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唐-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书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余戈的眼睛,问道:“真的一石都没有?”

余戈继续摇头,说道:“真是一石都没有。”

王子书接着问道:“那我来问你,库里的粮食都去哪里了?”

余戈说道:“前些天来了一个富商,把所有粮食都已买了去。不仅仅是我们万升记,还有城中所有粮铺粮食都被此人陆续买走。”

王子书说道:“那为什么不去邻省分铺进粮,以补不足呢?”

余戈苦笑道:“王大人,说出来您也许不信,北方大部分洲县所有粮铺都已缺米,现在只有南方有米,而我已派人去南方进米,但是很多同行都说,这次去南方只是徒劳,因为之前他们也派人去南方进米。但至今未归。”

王子书死死地盯着余戈,他知道对方也许会对百姓撒谎,但决计不会对自己的老板说假话,如果余戈说的是真的,那王子书就觉得此事另有蹊跷,肯定不会是囤积粮食这么简单。了解到事情大致情况之后,王子书和郑豪义就拜别了余戈,向店门外走去。走在大街上。王子书努力在把一切事情都联系起来,长安无粮、邻省也无粮、而去南方购粮的人却迟迟不归,这些事情看似有点联系,但他却找不出一点头绪。王子书回到博星府,和家人闲聊一会儿,然后脱着疲乏的身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觉得明日早朝,肯定朝中又会闹起一股不小的风波!

…………

宣政殿!

王子书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阔别已久地姚彝和郭子仪,两人正聚在一起,不知谈些什么!王子书急忙迎了过去,说道:“姚将军,郭将军,别来无恙啊!哈哈……”

两人一听,停下对话,转过身来,一看是王子书。均是大喜,姚彝大喜道:“哈哈……说曹操。曹操就到啊!适才我和郭将军还正说你来着,想不到你这就出现了。”

王子书笑道:“哦?不知两人在说王某什么啊?”

郭子仪自从跟了姚彝之后。每日在军中库练,身体较之从前,好象更加魁梧了很多,他看着王子书,笑道:“也没什么,只是我和姚将军说一万兵卒已选了出来,而且这装备都已由工本坊送至了飞麒营,眼下就差你回来编练新阵了。”

王子书谦虚道:“我只是一个文官。这物枪弄棒,布阵练兵之事哪能和两位将军相比。”

姚彝打趣道:“子书。你过谦了!我和郭将军可都听说了,你在陇西那仗胜的漂亮啊!以七百杂军,把突厥三千骁勇骑兵打了一个落花流水!而且我还听说这次你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研制出一种新式火器,威力惊人,非同一般。”

王子书欠了欠身子,说道:“姚将军过奖了。”这时,他好象想起什么似的,忙问道:“姚将军,姚相国呢?”

姚彝转过身去,指着一边说道:“在那儿,正和宋大人为城中缺粮之事犯愁呢!”

王子书正要上前询问,高力士这时却走了出来,紧跟着就是李隆基,朝臣急忙整衫跪拜,高呼万岁。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说道:“众卿家平身吧!。一夜未眠,想必众爱卿都知所为何事。”他用一双鹰目环绕所有朝臣一遍,说道:“好了,各位爱卿有什么奏本都呈上来吧!”

说到此处,张九龄第一个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隆基点了点头,简单说道:“何事?”

张九龄接着说道:“陛下,现在城中无米无粮,本就食不裹腹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而且各个邻洲他县都无粮食可供填补,再这样下去,必定会激起民愤,饥民在万般无奈之下,势必会多想,到最后恐怕就会引起民变。”

李隆基问道:“这件事朕已听说,那张爱卿有什么良策吗?”

张九龄说道:“臣以为,为今之计,只能先从南方运送粮食,解决民饥问题,然后再追查囤粮之人,加以严惩!”

王子书看李隆基似有点头之意,急忙抽出身来,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隆基每次看到王子书都不禁会笑出来,这次也不例外,指着王子书说道:“爱卿请讲。”

王子书说道:“陛下,臣昨日夜访粮商,得知很多粮商早已派人去南方运粮,但都迟迟未归,杳无音信。再加上饥民遍布长安,已是饥饿难耐,南方距离长安千里,一去一回,也要一个月时间,百姓怎么能忍受这么长时间。就算粮食能从南方运了回来,但想必那时朝廷与百姓已是兵戈相见了。”

李隆基本以为王子书站出来,能想个什么好点子,助朝廷解去这个燃眉之急,没想到王子书却站出来,狠狠的波了一盆凉水,李隆基面露难色,问道:“那依爱卿之见呢?”

王子书接着说道:“依臣之见,陛下先命人前去南方调粮,然后大开太仓,赈济百姓。”

王子书此言一出,整个朝廷一片哗然,

这个时候好象看到一人在笑,当他转过头去,却找不个人!正在他暗自奇怪之时,姚崇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太仓之粮,是前军将士之用,如果前方有个什么意外,粮食无法尽快供给兵卒,势必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还请陛下三思啊!”

这是王子书第一次和姚崇意见不和,也难怪,王子书此法本就十分冒险,身为兵部尚书兼中书令的姚崇理应站出来为兵卒说话。李隆基岂能不知其中关联,问道:“那姚爱卿,你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缺粮之势!”

被李隆基这么一问,姚崇顿时哑口无言,李隆基说道:“姚卿,前方兵卒需要粮食,但现在千万百姓也需要粮食啊!子书之言虽说有前欠拖之处,但唯今只有此计,方可度过难关。子书之前奉命去陇西办理运送硝石之事,不幸遇上了突厥兵,子书用新式火器打垮了突厥兵卒。这几日从边关发来急报,说突厥兵进攻势头突然小了很多,想必这也是突厥人投鼠忌器,以为大唐现在各洲都已换上了子书研制的新式火器,所以战事稍有减弱之势!目前兵卒还未到缺粮境地。”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朕仔细想了想,不如就先采纳子书的建议,一边从南方运送粮食,一边再把太仓的军粮,拿出来赈济百姓,等南方粮食一到京城。立刻添补太仓所缺,众位爱卿还有什么意见吗?”

朝廷之上一片寂静,身为户部尚书地张九龄也不得不承认,唯今之即,只有这个办法。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没什么意见,那就这样决定了!朕还有一事,那就是朕决定在南海一个孤岛之上建一队驻军。以防海贼再次侵扰百姓。”他看着愁眉不展的姚崇说道:“姚爱卿!”

“老臣在!”姚崇又一次站出身来说道。

“你就从兵部再抽调出一千人来,发往那个孤岛,还有把王子书从陇西带来的一批……”李隆基总不能王子书带回来的是土匪吧!否则那些迂腐的老臣肯定又会生出旁根枝结,他顿了顿说道:“一批杂军编入兵部,一起与你那一千兵卒组成镇海海军。”

“臣遵旨!”姚崇说完,又退了回去。

李隆基接着说道:“宋景!”

宋景今天一直没说话。那是因为今日议程,已城中缺粮为主,这是户部的事,他身为吏部尚书根本插不上嘴,这时李隆基传召,他急忙抽出身来,说道:“老臣在!”

李隆基说道:“着升陇西镇守大将军卢奔为镇海边远大将军,正四品头衔,草民郑豪义为七品边远参将。卢奔可调集南海邻洲县所有兵卒,以防海贼之用。”

“臣遵旨!”宋景说道。

李隆基继续说道:“张九龄。众官之中就你有太仓钥匙,所以这赈济百姓之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

“臣遵旨!”张九龄说道。

“众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李隆基向朝下看去,见众人都不说话。龙袖一挥,说道:“散朝!”

走出宣政殿,王子书急忙追上姚崇,说道:“姚相国,真是对不住,今日在朝堂之上……”

姚崇转过身来,笑道:“傻小子,你有什么对不住老夫的!哎……只是这次事有蹊跷。老夫真怕出什么乱子啊!你这招虽然很灵,但子书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旦从中生出事端,怎么办?远的不说,就说突厥,现在他们虽在蛰伏不动,但谁又能料到这只老虎什么时候爬起来咬人呢!前方兵卒一没了粮食,偏激,和突厥人一起联合,反了朝廷,那可怎么是好?”他看王子书满脸土色,拍了拍王子书肩膀,笑道:“但你也不要太过担心,这只不过是老夫地一凡假设而已,你还年轻,难免做事雷厉风行,不计后果!但这次事情的解决办法也只能这样,要么舍百姓,要么险舍兵卒,不能怪你的!我们只能期盼突厥贼不要在这个时候活了过来!”

王子书看着姚崇的背影,心中暗想:姚崇果然还是姚崇!什么事都能看个透彻,正如他所说,只期盼突厥贼不要在这个时候突然尽数活了过来。

这时,姚彝走到王子书身前,笑道:“怎么?我父亲是不是又给你上了一课?呵呵……别往心里去,他老人家有个毛病,什么事都先往坏处想。子书,走!去我大营!把你那什么马……什么马来着!”

郭子仪笑道:“马其顿阵法!”

姚彝拍着脑门说道:“对!对!就是那马其顿阵法,现在兵卒门正摸拳擦掌,等着演练呢!”

王子书笑了笑,与姚彝和郭子仪向台阶之下走去,这个时候,他突然一个回头,郭子仪不禁问道:“子书,怎么了?”

王子书若有所思,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说完,接着向台阶下走去,但王子书还是不住回头,好象这时一直有人在望着他似的。

第二卷 冠剑功盖国 第43章 【武博星,谈兵布阵】

了大明宫,王子书随姚彝和郭子仪策马出城,他们看旁,均是乞讨百姓,各个现在都无米进食,显得甚是可怜!王子书不由想起这次城中缺粮事,表面看来商人囤积粮食,但他总觉得其中好象另有蹊跷!

如果正如姚崇所说,太仓一开,突厥就会蛰伏而起,直接进攻大唐,到那时太仓无粮,边关告急,兵卒吃不上粮食,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打仗!要是偏执而想,兵卒就会怀疑朝廷不在乎他们,这个时候,心理防线最为脆弱,再加上长安无粮之事传入他们耳朵,势必会闹出兵变,前朝不是就有此事吗?要不是李世民亲身而前,边关兵卒和诘利联手,也许就没有现在的大唐了!王子书想到此处,身上不由一冷,心想:不要成不了史书上的英雄,反而成了千古罪人,连累家人!

郭子仪比姚彝心细,看到王子书忧心重重的样子,不禁问道:“子书,怎么了?还在为缺粮之事发愁呢?”

王子书苦笑道:“呵呵……没什么!在其位谋其政吗?身为户部侍郎,这也是应该的!不说这些了,我们赶快去军营吧!”

既然这么说,郭子仪也不再多问,点了点头,三人策马出了城门,直奔郊外!

飞麒营!

飞麒营坐落于郊外一处山头,其间人烟渺渺,一般不会有人出没,这也是李隆基为了防止更多人知道这支虎狼之师的存在。这样一来,等到吐蕃和多食进攻大唐之时,只要派出飞麒军,从背后只插敌人要害,绝对会给敌方有一个致命打击。

王子书随姚彝和郭子仪来到飞麒营已是正午,空中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是个练兵的好天气。刚一进飞麒营大门,王子书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寻音而去,只见飞麒军横向排开,、呈长方状,每人拿一只足有四米长的铁头长枪,一会儿纵刺,一会儿上挑,一会儿横削,虽有万人,但却多而不乱,整个场面甚是宏大。

王子书哪里见过万人一起操练时的场景,在史书文献上看到万人之时,细细想一下,好象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壮观和惊人,就是电视剧上说是有几万人,但乍看起来,也不过寥寥几百几千。而现在王子书身临其境,真实的万人军队就在自己眼前,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好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铿锵有力。脚下那一滚黄尘,就象是场长上升起的滚滚战烟,枪头在阳光照耀之下,发出耀眼白光,闪烁之间又增添了许多杀气。

王子书的心,象是随着每一声喊杀而剧烈跳动着,他点了点头,笑道:“姚将军,你这练兵之道果然名不虚传啊!”

姚彝说道:“子书过奖了!现在兵士们的武器和装备都已到位,我和郭将军为了能使兵士更快适应你研制出来的那种四米长枪,半个月前已经让兵卒们更换此枪开始练习,这枪可比寻常长枪长了不少,一开始兵士们练起着实有些费力。”他又向场地中央看去,脸上显得无比骄傲和自豪,笑道:“呵呵……但现在看来,这些勇猛的兵士已经很快适应了。”

郭子仪在旁说道:“现在所有兵士虽是适应了长枪的作战能力,但我之前看了看子书说的那个阵法,发现与之前大唐阵法有很多出入,而且更为复杂,要想让这万名兵士在战场上熟练运用,然后发挥出最大威力,从而给敌人最沉重的打击,着实有些困难,所以现在主要就是让兵士先熟练阵法排布才行。”

姚彝附和道:“郭将军说的没错,子书,这里太吵,我们去大帐说。”

王子书点了点头,随郭子仪和姚彝进了飞麒营大帐。大帐正前方有一张唐朝地图,上有数个红色小圈,帐中央有个长形方案,上有沙盘,里面有几个虚拟象征物体,左右各有三把交椅,地图旁边有两个木架,上架两副金色和黑色为主的重铠,缝隙之间的阳光照射其上,发出零星金光,仿佛真有一位威武将军站在那里一般。

姚彝让王子书坐在上首,自己和郭子仪分坐下首左右,他看着王子书说道:“子书,你先给我和姚将军说一下简单布阵,然后我再到操练场上进行一次实际布阵,得此精要,以后你就不用亲自前来,我和郭将军自行编练就好,毕竟你还有其他政事要办。”

王子书点了点头,说道:“姚将军,郭将军,想必你们也大略看了一下布阵情况。这个方阵大体分为四个部分:正规长备兵、轻装步兵、骑兵和辅助兵,它们所需兵卒不同,所持武器和装备也有不同之处,在战场之上,要根据地形、敌情和攻防进行系统编排,阵不能太死,否则就会给敌方抓到把柄和弱点。”

郭子仪说道:“子书说的对!现在大唐阵法一般是用前朝开国功臣李靖李将军编练的六花阵,所谓六花阵,就是像“

”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的阵型。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军、右军、右虞侯军。正如子书所说,因为要应地质宜,阵法不可太过单一,所以这六花阵又可分为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等阵型,这五种阵型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

王子书知道这六花阵的确是李靖研究而出,但大体却只是延续了诸葛亮的“八阵法”而已,其中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果然,姚彝皱眉道:“我听父亲说过,李将军的六花阵属于防御性阵型,好处是没有部署上的弱点,任何方向遭受攻击,整体大阵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一处遭到攻击,两翼相邻的阵可以自动变为两翼,保护支援遭受攻击之阵。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就是,这样复杂的六花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机动性较差,为了保持阵型的完整,前进时不允许奔跑,后退时却不能猛跑。正所谓“以前为后,以后为前,前无速度,退无遽走”。”

王子书站起身来,走到姚彝身前,说道:“姚将军说的不错,我们建造这支飞麒军是为了什么,就是能在关键时刻,趁敌人猝不及防,然后插其后腰,给他们一个致命打击。如果采取这六花阵,就会受到防守限制,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而我说的这个马其顿方阵自身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以完整的横队勇猛地冲向敌人,给尚未从骑兵袭击中恢复过来的敌人以更沉重的打击,正面的攻击力极其凶狠,难以阻挡。”

王子书说话之时,手足并用,好象眼前就有一批强悍的敌人。郭子仪和姚彝看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对阵法排布这般精通,而且那股热情更是在这个年龄段不应该出现的。王子书见两位将军一直在看着自己,急忙停了下来,说道:“怎么了?”

郭子仪现在也很年轻,只比王子书大了三四岁,小时他就被百姓称为神童,只是不在文,而在武,被人夸多了,心里难免会有些傲气,但当他见识到王子书才能之后,方才知道什么是人外人,天外天。郭子仪看着王子书从适才的“金戈铁马”,瞬间又恢复成了满脸稚气的少年,不禁笑道:“哈哈……没什么!子书,那依你之见,我们要编几个方阵?”

王子书看着姚彝问道:“姚将军,现在军中共有多少兵卒?”

姚彝答道:“大约有一万二!”

王子书拍手道:“好!正好是三个方阵。”他走到方案之旁,用手在沙盘一边画一边说道:“我们就用128为一队,256人为一大队,1024人再组成可一支军,这样一个方阵所需兵卒一共4096人!”他在沙盘之上重重划了一道,说道:“作战时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16,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长矛握在离柄端三尺之处,方阵头46排士兵的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势又的倾斜,又的垂直于地面,各不相同。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作战时,整个方阵必须要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象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

郭子仪看王子书说的这般激情澎湃,不禁问道:“子书,这样虽说兵卒的机动性很强,攻击威力很大,但我们的侧翼又怎么办呢?”

王子书心想:郭子仪不愧是郭子仪,一眼就看出了马其顿方阵最需加强之处。他看了一眼郭子仪,笑道:“郭将军不用担心,为了保护侧翼和后方,战斗开始前,轻装长矛兵在方阵的后面排成纵深约8的横队,而辅助兵大部分是重步兵的勤务兵和粮秣征收员,所以就在方阵前面排成散兵横队,两翼配置骑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长矛兵。只要敌人胆敢侵扰我们的侧翼,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