
“急什么!”
电话里,何副部长的声音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