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不可能时刻保持对所有作战部队的控制。秦齐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决定现代战争的主要因素不是高效率的指挥体系,而是建立在对基层部队的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的,以指挥官的长远判断为主要依据的战前决策体系,也就是完善、合理、有效、明确的战前部署与作战计划。
简单的说,就是在制订了作战计划之后,放手让作战部队去干,在作战行动中尽量少对作战部队进行干扰。
当然,说话容易,实际操作却不简单。
迄今为止,能够把这套理论于实践的就只有秦齐楚。他能做到,只是因为他为此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八章 电战登场()
在回到国内之后,秦齐楚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新高峰”基地。即便在担任作战处长之后,秦齐楚也很少回空军司令部。只不过,他在“新高峰”基地做什么,空军司令部从来没有对外宣布。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新高峰”基地的半年时间没有白费。在他回到空军司令部之后,空军就对装备发展规划做了调整,取消了一些,也增加了一些,还对一些研制计划的优先级别做了调整。最显著的就是,把j…16的装备计划完全推翻,最先采购的不是原先计划的多用途型,而是电子战型。
现在,这些获得了最优发展权的j…16即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要说什么的话,只是给秦齐楚的时间太少了。到冲突爆发的时候,空军只收到了八架具备作战能力的j…16。
按照空军提出的要求,首批生产与交付的j…16都是电子攻击机,军方编号为j…16dg。
严格说来,j…16dg是华夏的第一款电子攻击机。虽然在此之前,空军与海航早就对部分j…11b与j…11c做了改进,使其具备了携带电子对抗吊舱与反辐射导弹的能力,也可以用来执行防空压制任务,但是受到基础设计限制,这些半路出家的战机都算不上是真正的电子攻击机。
很简单,在执行电子压制任务的时候,j…11b与j…11c的效率都不够高。
j…16dg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除了保留有限的空战能力与打击能力之外,这种战斗机的主要系统全都针对电子打击重新研制。在典型任务模式下,j…16dg能携带两具大型副油箱、三个多功能电子对抗吊舱、两枚反辐射导弹与两枚自卫用的格斗导弹,对一千二百千米内的防空雷达进行压制与打击。如果不带反辐射导弹,则能在距离基地八百千米的地方执行两个小时的电子压制任务,或者伴随攻击机群打击一千五百千米内的目标,即为攻击机群提供护航。
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即便放眼全球,也无机能出其右。
当然,电子攻击机最擅长的就是进行电子干扰,而且是压制干扰,瘫痪敌人的各种电子设备。
此时,东海上空,四架j…16dg正在执行伴随护航任务。
这四架j…16dg掩护的是八架j…11b。
因为由同一平台改进而来,除了j…16dg是双座型,而j…11b是单座型,两种战斗机在外形上的区别微乎其微,所以两种战斗机的雷达信号特征也几乎是完全一样,几乎无法区分出来。
可以说,这也是j…16dg的一个优势。
在伴随同类型重型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敌人的预警机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即无法及时发现机群里的电子攻击机。
既然发现不了,又如何克制呢?
要知道,在防空作战中,防守的一方必须首先打掉对方的电子攻击机,不然己方的防空系统就会受到威胁,甚至会被彻底摧毁。不管是地面的防空雷达、还是空中的预警机,都是电子攻击机的打击对象。不要说四架电子攻击机,哪怕只有一架,也能够让防守方产生如芒在背的感觉。
现在,扶桑空中自卫队就是这种感觉。
在探测到那批华夏战斗机的时候,e…767的雷达就受到了干扰,而且立即断定来袭敌机当中有电子攻击机。
因为华夏战斗机还在数百千米外,所以干扰不算强大,影响也不是很大。
只是,e…767上的指挥员不敢有半点怠慢,立即呼叫了附近的防空战斗机。如果让华夏的电子攻击机逼近,干扰会迅速增强,e…767的探测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也就未必能够及时发现逼近的危险,比如j…20a战斗机。此外,那些华夏战斗机径直向预警机扑来,很有可能就是冲着预警机来的。如果无法及时消除来自电子攻击机的威胁,那么e…767就只能转向撤离。没有了预警机的支持,战场上的扶桑战斗机就会丧失最重要的依靠,必然会被华夏战斗机蹂躏摧残。
当然,e…767上的指挥员也没有慌乱,因为掩护他们的是f…22a。
此时,扶桑空中自卫队已经接受了第二批由花旗提供的十二架f…22a。虽然这些战斗机刚刚抵达,需要进行维护与检查,然后还得转场飞到琉球,暂时无法使用,但是有了这批战斗机,扶桑空中自卫队底气更足,而且不再需要担心没有战斗机去轮换巡逻的f…22a,也就把部署在琉球的f…22a全都派了出去。
也就是说,此时在战场上巡逻的f…22a达到了八架。
显然,这已经超过了掩护e…767的需要。
即便面对的是j…20a这个同级别的对手,在没有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也只需要四架f…22a为e…767护航。出动更多的f…22a,不但对掩护e…767没有太大的帮助,还会耗费宝贵的战斗力。
其实,掩护e…767的f…22a只有四架,另外四架在e…767东面一百多千米外。
按照扶桑空中自卫队的安排,这四架f…22a将为即将出发的f…35a机群护航,掩护这些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因为之前已经派遣突击部队进攻,所以空中自卫队的参谋认为,华夏空军将会加强掩护力度,甚至会把防空范围向东推进一百千米,从而阻止f…35a战斗机在远处投弹。如果华夏空军用j…20a执行防空任务,那么f…35a在投弹前后就很容易遭到攻击,也就得安排护航战斗机。如果威胁加剧,还要提前夺取制空权,而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只有f…22a。
接到e…767的指令,在其西面的四架f…22a立即转向迎战来袭的华夏战斗机。
四对十二,数量差距悬殊,不过四名f…22a的飞行员毫不慌张,也毫不畏惧,他们对自己驾驶的战斗机有足够的信心。
要知道,在花旗空军举行的对抗演习中,f…22a就没有输过。至于输掉的那几次,其实是对抗双方处于严重的不平等态势,即对抗f…22a的一方获得了各方面的支持,而f…22a则是孤军奋战。在均等态势之下,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在空中战胜f…22a,哪怕被各国寄予厚望的f…35a。
四架f…22a在转向之后没有加速,也用不着加速,因为其巡航速度就有一点七马赫。
这个速度,即便是驾驶f…22a的扶桑飞行员都感到十分震惊。很简单,在花旗接受训练的时候,他们被明确告知,f…22a的最大巡航速度为一点四马赫。要想飞得再快一点,就得启动加力燃烧室,而加力状态最多能维持几分钟,因此只能在空战中使用。显然,扶桑飞行员知道的速度性能指标其实是“猴版”f…22a的,而花旗空军装备的f…22a使用的是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这些f…22a来自花旗空军,而且是紧急交付,自然不可能在交付之前换上削弱版的发动机。
一点七马赫的巡航速度,已经超过了很多战斗机的最快速度。
几分钟后,四架f…22a已经飞到了距离j…11机群东面大约一百二十千米处。在预警机引导下,四架f…22a启动火控雷达进行了第一次探测,获得敌机的基本数据,随后关闭了火控雷达。
虽然已经在aim…120d的迎头攻击范围之内,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四架f…22a没有立即开火。在这个距离上,只要那些战斗机立即转向,甚至不用加速就能飞出aim…120d的动力射程。
又过了一分钟,在距离缩短到八十千米左右的时候,四架f…22a再次启动火控雷达。
这次,四架f…22a没有只做样子,而是在各自锁定了三架敌机之后,又各自发射了三枚中程空对空导弹。
从启动雷达到发射完导弹,用时不到十五秒,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
当然,在这十多秒内,四架f…22a的火控雷达一直盯着锁定的战斗机。
只是,发射导弹的不止是f…22a。
就在四架f…22a陆续射出aim…120d的时候,迎面飞来的华夏战斗机也发射了导弹,不过不是空对空导弹。
在关闭火控雷达之前,四架f…22a都探测到了华夏战斗机发射的导弹。虽然无法确定导弹的型号,但是可以肯定是一种雷达信号极为微弱的导弹,而且这些导弹在发射之后并没有加速,也就可以排除是空对空导弹的可能。
如果不是空对空导弹,那是反舰导弹?
相关数据,通过数据链发送给了e…767。因为离得太远,而且华夏战斗机发射的那种导弹的雷达信号极为微弱,预警机根本看不到。如果不是离得足够近,f…22a的雷达也未必能够探测到那些导弹。
在预警机发来指示之后,一架f…22a再次启动雷达,对前方空域进行搜索。
当然,这架f…22a很快就发现了那些导弹,随后就做出了肯定判断。
确实不是空对空导弹,是一种以亚音速飞行的导弹,而且飞行高度已经降低到了一千米以下。
反舰导弹!
没错,就是反舰导弹,而且是采用了隐身设计的反舰导弹!
显然,这些反舰导弹是冲着第四护卫群的三艘驱逐舰去的。只不过,暂时不用担心,因为导弹还在数百千米之外,以其速度至少要飞行半个小时。至于半个小时之后,这些导弹会不会打中战舰,根本不用担心。既然已经发现了导弹,获得其飞行线路,派战斗机去拦截就不是什么难事。
按照预警机下达的命令,四架f…22a继续追击已经转向的那些华夏战斗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九章 折戟沉沙()
华夏战斗机发起攻击,四架f…22a的飞行员没再迟疑,立即打开加力,开始加速。
两台f119发动机输出的澎湃动力,赋予f…22a传奇般的加速能力。在加力全开时,能在一分钟之内把速度提高到两马赫以上。虽然f…22a的设计最大速度只有两马赫,但是花旗空军的飞行员曾经飞到二点四马赫,而且能继续提高。把最大速度限制在两马赫,其实只是为了降低维护保养的成本,即f…22a使用的隐身涂料极为娇贵,高马赫飞行产生的气动加热会破坏隐身涂层,增加维护保养的成本。只是,在战斗中,显然没有飞行员会为了保护隐身涂层而刻意控制速度。
追上那些华夏战斗机,显然不在话下。
要知道,即便是同系列中性能最好的j…11c,最大速度也只有二点三马赫,而且需要两分钟才能从巡航状态达到最快速度。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飞行高度。如果在中空,最大速度连两马赫都达不到。
在以秒计算的空战中,两分钟实在太漫长了。
以双方的相对速度,大概四十秒之后,距离就会缩短到四十千米以内。对于正在向西飞行的j…11机群,即便在这个时候转向,也绝对打不过f…22a。关键是速度,即f…22a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以超过两马赫速度飞行的时候发射aim…120d,等于赋予了aim…120d两马赫的初始速度,把aim…120d的最快速度提升到六马赫以上。如果算上j…11机群转向之后迎头飞来的速度,那么aim…120d将在二十秒之内命中j…11战斗机。即便j…11同时向f…22a战斗机发射pl…12导弹,受相对速度限制,以及f…22a的隐身能力制约,pl…12至少要在三十秒之后才能进入自导攻击距离。很明显,j…11无法在被击落之前完成引导工作,也就无法对f…22a构成威胁。
显然,这就是三代机与四代机在空战中的差距。
四十秒很快就过去,四架f…22a再次启动火控雷达,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击。
当然,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也就在这个时候,十二架华夏战斗机几乎同时转向。
四架f…22a的飞行员吓了一跳,不过立即就恢复了平静。距离只有四十千米,华夏战斗机在被f…22a锁定的时候,雷达告警机肯定发出了警报。只要那些华夏飞行员有那么一点常识就能想到,已经丧失逃跑的机会。既然逃不掉了,那么转向迎战,或者说跟f…22a拼命也是必然选择。
只不过,没有必要慌张。
不管是用火控雷达,还是用光电探测设备,从搜索开始到锁定f…22a,再把导弹发射出去,大概需要十秒。
很明显,再浪费十秒钟,华夏战斗机更加没有胜算。
扶桑飞行员开始有条不紊的为发射导弹做准备,简单的说就是为导弹通电,同时打开腹部弹舱的舱门。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四名扶桑飞行员目瞪口呆。
就在他们准备按下导弹发射按钮的时候,雷达屏幕变成了白花花的一片,所有标示都消失了。
故障?
显然不可能,因为四架f…22a不可能同时出故障。
只有一种可能。
没错,就是电磁干扰!
四架f…22a同时受到电磁干扰,还是全频段压制干扰。虽然an/agp…77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多个频率上工作,而且在受到干扰的时候会主动改变工作频率,但是工作范围在八吉赫兹到十二吉赫兹之间,并不是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实施压制干扰就能让f…22a变成瞎子。
当然,要把理论变成现实并不容易。关键就是,频段太宽了,压制干扰的难度极大。
采用常规手段肯定做不到,不过一些极端手段就未必做不到。比如,让一架j…16携带五具专门研制的干扰吊舱,每个吊舱负责该频段的五分之一,而且采用大功率电源,使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足够的输出功率,就能够产生压制干扰效果,从而让f…22a的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只不过,持续的时间肯定很短,最多只有几分钟。
所幸的是,在高强度空战中,几分钟足以决定胜败。
惊慌之中,四架f…22a的飞行员几乎同时切换了主屏幕的显示数据,也就是利用由预警机提供的数据来锁定华夏战斗机,然后发射aim…120d。即便不太理想,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就算有误差,也不会对命中率产生多大影响。关键就是,只有这样才能赶在敌机之前发射导弹。
四名飞行员的动作整齐划一,也只是他们接受的培训完全一样。
也就在这个时候,四架f…22a的导弹告警机响了起来,而且是尖锐的啸叫声,表明导弹已经逼近。
哪里射来的导弹?
要知道,那些华夏战斗机还在三十多千米之外,就算已经发射了导弹,也不可能立即飞到f…22a跟前。
当然,导弹不是来自那些j…11,甚至不是来自前方,而是来自后方。
惊恐之中,四架f…22a的飞行员注意到,在屏幕上出现了几个敌机标示,而且这些敌机就在他们后方。
突然出现在后方的敌机!?
j…20a!
猛然醒悟过来之后,四名扶桑飞行员吓了个半死。当然,不是他们惧怕j…20a,而是回头看到了射来的导弹。
四架f…22a后面,各有四枚导弹,而且是两大两小,两枚pl…10与两枚pl…10。
显然,偷袭的j…20a一次发射了足够多的导弹,确保在f…22a进行机动规避与发射干扰弹的情况下,也能将其击落。
狠,真是够狠!
在遭到四枚导弹攻击的情况下,就算f…22a的机动性能独步天下,也绝对无法幸免。更何况,驾驶这些f…22a的扶桑飞行员没太多实战经验。这是他们的第二次空战,而上一次是对付没有还手之力的预警机与第三代战斗机。慌乱中,四架f…22a全都做出了规避动作,而且非常标准。可惜,就算能够避开两枚机动性能不是太好的pl…12,也肯定无法避开敏捷性能是战斗机数倍pl…10。此外,在躲避pl…12的时候,f…22a不可避免的会消耗大量能量,也就无法做出高过载机动。
结果显而易见,四架f…22a在被pl…10追上的时候,全都没有进行规避,或者说是无法进行规避。
短短几秒钟,四架f…22a全部被击落。
又过了十多秒钟,四架j…20a从交战空域飞过,而f…22a的残骸就在它们下面,正在朝大海坠落。
历史上,第一场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交战就此宣告结束。
对于这个结果,恐怕连四架j…20a的飞行员都没有想到,因为他们此时想到的,只是策划战术的那个家伙实在是太厉害了,竟然能够想出如此奇妙的办法,让他们能够如此顺利的干掉最强大的对手。
没错,带来胜利的不是j…20a的性能,而是战术。
此时,e…767上的扶桑空自指挥员也是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刚刚“目睹”f…22a第一次被击落的经过。
其实,f…22a被导弹击落没有什么好惊奇的,因为只要被第四代格斗导弹锁定,没有任何一种战斗机能够全身而退。要知道,受到飞行员承受能力限制,最先进的战斗机能达到的最大机动过载也只有九个g,也就是九个重力加速度,而第四代格斗导弹随便都能达到五十个g以上。理论上,只要格斗导弹的过载超过战斗机的二点五倍,那么在被格斗导弹锁定之后,战斗机就无法逃脱。在花旗空军的对抗演习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f…22a也无法摆脱先进的格斗导弹。
至于提前发现与锁定f…22a,其实也没有太大的疑问,即f…22a在遭到攻击之前已经启动了雷达,还打开了弹舱,处于“暴露”状态,很容易被敌机发现。此外,四架j…20a是从后方发起攻击,而f…22a的后向隐身能力最弱。再说了,发动机在开加力状态时产生的红外辐射极为明显,因此就算j…20a不用雷达,也能够用光电探测设备发现与锁定f…22a,并且控制导弹发起攻击。
显然,问题就是j…20a为什么能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f…22a身后。
要知道,直到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