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这些都是夫人做主就好。”王帆又看到门外的十口大箱子,问道:“子书,你这又是干什么?”
“爹爹,这是孩儿从姑苏城运回来的碧螺春,您不是爱喝吗?孩儿是买来孝敬您老的!”王子书笑道。
“恩!碧螺春确实不错,但是咱们也喝不了这么多啊!”王帆知道王子书现在又在打歪主意,说道:“子书,我还没要问你,你说你让我囤积粮食,我已办到,但是现在你又弄回这许多茶叶,到底是为何?”
“呵呵……那些粮食和这些茶叶孩儿自有用处,过不了多久您自会明白!”王子书卖关子道。
吃饭之时,王子书从义净口中得知。七月,李显已经立李重俊为太子。由于边关失守严重,十二月,突厥入寇灵、原、会等洲,烧杀抢掠,劫去万匹骏马。李显一气之下,不顾韦后和各大臣劝阻,罢免了武三思兵部尚书的职务,重立韦嗣立为兵部尚书。
饭后,王子书先把张姝送回家中,张柬之和张姝一见,自然少不了相拥而泣。这个时候,王昌龄也正在张柬之府上学习,看样子比之以前更长高了一些,二人欢笑,自不必细表。
从张府出来,王子书又折向孟浩然宅第,刚一进门,就见孟浩然爬在雪儿肚子上不知干些什么,王子书上前笑道:“呵呵……孟大哥好,雪儿姐姐好。”
两人一看王子书回来了,自然很是高兴,但刚才那一举动太过亲昵,两人不由面红耳赤,孟浩然说道:“子书,你回来了。咱们快到家里坐。”
这个府邸是王子书送给孟浩然和雪儿的,虽不算太大,但比起寻常百姓家却气派很多。走进正厅,王子书看到所有陈设朴素整洁,得体大方。墙上除了几章孟浩然仿写的诗词,别无他物。
王子书看到孟浩然和雪儿如此相爱,心中也为他们高兴,王子书问道:“雪儿姐姐,不知刚才……”
孟浩然笑道:“呵呵……子书,雪儿已有了身孕。”
王子书一惊之下,看着雪儿绯红脸颊上还透着一份喜悦,笑道:“这么说我能当哥哥了?”
雪儿笑道:“呵呵……看把你开心的,希望他没有你这般淘气才好。”
王子书道:“雪儿姐姐,你可不能这么说,子书出生你也在旁边,我哪有半点淘气之象,雪儿姐姐生下来的宝宝,男则仪表俊郎,女则清丽恬雅,子书先在这里恭喜二位了。”
雪儿笑道:“浩然,你看这张小嘴,让他当了哥哥,我们的孩子定被他欺负。”
孟浩然喜得爱子,也是万分欢喜,笑道:“哈哈……玩笑,玩笑!子书,不知你在姑苏可有什么收获。”
王子书细细讲了一遍姑苏城中发生的事情,孟浩然和雪儿听了连连称赞,王子书仗着自己年幼,也不推托谦虚,一概都领!吃过晚饭,王子书才又返回博星府。
年末将临,长安城中每家百姓都忙碌起来,张灯结彩,喜迎新年。半月之后,空中飘出雪花,一夜之间,大地翻白,更增新年之貌。王子书除了干些琐碎家务,就是忙着修葺狗窝,现在墨狼已有一岁,站在白雪之上,一副虎虎生威的模样。江采萍和王张氏则是一进一出的准备年货,每日空手上街,回来之时却是满载而归。
江采萍很快就适应了北方天气,和王子书一家就象是亲人一般,比起雪儿倒是多了一份聪明伶俐。王子书心中不由再想:张姝和江采萍各有千秋,如果自己真要娶妻,该选谁最好呢?但仔细一想,拍了一下脑袋,自言自语道:“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之前就答应了采萍姐姐长大之后会迎娶她过门,现在却来想这些。但采萍姐姐那次会记在心上吗?哎……不管了,反正现在也能三妻四妾,再不行,两人都娶了过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唐代节日众多,活动丰富,气氛热烈,将唐人的社会生活点缀得绚丽多彩。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等。一为岁末,一为岁首,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联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元旦之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此时,千家万户阖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
为了有个过年的样子,王子书请来孟浩然、雪儿、张姝、张柬之、义净、王昌龄和他的母亲一同围坐方桌之旁,吃喝说笑。现在欠缺之处,就是不能看“春节联欢晚会”,为了多增加些节目,江采萍连连弹奏了几曲好听的琵琶乐。
整个屋子此刻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景象,王子书心中十分受用,但转念不免想起先世父母,心想他们心怀丧子之痛,不知过年还能不能象之前那般,一起包饺子,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过了几日,魏顺安就来博星府,说李显和韦后想见见王子书,听说在姑苏城中又是出尽了风头,特设年宴,邀请一家人前往。王子书怕李显那个昏君看上了江采萍,毕竟现在她还不是王子书的妻子,自然不能出于干涉。王帆和王张氏也不想去,那种气氛他们两人实在不想领教,但皇上请宴,不去就是抗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现在皇朝内部奢华成风,少了唐太宗时的那份骨气。宴会还在麟德殿举行,所到之处,无不金银诸挂,每件物品都精益求精,总怕失了皇家风色。宴会之上,李显问及王子书在姑苏城中那次“智取钟大眼”是怎么回事!王子书怕太过招摇,说道:“那时子书正好看了一本兵书,情急之下,照模画虎,没想到还真能奏效,说来也算是巧合罢了。”
“哈哈……你这个小娃娃总能做出些出奇之事。你这些事迹,朕已叫刘知几和萧至忠他们记录在案,尽数移至史书之中,你可高兴。”李显现在就能干些这种无足轻重的事情。
“谢谢皇帝陛下。”王子书道。
李重俊现在坐了太子,位高权重,整个宴会他都显得十分得以,全不把韦后放在眼里。但是王子书却不知道他旁边坐的那位老者是谁!这时,台下传来优美音乐,李显大声叫好。王子书向那女子看去,一身简袄貂皮衣,脚踏红靴,所跳之舞,好像是外族的。虽说冬天穿的厚了一些,但是王子书却能看出她的体姿婀娜,每个动作都极是撩人。由于距离太远,王子书还真看不清那女子样貌。
“姚刺史,你看我这个女儿怎么样?”李显看着之前那个老者说道。
“皇上的意思是……”那个老者吞吐道。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44章 【凝心苦,遥山媚妩】
李显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办法之事,毕竟金城也是朕的亲身女儿啊!”
李重俊皱眉道:“父皇,难道真要把妹妹许配给那些蛮夷?”
“什么蛮夷不蛮夷的,之前文成公主不也嫁到了吐蕃吗?”李显微怒道:“你就知道带兵打仗,如果败了呢?你别说话,朕意已决,再说金城她也没有什么不快,满口答应了下来。”
王子书这才知道,原来跳舞那个女子就是金城公主,想起为了大唐而远嫁他处的几个女子,王子书心中不由多了几份敬佩,但这也是他预谋已久的机会。
“不知皇上要在几时让金城公主离开长安?”那个老者问道:“还有叫谁陪同而去?”
“就叫安乐公主陪同而去!”李显说道。
“我可不去,吐蕃天寒地冻的,女儿可受不了。”安乐公主努着嘴说道。
“那我去!”李重俊道。
“不行,你去?等你到了吐蕃,朕还怕不把那里的皇帝杀了呢!”李显看了看安乐公主,无奈道:“三月那个时候,姚刺史就回长安了,朕封他为一品随远大将军,就劳烦你儿子前去吧!”
王子书一听,这个老头就是姚彝的老爹,那他到底是谁呢?韦后见安乐公主公然抗旨,怕李显不高兴,立刻转移话题道:“皇上,您看金城公主跑上来了!”
金城公主跑上皇台,王子书才看清她的样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双眉斗画,香脸轻匀,十足一个人间尤物,可叹的是居然要成为皇朝政治的牺牲品。
金城公主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其父死后被李显收为养女,两人之间情分自然非同寻常。金城公主施礼罢,对李显说道:“父皇,女儿跳的可好?”
还不等李显答话,李重俊抢话道:“妹妹,你真的愿意嫁给善擦拉温?”
金城公主苦笑不言,李显怒道:“太子,你是越来越放肆了,现在金城问你话了吗?”
金城怕李显真会怪罪于李重俊,急忙笑道:“父皇,你可千万不要怪罪哥哥,他这也是关心金城吗!对了,父皇,您还没说我那舞跳的怎么样呢!那是女儿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的,就是为了让吐蕃人看看咱们大唐皇帝之女不仅美若天仙,而且还多才多艺呢!”
安乐公主反讽道:“哎呦……美若天仙?你可真能说出口。”
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金城公主一个玩笑话,以何必当真呢!李显咳两声,笑道:“金城跳的很好,真委屈女儿了。”
“父皇别这么说,能为大唐出力,也是女儿应该做的,何况传闻那个王子英俊潇洒,并不是孟浪之辈,反正女儿迟早都要嫁,但女儿却舍不得父皇你。”
王子书看的出来,李显和金城公主之间确有真情,但吐蕃请婚,未免在树外敌,李显只能忍痛割爱。李显摸着金城公主粉面说道:“真是乖女儿,朕会亲自送你。”
王子书一看时机成熟,上前说道:“请禀皇上,子书有个不请之请。”
王张氏和王帆一看这个小家伙又蹦了出来,不免皱眉,心想:我们躲还躲不及呢!你倒好,硬要往里钻!
金城公主还没发现上殿坐着一个少年,顿时来了兴趣,问道:“父皇,这个英俊少年是谁啊?”
李显笑道:“还能有谁!就是父皇经常和你提及的神童王子书。”
金城公主笑道:“呵呵……你就是那个一岁能言能走,五岁吟诗著书的小神童‘王博星’?”
王子书抬起稚嫩的脸颊,笑道:“公主说的不错,正是子书,至于那个博星只是老佛爷错爱罢了。”
金城公主弯腰一笑,更显婀娜之态,王子书在旁看的不由呆了,心想:再早重生几年多好!
适才紧张气氛被王子书这么一闹,顿时化为乌有,李显也十分开心,笑道:“子书,你又有什么鬼点子,快点说,朕现在心情好,过后可就难说了。”
王子书傻笑道:“呵呵……子书想陪同公主一起前往吐蕃!”
此言一出,在坐之人无不惊诧。安乐公主心想:平时见这少年聪明伶俐,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往那个鬼地方跑!王张氏和王帆也被吓了一跳,但这可不是家中院落,也不好出言相阻,只能认真听下去。
李显和金城公主对望一眼,两人先是一愣,李显微笑道:“呵呵……子书,你为什么想去吐蕃?”
王子书说道:“子书久闻吐蕃景色伊人,而且子书最喜欢游山玩水,上次去越洲受益匪浅,这次正好趁此机会前去吐蕃见识一凡,先前您不是还说要姚彝姚将军护送公主吗?子书在姑苏之时,和姚将军谈的甚是投机,所以这次前去,不仅方便,还免去子书许多盘缠。”
众人听到王子书理由之后,不禁大笑,王张氏和王帆现在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怎么就生了一个混世魔王呢!
李显看着那个老者说道:“姚刺史,你看看……你看看!一个少年,和你家公子谈的甚是投机!哈哈……怪不得姚将军在战报中大夸子书,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吗?”
那个姚刺史本来一脸严肃,现在摸着胡须,笑容可掬道:“呵呵……确实是个奇子啊!”对王子书问道:“小娃娃,你和犬子谈的怎么个投机呢?”
王子书看着姚刺史,皱眉问道:“老爷爷,子书到现在还不知道您的尊名,如果姚将军回来一问我见过您老人家,却不知道您的名字,子书可就要受姚将军责罚了。”
“哈哈……老夫姓姚名崇,字元之。”姚崇捏着苍须笑道。
哦!原来这个老头就是有名的姚崇!王子书想了一下,说道:“我和姚将军同爱兵法,子书只是让姚将军教我一些用兵之道。”
姚崇点头赞道:“好,好!小小少年就如此好学,长大之后定是个栋梁之才啊!”
李显扭头问道:“金城,你愿意让子书陪你前去吗?”
王子书瞪着一双大眼睛,动也不动的看着金城公主。金城公主走到王子书身前,带来一阵幽香,低头问道:“此去吐蕃路途遥远,你不怕累吗?”
王子书卖乖道:“有象安乐公主这样貌美的金城公主相陪,子书当然不会觉得累。”
王子书这句话倒是两头都不得罪,安乐公主果然十分受用。金城公主笑道:“小小年纪,小嘴却这般甜。”
王子书心想:我看到你小嘴儿才甜呢!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金城公主转身笑道:“父皇,女儿愿意让子书陪我前往。不仅能给女儿做个伴儿,还能让吐蕃国看看我大唐人才辈出,就是少年都如此聪慧绝顶。”
李显激动站起身来,笑道:“好啊!哈哈……子书,朕就封你为亲远小郎将,一起陪同金城公主前往吐蕃。”
王子书一听自己计划得逞,忙口头谢恩:“谢主龙恩!”
回到家中,王帆把王子书叫到身边,训斥道:“你说,你为什么想去吐蕃。”
这时,江采萍也听到声音,跑出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王帆生这么大脾气!王张氏坐在一旁,说道:“老爷,子书年纪还小,您好好和他说就是。”
王帆瞪眼道:“他小?鬼大着呢?”又对王子书怒道:“你说,那一仓库的粮食是怎么回事?那十大箱又是怎么回事?还……还有,你这次去吐蕃到底想干什么?”王帆一时激动,不由发出了哑声,王子书和王张氏不由掩嘴而笑。
江采萍一听王子书要去吐蕃,心头不知为什么却极是低落。王子书这几年还没见过王帆发这么大的脾气,努着嘴说道:“爹爹,孩儿自有孩儿的打算,您就等着瞧好吧!”说完,又是调皮一笑。
王帆说道:“我等着瞧好?哎……这都是我和你娘平时太宠你了,做什么事情也不思前想后,我就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不能安分一会儿呢!咱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你闹腾的也够厉害的了!整个长安城都被你翻了个底儿朝天。怎么?现在长安盛不下你了,先是去越洲,弄回十箱茶叶!这次倒好,又要随从金城公主前去吐蕃,你还跨了国界。你一个少年到底想干什么啊?”
王张氏急忙上前劝说道:“老爷,您消消火,就算你现在这么教训子书,但是皇上已经下了意旨,我们现在就算打折子书两条腿也无济于事啊!子书年纪还小,慢慢教他就是。”
王帆叹口气道:“夫人啊!子书都让你给宠坏了。不过夫人也言之有理,但吐蕃路途遥远,子书小小身子骨怎么能承受的住呢!”
王子书一见王帆减了怒气,急忙站起身来,笑道:“爹爹,我已经和皇上说了,说可以带一人前去,好有个照料。”
王帆斜眼说道:“谁让你站起来了,跪下。”
江采萍这时走出来,欠了欠身,笑道:“夫人老爷,就让奴婢陪少爷去吧!此程实在不适合您们亲身前往。”
王子书连连点头,笑道:“好啊!好啊!我就是这个意思!”
江采萍看看王子书滑稽可爱的样子,不由扑哧笑出声来。王帆摇了摇头,拂袖说道:“你们看着办吧!我要抓紧喝那碧螺春去。”
王子书、王张氏和江采萍三人相视一笑,已知王帆这是默许了。
王张氏进房休息,王子书和江采萍两人来到后院,江采萍看着王子书问道:“子书,你为什么这次要去吐蕃呢?”
王子书笑了笑,凑到江采萍耳边,一阵耳语。江采萍听后,笑道:“你还真是鬼精灵,这法子都能让你想出来。”
王子书接着月光,看着江采萍笑颜醉人的脸庞,说道:“采萍姐姐,真谢谢你这次能陪我一起去吐蕃。
江采萍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没见过吐蕃是个什么样子,借此机会前去,也没什么不好啊!”转头又对王子书说道:“子书,那天……”
王子书看江采萍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皱眉道:“什么?”
“哦!没什么,时候也不早了,我要回去睡了,子书也回吧!”江采萍说完,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闭门背靠,自言自语道:“我这是在想什么呢!子书不过是个七岁少年而已。”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45章 【突来疫,妙物卷急】
寒冬刚过,王子书闲来无事,陪同王张氏和江采萍上街逛街。走了一段路,发现每家药店和诊病处都人满为患,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似的。王子书凑近一问,才知道这些人都挤着买药看病,而那些郎中都说药已基本售空,供不应求。
王子书看王张氏摇了摇头,定是知道些什么,忙问道:“娘亲,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张氏说道:“是疫情!”
王子书一听,师父说过,现在只会有旱灾,怎么又出现疫情了呢!王子书知道这疫情可危险的好,一不小心就会被传染。现在唐朝医术还不够高明,很多疑难杂症都不能治愈,很多穷人都是因为这样死去的。
江采萍叹道:“这疫情最受罪的当属穷人了,那些达官贵人手中有钱,自然能找到医术高明的大夫,就算得了疫病,治愈几率会高出许多,但是穷人大多只能等死。”
王子书知道疫情传播很厉害,急忙和江采萍、王张氏返回家中。一连几个时辰,王子书都在想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方法。到了午饭时候,江采萍突然跑到房间说有一位将军要找王子书。
王子书急忙迎了出去,见王帆、王张氏正和那个将军闲聊,仔细一看,才知是姚彝。姚彝见王子书几日不见,又长高不少,笑道:“哈哈……子书,咱们可又见面了。”
王张氏笑道:“你们先聊着,我去加几道菜。”
姚彝客气道:“夫人切莫这般忙碌,姚某只要一坛土酒和几道小菜就好。”
王帆笑道:“将军就不要客气了,听我家夫人说你在姑苏城中对犬子照顾有加,王某在这里谢过将军了。”
姚彝还礼道:“王先生说的哪里话,要不是子书,我也擒不下那钟大眼。”
王帆道:“哈哈……子书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只是碰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