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距离四架f…35a最近的就是英立言与莫希函驾驶的两架j…11c,在其东面不到一百千米处。
只是,英立言悲痛的发现,他的座机已经没有导弹了。
就算能够追上去,也不可能用航炮阻止四架f…35a发射导弹攻击预警机。
在英立言悲观绝望的时候,莫希函驾驶的僚机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英立言随即看到了僚机机翼下的那些导弹。
十枚pl…12!
英立言猛然明白了莫希函的意图,也立即推动油门杆,让战机加速。
僚机的pl…12一枚都没使用,肯定是数据链通信设备出了问题,不过这不是问题,可以由长机提供数据支持,或者由长机控制导弹进行攻击。在以往的训练中,这种协同配合战术多次使用,操作起来没半点难度。
当然,在此之前得缩短与f…35a的距离。
还好,j…11c在高空的最快速度超过两马赫,而且两架j…11c现在都是轻载,能够达到最快速度。f…35a的最快速度却只有一点四马赫,而且在发射导弹之前还得减速,不然无法安全打开弹仓。
在英立言他们加速追赶的时候,kj2000已经转向朝西面飞去。虽然速度不太快,但是多少能够争取到一点时间。英立言没有急着启动雷达,预警机提供的信息,足以让他掌握敌机的一举一动。在到达导弹的有限射程之前,使用雷达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到等于提醒了那些敌机。
此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
这就是,在前出的j…11c的威胁下,已经赶到的扶桑预警机没有西进,依然老老实实呆在数百千米之外。虽然e…767能够探测到英立言与莫希函的j…11c,但是距离太远,无法准确测定两架战斗机的位置,也就无法警告f…35a,至少无法让f…35a的飞行员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转向规避。
这就是一场猎豹、狼与兔子的赛跑。
kj2000就是最前面的那只兔子,四架f…35a是追赶兔子的狼,而英立言与莫希函驾驶的j…11c就是在狼后面的猎豹。兔子与狼的相对速度大约是零点六马赫,相对距离大约为一百五十千米,而狼与猎豹的相对速度也在零点六马赫左右,相对距离只有一百千米。不出意外的话,猎豹将在狼追上兔子之前扑倒狼。
也没有出现意外。
不到五分钟,j…11c与f…35a的距离缩短到了六十千米,进入了pl…12的最大尾追攻击范围。只不过,f…35a的速度高达一点四马赫,所以距离还要再缩短一点,才能确保pl…12能够在动力段追上。
英立言没有急着动手,因为f…35a与kj2000的距离还在一百千米以上。虽然kj2000的速度慢得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命中率,f…35a至少应该把距离缩短到八十千米才会发射导弹。
当距离缩短到四十千米的时候,英立言没再等待,启动了火控雷达。
在这个距离上,别说对付只有一点四马赫的敌机,就算对付以两马赫速度飞行的敌机也有足够高的命中率。
在英立言用火控雷达锁定四架f…35a的时候,莫希函依次发射了十枚pl…12。
在此之前,英立言只是把火控雷达的工作频率,准确说是信道参数发给了莫希函,让莫希函以次设定导弹的引导模式,即让导弹接受由长机雷达提供的制导信息,其他的全都交给长机完成。
英立言没有关闭雷达,而是一直用雷达照射四架f…35a。
与他预料的一样,四架f…35a没有立即转向,而是继续向西飞行了十多秒钟,在发射了aim…120d之后才转向规避。
显然,晚了十多秒才转向,等于坐以待毙。
就在四架f…35a转向后不久,由莫希函发射的十枚pl…12进入自导阶段,同时还获得了由长机雷达提供的目标信息。在双重引导模式下,pl…10的单发命中率超过九成,而用两枚导弹打一个目标,基本不会落空。
此时,kj2000再次转向,进行切向规避。
虽然预警机很笨重,但是规避导弹的方法也一样。当然,在转向的同时,kj2000的飞行高度也在急剧降低。不要指望预警机能够像战斗机一样迅速爬升,因此扩大高度差的办法就是降低飞行高度。
因为发射aim…120d的f…35a已经转向,没有继续为导弹提供引导,所有aim…120d都靠惯性控制系统飞行,即沿着预设线路追击目标。kj2000转向后,已经脱离了aim…120d的攻击区域。
只是,那四架f…35a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最后一架f…35a的信号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之后,英立言才长长的出了口气,莫希函也在这个时候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呼叫堡垒,101呼叫堡垒!”英立言不敢耽搁,在呼叫预警机的时候收回了油门杆。
“堡垒收到,请说。”回答他的是那个女军官。
“101与102急需燃油补给,剩余燃油最多还能坚持十五分钟,无法到达会合区域。重复一遍,无法到达会合区域。”
“堡垒收到,已经重新做出安排,加油机正在赶去与你们会合,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101收到,谢谢堡垒。”
“不,该我们谢谢你们。”
英立言笑了笑,觉得回去之后,应该约那个女军官出来吃顿饭,不过现在,重点是找到加油机。
开始的加速冲刺,让本已不多的燃油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即便以最佳速度飞行,也要用上紧急备降燃油才能坚持十五分钟。
所幸,加油机按时到达,是一架能够同时为两架战斗机加油的大型加油机。
英立言让出了左侧的长机位置,以示对莫希函的感谢与尊重。因为燃油随时都有可能耗光,所以莫希函也没跟英立言客气。
虽然是英立言引导pl…12击落了四架f…35a,但是按照规矩,这四个战果将记在莫希函的名下。也就是说,算上救助英立言时击落的那架f…35a,莫希函已经取得五个战果,成为华夏海航第一名王牌飞行员。不出所料的话,莫希函在回去之后就会获得嘉奖与提拔,肯定会晋升少校。
至于会不会继续跟英立言搭档,那就说不准了。
其实,英立言知道,等到这场冲突结束,大队所有飞行员都能获得嘉奖,取得战果的飞行员更是重点培养对象。即便他们愿意继续留在一线部队,也未必能继续做搭档,很有可能被分配到各个战术航空大队担任指挥官,把战斗中获取的经验传授给其他飞行员,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想到这些,英立言有点感慨,不过也没有抱怨什么。
俗话说,水往底处流、人往高处走,总不能一辈子当战斗机飞行员吧。再说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跟战友道别只是迟早的事情。拿着辉煌的战果各奔前程,总比将来某一天复员转业好得多。
英立言已经完成任务,只是战斗还没有结束。
此时,东方海面上空,一队战斗机正高速向西挺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七章 欲速不达()
就算不愿意承认失败,小早田秀吉也知道,再不鸣金收兵,损失会更加巨大。
这个时候,不愿意承认失败的并非小早田秀吉,而是空中自卫队的山野和夫,还有他手下的那些参谋。道理就是,作战计划出自这些参谋之手,由山野和夫提交给防卫大臣,作战行动也由空中自卫队承担。虽然在取得胜利后,第一功臣不可能是山野和夫,但是只要遭受失败,首先倒霉的肯定是山野和夫。换句话说,如果需要有人承担责任,小早田秀吉会毫不迟疑的把山野和夫推出去。到时候,哪怕首相知道山野和夫不过是个替罪羊,也未必会替他说话。
按照山野和夫的保证,在冲突爆发好,空中自卫队将在第一时间夺得制空权。
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完善计划做保证。
必须承认,以制订计划的能力,山野和夫领导的空中自卫队司令部绝对不差,他手下的那些参谋都很厉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扶桑每年都要跟花旗举行数次军事演习,培养出大批才干出众的官兵。对那些经常跟花旗军队交流的空自参谋来说,制订一份作战计划显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在空自的计划中并没有“幸存者”的部分,即在冲突爆发前,制造事端的那些船员都已丧生,不存在需要营救落水人员,更不存在杀人灭口的必要。也正是如此,在空自的计划中没有为此单独安排作战力量。
俗话说,一步错,步步错。
冲突爆发后,空自第一步就踏空了。
只不过,山野和夫在这个时候采取的策略也出了问题。
在收到小早田秀吉的命令之后,山野和夫立即调整了部署,让已经升空的f…35a战斗机全部留在待命区域,没有按照计划飞往事发海域。直到确定了有几名幸存者,而且华夏已经出动水上飞机,山野和夫才按照小早田秀吉临时做的安排,调动两架f…35a去拦截正飞往事发海域的水上飞机。
也就是这两架f…35a打响了冲突的第一枪。
虽然拦截行动顺利完成,华夏的两架水上飞机没能到达事发海域,但是山野和夫显然没有料到华夏的反击如此坚决,也如此迅速。不但两架f…35a遭到迎头痛击,连后方的e…767都遭到了攻击。更让山野和夫没想到的是,华夏战斗机竟然携带了重型空对空导弹,还一举击落了预警机。
e…767被击落,可以说是这场冲突的第一个转折点。
对山野和夫来说,这更意味着后继计划全部落空,或者说之前制订的计划都失去了可行性。
在e…767被击落之后,那些在附近待命的f…35a全都成了摆设。
没有预警机的支持与协助,别说是f…35a,就算是花旗的f…22a也不敢去挑战华夏的空中力量。
回过来看,如果山野和夫在执行小早田秀吉安排的临时任务的时候,把手里的兵力全部压上去,至少是让那些在后方待命的f…35a前出到预警机西面,局面也会大不一样,也许能够保住预警机。山野和夫没有这么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对f…35a的充分信任,二是为了节约宝贵的兵力。很简单,如果当时把待命的f…35a派上去,就要消耗更多燃油,也就会缩短这些战斗机的滞空时间,那么等到跟华夏战斗机交战之后,就需要安排更多的战斗机去执行制空任务。不管是从维持制空权来看,还是从夺取制空权后扩大战果来看,山野和夫都需要足够多的兵力。以他的判断,十架f…35a的战斗力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就不能随便挥霍。
这个时候,山野和夫已经清醒了许多。
在向小早田秀吉汇报的时候,虽然山野和夫做了保证,但是他也明确提到,华夏肯定是早有防备。关键证据是,攻击e…767的是重型空对空导弹,而执行巡逻任务的战斗机绝对不会携带这样的导弹。只有在提前获得情报,断定冲突即将爆发,华夏战斗机才会带上专门用来打预警机的导弹。
借此机会,山野和夫提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整部署。
小早田秀吉答应了下来,只是没有完全兑现。
关键就是,山野和夫需要的是至少六个小时,不但确保从本岛起飞的那架e…767能够顺利到达,还能向琉球部署三架e…2d与更多的战斗机。如果再多两个小时,还能调来一架由运输机改装的大型电子战机。有了这些战机,才更有保证。用山野和夫的话来说,到那时才算得上万无一失。只是,小早田秀吉只给了山野和夫两个小时,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最多只能让那架e…767到达。虽然部署在琉球的战斗机不算少,但是少了三架e…2d与更加重要的大型电子战机,必然存在短板。最大的问题是,在指挥战斗机作战的时候,e…767无暇他顾,也就容易遭到偷袭。再说了,如果只是一架e…767,最多同时指挥十二架战斗机,而多出三架e…2d,再借助地面指挥中心的协助,能同时指挥二十四架战斗机,从而把制空力量提高一倍,或者把制空作战的时间延长一倍。显然,不管是一个批次投入更多战斗机,还是投入更多批次的战斗机,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只是,在小早田秀吉询问是否能够在两个小时内发起战斗的时候,山野和夫给出了肯定答复。
不是为了奉承小早田秀吉,而是那架花旗预警机给了山野和夫一些帮助。
简单的说,有那架花旗预警机在,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预警机遭到偷袭,因此可以分几个批次投入战斗机。虽然每个批次最多十二架,但是山野和夫断定,华夏同样无法出动更多的战斗机。很简单,在对面指挥空战的也只有一架kj2000,因此华夏的空中力量同样存在指挥上的瓶颈。
此外,对战局发展的判断也对山野和夫产生了影响。这就是,华夏肯定能在扶桑之前增派预警机,而且很有可能是另外一架kj2000,至少也会是kj200。如果华夏抢先增兵,那么就算再过几个小时,局势也不会更有利。如果把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是肯定会出现在战场上的j…20a考虑进去,就更加如此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能及时夺得制空权,那么在华夏增兵的时候,至少还能对抗下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那么等到华夏增派的作战部队到达,那就完全没有胜算了。
可以说,山野和夫此举是孤注一掷。
只可惜,结果很不理想。
虽然之前信心满满,但是血淋淋的事实证明,f…35a根本就不是制空战斗机,也不适合用来执行制空任务。
如果派出去的是把架f…22a,会是这样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别说四架f…22a能够痛宰j…11c机群,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发起突击,也就有更大的可能击落那架kj2000。
只不过,山野和夫手里没有f…22a,可用的只有f…35a。
八架担负突击任务的f…35a全部被击落,虽然击落了两架j…11c,但是f…35a机群没有完成最重要的任务,即击落那架kj2000,甚至没有能够迫使kj2000离开战场。随着kj2000回到巡逻空域,再次用雷达为补充到位的j…11c机群提供支持,继续发起突击已经没有半点价值了。
这个时候,山野和夫还能调动的也就只有四架f…35a,其中两架来自本岛。
面对获得预警机支持的j…11c机群,总共只有八枚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四架f…35a显然于是无补。
在小早田秀吉下达撤退命令后,山野和夫发出了收兵信号。
以当时的情况,再打下去,连这四架f…35a都要搭进去。要知道,这是琉球基地最后四架隐身战斗机。
只是,就此结束吗?
做为空自司令,山野和夫并不乐观。只是站在个人角度,他不想打下去了,因为根本看不到希望。只不过,他也知道,决策权不在他手上,而是在内阁手上,因此只要内阁坚持打下去,他就得继续奋战。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打,或者说要怎么打才有取胜可能?
山野和夫没有坐等,而是立即给防卫省打了电话。他很清楚,如果不直截了当的向小早田秀吉提出来,而且是通过正式途径,那么等到战败的时候,他就会成为大和民族的千古罪人。
这个时候,赵耀国也接到了电话,一个报捷的电话。
如果说海航在第一轮空战中取得的胜利主要靠的是运气,那么刚刚结束的战斗,等于为海航正名。即便不靠运气,海航依然能击败装备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对手,拥有笑傲长空的资本。
赵耀国很兴奋,可以说喜出望外,至少在秘书进来前是如此。
“你能确定?”
秘书点了点头,说道:“那名飞行员叫莫希函,因为名字比较独特,所以我一直没有忘记。消息也是刚刚发来的,他在战斗中受伤,为了掩护战友没有撤下来,并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落五架敌机。回到机场之后,他是被地勤人员从战机上抬下来的。弹片打在他的腰椎上,有瘫痪的可能。”
“立即派我的专机过去把他接回来,联系军医大。还有,安排国内最好的神经外科医生为他做手术。”
秘书没多罗嗦,立即前去安排。
赵耀国也叹了口气,情绪也低落了下来。
虽然战争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伤亡,但是每每听到前线将士流血牺牲的事情,赵耀国的心情都很难受,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痛楚。除了派遣专机,除了提供最好的医疗救治,还能为这些将士做些什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八章 深海蛟龙()
元首专机从首都机场起飞之后不久,小早田秀吉就收到了消息,而且立即给宫本三郎打了电话。
虽然相信宫本三郎不会在这个时候退缩,因为要退缩的话,宫本三郎早就下令收兵。以小早田秀吉对宫本三郎的了解,在遭受更大的损失之后,宫本三郎反到更加会坚定,至少在扳回一局前不会考虑就此罢手。但是小早田秀吉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推宫本三郎一下,不是为了让宫本三郎更加坚定不移的在冲突道路上走下去,而是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获得更多授权,从而调动更多兵力来扭转战局的机会。并非小早田失去了取胜的信心,而是在他看来,只靠空中自卫队,恐怕难以改变什么,哪怕花旗提供的援助到达,也未必能研制住华夏的空中力量。
华夏的元首专机在这个时候离开首都,显然被小早田秀吉看成获取机会的借口。
此时,西太平洋,宫古水道东面,琉球海沟。
为了保持隐蔽,莫希谚让潜艇停在了海沟东面的一处缓坡上,准确说是靠近缓坡,并没坐底。
做为377号潜艇的艇长,莫希谚少校是个典型的慢性子,跟那个同样在海军服役,不过是海航战斗机飞行员的弟弟截然相反。莫希谚知道,弟弟莫希函当没有报考舰艇专业,而是去了航校,跟他在潜艇上服役有很大关系。只不过,莫家两兄弟一个下五洋捉鳖,一个上九天揽月,早就成了当地美谈,他们的父母也为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两个儿子而倍感骄傲。只是这些年来,两兄弟聚少离多,要么是大哥出海执勤,要么是二弟在轮训,即便是春节,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