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世界-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里面的道道,佐佐木非常清楚。

    包括动员之前离队的那几名士兵,这些家伙全都有关系,要么是内阁官员的亲戚,要么跟某个将军有血缘关系。至于他们住进医院,其实只是不想参与作战行动,或者说是怕死不敢上战场。

    只是,佐佐木拿他们也没办法。

    至于这些“官家兵”缺阵造成的影响,佐佐木就算清楚,也消除不了。

    现在,他能够指望的,就是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不会遇到强大的对手,更不要出什么意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四章 决胜之战() 
运载佐佐木连队的十多架直升机升空后不久,四架各携带了四枚gbu…39小直径滑翔炸弹的f…35a就升空了。与此同时,同样从琉球出发的一架大型无人机已经飞到了距离战场不到一百千米的地方,预计将在十五分钟后到达。不出所料的话,佐佐木连队将在两个小时内发起进攻。

    虽然空中自卫队的参谋提出在首先进行一次覆盖式轰炸,但是被防卫省直接否决。不是小早田秀吉不想干掉那些幸存下来的船员,而是这么做,必然会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更重要的是,扶桑当局是已拯救被华夏非法拘留的渔民为由发起进攻,自然不能乱炸一通。

    轰炸是必须的,不过得使用精确制导炸弹,而且得尽量降低附带伤害。

    显然,gbu…39这类小直径炸弹是最理想的选择。

    此时,已是扶桑时间清晨五点十五分。

    一个半小时后,也就是扶桑首都的天空放亮后不久,扶桑外务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公布了最新情况。

    这只是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主要就是公布夜间的交战情况。

    十五分钟后,华夏外交部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同样的,只是公布了交战情况。

    虽然双方的新闻发言人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但是对全球各国的记者来说,两场新闻发布会相当于两次超级地震。

    只是一个晚上,双方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海空战斗,而且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这还是冲突吗?

    要知道,不管是双方投入的海空兵力,还是遭受的损失,其中任何一场交战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海空战斗。上一次大规模海空交战发生在三十五年前,即大不列颠派遣特混舰队远征南大西洋、收复福克兰群岛的那场战争。在那场持续了数十天的战斗中,大不列颠的特混舰队也只是损失了几艘战舰,而华夏与扶桑在一个晚上就各自拼掉了一支舰队。以这个损失速度,如果冲突持续数十日,双方会不会拼掉所有舰队,或者说还要损失多少战舰?

    显然,不管是投入兵力、交战强度、战斗烈度、以及遭受的损失来看,这已经不是一场有限冲突。

    当天,世界各国主流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上,全都有“战争”。

    此外,还有很多新闻媒体邀请军事、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评论,讨论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有多大,爆发全面战争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到底谁能坚持到最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扶桑外务省发布新闻的时候,运载佐佐木连队的直升机离战场已经不到一百千米。等到华夏外交部发布新闻之后,这些直升机已经逼近,佐佐木连队将在五分钟之后发动进攻。

    此时,那架原本在东北方向上徘徊的无人机已经飞到了战场上空。

    按照作战计划,无人机将提前五分钟到达,利用携带的各种传感器搜寻华夏军人,为接下来进行的轰炸提供引导。简单说,就是由无人机寻找目标,然后由f…35a投弹轰炸。至于四架f…35a,早就飞到了东面七十千米外的投弹空域,正在等待无人机提供目标信息。

    有点烦琐,不过是无奈之举,因为扶桑没有mq…9这类的侦打一体无人机。

    由无人机拍下的图像,首先传输给后方的e…767,由预警机上的指挥员分析与甄别之后再发送给f…35a。

    当然,这些信息将同步传回空中自卫队司令部与防卫省的作战指挥中心。

    这个时候,小早田秀吉就在防卫省的作战指挥中心里面。虽然他的到来,并没有让参谋分心,但是大家知道,防卫大臣放下其他事务来此“观摩”作战行动,表明此次战斗极为重要。

    确实如此,这次行动极为关键。

    如果能够一举拿下,消灭所有的华夏军人,控制住那些幸存渔民,扶桑将立即发出停火信号。因为是华夏先提出停火,而且给出的期限三天之内,所以在扶桑宣布停火后,华夏没理由继续发起进攻。没有了那些幸存渔民,华夏就没有能指责扶桑当局蓄意制造冲突的证人。到时候,华夏会因为蓄意引发冲突而受到全球各国制裁。

    当然,华夏未必会就此停火。

    只不过,这并不重要。

    如果华夏不肯停火,花旗不但有理由为扶桑提供更多的援助,还会在扶桑本土遭到攻击的时候出兵参战。此外,花旗必然会以华夏当局没有遵守已经确定下来的停火协议对华夏实施全面制裁。

    总而言之,只要能打赢这一仗,局势就会变得对扶桑极为有利。

    正是如此,宫本三郎才批准了由防卫省提交的作战计划,并且让小早田秀吉立即加以实施。

    一个连队的兵力不算多,不过在轰炸清除掉了主要威胁之后,问题不会太大。

    在小早田秀吉看来,威胁最大的就是四十名执行营救任务的华夏军人。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些华夏军人全是特种兵,而且很有可能来自一支精锐部队,但是再厉害的特种兵都无法对抗战斗机投下的炸弹。再说了,战场就那么点大,华夏军人到了还没一天,别说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也没有时间修筑能对抗轰炸的掩体,更别说是能够顶住gbu…39直接轰炸的掩体。要知道,gbu…39是钻地炸弹,虽然质量只有一百多千克,但是对掩体的穿透能力跟五百千克级的钻地炸弹相当,能够打穿接近两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者十多米的土层。华夏军人没有携带重型工程设备,更别说钢筋水泥,最多就只能挖几个散兵坑,遭到轰炸就必死无疑。

    当然,挖坑是华夏军人的特长。

    在过去的几次战争中,华夏军人每次都用行动证明,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挖坑打洞的部队。当年在高丽,华夏军人就用地下坑道把花旗率领的联合**狠狠教训了一顿。后来在交趾,从华夏军人那里学到真本事的交趾游击队也狠狠的教训了花旗大兵。再后来,在跟交趾的轮战当中,华夏军人证明自己才是老师。

    总而言之,在小早田秀吉看来,说到挖坑打洞,华夏军人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只是,小早田秀吉显然忘记了,在更早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扶桑军队在太平洋的岛屿上同样以挖坑打洞出名,而且小早田秀吉的祖父就参加过硫磺岛战役,还把一条胳膊永久的留在了亲手挖出的坑洞里面。

    其实,这也是选择gbu…39的主要原因。

    有了这种炸弹,就不用担心华夏军人藏在地面下,而且有限的爆炸当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附带伤亡。

    四架f…35a携带了十六枚gbu…39,应该足够了吧?

    当然,就算不够,在佐佐木连队发动进攻之后还能再派四架f…35a过去,并且由进攻部队直接指引打击目标。

    想到这,小早田秀吉不免有点得意。

    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是随着佐佐木连队凯旋归来,这些挫折与损失都将烟消云散。到时候,小早田秀吉将成为此战的第一功臣,所有人记住的将是他,而不是住在首相府的那个家伙。很简单,这是由自卫队官兵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胜利,不是玩弄政治手腕获得的结果。

    很多年之后,人们会忘记那个优柔寡断的首相,却不会忘记力挽狂澜的防卫大臣。

    也就在小早田秀吉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屏幕上的图像消失了,准确的说是屏幕一下变黑了。

    几秒钟后,小早田秀吉才猛然反应过来。

    参谋已经检查了电源与信号线路,都没有问题,因此出问题不是指挥中心。随后,通信参谋发现,是从前方发回的信号突然中断了。在小早田秀吉出声前,参谋已经联系上了在战区附近巡逻的预警机。也就是说,预警机没有遭到攻击,而且预警机也没有收到由无人机发出的信号。

    情况查清楚,出问题的是无人机。

    那么,是什么问题?

    只是设备出了故障,还是无人机被击落了?

    小早田秀吉面色很难看,指挥中心的参谋更是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只是一时之间,没人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直到一名作战参谋把最后几秒钟的画面回放了几遍,才向小早田秀吉汇报,也许是无人机的设备出了故障。理由就是,在信号中断之前的那几秒钟里面,没有出现任何遭到攻击的迹象。简单说,如果无人机被击落,那么不管击落无人机的是导弹、还是炮弹,在击中无人机之前都会被摄像头拍摄下来。因为没有在最后那几秒钟的画面里发现导弹与导弹,所以基本上可以断定无人机没有遭到攻击。如此一来,信号突然中断,只有可能是无人机上的设备出了故障。

    “该死的犹太人!”小早田秀吉低声咒骂了一句,因为这架无人机是从犹太国买来的。

    “长官,前方询问行动是否继续。”

    “继续,当然得继续。”小早田秀吉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接突击部队,让佐佐木直接向我汇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五章 五秒而已() 
看着拖着黑烟,朝海面坠去的无人机,荣盛昌对这些特种兵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为了保险起见,苏秉辉安排了五名特种兵,用五支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同时朝那架无人机开火,但是能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用子弹打中高速飞行的无人机,靠的肯定不止是运气。

    当然,运气也很重要。

    肯定有一发子弹打中了无人机的发动机,导致无人机失去动力。此外,还有一发子弹打中了通信设备,才导致信号突然中断。至于其他三发子弹,有没有打中都无所谓,反正那架无人机完蛋了。

    只是,还没有到庆祝胜利的时候。

    “少校,去做准备吧,小鬼子就快到了。”

    “是,坚决完成任务。”

    受到特种兵用狙击步枪打下无人机的影响,荣盛昌也是斗志昂扬。当然,连队里的其他官兵也一样。

    有了士气,什么都好说。

    别说杀来的只是一个轻装空突连队,就算是重装部队,荣盛昌也有必胜的信心。

    当然,并不是受到鼓舞才有的信心,还与空降兵带来的武器有很大的关系。

    山坡西面,十多处预先设置好的发射阵地上,几十名空降兵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而他们使用的武器是hj…10反坦克导弹。三名空降兵为一个发射小组,一名射手,一名观察员与一名指挥员。必要的时候,只需要一名射手就能完成发射与引导工作,多安排两人也只是参照作战手册。

    很快,指挥员携带的单兵电脑上就出现了来袭的敌机,也就是那些直升机。

    图像来自一架微型无人侦察机,在十多分钟前由一名特种兵投射升空,也由这名特种兵负责操控。虽然比不上大型无人侦察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侦察与通信设备一样不缺。要说有什么缺陷,也只是续航时间太短,不到两个小时,只配备了红外与白光摄像机,通信设备的工作距离在二十千米之内。只是,对于执行防御任务的部队来说,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了。至于续航时间上的问题,同样不是问题,因为没人希望跟敌人交战数个小时。

    这架无人侦察机的任务只是去找到逼近的敌人,而不是引导导弹攻击。

    简单的说,就是盯住飞过来的直升机,确定直升机的大致区域,剩下的就全都交给反坦克导弹。

    由无人侦察机拍下的图像,在经过特种兵携带的电台转发之后,送到十多个反坦克小组的指挥员手上,准确说是指挥员携带的单兵电脑上。

    对hj…10反坦克导弹来说,需要的也只是目标所在的大致位置。

    做为华夏陆军装备的最新式的重型反坦克导弹,hj…10并不是很时髦,没有采用当下受到追捧的各种先进技术,在某些方面甚至给人一种复古的感觉。比如,采用的依然是有线制导模式,只不过拖在导弹屁股后面的不是传统的铜芯导线,而是能双向传输数据,实现人在回路控制模式的光纤。

    可以说,hj…10的先进之处就是这根光纤。

    传统的铜芯导线,只能单向传输数据,也就是由射手向导弹发送控制指令,而无法从导弹获得目标信息。如此一来,就需要射手一直盯着目标,根据目标的运动控制导弹,直到导弹击中目标。先不说如何控制导弹,只是让射手一直盯着目标,就等于让射手始终暴露在目标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如果目标是一辆坦克,那么一枚打来的炮弹就能干掉射手,而炮弹的飞行速度显然比导弹快得多。射手完蛋之后,导弹就会失去控制,也就不可能准确的命中目标了。

    有了光纤,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双向传递数据,射手就能够利用导弹上的探测设备盯着目标,从而避免了暴露。简单的说,射手可以藏在某个看不到目标,同样不会被目标发现的地方,比如背向目标的山坡上。在发射导弹后,射手要做的也只是通过导弹盯着目标,以此控制导弹朝着目标飞去,直到击中目标。

    为此,hj…10配备了红外与可见光导引头,准确的说就是两部摄像机。

    此外,依靠人在回路的控制方式,hj…10可以在发射之后再锁定目标,而在发射之前需要的就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域。简单说,就是先把导弹朝着目标的方位发射出去,然后用导弹的探测设备搜索目标。如果目标在十千米以外,导弹要飞行数十秒钟,一名有经验的射手足以在此期间找到与锁定目标。

    总而言之,这种制导模式让hj…10在攻击的时候极为隐蔽,很难被目标及时发现。

    当然,为了提高隐蔽性,hj…10还采用了一些必要技术,比如无烟推进剂,速燃固体火箭发动机等等。虽然这些技术无法让导弹隐身,但是反坦克导弹就那么丁点大,在敌人用肉眼都能看到的时候,恐怕离死也不远了。

    与大部分重型反坦克导弹一样,hj…10也能攻击低速飞行的低空目标,也就是直升机。

    如果说有什么问题,主要就是太过笨重。做为重型反坦克导弹,hj…10只是导弹本身的质量就超过了二十千克,包括发射筒、瞄准与控制设备等在内,总质量在五十千克以上,因此主要以车载方式装备部队。唯一的例外就是空降十五军,即该部队获得了少量能够由单兵发射的hj…10。即便如此,也因为过大的质量不受部队欢迎,或者说太占编制。一个发射组至少需要三名士兵,而质量小得多的hj…12能够由一名士兵携带,反坦克火箭筒甚至不占部队编制。

    至于为什么要让荣盛昌的连队带上hj…10,那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十多架扶桑直升机进入了无人侦察机的视野,指挥员给射手下达了指令,也就在目标所在区域。

    又过了一分钟,荣盛昌下达了攻击命令。

    此时,那些直升机的距离已经不到十千米。

    hj…10的最大射程为十千米,不算太远,但是对付毫无防备的直升机,而且全都是运兵的通用直升机,显然是手到擒来。

    转眼之间,十多枚hj…10如同飞镖一般射了出去。

    虽然在发射的时候,依然产生了一些白烟,而且在飞行了几秒钟之后,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才熄火,但是隔着这么远,不用担心被直升机上的敌人看到。此外,直升机上的小鬼子肯定会重点关注着陆区域,不会留意离着陆区域很远的山峰。

    随着导弹的火箭发动机熄火,小鬼子就更别想发现这些导弹。

    很简单,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很低,几乎帖着海面,大概是不想提前被发现吧。hj…10在发射后,首先爬升到两百多米的高度,并且在此高度上飞行,在到达目标附近之后才俯冲下去。

    也就是说,导弹的飞行高度在直升机之上。

    除非直升机上的人员盯着头顶的天空,不然根本不可能发现逼近的导弹。

    显然,在即将实施机降的时候,直升机上的那些扶桑官兵绝对不会盯着前方的天空。

    当然,半分钟之后,小鬼子盯着哪里都一样。

    三十秒钟,在低空高速突击的直升机能够飞行大约两千米。

    在第一枚导弹命中目标,把那架倒霉的mh…60打得凌空爆炸的时候,飞在最前面的那架直升机的距离还有六千米。

    这轮攻击,来得快,去得也快。

    五秒钟之内,十四枚hj…10全部命中目标,十二架直升机无一逃脱。虽然有几架直升机在被导弹打中之前进行了紧急规避,还投放了干扰弹,但是完全没有用,因为干扰弹骗不了控制hj…10的空降兵。至于直升机在低空进行的紧急规避,也只是聊胜于无,毕竟高度那么低,根本无法做剧烈的机动动作。

    只是一轮导弹攻击就全歼了来犯之敌,别说荣盛昌,连苏秉辉都很惊讶。

    这导弹也太好用了,回去后得搞几枚过来。

    兴奋归兴奋,苏秉辉立即找到荣盛昌,让他带着导弹发射小组立即转移。hj…10能用来打直升机,但是对付不了战斗机,更对付不了落下来的炸弹。

    其实,苏秉辉的担忧有点多余。

    虽然他早已收到后方发来的消息,附近有几架扶桑的战斗机,而且是隐身战斗机,因此存在遭到轰炸的可能,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给那几架f…35a下达攻击命令,因为敌人并不清楚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

    数分钟后,小早田秀吉才从参谋那里获知,佐佐木连队已经全军覆没。

    通过对佐佐木连队在最后时刻发回来的那些通信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