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玉种田记-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说黄金千两的赏金,众人很是羡慕的看着阿怒,拉马丹,眼红的都快成兔子眼了。

    “阿怒领命”

    “拉马丹领命”两人快步走出大帐,这五万人马可是云罗国的精锐,占了云罗国三分之一的军力。

    这边李总兵这段做戏,好像做上了瘾,那些面黄肌瘦的探子,是故意饿成那个样子的,在外面放哨的士兵也是干瘦的,恨不得一阵风能背吹到一样。但是一到晚上,李总兵的人开始小心翼翼的,按照之前商量好的部署,等着那些蛮子上钩。

    李总兵根据前哨上报过来的消息,云罗国那边气氛诡异,便交代今天晚上更加打起精神。不出所所料,午夜时分,正是好眠的时刻,云罗国的军队扑过来。好在之前已经有了完全准备,战士们喝了羊肉汤,浑身暖和活的,精神特别好,正等着请君入瓮。果不其然,云罗国的精兵种了李总兵的埋伏,被打的落花流水。天黑,只能借助火把,分辨敌我。战事开始没多久,阿怒感觉到蹊跷,这明硕国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杀过来,显然是有备而来。但现在五万人马被包围了,拉不开,被前后夹击。因为积雪很厚,没有骑马,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没有骑马,就像没了****一样。正好和明硕国的士兵相反,明硕国因为马匹不较少,骑兵不是很厉害,但是步兵的军阵特别厉害。本来是想借着西大营没东西吃,军心浮动,打个措手不及;现在不仅没有之前看到的瘦弱无力,反而很是健硕,再加上有所准备,这场战事的结果可想而知。

    直到天亮之后,地上到处尸横遍野。有披着毛皮云罗国的人,也有穿着铠甲的明硕国士兵。李总兵迅速让人把受伤的士兵送到帐里,尽力救治。也有一些云罗国的伤兵,一想到这些人之前的狠辣,明硕国的士兵,一反常态的下狠心,一枪刺下去,了结一个个正在****着的生命。李总兵难得装没看见,任由这些手下发泄心中的愤怒。

    令人兴奋的是,阿怒和拉马丹两人都被活捉。阿怒为人比较偏激,想咬舌自尽,但被李登峰发现,嘴里面给塞了一大卷不知哪来的布头,连带着给拉马丹的也塞了一个。其实拉马丹这人比较怕死,以前很少请命打仗,这次要不是看着稳赢,才不会当着出头鸟。没想到第一次做出头鸟,就被活捉了,真是倒霉。

    只有寥寥几十人逃出去了,库尔班看到下面狼狈的几十人,脸都气得发青。不是说稳赢的吗,不是说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了吗?那为什么还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几乎是片甲不留。

    五万精兵,就这样没了,这口气怎么甘心咽下。两员大将不见踪影,要是战死,还好说,自己可以给他们所在家族一些补偿;要是没死,这可就麻烦了,这两人背后的家族,绝不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明硕国受辱。自己要想继续得到阿怒和拉马丹所在的两个家族的支持,务必要把这两个废物赎回来。

    以李总兵的做事风格,还有现在的天气情况,这李总兵不会来攻打云罗国。硬抢的话,可能会折损更多的人。怎么办呢?库尔班一个人在帐篷里来回走动,很是着急的样子。

三百一十二章婚事

    三百一十二章婚事

    都怪自己轻视对方,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被动。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意气用事。

    “大汗,阿怒,拉马丹所在的两个部族的人过来了。”外面一个侍卫阿鲁模样的人进来说道。

    该来的终归是来了,逃避不了,库尔班很是头痛,有气无力说道:“让他们进来。”

    在阿鲁的带领下,两个彪形大汉跟着进来,个子高一点的是阿怒的哥哥库丹;矮一点的是拉马丹的父亲热布达,虽然高低不一样,但都是身形壮硕的汉子。

    “大汗,你要救救拉马丹呀,热布达就只有他一个儿子。”热布达担心自己的儿子,所以比较急切;反而库丹很平静,可能是平时这阿怒,库丹兄弟两个不合,只是迫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过来一趟,说不定内心祈祷,阿怒再也不要回来了。

    “大汗,库丹请求大汗,救救库丹的弟弟阿怒。”库丹说完,和热布达两人纷纷跪下。

    库尔班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有长进,知道什么是先礼后兵了,要是自己不答应,是不是就要说一些威胁的话。

    想想这段时间他们做的小动作,以为自己不知道。姑且放你们一段时间,等本大汗应付好明硕国的那个人再来收拾你们。不和我库尔班一心的,永无葬身之地。

    “热布达,库丹,本大汗什么时候说不救拉马丹和阿怒只是现在根本不能靠近西大营。要是他们两个还活着,一定会在明年春天的时候,押送到明硕国的京都。拉马丹,库丹为我云罗国立下汗马功劳,说什么也不会弃他们于不顾。等明年春天之后,让人到京都就打探一番,要是真是这样,本大汗亲自向刘擎宇小儿讨要这两人。就算递交降书,本大汗也不会眨一下眼睛。”库尔班想用“拖”战,说不定那两个人已经尸骨无存。

    热布达虽然心急儿子,但是现在的情况也不能意气用事,便和库班一起回去了。

    库尔班失去五万人马,让一些胆子大一些的部落首领,开始蠢蠢****,想用之前的强硬手段,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几天之内,就多了几丝白发。不少部落里面的牛羊,因为天太冷死了不少,库尔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希望,这个冬天快点过去。

    大雪停了之后,西大营的人才放下一口气,打了个打胜仗,但是送不出去信,这让一些老兵油子心里很不自在。有事没事都会到关押阿怒,拉马丹的地方去转转,顺便说几句风凉话,或者吐几口唾沫。

    李登峰还记得之前运送粮草的官兵,死相惨烈。看着帐子里好吃好喝的供着,除了有点皮肉伤,哪有一点俘虏的样子,好像笃定有人来救他们一样,一点做俘虏的自觉也没有。很多人咽不下这口气,恨不得打这两个人一顿。

    李登峰进了帐子里,看到正吃着白面馒头的拉马丹,黑着脸说道:“说这么无礼,居然拿这么软的馒头款待两位贵客?这么软,根本就不够贵客磨牙的,以后两位贵客都是隔天的硬馒头,这样才有嚼劲,听到了没有?”

    “是,少将军。”这个少将军的跟班李豆豆知道自己少爷心里是怎么想的,唱好自己那段双簧。

    “你们,你们不要欺人太甚,我可是云罗国的大将军,就算被俘,你们也不能这样对我。”拉马丹很年轻,从小被父亲热布达娇惯着,哪受过这样的委屈。

    李登峰上去就一巴掌,拉马丹也不注意被打掉两个门牙,怒声道:“手下败将,还有脸说自己大将军。相比较你们杀死抢粮的官兵,你们现在还活着,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还敢跟小爷叽歪,看不抽你。”说着,就想甩第二个巴掌。相比较旁边的阿怒,拉马丹就是个软骨头。自从阿怒被俘,自杀没成,之后对于别人冷嘲热讽,一声不吭,就好像别人说的不是自己似的,这才像个将军样,反而很少有人来找阿怒的碴。所以这几天,不时的有人来找拉马丹的碴。今天又被李登峰打了好几个巴掌,“嗷嗷”嚎着。

    在过年的前一天,皇帝收到了捷报,高兴的在永辉殿走来走去。虽然大雪把山封了,一时半会化不完,但现在云罗国根本无力在找茬。粮食节省点能够支撑到明年开春,那时候雪化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粮食运过来了。打败云罗国的五万精兵,就算没把这云罗国打残,也算是大丧元气。俘虏了两个云罗国的两个大将军,等明年开春押到京都,到那时候用他们的命以慰妹妹在天之灵。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不幸中的大幸,这和玉的作用虽然不是直接的,但要是没有和玉的粮食,说不定西大营的十万大军,就不复存在了。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今天终于可以睡个安慰觉了。

    皇帝刘擎宇来到李贵妃所在宫殿,看到皇儿,还有菲儿,岚儿说说笑笑,逗得李贵妃开心不已。

    “说什么有趣的事呢?”皇帝刘擎宇进来,摆摆手,不让大家行礼。

    “还不是上次见到长卿表弟,整天吵着要去寒岭县,找和玉姐姐玩,被关在家里了。”大公主刘菲儿心直口快的说道,想着前几天长琴表弟被外祖母处罚很重。

    “也难怪长卿会这样,小馋猫一个。”皇帝刘擎宇一改前段时间那种阴郁的表情,满脸笑意,看得李贵妃有点闪神。知道皇帝之前是为了西大营的事情而烦心,难道有了转机不成?

    几人很是狐疑的看向皇帝刘擎宇,不说话。这时候皇帝刘擎宇才感觉到刚才自己的确有点忘形了,解释说道:“终于不要担心了,西大营那边危及解决了。和玉不仅向李总兵提供粮食,还提供了计策,将计就计,歼灭云罗国五万大军,还俘虏了云罗国两位将军。从衣着上看,这五万人马,是云罗国的精锐。据可靠消息,云罗国总共才有十五万精兵。要不是现在物资送不到西大营那边,说什么也要趁胜追击,白白浪费了是么好的时机。”

    真的是西大营的危机度已过,还取得了大捷,真是可喜可贺,李贵妃赶紧给皇帝刘擎宇行礼:“恭喜皇上。”

    刘天佑心里更是汹涌澎湃,玉儿没事就好,悬着的心放下心来。

    “爱妃,传膳吧,朕今晚在这边用膳。”皇帝刘擎宇好心情说道,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一顿温馨的饭菜。

    之前一直被战事看绕,根本没有风花雪月的心思,今天发送下来,还喝了一点酒,晚上皇帝刘擎宇自然和李贵妃春风一度,****悱恻。

    停歇下来,皇帝轻声问道:“爱妃,明年皇儿就成年了,把和玉许配给皇儿,你说这样合适吗?”

    李贵妃听皇帝这么一说,暗喜不已,一骨碌爬起来说道:“皇上,怎么会不合适呢。之前臣妾也同皇上讨论过,迎娶和玉姑娘的益处,再加上两个孩子郎情妹意,岂不正好?”

    皇帝刘擎宇“嗯”了一声,回答说道:“可能有些阻力,要做好心里准备。”

    “这是臣妾家事,关那些腐儒什么事。”李贵妃嗔声说道,好像已经做好大吵一架的样子。一张小脸,因为刚才的****,更加红透。这是第一次皇帝主动说起皇儿,和玉的婚事,终于放下心来。

    正值过年,这段时间,北大荒这边,杀鸡宰羊,非常热闹。包饺子,现在是每年必备的事情。最受欢迎的是吃火锅。和玉让赵师傅打了一个鸳鸯锅,一半红汤,一半白汤,吃着吃着,白汤就变成红汤,可以想象,这火锅的受欢迎度。

    王知州,杨师爷到这边来过年,给大家都发了小礼物。虽然不值钱,但都很精致,可以看出两位义父的良苦用心。凤阳子现在又弄出一种养颜丹,每天口服一礼,可以排除身体的毒素,不仅皮肤好了,而且身上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和玉看到这种好东西,手里拿了还几瓶,直到手里拿不下,嘴里还口是心非的说凤阳子不务正业,真甜瞎鼓捣。气得凤阳子胡子一翘一翘的,发誓以后不做了。但是凤阳子的火气比六月的天去的还快,没一会儿,又拿着自己的东西出来显摆。

    来到北大荒之后,不**人有了身子,就这年前就有**个小孩出生。姜婶之前被带到这边来,是为了照顾何梅。现在不仅没时间帮何梅带孩子,而且经常忙得脚都不占地,给北大荒的孕妇接生。经姜婶接生的小孩,每一个都很健康顺利。这姜婶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小孩五六个月的时候,要是胎位不正的话,姜婶只要在肚子上摸摸就能知道。每隔十天来按摩一次,三次之后,胎位就可以调整过来。不管信不信,凡是只要是姜婶经手接生的,没有一个难产的,都是母子,母女平安,最令人意外的,居然还有一堆夫妇生了双生子,一对双胞胎姐妹。

三百一十三章圣旨到

    三百一十三章圣旨到

    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冷,也比往年凶险。就因为这在特殊的时期,大家团结一致,很少有人斤斤计较,用自己的行动,捍卫家园,这就相当于内部矛盾被转嫁外部矛盾。

    长工们过了一个热闹的大年,有工钱,再加上家里有发放的一些粮食,屋里暖暖的,比以前过的任何一个年都舒坦。还吃上的新鲜的饺子,很有意思。大一点的小孩子,都开始读书识字了。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大家心里都打着如意算盘,就算考不上功名,也能做个账房,管事之类的,不用在田里干活。因为搬家,那种惶惶不安的心,现在终于定下来。

    眼看着天气转暖,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树上开始泛着绿意。飞到南方过冬的候鸟,逐渐往这边飞过来。人们脱去厚重的冬衣,换上薄一点的衣服,拿着农具到田间,打理田间的事物。不仅小麦开始长高,小草也不甘寂寞的露出头。现在一半的人,准备开荒,一半的人留下来侍弄田地。

    一个冬天赞了不少鸡蛋,用暖炕孵出几百只小鸡,每只都有拳头大小,整天唧唧喳喳的,张着小嘴巴要吃的。和玉这边把一个小山坳围起来,山坳脚下建了不少鸡舍,准备用来放养小鸡仔们。

    去年那一百只小鸡,也不负众望,每天都能捡到**十个鸡蛋。和玉把种蛋挑出来,剩下的卖给李浩,每三天来和玉家运鸡蛋。李浩也想多买点,但是一听说和玉要留鸡蛋孵小鸡,便不再计较。反正来日方长,再过两三个月,那时候鸡仔就可以生蛋了,还愁买不到鸡蛋。

    从去年开始建一条街,现在已见雏形。何志英已经把杂货铺开起来了,里面卖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还有一些简单的日用品;旁边紧接着是一家布点,有绸缎,也有普通的麻布;凤阳子在那边开了一家大的医馆;木匠铺,还有铁匠铺都开在另一条街上。虽然零零星星几个点,但每到晚上吃完饭的时候,很多人,三两结伴过来挑选自己家需要的东西。不过大部分都是****,婆子,张罗着家里的琐事。有几个还是结伴过来,想为自己女儿,儿子置办一些嫁娶的义务。都是庄稼人,没什么讲究,只是做几件喜庆的衣服,买了不少回去自己做。

    要说去年,和玉这边没人知道,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北大荒的名气就出去了。知道北大荒这边提供房子,很多穷苦人家的男孩盖不起房子,偷偷跑到这边来看看。见情况属实,直接不走了,要在这边找活干,又有工钱,又有房屋,娶媳妇就容易多了。很多女子也不愿意离开北大荒,经过人牵线搭桥的,也就同意了。就这样,居然成了十几对新人。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有奔头。对于这种情况,和玉乐见其成。在这边安家落户下来之后,这边的固定人口就增加很多。有些在这边出生的,会把这边当成自己的家,算是第一批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的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生机勃发。去年和玉提供给西大营的粮食,皇帝没有白白让和玉吃亏。让内侍亲自给和玉送来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去年粮草的费用。皇帝待自己真是不薄,和玉已经放出去免费提供给西大营,要是现在把钱全部收下,感觉有点不好,又不能退回去,想着以后和义父商量一下,拿出十万两银子,修桥铺路,算是回馈乡里了。

    和玉拿出银两送给内侍公公,但是这人很识趣,说什么也不要,说要去和燕平城的同伴会和。还有谁接到圣旨了呢,李总兵,还是王知州?

    内侍公公走了没多久,王知州,杨师爷便赶过来了。这是过年以来,头一次来这边。看着两人喜气洋洋,和玉问道:“两位义父,有什么喜事,说出来,大家也跟着乐和一下,怎么能自己独乐乐”

    王知州,看着眉眼清秀的和玉,长成大姑娘了,褪去稚嫩,更加妩媚动人,一举一动,风情万种。看着这么乖巧聪慧的和玉,王知州,杨师爷心里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一想到和玉也不小了,不久之后就要出嫁了。是的,皇帝赐婚,把和玉姑娘指给三皇子刘天佑为正妃。王知州不怎么看好和玉,刘天佑,因为这皇子成亲,一向都是一个正妃,两个侧妃,侧妃会在正妃进门半年之后,再迎娶进门。看到圣旨上没有提侧妃的事情,王知州放不下心来,托人打听侧妃的人选。既然已经是事实,心里不高兴也没有办法,只能想着怎样为和玉创造更好的条件。自己虽然是个州府,但素有廉吏美名,自己义女嫁个三皇子,不知内情的人会认为自己家高攀了皇家;但知道内情的人,知道和玉配得上世上最好的男人。要不然之前一直态度不明的皇帝,这个冬天之后,直接指婚,没有先例。今年三皇子成年,已经有很多世家大族开始活络起来,算盘打得叮当响。

    “玉儿,不知不觉都长成大姑娘,这是圣旨,你看一下吧。”王知州把圣旨递给和玉,笑着说道。

    和玉看着王知州笑得有点渗人,快速接过圣旨,仔细看了一遍,这些年来和玉把这明硕国的字体认了个七七八八,看个圣旨绝对不在话下。看完之后,和玉差点把手里的圣旨扔到地上,虽说已经做好心里准备要是和刘天佑在一起可能有很多阻力,没想到这么顺利,这二十万担的粮食花的值啊,更何况时候皇帝又把这钱财给补上了。

    韩姨看着傻愣的和玉,心里奇怪,也拿过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一看,“呀”惊出声,紧接着说道:“玉儿,终于可以嫁出去了。”

    和玉现在反应过来,幽怨的说道:“韩姨,难道玉儿要是没有圣旨,就嫁不出去了吗?”

    “能配得上我们玉儿的人,还真不多。既然你们郎有情,妹有意,现在又有圣旨,省去不少事情。韩姨我现在其他的事情,全部交个雪莲雪雁,专心给玉儿做嫁衣。”韩姨本就是江湖儿女,说话很是大胆。

    “恭喜小姐,小姐要嫁人喽。”雪莲和雪莲高兴的跳来跳去,好像是自己嫁人似的。

    被这么多人盯着,和玉有点不好意。好在脸皮厚,没有像寻常女子那样,跺着小脚,跑进屋里;而是脸上略微有点红意,说道:“义父,玉儿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啊?”杨师爷很是好奇问道,端庄大气,没有一点小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