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俊这么说,就等于此事到此结束了,大家都是长长舒了口气,今晚上这趟真不白来。
……
“菲菲啊,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呢?”
送走石县长一行,白杨拉起了严菲的手,微笑着问道。
“设计服装!白杨姐姐,准备参加明年香港举办的春夏时装设计大赛呢!”
几个月前柳俊陪同严菲去南方市领取了那个设计比赛的金奖,拿了一个证书、奖杯和五千块奖金,严菲高兴得什么似的,现在更是信心满满,要走出国界,迈向世界了!
柳俊曾私下里问过胖大海,为了这个金奖,花了多少钱,胖大海笑着说不多,就一二十万而已。柳俊便很高兴。明年多花点钱,让菲菲在香港的设计大赛上再夺个金奖当非难事。
“呀,我们菲菲真厉害!”
白杨便摸摸严菲的脑袋,由衷地夸奖道。
严菲就翘起可爱的小鼻头,很是得意。
惹得白杨咯咯直笑。
两个女子嘀嘀咕咕,柳衙内却坐在那里,一口一口喝茶,双眉微蹙,似乎在考虑什么问题。
“小俊,想什么呢?”
白杨笑着问道。
“嗯,我在想,易寒的事迹,应该好好宣传一下。像他这样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肯兢兢业业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可不多。可以竖立为正面的典型了。”
柳俊沉吟道。
白杨一听,脸色便严肃起来,点了点头:“这个意见我同意。这对时下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多宣传这样的模范人物。”
柳俊却又皱起眉头不说话了,伸出两根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打。
白杨正要说话,严菲连忙拉住了她,轻轻摆摆手,压低声音道:“正在想问题呢……柳叔叔考虑大事的时候,也是这个动作!”
白杨不禁莞尔,也低声答道:“连这个动作都学得一模一样?”
严菲便点点头,抿嘴一笑,望向柳俊的目光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白杨看在眼里,不免微微一叹。与严菲比较起来,毫无疑问,白杨觉得严菲远比她幸运,自身条件那就不用说了,男朋友更是如此出类拔萃,还那么宠着她!
这两人,才真正堪称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光是宣扬易寒的事迹,可能还不够。应该以易寒作为一个样板,搞一个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柳俊缓缓说道。
“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白杨反问了一句。
“对的!我们N省,还有许多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教育事业很不发达,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乏缺,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全,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的情况很普遍。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觉得,可以组织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去贫困地区支持教育,时间方面,可以是一年至两年。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学校部明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当然,具体的细节问题,譬如怎样配套,怎样保障,给予什么样的待遇,我们还要再商量……”
柳俊兴奋起来,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白杨仔细想了想,眼神也亮晶晶的了。
PS:呵呵,终于进了月票总榜的前50,不过很不保险。要知道,断刃天涯、柳下挥、鱼人二代这几位大神都还没发力呢,这几个可是猛人,馅饼心中栗栗危惧,不知道能在首页呆多久。罢罢罢,拼了,继续三更求月票!拜谢!
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为大家提供各类全本小说免费。(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支教计划
关于在全省展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赴贫困地区支教告”在九二年元旦之前出台,由学校部副部长柳俊同志亲自起草,洋洋洒洒上万言之多
自然,执笔是由柳俊这个学历最高的来操刀,内容却是集众人之智。
白杨对柳俊这个提议深表赞赏,极力支持。一连在学校部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就柳副部长的提议发表意见,丰富内容。
柳俊这个“支教”的点子,自然也带了一些前世记忆的思路,不过主要是受了易寒事迹的启发。记得后世搞支教活动是在两千年之后,作为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宏伟计划的一个补充部分由团中央和国务院的几个部委一起提出来的,主要的支教对象是西部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支援他们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似乎是叫做“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具体柳俊也记不全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全国主流媒体对这个事情给予了很大力度的宣传支持,也涌现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支教模范人物,许多人的事迹都很感人。
但是后来似乎是有一些变味了。
不过这一点暂在柳俊的考虑之中。
在他的本意,却不是要哗取宠,也没有要刻意“剽窃”十年后的创意。他就觉得这个事情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实施好了不但能切实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易寒这些本就在“默默支教”的大学生更是一个肯定与鼓励。
会议上,大对柳俊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觉得颇为新奇纷表示赞同。不过接下来,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待遇的问题。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是由国家统分配工作的,百分之百的铁饭碗,而且与级别挂钩。不像后世,都是自寻门路,自己找工作稍给予一点优惠政策,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而且不可否认,随着时间推移“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也更深地影响到新一代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回应。九十年代初期让这些“候补铁饭碗”主动放弃城市里的优越生活去贫困落后地区支教,尽管只是一两年时间,难度也是不小。
很显然,支教不能是完全无偿的。
一些家庭。节衣缩食供养小孩子上大学。眼巴巴等着他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算不能马上支持家用。起码也无须再予负担。因而第一位就要解决支教大学生地生活费用问题。
大家量。一开始地时候。是发给生活费。后来白杨认为没有必要。这些大学生既然是去充当人民教师。那就应该按照应届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地工资待遇发给。算是正式地工作报酬。
这个却是比后世便地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地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有统一标准地。
说到待遇自然还有一个交通费用地补贴。
支教者要去地都是交通不发达地落后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寒暑假地时候回个家什么地。补贴个差旅费完全应该。
大家也议了一个基本地数额。
支教活动应该秉承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的宗旨,不搞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基于这个前提应该给自愿支教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当然主要是政治上的优待。
这个方面柳俊提议可以用授予奖励或者奖章的方式来解决。如期完成一年支教活动得当地政府好评的支教大学生,应当考虑颁发奖章予荣誉称号。在入党、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待。
有人便笑着提议,还不如给多提一级工资来得实惠。
提这个建议的乃是邱小萌是八卦的那个女孩子,柳俊还记得她有一个在大宁市委机关上班的男朋友,貌似长得还有几分帅气。只不知黄了没有。
邱小萌这个提议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柳俊却郑重其事的予以肯定。
毕竟人是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多提一级工资确实更加实惠,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得到柳部长的肯定,邱小萌便含羞带笑的,一双眼睛老往柳部长年轻帅气的脸上瞟。只可惜柳部长的心思却一点不在她身上,多多少少让邱小萌有些失落。
可笑自己初次见到柳俊的时候,还将他当成试图接近白部长的“软饭小白脸”,不料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一个厉害衙内!
另外户口和档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柳俊建议支教大中专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在支教期间,暂时保留在原来的学校不做异动,等支教活动结束,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再异动至新单位。
待遇方面议定之后,大家又再讨论了适用支教地区的问题。那些地区可以适用支教,怎样提出申请,怎样落实,都是要探讨清楚的。
此外,整个支教活动,也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领导协调。
关于这个问题,白杨倒是老实不客气,认为应该由学校部来牵头负责,就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了。
建议是学校部提出来的,又是团省委主管全省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管单位,由学校部来统一筹划协调此事,也很合理。
经过数天热火朝天的讨论,柳俊边记边写,边写边改。等到最后一天讨论会议开完的次日,柳俊的报告初稿也出台了。
整个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当然是阐述这个“支教活动”的动机和意义。柳俊很自信地认为,这个活动对于提升全省落后地区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如果操作成功,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错操作方式写得很详细,有根有据,操作性很强。
第三部分当然是关于支教者的待遇问题。
这个洋洋洒洒上万言的报告书后,还带着一个附件,就是详细介绍了易寒的事迹,认为应该将易寒竖为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以为这次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造势。
柳俊这么做看在易寒是老同学面上的成分很有限,柳俊就是认为,只有给予易寒他们更好更公正的待遇他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起到带动的作用。
毕竟,光喊口号是填不饱。
第二天上午,白杨在办公室收到柳俊的报告初稿,吃了一惊,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放下厚厚的稿子始上下打量柳俊。
“怎么啦?”
柳衙内被看得浑身不自在。
“行啊,小顽童,真看不出来啊!大手笔!”
白杨笑着说道。
柳俊哭笑不得,重喷出一口浊气,抗议道:“白杨同志,我应该把您这番话看作是批评还是表扬呢?”
“当然是表扬了!这个都分不出来!”
白杨便扁下嘴巴,很是“不屑”。
打从柳俊来到团省委,白杨的心情就来越开朗子也更活泼了些,偶尔也会重温一下多年前才会做的小动作,例如扁嘴巴。当然,只在柳俊一个人面前做。
“嘿嘿,那几个月前那篇文章你怎么夸呢?”
白杨次扁了扁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哪个话好听我就哪个!”
柳俊才不“上当”。
白杨“嗤”地一笑即庄容道:“你那篇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是实话当时我光剩下担心了心思欣赏你的如椽巨笔!再说呢,你那个文章自己觉得,还没有评判的资格……然而这个报告着实写得错。贴近实际就不说了,关键是,能把一个报告写得这么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小女子自愧不如……就是彭飞……”
说到这里,白杨忽然打住,白玉般的脸颊上飞起两片艳丽的红霞。
敢情在白大小姐心目中,彭飞写文章着实是一把好手,这大概也是当初白杨终于同意嫁给彭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白大小姐却是认为“小顽童”的文笔功底,更在彭飞这个科班出身的记者之上。
柳俊笑了笑,怕惹起白杨的“伤心事”,赶紧转移话题。
“白杨姐姐,你觉得这个报告,委里会批吧?”
白杨双眉一扬,说道:“这是好事,委里为什么不批?”
……
照规矩,学校部这个报告先要送呈分管副书记池晓波审阅。池晓波看后,马上召见白杨和柳俊,叫他们具体再谈谈详细的思路。
其实柳俊觉得,报告里基本上把一切都写得很清楚了。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策划书,随便叫一个有经验的执行经理,就能布置得井井有条。
不过领导做事,历来都是很小心谨慎的,池晓波这也是秉承“小心无大错”的古训。
白杨和柳俊便也捺下性子,再给池晓波解释了一回。
柳俊很懂规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做“陪练”,主要是由白杨发言。
白杨倒是没这个“独吞”的念头,不是扭头询问柳俊的意见,诸如“柳俊,是这样的吧”、“柳俊,好像当初你就是这么提议的”之类的话,经常随意冒了出来。
白杨一点都不在意这份“功劳”应该算在谁的头上。
池晓波就暗暗有些慨叹。
自己才进入机关的时候,怎么就没遇上这样的“好领导”呢?也不知柳俊这小子到底有何“魔力”!白杨对他岂止是欣赏,简直就是“溺爱”。
白柳两人在池晓波办公室差不多呆了整整一个上午,池晓波才很肯定地说道:“这个事情很好,我原则上很支持,下午就向韩书记汇报。”
韩江见了报告,反应与池晓波如出一辙,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召见白杨柳俊。
结果又再次重演上午的一幕,白杨和他再详详细细解释了一次。
这一回,白杨却不再问柳俊了。
原因在于柳俊中午对白杨提出了“抗议”,说是白杨这样做,不是在帮他,而是在“毁他”。会让领导误会他柳俊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在学校部飞扬跋扈,“欺凌”领导,做“慈禧太后”。
白杨笑着骂了他一声“胡说八道”,下午却真的注意起来。
其实柳俊的意思,两人都心照不宣。
柳俊刚从副科提到副处,一家伙连升两级,已经属于特例中的特例了,短期之内,做出再大的成绩也绝无提拔的可能,“功劳”归到他身上完全是浪费。
既然如此,突出领导就是很必要的。毕竟这是官场通则,还是不要轻易破坏的好。
韩江对这个方案也十分赞赏,心里头暗暗讶异这两个年轻人的思维当真与众不同,原先还担心学校部由两个年轻的小字辈掌舵有些不稳靠,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完全多余的。
以韩江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事情操作好了,会产生巨大的“轰动效益”,极有可能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得到高层的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韩江调任N省团委书记也有两年多时间了,适逢N省政局风波暗涌,他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团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守成多而开创少,自己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眼下学校部搞的这个“支教活动”,无是一大亮点,必须要牢牢抓住。说不定自己的锦绣前程,就要指望它了。
韩江问得比池晓波还仔细。
池晓波问清楚,主要是怕韩江忽然问到她头上,不好应付,显得自己“官僚”。反正这个事情,最后肯定要由韩江来拍板的。而韩江则直接进入了操作的技术层面。
与其说是在询问情况,不如说是在探讨,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韩江都一一与白柳再次讨论一次,待到报告书的最后一页,韩江骤然发现,这个计划竟然接近完美无瑕,几乎无可挑剔。
韩江又在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颜秘书,请你把这份报告复印给委里的其他负责同志,通知他们,明天下午两点三十分,召开书记办公会议,讨论这个报告!”
“好的,韩书记!”
颜秘书接了报告,恭谨的去了。
白杨和柳俊对视一眼,嘴角都微微露出笑意,却没想到在次日的书记办公会上,又会再起波澜。
PS:二更到,兄弟们砸票啊,不要让馅饼从云端跌下来!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手长的不如手巧的
省委召开的书记办公会,特邀白杨与柳俊参加
列席书记办公会这个“荣誉”,柳衙内已经享受过不止一次了,倒也没有受宠若惊。
会议的前半段开得挺顺利,书记们个顶个的精明,一看学校部的报告就明白这是好事,操作得当的话,大有可为。
韩书记开了个头,先就定下调子,说是不错的构想,然后照例要同志们都“谈谈看法”。
“我很赞同韩书记的意见,这是个好事,很好!”
韦安邦笑眯眯开了口,先是礼节性地朝韩江点点头,然后目光就落到白杨和柳俊脸上,很是亲切。柳衙内心里头却没来由的急速跳动了几下,总觉得这个亲切的眼神后面,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莫非这家伙在这件事情头也会跳出来反对?那就真的太没眼色,也太没原则了。
“这个方案,最的意义在于,开了一个先河,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必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个人完全赞成!”
让柳俊意外的是,自己担心的事并没有生,韦安邦从头至尾都对这个方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貌似比韩书记还要“激进”。
虽然如此,柳俊心里头是不踏实,瞥了身旁的白杨一眼。白杨倒是脸带微笑,目光平和,显然没有如同柳俊那样的担忧。
柳俊就郁闷了一把。
是不是自己先入为主了。或。太敏感多?
身在体制之内。太善良老实固然不得。但是太敏感太多疑也未必见得是好事。庸人自扰倒在其次。无端怀地话。会引许多不必要地矛盾。
接下来几位副书记和纪检员林明义都表了看法。如出一辙。均是对方案表示认同。大家望向白杨和柳俊地目光也很是柔和亲切。充满鼓励。
这俩小字辈。就是能折腾。
尤其是柳俊。眼见得韩江都顶不住压力他停职反省了。却换来连升两级地戏剧性结果。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地同时。不得不对这小子刮目相看。
人家不靠老子和岳父老子,一样升官极快!
不服不行!
现又捣鼓出这么一个大手笔的文章来果然了得。
“那好,既然大家意见完全一致,这个报告以委里的名义,报送省委审批!”
韩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