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杰,你不想当永明王的护卫么?”吴继嗣看出了赵子杰徘徊不定,出口询问道。
赵子杰心中考虑的更多,道:“跟随永明王的确是个不错的差事,但是我家中还有娘子和父母。永明王不会再永州逗留,过段时间肯定会前往梧州,到时我的家人。。。。。。”
赵子明这话一出口,刚才热情的众人,他们中一些人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他们的家人。如今得世道不太平,他们要是跟着朱志明去了梧州,家里没个人照顾,说不定家人哪天会被流贼杀死呢?
张奎是独自一人,家中父母早死,又没妻儿,光棍一个,自然不担心,他是打定主意要跟着朱志明了。
吴继嗣现在还真挺佩服朱志明,好像早料到了众人的顾虑,笑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永明王早已经吩咐了,凡是打算跟随他的,到时都可以携带家眷和他同去梧州。”
“真的?”赵子杰瞪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道,说实话他心里还是十分想要这份差事的。
“真的不能再真,这是永明王亲自说的,我怎么可能骗你们。”吴继嗣肯定的说道。
“太好了,吴大哥也算我一个。”
“我也报名。”
。。。。。。。。。。。。。。。。
众人没了顾虑纷纷报名。
但是李友独自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依旧不为所动,吴继嗣问道:“李友,你不打算给永明王当护卫吗?”
李友歉意道:“多谢吴大哥的好意,只是如今家父病重,我的孩子刚刚出生,我不想让他们舟车劳顿。”
吴继嗣劝道:“可是永州不见得有多么安全,万一献贼要是再杀回来,怎么办?不如跟随永明王一同去广西,那里山高地远,远离战乱,现在不失为一个避难之所。”
“是呀!李大哥也一同去,大家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张奎在旁边劝道。
李友摇摇头,拒绝道:“如今有了这笔赏银,我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不想再打打杀杀了。”
吴继嗣见李友主意已定,态度坚决,只好无奈放弃,道:“那好吧!那我也不勉强了。”
还有几人也跟李友的打算一样,拒绝了做朱志明的护卫,吴继嗣对他们只能道了声珍重。
商议完毕后,众人也纷纷回家,做好准备。
搞定护卫一事,吴继嗣派出几个机灵的家丁让他们去打听一下关于刘毅的情报。
第21章 遭遇()
第二天的早晨好像比起昨天更冷了一分。早晨起来,朱志明推开房门,屋外雪花依旧漫天飞舞,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外面天空白刷刷,雾蒙蒙的,天地不分。
院中的一棵老槐树一条粗粗的枝干不知何时已被积雪压断,其它大大小小的树枝,上面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积雪,一个个都像弯着腰,随时会折掉,地上的积雪已经足足有一尺多深了。
忽然外面刮起了大风,呜呜呜………卷着雪花打在朱志明脸上,冰冷刺骨的寒风让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即使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仍挡不住这股寒气,急忙关上了房门。
“这该死的大雪!”朱志明将棉衣裹得紧紧的,低声骂道。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这接连的大雪,他看着倒不像瑞雪,恐怕而酿成雪灾,永州城刚刚经历战乱,不知道城中又有多少百姓会冻死,“哎………”
“咚咚咚”
屋外传来清脆的敲门声。
“殿下,卑职有事禀告!”
“进来吧!”朱志明听出屋外来人是吴继嗣。
吴继嗣站在台阶上,用力抖了抖身子,将身上厚厚的积雪抖落下去,这才推门而入。
朱志明此时正坐在火炉前烤着火,见吴继嗣头发上还落着积雪,鼻子也冻得透红,伸手招呼他到火炉旁,指着一旁的凳子道:“坐到这边先烤烤火,暖暖身子!”
吴继嗣哪里敢和朱志明平起平坐,即使是朱志明的吩咐,但他又不好违拗朱志明的话,想了想,来到火炉旁身子一蹲,道:“殿下,卑职蹲着就好了,这样更暖和!”
朱志明看到吴继嗣的动作,若有所思,明白过来,呵呵一笑也没说什么,自己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没有古代那么强的上下尊卑观念。
“给本王说说事情办得怎么养了?”朱志明双手伸在火炉上面一边烤着火,一边问道。
吴继嗣一蹲到火炉旁就感觉身子暖和了一些,脸也没刚才在外面冻得那么僵硬,道:“昨天,卑职照殿下的意思,已经问过了赵子杰等人,他们听说能当郡王的护卫十分开心,当场二十九人表示愿意,只是有几人因家中有事,才不得不推辞。”
吴继嗣说完一脸忐忑的看着朱志明,生怕朱志明怪罪他们。
朱志明听说有二十九人答应,心里已经很满意这个结果了,道:“这件事办得不错!还有本王让你打听刘毅的事,打听的如何了?”
吴继嗣听到刘毅,眼中冒着精光道:“殿下,那刘毅还真有些来历!”
昨天经过多番打探,吴继嗣终于弄清了刘毅的底细,经过他汇总后得到的消息,发现刘毅还真不简单。
“哦?说来听听。”朱志明听到吴继嗣这样说,对刘毅更加感兴趣了。
吴继嗣正色道:“这刘毅虽然才二十六岁,但是他参加过的战斗,经卑职调查,大大小小加起来得有上百场,从一个小兵,升到把总的位置。”
“这么多?不可能吧?”一旁的朱志明惊呼道。
吴继嗣当时听到,也是吃惊不已,但经过多方仔细打探,确定八九不离十,说实话他也是一脸钦佩,回道:“只多不少,刘毅从十五岁就已从军,直到前几年松锦之战结束,他侥幸活得性命,这才回到永州。”
“十五岁从军?”朱志明惊讶的张大了嘴,在他印象中十五岁大概还在学堂中上学,可是这是明朝,还是明朝末年。
“是的,说起来刘毅也是一个孝子,他从军乃是为父报仇。”吴继嗣继续说道:“他父亲刘明乃是戚家军一名哨长,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爆发,刘明跟随戚家军前去参战,最后战死于萨尔浒。刘毅当时年幼,听闻父亲死于鞑子之手,立志长大后也要参军,杀鞑子为父报仇。”
朱志明没想到刘毅还有这么一段悲壮的故事,嘴里喃喃自语,不断重复着,“萨尔浒、戚家军,鸳鸯阵。。。。。。”
说起明朝军队,恐怕没人不知道这支被誉为“十六世纪东亚最强军队”的戚家军。
戚家军因为戚继光而得名,最早由浙江义乌的农民和矿工组成,严明的军纪,与宋朝的岳家军也不遑多让,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再加上职业化的训练水平,和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组成了长短兼具,攻守兼备的鸳鸯阵,号称百战百胜,斩首数十万。
只是可惜了,萨尔浒之战,戚家军一战而没,骨干尽皆战死,从此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朱志明也不得为这样一支无敌的军队消失感到遗憾,回过神来后,道:“如此看来这刘毅为父报仇,也是一名孝顺之人。”
朱志明之前从刘毅对付黄克等叛军,就看出了刘毅有勇有谋,加上刚刚吴继嗣所讲的,刘毅在朱志明心中不断加码,但一想到他先前是黄克手下,问道:“你打听出他为何成为黄克的亲兵吗?”
“卑职调查过,黄克当初打开永州城门,一些被他害的家破人亡之人经常找机会刺杀他,因此担惊受怕。黄克手下杨春听说了刘毅的事迹,前去招揽他,结果被刘毅将来人打得头破血流。黄克听说后,亲带人马团团围住了刘毅家,黄克爱惜刘毅之勇,并以他母亲和弟弟的性命相威胁,刘毅这才不得不当了黄克的亲兵。”吴继嗣在一旁娓娓道来。
朱志明将前因后果听得清楚,知道了刘毅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也非不忠不义之人,心中下定决心,此人不为自己所用,那真是浪费,命令道:“吴继嗣,你今天替本王去问一问刘毅,是否愿意为本王做事。”
“卑职遵命!”吴继嗣心里暗道果然如此。
吴继嗣走后,朱志敏一人独自坐在椅子上,烤着火,盯着火炉,不时有火星溅出来,看着火花有些出神,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一切不要急,慢慢来,走好眼下的每一步,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第22章 麻烦()
屋外的大雪渐渐减弱,雪花变成了雪粒子,凛冽的寒风下,不时飞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屋子里待久了,朱志明渐渐觉得有些沉闷,打开房门,出来透透气。
陈进忠双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走过来道:“殿下,这是奴婢刚让人煮好的姜汤。”
朱志明接过姜汤,抱在手心,上面还冒着白色的热气,在寒风的吹拂下,变幻不定,辛辣刺鼻,闻起来暖暖的,全身觉得神清气爽。初入口有一点点红糖的甜,然后是姜片的辣,还有一些葱白煮熟的味道,最后是胡椒在自己嘴里回味。之后感觉喉咙火辣辣的,接着感到一股暖流流进了胃里。寒意一下子就驱散掉了,浑身舒畅。
陈进忠看朱志明喝完姜汤后,脸色红润,不复方才精神有些萎靡,高兴道:“殿下,还有个好消息,奴婢刚刚听府衙来人禀报,听说广西总兵杨国威已经进了永州城。殿下很快就能离开永州这个是非之地了,等到了梧州那才算真正安全呢!”
“是啊!”朱志明心里也希望快点儿离开这里,梧州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那里将是他未来几年的根基,他想着想着,自己如何打出一片属于他的天地,眼神中的神采更甚。
一声不适时宜的慌张声打断了朱志明想象出来的美好画面。
“大、大。。。。。。大事不好了,殿下!”王千甫身穿一件绿色袍子,急的都快哭了,嚷嚷道。他从远处一路小跑着冲了过来,脚下积雪太厚,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个踉跄,“哎呦”一声,一下子整个人爬在了地上。
积雪太厚,王千甫一下被淹没在了积雪中,他急忙爬起来,脸上、胡子上都沾着雪花,他顾不得清理干净,气喘吁吁跑到朱志明跟前,道:“殿下,大事不好了!”
朱志明见眼前王千甫满脸皱纹,都一把年纪了,办事还如此毛毛躁躁,真怀疑他是怎么安然做到知县退休的。
朱志明叹了口气,无奈道:“王千甫,现在是你暂为管理永州府,有什么事,你自己与焦将军商量解决就行了,本王身为大明宗室,是不能插手地方事务的。”
王千甫一生谨小慎微,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享福,谁知道老了老了糟了这样一个无妄之灾,要是年轻几十岁,他一定喜出望外。
可是如今得永州破落不堪,城中遍地,粮食短缺,面对一堆烂摊子,王千甫气的都想骂娘了,他干好了,朝廷也不会给他一个耄耋退休知县升官,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谁知道自己会落得什么下场。
王千甫哭丧着一张脸,道:“殿下,下官也想找焦将军商量,可是府衙内涌进了本地一群士绅,吵嚷着要让下官保护他们,下官根本出不去。而且就算找到焦将军也没用。”
“城内叛贼不是都被清理干净了吗?而且本王听说征蛮将军杨国威不是已经进城了,那些士绅怎么还到府衙寻求庇护?”朱志明一连几个问题问道。
王千甫听到杨国威的名字,眼神中充满了不满,委屈道:“殿下,这事就与杨总兵进城有关,杨总兵一进城,就以肃清附逆张献忠的余孽为名,在永州城内到处抓捕士绅大户,城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下官实在无能为力,这不一群侥幸逃得抓捕的士绅都挤在府衙,吵嚷着让下官保护他们。下官职小位卑,如何敢于总兵大人相抗。”
朱志明没想到杨国威如此胆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公开令士兵劫掠,什么搜捕叛贼,只不过是他找的冠冕堂皇的由头罢了。
朱志明心道自己犯不着为了永州这些士绅去得罪杨国威,他从朱由榔的记忆中也大概了解到一些信息,知道他们之中大多也不是什么好人,平时就作威作福。况且朱由榔就是被永州的一个投降黄克的士绅偷偷举报,才被捉拿的。而且他要从永州到梧州,沿途也需要杨国威军队的保护。
想到这些情况,朱志明摇摇头,道:“这事你禀告本王也没用,他们既然愿意待在府衙就让他们待着好了。”
“可是。。。。。。”王千甫站在一旁欲言又止,还想说什么。
朱志明抬手打断他的话,道:“你要嫌麻烦,就待在本王这里,不理他们会就行。”
王千甫听到朱志明的主意,真的想哭了,真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结结巴巴,忐忑道:“那个,殿下,下官一时嘴快,告诉了他们殿下在这里,现在他们吵嚷着要见殿下。”
说完,垂下了头,不敢看朱志明的神情。
“什么?王千甫你真行!”朱志明怒气冲冲盯着王千甫,咬牙切齿道,这王千甫还真会给他找麻烦,一定又是怕担责任,才推出他。
朱志明招来陈进忠道:“派人拦住哪些士绅,别让他们闯进来!”
一直垂头丧气的王千甫,突然插嘴道:“殿下,下官怕拦不住,他们当中不乏有人在朝廷当官,甚至有的官居侍郎,要是他们硬闯的话,下官恐怕那些守卫不敢阻拦。”
朱志明听到王千甫说的情况,心里也不得不谨慎对待,要是真让杨国威将这些人抓起来,到时他们在朝廷当官的家人知道了,自己难免要受到牵连。虽说崇祯马上就要吊死煤山了,可是还有三个多月呢,谁知道是会发生什么事。
朱志明不得不权衡利弊,为这些士绅得罪杨国威究竟值不值,杨国威毕竟手握兵权的总兵,从他纵兵劫掠,就能看出他是个不好相与的人。朝廷还真不一定惩处他,顶多大事化小,稍微斥责一下,毕竟明末以来,官军劫掠都是常事了。
到时恐怕那些文官会把调转矛头攻击他,他只是一个郡王,大明的郡王不知有多少,文官不要起命来,哪里会惧怕这些。
朱志明还在摇摆不定,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嘈杂的吵嚷声,远远望去,乌压压一片人群挤搡着士卒,挤进了朱志明的小院。
第23章 敲诈勒索()
这群人一个个全部身着华丽服装,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有小孩儿夹杂其中,只是此刻全都有些狼狈,活脱脱一副难民样子,一些人的衣服不知被什么撕破了,露出了白花花的棉花,有的靴子不知什么时候丢掉了,只穿着袜子踩在雪地上,一个个冻得脸色冷青,几十人推搡着士兵往前走。
朱志明知道眼前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人都到他眼前了,如果他还选择视而不见,情况只能更加糟糕。
“都让开吧,放他们过来!”朱志明无奈命令道。
正阻拦士绅的士兵们如释重负,他们只是最底层的小兵,而这些士绅们一个个都大有来头,他们哪里得罪的起。士兵们对这些人又不敢动粗,生怕伤着他们,跟他们说道理,大字都不识几个的他们,这哪里说得上话,只能被他们逼得步步后退。
几十人早已看见屋外的朱志明,呼啦啦一片,跪在雪地上,全都哭丧着脸,道:“殿下,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们真的没背叛大明啊!”
“我们家几代朝廷为官,一直忠于大明,殿下,您救救我们吧!”
。。。。。。。。。。。。
这么多张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吵的朱志明头都大了。
朱志明招来一旁的陈进忠,吩咐道:“你让他们选个代表出来说话,别这样吵吵闹闹的了,本王听着心烦”。
陈进忠昂首挺胸,大步走到他们跟前,用他那独特的公鸭嗓音,大声说道:“都闭嘴!安静!”
一直嗡嗡叫屈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陈进忠来回扫了他们一眼,颐指气使道:“你们自己选出一个代表,让他出来和殿下亲自禀报!其余人都不准再说话!”
跪在雪地上的几个老者,相互对望了一眼,最后齐齐都望向中间一位头发有些花白,面色略显苍白,但脸尚且干净,看上去比较精神的老人。
“郑老爷,要不您过去跟殿下说吧!”几人一同开口道。
郑文明点点头,上下整理了一下衣冠,道:“好,老夫义不容辞。”
陈进忠见他们选了人出来,指着郑文明道:“既然选好了,那就跟咱家过来,去见殿下吧!”
王千甫在朱志明旁说道:“殿下,跟陈公公走过来的人是永州有名的郑家族长。他叫郑文明,他儿子乃是当今吏部侍郎郑吉。”
朱志明看着走过来的郑文明,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郑文明跟着陈进忠来到朱志明面前,扑腾一声,下跪道:“草民郑文明拜见永明王。”
“老先生起来吧!不必多礼!”朱志明念他一大把年纪。
“谢殿下!”郑文明这才颤颤悠悠站起来。
朱志明道:“给本王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吧?”
“殿下,您不知道,今晨那广西总兵杨国威进城后,不分青红皂白,就以抓捕叛贼为名,强闯家门,纵使手下搜刮钱财,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朱志明似笑非笑的看着郑文明道:“本王记得永州的确有士绅投靠献贼,想当初还是他向献贼提供消息,要不本王怎会被黄克抓住呢?”
朱志明叹了口气,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本王想杨总兵可能只是一时不查,误会你们而已,之后查清事实定会放了那些被抓之人,还他们清白。”
郑文明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朱志明是对当初他被永州士绅刘炜出卖之事怀恨在心。
他到不担心自己有性命之忧,再怎么说他儿子也是当今吏部侍郎,他又没有投降献贼,关键是再这样下去,虽说家里的金银财宝都埋在地下呢,但是时间久了,难保被发现,要是到了杨国威口袋里,哪能还拿回来。他希望的是让朱志明出面阻止杨国威继续这样肆意妄为下去。
可是郑文明看朱志明态度,这事有点儿悬啊!
郑文明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殿下,永州的确有害群之马,可是不都被抓了吗?”
朱志明嗤笑一声道:“是吗?本王怎么还记得有条漏网之鱼,刘炜被抓了吗?本王怎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