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玉种田记-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天佑没有回答和玉的问题,而是问道:“玉儿,今天还要不要去插秧啊?”

    和玉抬头看看太阳,天色还早,就回答道:“那我今天下午就去看看我们昨天插的秧苗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漂秧?”

    “那好,我们一起去吧。”刘天佑一听和玉说要去荒田,就要跟着去。

    “刚吃完饭,我们坐着马车去吧,好消化。”和玉摸摸刚吃过饭的肚子说道。

    下人们,拉着马车过来,刘天佑伸出手,扶着和玉上车,紧接着自己也跳上去。刚吃完饭的综合征,和玉就会犯困,开始小鸡啄米,头一点一点的。刘天佑顺势揽着和玉,以防和玉摔倒。刘天佑交代外面的车夫,速度放慢点。

    到了荒田那边,和玉便醒了。一觉醒来,神情气爽,和玉先跳下车子,倒是刘天佑动作比较慢,原来是肩膀被和玉枕麻了。

    和玉快步走到稻田旁,看着田里的水稻,只是叶子被晒卷了一点,并没有被水漂起来,便放下心来。放眼望去,之间中间有一块水稻栽得特别凌乱,和玉“哈哈”笑出声来。刘天佑顺着和玉的目光看过去,不争气的脸又红了,想着如何把那些东西给拔了。

    “要是那一片稻秧没了,就是你干的,所以你不要动歪脑筋。”和玉仿佛知道刘天佑的心思似的,威胁着说道。

    刘天佑尴尬的笑着,摸摸头,小孩子做派****无疑。

第一百一十四章麦浪滚滚

    第一百一十四章麦浪滚滚

    见天色还早,和玉便提议道:“要不要插秧啊?今天一天,再加上明天一天,就完成了。”

    “好啊”刘天佑说着,就开始脱掉鞋袜,下田。三钱不忍主子一人干活,也跟着脱鞋下地。由于和玉嫌三钱站在田里不干活,被和玉说了几句,也跟着学插秧,居然还干得有模有样。

    经过昨天一天的学习,刘天佑,三钱已经很熟练。由于今天的人特别多,再加上大家插秧很熟练,以至于太阳老高,水稻秧苗就用完了。和玉便让大家上去休息,并嘱咐程氏多费心。

    天色还早,和玉带着刘天佑在荒田这边逛逛,正好走到前段时间种的莲藕的池塘。尤其是和玉送给刘天佑的那个池塘,因为才刚种下,所以里面的水才三十几公分。只见这些莲藕已经发芽,长出叶子,偶尔还有蜻蜓停留在上面,让人不由得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看,这个池塘是我们一起种的莲,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和玉指着上面的小小的荷叶说道。

    刘天佑也很激动,这些莲藕是自己提供的,而且是同和玉亲自种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玉儿你看,你就是在叶子最大的那个地方,脚被划破的。”刘天佑指着最大的一个荷叶说道。

    和玉回想了一下,的确是,回答道:“就是那个地方,里面有个锋利的石块。幸亏已经拿出来了,要不然下次收莲藕的时候,很可能又被扎到。”

    渭水河的两边,已经种上了很多小树,虽然叶子并不茂盛,但终归都活了。在河边种上树,不仅能够避免水土流失,而且还能储备木材。

    现在荒田这边还要半个月就可以完工了,和玉已经做好准备在这片土地上种上棉花,山芋,还有一些其他作物。

    之前买这些田的时候,登记在册的数量是一千九百多亩,当时王知州,杨师爷定契约的时候,收了两千两银子。对此和玉心里还有点纳闷,现在反应过来。孙玉峰已经把整个荒田合核算了一下,不止一千九百多亩,不包括荒田中间的那个几十亩的大湖,就有两千六百多亩。以前是荒田没人在意,也没人去认真的核算多少亩地。对于不在册的荒田,谁开垦,并连续种上三年,就是这块地主人。

    王知州在契约上写的很清楚,至于多少亩,就按登记在册的数量计算。王知州,杨师爷都到过荒田,所以心里有个大概,表面上是和玉吃亏,实际上和玉赚大发了,将近七百亩的土地。

    和玉记下了王知州,杨师爷的人情,以后一定想办法还上。晚上回去后,和玉命人把所有的水稻秧苗全拔了,明天插完。

    第二天一早,和玉就让人赶着马车前往荒田那边,在荒田吃得早饭。一方面和玉想今天紧紧,把这些稻秧全部插完;另一方面,是突击检查一下,这边早饭吃得怎么样。吃完早饭,味道不错。

    不一会儿,刘天佑也来了,在一行人的努力下,刚到中午,就把水稻秧插完了。和玉对刘天佑说道:“这个水稻,你经常来做记录吧,这样可以积累一些经验。”

    刘天佑一看三钱,三钱立即掏出笔,占了点水,呈给刘天佑。只见刘天佑在三钱的背上作画,并写上备注,用来做记录用。等刘天佑画好,三钱接过来,等干后,收起来。

    “明天要收小麦,你要去吗?”和玉知道刘天佑是来学习农事的,貌似王知州还把刘天佑交给自己****,受人之托,当然不能食言。

    “我非常想去,还从来没有参与到收获的过程中呢。”刘天佑兴奋的说道。

    “那好,今天就忙到这,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在我们家门口集合。”和玉提议道。

    刘天佑点头称是,便同和玉告辞,回家准备东西。三钱本来以为主子插完秧就会停下来休息几天,没想到这和玉一说要去收小麦,这三皇子就闲不住了。三皇子太能吃苦了,自己一个做下人的都有点受不了,锦衣玉食的皇子不是更受不了。

    这段时间观察下来,三钱看出三皇子的确是很能吃苦,很能忍耐,心里暗暗佩服。一想起大皇子,二皇子之前的做派,心里不由的开始鄙夷。

    回家之后,刘天佑想着和玉这几天,脸蛋被晒得很红,有的地方居然开始破皮,被晒伤了。临来的时候,母妃给自己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三钱,母妃给我带了好多东西,有没有治疗晒伤的药膏?”刘天佑问道。

    三钱看着刘天佑的脸,原本白白的皮肤,现在晒成红色,估计过几天就变得黑了。一看到刘天佑晒成这样,心疼的不行。

    “都怪小的疏忽,临出来的时候,夫人的确带了很多东西,包括治疗晒伤的药膏。”三钱说着,便到隔壁拿出大包袱。

    刘天佑拿了几瓶药膏,在边上居然看到居然有白色头罩面纱,刘天佑也拿出来。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小包袱里,刘天佑才开始练剑。

    看到主子只是收起来,三钱瞎高兴一场,心想,这是十有**是送给和玉姑娘的。

    第二天一早,和玉带着刘天佑一起前往何家村。因为家里有很多家丁,所以和玉抽了一部分;一起去田里干活,省了请短工了。

    和玉麦田里之后,拿起一把镰刀,说道:“镰刀是这样的拿的,右手拿刀,左手揽着一把小麦,镰刀放在小麦的根部,用力一拉,你试试。”

    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大大的麦穗把麦秸压的直不了腰,在风中费力的摇摆。看着这丰收的场面,真正应验了那句话,“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去年的冬天的时候,几场大雪下的真是痛快。

    刘天佑有模学样,开始割起小麦。可能是力气太大,一不小心,差点割到脚。吓得旁边的三钱,一身冷汗,但又不敢拦刘天佑,因为皇子在干活的时候,任何人是不能干扰的,不管皇子干得怎么样。皇帝刘擎宇相比较“没做好”,更讨厌“不想做”。

    三钱在宫里呆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不了解皇帝刘擎宇的心思,自己可不能拖主子后腿,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毕竟这是刘天佑自己学习农事期间,有很多暗卫暗中瞧着,自己就更不能这样,只有全力以赴协助主子完成任务。

第一百一十五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第一百一十五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看着和玉脸晒得通红,刘天佑想起昨天晚上找到的头罩面纱,说道:“三钱,去把那个头罩面纱拿过来,日光太毒,晒得慌。”

    三钱领命前去拿,小跑来回,要帮刘天佑戴上。刘天佑只是接过三钱拿过来的面纱,走到和玉面前,说道:“玉儿,现在太热,你戴上这个吧,要不然皮肤会晒伤的。”

    要是不说的话,和玉的注意力不会放在脸上,被人家一提,脸上顿时一阵火辣辣的,但看到刘天佑的脸也是晒得红红的,便说道:“还是你戴吧,脸都晒红了。”

    “我不带,我是男人,不怕晒。”刘天佑挺胸说道,一副大男子主义做派。

    几经推辞,刘天佑急了:“将来你是要嫁给我的,晒伤皮肤,我不嫌你丑,到时候会有其他人对你指手画脚,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和玉最怕刘天佑这么说,夺过头罩面纱就戴在头上。刘天佑见和玉这么听话,心情非常好的笑出来,拿起镰刀,挥舞的更是起劲。

    族里的叔叔伯伯,见和玉家开始收割小麦,纷纷来到和玉家的田,自发的帮忙收割。和玉找到一个比较熟的何志雄问道:“就这点小麦,不多的,我们自己收割。你们还是回去收割自家的小麦吧。”

    何志雄爽朗的笑着,回答道:“小玉,你不要说了,你为族里做的事请,我们都记在心里,要是连这点活还不让我们做,大家心里真的是过意不去。”

    和玉见大家这么有诚意,也不便说什么,承下族人们的情。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几乎是上百个人同时割麦子,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男的在前面个小麦,后面的****们开始用小弯刀把麦穗割下来,放在大框里。到时候把麦穗弄到场上打谷,剩下的麦秸要扔在田里的沤粪池里,用作绿肥。

    “玉儿,这是什么东西?”刘天佑指着一个大坑,忍住刺鼻的气味。

    “这是沤肥用的坑,就是把一些树叶,麦秸乱起八糟的东西,和动物的粪便放在一起,倒上水,放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当做肥料了。用肥料种过的庄稼,可以增收。”和玉放下镰刀,回答道。

    “那大约可以增收多少呢?”刘天佑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继续问道。

    “施肥得当的话,每亩可以增收一担这样,就算少的话,也会增收半担,仅指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和玉补充回答道。

    刘天佑记下了,三钱会意,赶紧跑到马车上,拿来笔墨纸砚。刘天佑接过笔,三钱照例弯成人形桌子。寥寥几笔,刘天佑就画好了,开始在边上写上备注,并加上时间日期。

    和玉准备好人做到底,在坑里挖了一个小蚯蚓,挑过来给刘天佑看。还没靠近刘天佑呢,就被三钱挡在外面,这东西实在太恶心。

    刘天佑看到和玉手里的东西,也感觉渗得慌,问道:“玉儿,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蚯蚓,这蚯蚓可是好动西,不但可以加速这些废料的转化速度,还可以松土。”和玉回答道。

    见和玉都不怕,自己不能太胆小,要不然会被玉儿笑话的。刘天佑接过和玉递过来的蚯蚓,仔细观察,用笔继续画下来。简单的画几笔,一条蚯蚓跃然纸上。

    这只蚯蚓很是调皮,在刘天佑的手上爬来爬去。慢慢地刘天佑便习惯这种外表恶心的小动物,不再像刚才那样,一看到就想要甩出去。

    “这种秽物真能提高作物的产量?”三钱探过头来问道,刘天佑也看着和玉,显然是不相信。

    “打个比方,人如果整天吃好的东西,大鱼大肉,身上是不是会长肉,变得强壮?但是对于庄稼来讲,这些沤出来的东西就是它们的“大鱼大肉。”要是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整出两块大小相同的田,一份分田上肥料,一份田不上肥料种植作物,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够见分晓了。”和玉耐心的说道,对于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和玉很放在心上,希望能通过刘天佑,让现在的皇帝知道,进而大量推广,让百姓们多收个三五斗,希望更多的人吃上饭。

    “真是个好主意,在哪边划出一块试验田啊?”刘天佑虽然是问句,但是眼睛一直盯着和玉。

    和玉哪里不明白这无良皇子的心思,不就是看自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婆子,想蹭自己一块田。反正池塘都送他一个了,也不在乎多送他点田。

    “听王知州说,你要学习如何把盐碱地变成良田,经常去荒田那边考察。不介意的话,就到荒田那边做实验吧,要知道荒田那边已经是两天了,你还有一个池塘在那边,我还准备在那边种棉花。”和玉实事求是的建议道。

    “就听玉儿的,选荒田那边。”刘天佑高兴回答道,这玉儿真是知我心呀。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聊完肥料的问题,和玉,刘天佑又开始一起割小麦,当然三钱也不落人后,速度慢慢跟上来。

    下人们到何家村和玉原来的家里,开始烧开水,往田里送。干活可是一项体力活,天气又热,非常容易流汗,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

    “刘公子,停下来喝点水吧。”和玉见下人们已经送水过来,便叫刘天佑过来喝水。

    只见刘天佑满脸大汗,不时的用袖子擦擦,背后的衣服全湿了。刘天佑接过和玉递过来的碗,“咕咚咕咚”几口就喝下去。看的旁边的三钱,连阻止的时间都没有,心急的不行,谁知道这水有没有毒。

    站在旁边的侍卫,赶紧去马车上拿出碗和一壶水。三钱的火正没处发,骂道:“一群废物,一点眼神没有,不知道公子要喝水现在才知道拿过来,小心板子。”

    一群侍卫很是无辜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倒是旁边的族人看不下去了,插嘴道:“敢情是看不上我们这粗碗糙水的,既然是金贵身子,干嘛还下田干粗人的活”说完之后继续干活,貌似只是一句抱怨的话。

    三钱气得刚想说话没被刘天佑叫住:“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们现在来玉儿家,也要入乡随俗,不能搞特殊。”

    说完,又拿起粗陶碗开始喝水。和玉给三钱一个放心的眼神,三钱见周围的眼光不对,也不好再说,这和玉姑娘的底自己是知道的,便放下心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续)

    中午的时候,是在田里面吃的,丫鬟们在家里做好了饭,送往荒田那边。三钱吸取了刚才喝水的教训,见大家收工吃饭,便对刘天佑说道:“公子,我们到马车上吃饭吧。”

    刘天佑皱了一下眉头,不悦地说道:“就在下面吃吧。”便不理三钱,一个人往前面走。

    三钱两只眼睛哀怨的看着和玉,和玉最受不了是别人这样,要是人家不讲理,和玉才懒得理,但是人家一露出委屈的小模样,和玉就受不了。

    叹了一口气,谁让自己心软,和玉快步走上前,说道:“刘公子,和玉很热,想去马车上吃饭。”

    一听和玉的声音,刘天佑立即停下来,掀起和玉的面纱,说道:“是挺热的,你看这脸晒得红红的到马车上,我给你涂点药。”说着拉着和玉的手,往马车走去。

    和玉非常想甩掉,但是刘天佑加重力气,不放开。到了马车上,刘天佑拿出旁边的湿巾,给和玉擦擦脸,要拿出暗格里的药膏,要帮和玉抹上。

    和玉一把拿过来自己涂上,要是让刘天佑帮忙涂,实在抹不开脸。三钱从另一辆马车上拿出一个食盒,打开一看,就知道是泰华楼的招牌菜。

    应该是今天早上备好的,天气这么热,要是昨天晚上准备好,到现在估计要馊掉了。和玉不得不承认,这三钱真是做事周到。

    “好饿哦,可以吃了吗?”和玉沿着口水说道,盯着刘天佑,就等他一声令下,开始扫荡。

    “当然可以了,可以吃了。”刘天佑拿起筷子,帮和玉夹了一块糖醋排骨。

    来不及说声谢谢,和玉就开吃。大厨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好吃,非常好吃。吃完后,和玉又眯了一会,便下田继续收割小麦。

    一个下午很快过去,转眼太阳既要落山了。和玉家的三十亩小麦还剩下一点点,和玉安排一些人留下,把剩下的消灭掉。就在何家村的场上,把小麦打出来,晒干后再拉到县城的家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要知道在古代运输可是个大问题。一方面路况不好,都是泥路;另一方面,运输工具不给力,也就马车,牛车,要是有大卡车多好。

    族人们回家了,第二天和玉让蒋叔,带领另外一拨人去收土豆。因为之前答应刘天佑,帮他弄一个肥料试验田,所以今天就陪刘天佑去荒田那边做这件事情。

    王知州,杨师爷难得的有空,今天也跟着一起去。和玉倒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见这两人,便上前打趣说道:“王伯伯,杨伯伯,今天怎么有空出来体察民情了?小女子诚惶诚恐。”

    “有段日子没有去你那荒田那边看看了,今天听刘公子说,和你一起去那边,我们两个老家伙就跟着乐呵乐呵。”王知州一如既往的爽朗地笑着说道。

    “再说,现在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我们怎么能在屋里坐得住,也要出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杨师爷乐呵呵的说道。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去年遭了洪水,因为处理的及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就算有,也被很规范的组织起来,给和玉进行荒田改造。不仅解决了这些流民的温饱,还为和玉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要不然和玉的荒田改造计划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

    “那还等什么,走吧。”和玉对着站着的三人说道。

    由于天气比较热,所以是坐着马车过去的。到了这边,王知州,杨师爷被荒田改造的成果震撼,要不是早就知道以前只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怎么都不会相信。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和水渠把田分成一块块的,同渭水河岸形成一个整体。

    “玉儿,我和你杨伯伯到处转转,你们忙你们的。”王知州对着和玉说道,早就知道今天两人要试验用肥料能不能增加产量。王知州自从知道沤肥可以增加产量之后,已经命人试验,通过一些数据,结论已经得出,的确像和玉说的那样。

    本来王知州准备上报朝廷的,这还没来得及,这三皇子提出要亲自试验。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