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坦克启示录-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到特洛德、安德烈的两个小队,在真正的和拉蒙特交手之后,他们发现拉蒙特的手里,除了他们最近经常看到的萤火虫和克伦威尔之外,还有一种他们未曾见过的战车——虽然其看起来有些像克伦威尔,但是若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其和克伦威尔并不一致,尤其是在主炮上面,比起克伦威尔来说,其更像是萤火虫。

    其实,不要说特洛德他们了,就是英国军队自己本身,见过这个型号的,其实并不多。而作为英军拿出来,准备撑得起台面的坦克,其至少是在现在,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彗星坦克(Tank…Comet),代号A34,也是英军准备用来替代,在口碑上面并不令人满意的克伦威尔的续作。其在车体结构上面,大体保持了克伦威尔的基础,但是由于更换了更加强大的17磅,所以在炮塔大小和结构上面,其和克伦威尔比起来,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

    其实,彗星的研发时间相当的短暂,因为使用了克伦威尔的零件,所以从接到研发指令,到制造出样车,也不过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但是,时间上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上面的缩水,相反的,这是一款在当时对于英国人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且均衡的产品了。

    而说道彗星,就不得不说其的替换目标——克伦威尔巡洋坦克。这款坦克本来是延续了英国的高速巡洋坦克风格,在战场上面有如野马一般。

    但是,可悲的是,英军在实用起来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如此之高的速度。相反的,克伦威尔在火力上面的疲软,才真的让他们感到捉襟见肘。

    而在这之后,英国人就开始深入反思他们在装甲单位火炮能力上面的欠缺,而这个反思也是相当有成效的——英国人发现他们所使用的17磅反坦克炮,在对阵德意两军的装甲单位的时候,拥有很不错的表现。

    为此,他们将17磅炮进行了改款,虽然性能不比当时身为反坦克炮时了,不过却仍具有很好的性能。

    但是,英国人虽然卧薪尝胆的将好的主炮打造出来了,却发现他们手头的战车,并没有哪一款能很好的承载这门优秀的主炮。反倒是美国人援助过来的谢尔曼,在相容性上面更胜了一筹。

    虽然目前阶段有谢尔曼来用,但是不研发自己的战车,却始终不是一回事。就这样,在代替克伦威尔和萤火虫的道路上,彗星大胆的迈出了这一步,但是是否能够成功,却还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保守改进() 
而其能够将特洛德他们压制的不敢抬头的原因,还是因为彗星所使用的这门77毫米HV75主炮。其在穿甲能力上面有着相当优秀的表现,这一点,是安德烈他们所使用的85毫米ZiS…S…53主炮完全不及的。

    对比起英军原版的17磅炮,在使用APCBC(被帽穿甲弹)的情况选,其在500米上能够击穿30度倾斜的109毫米均制钢装甲,虽然比原版的150毫米要低不少,但是仍旧是一门相当不错的主炮。

    而其能有如此之高穿透力的原因,还是因为其炮弹的初速度是相当之高的。对比起当时同种类型的战车,可以算是一个上乘的产品了。

    不过呢,要是他们使用的是APDS(脱壳穿甲弹)的话,那么其的穿甲能力,还是会上一个档次,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结果。这一点,不要说安德烈他们的136工程了,就是特洛德他们的豹式,也是望尘莫及的。

    只是,不管是在配备数量,还是在实用性上面,APDS的能力却还是不太能让人靠得住。这不是说他的穿甲能力不够,而是其在射击精度上面是不太能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脱壳穿甲弹,更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曾经有英军装甲兵坦言过,在一般能保证精度的前提之下,一般的炮弹,也就是被帽穿甲弹还是能保证击穿大多数目标的。此时使用脱壳穿甲弹,无疑将是一种浪费。

    而在被帽穿甲弹无法击穿目标的情况下,脱壳穿甲弹在这种距离上,精度也就没有办法保证了。也就是说,脱壳穿甲弹在很多地方都没有用武之地,这也让英军本身,开始思考这种炮弹到底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说完了彗星这门主炮的威力,那就说其和克伦威尔相比,改动最大的炮塔——首先从外观上面看去,其的炮塔就要比克伦威尔的要大。

    而在装甲防护上面,其也是相较于克伦威尔来说,更加坚固了一些。其正面和炮盾为101毫米的铸钢,而侧面和后面分别为63和57毫米的轧钢,至于顶部则是25毫米的轧钢。

    很显然的,虽然说特洛德他们的豹式在炮塔装甲上面是个缺点,但是比起豹式的装甲来说,彗星的炮塔装甲则更加的脆弱一些。因为,其在装甲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是依旧采用了英军传统的垂直装甲设计。

    而说到垂直装甲,那么继承了克伦威尔车体的彗星,就依旧还是存在着一个致命伤——防弹外形较差。

    在开战之初,很多国家其实都使用的是垂直装甲设计,这里包括英国、美国、部分苏联战车,甚至是现在在坦克制造层面上面,颇有高度的德国。

    如果要真说起来的话,法国人或许还真的是当时少有的,有‘浪漫主义’的设计的国家了,其的倾斜装甲设计,虽然还远没有后来的苏联成熟,但是却已经算是半个先驱了。

    只可惜,其在坦克战上面的失败,让这个‘先驱’还未发扬开来,就已经胎死腹中了。而后,在和苏军的较量之中,认识了倾斜装甲的防弹外形是有多么好之后,德军也开始逐步放弃他们垂直装甲的设计,而大胆学习苏军的方案,改为倾斜装甲。

    在这里,法国人的剑走偏锋就暂且不谈了,美国和德国虽然在坦克的制造工艺上面,非常瞧不起苏联。但是却不得不佩服苏联人是如何设计出,防弹外形如此之好的坦克的。

    当然了,他们在怀疑这一点的同时,也在怀疑那好几个斯拉夫民族壮汉,是如何能挤进这样一辆内部空间十分狭窄的战车,并且还能发挥出作战效率的……

    在这里,美军开始学习了苏军的低矮外形,让很多战车变得更加低矮一些,在这里面,切尔西所使用的T23就是一个尝试,至少从目前的情况上面来看,其在战场上面的表现,确实还是要比谢尔曼强不少。

    而德军,由于设计上面的弊端,没有办法降低车高,所以只能在装甲上面做文章。而豹式也就是这么出来的,对比起虎式这种重型坦克来说,豹式中型坦克,在正面防护上面,反而是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现。

    但是呢,就在其他国家开始学习的时候,英国人的固执劲头却上来了,他们还是对于垂直装甲的设计不死心,虽然不得不夸一下他们改装出来的17磅坦克炮的性能,但是在坦克防弹外形的设计上面,他们无疑是做的最差的一家。

    (PS:这里指的是防弹外形,并非防弹性能,请区分对待。)

    不过就算是如此吧,彗星的防弹性能,还是较克伦威尔有一定的提高——其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从克伦威尔的64毫米变为了76毫米,车体顶部则由20毫米变为了25毫米。虽然依旧有些可怜,但是毕竟还是提高了。

    在动力上面,由于彗星和克伦威尔同样采用了600马力的发动机,加之彗星的改装使车重有所增加,所以这方面不增反降——其的单位功率从克伦威尔的22马力/吨降为现在的18马力/吨,而在极速方面,其也由克伦威尔的61千米/小时降为现在的51千米/小时。

    这也就使得克伦威尔引以为豪的速度优势,打了一个折扣,只是其在现阶段来说,还是相对十分不错的。

    而在机动性上面还有一点要提,那就是彗星和克伦威尔虽然同样使用了‘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但是由于彗星在车重上面更加的突出。所以,在原来五个大负重轮的基础上面,增加了四个托带轮。而就是这四个托带轮,使得彗星在高速行驶的时候,震动反而是要比轻量型的克伦威尔要小很多,乘坐的舒适性自然也就上去了。

    只是,仅仅是这种程度的平稳增幅,对于在能跑到50KM/H的高速的彗星来说,其在如此之高的速度之下射击时,对其的帮助并不算太过于明显……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彻底报废() 
两军之间的步兵战斗已经僵持了好一阵子了,虽然英军这边没有太过快速的进展,但是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没有什么能让他们输掉这场战斗的理由,毕竟人数优势是他们最大的力量所在。

    而二军这边,主要依仗的装甲单位,却还是同样的被英军以数量进行着压制,纵使他们在质量上面拔群,但是在这种纯阵地战里面,很多的优秀属性是根本发挥出不来的。

    当然了,对于这个情况,特洛德和安德烈其实早就预料到了,但是他们在这之前,还是妄图通过一些刁钻的战术,来避免现在的这种窘境。只是可惜的是,老练的拉蒙特,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但是即便如此,特洛德手里的底牌,也并不是全部都打光了——在英军战车准备再一次向前推进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一轮打击。

    虽然这轮打击算不上猛烈,甚至没有一辆坦克因此而受到重伤,但是另英军奇怪的是,这轮打击的来源到底是何处。毕竟,不管是特洛德的小队,还是安德烈的小队,都已经被他们死死的压在阵地里面动弹不得了。

    但是,也就是在英国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瞬间,特洛德和安德烈的两个小队就立刻将坦克顶了出来,对着英国人的战车就是一轮无差别齐射!

    “嘭!嘭!嘭!嘭!”

    不过,英国人虽然有些惊讶,但是还是立刻就缓过神来,朝着特洛德他们反手就是一轮还击。

    在这样突发性的战斗之中,战斗双方实际上都没有办法保证各自射击的精准度。因为在如此只短的时间之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瞄准射击这一系列步骤的,他们需要的,也不过只是运气罢了。

    而在这场较量运气的比试之中,拔得头筹的是贝拉的IS…2,。虽然作为在场战车里面,口径最大的一辆,但是其并没有因此而落后于其他的战车,反而是先行命中了目标。

    现在两军装甲单位,交战的距离大约是七百米,在穿透力上面来说,双方都足以击穿对方的装甲。而IS…2所使用的43倍径122毫米D…25T型主炮,在使用普通炮弹(AP)的时候,其威力则是要比虎式和豹式要更为强劲,在这样的情况下,击穿此时英国人已经不入流的装甲设计,则更是相当轻松的。

    巨大的弹头,就像是直接撕裂开了这辆倒霉的克伦威尔装甲一般,生生的从炮塔和车体的连接处钻进了去。只是,不知道是D…25T的穿甲能力实在是过于优秀,还是克伦威尔的装甲却是已经难入主流,这枚炮弹在七百米的距离上打中了其并击穿之后,甚至还将其直接贯穿开来,将其活生生的打出了一个大洞。

    虽然其内部的一些成员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但是这辆克伦威尔却是已经是完全没救了。没办法,对于这一款不论是在装甲,还是在火力上面,都没有什么优异之处的战车,这么就被送下舞台,或许就是它的命运吧。

    不过,虽然贝拉的IS…2完成了首个击毁,但是在后面的对峙之中,还是特洛德他们的表现更为出色。因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虽然136工程不管是在防弹外形,还是在机动能力虽然都相当不错,但是在火力上面,却还是比不过现在占了顶级坦克半壁江山的德军阵营。

    不过,特洛德他们的还击,虽然猛烈,却也是极为短暂的,在英军那边重整旗鼓之后,他们就不得不退缩回来了,否则在这样的数量差距之下依旧不识时务的与之对战,那绝对是最愚蠢的办法。

    “所有车组,汇报情况!”

    在撤退完成之后,特洛德第一时间就命令他的队员们汇报损失的情况,因为就算他刚才没有机会去关注其他车组的状况,但是他确信,在那样密集的火力之下,没有一点损失的可能性,实在是有点微乎其微。

    “特洛德……我的……主炮坏了……”

    正如特洛德所料,在听到希尔德的汇报的时候,这次战斗之中,他们小队里面第一个丧失战斗力的单位出现了——希尔德的虎式。

    虽然让特洛德稍感欣慰的,是希尔德的整个车组虽然也因为剧烈的震动受到了一定程度轻伤,但好在并没有谁牺牲或是受重伤,在人员上面没有损失,是特洛德现在唯一能够忍受的底线。

    一边听着其他人的汇报,特洛德一边回头看去,此时此刻,他也才看到了希尔德的那辆虎式,到底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在其的主炮偏左侧,有一片漆黑和一个很深的凹陷,但是却并没有击穿。看来,也就是这一下攻击了希尔德虎式的主炮,虽然以特洛德的角度来看,并不能确认这次的事故是小是大,能不能修理。但是从现在枪林弹雨的情况来说,就算是再来两个汉斯,都不可能在战时完成修理的工作。

    但是,就当特洛德即将听完所有人的汇报的时候,无线电里面却没有人跟上了,在本应该有八个人汇报的电台里面,却只有七个人完成了汇报,而其中少了一个,其正是斐迪南的车组指挥官——安菲特里。

    特洛德后背顿时升起了一股恶寒——虽然在这样的距离之下,正面几乎有着全面防护的斐迪南,可以说是现阶段他们所有战车里面最为安全的了,但是实际上也并不能排除那小概率击穿的可能性,而真要是那样的话……

    “特洛德!安菲特里举旗了!”

    在汉斯的提示之下,特洛德向着安菲特里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安菲特里打开了位于战车后方的舱门,然后对着他们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子。

    事实上,安菲特里并不会旗语,所以现在挥旗也不过只是为了表达一个信息——她还是安全的。

    而对于安菲特里失去联系的原因,虽然特洛德还不能下定论,但是介于斐迪南的电台表现一直不算好,所以特洛德推断可能是其在刚才的战斗之中,彻底报废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损失() 
在挥了几下旗子,感觉到特洛德那边差不多已经收到信号之后,安菲特里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才和装填手一起用力的将后舱门给关上。

    而此时安菲特里车内的情况,其实也正如特洛德所预料的那般,其的电台,已经是派不上用场了。不过,其并不是在刚才的一轮战斗之中报销的,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在与英军的火力对拼里面,这台电台就相当不争气的完蛋了。

    实际上呢,在二十分钟前,也就是英军还没有推进到这个距离的时候,安菲特里的斐迪南,作为这个混编部队里面,正面防护能力最为可靠的战车,其在前方真的是没有少吸引火力。

    一方面,是因为安菲特里的位置在阵地中部,而大多数的豹式、136工程则在阵地后部;另一方面,其他战车漏出来的大多只有炮塔,而安菲特里的斐迪南则露出了大半个战斗室,所以在瞄准的时候,这个稍大一些的目标,自然也是受了不少的照顾。

    但是,就像是其曾经在东线战场作威作福一般,在这西线战场,斐迪南依旧是坚不可摧的至少在目前英军炮火的打击之下,费迪南的装甲可是接受住了考验。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此时在这个混编小队里面大多数车辆,都是依靠防弹外形来提高防御能力的,但是斐迪南却不然,其可是实打实的以装甲厚度来决胜的——正面两块一百毫米的均制钢装甲在组合起来之时,使得当时绝大多数的坦克炮都无法在常规的作战距离下面击穿它的正面装甲。

    而正因为如此,要不是特洛德那边说的要小心行事,安菲特里此时肯定还会将坦克直接开出去和英国人对拼的,虽然,那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坚不可摧的斐迪南,它的电台的表现却糟糕的令人发指。在这之前,我们也曾提过其因为电动机的干扰,而在通讯的时候有过多杂音的事情。但是这次,却也不只是杂音那么简单了——

    在刚才,一枚来自彗星的17磅炮弹狠狠的打在了安菲特里的费迪南的战斗室装甲上,和刚才打过来的炮弹一样,其虽然给予了车内成员不小的震动,但是却还是对于斐迪南坚硬的装甲无能无力。

    但是这却没完,在这轮震动还没结束的时候,另一枚来自萤火虫的17炮弹同样是击中了其的战斗室,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却给这辆斐迪南带来了更大的晃动。用安菲特里的话来说,就算是军部里面最破烂的卡车,都不会有这么的颠簸。

    而就是这样的剧烈震动,让车内的几人暂时失去了战斗能力,而当他们缓过神来并开始继续战斗的时候,通讯兵却发现电台怎么也打不开了。不管他怎么尝试,甚至是使用枪托进行敲打,电台都没有要恢复的迹象。

    安菲特里不信邪,也过去敲打了几下,但是结果却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因为剧烈的晃动,安菲特里他们的电台,就这样完蛋了……

    这个结果让安菲特里十分的郁闷,自己的战车本来在装甲上面是最可靠的,结果却是敌人在根本没有击穿他们的情况下,就把他们的电台打坏了,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在郁闷的同时,安菲特里也开始有点担心了,因为他们的装甲虽然是最靠谱的,但是车内的零件就不是那样了。像是主炮这种都是暴露在外面的配件就不说了,而最另安菲特里担心的,还是斐迪南那一只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

    要是其因为过于猛烈的打击,出现了什么毛病,到时候要是这场战斗真的打不赢,准备撤退的话,她岂不是要准备弃车撤离了?

    虽然安菲特里对于她的这辆斐迪南有各种不满的地方,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如果再给她一个从她见过的,所有的德军战车里面挑一辆的机会的话,她还是会选择斐迪南。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其那凶猛的火力,和无可置疑的正面防护能力。

    纵使别人对它的评价优劣参半,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