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玉种田记-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玉姑娘,实话和您说吧,在下没收到京都那边传来的消息,办砸了老夫人交代的差事。”李浩苦着脸说道,这个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谁有胆子和朝廷争东西,更何况是给戍边的士兵用的。

    “李管事,这件事情,都是和玉这边的错,相信李老夫人不会怪您的。她老人家高瞻远瞩,一定能想开的。士兵们辛苦戍边,才有我们明硕国的安定生活,不要说卖给朝廷,就算是分文不取,送给朝廷,和玉也心甘情愿。”和玉坚定的说道,老百姓最苦,当时普通的士兵更苦。没有战争的时候,虽然苦,但最起码不至于很容易送命;一旦有战争,这些最普通的士兵往往冲在最前面,随时可能丧命,尸骨无存,一缕魂魄也只能在他乡游荡。

    “事关重大,在下不是不知轻重。和玉姑娘无需自责,在下先回去写信向老夫人汇报一下。”李浩起身告辞,幸亏不久之后就要收山芋了,大豆,玉米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只要不是样样卖给朝廷就好。

    和玉把李管事送走之后,自己亲自给李老太太写封信致歉,然后又给皇帝刘擎宇写了一封十几页的纸张。苦寒之地,也就是燕平州府,还有以西的地方。因为最北面就是寒岭,再往东往北就到海边了。燕平州府的西面就是游牧民族所呆的地方,随着这几年明硕国强盛,所以游牧民族很少来侵扰,这也和便西北边境驻扎重兵有关,这些游牧民族不敢来侵犯。

    既然是给边疆的士兵的,皇帝您也给个清楚的指示,不清不楚得最烦人。这些东西要是真的是给士兵们用的, 和玉心甘情愿,就算一分钱不收,也算是尽了作为明硕国子民的义务。

    对于这些棉花怎么处理,到底多少钱,皇帝圣旨上也没说,和玉拿不定主意,所以找来族长何文清和长老们商量。

    “族长伯伯,你看此事要如何处理?”和玉问道,拿不定主意,因为这些都是在族人的帮助下才取得的成绩,自己不能擅自做主。

    族长何文清听了没说话,长老也是无语,这些人虽然平时能力很不错,但毕竟没做过官,对朝廷的了解不够,更不会揣摩圣意,所以不能给和玉一个好的建议。

    “玉儿,北大荒是皇帝赏赐给你的,我们何氏一族也跟着沾光,一起搬到这边。因为是荒地,所以皇上免了我们五年的税收,要知道其他地方最多也是免了三年税,是皇帝仁慈,看着苦寒之地,不好开荒。现在好了,我们何氏一族来到这边快两年,已经站稳了脚。既然是给戍边士兵做保暖的东西,这棉花我们就免费提供吧,算是我们感谢朝廷对我们何氏一族的恩典。你看这样可好?”

    和玉听了很感动,虽然族长何文清揣测不了圣意,但是他在大义面前还是能分得清的。

    “玉儿,我们也没什么意见,毕竟族里占得股份小,损失不大, 倒是你,要是不同意的话,我们就按你的意思办。”长老们见族长这么说,心里也赞成,毕竟皇帝免了五年的税。明硕国的税很重,十税一,就拿今年来说,小麦收了九万担,光交税就要九千担。

    和玉自然明白族长和长老所想,一咬牙,不要钱,就不要钱,就当做慈善了。

    “既然族长伯伯和长老都这么说了,和玉也不会疼惜这点棉花,族人那里还要三位长辈去好好说说。玉儿现在就起程去燕平城,和两位义父商量一下到底如何操作。”和玉得到了族人的底线,便去和王知州,杨师爷商量。

    一路风尘赶到燕平城,和玉拿出圣旨,给两位义父看看。这皇帝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连王知州也没有听到风声。趁没人的时候,周澈看着和玉焦急的模样,心中不忍,感觉这件事不是很重要,透漏一点应该没问题。

    “和玉姑娘,去年你给我们兄弟们得做得冬衣,周澈送了一套给皇上。皇上可能看重这棉花的好处,所以才向和玉姑娘开的口。”周澈脸有点红,虽和玉姑娘也知道自己是皇上派过来监视的,但从没说破,周澈突然这么一说,两人都有点尴尬。

    还是和玉先反应过来说道:“我说明明数量够的,到后来你却没有,原来被你送人了,韩姨还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呢。”和玉笑着说道,没有继续往下面追究,毕竟周澈也是为了帮自己,没必要把气氛搞得太僵。

    王知州,杨师爷,两人想了一会,说道:“玉儿,要不我们写信给皇上,询问到底怎么处置这些棉花。对了这些棉花还要多长时间能够全部收好?”

    “义父,还要半个月到二十天能把田里的棉花全部收完,但要是棉花脱棉籽,这估计要长一点。好在好师傅研究出新的脱棉籽机,速度很快,前几天,玉儿已经试过了。”和玉如实回答,等着王知州,杨师爷给自己出主意。

    “皇上醉翁之意不在酒,难道是想对西部用兵?”杨师爷猜测道。

    “除了圣旨,皇上有没有带什么话?”王知州问道。

    “什么也没说,所以玉儿才摸不准皇上到底是在想什么?”和玉焦急问道,皇帝也太不地道,一个圣旨下来,都不知道到底想做什么。

    王知州拿起圣旨再看,和玉心里很是怀疑,能看出个花儿来,自己在家里已经看了很长时间,根本就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好一会儿,王知州抬起头,揉揉鼻梁说道:“玉儿,那就写封信,呈给皇上,询问皇上到底是想怎么操作。我们在这边瞎猜,也不是办法,万一没有揣摩到圣意,那就是天大的罪过。”杨师爷也这样认为,附和王知州的建议。

    和玉把族人免费提供皇家棉花,也写在了信上,本已经厚厚的信封,更显得臃肿。和玉把信交给周澈,说道:“周澈,麻烦你了,把这封信以最快速度送到皇上手里。眼看着秋天快要过去,冬天来了,皇上想给戍边士兵保暖的衣物,那宜早不宜迟,毕竟不是做三两件。,而是数千件,甚至数万件。”

    周澈虽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同为练武之人,知道作为士兵的苦,所以听了和玉的话,二话不说,拿着信就交给外面的一个侍卫,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

    把信送出去,和玉心里面踏实了,好吃好睡,不像前几天坐立不安。现在想通了,你皇帝不急,自己一个小孤女急什么。因为家里面忙,正在收割庄稼,所以给王知州,杨师爷带来了,田里面出产的东西。乐得两个人,忘了刚才的局促,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歪,没做什么上对不起朝廷,先对不起百姓的事情,有什么好怕的。

三百零二章李总兵

    三百零二章李总兵

    皇帝收到信之后,看着厚厚一打,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一张薄薄的纸,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就知道什么也不说,这和玉一定会没反应。看着信件,皇帝细致的了解了棉花的生长情况,还有作用。皇帝吩咐六福把周澈去年送过来的一套棉衣拿过来,棉帽子,棉背心,棉护膝,棉靴子,还有棉手套。密密麻麻的针线很是匀称,可以看出制作者的心灵手巧。

    “六福,你说这件事,朕该怎么处理?”皇帝刘擎宇手里拿着手套,不时的把玩着,轻声问道,脸上平静无波让人看不出心里所想。

    “皇上这是折煞奴才了,奴才知道皇上睿智,一定已经想好法子了。六福笑着说道,拍着皇帝马匹。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帝刘擎宇很是受用六福的恭维,也就是在六福面前,才会露出正性情。毕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六福尽心尽力侍候自己,不会因为自己是大内总管而变得骄奢yin逸,仍然很守本分,这也是自己为什么一直很信任六福的原因。

    “让你说,你就说,别人不知道你的才能,朕还不知道?”皇帝刘擎宇揶揄说道,看向六福的眼神很是信任,嘴角还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笑意。

    既然皇帝这么说了,六福要是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思考了一下,组织语言说道:“皇上,既然是给士兵们做棉衣,不如让和玉姑娘直接把棉花送到燕平城,给王大人下旨,督办此事,做好之后,直接送到西大营。省得运到京都来回耽误了时间,等弄好了说不定就到了明年春天了,那还要棉衣做什么。”

    “六福说的是,朕正有此意,这是和玉写过来的信件,你看看。”皇帝刘擎宇把桌上的信件拿给六福说道。

    六福连眼睛都不眨的从皇帝手里接过信件,如果要是自己犹豫,皇帝说不定还会怀疑自己心里是不是有鬼呢。一目十行,很快从头到尾把信件看了一遍。

    “皇上,这和玉姑娘真是大手笔,居然提出免费提供,今年出产的棉花可是有三十多亩。奴才可听说了,李家的绸缎庄去年代卖和玉姑娘的制作的棉被,薄的被子己经卖到了上百两银子,更别说那些十斤重的大被子了。”六福很是惊讶和玉,皇上已经说要买了,居然还不要钱。

    “朕知道和玉,还有其族人心里如何想的了,因为北大荒那边今年取得了大丰收,朕免了他们五年的税收,这明硕国立国以来,算是开了先例。北大荒那边荒芜,没想到还被这个小丫头开出来了。再加上之前的圣旨也没说明白到底怎么做,所以他们心里有点着急,才会这样。他们能这么想,证明他们不是贪心的人。从一开始就在那边派了很多暗卫,不断的传来何氏一族的消息,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这是个勤劳的家族。只要给他们一块土地,他们都能在上面种出庄稼。这也是我为什么把北大荒那边赏赐给和玉,就是想在那边再建一个粮仓。”皇帝刘擎宇喝着上好的茶水,慢悠悠的说道,很是气定神闲,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六福两手抱拳,弯着腰说道:“皇上睿智,这和玉姑娘果然不负众望,今年光小麦就出产了九万担,今年又开了不少土地,明年的产量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西面的那些跳梁小丑最好安分点,要是不自量力,朕一定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皇帝刘擎宇沉声说道,握着茶杯的指节泛白,可想而知心里有多气愤。

    也难怪皇帝刘擎宇这样,在皇帝刚即位不久,曾遭到西部游牧民族去云罗国的最严重的抢夺,所过之处,无一活物,不仅把抢东西,见人就杀,还把房屋一把火烧掉,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差点把燕平城给占领了。那些蛮子居然趁机提出要和亲,要是不答应,就占领燕平城。当时国力空虚,再加上游牧民族骑着马,士兵们根本拿他们没辙,不得已把自己最亲爱的妹妹嫁到了云罗国。本就是娇生惯养的女娃,到了苦寒之地,没几年,就香消玉殒了,这是皇帝刘擎宇一辈子的耻辱,心里一辈子的伤疤。经过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起来,报仇雪恨的信念越来越烈。午夜梦回之时,经常会梦到皇妹那凄美的一转身,耳边响起皇妹温柔的声音:“皇兄,不要担心我,芝兰会照顾自己。”

    六福附和着说道:“就是,他们最好老实点。皇上,奴才刚才看信上,和玉姑娘还等着您回信呢,要不现在就开始,奴才给您磨墨。”六福等着皇帝发话。

    听了六福的话,皇帝从自己的思绪中反应过来,说道:“那好,我现在就给和玉回信,再给王大人和李总兵圣旨,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合作。”

    六福在旁边亲自磨墨,看着给和玉的信写好了,给王大人和李总兵的圣旨也完成了。这次没有让内侍送圣旨,而是通过暗卫的特有渠道,同样是八百里加急。

    和玉收到信之后,放下心来,只要把弄好的棉花送给义父就行,省得自己瞎操心。皇帝也是够意思,居然给自己五两银子一斤棉花。本来自己准备已经免费了,皇帝既然给,那自己也不作假收着。

    和玉从王知州那边回去之后,就开始让人把晒好的棉花脱棉籽,把棉花弹好,弄整齐放在库房里。省得到时候皇帝那边一有音讯,就变得手忙脚乱。好在干透的棉花,不是很多,所以当天就能把已经干透的脱棉籽,弹成细腻的棉絮。

    王知州那边收到圣旨之后,联系了李总兵一起赶到和玉这边。

    “玉儿,这是镇守在燕平西部的李总兵,快过来见礼。”王知州对着站在一边微笑着的和玉说道。

    “和玉参见李大人。”说完和玉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万福。

    “这就是王大人的义女,和玉姑娘,巾帼不让须眉,老夫有所耳闻啊。把这寒岭以北的荒芜之地变成良田,长得又如此标致,真像个天上下凡的仙女儿。”李总兵不愧是当兵之人,非常豪爽,嗓门超大,震得和玉耳膜都有点疼。

    和玉还是第一次被人家比喻成仙女,心里美滋滋的,说道:“多谢李大人谬赞,里面请,韩姨正好做了家常菜。”只见桌子上拜了两荤两素还有一个汤,旁边放着黄灿灿的大饼,一看就有食欲。

    “不说还不觉得饿,被和玉姑娘一提,肚子就咕噜了,那我老夫谢谢和玉姑娘款待。”说完这李总兵很不客气的就坐下来,王知州坐在旁边。雪莲赶紧拿过来两副碗筷,动作伶俐的盛好汤。

    李总兵端起汤,一口气喝完一碗,雪莲赶紧帮忙盛汤,李总兵摆手说道:“小姑娘,不要在这边伺候了,有这功夫到厨房再多弄几个菜。桌上就这几个菜,还不够我老李一个人吃的。”

    雪莲被这李总兵说的一愣一愣的,这人怎么这样呢,要不说跟着王大人一起来的,这般做派,像个土匪似的。和玉知道行伍之人就这样,大口大口吃肉,大口大口喝酒,吩咐雪莲说道:“雪莲,多去做几个菜,厨房里还有几壶酒,拿出来给李大人尝尝我们从清水县带过来的好酒。”

    “和玉姑娘,胆气过人,居然没有被老夫的吃相吓到。”李总兵豪爽的说道,看着和玉的眼光很是满意。

    “李大人不要再夸和玉了,当兵之人,都是勇猛豪爽之人,心直口快,一是一,二是二,既然跟着义父到和玉这边,就是和玉的长辈。”和玉谦虚的说道,和玉心里腹诽,比这更难看的吃相,我都看过,你这只是小菜一碟。等李总兵吃完饭,和玉发觉真的是井底之蛙,非常后悔刚才说的话。

    家里面正好有四季豆,豆腐,还有鱼,雪莲和雪雁在厨房,呯呯嗵嗵的做菜。和玉这边尴尬的坐在桌边,因为桌上的几碟菜,其他人只是夹了几下,就被李总兵三下五除二给搞定了,嘴里大呼:“好吃,美味,在军营里,不能喝酒,饭菜只能顶饿,哪里谈得上美味”说完端起碗,又喝完一碗汤,吃了第三个大饼。

    雪莲很是迅速的送上了一盘,麻辣豆腐,和玉送了一口气,终于不要对着空盘子发呆了,刚给义父夹了两筷子,那边李总兵开始咳嗽不停。

    坏了,这麻辣豆腐里面的辣,使用朝天椒炒的。估计这是李总兵第一次吃,被辣到了。和玉心里按说不妙,怠慢了客人,韩姨赶紧起身倒杯水,和玉拿了一个干净的毛巾,递给李总兵擦拭嘴边的食物。

    看着和玉愧疚的眼神,王知州拍拍和玉的手,示意和玉放心,没事的。从义父的神态,知道义父和这李总兵的关系不一般,这李总兵应该不会生气。

三百零三章亲自感受

    三百零三章亲自感受

    李总兵喝了一杯水,额头微微出汗,终于可以缓过神来大呼:“这个东西是何物,真是够劲。老夫刚吃了一点点就出汗,要是冬天的时候吃点这个东西,也不怕冷了。”李总兵盯着和玉问道,显然是发现了辣椒的好处。

    一听这李总兵的话,和玉就知道李总兵这人是个不拘小节的人,自然实话实说:“这个东西是辣椒,比我们平时吃的那种辣多了。要是冬天的时候,烧个羊肉汤,在放点辣椒在里面,喝完之后,浑身暖融融的。”在前世也听说过很多,当年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衣物保暖,就是喝的辣椒水。

    “既然和玉姑娘说的这么好,那就送老夫一点吧,拿回去和兄弟们分享一下,哈哈哈。”李总兵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脸皮真厚,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和玉心里暗暗吃惊,这人是不是凤阳子师傅的同胞兄弟,说话做事,非常相像。算计别人,占别人小便宜的时候,眼睛都是贼亮贼亮的,很是有神。

    “玉儿,有的话,就给李兄带点,苦寒之地,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冬天。”王知州笑着说道,脸上有一丝红意,好像是替李总兵感到羞愧,遇人不淑,误交损友。

    还是自己义父为人正直,醇厚,又不是为自己张口,居然脸红。和玉不想让义父没面子,便笑着说道:“家里面还有点,待会给李大人包一点。”

    “谢谢玉儿了,别李大人叫着,见外,就叫李伯伯。老夫痴长你义父五岁,又是多年的好友,当得起你一声伯伯。”李总兵很是欢喜的说道,脸上一副等着和玉叫声“伯父”的样子。

    王知州,李总兵这就这么看着自己,和玉也不推辞,甜甜脆脆的叫道:“李伯伯,菜上来了,我们赶紧趁热吃。”和玉看着雪莲又端上来四道菜,这应该够吃的了吧,家里正好还有点手擀面,早上没下完,要是不够的,在弄碗手擀面。

    果然不出所料,不够吃,雪莲感激手忙脚乱的去把面煮了,上面赏点山芋叶子,用的是排骨汤,里面又放了很多排骨和肉,满满当当的两碗。要是再不够吃话,家里面也没什么给他吃了。因为和玉家里人不多,中午的时候,有时候到食堂那边打点菜,所以家里的存粮特别少。

    谢天谢地,李总兵总算是吃饱了,雪莲地上手巾,擦擦嘴巴和手说道:“行伍之人,饭量大,和玉姑娘不要见外。”可能是感觉到和玉和那个端饭菜的小丫头的局促,李总兵自我解嘲说道。

    王知州也说了几个话给李总兵解围:“李兄,力大过人,到现在还能单手拎起两百斤重的石锁,算是我们明硕国的大大力士。比别人多吃点,也不算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不是多一点点好不好,是所有人吃饭的好几倍,但李总兵毕竟是长辈,又是行伍之人,就连自己义父都礼让三分,更别说自己了。正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和玉做出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说道:“要是我们明硕国,都像李总兵这样,看还有谁来找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