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震孺,你放肆!竟敢侮辱阁老!”关捷先怒目而视道。
何吾驺嘴角不自然一抽,摆摆手,沉声道:“让他说!”
方震孺不以为意道:“下官敢问阁老,这世上若是没了算科,您以为会如何?”
何吾驺还未回答,关捷先却是不屑道:“还能天下大乱不成?”
“关侍郎还真是一语中的,确实会天下大乱。”方震孺微微一笑道。
关捷先还以为方震孺是故意羞辱他,冲红了脖子脸,气道:“你。。。。。。”
何吾驺起初并未在意,可是等他越发深思之后,额头不知什么时候,已是不满汗珠。
“在场的诸位大人不妨都想一想,算科真的不重要吗?”方震孺都未正眼瞧关捷先,从容不迫道,“往大了说,朝廷的税收用不用到算科,对外征战调动兵马、粮草用不用到算科。
往小了说,平常百姓过日子,用不用到算科。至于其他的不用本官说,你们自己也应该能想象的到。倘若大明的官员连算科都不会,真的能将偌大的国家治理好吗?
算科早已与国家密不可分,与我们密不可分,我想一个人若是连基本的算科都不会,如何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更遑论一个国家!”
方震孺的一席话,可以说发前人之所未发,振聋发聩,令不少官员耳目一新,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此时何吾驺早已听不清方震孺在说什么,他心里像压上了铁块,沉甸甸的,又像有只无形的爪子掐住了他的喉咙,连气都喘不过来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声音在回荡,“怎么办?。。。。。。”
几番交锋下来,何吾驺一方再没有了起初的不可一世,胜利的天平早已倾向对面。
不少官员也开始深思科举改革之利弊,他们都已步入朝堂,科举改不改其实与他们自身关系并不大。
一开始,他们可能是受惯性思维左右,毕竟受了儒家思想几十年熏陶,理所当然认为朝廷科举就该以八股取士,又有何吾驺这个次辅带头,一股脑儿冲了上去。
可是事到如今,那股冲动劲儿早就过去了,冷静下来后,他们自然会思考的更多。
这些官员混迹朝堂短则四五年,长则三四十年,到了如今的位置,谁也不是傻子。
有的官员可能真的会衡量改革科举之利弊,而有的则不得不为自己的前程考虑,如今何吾驺的胜算明显不高。
再看看对面,当场首辅,两位大学士,六位尚书,这不算不要紧,一算这是要吓死人的节奏啊!
他们这边也就胜在人多,可是鸡蛋再多,还能硬的过石头,再加上头顶上还有一颗金刚石般的存在,再反对下去,真的值得吗?
不少官员开始交头接耳,眼神闪烁不定,不时瞟向对面。
这时,陈子壮也注意到了何吾驺身后官员的小动作,趁热打铁道:“诸位,我也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各位能高中进士必定都才学兼备,那高中进士究竟花费了你们多长时间?”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谁也没率先回答。
陈子壮见状,也没有恼,自顾自说道:“可能八九年,也可能二三十年。但是那些花费二三十年高中进士之人学识真的不如前者吗?也不尽然,四书五经就这么多内容,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难就难在八股文罢了!
八股文究竟是能助人长学识,还是能助诸位处理政事,答案是都不能,它不过是一把梯子,如今有另一把更快捷的梯子,我们为何不选。
难道咱们还要子孙后代将他们人生最好的时光浪费在没有丝毫意义的八股文之上吗?
诸位想一想,这多出来的时间他们可以做多少事。”
陈子壮的话触动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仿佛穿越时间,又回到了当初考科举之时,一次次失败,看着学识不如自己,但仅仅因为写的一手好八股文,便能顺利通过科举,他们一次次不甘心,不得已苦练八股文。
“阁老、阁老。。。。。。”曹烨眼见事情不妙,心中大急,推搡了何吾驺几下,这才将他拉回现实。
何吾驺一回过神,就听到了身后不少官员的窃窃私语,脸色顿时铁青。
刚刚何吾驺想了很多,他们落到如今地步不是没有理由,起初的大意轻敌,更兼之对方有备而来,如今只剩一招了……拖。
只有拖下去,他们才能有胜算,科举事关天下读书人的利益,皇帝要动这份蛋糕,也要问这些人同不同意。
“陛下,朝廷科举非同一般,应当三思而后行。纵然这份试卷真的比八股文更加公平,但是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这份历史卷,其考试内容范围不明确,既有春秋战国,又有秦、唐、宋、明,总不能让士子们将这些史书都学习一遍吧?还有算科。。。。。。”何吾驺一口气列举了几处不足之处,这才道,“综上所述,臣认为改革科举之制应当徐徐推之,不可操之过急。”
skbshge
第331章 是结束也是开始()
何吾驺不愧为四朝元老,镇定下来后,以退为进,他首先承认此套试卷的可取之处,但同时也指出了试卷中不少“漏洞”,想要借此拖延时间。
不过,朱由榔又怎能称了何吾驺的心意,开怀大笑道:“看来此次辩论已经有结果了,至于何卿指出的问题不过是小事,朝廷如此多饱学之士,难道连些许问题都无法解决?”
“陛下圣明!”丁魁楚眼见时机明朗,此时再不表现,更待何时,当即朗声道,“今八股取士弊端丛生,幸赖陛下英明,锐意革新,臣相信新的科举之制必定能为大明选拔出可造之才,八股取士当废!”
丁魁楚的当众表态对于何吾驺等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陈子壮亦是上奏道:“臣请废八股,施新法!”
。。。。。。
蒋德璟、宋应星,包括王应华他们全部一个个站起来,接连表态支持废除八股,施行新法。
如此蔚为壮观的一幕落在剩余的官员眼中,不少大臣亦动了心思,改变了立场,“臣附议!”
有了第一人,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转眼间,何吾驺身后的一众支持者,除了那些死忠份子,一大半都倒戈相向。
何吾驺看得是睚眦欲裂,却毫无办法,一时间怒火直冲天灵盖,身子也开始摇摇晃晃,眼睛发黑,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在地,好在曹烨眼疾手快将其扶住。
朱由榔将一切看在眼里,也不禁舒了口气,缓缓道:“卿等能理解朕的一番苦心,朕心甚慰。不过,何卿有句话说得还是对的,科举事关国家抡才,非同小可,内阁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
“臣遵旨!臣必不辜负陛下信任!”丁魁楚面露喜色,他终究是赌对了。
就在众人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殿内突然一人闪到殿中央,半个身子匍匐在地,哭天抢地道:“陛下,您千万不要听这**臣胡说八道,八股文不可废啊!若废八股,祖宗基业不稳,大明三百年江山就要亡了。”
“吴德操,你大胆!”
“放肆!”
朱由榔还未开口,丁魁楚闻言气得脸色涨红,眼里一个劲儿地冒着火星,竟敢骂他奸臣,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吴德操大逆不道,诅咒大明亡国,罪当问斩!”
“本朝素来不以言获罪,更何况斩刑。”何吾驺自是不肯。
朱由榔同样心生不悦,不过他还不至于如此小肚鸡肠,动辄杀人,另外也不想再节外生枝,制止了两人继续打嘴炮,“本朝虽不以言问罪,然吴德操口出无状,诅咒大明,免其左佥都御史之职。”
“皇上仁慈!”
然而,吴德操却丝毫没有领情,猛地站起来,双眼泛着狠光,仰天高呼道:“大明的列祖列宗你们看到了吗?臣今天便撞死在这大殿之上,也要阻止陛下倒行逆施!”
说完,吴德操一个猛扑,撞向殿内的柱子。
朱由榔见状,吼道:“给朕拦住他!”
吴德操不要命似的冲撞过去,吓傻了不少文官,好在殿内还有武将,焦琏眼疾手快,一个闪身挡在了柱前。
“扑通”一声,吴德操倒在地上,只感觉头冒金星,还没等他清醒,焦琏便将其拎到了殿中央。
一旁的何吾驺眼里明显流露出一丝失望,若刚才吴德操真的血溅当场,那该多好啊!
此刻,朱由榔脸色差的吓人,死死盯着殿下瘫软在地的吴德操,寒声道:“看来真是朕太仁慈了,吴继嗣何在?”
锦衣卫指挥使吴继嗣出列道:“臣在!”
“将吴德操拿下,下诏狱!”
吴德操已经清醒,奇怪的是,当他听到朱由榔的旨意时,没有恐惧,只有兴奋,他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吴德操,你要火。
在众臣的注视下,吴德操犹如斗士般,被拖了出去。
此时,任谁都能看出朱由榔心中憋着一股怒火,是以,并未有大臣敢这时候站出来找不自在。
朱由榔的双眼犹如利剑,一一扫过群臣,目光所及之处,群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
朱由榔冷哼一声,道:“朕非暴君,也允许你们有不同的意见。若你们所说有理,朕会听,但若你们以为以死相要挟朕,便能让朕就范,朕只能告诉你们,你们太天真了!”
。。。。。。
散朝之后,百官们各怀心思,消化着今天朝堂所发生之事。
丁魁楚迈着轻快的步伐,笑眯眯走到何吾驺身边,见何吾驺还需曹烨搀扶,嘘寒问暖道:“何阁大人身体没事吧?”
何吾驺甩开曹烨的手,挺直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谢阁老关心,老夫身体硬朗的很。”
“那就好,我还期待与何大人共事呢!”丁魁楚一脸关切道。
何吾驺呵呵一笑,“首辅大人还是多多关心科举之事吧!皇上将此重任交付内阁,若办不好这差事,您这个当朝首辅可不好交代。”
丁魁楚收起笑脸,沉声道:“这是自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做臣子的自当为陛下分忧。”
待丁魁楚远去,曹烨一脸担忧道:“阁老,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还未结束,只是开始罢了。”何吾驺望着天空中翻滚的乌云,意味深长道,“暴风雨要来了!”
“陈大人、蒋大人请留步!”
丁魁楚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陈子壮、蒋德璟一行人。
陈子壮闻声,回头见来人是丁魁楚,拱手道:“拜见阁老!”
丁魁楚抬抬手,笑呵呵道:“不必多礼,科举之事你们还要多费费心,这百分制的试卷毕竟是你们弄出来,你们熟悉。”
“阁老哪里的话。”陈子壮不知丁魁楚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试探道,“皇上将此事交由内阁,您又是当朝首辅。。。。。。”
丁魁楚摆摆手道:“我的意思是莫不如分工,我负责选定科考的良辰吉日和筛选考官,这样更快,到时候咱们一同交由皇上决定。”
陈子壮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丁魁楚还是将主意打到主考官身上来了,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道:“好,那便按照阁老的意见来。”
skbshge
第332章 轩然大波()
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的传言,像一阵风,刮向了大明各地。
广东顺德,锦岩山,一座十余亩的书院矗立山下,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书院周边遍布农田,一身粗布麻衣的百姓趟着水在田间劳作。
“驾!驾!”
就在这时,一匹马沿着乡间小路飞奔而过,留下一阵烟尘,朝着书院方向而去。
“唏律律!”
锦岩书院门前,黎遂球一把拽住缰绳,朝不远处一身青衫的学生问道:“你们老师在书院吗?”
青衫学生认识黎遂球,知道他乃老师好友,恭敬施礼道:“老师正在田间劳作。”
待青衫学生再抬头时,却见黎遂球早已骑马远去。
不多时,黎遂球来到一块田地旁,远远眺望,只见一人头戴斗笠正在田地里弯腰拔草。
黎遂球高声喊到:“令斌兄……”
几声下来,或是离得太远,那人依旧自顾自忙着。
黎遂球无奈之下,只好将鞋袜脱掉,一脚趟进了水田中,一步步走过去。
黎遂球的动静终于惊动了正在除草的陈邦彦。
陈邦彦起身,抹了一把汗水,抬头见到黎遂球,诧异道:“美周,你怎么来了?”
“令斌兄,你真是让我好找啊!”黎遂球望着眼前脏兮兮的陈邦彦,苦笑不得道,“真亏了你还有闲心忙这些,如今的广州城都快要翻天了,你竟然丝毫不知。”
“又发生了什么事?”陈邦彦随口问道,说完继续拔草。
黎遂球急道:“有消息传出,朝廷今年要开恩科!”
陈邦彦闻言波澜不惊,摇了摇头,平静道:“这算什么大事,科举你我都参加过不下七八次了,多一次少一次又什么差别。”
“哎呀!我要说的大事不是这件!”黎遂球一拍脑门,赶紧道,“据小道消息,此次恩科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施行新的科举之法。”
陈邦彦顿时愣在了当场,手也不禁一抖,刚刚拔起的杂草随即落进田里。
“美周,你说得都是真的?”陈邦彦双手紧紧握着黎遂球的双臂,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就连说话都有些发颤。
黎遂球重重点头道:“虽朝廷还没有公布正式消息,但应该八九不离十。我听说这还是皇上亲自提出来的,起初不少大臣都反对,但皇上坚决不退让,朝堂上好像还经过了一场激烈的辩论,甚至有官员以死相逼,皇上雷霆大怒,直接将其下了诏狱。”
“哈哈……”陈邦彦肆无忌惮地仰天大笑,笑着笑着,泪水不知什么时候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黎遂球静静站在一旁,没有打扰此刻的陈邦彦。他当初得知此消息时,何尝不是如此,实在是我辈读书人苦八股文久已!
陈邦彦将胸中二十多年的苦闷一朝发泄出来,浑身上下没来由一阵轻松,感叹道:“真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这一天!”
黎遂球挥手赶了赶身边来回嗡嗡乱叫的飞虫,皱眉道:“令斌,咱们还是换个地方谈话吧!”
陈邦彦瞧了一眼颇显狼狈的黎遂球,哈哈一笑道:“好!咱们回书院谈!”
锦岩书院,陈邦彦的书房内,两人洗漱一番后,都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书房摆设十分简单,一个书架,一张竹桌,两把桌椅,桌上摆放着茶具。
陈邦彦给好友黎遂球沏上茶,迫不及待道:“美周,你再将事情的经过与我细细说一遍。”
黎遂球喝了口茶,将他所探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起初,陈邦彦一脸兴奋,乐得犹如孩童般,可越听下去,他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反而多了几分忧愁,因为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朝廷究竟如何取士。
待黎遂球讲完,陈邦彦才沉声道:“朝廷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这句话像是问黎遂球,也是再问他自己。
按理说,陈邦彦内心里一百个、一千个愿意朝廷废除八股取士,可再联想到如今的局势,他又有些摇摆不定了。
黎遂球叹了一口气,无奈道:“令斌也不要妄自担忧了,你我终究还不是官场中人,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难免缺斤少两。”
陈邦彦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根本影响不了朝廷。当初他针对时局,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中兴政要》,开列了32条抗敌救国方略,踌躇满志地只身赴南京进呈弘光帝,结果连人都未见到,从那时起他便知道不进入朝堂,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美周,咱们去广州吧!”陈邦彦望着黎遂球,双压冒着精光。
。。。。。。
广州城如今是天子行在,这里的士子最早知道了朝廷要废除八股取士的消息,他们奔走相告,一时间广州的大街小巷、茶楼酒馆到处都能看到各大书院的学生。
有激进派嚷嚷着要朝廷不得废除八股,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高昂着脖子,扯着嗓子,有的主张直接组织人在皇帝行宫前示威,更有的扬言朝廷若是废除八股取士,他们就罢考,这群人占了大多数。
当然,也不乏支持派,广州文教兴盛,有近百所书院,陈邦彦这类认识到八股弊端的还是有的,不过他们只占了一小部分,往往他们一发表反对八股的看法,就会招致激进派的围攻,双方吵得不开胶,就差动手了。
不过,由于朝廷尚未正式公布消息,双方都有所克制。
大明其余省份的读书人凡是听闻朝廷加开恩科的消息,无不欢欣鼓舞。科举三年一届,如今多了一次机会谁会不高兴呢?
至于流传要废除八股取士之事,起初他们无一不嗤之以鼻,压根儿不信,只将其当做了一个笑话。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而且有的读书人的亲戚在朝中当官,再经过他们的证实,这一下彻底炸开了锅。
读书人纷纷聚集到各地的衙门讨要说法,这让各地的知县、知府头疼不已,只能好言安抚他们,朝廷没有下达文书,莫要轻信谣言。
与此同时,各省州府如同雪花般的奏折涌向了广州皇帝行宫。
skbshge
第333章 推波助澜()
没过多久,不知怎的,关于那天朝堂中发生辩论之事一下子就在广州城传开了,这下子士子们终于确定了朝廷是真的要改革科举,一个个像打了鸡血,群情汹涌。
广州会馆,士子们的聚集地,馆内人头攒动,吵嚷声一片。
要说单单只是废除八股文,还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关键是朝廷竟然又突然增加了一门考试科目……算科。
四书五经、大明律法、经史子集本就是大明科举考试内容,他们没有异议,可这算科在读书人眼中不过是小道,他们平时根本不屑一顾,如今朝廷却堂而皇之将其安排到科举中,这让他们怎么考。
他们中大多数对算科仅仅是微微涉略罢了,这还是抬举他们往高了说,稍微深奥一些的算题,如雉兔同笼,也许就能让他们头昏脑涨。
科举关乎士子的一生命运,半点大意不得,更别提如此大的改动。
“朝廷废除八股取士,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